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1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场所精神人性场所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多样性,城市活力的丧失是快速城市化运动的产物,要挽救城市活力,必须真实的体验城市人的生活。

当今中国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打破了人们原有公共生活空间的格局,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破碎,空间参与性的缺失,城市活力逐渐衰落和丧失,生活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逐渐被忽略,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在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公共生活的需求,是充满活力的人性场所。在西方,中世纪城市广场是典型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户外交谈、聚会、进行庆典等,共享“公共生活空间”。在中国,街巷空间、集市聚落作为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存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个阶段的城市及聚落由于为人们所使用而独具魅力,有些至今仍然是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快速传播且覆盖范围无所不及,人们的社交与公共活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也不再需要从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获取信息,“非场所的、虚假的公共领域占据了我们的城市空间,我们频繁地经历这种区域和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我们以某种社会的伪装会面,加速的穿过场所,而不是体验场所;并且在这种场所中几乎不存在相识的可能性。非场所性的消费地方和交通区域鼓励无思想的行为和单调不变的行为,并且没有时间和地点供人们停留,观看比场所的真实存在更重要。”――理查德・弗朗西斯・琼斯。“速度”改变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客观上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衰落。

尽管城市化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当代生活的私有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公共空间的部分功能“过时了”,但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空间对当代生活来说是否真的就不再重要了呢?

在相关理论和研究中,以往城市形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确认,但却不够重视以往城市的功能或城市功能与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洛杉矶市市政委员会委员迈克尔・费弗(Micheal Fever)所说:“在一个像洛杉矶那样的分散型城市里,人们常常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孤独,依赖于汽车……我们渴望步行的生活。人们正在寻求摆脱汽车的方式,生活在一个人性化的城市中心”(摩根 1996,P.59)由此可知,人们对公共生活空间仍有诉求,公共生活并没有消失,人们渴望并正在寻求更高品质的空间,能够在其中自由的体验场所、享有愉悦的心理感受。

诺伯格―舒尔茨在力作《场所精神》中指出:“场所是具有独特性格的空间,自古以来,场所精神就被视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和妥协的有形事实。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将场所特征视觉化,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供人们居住”。他提出,建筑要回归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精神”对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同样适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来说,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就是创造一种空间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各项行为活动获得舒适的、自然的、亲切的、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场所里,人们赋予寄托和希望并以其为归属,场所感是公共空间必须具备的特征,失去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场所意义。

找回城市中被遗忘的公共环境空间,重新规划和有效利用场所,人性场所无疑使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它能够引导我们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从本质上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独立课题,人性场所的研究对象是普通民众而非精英阶层,探究寻常百姓在生活中如何随意的使用场所以及自由的体验空间,呈现的是大众和全面性,也这正是被以前的建筑学、规划学所“遗忘”的方面。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场所来展示自我,进行社会活动、创造文化,这些就需要空间具有相应的功能和情感内涵,公共空间设计若要增强环境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那么了解人的知觉和感知范围、感知形式是一个先决条件,尺度感是否宜人直接影响着使用者对场地舒适性、归属感等的感受。对于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广场而言,凯文・林奇提出,一个安全的、健康的、美好的景观应该能够唤起观察者脑中强烈的印象,他认为小尺度空间的可达性和可控制性都适合更好的体验,形成场所精神,所以他建议的尺度是25―100米,杨・盖尔则建议是70―100米。在实际设计中,根据霍尔的近体学理论,他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0~0.45m);个人距离(0.45~1.30m);社会距离(1.30~3.75m);公共距离(大于3.75m)等,在进行空间的规划设计时,把握尺度的宜人度,划分场地设计高差,放置小品或者街道家具等,便能够丰富空间,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形成空间内特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氛围。

空间和使用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城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为人们提供户外、街道活动的场所,但这一点在现实环境设计中却常常被设计师们忽略,例如在交通空间中人们习惯“抄近路”,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能够合理布置空间,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穿越场地的机会,从而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活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构图成为追求,缺少了人性化的设计环境就会变得没有人气。不同的空间根据不同特点而性质不尽相同,但每个场所都应具备功能,人们的各种活动应当在空间设计中得到尊重、满足和支持,因为人的参与公共空间才不会失落、不会被人遗忘。

结语

C・亚历山大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根本上是由那些不断重现的生活事件所组成……它和我们的生活场所密不可分,而它们互相关联的原则,则由我们的文化来决定和维持,并保持其生命力。”城市公共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如果缺乏宜人的尺度、亲切的氛围和一定的场所精神就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空间的场所意义也不复存在。现代城市设计,应在空间上追求人物一体,从本质上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塑造安全、休闲、交往和回归自然的有活力有吸引力的空间,推动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杨・盖尔,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2

【关键词】山水型;城际道路;模块化;设计导则

近年来,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互联网信息化进程日趋普及,城市发展方式也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以往那种“摊大饼”式的扩张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于是,以大带小、共谋发展,构建“网络化都市圈”,逐渐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而要将大城市与周边小城市联系起来,除了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之外,城际道路也负担起重要的纽带功能。

传统概念中,城际道路给人的印象仅仅是承担交通物流等基本功能,对于其设计要求只需“通、畅”而已,其外在景观品质往往被忽视;而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城市更新实践进程中逐渐意识到,城际道路不仅要“通、畅”,而且要“优、美”。现代化的道路形象和功能不仅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成为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成为吸引企业进驻开发的有效渠道。此种类型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着眼点不再仅仅是道路本身,而应扩展到道路周边总体环境品质的打造上。因此,设计理念需要有一次全方位的更新。

1 城际道路周边环境要素分析及对策

与城市型道路周边环境属性不同的是,城际型道路周边环境主要表现为以自然要素为主、人工要素为辅的特点。

自然要素主要有:山体,水体,农田,森林,等等。人工要素主要有:村庄,住宅区,工厂,学校,加油站,高压线塔,文物古迹等等。

基于目前中国村镇建设粗放式特点,一般说来,自然要素主要体现为积极性倾向,如:形态优美的山体轮廓线,碧绿葱的农田景观(比较例外的是,某些地区山体被破坏形成的岩石不良景观);而人工要素多体现为消极性倾向,如:设计简陋的村舍、工厂,外观突兀的加油站、高压线塔等。

对此,道路空间设计处理一般原则是:扬长避短。即突出自然性要素,而弱化人工性要素。当然,在局部空间的处理上,可适当凸显形态较为完整的人工要素,如:经过精心设计的别墅区、住宅区,文物古迹等,以彰显现代城市文明。

因此,以自然性要素为主体构架的“山水型城际空间”就成为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考虑对象。特别是对于南方丘陵地区,这种类型的城际空间俯拾皆是,其设计研究亦成为重要课题。

2 山水型城际道路景观基本特征

在城市环境中,人们认识城市是通过街道两侧连续的建筑,感受的是线性的人工环境;而在城际环境中,人们对所趋往的城市的认识往往是在运动状态下通过周边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获得区位认知。特别是对于景观基质为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的城际空间而言,如何对道路线型组织、视线处理、植被疏密、色彩变化甚至建筑进退关系的统筹安排,对于营造入城口形象、展示城市文化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在这里,人们感受更深的是城市自然人工融为一体的空间环境。

山水型城际道路由于地形的复杂多变而赋予景观更多的魅力:道路空间的多层次产生景观的多层次;道路视线的多变与视域的开合产生景观的多变;道路周边的山体、水面等变化,产生丰富多变的平面布局和断面形式。[1]视景特征表现为全方位,多维性。这就对道路景观设计手法提出更高要求。

3 传统道路设计手法简析

由于道路景观空间为线状空间,且观赏视线兼顾慢行和快速交通两种形态,因此,传统道路景观设计手法一般采取“节点+标准段“的手法进行组织。具体说来,就是在道路交叉口以及沿途重要功能区块设计景观节点,提供慢行观赏环境;而对道路两侧以及中央绿化带采取标准段的设计手法。标准段长度根据实际道路功能需求确定。这种手法简捷易行,可操作性强,往往为大多数景观设计师所热衷。

但这种手法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这种平涂式的标准段设计手法忽略了道路两侧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其“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思路常常导致道路景观和周边环境的脱节;其次,不断简单重复的景观元素容易导致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视觉疲劳,空间感的迷失。特别是对于慢行交通参与者而言,这种感受尤为突出。

而对于山水型城际道路景观而言,这种简单的处理手法对于挖掘道路两侧山水基质的内涵、使之融入道路景观空间殊为不利。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经常导致设计图纸无法顺利实施。

4 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

如上所述,如果不采用道路标准段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对于动辄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道路景观设计来说,做到全路段非标准化设计,不仅工作量巨大,从道路景观对运动审美视角的要求来看,也容易导致意象混乱。

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是:从空间一体化角度出发,采取折衷手段,既考虑到动态审美对道路景观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要求,同时兼顾具体景观环境基质对道路景观视线的影响,因地制宜,采用类型模块的处理手法,辅以设计导则,打造空间观感丰富、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山水型道路景观。

具体说来,就是对道路用地周边具代表性特征的景观要素进行梳理,化整为零,形成类型化积木模块,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自由组合,兼顾道路具体形态的多样性,最终达到全路段多样化统一的设计目标。

针对此种设计手法容易导致各积木要素衔接处容易生硬、过渡不够自然的缺点,可采取两种策略:其一,衔接处采用景观节点方式进行过渡;其二,在类型段平面布局形态上即考虑与其他路段景观风格的自然过渡。

为保证设计构思、理念能够在后期施工中能够顺利实现,在设计方案时同时,制定文字结合图片形式的设计导则,以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图索骥,使最终景观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决策难度。

5 实例解析――杭州富阳320国道景观规划设计

5.1 设计概述

320国道富阳段位于杭州西南部,富阳市东北部。本次设计的更新改造段(金家岭至原新桥立交段)全长约11.6公里,道路红线50米,两侧绿化带平均宽度20米,绿化用地46.4万平方米。它是联系杭州主城区和富阳市区的主要通道,是杭州网络化大都市布局的一条重要纽带。道路所在自然环境,即元代画家黄公望所绘《富春山居图》的蓝本。虽旖旎千年,往昔的竹亭茅舍早已换成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洋楼,但山还是那些山,水还似那片水。

在如此优美的、兼具山水特色和人文底蕴的自然环境中营造现代城际道路景观,必须处处小心、善待大自然的恩赐。因此,设计一开始就提出总体规划理念:山水画卷,绚舞富春。即将名画所描绘的意境物化,以山为背景,水为纽带,使道路的延伸犹如徐徐展开的画卷,让景观创作的过程伴随着一场真山真水的大型演出。同时,以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植被景观、流线形的植物群落组合以及精心设计的公共艺术品为载体,使景观道路宛如炫动彩带,配合群山起舞,诸水奔流,营造充满时代动感和休闲意味的道路景观,摩画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5.2 设计手法

以打造名画特色山水为诉求点,在总体统一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所处周边具体环境的不同,分别创造相应路段的绿化景观特色,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绿色景观走廊。

320国道富阳段现状地形复杂。沿途总体背景为绵延不绝的山体,和路边随处可见的河塘水系。人文景观方面,主要有工厂、企事业单位、学校、村宅、加油站、农田、文物古迹等类型要素。

在对以上周边景观控制元素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分析、提炼之后,形成两个大类、十个小类的类型模块,对每一模块提出相应设计导则(表1),并对全路段进行积木式配置。

在设计导则的应用上,因为全路段山水型环境特征,以“背景型模块”(A型)为基调,辅以特征型模块(B型)。组合形式上强调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如A1+B3,代表“以山体为背景的工厂围墙出入口型道路”,等等。这样,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断面特征,使全路段设计成为可能。

5.3 节点设计

模块化道路景观设计的节点设置不仅是视觉节奏的需要,节点本身更成为模块之间自然过渡的重要媒介。通过景观节点的驻留转化,景观使用者可从一种模块形成的视觉场心理感受向另一种视觉场自然过渡。

320国道富阳段改造建成后道路时速为100公里/小时。根据动态景观视觉原理,将景观节点间距控制在大约100米左右。

在节点设计原则上,遵循“以自然为蓝本”的原则,尽量借自然背景以为创作元素,弱化设计感。

如在“富春山居”节点的设计上,根据现状良好的山体及水体条件,因形就势,适当点缀小体量亭廊建筑小品,彰显富阳闲适淡雅的文化底蕴,并契合“名画山水“的核心理念。本节点为地域性入城点,景观设计不以体量夸张的城标取胜,而重在氤氲的气质表达:入城如入画,融于山水间。

6 结语

以设计导则为先导、结合模块化组合手段的道路空间设计方法,实质是一种“非模块化模块”设计策略。这种手法不仅适用于山水型城际道路的景观设计,更可拓展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道路空间设计。在生态优先、注重品质打造的城市设计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设计策略将为寻求一种面向未来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注释:

[1]陈灿:《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手法简析》.景观设计.2009年第1期.P49

参考文献: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3

[关键词]互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03-01

一、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越来越高度密集的城市展示了一种建筑和城市间的新型关系,有时候,城市模型甚至更像一个巨型的建筑.在相同的面积上通过提高密度使容纳更多成为可能:相反,建筑却通过功能复合而更似微型的城市。在这一层面上,传统意义上建筑与城市的层级关系渐进模糊通过理性分析将制约性转化为可能性从而创造崭新的城市与建筑形态也为当代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在较大规模的建筑综合体、集群化建筑面前,建筑设计必须关注和解决城市问题,将建筑设计扩展到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在一些实践案例中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一体化展开的,两者密不可分.甚至是同步同质完成的。该基地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研发办公项目,是国内近期从设计、建设到市场营销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1、项目背景及运作模式

某项目占地面积10.7hm2总建筑面积为61万m2:是该区域为数不多且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办公项目。在建筑单体设计开展之前.项目先后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功能定位明确:集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主要包括办公研发、支撑平台、配套平台三个产品体系,改变了传统产业园区只有生产没有生活的钟摆式布局。项目设计建设分为四个标段同期进行,通过国际竞赛,遴选出分别负责各个标段建筑单体设计的设计单位,其中第四标段的设计单位为项目的总协调单位,负责该项目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与此同时.项目的建设咨询单位、市场营销的前期咨询单位与设计团队保持同步互动。

2、扩展到城市设计的建筑设计

其城市设计控制的格局采用“网格城市的方式,呈现出高密度、均质的空间特质。整体空间布局周围高、中央低,营造了较为完整的城市界面和较强的向心性,强调了沿东西向延展的中央地块的中心性及其与东侧绿地公园的连续性。

在重新审视了建筑群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中规划的地块周边的城市肌理边界关系修正、打破了原规划中心地块相对独立、均质的网格体系建立了更具城市界面完整性、空间连续性、强秩序感的新的建筑布局控制线.并进一步结合建筑单体的需求(自然通风采光所需的南北朝向建筑布局;以24m进深500m2为基本单元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方正实用的平面形态),在控制线范围内布置交织错动的点状、线状的建筑体量产生多个具有围合感的公共空间。调整后的平面布局既尊重了原城市规划的网格空间秩序又获得了更灵动多变的空间效果在南北方向上疏通了视廊.延展了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并利于主导风向的通过.在东西方向构建连通东侧公共绿地公园的绿轴,形成连续、变化的公共空间.提升地块承载城市公共活动的功能.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3、从立体建筑走向立体城市

通常的平面式的城市设计方法,会使城市的各个分项系统分别占有城市的二维空间。这样做不仅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造成了城市用地拥挤紧张却又功能破碎的两难境地。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产生了资源与需求间难以弥合的鸿沟带有强烈乌托邦色彩的立体城市成为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的解决方法之一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的多维度综合利用.例如建筑跨越交通线路形成整体建筑群、城市公共空间抬高或下沉以改善高空和地下环境质量等情况。

该建筑集群中作了进一步拓展――从单一的立体建筑到一座微型立体城市,将公共服务的支撑和配套功能抬升至四、五层空间,在9栋独立的11层单体建筑之间设计有一个空中板块.从而建立了一个立体公共生活模式.一个真正充满阳光、空气、植物、景观的立体城市。被解放的地面层空间可容纳城市街区、广场生活由空中板块庇护的地面层空间可遮雨、纳凉适合市民进行公共活动,沿街布置多种向城市开放的商业服务设施.构建了一种市民向往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位于四五层的空中板块空间具有均好的可达半径(向上、向下、向其他标段).强化各单体建筑之间联系的同时布置有展览咨询、康体娱乐、产权交易、一站式服务中介机构、学术报告、会议等服务于多个标段的公共功能。板块上的空中花园避免了地面层城市空间繁杂的干扰.形成一个幽静开阔的绿色健康社区。空中板块的出现改变了地面层、空中花园层空间水平向与垂直向的空间比例关系化解了高层高密度建筑群对人的压迫感优化、丰富了片区整体的环境质量和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集约利用。

方案的整体生成过程基于实现城市、建筑品质双赢的思考角度每一阶段工作既有对城市空间活力的考量.也兼顾到建筑的时效性、实用性.通过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营建了一个宜居的建筑和城市环境。由于中心区域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兼顾了周边规划的特点,为项目的完整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尽管四个标段的建筑单体设计各具特色.但是总协调单位在结合各个标段建筑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整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设计导则,在方案的深化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完成了一个整体统一、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综合性研发办公园区。

二、结语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一书中写到“整体设计意味着城市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设计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建筑和规划应该成为城市发展计划中一项完整的程序。城市建筑综合体系的内在联系即整体的内部结构是多样的,因此也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待其形态设计过程。”城市设计在向建筑设计深化而建筑设计也在向城市设计扩展,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兼顾自身设计独立性以及相互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通过城市与建筑间的”中间领域”.实现城市、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朱宏宇.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创作实践中的互动[J].《城市建筑》2014.10.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4

关键词:商业街区;保护;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1-0077-02

1、引言

传统街区带着信息的建筑,蕴含着改变人和历史的力量。这些衰败的建筑从单点的保存,延伸至再生使用,更延伸到周围新建筑在设计时也会考虑与它们配合,这样就从点连成线,再发展成面,使地方呈现更和谐的面貌。而它们之所以能扩展,也是因为再生或设计的着眼点都在于如何使生活更好和环境更好。

2、传统街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2.1 目标制定

目标乃指人类活动的动机和意志,也可指目的或对象。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计划和行动着的人们所争取的将来状况”。一般来说,分为理想目标和具体目标。

2.1.1 传统街区肌理的延续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有很多新的文化理念诞生,然而,传统建筑的形态和空间布局是蕴含了世代工匠和主人的心血,虽然外观已经衰败不堪,但是内在的精神依然常在,我们应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再思考在现代城市中如何将传统空间秩序延续。

2.1.2 传统街区风貌的保护与协调

很多古城花大笔的资金做旅游开发,实际是在造假古董,树伪文化。这不符合保护本身的内涵。风貌特征最直接地体现了传统街区的文化性与艺术性,与传统建筑相连的建筑物,或新建、或改建,屋顶或墙面的粉刷补修,窗格及招牌的设计等,都相继应该遵守与传统风貌协调的模式。

在保护发展中,要避免大拆大建的消极开发模式,提倡小规模、循序渐进式的模式,从而避免历史文化信息在“破坏性”建设中被浪费。发展是消费,保护同样也是消费,是更高层次――精神的消费。因此,合理地保护能够有效地促进风貌区的未来发展。

城市设计的进行中无法避免的一个担忧就是,现在的技术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重新设计经由长久岁月形成的历史环境?这点令许多专家学者也感到十分不安。但是无论如何,设计水准是在逐步提高的过程,新的设计应该努力去挖掘历史环境中给我们的信息,这个责任重大。

2.1.3 街区公共生活与街区空间的结合

在老街区,并不是要花多少钱去建造各种设施、设备,而是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地使街区变得更美,即使在落魄的街区,百姓还是追求美的。从现状图片看,百姓会在公共空间放置花盘,墙体上也会蔓延各种植物,这些公共空间的营造反映的是对于美的追求和贫困的家境并无本质联系。百姓创造出来的真实而朴素的美,正是我们这个浮华的社会所欠缺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如何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如何参与邻里的公共生活。

2.1.4 传统文脉的传承

国内有很多优秀的案例,街区的改建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大多还处在谋求更好地保护措施阶段。每当改建之际,木造建筑物涂上灰泥,或改为钢筋混凝土,让人搞不懂是哪一国风格的建筑物便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制定非常有效的规章措施,整个地方秩序就会渐渐地被破坏,好像热气扩散一样,谈不上传统文脉的继承。因此,应该有相应的景观风貌导则来规定街区风貌的发展。

3、空间秩序设计

3.1 空间格局的完善

作为尊重本土文化的设计,应该深入调查现场,笔者在翻阅照片的时候,发现一些旧巷的照片经常遗漏,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前提来做城市设计功能整合,画一个圈,不代表就定死了一个功能,而是有很多可能性。

比如南京翘步街的整治说明:打造一条休闲步行街,作为中山路与街区内部的一个场地过度,在翘步街头的节点要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此街巷至今发生着与布相关的故事,从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现这里的场所精神用于新的城市设计是设计的宗旨,因此,商店街的再生,可使住在此地的人们感受到充满人性的商业空间和历史文化,这种感动将会使人们愿意再度光临此地。至于要如何造成如此舒适和令人感动的街道,则是生在此时此地的我们共同的课题。

鼓励:传统手工艺作坊、艺术品制作、茶座等休闲配套服务:不鼓励:旅馆、酒吧。不允许:大尺度公共建筑或住宅。

①通过设置个性化的展示家具、色彩、灯光、材质等设计语汇建立与品牌形象和个性一致的概念店商品陈列方式,而在体验中心中,将概念店商品陈列方式与个性的新陈列方式并置、拼贴。

②在专卖店中设置大量多功能空间,既为各种文化活动、品牌活动提供场所,实现专卖店建筑的广告功能,又为商品展示和消费者个体展示提供共同的舞台,不断沟通品牌的形象与消费者的个人形象。

③在专卖店中应用科技系统,不仅实现建筑的多媒体化,增加传播途径,也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各种感官刺激与体验,此外,建筑中的科技含量也是象征尖端、品质、强大实力的符号。

3.2 步行交通组织

连成网络的步行系统在街区内部体现了传统特色格局,穿越休闲商业区以及居住区的街巷,如果现有的尺度是可以通车的,可以允许特殊情况下进入车辆,平时都以步行为主。这些街巷应以组织主要的商业活动为主线,适宜布置安静氛围的功能。

入口广场可临时停放一些车辆,大部分车辆停于地下空间。

3.3 空间肌理的延续

3.3.1 重要历史地块和周边再利用地块

保护及整理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使之成为集中反映民俗民风的区域,成为观赏、旅游、休憩的地域空间。

保护传统民居街区,以传统的居住形态为范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些有特色的民居建筑,改造内部结构,恢复“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深宅大院”、“寻常人家”的传统居住空间格局,成为真实留存传统居住空间的传统居住地域。

恢复部分历史元素,重建部分传统商号。塑造街区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分界点。完善入口序列,力求形成老街区的精神氛围。

对拆除建筑的地块进行重新建设,规划对地下空间进行利用。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有两种使用功能,地下一层规划商业用途,地下二层规划为停车场车库和仓储空间。地下商业设施可有地下通道进行连接。

在设想将来老建筑该如何使用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将的仓库改为餐馆,以便保存活用,或是为了确保停车空间而兴建的围墙改为传统的样式等,从而摸索寻找出一个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再利用方法。

3.3.2 再开发地块

如何将每个人所想的整合到一起,是最重要的,再开发的力度和模式应该妥善地控制,充分尊重当地的传统建筑风貌,挖掘场所精神,建造最适宜这个空间的建筑,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①保护更新应处理好传统商业街的静态交

通和动态交通问题。鼓励使用自行车、电瓶车等环保型交通工具,禁止大货车及大型客运车辆进入保护区。“核心保护区”禁止一切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为方便居民出行,“建设控制地带”局部街道可以考虑少量私家车进入,但应严格限制,“环境协调区”应安排好居民的私家车使用需要,组织好进出路线并安排停车场地。

②为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建议从区域上考虑整个传统商业街的交通出行,如保护区交通节点的公交驳接、静态停车场的合理分布,在保护好古街街巷肌理的同时,从区域上解决保护区内交通出行问题。

4、街巷空间

对于一个城市的街道来说,两边的建筑和公共空间构成了其独特的空间特征,随着建筑的老化,任何年代久远的东西,任何衰老的东西看上去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然而,老街的空间品质一点也不会随着建筑的老化而改变,反而是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自身的调节和发展,一直将文脉延续了下来。空间在这里具有了相对的永恒性。场所精神的挖掘对于老街区的城市更新设计尤为重要。

4.1 街巷空间设计示意(图1-2)

4.2 街道边缘空间设计

空间的存在离不开环境。街巷的边缘空间就是由街巷两边的建筑、构件以及材质围合成的一个外部空间,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与过渡性,不同类型的边缘空间担负着不同的空间媒介作用和非常强的融合邻里空间关系的作用。

4.2.1 “屋顶”设计

街巷边界空间常见形式有提供给人们活动场所的廊架、骑楼等。当然进行城市更新设计时,要确保屋顶的形态连续完整,富有韵律感,并且屋顶应该尽可能保持当地的特色风貌。

4.2.2 街巷边界的阴角与阳角处理

在庐原义信的《外部空间》一书中,专门介绍了关于街道的阴角与阳角的特征,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不同营造手法,通过积极的阴角空间设计,可以营造出具有良好围台感的私密性或半私密性空间,

4.2.3 街巷地面的处理

现状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莱建筑的住户反映,当年该巷宅前是有室内外高差的。一楼由商业变成了家居室之后,住户在一楼居住已久,但是,为扩宽街道通行宽度,这一简单粗犷的改造手法,不只是带来了混杂的交通关系,还本质地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他们无奈地因为不能忍受一层的潮湿搬到了破败不堪的二楼居住。

5、景观风貌控制

5.1 建筑外貌的控制

含有重要历史建筑的地块应严格参照传统外观形式,建筑平而空间布局采用当地传统院落方式,门窗墙体、尾顶等立面特征应呼应整个保护区的风貌特色,从材料到构造均采用当地做法。创造出美好而古朴的生活环境,重要地块周边和再开发地块允许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鼓励建筑师探讨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契合点,使得新老建筑共生存,共发展,,现代建筑中有传统建筑的内涵,传统建筑中具有现代建筑的精神。

街道的公共界面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从现状调查部分可知,应适当拆除连续的传统立面中突兀地矗立着一个很不和谐的现代盒子式住宅建筑。

5.2 街巷空间感示意以及建筑高度控制

为保护传统街区的街巷空间感的舒适度和完整度,有必要对街巷两旁的建筑高度进行梳理。

建筑高度应控制在三层以下,10m以内,建筑风貌保持相对完整。适当可以缩小街道宽度,增加一个室内外高差。使得街巷空间层次更为丰富。沿街建筑也更实用。

5.3 建筑材料与色彩控制

根据不同地块的规划性质,以及各个地块不同的保护要求,控制好建筑的底层、中间层和屋顶的材质与色彩,也按不同功能要求控制其材质和色彩倾向的自由度。

对于重要保护地块:保护地块多含有重要历史建筑或是历史遗迹,此类地块应严格控制建筑的材质与色彩特征,按照传统建筑的特征进行修缮,尽可能地保护传统街区的独有风貌。

对于重要地块周边的地块,按照其风貌确定是否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其建筑色彩与材质应充分考虑尊重保护地块内的重要历史建筑,与之协调统一,以砖木结构为主,延续传统灰色瓦片屋顶的形式。

对于再开发地块,首先尊重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根据用地性质确定功能和风貌,此类地块虽无重要历史价值,但为了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影响力也比较大,应该遵循与保护地块和再利用地块“交相呼应,和谐共存”的原则,挖掘当地建筑形式特色,以青砖,红砖和木材处理亲人尺度的一层、二层立面。还可以适当使用当地独特的木板排列风格,形成个性立面。

6、结束语

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容量控制、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的保护管理细则。以具体指导、规范传统商业街的保护工作。保护级别较高的传统商业街可由省级部门制订颁布保护条例,提高保护更新的权威性。这些管理细则和保护条例可与设计导则配套使用,形成有层次、完整的法规管理体系。最终能让身为商业中心圈的这些老街区地段焕发出新的活力,既能满足百姓,又能让政府收益,甚至提供很多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69.

[2]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5

【关键词】广场空间调查与分析 心理需求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hangsha Furong squareFurong square crowd, and 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 of crowd psychology demand, explore meet all kinds of users demand for multi-level square space, so as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n Furong square. Hope that through this case stud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ideas to create a popular city square space.

[keywords] square spa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sychological needs;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场位置、布局及周边环境分析

芙蓉广场位于长沙中心商业区,交通主动脉芙蓉路与五一路交界处,四边为街道限制,空间开放,人流量大(图1)。街道对面为银行,写字楼等高层商业建筑,竖向上则与商场、超市等公共商业场所结合布置,既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又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层次(图2)。此外,广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向较长,东西向较短,因此,广场出入口多设在东西两侧。西侧三个,直接与街道相连;东侧两个,南侧一个,分别通过台阶与负一层商场相通。广场整体布局合理,可达性较好。

广场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

活动类型及内容

芙蓉广场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决定了广场使用人群的活动类型及内容。

必要性活动

由于芙蓉广场位于长沙中心区主要交通干道的交汇点上,不可避免地承担了部分交通功能。因此,作为人行交通的捷径,直接穿越广场成为广场使用人群的主要活动之一。而此类人群正在进行的活动大多具有必要性,且目的性强,如上班、购物、候车等,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环境的影响,相对来说与广场空间环境关系不大(图3)。

自发性活动

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活动称为自发性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对芙蓉广场而言,由于其周边商业气息浓厚,居住人口密度较大,因此购物前后在广场上散步、休憩的人群以及午后、傍晚及节假日在广场上进行短时间休闲放松的周围居民,成为广场使用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类人群及其活动与广场的空间布置密切相关,要求广场必须具有较舒适的自然和人工条件,如日照、通风、视野、景观等;还要能够基本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如私密性与领域性、开放性与安全性等。

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相互打招呼、交谈及各类公共活动。由于芙蓉广场公共活动较少,且在空间布置上未注意交往空间的营造,导致此类活动发生率较低,主要发生于同伴、健谈的中老年人群以及因儿童游戏而相互交谈的家长之间。但是,此类活动可以由另外两种活动转化而来,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改变广场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从而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

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研过程与数据统计

由于小组调研数据不够充分,本人根据论文需要,并在同学帮助下,对芙蓉广场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补充调研。调研采取现场观察并记录统计的方式,时间为周日,天气晴朗,广场使用人数较多,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下午14:30—15:00,对东南角路口进入人群进行观察,并分别记录该人群中直接穿越广场和停留在广场上的人数,分别为17和26人。

下午17:00—17:30,对西南角路口进入人群进行观察,并分别记录该人群中直接穿越广场和停留在广场上的人数,分别为19人和7人。

统计结果如下:

下午14:30—17:30,每隔1h对广场逗留人群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绘制以下表格:

数据分析

以上数据显示,芙蓉广场使用人群中必要性活动发生率偏高,社会性活动发生率偏低,而在非节假日时间段内此现象更为明显,这也是芙蓉广场平时较为冷清的主要原因。(图7)

由于以上三种活动类型常常以一种交织融汇的方式发生,因此,为达到芙蓉广场积聚人气的目的,设计必须从人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合理布置空间布局,创造人性化的、宜人舒适的广场空间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必要性活动人群驻足、停留,进一步转化为自发性活动,同时通过公共活动的举办及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使广场变得人气旺盛。

以人为本,进行城市广场空间设计

吸引必要性活动人群驻足停留

对于常见的事物或特征不明显的环境,人们往往会觉得平淡无奇,甚至视而不见,但新奇、超越平常尺度,或是从未见过、特征鲜明的环境空间却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利用人群这种喜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在广场设计中巧妙利用造型、色彩、光影等手段,创造独具个性、富于变化的形象或具有意境美的情境,往往可以吸引穿越人群驻足停留,并进一步发展为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图8)

满足各类自发性活动人群的心理需求

休憩、散步、观赏,无论进行哪种自发性活动,人群对广场环境都有一些共同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广场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景观优美,环境清洁宜人,服务设施的使用舒适方便等,但不同的活动内容对广场空间布置又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休息

这类人群多以坐的形式为主,同时伴随思考、打电话、读报刊杂志、观赏周围环境等其他行为的发生。同时,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对空间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广场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因外部条件、行为、年龄及性别的差异而造成的需求差异。

广场选址应尽可能多的接受阳光,以满足人群冬季活动需要,同时应提供遮荫区域,避免夏季太阳直接照射;此外,由于长沙多风多雨的气候条件,布置座位时应注意背风或设在挡风物体旁,部分座椅还应设遮雨设施,以满足雨后使用人群的休憩需要。

相比之下,年轻人对空间的私密性要求较大,老年人次之,儿童对空间私密性要求最小;而性别方面,女性的领域性意识要稍强于男性;此外,行为差异也是影响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读书看报、玩手机、吃东西的人群对周边景观的可观赏性要求较低,而观赏的人群对空间通透性及周边景观环境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应划分不同层次的活动领域。

如图所示(图9),根据边缘效应理论,在绿化四周和空间边缘设置座椅,形成私密、半私密空间,给人以亲切、安全之感;同时在台阶、植坛、矮墙

等构件设计时充分考虑其辅助座位的功能,形成半开放、开放空间。

散步

调查显示,芙蓉广场散步的主要人群为老年人、照看婴儿的家长及结伴而行的年轻女性和情侣。因此,广场的主要步行道应耐磨、防滑、平整、顺畅,并在有高差的地方设置平缓坡道,以满足婴儿车和轮椅的使用。而其它观赏性空间的小路则可适当采用粗糙质感的路面材料进行铺装,以创造不同的行走体验。

此外,无论哪种类型的散步人群,都希望在行走过程中看到宜人的景观并体验轻松的户外生活,因此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铺装材料的图案及色彩组合,并沿途进行多样的植物配置,布置不同的休闲娱乐空间,从而提高广场的可观赏性和趣味性,创造多层次、多变化的步行空间。(图10)

玩耍

在适宜儿童玩耍的区域内,应强调安全性设计,如地面进行防滑处理,防护栏杆进行加密,在明显的位置设置安全指示牌等。同时,空间要尽量开敞,通透性要强,并在空间边缘合理设置座椅,以便家长在照看儿童时休憩使用,并保证儿童在小范围内玩耍时始终在家长视线范围之内。

创造引发社会性活动的空间环境

与以上两种类型的活动相比,社会性活动的人群相对复杂,小到同伴和情侣,大到几十人参加的公共活动。因此,在广场设计中,应按人群的不同行为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划分不同层次的空间区域,既要有综合性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小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图11、12)

此外,大多数广场上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局限于同伴间的交往,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设计中可利用陌生人群间“情景式亲密”的心理效应,即因彼此邻近或同处于一个环境而引发亲密感的现象,营造有利于陌生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空间。比如座椅成角布置,有利于引发陌生人之间的交谈;创造向心空间并增加广场上的文艺演出、演讲、群众聚会等活动,增加陌生人间的交往机会,赋予广场更多无穷的活力。

广场评价及改进性建议

优点:

广场出入口布置合理,可达性较好

中心雕塑优美灵动,可以吸引部分必要性活动人群驻足观望

广场铺地平整防滑,且通过纹理变化与雕塑呼应

东、南两面配以棕榈等乔木,西面则有高层建筑遮挡,使广场在一

缺点:

广场吸引点不具变化性,不能吸引熟悉广场的穿越人群及周边路过人群

未设遮雨设施,缩短了广场活动发生时间,尤其是在梅雨季节

植物种类配置及季节性色彩搭

配上有所欠缺

广场北面部分空间私密性过强,天中不同时间段充分接受阳光的同时,提供遮阴区域,满足人群因季节性差异而产生的需求差异

空间层次分明,基本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差异

服务设施分布较为合理,尤其是座椅布置,充分利用“边界效应”,

为使用人群提供了方便、舒适的休闲环境

未考虑“人看人”的需求,使用率较低

座椅形式不够多样,材质为石

材,冬冷夏热,不具人性化

广场高差位置未设坡道,不方便婴儿车和轮椅的使用

广场上缺少多样性的社会性活动发生

改进建议

服务设施更具人性化:增加可拆卸的遮雨设施,延长广场活动发生时间;在有高差的位置设置坡道,方便婴儿车和轮椅的使用;适当增加木质座椅,提高休息人群的舒适性。

局部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广场北部适当增加出入口,改低矮乔木为高大乔木,如梧桐等,既能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又能丰富景观的季节性变化,吸引人群使用;充分利用草坪的功能,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植物配置,为晒太阳的人群提供更舒适、更宽敞的空间。(图13、14)

进一步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活动的多样性:适当增加廊道或高大乔木,并在廊道或乔木下合理布置座椅形式(如图所示),以增加下棋、聊天等小集体社会活动;设置向心空间区域,以增加集会、表演等集中性社会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社会性活动,积聚人气,使广场更具活力。(图15)

【小结】

通过对本案例的研究分析得出,在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只有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并抓住不同类型行为间的转换关系,有针对性地创造多层次活动空间,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舒适、亲近宜人,富有活力与凝聚力的人性场所。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6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行动规划;襄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及自然地域特征受到较大的影响,当今的城市早已不再是自然环境中的“翠碧镶金”,而日益发展成为连绵相接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自然生态保护所能带来的远期效益,在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面前,完全处于下风,很多城市环境因此变得愈加槽糕。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然而,“虽然整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数量、内涵在持续拓展,但是在实施管理层面的应用却依然含糊”。并且,在我国各城市开展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并没有统一的理论系统和设计框架,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或者编制单位在摸索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项目成果,实施效果也不相同。

1.总体城市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1.1与总规互动不足。总体城市设计与总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导致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地融入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中,未能充分发挥总体城市设计对总规的补充完善乃至引导作用。

1.2系统性要素的分解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缺乏基于系统性城市设计要素的分解落实过程,常常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1.3微观转译不足。

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属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且与下层次详细规划及局部城市设计之间缺乏有效的转译路径,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规划设计要求,对具体规划建设的指导意义不大。

1.4特色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过于泛化,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特色及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

通过对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困境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总体城市设计设定的目标与实施方法供给之间存在落差,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过于关注空间形态,对总体设计的综合性特点考虑不足,难以对城市实际需求做出有效回应。总体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空间发展框架和保有城市发展特色,而城市特色是城市物质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因此总体城市设计缺乏对城市综合、系统的基础研究,容易局限于对物质空间设计本身的分析研究,对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关注较少,而无法对城市特色的多方面实际需求做出回应,导致城市特色丧失,城市景观风貌定位不准,进而导致其对城市特色的打造表现出“有心无力”和“口号化”。

(2)系统化不强,工作内容庞杂,成果繁琐泛化。总体城市设计缺乏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工作框架,不同工作阶段缺乏核心要素提炼,工作成果内容庞杂,研究系统性不强,工作重点不清晰;同时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特色和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以及针对地域特征的实施和控制内容,造成编制成果内容泛化,实施性较差。

(3)实施性不强,缺少与城市建设工作的衔接。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实施主要是对设计要素的设计引导和空间管制,并以设计导则形式表达。但偏向控制与管理的城市设计成果,其本质上不在于获得最好的设计,而在于避免最坏及不良的设计,这本身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控制”。设计成果本身对于在近期推动实现城市特色目标的作用有限,而缺乏行动计划或对行动计划的重视不足,造成政府管理部门无法利用总体城市设计积极主动地引导城市建设。

2总体城市设计特征

行动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项目类型,强调对规划实施的行动安排,具有时效性、直接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与传统规划侧重终极蓝图的空间合理性相比,它更注重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考虑,并强调实用性和公众参与,能够将传统规划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落实。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与传统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相比,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2.1内容的综合化

内容的综合化是指拓展设计内容,针对品牌建设、活动策划、建设计划等进行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往往担负挖掘城市空间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任务,而单纯地针对空间系统进行设计,很难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总体城市设计需要跳出传统的空间设计思维模式,对设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拓展,将城市品牌推广、休闲活动策划、文化内涵提炼、市民公众参与等内容囊括进来,在宏观和策略层面对城市特色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2过程的系统化

过程的系统化是指围绕核心要素开展工作,突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基于行动规划理念,总体城市设计要明确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工作框架,强化不同阶段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时,在不同阶段有重点地选择需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能实现目标的设计核心要素开展工作,并根据对城市特色目标的支撑程度,适当增减研究内容,突出不同研究阶段的工作重点,最终有效地完成阶段目标。同时,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其成果也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和不断的修改中,因此需根据实施效果的不断反馈,对设计重点及成果内容进行不断修正。

2.3明确的行动计划

明确的行动计划是指城市总体设计需强化近期行动规划研究,形成空间设计、项目落实、阶段划分相结合的实施管理手段。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以空间发展目标为核心,侧重于空间与项目安排,有效地落实规划设计构想,形成对各项行动进行综合协调的有效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需要在空间上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的各类建设项目,近期行动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同样,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下的近期行动规划,其研究重点为对实现远期发展目标的项目提出相应的开发时机和时序,以及将城市设计的目标与要求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项目的方式。

3襄阳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

襄阳为中国著名古城,是以居住、传统商业、旅游服务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主生态城市。但襄阳内部的建设却特色不足,未能给居民和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阶段空间特色的核心问题为:缺乏古城文化特色;古老的城建限定了城市的空间边界,而城市空间的框架和脊梁却还未形成;城市特色建设缺少统一引导和管理。

3.1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拓展总体城市设计内涵,为打造襄阳特色提供有力支撑襄阳总体城市设计基于行动规划理念,同时关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魅力古城”既有品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精致古城”,突出城市特色的核心价值;建立未来襄阳人居特色的总体城市框架和价值标准,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控制引导手段;开展近期行动规划,提出达到设计目标的途径及策略,将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近期的实际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可操作的城市建设项目计划。

3.2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把握,还包括对襄阳的总体策划、功能设计、价值标准设计,以及面向实施操作的近期行动规划、面向公众的宣传计划等,从而建立一套城市空间特色价值标准。并针对襄阳的特点,在传统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格局整理”“城市功能优化”“交通系统梳理”“公共生活引导”“古城美化”及“文化品牌提升”六大策略,统筹安排古城品牌策划、市民公共活动及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