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行业概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行业概况范文1
张延恺副会长在论坛上做了主旨发言,向意大利同行介绍了中国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概况和未来,并指出中意纺织服装行业的合作前景与方向。张延恺副会长在发言中介绍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纺织服装工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从数据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纺织大国,全行业的生产力水平、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在国际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一席。
意大利的纺织行业历史悠久,是意大利制造业中的骨干行业,产品因完美的设计、精巧的制作和技术高超的后处理闻名世界,有着众多世界顶级名牌。但近几年,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全球消费不振的压力下,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擅长于精湛的手工而不是大规模生产的家族企业和优秀的品牌,在中低档产品市场上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而转向高档市场又缺乏研发资金,难以适应全球化市场的竞争,这为中国纺织产业全球配置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张延恺副会长认为,现阶段,中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传统比较优势在减弱,面临着国际新定位和创造以高级生产要素为主的新比较优势的严峻考验,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与意大利这样的纺织强国进行合作,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内销市场,都为意大利企业与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最后,张延恺副会长指出中意纺织服装业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两国产业发展阶段不同,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之后Moncler集团零售总监Andrea Tieghi先生和Versace品牌授权管理部门总监Gabriella Saracino女士分别就Moncler品牌与Versace品牌的运营发展思路与理念向出席论坛的企业做了详细介绍。
纺织行业概况范文2
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处长陈华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中国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杨健等纺织服装业内领导到现场参加了会。本次博览会有哪些特色?将带给我们什么精彩体验?在为2017大连服博会预热的筹备情况新闻会上,大连市经信委主任任维达作了介绍。
创新:秋冬时尚的专业展会
本届服博会将于2017年9月22―24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从第一届至今,大连服博会已经走过了27年的历史。面对日益变化的服装市场,服博会也在不断改变、创新、蜕变和提升。
陈大鹏在致辞中提到:作为不同于其他展会的特色,大连服博会在不断摸索和发展中,探索出了符合大连的东北亚特色的秋冬服装产业定位。
任维达介绍说,本届博览会充分体现了国家主办、国家级行业协会全面深度参与的专业展会。分别与国内七大行业协会合作组织系列专业展,邀请相关产业部门合作组织企业参展,邀请省内产业集群参会。
展会期间将有“国内大品牌秋冬季服装展”“全国百名新锐设计师走进大连系列作品展”“全国最新流行面料展”“羊绒服装服饰展”“全国皮装裘皮展”“全国羽绒服装展”等多个专业展会展现秋冬季服装时尚。
另外,第二届亚洲国际毛皮专业展也将在展会期间呈现。该展会将于2017年9月22―26日在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举行。由国际毛皮协会亚洲区、中国皮革协会承办,十大国内外毛皮专业协会协办,权威性不言而喻,来自加拿大、丹麦、芬兰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品牌数达45个。国内参展品牌达87个,海宁皮革城、内蒙古集宁国际皮革城等商业集群将组团参展。继去年取得成功后,今年多项战略合作协会和毛皮专业论坛依然是毛皮展的重头戏,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招商:买手、品牌齐聚交易现场
本届服博会以提升交易量为重心、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了专业买手的规模,通过买手的直接参与提升展会的交易水平。本次将新引入大商集团在全国88个城市的300多家商城,邀请境外采购商、商、买手等商家1000余人,并与东北三省商业机构合作,组织东北地区的商场、商、经销商等形成万人专业买手参会交易,提升服装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缩短与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差距。
在展商方面,本次展会特别扩大了海外品牌商参展,参展国家和地区达22个,国际品牌超过300个,直接参展国家和地区比上年增加30%以上,国际展位面积占45%以上。来自韩国、日本、法国以及中国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协会联合参展。
“大连”引领风尚
今年,大连服博会继续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协会合作,举办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大连”。
“大连”的内容结合国内外服装纺织的发展概况,对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市场走向、流行趋势、行业发展等信息数据进行第一时间,具有信息量大、导向性强的特点,对于把握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脉络,引领服装产业风尚潮流、传递行业信息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大连服博会近年来形成的特色活动之一。
众多活动:带来不同时尚体验
1. 大连2017秋季时装周。本届时装周将举行16场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设计师时装。时装周以时尚结合商业、文化、产业,促进品牌和设计师与商业机构对接合作,提升城市服饰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大邱、大连、大阪东北亚时尚产业联盟作用,吸引海内外设计师以大连作为开拓市场的起点。届时,大连服博会组委会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合作推出的“大连‘十佳’服装设计师”评选活动也将举行。
2.纺织服装行业高峰论坛。服博会期间,多场围绕服装行业的高峰论坛将如期举办。纺织服装领域的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原创设计师等参与分享、交流,从材料、方法、产品等多个层级探讨设计风潮之下的创意趋势,同时以新趋势为刺激点,引入不同机构和行业,推动多方角色间的交锋、碰撞、合作。为大众带来亲民的潮流方式和感官体验,引导人们思考未来生活方式,刺激不同行业间的合作可能。
3.“大连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本届设计师大赛突破性地升级为国际大赛,接轨国际,触碰时尚脉搏。增加国际职业选手参赛和专业组比赛,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将在赛场上展示新锐设计理念,角逐优秀设计奖项。
4.中国服装时尚买手大赛。大连服博会组委会抓住买手行业迅速发展的r代机遇,把中国服装时尚买手大赛引入服博会,组织全国20多个服装纺织专业大专院校学生,运用货品采购、店铺陈列等实战营销和直播导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买手大赛,培育专业买手,为展会增添活力。
纺织行业概况范文3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引进高级纺织工程专业人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结合纺织专业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要占教师总数30%,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要占教师总数6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以上。入世以后纺织行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继续趋好,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不变价产值、销售收入达12000亿元、12200亿元,全年出口达到800亿美元。中国纺织品出口占全球比重达到17%。江苏省纺织工业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其经济总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省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纺织行业是对全省工业出口增长贡献份额的第二大行业。沿江地区如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四大纺织品生产基地正在形成产业集中地带;与此同时,苏南纺织工业向苏北转移步伐有所加快,依托苏北原料产地的独特优势和发达的纺织产业基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加快了苏北纺织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纺织工业在盐城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196个,从业人员12万人,200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6亿元、销售收入156亿元。从数量和行业角度看,3001盐城可称为“纺织大市”,市政府已经提出要将盐城建成“纺织城”。因此无论从全国、江苏、盐城或者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我校设置纺织工程专业都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而且具有地方特色[1-3]。现对该专业硕士申请基本情况作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力争达到专业学位的申报要求。
1师资队伍情况
纺织工程专业有专业教师14人,学位和职称相对比较高。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职称均为讲师及讲师以上,高级职称比例约为70%左右,其中正教授有2人。
2实验室建设概况
2.1实验室设置情况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设置如下:纺织材料实验室、纺织工艺实验室、针织实验室、织物分析实验室、纺织设计实验室、纺织化学实验室、精密仪器室和暗房等。实验室实际用房面积有700m2,为纺织工程专业开设了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课程。目前这些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我院纺织工程学生的实验教学、毕业论文、科研、实验室开放等工作的需要。
2.2实验教学情况
2.2.1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
首先,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均随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增加、测试方法的科学、教学体系的合理和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其次,创造条件,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筹集资金,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责任心;合理安排实验仪器布局和项目开设时间,满足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对外开放等多功能需要,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另外,学院各专业根据新时期培养工科学生的要求,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验的内容进行不断改进,尤其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目前学院实验室为纺织、染整、服装专业开设有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比例为90%以上。由于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从而也使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2.2.2实验室开放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发挥教学资源功能,努力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目前学院现有的实验室除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外,还积极推进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完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扩大实验室开放的范围。开放项目是在学生完成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选做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可以是教学计划要求的课内实验,也可以是课外实验,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开放实验室每周开放5天。实验室开放形式主要有全面开放、定时开放、预约开放。并积极创造实验室开放条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广开渠道丰富开放实验的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验,为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服务。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3.1基本情况
为切实加强学生专业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纺织专业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高度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措施有力,近年来发动各方面力量积极联系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发集团、江苏日升纺织集团、江苏大圣集团、江苏宏大集团、江苏亨威集团、江苏中恒集团、江苏双山集团和江苏振阳集团等企业达成实习基地协议。
3.2建立实习基地的经验
3.2.1聘请专家顾问,广交行业朋友
为了建设满足学生实习的教学基地,达到我们设想的目标,我们结交了那些有着很多专业知识、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权威人士,说服他们为教育多做贡献,聘请他们做我们的客座教授,邀请他们经常到学校讲学,并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以保持长期而融洽的合作关系。
3.2.2鼓励教师积极走向社会,联系实习基地
老师利用自己与企业的广泛联系,与江苏振阳集团、射阳双山织造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悦达纺织科技工业园、江苏日升纺织集团、常州艾贝有限公司、江苏联发集团和江苏中恒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
3.2.3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工作中去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既使学生受益,同时又能为企业选择人才提供长时间的考察机会,使企业获得满意的毕业生。在这样的实习中,学生可以顶岗工作,真正参与其中。就我们与江苏联发集团建立的实习基地来说,我们每年都要安排一批毕业生到该公司参加实习,公司方面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安排学生顶岗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效果,公司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并给予积极的指导。毕业后学生已经完全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工作,因此,一些毕业生便被留了下来,成为公司的一员。通过这样的实习安排,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也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使实习基地更稳固、更有意义。
纺织行业概况范文4
关键词:关税配额 棉花 进口贸易
我国的棉花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影响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并且直接的影响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因此分析关税配额对我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影响非常的重要,特别是针对一些消极的影响应该给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保证我国棉花进口贸易在关税配额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带动我国的农产品以及纺织业的发展[1]。
一、农产品关税配额概况
关税配额体制的建立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为了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中,国际贸易的谈判在关于农产品市场准则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针对关税配额的建立而言,关税配额在基础上对农产品的市场基期进行了维护以及协商。如果农产品的基期水平在本国的消费低于百分之五的时候,那么将对市场的基期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发展。从原则性上来看,配额并不是通过硬性的指标问题对关税问题进行划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关税问题上的差异性,进口贸易配额实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低于关税,就可以在额度外实行一般关税的原则[2],我国在关税配额谈判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刚加入国际世贸组织的新成员,首先是做出了一定的承诺,为了保护我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商品贸易市场的稳定。我国的棉花进口贸易市场的税收问题是根据滑准税的要求进行的,因此对于滑准税的基准要求要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滑准税简介
滑准税在国际上又称滑动税,是对市场进口税中根据商品的不同价格而进行可辩证调控的一种进口关税问题,在滑准税的设置过程中所针对的高档商品的正常价格进行低税率或者是减免征税,而对于低档商品的正常价格上锁采取的是高准率的税收,因此在我国的棉花进口贸易中的关税率相对是比较高昂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棉花为发展的纺织企业的成本问题,因此形成了一个连环发展的过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国际的关税配额问题我们无法进行调控,但是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对我国的棉花市场进行调控,这样就能够稳定平衡我国的市场发展[3]。
三、关税配额对我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是我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行业,农产品行业的进口总额在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中占有较重的份额。根据实际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农产品进口总额在我国的总进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在2010年,我农产品的棉花行业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了2000亿美元的大关,高达20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比2008的总额年增长了12%。其中,纺织品出口总额为770.5亿美元,增长了28%,比2008年增长了18%;服装出口总额为1295亿美元,增长了21%,比2008年增长了8%。2010年的12月,我国棉花进出口更是实现了同比、环比双重增长的可喜局面。当月,棉花市场对于纺织行业总出口额达1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环比增长5%。其中,纺织品出口总额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环比增长4%;农产品总额为12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环比增长5%[4]。但是,面对我国棉花出口的迅猛发展势头,不少出口国开始对我国实施棉花出口的特殊保护和限制,并希望通过压制我国的棉花贸易市场来有效转移其国内的各种矛盾冲突和注意力。但是,我国政府也适时的调整着外交政策,于是,西方各出口国想要单纯的依靠各种压制或者自保手段来达到压制我国的棉花市场的目的已经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关税配额成为各出口国限制我国棉花业对外进口的主要手段,并给我国棉花进口贸易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国际棉花市场中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1)针对棉花市场中各种纺织品和服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回收的整个流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设置的关税配额,具体表现为,各出口国要求我国的各个企业要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并要求生产的产品具备环境标志和绿色环保声明;(2)为了减少各类产品自身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对企业生产出的棉花市场的各类纺织品进行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例如,不少出口国都要求企业要采用生态化的模式来进行各类纺织产品的生产。
对于棉花市场的关税配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市场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关税配额会大大增加我国纺织行业的进口成本,从而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轨迹关税配额背景下,中国的各纺织企业必须要在建立完善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后,才能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以我国的棉花纺织企业为例,为了使生产出的产品满足各进口国的技术规定,企业必须要耗费巨资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材料,于是极大的增加了实际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也随之提高。另外,很多出口国家都要求进口的纺织产品要具备国际权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但想要去的各出口国所需要的检验报告,我国的纺织企业就必须将生产出的各种产品送至专业权威的检验机构进行鉴定和评估,但检验和评估所需的费用很昂贵,会极大的增加企业的检验和鉴定成本,也就极大的增加了产品最终的总成本[5]。下表2是针对我国棉花进口贸易受关税配额影响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统计表。
表1 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统计
年份 受影响企业数 损失总额 受影响产品比例
2004
2006
2008 29个
47个
70个 6.6亿美元
9.3亿美元
10.3亿美元 1.3%
1.4%
1.7%
减少了中国的纺织出口的市场份额。随着西方国家对环境和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体系越来越完善,各项标准也越来越详细和严格。中国的纺织行业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规定要求,市场份额就会严重减少。例如,作为中国纺织出口的主市场之一,为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欧盟在金融危机后制定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从而造成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市场份额的急剧下降,而其他一些国家见此情形也纷纷效法欧盟。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纺织行业处境堪忧。市场准入的影响。统计显示,中国每年都有近75 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和限制,其中纺织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西方国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都较为先进,于是,各出口国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并按照本国的技术水平制定出很多十分苛刻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来保护本国的市场,也就严重阻碍了国外产品的进入。我国的纺织行业受限于技术水平,自然也会受到市场准入方面的较大限制。
四、政策建议
棉花是在我国的纺织业的发展中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是最基础的原材料配备,同时是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物资,因此棉花市场在我国的市场贸易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从棉花的生产、加工、出售等整体的环节上是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再生产的产业链条,因此在棉花的关税配额问题上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来解决不良的影响,首先棉花配额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的,因此在政策的要求上应该将棉花这一农产品作为整个纺织业发展的重点,寻找合适我国国情的棉花关税配额比例来进行制约,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我国的市场进行调控[6]。其次棉花属于低档的商品,因此在国际上的关税比例相对比较高,因此我国可以从内部的调控上来实现海关的配用,这样就有效的对成本问题进行平衡控制,保证纺织业市场的稳定发展。
当然也可以进行调整经营战略。目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正不断趋于区域化和集团化,在集团内部,纺织企业受到的包括绿色贸易壁垒在内的各种贸易障碍的影响都比较小。所以,我国的纺织行业要积极转变现有的经营思想,积极调整进口经营战略,要注重贸易与投资,加快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要加紧建立一批纺织方面的跨国性公司和企业,实现在进口国的当地进行生产,并在产品生产完毕后就地进行销售的模式。实行从纺纱到织布,再成品生产的一条龙经营模式,从而有效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约束和负面影响。同时,我国的纺织企业也可以 积极加大开发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市场,以及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市场,积极开拓更多新市场,从而有效分散贸易压力,增强对各种贸易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
除此之外,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棉花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压力,面对西方各进口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对我国的纺织行业进口进行了各种约束和限制的现状,我国的纺织行业一定要紧跟形势的发展,积极应对市场的具体变化,否则就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惨遭淘汰。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在生产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水平还有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际商场中的竞争力较弱。所以,国内的纺织行业一定要努力提高意识水平,并加强自身生产技术与贸易能力的建设[7]。我们相信,通过切实的努力,我国的纺织行业一定能突破西方各出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国际市场份额,获得长足的发展。棉花进口贸易是纺织业的关键,纺织行业在对外出口贸易中,经常会受到各出口国的贸易保护的限制,而各出口国又拥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权利,于是对我国的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各类产品和市场,并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为原则,制定出十分严格的环保性技术标准,或者采用绿色标志和绿色包装制度以及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补贴制度等,限制国外各种产品的进口的措施。
我国棉花进口贸易在关税配额的影响下对我国的纺织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要对于棉花进口的成本问题从国内的角度进行调控,这样才能够稳定我国的纺织业市场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遵守国际上的关税配额的原则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昌元,吴王平.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政策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3;4
[2]王晓轩,李海燕.我国关税配额对棉花产业和贸易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
[3]龙昕.建信息渠道 促农产品贸易发展[J].大经贸,2008;8
[4]谭砚文,温思美.新一轮农业谈判关税配额的争议及中国的立场[J].国际经贸探索,2006;2
[5]黄一马.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3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
纺织行业概况范文5
纺织生产及消费市场概况
纺织服装行业为英国制造业的第六大产业,大约有1.5万个企业,全行业从业人员约36.4万人。其中,纺织制造企业大约有7000家,成衣制造商有8000家左右。除了少数著名的大企业外,大部分均为中小企业,雇员不超过100人。近10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生产发展速度减缓,针织工业相对发达,其针织业用纱量远远超过机织用纱量。
毛纺织业是英国最悠久的工业。英国毛制品的后整理技术很高,所以英国的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近年来,纺织行业由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成本高,不少生产此类布料的厂家已转而生产家用、医用和工业用纺织品。英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年均服装生产值约为80亿英镑,其中价值33亿英镑的服装出口国外市场。英国的纺织机械、高档毛纺织品和服装在世界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是欧盟国家当中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之一,市场年销售规模在300亿~310亿英镑。据了解,在英国家庭的消费支出当中,服装消费约占5%~6%。 英国冬天很长,但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很少低于0℃,夏天最热的时候一般也不会超过30℃,因此各类大衣、丝绸服装等在英国需求不大。英国青少年不如美国青少年那样青睐牛仔系列。英国人的消费水平低于美国人,消费观念也有所不同,相对较接近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生活比较节俭,因而对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消费品的需求相对美国要少得多。
此外,英国盛产羊毛,而且毛制品的后处理技术很高。每年英国出口大量的精纺和粗纺毛料到欧洲及世界各国。由此可见,羊毛衣及羊毛制品很难进入英国市场。欧洲许多国家禁止使用动物皮制作服装,因而貂皮大衣等高档系列服装也难以在英国市场上销售。但是英国人喜欢棉制品,英国本土不生产棉花,所以英国市场上的棉制品基本上依赖进口,各类棉纺织品的市场前景看好。各种棉、毛、人造纤维的内衣和衬衫深受英国消费者的欢迎。
英国人喜欢名牌商品,品牌意识很强,名牌商品的价格颇高。而非名牌产品,尽管质量不差,做工精细,式样新颖,可就是卖不了好价格,也不可能在高档商店里销售。由此可见,品牌战略对于拓展英国及欧洲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英国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低价倾销的现象较严重,其势头仍在继续发展,两纱两布价格也越来越低。但近期由于进口商品的利润颇佳,发展中国家都看好英国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英国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摩纳哥等国家。
外贸政策和投资环境
英国纺织服装出口逐年下降,进口不断上升,出进口的逆差越来越大,这说明英国的纺织业在进一步萎缩,已步入了英国夕阳工业的行列。纺织品和服装将会更加依赖于从国外,特别是欧盟以外的国家进口。
据英国贸工部统计资料显示,近5年来,英国十大服装进口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土耳其、中国内地、意大利、德国、摩洛哥、斯里兰卡、印度、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其中,英国从中国的服装进口增长尤为显著,服装的进口额相当于纺织品进口额的3倍。
进口对英国的纺织服装工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为制造业输送原材料;第二,为加工业提供成品。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从中国香港、土耳其、中国内地进口的服装持续上升。
近几年进口服装的品种主要有:套衫、T恤衫、各种裤子、男女外衣和内衣、衬衫、滑雪服等;纺织品有:棉线、棉布、地毯、天然纤维、针织布料、化学长丝等。
纺织品的主要供应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德国、法国、印度、美国、土耳其、荷兰、巴基斯坦和中国内地。
在政策方面,由于欧盟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的纺织品实施安全和卫生检测,并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英国对此环保检验标准严格执行。
英国具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被认为是进入世界最大的统一市场―――欧洲市场的门户。作为发达国家,英国的基础设施如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通讯手段等非常先进,而且商业法律法规十分完善。英语作为商业语言的优势;伦敦的欧洲金融中心地位;训练有素并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人力资源;欧洲首屈一指的通讯市场;费用低廉的公用事业;优良的后勤服务环境;富有活力、开放和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在欧盟国家中相当低的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等都成为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
中英双边贸易及投资现状
中英两国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巨大市场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中英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2001年中英双边贸易额103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2007年1-6月,中英双边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
目前,中国向英国出口的服装依然受中国与欧盟签订的有关纺织品的特别协议及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制约。中英双边贸易协议规定,对进口货物,特别是配额项下的纺织品,除出口许可证以外,要附上原产地证明,要求非常严格。若原产地证明有疑点,货物绝对不能进关。
2002年,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英中投资促进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该委员会负责协调和解决双方在投资过程中的障碍和问题,促进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到目前为止,英国对华投资在欧盟各国中名列第一。
截止目前,英国在华投资项目数已超过3400多个,投资额近107亿美元;中国已有50多家中资企业在英国投资,投资额近2000万美元,还有130多家中国企业在英国设立了办事处。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连续多年保持欧盟对华最大投资国地位。
链接:
英国对纺织服装进口的管理措施
一、对商品说明书/标签的严格规定
英国政府对一般服装的标签,没有特殊要求,遵循的是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在衣服内标明成分、材质以及洗涤注意事项等即可。但对睡衣,特别是儿童睡衣则要求在标签上注明防火、易燃等安全标签。英国政府对商品说明书有特殊规定,要求英文名称统一为:TRADE DE-SCRIPTIONS ACT 1968 ORIGIN MARKING,旨在防止假冒商标。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商品难以进关。
二、严格限制转口贸易范围
欧盟/英国对正常转口贸易没有限制,但对非法转口或不正当转口有严格的惩罚条款,并且已列入欧盟与我国纺织品双边贸易协议中。条款规定对违反者,要予以扣减下年度配额。
三、严厉的原产地规则
欧盟与我国双边贸易协议规定,进口货物,特别是配额项下的商品,除出口许可证以外,要附上原产地证明,要求非常严格。若原产地证明有疑点,货物绝对进不了关。
纺织行业概况范文6
关键词:废旧纺织品;回收;物理法;高值化利用
The Recycling Modes and Higher Value Applications of Discarded Textiles in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quo of reclamation of discarded textiles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existing recycling modes including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recycling discarded textiles, and based on which, it analyzes the higher value applications of discarded clothes recovered by physical method, product orient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etc., hoping to offer reference and advi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clamation of discarded textiles in China.
Key words: discarded textiles; recycling; physical method; higher value application
我是世界上纺织纤维生产量最大的国家,2015年纺织纤维加工量达5 300万t。随着工业加速发展,各类废旧纺织品及服装的量也快速增长,直接造成了大量服装垃圾的产生。为此,我国相当重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先后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将相关内容写入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立“双百工程”进行项目资金资助。行业开展了多种公益活动,如“旧衣零抛弃”活动、化纤协会・绿宇基金携手北京公交系统共同启动的“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等。
一、我国废旧纺织品社会存量及总体概况
《旧衣零抛弃 ―― 2014/2015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产生了约2 007.3万t的废旧纺织品,其中化纤类产品1 377.7万t,占总存量的69%;棉类产品562万t,约占废旧纺织品总存量的28%;其他天然纤维产品67.6万t,占比3%(图 1)。
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量约为300万t/a,综合利用率15%。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美国家已形成较完善的回收制度,主要利用途径是作为二手服装销售,总利用率达到50%以上。法国有60%的废旧纺织品用于出口到非洲和东欧;德国SOEX公司回收的废旧服装有60%作为二手服装出售;美国有些州则将废旧衣物回收工作纳入市政回收系统,品牌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在卖场设置旧衣回收箱,并与慈善机构合作,目前全美约有300多家旧衣物回收企业。
与此相比,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显得滞后。国内虽然有5 000多家回收企业,加工处理厂3 000多家,但人们对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认知却相当薄弱。
二、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模式
1.废旧衣物回收箱模式
借助政府力量,由专业回收公司将回收箱投放到居民小区,定时回收,将符合救助标准的衣服送往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剩余部分进行综合利用。
2.民间市场化回收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大部分已经自发形成了若干废旧纺织品回收组织及个人回收群体,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废旧纺织品后再进行分拣处理,运往不同产业聚集区销售给专业公司进行综合利用。
3.生产者责任延伸回收模式
2006年优衣库启动了“全部商品循环再利用活动”,向消费者无偿回收优衣库品牌的服装,以二次穿着为主,不能再穿的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011年H&M实施“旧衣回收”活动,通过发放优惠券回收所有品牌的服装;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资委联合波司登,开展了“旧衣零抛弃”活动。
4.公益组织的回收模式
以公益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旧衣物捐赠活动,送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国外地区),或者将废旧衣物卖给综合利用企业,收益用于公益事业。
三、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主要方法
目前,废纺织品回收主要有物理法、能量回收法、化学法等 3 种。其中,能量回收法是将废旧纺织品中热值较高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量,用于火力发电,主要适合于不能再循环利用的废旧纺织品。
化学回收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处理废旧纺织品,解聚成小分子或单体,然后再重新聚合成高分子。该法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原料的处理特别是对聚酯纯度有较高的要求。日本帝人公司是聚酯化学法再生利用的代表企业,其开发的Eco Circle系统可以将聚酯废料直接降解至单体,经过精制后进行再聚合,生产出接近原生料性能的再生纤维产品,该工艺可以大大拓展再生聚酯的原料来源,理论上可以完成涤纶废旧纺织品的全循环使用。我国也有一些公司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等。
物理回收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方式将废旧纺织品直接加工成再生纤维后纺成纱线,织造出可用的纺织制品。这是现阶段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物理回收法高值化利用废旧纺织品(主要指废旧服装)的企业主要有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均亚空调配件有限公司等 9 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表 1)。其中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纱线、面料及服装加工;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空调隔音隔热、汽车减震及内饰产品,其客户包括格力空调、海信空调、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目前该公司开发的用于物流行业的工业托盘正在推广中,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产品则处于小试阶段;镇江均亚空调配件有限公司、镇江美达塑料有限公司对废旧纺织品进行物理法综合处理后主要用于加工空调隔音隔热产品、汽车内饰及减震产品等。
四、我国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方向
1.空调用隔音棉
将经过处理的废旧纺织品应用于该领域主要是利用纤维本身的隔音和吸音原理进行噪音治理,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初加工至纤维撕裂分离,对分离后的纤维添加经过配比的助剂,通过热熔或针刺形成平面材料,经剪切、冲压形成产品。
2.汽车
应用于汽车领域的废旧纺织品主要为吸音、隔音、隔热、保温、减震、填充、内饰产品,充分利用纺织品轻质以及纤维的吸音、隔音原理,以改善整车的相关性能,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初加工至纤维撕裂分离,将经过配比的助剂加入分离后的纤维中,通过热熔、针刺或喷塑形成平面材料,经复合、模压、水切割等工艺形成产品,如顶棚内衬、地毯内衬、轮罩、机舱前围消音垫等。
3.物流
目前国内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企业为广德天\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开发的托盘已面向市场推广。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将废旧纺织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粉碎,助剂配比添加至其中,经热熔液压等工艺形成产品。
4.建筑保温材料和农用大棚
目前国内涉及该领域的主要有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中科院安徽循环经济研究院,其产品已在企业或实验室成形。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初处理,纤维进行分离,重新复合、缝制或模压成设计产品。
5.我国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领域分析
我国已涌现出一批以物理法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技术为主的典型企业,如广德天运无纺有限公司、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专门开展了废旧纺织品(服装)的高值化综合利用,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及医用行业。通过实践,这些企业已逐步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政策法律要求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在整合回收渠道、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再生纺织品市场拓展及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通过物理回收法形成的基础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涉及家电、汽车、建筑保温等行业,具体如表 2 所示。
从表 2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纺织服装领域,占比高达91%,远未形成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应用局面,汽车、家电及建筑材料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废旧纺织品物理法高值化利用发展趋势
目前,废旧纺织品(服装)的物理法高值化利用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进展。随着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利用将借助技术更新不断在各个行业中涌现,如:(1)可在利用过程中添加阻燃剂等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代替原生聚酯纤维,应用于对防火等级要求较高的领域;(2)添加新型发泡剂,实现产品的轻量化;(3)添加功能性产品和粘合剂,实现产品的防潮、抑菌,用于生产室内顶棚、吊顶、墙面、装饰面材料;(4)添加一些改性剂,提高回收产品的耐候性等,可用于生产各种场合的景观墙、大理石、砖头等,既美观又实用。
六、展望
我国废旧纺织品存量巨大,开展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测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率达到60%,则每年可产出化学纤维约940万t、天然纤维约470万t,相当于节约原油1 520万t,节约耕地1 360万亩,将有效缓解纺织工业资源紧缺问题。因此,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潜力巨大。
但与此同时,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和联盟的建设,更需要生产企业勇于突破技术瓶颈,扩大再生产品的多样化应用,最终引领市场消费。
参考文献
[1] 黄美林,陈永生,梁月基. 国内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现状研究[J]. 纺织导报,2015(1):26-28.
[2] 白洁. 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构建研究[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3] 候春燕,胡应模,李梦灿,等.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5,56(8):23-27.
[4] 龚国华,朱瀛波.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料的回收方法[J]. 化工环保,2004,24 (3):199-201.
[5] 李瑞芳. PET瓶回收再生技术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7):302-305.
[6] 谭义武. 废弃聚酯化学回收再生利用的方法[J]. 合成纤维,2011(3):1-7.
[7] 邓玉明,毛勇,查琳琳. PET废弃物水解及醇解化学回收技术研究[J]. 塑料制造,2011(7):49-53.
[8] 陈芳. 日本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方式研究[J]. 毛纺科技,2016,44(4):60-64.
[9] 史晟,戴晋明,牛梅,等. 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J]. 纺织学报,2011,32(11):147-152.
[10] 戴千惠,陈志军.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J]. 山东纺织科技,2015,56(6):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