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ncluding linear programm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ion with an example.
关键词: 线性规划;灵敏度分析;整数规划;测绘
Key words: linear programming;sensitivity analysis;integer programming;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97-03
0 引言
测绘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前期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测绘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分工越来越细,要求测绘生产组织必须具有高度计划性。将数学规划的方法运用于测绘工作中,对测绘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并归结成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找到最合理的工作方案,在保证工程要求和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
1 线性规划的应用
在测绘经营管理中,经常要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对于某项确定的生产任务,如何使用最少的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测绘任务;另一类是对于有限的资源,如何安排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取得更多的测绘成果。对于这些问题,都可以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求解、应用,科学合理地解决。这里以一例说明线性规划问题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现有某测绘单位为下月生产计划做安排,该测绘单位计划安排建筑物放线、1:500竣工测量两种种测绘工作。4 整数规划
在前面的线性规划,目标规划中,求出的最优解都有可能包含小数或分数。而在实际测绘生产工作中,由于人员、仪器设备、控制点个数甚至工时工天都只能是整数而不能使小数或分数。此时如果简单的将求得的最优解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得到的结果可能不符合约束条件,或者即使满足约束条件,却不是最优解。此时,需要通过整数规划的方法进行最优解的求解。
仍以上文中的例子为例,假设由于该测绘单位扩大生产能力,内业工作时间增加了10工天,总共有230工天。
在这种情况下,依据线性规划的理论,利用单纯形法可求得,安排生产22.5件建筑物放线,32.5幅1:500竣工测量时,可获得最大收益68200元。
如果简单的通过四舍五入来取整,即安排建筑物放线23件,1:500竣工33幅,那么它破坏了约束条件,即超出了实际生产能力。为了确定最优方案,这里通过分支定界解法求解。
参考文献:
[1]甘应爱等.运筹学(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2]郑肇葆等.数学规划在测绘运筹学中应用(第二版)[M].测绘出版社,2003.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血管跟踪技术 超声检查 早期动脉硬化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4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发病率年轻化,动脉功能的早期改变已作为发现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的首要指标。传统的影像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中晚期的动脉硬化,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血管壁结构形态的改变,不能用于早期动脉病变得检测。我们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以下简称ET),通过收缩期和舒张期动脉内径的变化确定动脉内径扩张程度来评估血管的弹,定量分析血管的硬度,从而在血管壁结构形态尚未发生改变之前便可作出早期动脉硬化诊断。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健康体检人群及单纯性高血脂症患者。所有病例均无心、脑、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正常,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或等于12mm,右侧锁骨下动脉内径≤12mm,年龄在25至55岁之间,男女不限,随机抽样。分正常组和高血脂症组,每组分3个年龄段,(25岁至34岁)、(35岁至44)岁、(45岁至55岁),每年龄段采集10个病例,高血脂症组血脂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甘油三脂>1.17mmol/L,胆固醇>5.7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19mmol/L。
1.2 方法
采用ALOOK-ProSound-α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3MHz,受检者静卧5分钟,用标准袖带血压计测量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然后进行超声检测。同步记录心电图。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探头置于颈动脉平甲状腺水平,获取颈总动脉长轴切面,使其前壁、后壁内膜显示清晰,血管取样位置双侧颈动脉部下缘下方2.0cm取样门与血管壁垂直,取样门置于血管中外膜上,在B/M模式下实时跟踪,描记描记波形大于或等于6个,用于分析波形大于或等于5个,基线要求稳定。输入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数据后,系统可自动计算出多项反映血管弹性变化的指标,从而了解血管的参数,如血管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
2 结果
通过高血脂症组和正常组对比,取每组相同年龄段的左右颈动脉测量的血管硬度,弹性系数, 顺应性的平均值,可以看出均有差异。见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年龄组段,高血脂症的β值、Ep值均高于正常组,AC值低于正常组,但是正常组及高血脂症组左右颈动脉β值、Ep值及AC值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动脉硬化对血管结构的侵犯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事实上在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解剖学证据之前已开始发生内皮舒张功能失调,并且贯穿于动脉硬化的全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准确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的功能性改变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和疗效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动脉功能的早期改变已作为发现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的首要指标。
传统的M型超声虽然也可以描记血管内径的改变,但存在着精确度不高,ET技术是基于原始信息分析平台,自动采集血管搏动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实时跟踪,描记血管前后壁运动轨迹,自动计算血管内径变化并以曲线形式加以显示,精度可达0.01mm。其参数如血管硬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的改变,可以在血管壁出现器质性改变之前,定量分析血管的硬度从b值判断血管年龄,帮助阻止动脉硬化发生。
本次研究说明,虽然血管的僵硬度和弹性膜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顺应性下降,但是高血脂症的患者与正常组在相同的年龄段中有较明显差异,所以ET技术可以为早期动脉硬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该项技术,对预测早期动脉硬化,对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对动脉早期病变得诊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有助于降低因动脉硬化所导致心、脑、肾疾病的发病率,在查体中的健康人群获取到血管的各个参数后可以指导他们的正常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帮助健康人群避免动脉硬化的发生,提高国人的生活质量。并且该项技术操作直观,简捷,方便,无创,费用低廉,它为将来利用超声检测血管功能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现有研究的病例数尚有限,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采集相关病例,在积累的病例中不断的总结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
[2]张维忠《动脉弹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意义》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4);243-244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数字三维动画;视觉真实;设计
数字三维动画建立了一种虚构的影像结构,呈现出的视觉真实感远远超过绘画和基于绘画形成的二维动画,整体影像更加的生动且多样化,使得观众能在自身经验基础上,获得更加真实的经验性感受。
1数字三维动画视觉真实之单点透视
由于我们生活在三维的宇宙空间内,对于图像的认知也是在视觉经验基础上的,但是在三维动画前,我们视觉经验中往往都是平面介质,例如绘画。然而,随着计算机作图功能的不断强大,制图者能借助更加多元化的逻辑结构将平面影像翻译为立体图形。
追溯立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在3400多年以前,埃及画家绘制的《内巴蒙花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画面中是一个被树木环绕的方形池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画家的视角,是从天空俯视的角度,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矩形,且周围的植物以及水中存在的动物都形成侧面形态,在保留外部特征的同时,图像突破了统一的空间观念。从此以后,绘画技巧中开始出现重叠、透视缩短等现象,画法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在保留形状信息的基础上,也实现了肉眼影像的实际记录,这也是单点透视的产生背景。在单点透视中,将视点作为绘画项目的关键点,在选定唯一视点后,画家要结合合理的想象,从视点的角度透过垂直玻璃板观察外界事物。也正是基于此,将视点和景物连接起来,在玻璃板中得出临摹状态的平面图像。正是由于单点透视的本质是几何原理的测绘方式,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单点透视所描绘出的图像是最接近真实景物的绘画方式,相较于单纯重叠和透视缩短,单点透视能是实现图像的统一以及空间逻辑的规范化应用,在绘画图像中,景物的大小尺寸、位置结构以及空间方向等都具有了实际意义,需要严格遵循空间关系。针对不同元素,要保证约束和调配效果的完整性。
基于此,数字三维动画的画面更有效地应用了单点透视法,并且结合摄影方式的构图措施,真正发挥出了单点透视的优势以及价值。第一,相较于传统绘画工艺中单点透视的客观测绘,在数字三维动画中,要在绘画技巧基础上添加感觉成分。也就是说,绘画过程透视的意识中渗透了空间层次感,并不是单一化的依托手工绘制体现透视关系,而是借助计算机程序对集合规则进行全面渲染,确保画面满足透视上的数学精确性。第二,在数字三维动画中,视点和景物发生的任何动作都是相对应的,透视关系能在自动更新的同时,产生微妙变化,从而建立运动时差的效果。
2数字三维动画视觉真实之光影分布
要想提高数字三维动画的视觉真实感,光影分布结构和具体构成参数非常关键,光的存在是视觉现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们在讨论场景过程中最想关注的因素。光影不会改变物体的轮廓和本色,却能产生更加多元化的阴影梯度以及亮度分布,确保绘图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图像制作领域,将形象基底和照明作用联系在一起,剥离出视觉理念的独特性,能在优化整体光影感受的同时,确保填充灰阶的完整性,另外,在光影分布结构中,明暗效果十分关键,是照明的产物,但当人们利用明暗画法时,却并不顾及光学规律,甚至在一些国外中世纪绘画作品中,人们无法有效判定光源的方位。基于以上的原因,在二维动画作品中,由于实际作品需要借助大量的绘制图像,若是再花费大量时间考量光影再现的效果,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也就导致照明效果仅仅只是被粗略的表达,却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在数字三维动画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会出现上述难以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三维场景中,要添加照明效果,就要及时性的引入光源,并且保证虚拟存在符合光学法则。例如,在光学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理论非常关键,在三维动画中能有效将其反映出来,不仅仅能准确的判定光源位置,也能建立景物投射出相应的阴影,那些和光线不垂直的物体则会出现明显的亮度衰退。这使得三维动画的光影分布效果更胜一筹。需要注意的是,已经有很多三维程序开始利用光线在不同表面进行反弹混合,真正推进光线和模型之间的深度互动,并且保证光学现象表达的完整性。
3数字三维动画视觉真实之视觉质感
在对三维动画视觉真实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整合,确保信息视觉质感得以全面体现和优化。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不同的事物由不同材料组成,视觉质感则是融合了反射率、透明度、高光效果以及表面机理。若是利用绘画很难有效且完整的表达出视觉质感,其构成因素的复杂性会对整体绘画作品产生影响,画家只能借助颜料的不同色彩和运笔方式力度进行调整。无论是哪种因素,对绘画的观察力和技巧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数字三维动画中,借助虚拟材质就能对整个画面的质感进行有效的改良,其中,着色程序的研发和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维动画的整体观赏效果,实现了不同着色程序不同材质类别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同着色程序中基本属性的差异,使得相应的质感效果也能更加多元化,有的能模拟金属的特殊光泽、有的能模拟透明材料中的内部折射等,且相关着色程序都具有参数化特征,能满足多项目可调项目和贴图通道并行的需求。当设置参数更改后,就能有效呈现出不同效果,在数字模拟三维虚拟着色算法还原后,其虚拟材质能借助再次渲染实现整体效果的优化。
4数字三维动画视觉真实之运动表现
动画最大的特征就是画面的运动效果,相较于传统的运动参数,利用数字三维动画具有非常大的技术优势。第一,数字三维动画结构中,基本的创作原理就是“关键帧插值”,不仅仅能有效压缩成本,还能保证影像的帧率,实现运动表现的平滑和流畅。第二,在数字三维动画中,动作调节能应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传递和管理,能借助数学方式实现去量化和描述分析。第三,数字三维动画中,运动都是借助程序自动驱动完成的,保证物理真实性,实现整体效果和运动表现的全面升级,甚至是布料变形、肌肉收缩、液体流动等,只需要进行简单设定,软件就能实现相关操作。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西方绘画观;艺术观念;科技动因
西方绘画传人我国约近百年的历史.尽管西方各主要画种在我国均普及开来并拥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但我们对西方绘画观念的理解和吸收还有待深入,比如对西方现代主义阶段艺术观念方面的研究不足就有碍于我们对西方当代各类艺术形式的正确理解和吸收。为了找出西方绘画观形成、发展乃至嬗变的真正原因以深化对西方绘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笔者把西方绘画观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古典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现当代时期三个明显的阶段来分别剖析其后的科技动因。
一、古典写实模仿观的形成与科技动因
在远古社会,为了生存和掌控自然.出于巫术目的,原始人创造了最早的洞窟壁画.这是绘画领域模仿意识出现的萌芽;从古希腊开始,“艺术模仿自然”理论已经出现,正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绘画、音乐、诗等艺术。都用各自的媒介和方式来模仿自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所以,除了中世纪这一特殊时期。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早期艺术家一直企图找到能逼真模仿客观现实的艺术造型手段。就绘画而言,用线条来模仿自然物象的造型手段是古人类对艺术的一大贡献。古人用线条来模仿自然物象、绘出逼真的形象起初只是为了对假想的猎物实施巫术。主要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由于古人类还没有掌握明暗方面及透视方面的知识,因此原始绘画也必然以线造型为主,倾向平面.即使后来精于造成景深感的西方希腊化时期的画家也并不懂得焦点透视所遵循的数学法则,依然不能准确地模仿真实空间。而中世纪,很大程度上,绘画是以形象解说宗教教义的工具.因此绘画也是平面化的,不需要也没必要造成深度的空问感。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对自然的不断认识,对知识的探求与把握。人们越来越自觉地认可自己、认可生活。人们开始思考周围的世界、环境、个别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空间的追求变得非常强烈。”E2]文艺复兴早期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阿尔贝蒂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这种新的绘画艺术该是这样的: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而透视学则是绘画的数学基础。因为几何学上的盲人.是难以理解绘画的原则的。15世纪,在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响下.随着绘画领域数学般精确的透视法则的提出.艺术家对一具具尸体的深入解剖研究以及与写实绘画密切相关的明曙光影知识系统的日趋完善,艺术家们发现:“艺术不仅可以用来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用来逼真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一个侧面。这一伟大成就给了艺术家极大鼓舞,各地艺术家纷纷投入绘画试验并在画面中追求新颖、逼真的惊人效果。这一时期艺术开始和中世纪艺术真正决裂。得益于科学的解剖、精确的透视和完善的明暗光影知识的文艺复兴写实艺术也发展到了高峰。就西方最主要的画种“油画”而言。总体来说,印象派之前的油画作品还是强调固有色,以问接画法为主,采用层层罩染的技法。这种技法特点是:艺术家先绘制好严谨的素描底稿,再层层地用颜色罩染。作品一般在室内完成。所以印象派之前的艺术大师都有惊人的素描造型能力。出于对素描的重视.安格尔甚至说:“如果要我在自己门上挂一块匾额,我将写上‘素描学派’4个字,因为我坚信,一位画家是靠什么来造就的”。笔者认为,这时期的画家之所以偏重素描并坚持用“固有色的色彩系统”作画,并非当时画家的色彩感觉不好.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画家得到的颜料种类是很有限的.科技提供的媒介材料影响了画家的观看方式,画家只得用这种固有色的观察方式开启自己的视觉思维。
二、印象派画家的写实模仿观与科技动因
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经济、技术和科学领域的一系列革命.也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和革命:蒸汽机、火车、照相机等新机器、器材的应用触发传统绘画光与影观察和表现的巨大革新;新出现的科学光学理论为印象派进行光和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来源;科技工业快速发展使画家能轻易得到一应俱全的颜料种类.为艺术家采取直接画法作画提供了可能。这样.作为古希腊以来西方模仿再现艺术的延续.继承了柯罗、库尔贝等画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印象派画家开始以更加真切地逼近自然的有力口号来反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他们走出画室.以光与色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画法”进行户外写生.捕捉自然界一瞬间的光色印象。这种画法实际属于“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相互作用的条件色系统”的直接作画方式。
三、现当代绘画观的形成与科技动因
19世纪末.由于摄影艺术引发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为绘画的前景感到担忧.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画家开始反对印象主义客观的自然描绘。他们不满足于光色的瞬间效果.在绘画中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开始自觉运用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进行绘画实践,提倡带有主观因素的和摄影所无法代替的绘画艺术.后印象派由此诞生。其中.塞尚更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尽管产生后印象派的原因要复杂得多,摄影艺术的出现却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后的现代派绘画脱胎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塞尚、凡·高、高更成了现代主义画家崇拜的先驱;马蒂斯、康定斯基等现代画家也对印象派绘画情有独钟,并从中找到所需的精神。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现代绘画观念的决定作用集中体现在: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科际联系,自由选题绘画,多元智能评价
有关调查说明我们的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从数量上看不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少,从深度上说也不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浅。但是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尽管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他们也都完全拥有,可遗憾的是他们解决的能力并不属于最高。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为竞争的世界画出了新的起跑线,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将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视觉形象的感受的画面。视觉形象有着感知,理解和创造的特点。它犹如一座架起各学科的桥梁,具有科际联系的优势。为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以自由立意画画、用美术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潜能,然后通过对作品进行多元智能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利用画面来表达自已学习和理解各学科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习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通过美术手段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几年的实践发现,学生作画的积极性倍增,思维活跃,选材广泛,作品是惟妙惟肖,有表达课文内容、诗歌以及成语意义的画面;有来自对数学知识理解变式处理的画面,有隐含智慧的生活问题的画面,从作品产生的视觉效果来看主要有三大类:即有反映对视觉形象表达的画面;有对视觉形象感受的画面;有对视觉形象理解的画面。下面以分析学生展示的作品为例来汇报我们的研究情况。
一、对视觉形象的表达
(1)表达课文内容的画面。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人文性和视觉性。视觉性是美术存在、表现和发生作用的基本特征。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愿意投入真实情感,把美好的事物和美丽的想象表现出来。有一位二年级的学生画了一幅关于春天场景的画面(图一所示 ) 这幅画引起孩子们极大地兴趣。学生争先恐后投入评价,有的说:她将春天画成是飞在空中的姑娘,长长的头发想像成了柳条,美丽的花衣裳上充满春的气息;有的说: “老师,她画的春天和语文《找春天》这课很像。这课写道:‘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就把春天变成小姑娘的样子,很有趣呢!”有的说: “我们还在画中看到了小草、野花、树木、小溪,画面真的有春的味道。”还有一位同学深情的说:“我感觉她把自己也画进画面中,就像那奔跑在田野里的孩子,快活极了。”依据二年级学生的视觉经验,春天是他们最熟悉的季节,加上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更激发了孩子的形象思维。老师在评价中写道: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该学生确实能围绕事物突出特点,加以想象表现。绘画表现需要视知觉的支撑,她在追寻事物形态的时候,已经能把春天的形象对照自己画中的形象的心理来指令自己的思维。在美术课上尝试自由绘画,让学生通过画一画,评一评,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他们自主理解并表现课文内容。
其次,从学生对画面的评价上看出:想像对学生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孩子们通过想像可以感受到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鼓励孩子用画笔表达出来,这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视觉形象的感受
观察视觉形象的形状、结构、比例等,获得相应的感觉,如对称、均衡、节奏等。通过观察,孩子能在绘画表现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感受理解。如,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大量的作品中,我们发现有学生能借着“形”发展数学思维的画面。学生借着“形”,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丰富学生的表象。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对数学问题和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一位二年级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自己和妈妈看花灯的场景(如图二所示),画面中的花灯有方形的,有心形的,有圆形的,基本都是轴对称图形。恰好学生刚学完数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学生在观察绘画中更加深对数学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数学与艺术有着不少的共同追求,其中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对称。不仅在绘画上,在剪纸课上也讲对称(如图三)。教学无法自然也将学科表现的对称性与美感知觉思维进行联系。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中也常出现对称性,如解题方法和式子。在评价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对称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建构,他们对作品的评价语言中就使用有关诸如“轴对称图形”的数学关系的术语,帮助学生发现了各种图形的关系。老师在评价中鼓励高年级同学,使其明白视觉符号不止属于美术,它还能说明比例和面积等,也是现实世界存在关系的符号。在以后学习中尽情使用视觉符号观察问题,因为用视觉符号观察问题时,有时能比“用数学的方式讨论关系”问题变得更容易。
图(2)
三、对视觉形象的理解
视觉形象的理解是通过再现、象征、隐喻等方式涵载意义和情感。因为美术情感性可以增加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创作课上,有一位学生对社区环境其进行讽刺(图四所示):一块 “请不要乱丢垃圾”的社区宣传标语牌下堆满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在评价环节,这作品引起大家的关注。孩子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学生说:“老师,这幅画告诉我们乱丢垃圾是十分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爱护环境。”另一位学生说:“这个社区只是做了文明宣传,可是没有真正起到宣传作用,空喊口号可不行!”我点点头想听听小作者的想法。作者是一位很内向的小男生,他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是我们小区真实的场景,我没想到自己的画能被同学和老师认可,前几天我们刚学了品德《家园更美好》这课,老师让我们认真观察生活,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我们小区门口的宣传栏写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可是宣传栏旁边都是垃圾,我并不觉得这很有趣,倒觉得很心疼,因为自己的小区很脏,很丢人呢!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不要破坏自己的家园。”没想到班级里安静极了,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也道出了孩子们自己的心声。不曾想这幅漫画有如此大的魅力,同学们在评价中对他能带着“品德课”的课堂知识,认真观察生活,结合实际进行学习的方法加以肯定。老师在评价中指出他能用一幅如此深刻寓意的漫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当前“说归说,做归做”的虚假环保口号的现象,说明他把《家园更美好》的品德课的内容已刻在心里,落在实处。老师要向他学习,提议全班同学也要向他学习。这幅漫画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极大,在接下来的绘画中,孩子们还在画面中描绘出了自己钓上一只“破鞋”的经历(图五所示)等漫画来体现生活中环境被人为破坏的景象,提醒大家要以实际行动进行环境保护。通过绘画,学生们更好地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其作品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在发挥科际间联系的同时,对学生作品进行多元智能评价不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自我表现,更多的服务于学科或是学生自身感情表达的需要。其次,给与学生充分构想、描绘草图、智能评价的时间,也有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研究中发现,发挥学科联系优势并进行多元智能评价,学生能真正获得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抒发内心直接感受,帮助学生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6
一、绘画的激趣作用
在这里绘画不是专业美术教学,只求“写意”,不在“写实”。寥寥数笔,画龙点睛,教师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一挥而就。绘画的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它在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增强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文到画现,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漫画、速写、板书为切入口,将课文所涉及的事物形态、结构等简单扼要地在黑板上绘制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教师可以结合例题,画出分月饼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图形,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由学生为文章配置插图用绘画展示对文章内容的认识,那将激发学生的最高热情。同时绘画在英语课堂上提供了形象性、直观性和情境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热情高涨,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绘画的导入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绘画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就会化繁为简、形简意赅、用笔精炼而不拖泥带水。只有抓住绘画这一突出特点,教师才能创设最佳情境,从而实现成功导学。
例如在学习写景散文《三月的原野》时,课前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手里的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那将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英语课堂上在学习新单词时教师可边画边教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实现成功导学。教学与绘画的结合使课堂的导入更加贴切自然,更具有表现力。在进行《eat vegetables》教学时,cabbage 、 peas 、 onions三个单词就可以利用蜡笔画和单词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简洁直观,印象深刻。
三、绘画中化难为易的作用
画图板书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文章内容及语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
在科学《撬棍的作用》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省力的原理,就可以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以画图的形式展示,学生就能够清晰地认识撬棍在生活中应用的原理,将抽象的道理直观化,化难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