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1

关键词:教室环境;建设

苏霍姆斯基说过,“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长久以来,良好的班风都是衡量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标准。如今,在此基础上,一个更具深刻内涵、更有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命题摆在班主任面前——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每一个成员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关键。主要表现在教室环境、班级设施、班级文化团体、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方面。

毋庸置疑,优美的教室环境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因而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教室环境建设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参与环境建设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过程——“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一、参与设计——我们的地盘我们做主

教室是学生的“家”,学生是教室的主人,那么教室的布置,理所应当由学生唱主角。在班级的教室布置中,笔者就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性,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室布置的设计比赛,让学生充当布置教室的主人。然后在所有学生的设计中选择最适合班级该学年特点的设计,而设计比赛的评委则由学生组成。

选好设计后,笔者把教室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布置。这样,从设计、评选到制作、张贴,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策划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特别是在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团结意识、互助意识、合作意识、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意识都会得以加强。

学生对教室进行设计与布置,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提了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时间安排合理。绝不能因为教室的布置而影响大家的学习。其次,内容要健康高雅,既要体现文化品味,又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学龄阶段。最后,一定要提倡节俭,提倡自己动手。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又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真实体验。

学生们布置出来的教室,整洁、朴素、明净、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古人云:“大德无形,大化无痕。”那么,大教也应是无痕的。

二、张贴班规——我们的制度我们遵守

在教室的布置中,一定会留有张贴校纪班规的地方。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则涉及到班级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文化建设。而有全班学生亲笔签名的班规上墙是教室环境中最醒目,最亮丽的风景线。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没有班规肯定不行。而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一定要全体同学参与。利用班会课之机,先提出“议案”,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后,每个学生都在打印好的大幅的班规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以督促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

每个学生都参与班规的制定,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人公身份。同时,班规是大家共同制定,这样更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自觉执行,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有全班学生亲笔签名的班规是教室中一位无声却有效的监督员,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青春期学生犯错的次数,督促学生形成一种重诚信,守诺言的风范。

三、共同维护——我们的班级我们热爱

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整齐的课桌、干净的地面、明亮的窗户,走进这样的教室,相信每个人都会油然而生喜爱与振奋之情。因此,凡是环境整洁、优美的教室,学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大。因此,轻放桌椅,摆好学习用具、不乱扔纸屑……既保持了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教师真正重视起来,从教室环境布置入手,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入手,从教室的保洁入手,让学生在参与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得到熏陶,那教室环境建设一定会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2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室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家是温馨的,班级也应该是温馨的。教室的布置要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因此,教室的布置绝不能单纯追求花花绿绿,追求视觉效果,忽略了彰显教室布置的教育功能。既要愉悦学生的心灵,又要尽量用活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在每次接受一个班级时,我都会和学生一起精心布置每面墙壁,让教室美起来、亮起来和活起来。就比如今年的教室布置,学生面对的是最后一学年的高考冲刺。高三是辛苦的,也是富有的。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还有坚韧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坚持的魅力。只要肯努力、肯钻研,就可挑战高考成功。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学有效地开展各门学科的提优补差?在教室最前面的一堵墙上,左边一幅绿色窗外的美景,配上“拼搏让窗外更美好”几个大字,主题鲜明。要想看到窗外更美的景色,我们此刻在这教室里就得不懈努力和拼搏。同时绿色的窗景,能让学生在学习困乏时缓解视疲劳。右边的墙上用醒目的红色纸打印了“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十个字,提醒他们时时刻刻要有紧迫感,要珍惜分秒;高三忙是事实但不可瞎忙,要合理有序,要提高学习效率。教室左边的墙壁,设计布置了这样一幅标语“平时多流汗,考后少流泪”,旨在告诉学生:高三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每天都努力,需要恒心和毅力,要有信心打赢这场持久战。有了这样一个奋斗的过程,结果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而在教室的后墙上,一边布置了学习园地,定期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励志格言。鼓足学生的干劲,也帮助学生科学学习。另一边则设计了“星空灿烂”这一版块,对班级同学在学习上、行为上表现优异或取得巨大进步的同学,以“学习之星”“单科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等不同的层面给予表扬和激励。通过此举,以促进更多的同学积极向上,形成自主竞争的良性学习氛围。

经过这样的精心布置,使得教室的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它们的作用。一学期下来,班级学生能对自己严格要求、自主学习、时刻努力、不断拼搏,班级整体成绩有进步。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3

关键词:以人为本;打造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19-02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可见,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因此,重视班级的环境建设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教学资源,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班主任是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那么,另辟蹊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让教室成为学生生活的花园

伏尔泰说过:“我们应该使我们生活的地方变成花园。”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教室的物质文化氛围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1.教室环境布置具有良好的德育功能。德育为教育之首,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学生是教育的功能之一。窗明几净的教室两侧配以活泼清新图文并茂的名言,前后张贴彰显班级特色的班训。色泽鲜艳的“图书角”三个大字悬于各种图书上方,再加上“读书使人快乐,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标语,使教室左右对称、前后均衡、色调和谐,形成一个赏心悦目、清爽宁静的学习氛围。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2.知识能在环境的布置中轻松渗透。教室墙壁和其他张贴物上的格言、警句、插图等,都是一颗颗知识的小水珠,而这些零碎但精辟的小知识,是作为审美客体有机蕴含成分轻松地向学生渗透的,所以容易被接受。如本班教室门口悬挂的“酿蜜园”的班牌。孩子们就有自己的理解:老师是希望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酿出香甜醇美的蜜来。所以,我们就得勤奋学习,只有勤奋,才能有收获。因而,他们在三(1)班这个教室里快乐地采着蜜,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着。

3.自我价值能在环境布置中认识。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教室的各种布置就是我们的“家具”,这些“家具”应满足大家不同的需要。黑板报就是同学们舒展才华的大好阵地。每期黑板报,作为班主任只是出示主题,由喜欢参与的孩子们自己去选材、设计。每期板报完成后孩子们会满心欢喜地请我这个班主任评赏……下一期的黑板报会更精彩。一首小诗、一则短文、一幅小画、一条消息,他们的这些作品尽管稚拙简单,却是自己创造的显现。在设计班标时,我让全班学生都来设计,然后,大家自主评议。最后选出最能代表班级特色的图案来作为本班的班标。总之,经过深思熟虑后同学们自己布置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二、让人文制度成为学生行为的航标

班级是全班师生共同的“家”。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班级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

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要突出“童心”、“童趣”,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重要的是班级管理“以人为本”,重在引导,而不是强制性惩罚。

2.以身作则,落实班规。制度一经制定,就必须下功夫落实。落实是一本难念的经,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每天坚持早到校,早到班,督促学生完成室内外清洁卫生的打扫,手把手教孩子们扫地。走进教室都会进行一番巡视:桌凳有没有摆放整齐,地上有无纸屑,窗户有没有打开,垃圾有没有及时倒掉。如果学生忘记完成了,我就会帮他们把这些事做好,然后找这些没有尽到职责的同学谈话,提醒他们下次别忘。其次是要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好的同学,还是学习不够好的同学,只要有谁违反了班规,我们都会进行教育批评。

三、让和谐人际文化伴随学生成长

班级人际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能平等地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和谐气氛。

1.师生之间关系和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必须真诚地热爱学生,并用这种爱去塑造孩子,把学生从被动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让学生喜爱你,爱跟你谈话,爱帮你做事,爱听你讲课。

2.学生之间相互友爱。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优生和学困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困生学习上的转化。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4

农村高中 班级建设 隐形环境

班集体是一个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别林斯基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如果略作套用,就可以是“班级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学生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这两句话明确地指出了个人与集体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说明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班级环境。影响学生发展的班级环境根据对学生影响的不同方式,将之划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班级隐形环境一般除了对学生起显性影响的班级的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团队及主题班会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之外,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隐形影响的环境。隐性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班级的物化隐性环境,如教室的布局、摆设、卫生状况和美化绿化等;二是非物化的班级心理环境,如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班风班貌等。

本文主要从班级隐形环境建设对农村高中学生发展的影响作以浅显的探索。

一、目前农村高中关于隐形环境建设的现状

隐性环境对学生形成的影响都是隐性影响。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的形成必须使显性环境形成的显性影响和隐性环境形成的隐性影响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但在现实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由于应试压力的影响,身处一线的大部分班主任都偏重于显性环境形成的显性影响,把显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忽略了隐性环境对学生形成的隐性影响。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农村高中学校,更是看重高考升学率: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班级、班主任的评价重心都落在平时的教学成绩或者高考的成绩。可隐性环境的影响往往又是沉淀于学生深层次心理结构的因素,它对班级体中学生的影响一旦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力量,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起到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与伦比的作用,远远胜过显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按照新的教育改革理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在为学生设计班级育人环境时,必须重视和加强班级隐性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班级中隐性环境的影响作用。

二、班级隐形环境建设的解决对策

怎样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班级管理中隐形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呢,笔者根据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有以下几条对策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班集体的物化隐性环境建设

班级的物化隐形环境,主要指教室的自然环境。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班级的物化隐形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1.教室的整体布置

教室环境的整体布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学生是教室布置的主要执行者,教室的布置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其中来,教师从旁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不但能减少师生间的嫌隙,而且能融洽学生间的气氛;通过共同参与提高协作精神,更能提升班级的向心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劳动知识;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成果来之不易,自觉地形成维护卫生环境及保护公物的意识。

(2)个性化、动态化原则

学生在不断地成长,教室布置要适应学生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可以经常更换布置内容,并要体现不同年龄段班级的特色。比如,高一阶段以入学教育为主,引导学生步入正轨,融入学校、班级这个大集体中;高二阶段以强化教育教学的习惯为主,起到高一和高三承前启后的作用;高三阶段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步入社会或者高一级学府的教育。一般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主题来体现班级特色,如自己设计,设置艺术角、学习园地等,既能美化环境,造就良好气氛,又能赏心悦目,陶冶学生的情操。

(3)情感化、知识化原则

教室的布置应注重激励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室布置同样应注重激励性,内容要积极向上。如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天地,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愿望。如在教室里可以设置一个“温馨提示”,让学生自己每周根据他们的情况写出一段温馨的话语来,天气变化不定的时候提醒同学们注意保暖;感冒流行时提醒学生们注意个人卫生,谨防感冒;考试之前提醒他们注意平心静气,强化复习,等等。另外,利用学习园地分学科布置专栏,如“语言天地”包括语文、英语,“艺体荟萃”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生命健康”包括生物科学等,“奥赛竞技”包括“数理化”等学科知识,等等。每一个月组织更换一次,使学生们从中得到点滴知识。

2.墙壁的布置设计

教室的墙壁主要包括黑板的上方、黑板的两侧,靠教室窗子一侧窗子之间的地方,教室门这一侧的整个墙壁,正对黑板的教室后墙壁。讲台黑板的正上方中间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枚精致美观的班徽或者国旗,也可以悬挂一只精美的钟表;在其两侧张贴班规、班风或者名言警句等。黑板的两侧可以设计公布栏;窗帘要根据学生的情趣爱好,色调薄厚要协调搭配,墙壁张贴比较醒目的标语或者山水画等,可以分别是“因为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产生责任,因为责任而努力不止,直至成功”“健全的人格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体魄”“端正的态度来自于责任”“良好的习惯形成于细节”,在进门左手的一些空白的墙壁上悬挂“温馨提示”,比如,“最近的天气变化异常,请同学们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教室后面墙壁的设计是教室墙壁设计的重头戏,可以布置四个专栏:“数理天地”“艺体荟萃”“含英撷华”“生化园林”等。这样,教室墙壁的布置就侧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融为一体。总之,墙壁的设计应尽量做到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体现出一种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

3.教室空间和卫生状况的布置安排

结合学生的经济情况和教室的总体色调,可以发动学生购置恰当的花草树木或塑料插花来点缀教室的空间环境。在较为完善地布置好教室后,又把种花置草与养金鱼和教室的布置清理等劳动与卫生打扫相结合起来,通过评比等措施督促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自觉劳动习惯。

(二)搞好班集体非物化的隐性环境建设

班集体非物化的隐性环境是指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班风班貌等看似无关紧要,可实际上又密切影响着学生的隐性因素。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有班主任和各个科任教师的人际关系,班团干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集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老师、班团干和学生怎样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能形成良性状态,也可演变为紧张的不和谐状态。

1.班主任和各个科任教师的人际关系

教育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个人行为,集体成果”的过程,在我们农村高中,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成绩150分的试卷能答出130分左右,那么他的其他几科成绩一般来说不太好,因为他过分偏科了。因此,想要让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每一个科任教师一定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的各个方面自然会逐步上升。在我带班的实践中,我总是做我们六七个教师的“老大”,起到了很好的协调、服务作用,当哪一位老师家中有事,当哪一位老师和学生闹了纠纷,当哪一位老师有了病,我都要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在处理有关科任教师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要在学生面前维护教师的尊严,使他们觉得在我带班的班上上课时轻松愉悦。几乎一个月一次,我利用学校奖励给班级的经费,和我的科任教师“小聚一次”,在聚会时,大家针对某一个学生,畅所欲言,群策群力,这都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与感动,觉得大家都像一个和睦的“小家庭”了。我相信,在这样的集体努力之下,这个班集体一定会朝着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前行的。

2.班团干之间的人际关系

高中学生的班干部本身就比较难当,学生们犯了错误,班干部处理不当的话,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既得罪了学生,又在班主任面前无法交代。所以,在抓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把培养班干部、协调班干部之间关系的工作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随时针对班团干之间的嫉妒心理、自满心理、排他心理、权欲心理以及班委会的整体和团支部的整体能否互相协调支持等方面,在一个个具体的班级活动中对症下药,摸清根源,及时协调解决。比如,我现在的班长,干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办,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学习,还使得其他的班干部得不到锻炼,长期下去,势必使其他班干部产生了懒惰情绪或者嫉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他私下里谈心,反复提醒他,经过一两学期的努力,这个班团干基本上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协调合作、具有较威信的领导集体。

3.学生集体的人际交往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5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布置;影响;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67

在2009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前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经这样说:“在教室、走廊、公共场所等地不知人文景观、张贴名人画像、书写励志格言,使每一个空间有品位,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大家也都清楚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故乡,教室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一天的主要时间大多是在学校度过。就连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跟人相关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一个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无论对他们的学习还是身心健康,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我们学校特别重视“环境育人”,学校校园不大,但干净整洁,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每学期都会给每个班级一些专用经费,用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班集体的建设。因此,笔者Y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在听取学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思考,力求让教室“活”起来,让班级的每面墙壁会说话,让班级的每个角落都会育人。下面,笔者就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中进行的几点尝试。

首先,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精神风尚,是一种行为方式,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笔者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体现时代精神,又能育人的班级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文气息,充满竞争力,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文化氛围,营造温馨、和谐、健康的“家”。

其次,优美的班级环境有润物无声的作用。让班级每面墙壁上的静态文化“活”起来,让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进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提高班级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最后,学期开始,在班干部队伍建立后,马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我们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也很热心教室的布置,他们认为能把自己的理念想法呈现在班级墙壁上,为大家提供正能量,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为班级文化节出谋划策。一方面,学生是想通过布置教室来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都希望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在学生的努力下,我们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针对墙壁进行如下设计:

1. 美化教室。我们班提出一个口号“把教室整理得像宾馆”,学生把物品摆放整齐,地面保持干净整洁。班级同学把自己盆栽花草等带到教室,摆放在讲桌上以及教室的各个角落,有的还贴上学生自己的励志名言。这些花草不但为教室增添了生机,更让学生在呵护花草的同时,亲近自然,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2. 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张贴鲜艳的五星红旗,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国旗两侧张贴校训“至善至真,追求卓越”八个大字。

3. 黑板两侧墙面主要用张贴课程表、值日表、作息时间表、各项工作安排表等。

4. 教室左侧墙面的主要内容是各项评比展示台,以小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各项评比公示,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教室右侧的墙壁主要是“我的成长之路”为主体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选择的名言名句、学生的理想、学生的作品等,让他们有自由发挥、自主实践的乐园,这也是我们教室布置的一大亮点。

5. 教室后面的墙壁用来张贴《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并留出大片空间用来张贴学生奖状,以反映孩子们在各项比赛、各种学科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激励孩子们勇往直前,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

教室文化布置设计范文6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健康人格 班级管理

一、“硬文化”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建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

2.重视教室的布置。

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应经常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先确立班级的主旨,如布置一个热爱自然的班级环境,我们就可以以四季的变化布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讲究座位的排列。

我们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学生的座位可由过去单一的“秧田式”,排出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或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等。

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二、“软文化”的建设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设计完成后,应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三者”作为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但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大多数采用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

所以,我建议采用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或是一种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制订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

(2)学生方面。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以,我在我班里常常组织“传帮带”,就是优秀的学生影响特困生,促进特困生的进步。

3.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公约》是我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为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