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1
一、**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现状
**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流经全县5个乡镇街道办,全县有川台地10万余亩,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谷类等作物为主,以日光温室生产为主的蔬菜产业和以山地苹果为主的果树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受近年来暖冬天气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呈高发态势,全县农民普遍重视设施蔬菜及山地苹果病虫害防治,忽视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盲目用药、不合理混配农药,有病虫就打化学农药等现象普遍存在,其它综合性防治措施推广应用步伐缓慢。截止2019年6月底,全县累计农作物防控面积**万亩次,其中粮食作物防控面积**万亩次,蔬菜防控面积**万亩次,苹果防控面积**万亩次。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大田作物防控面积较少。过多依赖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目标任重而道远。全县广大群众对植物检疫工作概念不清,没有认识到搞好植物检疫工作是确保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不为害我县农作物的重要举措,存在消极应付等现象,给我县植物检疫工作带来诸多弊端。
二、存在问题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防治意识较差。对玉米、豆类、马铃薯等大田作物忽视防治,特别是今年草地贪夜蛾从境外迁入我国为害,农民对其一开始并不重视,任其病虫害发生蔓延,蔬菜、苹果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化学防治,忽视其他绿色防控措施。二是防治器械落后。95%以上的农户使用手摇式喷雾器,造成农药利用率低,跑、冒、滴、露成为常态,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我县施药器械共计**台套,其中手动喷雾器**台套,背负式机动药械**台套,小型机动药械**台套,手持电动药械**台套,其他高效器械推广应用步伐缓慢。三是随意混配农药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农民为提高防效,随意将各种农药盲目乱配混用,用农药瓶盖代替标准量具称量,不考虑农药属性等,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极易造成药害。四是用药剂量偏高。每种农药都有规定的使用剂量,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片面认为规定剂量太低,达不到防治效果而任意加大用量;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规范用药,加快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土壤环境污染,导致防效下降而再次提高用药量。五是用药次数增多。有些农民为防止自家农作物遭受病虫危害,不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用药,而是不管有无病虫,每隔3—5天打一次“保险药”甚至病虫高发期每隔一天就打药一次,人为地增加了防治成本。六是施药时间和方法不当。用药时期:见虫就打药已成习惯,错过了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只好加大用药量,增加防治次数。有的甚至不管有虫无虫,隔几天便打药。病虫害各有其发生、发展规律。植物检疫工作中存在问题:一是全县农民自觉遵守检疫法律法规意识不强。据调查了解全县有30%左右的农民不了解《植物检疫条例》及《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不懂违反相关内容要接受相关处罚。二是种苗经销门店擅自调运种苗现象普遍,特别是蔬菜种子持证率低。三是全县部分农民对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性认识不足,快速举报渠道不畅。上述问题需要我们从事植保植检业务工作的全体技术人员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对策及建议
1、强化植保新技术新器械培训,走绿色防控之路
通过定期召开课堂培训、现场培训、参观植保新技术、新器械试验示范点、发放明白纸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走绿色防控之路,实现减量控害目标,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平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植保新技术、新器械和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知晓率。加大对草地贪夜蛾、粘虫等迁飞性害虫识别防控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广大农民群防群治自觉性,减轻为害损失,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2、普及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精准施药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新技术,有害生物安全控害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新型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以及新型高效、经济、安全农药新品种使用与高毒农药替代技术等。农药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各种安全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药使用中技术水平低,不正当操作引起的,因此,农药使用中的规范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购买三证齐全的农药。二是要合理混配农药。三是要选择高效施药器械。四是要适时对症用药。五是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禁限农药名录中的相关规定,严禁在蔬菜、瓜果等生产中应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紧扣绿色生产,推进农药使用减量化
农药使用减量化,是绿色生产重要内容,是保障产品、环境安全的关键。推进农药减量化重在“控”字,我们从事植保植检工作的专业技术干部,要认真研究生态防控、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应用农业措施达到防控的目的。大力应用现代物理、生物防控技术,千方百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实需要防治才能运用“替、精、统”,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实现农药减量化,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生产制度,满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需求。
4、强化种苗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形成检疫执法长效机制,围绕产地检疫、市场检疫、调运检疫、规范执法等重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对种苗及其他植物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全面监管,提高我县种苗经销企业的守法意识,种苗检疫持证率明显提高,植物检疫执法水平显著提高。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苹果蠹蛾防控的重要性、长期性,千方百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菜豆象、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专项调查工作,将危险性有害生物阻截在县域之外。
5、改革创新转观念,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件事,一是改革体制,二是激活机制,三是创新科技。关键是更新观念。对我县农业工作而言,工作主线要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工作方向要向绿色生产转变,工作重点要向农民增收转变,增收手段要向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转变。对我县植保工作而言:服务对象要从千家万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转变;服务方式要从传统的发文件,向利用现代传媒转变;防治形式要从“单打独斗”向统防统治转变;技术措施要从有病有虫就防,向农药使用减量化转变,提高农药利用率,保护全县农业生态环境。对单位全体植保技术干部而言: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人才发展的意见,要破“城”而出,登高望远。要讲政治、顾大局、能吃苦、会干事、作风硬,变办公室指挥为田间地头指导,变为耕耘大地,变植保专家为农业专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有所作为,为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奉献。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2
认知上有两个误区
从整体上来看,绿色防控是指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虫能力,在必要时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它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概念上,从字面意义上不难解读,但实际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在认知上一直存在两个误区。
绿色防控属于植保部门的范畴,现在的种植户,包括植保技术人员认为一说植保,就是打药。而实际上,在农药大量推广使用之前,我们有很多防治方法,都是不用化学农药的。很多农业谚语:撒硫磺、挂艾草,都是多年来传统的病虫防治方法。
进入1980年代以来,农药开始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大量推行和使用。虽然近几年,国家实行禁限用高毒农药的政策,我们也实施了高毒农药替代的项目,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但是,到现在为止,在我们的检测中还是屡屡检出高毒农药,毒韭菜、毒豇豆、毒生姜事件仍时有发生。法制网2013年6月24日披露“全国九大中药品牌抽检产品超七成含农药残留”、2013年7月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17名菜农因在俄罗斯使用被禁止的危险化学杀虫剂、加快蔬菜生长和成熟的化学制品以及转基因种子而被俄罗斯司法机关拘留。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农药残留超标、高毒农药检出的事件不绝于耳。现在,农产品一出问题,不少人就指责生产者缺德。面对诸多方面的指责,板子只打在种植户头上有失公允。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在防治上需要投入更大量的农药,形成恶性循环。不用药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价格也上不去,种植户也是无奈之举。
这说明,我们的农业工作者在意识上、在生产上就离不开农药,离开农药,病虫害就不知道怎么去防,就不会种粮、种菜。所以说,提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第一个想法就是打农药,这就是一个误区。
种植户自己说:我种菜打了药的卖给别人吃,自己吃的我不打药。2013年6月27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陕西渭南果农使用高毒农药,自家菜拒打农药”的报道。像氧乐果、克百威、3911这些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农药在市场上随处可见,高毒农药因其价廉效果好,果农、菜农购买后随意施用于瓜果、蔬菜,而他们却只吃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菜,品相不好,虫子再多也不打高毒农药,这就说明:农民知道打了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不管是监管人员不重视、还是种植户不在乎,或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卖给市场的菜还是得打农药。
表面上看,农民自己吃的菜没有打农药,但是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害人害己,给环境、给他人、给子孙后代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种行为。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农药利用率不足30%,大于70%的农药都残留在土壤、地下水中。这些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禁限用的农药,在地下水中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隐患。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些滥用农药的村里,癌症的发生率都是提升的。所以说,过量使用禁限用农药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留下了隐患。从大范围来讲,我们的生产者自己也是在相互投毒,是害人害己的一种行为。在二三十年前,长白山为了消灭松毛虫,曾利用飞机在林区大面积喷撒666。到现在为止,这种高残留农药难以降解,在长白山的人参中还能检测到。过量用药、频繁用药、年年累积,这些农药70%的残留都到土壤、水体当中,近十多年来农药泛滥,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农药的大量使用,杀死了大量害虫的天敌,严重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并导致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业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农药用量越用越大,而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推进上树立五个理念
绿色防控体系的建设,是通过绿色、生态手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本着治标治本的思路去推进。
植保体系的理念。早在1975年,农业部就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这是植保工作的精髓。防治就是打农药,单纯依赖于农药,离开农药就不会种地,这种现象要从根本上认清楚,要重新树立整体防治的理念。这需要加大预测预报的力度,加强预测预报的体系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引导植保人员和种植户重视预测预报结果,增强预测预报的意识、能力,这样能从源头上减少很多病虫害的发生。这是预防为主的理念。
源头控制的理念。这是绿色防控的核心内容。首先,只要是种植业,不管是大田还是蔬菜,还是果树,它的种子、种苗必须通过植物检疫,只有使用经过植物检疫的种源,才能保证种子的“清洁”。其次,要提倡规模化。在规模化的育苗场里,可以采用各种措施保证培育出来的种苗是无菌无毒的。进行移栽定植的时候,还要进行土壤消毒、棚室消毒,这样病虫的基数大大降低。整个棚室都得放上防虫网,棚室门口用上消毒垫,工人最好穿上专业的工作服,避免外来病虫源的带入。这样整个环境,就是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就把病、菌、虫隔离在棚室外面。这一套程序成本很低,关键是一个意识问题。病害我们可以通过棚室的温湿度调控,就可以预防控制,虫害可使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其次,源头控制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肥料、农药等投入品。我们现在蔬菜抽检结果显示仍然有重金属残留,但是土壤里头并没有检测到重金属,重金属其实来自有机肥。因为有机肥制作的产家不一样,很多是用一些含有重金属的一些土壤添加在里头,造成了重金属的超标。所以,投入品必须要经过检测之后才能投放使用。再次,加强产后植株残茬无害化处理,这也是源头控制的很重要的技术,无害化处理就是把病虫草害全部消灭掉。这就是源头控制的理念,这里面包括物理防控、生态调控、生物农药、生物天敌等技术集成。
全程控制的理念。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就像是一台手术,消毒就是要贯彻全程控制的理念,哪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满盘皆输。举个例子,豇豆是最容易产生病虫害的。如果是打药了,比如说打吡虫啉,间隔7天以后豇豆可以采摘。可是豇豆呢,是天天熟天天采。等到间隔期7天以后,豇豆早就老了,卖不掉,农民肯定不干。农民生产当中,它熟了就得摘,摘了就得卖,残留难保不超标。所以,要把绿色防控技术牢牢印在科技人员和种植者的脑子里。只要有这个概念,种植户就知道种菜的确不能打药,打完药之后的菜也不能要。
优质优价的理念。本世纪初期,欧洲国家的有机西红柿一公斤就是大概10多美元、20美元。为什么可以卖出高价?原因有二:一是市民认可有机食品的质量,二是市民消费得起。现在,我国有机农业也正在兴起,一部分人群也消费得起。但由于监管不力等诸多因素,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导致老百姓对市场不信任,进而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正规企业利益受损。
为什么安全农产品,甚至有机产品价格这么贵?普通的防治方法,一亩地10元钱就可以完全解决,但有机产品需要设备投入、环保、隔离措施等条件,应用生物天敌防治,要比用化学农药或激素要贵。成本自然要高,所以价格也要随之上浮。
另外,因为认证机制、监管机制等问题,造成虚假有机产品混在其中,造成恶性市场竞争,真正的有机食品企业入不敷出,最终放弃有机生产模式。种植者认为有机食品卖不出价格,消费者认为有机是假的,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诚信率低。诚信率低,种植者越不遵守诚信,消费者也就越不相信市场,这就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优质产品只有在优价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保证生产者利益,才能持续保证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做到优质优价以后,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廉价低质产品、杜绝低水平恶性竞争,才能促进安全农产品生产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学用药的理念。以前,防治总想把害虫全杀死,现在却要知道,害虫不能全部杀死,要保留一份培养它们的天敌,让天敌控制害虫数量。
农药作为防治或调控有害生物为害的农业投入品,是存在一定的毒性,但并不是用过农药的农产品就有毒,安全与危险主要取决于施用方法,包括使用品种、施用量、施用次数、施用时间、施药器械等因素,并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要求科学施用农药,农药残留就会控制在国家安全限量以内。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不仅能控制住有害生物,而且不会产生安全问题。
关联上发展四大产业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必然要用到大量生物天敌,生物天敌繁育产业会逐步发展起来。虽然我国在天敌昆虫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天敌昆虫的产业化方面却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距离商品化生产与应用距离还很远,天敌的生产繁育主要依赖于一些科研院所或植保推广部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事天敌昆虫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公司,品种和数量有限,如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普遍应用起来,距离满足生产需求还差得很远,因此,随着绿色防控技术逐步大范围推广、应用,需要生物天敌繁育产业跟随脚步逐步壮大。
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因为大量的禁限用品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不允许使用,或者是不提倡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那么替代产品就是生物农药产业。
现在的有机肥主要是使用畜禽粪便,植株残茬处理是很大的一个量,浪费太多。如果可以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制成一袋一袋的有机肥料,既避免了植株残体带来的病虫源对下茬作物的污染,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作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这是新一代有机肥产业的机会。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3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生态保障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把环保上升到了文明高度。
一、现实农村环境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生活垃圾造成的农村污染
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商品消费量迅速增加,垃圾的排出量也迅速增加。城市垃圾每天的量大得惊人,中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之一。虽然不少大城市出台了一些垃圾管理规定,但是由于监管部门的不力和市民的环保意识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很原始,基本上是拉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场堆放。于是,很多城市的周围便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垃圾场。而这些城市垃圾平均含有70%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菜叶、碎纸、包装袋、泥土、果皮、碎玻璃、砖渣、石块等等,它们的利用价值较低,生活垃圾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废旧电池等,成分复杂、不但不可再利用,还加剧环境的恶化。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多数农村还是新生事物, 对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二)农村白色污染的危害
据市场统计,自1990~1995年,塑料的生产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已经席卷了整个地球。简直可以称作“白色革命”。但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温度达到65°C时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塑料最早运用于农业地膜,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促进了市场消费,但它能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地中,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众所周知,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菜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而使用方便的白色垃圾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破坏了农村景观。
(三)农村种植养业造成的污染日益突出
农村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
农村是一个大市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多建在大、中城市近郊,并出现大量养殖专业户和专业村,畜禽粪便量大且集中,而城郊又没有足够土地消纳,农牧分离, 种养严重脱节,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加之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有机肥施用量大幅减少,使畜禽粪便未得到有效利用。还有生蓄粪便污染是由于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绝大部分生活污水、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四)农村落后能源利用方式造成巨大浪费
在农村,农民大量燃烧薪柴破坏了植被,造成木材的巨大浪费;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地方是煤和柴草并用,致使秸秆还田难以大规模操作,而且燃料直接燃烧时产生大量废气及废渣,由于农村生活消费分散,废气废渣难以集中处理,污染了生态环境。还有农民住房建筑多为砖结构墙体,并且被盲目地建得又高又大,保温隔热性能较差,这也造成了不少的浪费。
二、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应该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屯情,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尊重民意,村民自建”的原则,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实施污水净化设施,着重突出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新农村。文章就如何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一些思考。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针对部分农村的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采用农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制作宣传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结合文艺宣传、科技下乡等形式,为生态立村大张旗鼓地展开环境宣,编写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适合使用的环境和生态乡土教材,在农村中小学中广泛普及。摒弃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同时,积极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积极参与生态家园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增强农村垃圾分类意识
垃圾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可变废为宝,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乱丢垃圾或简单掩埋焚烧垃圾,不仅严重浪费资源,所渗透出的废液和产生的烟雾粉尘还会造成土壤和空气的第二次污染。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加强对农民科普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从长计议,加大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站,真正做到物为我用,变废为宝。
(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要靠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特别是用在乡村公路、饮水、学校、医院、新型农村社区等方面,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城乡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其实,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没有跟上来:就业难在于农村产业体系不完善,上学难在于农村教学条件差,看病难在于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等。在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同时,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抓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改厕系统建设;加强各类养殖场的畜禽粪肥的利用和处理水平;加快农村利用沼气新型能源建设等,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或免耕技术,开展普及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兴修水利、配套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四)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环保机构要加强对乡村的监管,为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执法和监测设备,以便能够全面掌控农村环境的动向趋势,才能保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垃圾固废等方面的污染,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有利于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畜禽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明显下降,绿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农村环境面貌有根本性的变化。
(五)积极发展农村生态农业
农村生态农业包括循环农业发展,绿化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综合治理等四个方面。
循环农业发展即指农村沼气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救灾等,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升农作物防病防灾能力,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森林即指支持植树造林、造林补贴、森林抚育、建设绿化基地等,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切实加快了农村绿化美化步伐。
保护森林资源即指支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防火、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白蛾防控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防病能力,有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大大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综合治理即指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灾害,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全面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多功能开发。
采取积极有效的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扶持发展生态型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区域性(小地域范围内)生态农业产业,培植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龙头产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继而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减少农药、化肥、地膜等面源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及生态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安全卫生水平。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4
循环农业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引入了循环经济思想。在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了“保工促农、兴工富县、聚财建工”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自此,我国对循环经济思想、内涵与实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理论上,先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4R”原则与“5R”原则。实践中,总结出了“贵糖模式”、“蟹岛模式”、“武汉东西湖模式”等。到2004年,“循环经济”理念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把其上升为国家基本战略,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循环经济概念首次被写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来看,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循环农业,包括农田内的循环,种养业的循环,农业与加工业的循环,农户家庭循环,城乡间的循环。其目标是秸秆等废弃物充分利用,不以焚烧为主要处理方式;推广缓控释肥料,化肥深施、面源污染得到控制;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措施到位,灌溉、防洪防涝工程良好;沼气、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设施农业合理发展,推广太阳能温室,地膜全部回收;畜牧业实行集中养殖,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森林、草原合理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合理使用农药及其他投入品;土地规模经营,精简栽培、农业机械化作业率高;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二、甘肃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一)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1.农业循环种养模式
通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9年全省玉米面积超过750万亩,增加玉米秸秆200万吨,为旱作区农民养畜致富开辟了新途径。甘肃省利用玉米秸秆开展养畜示范建设,努力破解制约秸秆循环的“瓶颈”,探索秸秆青贮氨化综合利用技术,将玉米摘除棒穗后进行黄贮或连带棒穗进行田间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或将玉米秸秆进行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成为青鲜的饲料;或将玉米秸秆加工压缩成营养成分高的“畜饼干”。秸秆青贮氨化后成为家畜喜食的基础食粮,通过“饲料—畜牧业—沼气”模式“,过腹”还田。目前全省建成青贮氨化池4万多个,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县10个、示范村77个、示范户1.5万户。秸秆养畜加强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将畜禽粪污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定西市陇西县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园,以肉牛、肉羊良种繁育、中药材种苗生产、科学种植养殖示范、生态能源循环利用示范为主,通过“向农民收秸秆做牛羊饲料,用牛羊的粪便制沼气,再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当有机肥料,在阳光联栋温室里种植食用菌、反季节蔬菜和花卉”的循环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无污染、零排放”的循环生态平衡。生态园一年向周围农民收购5000多吨秸秆,仅这一项,为周边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3.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例如在甘肃省某些地区推广示范的清洁工程建设项目,以田园生产清洁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农民清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一是采取千亩果园清洁生产生态化模式,重点抓生产无害化和废弃物资源化两个关键环节,以点面结合防治面源污染。通过推广生态肥、配方肥、有机肥和病虫草生态控制、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优选农业投入品,修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将农作物秸秆、有机垃圾等混合发酵生产有机肥,从而解决农业投入品和秸秆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采取“一池六改”,即: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院、改水、改路为主的家园清洁模式处理人畜粪便;以联户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物业管理为模式,解决垃圾、污水污染问题,实现了家园清洁,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通过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该试点村年均产沼肥568吨,节约原煤405吨,节电5000千瓦时,全村生活用能节支1.83万元,生产成本下降了30%—40%,果园亩增值200元以上,80%以上农产品达到无害化标准,项目农户平均每年节支增收2037元,实现了生产无害化、生活富裕化、环境优美化。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禽粪污的有效处理及利用程度还不够甘肃省畜禽粪便年产量约4400万吨,由于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堆放的粪便、污水不仅污染了空气和水体,而且传播病菌、危害农田生态。大部分畜禽养殖户没有较为标准的粪污处理设施,生产的粪污多用编织袋装袋后堆放在道路两旁或其他公共场所,或直接堆放于任意空地;部分养殖户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并没有做到有效、合理利用,反倒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周围群众对此反响强烈。此现象,在甘肃省中东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尤为明显。
2.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
有关监测资料显示,甘肃省遭受各类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00万亩,每年因此造成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而全国因耕地污染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农业面源污染不仅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累积,威胁着城乡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近年来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加大,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一些地方农业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部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地膜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白色污染”给农业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残留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秸秆的焚烧和粪便随意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且造成了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污染。据了解,在甘肃省农村,除一些企业固定排放污染物带来点源污染之外,农民、农业自身带来的生活垃圾,种养业、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
3.农业的规模经营发展不足
实施规模经营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手段,没有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就不能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潜力。甘肃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农户生产规模超小型化,而且农业龙头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循环农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无从获得,这不仅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而且提高了政府的污染监控成本和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成本。
4.科学技术的应用相对落后
总体上说,循环农业是以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线的科技密集型农业,是以科技为支撑、高度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农业。但循环农业在甘肃省是新事物,相关科学技术的储备比较薄弱,国家层级的技术溢出效应弱小;各级各类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投入捉襟见肘,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远不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甘肃省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适用技术
(一)示范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
1.推广农田节水技术
在灌溉农业区,组织实施“节水工程”,通过三年努力,逐年扩大农田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面积和范围,力争达到节水增收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已决定2010年在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白银示范推广200万亩,重点示范推广膜下滴灌、全膜沟播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和垄作沟灌等四项技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每亩每年平均节水100方,共节水2亿方。并规划争取到2012年累计推广1000万亩、实现节水10亿立方米,从而为河西地区工业和生态用水腾出用水空间。
2.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在甘肃省旱作农业区10个市(州)的51个县(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年降水利用率由40%—50%提高到70%—80%,由每亩每毫米降水生产0.5—1公斤粮食提高到生产2.2—2.5公斤粮食;发展瓜果蔬菜“日光温室膜面集雨节灌施肥一体化技术”、穴播小麦全膜覆盖膜上覆土多茬种植技术。以上三种技术,使降水利用率提高30%以上,每亩每年平均可减少50方的水分无效损失。基于全省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甘肃省确定2010年实施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工程,旱作区各市县区将高标准组织实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化品种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力争实现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的目标。
3.推广节肥技术
继续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优化配置肥料资源,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预防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4.推广节药技术
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加大生物防控和物理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高全省绿色防控面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使全省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大幅度减少。
5.推广节能农业技术
大力推广节煤(柴)灶、节柴炕、太阳灶、太阳能暖房等技术,积极稳妥发展秸秆气化技术和微水电技术;推广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技术和暖棚养畜技术。
(二)示范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1.普及农村户用沼气
加强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厕所、暖圈、日光温室)和“五配套”(沼气池、厕所、暖圈、果园、水窖)生态模式。
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供气和沼肥利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气,形成养殖和庭院清洁化、废物资源利用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农业模式。
3.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开展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实现农村庭院整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化。
4.推广秸秆养畜技术
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促进秸秆饲料化加工,其中包括青贮和氨化,提高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5.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河西绿洲农业区建立高标准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示范推广以秸秆覆盖和少免耕播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径流量、减少土壤流失。
(三)实施农业资源保护工程
1.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推广舍饲圈养,转变生产方式;实施草原围栏、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和饲草料基地建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治理草原“三化”,加大人工种草留床面积。
2.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在重要渔业水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提高在4个省级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6个省级水产种质保护区建设,加大放流各种经济鱼类数量。
3.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对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品种实施重点保护。
4.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开展农业野生植物物种资源普查,建立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对濒危野生植物物种进行抢救性收集保存。
四、甘肃省的循环农业体系建设模式
根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将全省农业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四个农业生产分区,各地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主导产业优势,构建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河西荒漠绿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河西作为甘肃灌溉农业的主要地区,要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巩固和推广张掖试点经验,争取早日将河西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河西干旱地区东西跨度较大,区内的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北部丘陵荒漠区三个自然生态类型,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采取水源涵养生态林牧业模式。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种植的生态树种和宜牧草种,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的良好生态功能,实行限时轮牧,发展山地牧业,实行“草—牧—沼”的农业循环经济链条,通过沼气池建设,减少废弃物排放,优化农户能源结构,美化周围环境,维护脆弱的生态功能区。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采取“粮—菜—瓜果—牧—沼气”模式。充分发挥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农业优势,以沼气池为纽带,联动粮食和蔬菜种植、瓜果栽培及畜牧业养殖,全面普及节水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延长生物链和农业产业链,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本区是雨养农业区,干旱少雨,土质松散、土壤贫瘠。要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同时,积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一体化的循环型农业模式。
3.甘南临夏高寒阴湿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甘南冬、春季节饲草缺乏,牲畜越冬困难,夏秋草地资源丰富;临夏种植业比例高,饲草、饲料丰富。两地距离相近,牛羊育肥有基础。整合两地资源优势,两地间建立互惠互利的“高地—低地”、“畜—草”双向对流模式,打造甘南—临夏有机食品品牌,突出草畜业的优势。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5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加大三农建设力度,农村的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伴随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状况令人堪忧。无论是农村耕地还是居民用水,污染情况严重。农村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关键一部分,农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结果与质量。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相结合,着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2、主要目标
到2012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全面改善,解决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查清全市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较好效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达到70% 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40% 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 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以上,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以上,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5个以上;顺利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 ,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 以上;平原农区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在95% 以上;继续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所有建制乡镇配备垃圾中转站和运输设备,各县(区)全面建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农民生活和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经济单一,收入低
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只顾当前利益,没考虑子孙后代的未来生活,此外当前的农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以人工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欠缺,虽然已经有部门机械化,但不能形成工业化发展或大面积发展。
2、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淡薄
一是农民缺乏大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环境破坏现象无动于衷,比如滥用化肥、农药,并使用毒性强、难降解或国家禁止的药品,不按国家规定或药物的使用规范,大剂量盲目使用等。而且随着经济条件变好,一次性消费品增多,特别是塑料制品的使用更为突出。二是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仅停留在表面上、直观上的感性认识,其治污措施也仅仅停留在“卫生意识”的层面上。三是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比如污染产生前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四是农民维权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遏制环境污染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农村环保投入低
由于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城市的规划、环境的治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视,而地处偏远的农村却很难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乡镇财政很难通过财政渠道得到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和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环保法规不完善,监管缺失
农村环保相关的环律法规不完善,而且缺乏监管机构。此外,在发现环保问题时处理不及时,失职和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1、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一是通过贴近农村实际的宣传,使农民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二是对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农户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农民在系统学习环保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生态农业技术,从事绿色食品开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以污染防治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组织乡镇企业法人学习污染防治基本知识,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整改,查找污染源,提出减污治污措施。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变落后的农业经营方式,从源头和过程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一是禁止使用高浓度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提倡使用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配方施肥、生态农业等新技术。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发与建设要求,全面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三是将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作为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的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布点规划,严格按规划要求新建养殖场,全面实施“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鼓励畜禽粪便实施综合利用,做到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四是严格控制水体养殖,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库区网箱养殖规模,减少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对水域的污染。
3、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长效机制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的现象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建设项目信息沟通机制。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经商等部门环保工作责任和程序,凡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关口”。二是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活动,做到农村环境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断提升农村环保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乡镇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四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设立乡镇环境监管机构,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4、统筹规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要加快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做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等工作。一是将农村环境保护列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针对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设施薄弱,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组织排放的现状,将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环境污染治理总体规划,尽快组织实施建设。规模较大、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尽快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三是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杆,推广猪-沼-林等生态模式,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收益,更要关注环境问题,两者应该齐头并进,杜绝先发展后治理现象的产生。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极为严重,政府部门应从环境问题根源出发,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晶.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14).
农作物绿色防控概念范文6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低碳农业具备五大特点。一是低耗性。低碳农业体系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二是持续性。低碳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低碳农业并不意味着产出剧烈下降,生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优性。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四是协调性。低碳农业运作与发展涉及多领域,尤其是生产与生态的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现实困惑都要求人们必须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建设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五是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健康,这无疑是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2.1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发展。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又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拓宽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农业。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就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2.4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5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3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低碳农业,最终实现低碳生活,任重道远。因此,要大力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制定相关政策。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十多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了《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美国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标准,加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控制过量的化学品的投入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问题,规范低碳农业发展。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低碳生产企业,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完善投融资体系。推进农村集约化经营,全力打造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大农业。
3.2依靠科技支撑。
加快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一是要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三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四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借科技之力,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如将原本是负担的废菌包,一经科技“魔术之手”,转身变为吃香的有机肥,进而又延伸出一条新的产业链。如此,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了优质高效低耗低碳的农业经济。
3.3注重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一是发展节水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年用水量约为4000亿吨,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8%,是最大的用水户。其中灌溉用水量为3600亿~3800亿吨,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据水利部农水司测算,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即从水源到田间,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吨水生产的粮食约1kg,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要以实用技术与先进设施的集成推广,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灌溉制度,调整种植结构,推行抗旱耕作。农作物布局要以水资源的分配为依据,提高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可以减少和避免水的渗漏与蒸发;改造落后的机电排灌设施,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灌等技术,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发展节投农业。其实质是有害投入品减量。
实施有效替代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使用。这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但其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又有可能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在以往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与替代的配套技术,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要集成推广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生物农药与综合防治技术,使之用得少、用得好,少残留、少污染,真正实现肥药的合理利用,以求达到丰产治污双赢的目的。三是发展节地农业。其核心是实施优化与合理的立体种养,构建循环利用体系。立体种植、养殖旨在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可以拓展生物生长空间,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产出效益。在南方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如: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苗木合理夹种的花卉林木结合;稻鱼共生、菱蟹共生、藕鳖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以及水网地区的林草渔牧结合等。这些地区已经积累了一田多用与一地共用的丰富经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多因素共生的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合理途径与能量转变效率,并据此建立标准化生产规程,配套相应的设施,实现传统农业向标准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与跨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4实施清洁工程。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一是实施清洁能源。要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推进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目前农村主要有: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利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各地积极实施“一池(沼气池)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生态富民工程,既净化了环境又获取了能源,还增加了收益,深受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二是实施清洁生产。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要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要在现代农业的大框架之中,依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高优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建设“三品”基地。“三品”即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种农产品因其品质好、无农药残留或微农药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此,各地要在过去成功与探索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品”基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使农产品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以求实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三是实施清洁家园。要科学规划,建设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优化景观布局;实现统一处置生活垃圾,有效转化废弃资源,使之成为宜居胜地,绿色家园,靓丽景观。
3.5建设乡村新镇。
一是推行以低碳农业发展为理念的乡村新集镇规划。以低碳农业的理念进行乡村新集镇的规划、改造和建筑设计,搞好乡村新集镇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合理配置。完成低碳农业理念指导下的现有乡村新集镇公交系统,建成融入城市交通主干线的快捷公共交通网络。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乡村新集镇建设。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以最大限度保护蓝天碧水为目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新集镇污水达标排放,加快绿化步伐。
三是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加强节能管理,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节能改造,研究政策措施,打秆焚烧或丢在公路边、河流中,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养殖废弃物排放污染。部分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就进入耕地、河流,网箱养殖、河蚌投饲等引起河道淤积、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随处可见。三是农村生活污染相当突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已越来越严重。全市农村中约有20%的人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约有80%的生活垃圾随意倒在山地、路边、江河,而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物分解、耗能产品大量投入和秸秆资源的不合理处理都会导致碳排量增加。
3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低碳农业的良好氛围。
把低碳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努力使发展低碳农业成为自发行为。要把低碳农业基本知识,纳入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低碳农业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3.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制定低碳农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坚持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尽早对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专门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比如对秸秆还田、养殖废物处理、设施防控病虫和新肥料使用等技术推广的补助和扶持,充分调动各级抓好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加速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低碳农业发展原动力。
科技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原动力。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实践和农民的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办好各类培训班,扩大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积极组织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有关知识。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