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1

我国远洋渔业已经走过30个年头,通过渔业生产、海区调查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远洋渔业数据。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学技术(如RS、GIS等技术)在远洋渔业方面的应用,远洋渔业数据必将具有海量特征。如何高效管理这些海量的远洋渔业数据是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文章通过对远洋渔业中3种经济鱼(金枪鱼、竹荚鱼、鱿鱼)的生产、调查、地理等相关方面数据的分析,基于SQLServer2000设计了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基于Geodatebase设计了远洋渔业空间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实现了远洋渔业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同时,针对所建立的远洋渔业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建立了G树索引,为高效查询相关空间数据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远洋渔业;数据库设计;空间索引;渔业管理

远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涉及国家的海洋权益、经济利益、食物供应安全等方面,我国对远洋渔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海洋渔业管理是海洋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渔业管理,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管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自1985年来,我国海洋工作者在进行远洋捕捞的同时,对多数海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积累了大量的远洋渔业数据。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独立开发建设了很多数据库。毕健等[1]利用来自于舟山、上海、烟台、大连、宁波等17个渔业公司(或单位)提供的1994-1995年渔获量统计资料建立了西北太平洋鱿鱼钓数据库,利用Foxpro数据库系统准确快速处理鱿鱼钓渔获量数据,利用经济领域中的预测方法来预测产量、可投入船数、平均日产量等,指导渔业生产与管理。李小恕等[2]利用1997-2001年对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调查数据,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数据库,该数据库在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袁骐等[3]利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东海和南海水产研究所1999-2002年多个航次的调查数据,设计了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针对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特殊需要,增加了污染物质生物体残留量子数据库以及多种水质、底质和生物污染程度综合评估模型,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陈卫忠等[4]在系统收集东海区历年海洋捕捞产量、捕捞努力量统计资料、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参数以及渔业资源研究文献报告等资料基础上,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补充,建立了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张寒野[5]在对海洋生物资料调查信息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将涉及的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两种,分别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数据库和矢量图层;最终利用这些数据库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来准确评估海洋渔业资源现状。

总体上,目前这些与渔业相关的数据库存在以下不足:①数据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导致处理数据时费时费力,增加了操作失误和人为误差[6];②数据库中数据的丰富度、完整度不够[7],很少将资源、环境、空间、人文、科技等相关信息关联起来,涵盖的信息量不足,导致数据库水平不高;③数据库相对孤立、分散,大多针对单一用户提供单一产品,应用面较窄,共享性差[8],数据库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接,信息闭塞、推广难度大[9];④数据库比较小型化,没能形成综合的大型数据库,给远洋渔业数据的科学规范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依据现有的数据库且结合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渔业遥感GIS技术实验室的数据,兼顾当前RS以及GIS技术获得资料,拟对远洋渔业数据库进行设计开发,设计一个规范、全面、实用性强的远洋渔业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对这些多源异构的海量远洋渔业信息进行管理,以便为海洋渔业科研奠定更好的基础,为海洋渔业生产提供多面服务,为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为海洋资源管理做出科学决策。

1远洋渔业数据库设计

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远洋渔业涉及生产、环境、资源、地理、船舶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将涉及的数据分为调查数据和基础数据两种形式,分别设计了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即空间数据库)。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在SQLServer2000的环境下,根据需求创建的调查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本着信息规范、系统性能稳定、数据安全、信息完整、系统可扩展等原则,创建了包括鱿鱼、金枪鱼、竹荚鱼生产信息和生产调查生物学数据信息专题,以及生产调查环境信息专题等的11个数据库表以及若干字典表。远洋渔业地理空间数据库在ArcGIS的环境下,基于Geodatabase根据实际渔业调查或者生产中涉及的数据创建的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经纬网、FAO渔区、海区、捕捞点等具有特定地理意义的数据。这些包含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大多以矢量数据格式存在,通常采用“图层”来对它们进行组织和管理,各个图层分别存储不同专题的空间信息。在本数据库中,包含捕捞点、观测点、航线、渔区、海区、洲等6个含有基础空间数据的图层。

1.1远洋渔业数据库需求分析远洋渔业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包含调查数据和空间基础数据,随着今后调查和渔业生产活动的执行,积累的数据会不断增长。该数据库的调查数据包括与调查相关的数据,如调查时间、调查经纬度、网次、温度、深度、盐度、渔获物量以及渔获物生物学方面的数据;基础空间数据主要指海洋功能区划信息这类代表特定地理意义的数据,包括经纬线、渔区、海区、海陆边界、观测点、作业地点等。这些数据在数据库中以图层的形式出现,同时调查数据中涉及空间的数据(如经度、纬度)均属于空间数据。该数据库中的调查数据(是指基本上与空间位置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存放于SQLServer数据库中。

1.2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建立

1.2.1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将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的过程。即在需求分析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设计模型。概念模型是对信息世界建模,能够方便、准确地表示信息世界中的常用概念[10]。概念结构设计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及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易于理解和更改,以及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其他数据模型转换。在远洋渔业数据库中,每艘船舶会在不同的渔区从事不同的作业,这些作业包括对不同经济鱼种进行生产以及生产时的环境调查等。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捕获物进行统计和测定。不同的捕获种类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并且不同的经济鱼种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所以,在本数据库中涉及对象有:金枪鱼、鱿鱼、竹荚鱼生产信息,环境调查信息,生物种类,生物学信息,海区信息,船舶信息等。用E-R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2.2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E-R模型是用户的模型,它独立于任何一种数据模型。因此,需要将用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然后建立用户需要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远洋渔业地理属性数据库E-R模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远洋渔业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模型,其中实体标志码用*标出(下同)。(1)鱿鱼生产信息,包括:日期*,渔业公司*,经度,纬度,作业渔船数,渔获量,作业类型,备注。(2)鱿鱼生产调查生物学信息,包括:日期*,船名*,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胴长,体重,性别,性成熟度,摄食等级,胃含物,备注。(3)金枪鱼生产信息,包括:作业日期*,船名*,船舶状态,投绳船速,投钩起点时间,投钩起点经度,投钩起点纬度,投钩终点时间,投钩终点经度,投钩终点纬度,起钩起点时间,起钩起点经度,起钩起点纬度,起钩终点时间,起钩终点经度,起钩终点纬度,两浮子间钓钩数量,投钩数量,投绳长度,支绳长度,两支绳间主绳长度,投放主绳长度,鱼种,渔获尾数,加工重量,兼补海龟状况,备注。(4)金枪鱼生产调查生物学信息,包括:日期*,船名*,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胴长,体重,性别,性成熟度,摄食等级,胃含物,备注。(5)金枪鱼生物学统计信息,包括:日期*,船名*,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渔获种类,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备注。(6)竹荚鱼生产信息,包括:日期*,船名*,网次*,渔业公司,船舶呼号,放网时间,放网纬度,放网经度,起网时间,起网经度,起网纬度,产量,CPUE,拖速,拖向,网位深度,网口高度,网型,手纲,沉力,浮力,水平扩张,曳绳长度,鱼群下缘,鱼群上缘,鱼群水深,鱼群高度,鱼群影像,网位仪水深,备注。(7)竹荚鱼生产调查生物学信息,包括:日期*,船名*,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叉长,体重,纯体重,体宽,体高,体周,性别,性成熟度,摄食等级,胃含物,备注。(8)海况气象,包括:日期*,船名*,时间*,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天气,气温,气压,流速,流向,风速,风向,能见度,浪高,浪向,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总云量,低云量,备注。(9)温盐深观测,包括:日期*,船名*,时间*,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深度,温度,压力,密度,盐度,叶绿素-a,溶解氧,备注。(10)海流观测,包括:日期*,船名*,时间*,渔业公司,船舶呼号,经度,纬度,水深,速度x,速度y,速度z,温度,速度,方向,备注。(11)船舶档案,包括:船名*,船舶呼号*,所属公司,船籍港,船籍国,船型,作业许可证,全长,功率,总登记吨位,巡航能力,造船时间,冷冻能力,仓容量,作业方式,船舶照片,备注。(12)渔区:包括:渔区ID*,渔区名称。(13)海区:海区ID*,海区中文名称,渔区英文名称。

1.2.3远洋渔业地理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在实际的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与给定的硬件环境和DBMS软件产品有关。本数据库是在WindowsXP的操作系统下,磁盘320G的环境中,利用SQLServer2000建立。

1.3远洋渔业空间数据库设计本数据库是基于Geodatebase建立。在Geo-datebase中,要素类是具有相同的属性集、相同的行为和规则的空间对象的集合。所有的数据都在同一数据库中存储并中心化管理,实现地理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缝、无分块的海量要素的存储[11]。根据空间数据的特征,对空间对象建立的逻辑结构如下:航线信息,包括:要素ID*,形状,要素类型,航行航次,航行船名,开始航行时间,终止航行时间,航行海区。海区信息,包括:要素ID*,要素类型,陆地中文名,陆地英文名。渔区信息,包括:要素ID*,形状,要素类型,渔区号,渔区所属海区,面积。洲信息,包括:要素ID*,形状,要素类型,洲中文名,洲英文名,面积。影像信息,包括:影像名称,影像ID*,存储路径,文件格式,空间分辨率,影像格式,拍摄时间,左上角经度,左上角纬度,右下角经度,右下角纬度。根据空间数据的逻辑结构,建立空间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如表1至表3所示。针对不同的图层,在方便管理和储存的前提下,利用Geodatebase建立了远洋渔业空间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要素类型共分为3种:点状、线状和面状,共有7个图层。捕捞点、观测点属点特征图层;航线属线特征图层;渔区、海区、经纬线、洲等属于面特征图层。在Geodatebase中的个人数据库中,利用ArcGISCatalog工具,将盐度、温度和叶绿素的影像存储在该数据库中。

2远洋渔业数据库索引的建立

渔业调查数据库中涉及大量的空间调查数据,这些数据是具有点实体特征,并且均与时间有关。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这些渔业数据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查询访问。为了快速而又准确的查找到所需目标,作者根据远洋渔业数据库中的调查时间数据建立了顺序索引,对空间数据库建立了G树索引。由于调查数据都会有时间的字段记录,因此可以针对时间建立顺序索引。顺序索引建立的方法有B-树、B+-树索引等。这样,要查找某一时间的调查数据,按照顺序检索或者折半检索,就可以快速定位满足条件的数据。G树格网索引将海区作为第一层次,渔区作为第二层次,点状实体、线状实体、多边形实体等作为第三层次。在检索过程中,先对数据进行过滤:先检索第一层次,找到目标实体所在的区;将此层次中目标实体所在的海区的格网投影到第二层次的格网中,找出目标实体所在的渔区;再将第二层次中目标实体所在的渔区格网投影到第三层次中,然后在第三层次中进行精确查找,直到精确查找出该目标实体。

3结论

本研究以现有的远洋渔业生产数据、调查数据以及地理数据为基础,在详尽分析了远洋渔业中金枪鱼、竹荚鱼和鱿鱼等数据资料之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了远洋渔业数据库的设计与探究。本数据库分为两部分,利用SQLServer2000建立了远洋渔业属性数据库,利用ArcGIS建立了远洋渔业空间数据库,使得基础数据与空间数据得以连接在一起。另外,还对远洋渔业空间数据库的索引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数据库建立了G树索引,提高了空间数据查询的效率。远洋渔业数据库的建立,为海洋渔业科研奠定更好的基础,为海洋渔业生产提供多面服务,为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为海洋资源管理做出科学决策。该远洋渔业数据库设计目前仅考虑金枪鱼、竹荚鱼、鱿鱼3种经济鱼,下阶段的工作是把其他经济鱼种也考虑进来,同时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远洋渔业数据库系统,实现远洋渔业有关的分析和统计等功能。

参考文献

[1]毕健,陈新军.西北太平洋鱿鱼钓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N].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6,5(3):205-208.

[2]李小恕,李继龙,贾静,等.数据库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4):371-377.

[3]袁骐,沈新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C]//中国水产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

[4]陈卫忠,李长松,胡芬,等.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水产科学,2001,7(4):91-94.

[5]张寒野.东海海洋生物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D].上海:上海水产大学,2006:1.

[6]黄巧珠,吕俊霖,麦丽芳.我国渔业科学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9(5):15977-15978,16127.

[7]杜云虎,周成虎,邵全琴,等.海洋渔业数据库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2,7(3):276-281.

[8]杨宁生.现阶段我国渔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重点[J].中国渔业经济,2005(2):15-17.

[9]岳昊,欧阳海鹰,曾首英,等.浅谈中国鱼类多样性数据库建设现状:以FishBase为例[J].中国农业通报,2013,29(8):59-63.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南极资源;南极条约体系;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110-06

一、南极的资源现状及其引发的国际纷争

(一)南极的丰富资源是国际社会争夺的目标

南极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未被开发利用的一块宝地,虽然是寒冷的冰雪世界,但却是一个储藏丰富物质财富的巨大“资源宝库”。首先,南极蕴藏着品种繁多的矿产资源与能源。南极有号称“世界铁山”的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储藏地区,有分布于东南极洲的冰盖下储藏量约达5000亿吨的世界最大的煤田;约500~1000亿桶的石油储量和3万~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蕴藏巨大的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潜在的资源。其次,南极富含独特的生物资源,构成了南极所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南大洋无论是海洋生物的种类还是生物量都很可观,尤其是那里的企鹅、鲸、海豹、栖息的鸟类、磷虾和鱼类资源更为富饶;南极洲分布有150多种动物和850多种低等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等,是南极大陆仅有的绿色植物而被称为南极的“绿洲”;南极富含具有嗜冷、嗜盐、抗辐射等独特生物学适应机制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微生物资源,如冰藻、细菌、酵母及丝状真菌等,在极地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二)南极资源蕴含的巨大价值是国际纷争的诱因

南极丰富且独特的资源体现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在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如此,南极生物及其体内含有的遗传资源也具有经济、医药价值。如南极绿藻、从海水中获取的深海软泥,或南极磷虾的提取物等被制成各类化妆品或护肤品,可以起到美容和药用作用;南极海域某种鱼体内含有具有防冻功能的糖蛋白,可延长冰激凌等冷冻食品的保质期、改善组织冻结并为移植手术创造条件、抗霜冻烟草植物的培育;南极海洋蓝藻能够从工业废水污染物筛选出如镉、钴等化学废物和重金属。此外,南极丰富且特性迥异的生物及其遗传资源具有潜在的科研价值,不仅有助于人们拓展对其蕴藏的无数科学之谜和信息的认识,而且促进了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巨大经济利益和战略价值的驱使下,各国对南极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三)南极资源引发的国际纷争及其发展演进

1.从“直接的资源掠夺”到“以科考研究为名义的资源纷争”。从人们对南极探险发现开始就带有很强的疆土扩展、资源掠夺的政治色彩。在海豹和鲸的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贪婪猎杀者疯狂的捕杀一度造成了南极海豹濒临灭绝。为了掠夺和独霸资源,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且科技发达的国家对南极的领土纷纷提出要求和瓜分南极资源的主张。逐渐,南极的科学研究开始在南极事务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大规模观测站网的建立、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成立促使南极科学考察走向了有序发展之路。然而,绝大多数国家的南极政策和科学考察计划都重点涉及南极的资源探索,使得南极的资源纷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但其表现形式却更加科学化、外交化和法律化。

2.从“单纯的科考研究”到“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资源勘探”。南极科学考察的领域由早期为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气象观测,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海陆空及外层空间的全方位的科学考察。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的南极活动逐渐从纯科学研究向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过渡。对于某些国家来说,南极“研究”就相当于“资源勘探”,而且这个纯粹的资源勘探也逐渐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即以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南极生态的平衡为基础和前提的资源开发活动。南极条约体系为了今世后代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全面禁止所有矿产资源勘探活动”等规定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养护及可持续利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从“传统的资源勘探”到“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的资源开发”。对于南极生物资源的掠取各国往往采用拖网捕捞、猎杀等传统的捕获方式。南极极端的气候环境以及资源开采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为南极资源的获取造成了诸多阻碍。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和要求的升级,对于遗传资源开发衍生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保健产品、护肤用品、生态修复技术等。由此可见,南极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后续研究要求的科学技术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南极及其资源法律属性的界定

由于南极问题的冻结和法律地位的不确定,各国对南极资源既不能如同对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资源一样依照原则获取,也不能如同对公海资源的开采一样适用公海自由原则。南极资源的法律属性是解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的前提,并且其法律属性的特殊内涵是建立在南极是人类共同遗产之原则的基础上,南极现有管理体制的缺陷使适用该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当扩大适用该原则。

第一,南极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所有,排除要求和任何形式的占有。南极条约冻结南极洲领土要求,因此国际社会的任何主体不得对南极及其资源提出任何权利主张,不得为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国际法主体占有、所有和管辖,它们应为了全人类共同利益而利用和保护。第二,南极及其资源用于和平和科学研究目的的非军事化活动并以此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或目标;南极科学考察自由,鼓励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因此,南极的一切活动都应基于“和平”这一国际宗旨,不得开展军事或其他引起国际纷争的活动,优先开展以科学研究和科学考察为目的的活动,并在此方面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第三,南极及其资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开发利用和分享利益。《南极条约》的序言中就已宣称“承认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应使每个国家有机会参与并保证所有南极事务均为全人类的利益而开展。因此,南极区域内各种活动的开展以及资源的获取与利用都应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并最终以此为目标进行惠益的分享和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第四,以资源、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南极活动的开展和资源的利用,不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还应严格遵守南极条约体系的相关规定,一切以南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也就是在确保环境自我恢复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并适度地开发南极资源,不对资源本身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威胁,保护资源的原生环境,顾及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从而达到对南极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南极条约体系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南极条约体系从矿产到海洋生物、从环境可持续发展到国际科研合作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内容丰富且具有广泛性,并制定了协商会议制度。目前,南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南极条约体系(ATS)的框架下,通过协商国会议这一平台,南极事务主要参与国持续关注和推进着南极资源的勘探开发与保护议题的开展。南极条约体系内贯穿着有关资源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体现于下述若干国际条约中的原则性规定及其所建立的相关制度中。

(一)1959年《南极条约》

矿产资源是国际社会争端的焦点,该问题在南极条约缔结之前即已存在,而且在条约缔结过程中各缔约国采取了有意回避的态度。南极条约冻结领土的要求为解决南极矿产资源的问题提供了前提,但通篇对“矿产资源”字眼只字未提,也没有直接规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虽然如此,但其第9条第1款第F项规定了促进条约目标和宗旨实现的措施之一是南极洲生物资源的保护和保存,《南极条约》中提到生物资源的保护仅有此一处,而且有关生物资源的保护在后来的《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中有更详细的规定,因此此处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和保存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

(二)1964年《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

该议定措施全面阐述了保护南极动植物等生物资源的规定,其原则和宗旨是保护那些在环南极区域生长且毫无防御能力,并易遭灭绝的南极本地动植物,被誉为有关南极环境保护的一个最完整、最成功的国际文件,是缔约国协商会议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的第一个重大贡献。

―方面,该议定措施将整个南极大陆视为一个特别保护区,并根据动植物栖息和繁殖聚集特性、生态系统保护的科学价值等确定,应得到参加国政府的特别保护,以保存它们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别保护区内,禁止一切采集和捕杀南极动植物的行为以及任何种类的非土生动植物和个别微生物的引进,防止或降低有害影响以保护南极独特的生态系统。为发展该议定措施,第7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还制定了特别保护区选划标准。也就是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而将南极地区特别划定出来,以保护该区域内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其中,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在―定程度上维护了南极地区的和平,也保护了南极的资源与环境,尤其是南极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符合南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一方面,该议定措施对南极活动的开展设置了许可证制度。只有根据许可证才可采取该议定措施所禁止的对南极动植物资源的采集、捕捉、破坏等行为,只有为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才可对特别保护区内的行为发放许可证。即对南极动植物的采集、捕杀、破坏等行为是被禁止的,即使有许可证也无效,除非是基于科研目的或为研究机构提供标本。而且对发放许可证的数量给予了限制,须确保任何一年捕杀的南极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数量不超过下一个繁殖季节中靠自然繁殖通常所能弥补的数量,以确保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平衡。可见,许可证制度为南极资源勘探开发的自由开展设定了条件,防止了过度的开发和无限制的开采,为养护区域内的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1972年《保护南极海豹公约》

在南极条约体系中,《保护南极海豹公约》(CCAS)是唯一一个针对某一生物物种而制定的专门的公约,是基于对海豹濒临灭绝这一后果而采取的事后补救措施,也是首次管理资源开采的公约。其目标是防止19世纪滥捕海豹致使其濒临灭绝的现象再度发生,控制任何可能出现的商业性捕杀海豹活动,促进南极海豹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维持海洋生态平衡。CCAS要求应当对所有捕猎海豹的活动进行控制,即停止某些季节的海豹捕猎活动,并对海豹捕猎的数量、范围、工具、方法、程序等加以了限制和规定,以便不超过可供持续捕获的最适当的产量,从而充分养护南极地区的海豹资源。同时CCAS规定了南极的哪些区域可以捕猎海豹、哪些区域禁止捕杀,建立了海豹的特别保护区。可见,CCAS所提出的控制海豹捕猎活动,防止过度开发的原则和措施,有利于南极海豹资源的保护,而且公约是在将来海豹捕猎业发展假设的基础上制定的,被看做将来南极生物资源保护的各种协定的模式,客观上对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四)1980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该公约(CCAMLR)是南极条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公约,其目的在于防止过度捕捞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或造成损害,或减少这种变化的风险,保护、合理利用以可持续养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并加强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及有关国际合作。

CCAMLR的核心内容是对南纬60度以南区域的所有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养护”,即“控制捕捞、合理利用”。不仅对于捕捞及有关活动制定了严格的养护原则和养护措施,捕捞或猎杀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时,捕杀的数量不得超过当年净增加的数量,不超过其自身恢复能力的最低限度,维持该种群数量的稳定,进而避免物种数量的波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利的影响,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最终目的;应对现有的捕捞状况予以“控制”,如规定可捕的数量、种类、范围、时间、方式、工具以及程序等,尤其注意考虑可被捕捞物种的大小、年龄,并在适宜时确定性别,以确保生物资源的休养生息,注意避免任何区域或分区域出现不适当的集中捕捞,以求适度、合理、科学地开发且可持续地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CCAMLR对资源管理采取了预先防范方法和维护生态系统方式。预防方法的采取是为了防范捕捞带来的长期、负面的影响,即先对尽可能收集到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权衡,然后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养护和管理措施,从而在科学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规制勘探开发生物资源的活动。而生态系统方式是给予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以关注并且注意维护这些物种问的生态联系。公约在对某一物种进行管理和规制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以此为生或与此相关的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以及该物种的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整体所造成的影响。

(五)1988年《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

该公约(CRAMRA)是南极条约体系的最新发展,其目的在于规范南极矿产资源未来开发活动的同时保护南极环境与生态,并维护南极条约制度。其本质在于如何创制一种制度能够确保南极矿产资源的适当使用。然而,其法律地位由于受到1991年《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的严重挑战而未能生效,尽管从未实施,但它对南极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与先见。

首先,由于南极独特的生态、荒野的形态与科学价值以及南极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南极矿产资源活动可能会对南极环境或依附于它的或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对可能的南极矿产资源作出活动、作出决定时,必须将对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及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的保护作为基本考虑,应特别重视对南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保护。

其次,CRAMRA设立了“基金”制度,是为了支付由公约预料的矿物开采引发的环境损害的成本补救。也就是用作经济利益的回馈,补偿南极资源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以及弥补勘探活动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的损害,同时为能够代表全人类共同利益管理南极资源活动的南极机构,如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提供由于管理活动而产生的日常开销和运行费用。

再次,CRAMRA规定了“保护区域”制度,要求在指定的任何特别保护区或特别科学兴趣地内,南极矿产资源活动应予禁止。该保护区域的制度,就类似于1964年《议定措施》的“特别保护区”和CCAS的“海豹特别保护区”的规定,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资源与环境,在保护区内禁止除了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其他一切资源的勘探开发活动,保护其特有的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原始状态,保存其所具有的荒野价值。

(六)1991年《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该议定书对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的规定,是南极环境保护的最主要的法律文件,也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和最严格的环境条约。其目的在于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

第一,该议定书规定了南极活动应遵守的环境保护原则。包括南极资源的勘探开发在内的一切南极活动,应考虑对资源本身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应考虑资源所依存的整个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如同CCAMLR中所规定的“管理环境的生态系统方法”一样,不能单独保护资源,还应保护与该资源相互依存的其他资源和整个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在规划南极活动和在南极地区从事任何活动,尤其是对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勘探、开发,不仅必须保护南极环境及其附属生态系统,限制、避免对其不利影响,还不应造成对未来环境和生态的任何潜在威胁,确保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须在不损害南极的固有的荒野、科学、美学、生态等价值的条件下进行。

第二,该议定书确认了1964年《议定措施》关于将南极地区划为特别自然保护区的规定,为了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和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而将南极指定为自然保护区且仅用于和平与科学,禁止矿产资源的开发。附件五“区域保护和管理”阐明并更新了议定书中有关自然保护区区域保护与管理问题,还建立了“南极特别保护区”和“南极特别管理区”两类区域。禁止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南极地区的和平,也保护了南极的资源与环境,尤其是南极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符合南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应当遵守“自然保护区”概念中保护南极环境与生态的核心理念,同时划定部分具有重要价值的区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科学研究以及为了后代人利益的保存。

第三,该议定书规定了风险预防的特殊环境原则,并要求在任何南极活动开展前应作出预先评价和有根据的判定,从而限制其对南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精心规划如何将这些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体现了“预防原则”。其中“对南极环境及依附的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预先评价和有根据的判定”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南极资源的勘探开发活动应适用“环境影响评价”的“预先防范、保护环境”的理念,使其受制于该协议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在资源活动开展前应对活动的目的、地点、期限和强度进行说明,考虑拟议活动可替代的方法和防范措施,检查收集生物资源及其遗传材料时确定是否会对特定物种或栖息地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预先防范对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风险,以更有效地保护南极资源与环境。

第四,该议定书附件二的目标是保护南极动植物以及禁止非原生物种的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许可证”的规定。南极资源的勘探活动,首先应遵守该议定书附件二对南极动植物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活动时不应造成对生物物种的破坏或产生影响,保护南极特殊的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存的环境以至整个南极的生态系统,使其能够可持续利用;其次适用该议定书有关“许可证”的规定,即南极资源的勘探开发须在取得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才可以对许可证所要求的物种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由特定的主体进行标本的采取和获取,从而有效地保护南极的生物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第五,该协定书的附件六解决了源自环境紧急事件创办基金的责任。关于基金的补偿作用,若经营人对其行为引起的环境突发事件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反应行动,那么鼓励其他缔约国采取相关行动,环境突发事件之后再由无法采取行动的责任经营人对为其采取行动的缔约国予以补偿,如果无法全部补偿,那么采取行动的缔约国可以向南极条约秘书处请求由其设立的赔偿基金给予未补偿部分正当合理的补偿。而如果该环境的突发事件仅仅造成了单纯的环境损害,并未衍生出任何经济损害,经营人也应以上述方式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基金”制度的设立是出于对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支付对资源的开采造成的环境损害的成本补救。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3

1914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孤零零地死去。这只老旅鸽的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记载,16世纪时旅鸽在北美多达50亿只。欧洲移民来到这里后,用各种办法捕杀这种鸟,终于使曾铺天盖地的旅鸽消失殆尽了。

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已经历了约35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大约形成过1O亿个物种,但大多都已灭绝了。物种周而复始地形成、灭,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绝本是自然规律,但这一规律却迅速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无情地摧毁着。据科学家考证:在远古时期,无脊椎动物大约每3000年形成一个新的物种,每3000年灭绝一个物种。鸟类在3500万年-100万年前,平均每300年灭绝1种;100万年前一现在,平均每50年灭绝1种;最近300年间,平均每2年灭绝五种;20世纪后,约每年灭绝1种。哺乳类在更新世(350万年前),平均每个世纪灭绝0.01种;在晚更新世(10万年前),平均每个世纪灭绝0.08种;门世纪以来,平均每个世纪灭绝间种。就连农作物多样性的丧失都是触目惊心的:在过去的100年当中,美国的玉米品种丧失91%,著茄品种丧失81%;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国的小麦品种从1万种锐减到1000种。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物种破坏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0倍。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来自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量捕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捕鱼量为2000万吨,1994年,世界海洋渔业捕捞量已达9041万吨,其中中国海渔业捕捞量达30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1995年,仅世界渔业贸易纷争的次数就超过上个世纪总和。

由于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联,任何一个物种的丧失都会通过食物链作用于其他生物。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随,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之消失。物种的大量快速消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自然界中的“天敌”和“猎物”之间失去动态的平衡,使地球环境控制系统紊乱,失去完整性。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自贸区;海上山东;海上粮仓;倒逼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7-0169-08DOI:10.12062/cpre.20170466

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政府2014年颁发了《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继“海上山东”建设规划实施之后,山东省又一次围绕如何培植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新优势所提出的创新设想。其总体思路是“坚持生态优先、以养为主,增殖、捕捞、加工、休闲渔业协同推进,使山东渔业向生态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更多绿色、安全、放心的海洋食品”[1]。本文结合当前海水养殖产量大于捕捞产量的基本格局,结合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中挪自贸协定重开谈判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情势,认为:山东“海上粮仓”建设基于渔业贸易竞争力的比较,要以韩国安全标准确立养殖生产底线,要以挪威生态科技提升养殖品质,在全国先行完成开放型“海上粮仓”示范体系的建设,全面践行可持续健康的渔业资源开发理念,以期为推动我国海水产品生产与加工从量到质的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及政策建议。

1文献综述

关于“海上粮仓”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探讨较多,涉及到的内容侧重于“蓝色粮仓”概念的相关阐述,欧美学界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尤其是海水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山东省为主,先后出现了以“藻-虾-贝-鱼-珍品”为主题的五次“蓝色养殖浪潮”。海水养殖技术的成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渔业牧耕化的希望。包建中首次提到了“蓝色农业”的概念,将人类社会利用高科技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定义为“蓝色农业”[2]。唐启升院士倡导“中国蓝色海洋食物计划”,系统性地提出了 “蓝色粮仓”的定义,着重阐述要保障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海洋生物产业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 的转型[3]。李嘉晓则围绕“蓝色粮仓”的建设基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潜力进行了论述[4]。秦宏等着眼于养殖区域规模的保障,指出“蓝色粮仓”建设要健全财政及投融资机制,加大海洋渔业科研投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有利于强化“蓝色粮仓”的建设效果[5]。

在相关国际视角的比较研究中,韩立民等着重介绍了日本、美国、韩国、挪威等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在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工厂化养殖等领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围绕水产品贸易以及自贸区建设对水产品生产的影响分析,李金明得出目前我国水产品的比较优势为“粗放性的总量优势”,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结论[7]。吴成业着重介绍了主要贸易国家如日本、韩国、欧盟及美国对水产品安全管理的要求[8]。孙琛认为加入WTO后,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并提出了提高水产品品质及安全水平等具体方案[9]。陈伟则提出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强化,使得我国在水产品生产和贸易发展上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外部因素[10]。赵蕾等在对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进行展望分析后认为,中国水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碜悦骋谆锇楣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11]。蔡春林通过比较水产品进口数量、种类及品质,分析了中国与挪威等国家间的贸易互补性及竞争性,并探讨了中挪等自贸区的建立,将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当采取的相应策略[12]。冯丽基于中国―挪威“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视角,对中挪两国水产品贸易结构及中挪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判定分析[13]。张婧茹和龚新蜀指出韩国国内市场的结构特征是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相对较低的竞争力以及竞争与结构的交叉效应,是阻碍中国出口韩国贸易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14]。

综上可见,学术界已经对“海上粮仓”的一般内涵、建设意义,以及国际水产品贸易与自贸区建立等领域进行了探讨。目前,全球正处在海水养殖产量大于捕捞产量的国际生产方式转换时期,在我国自贸区行动积极推进中,以开放的视角探究自贸区的签署对沿海区域发展,比如对“海上粮仓”建设所产生的针对性影响分析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

2开放视角:“海上粮仓”建设内涵的拓展认识

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其量化指标主要体现于“海洋产业产值赶上1990年陆地农业产值”,探求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渔业的规模化发展。而面对新世纪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海上粮仓”建设是山东本着国家提出的“大粮食”“大食物”的全新构想,及时做出的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设施装备,通过人工养殖、增殖、捕捞、后续加工及对外贸易等方式,将渔场开发建设成为能够持续高效适时地提供海洋食物的“粮仓”。目的是凭借资源保护与增殖养殖实现种“粮”于海,凭借海洋捕捞业及水产品贸易实现产“粮”于海,凭借海洋渔业物流业以及水产品贸易实现存“粮”于海,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海洋渔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海上粮仓”建设是践行开放式国际合作实践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新模式,展现着山东省深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新路径。

“海上粮仓”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区域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介于体制性、结构性、传统化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科教大省整合优势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区域海洋资源环境日趋恶化,海洋产业发展呈现不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传统渔业结构优化态势趋缓,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展不快;在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的坐标中,山东渔业增速相对减慢。同时,来自于国际经贸环境剧变所面临的挑战更显严峻: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实施,使山东省失去了50%以上的传统黄金渔场,捕捞业以及相关的修造船、网具、水产品加工、运销等相关产业年损失多达百亿元,还直接、间接地波及渔民转产转业、渔船报废和渔区社区稳定等等方面。尤其在WTO框架下,渔业的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均亟待提升,海洋渔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迫切需要深度调整。

目前,我国水产品生产标准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污染物指标与国际标准(CAC标准)及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基本一致,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检验方法技术落后、微量成分的检出率少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频频受阻。比如韩国、日本等为了保护本国水产业免受或者少受市场开放和进口产品增加的冲击,抓住水产品管理难度大、质量不易控制等特性,利用卫生标准和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重重设限。挪威占据独有的地理区位以及拥有优质的鱼类品种,渔业捕捞生产和养殖技术引领全球海洋渔业发展,比较我国传统海洋渔业的竞争优势愈加明显。

因此,伴随着我国与韩国、挪威等国家签署或即将签署自贸协定,在自贸区背景下,若干国家间原有的水产品竞争关系和利益分配格局将发生变化。自贸区的建成,使得品质标准、技术水平、贸易流动、生产环境等各要素更加统一化,体现出全要素全方位的竞争格局。各国原有的差异,无论在资源的自然布局、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贸易措施,还是在人力资本、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在“零关税的自由贸易”竞争中重新洗牌和重组。特别强调的是自贸区效应下,海洋渔业在全球水产品养殖大于捕捞的零增长格局中,自贸区的“零关税”效应会被放大更多。“海上粮仓”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全球水产品生产贸易格局将进入“养超过捕”时代,水产养殖产品将成为满足人们未来对水产品需求量增加的主要部分和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货物载体。而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更多受制于养殖的海水资源与环境水准,所以,“海上粮仓”建设重在海水生态养殖、加工与贸易中,要全过程地创新渔业科技,生产优质高端水产品,打造赢得全球渔业竞争的底牌。因此,以中韩自贸区协议签署、中挪重开谈判为契机,以自贸区效应“杠杆”式的体系结构设计运用于“海上粮仓”实践之中,积极利用其形成的倒逼机制,充分重视实现海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迫切性,强化提升渔民的环保意识,提高渔业企业蓝色竞争水平,加快补短板,着眼于渔业养殖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海上蓝色粮仓”建设新坐标,塑造我国现代渔业经济体系的新形象。

3基于中挪韩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界定的自贸区效应解构

3.1中挪韩海水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比较

本文对水产品研究范畴的选取,主要参考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国际贸易统计报告》中的所选对象。在国家间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其结构关系分析中,一般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来界定。

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指数是指一国某类产品在该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与世界贸易中该类产品占所有产品总出口份额的比重的比值,公式为:

其中,Xik表示i国k产品的出口值,Xi表示i国产品出口总值,Wk表示k产品的世界出口值,W表示世界产品出口总值,RCAxik表示i国k产品在i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与世界贸易中k产品占所有产品总出口份额的比重之比值。它通过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来间接地测定比较优势。一般认为,如果计算结果大于1,则表示该国此类商品的竞争力强,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若小于1,则表示竞争力弱,则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

测算表明:近十年来,中国与挪威水产品出口贸易均具有显性比较优势,且挪威具有强比较优势,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韩国水产品贸易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而中国的水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除2006―2008年之间出现微弱的显性比较优势之外,其余年份比较稳定(见图1)。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Special Coefficient, TC)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额与该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公式为:

其中,Xik表示ik产品的出口值,Mik表示i国k产品的进口值,TCik表示i国k产品的净出口额与k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的变化范围在-1和1之间,若为正数,表明该国此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数值越大表明竞争力越强;若为负数,则表明该国此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出口竞争力较弱,是此类产品的净进口国;若为零,则说明该国此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产品进出叉明显,纯属于国际间进行品种交互。

由图2,近十年来,中国与挪威水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测算显示:中挪两国的水产品贸易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挪威的竞争优势远远强于中国,其TC指数均在0.8以上,且有递增趋势。在中国与韩国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比较中,中国的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正数,说明中国水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而韩国的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说明韩国水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出口竞争力较弱。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5

经济辐射面,从多方面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港城一体化发展,港口正在成为开

展国际贸易和服务业的集聚场所,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而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港口群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大丰港作为长三角港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地位越来越突显。

西洋深槽——大吨位深水海港的有力屏障

20多年前,位于黄海之滨的大丰港还是一片芦苇荡和鱼塘星罗棋布的盐碱滩涂。如今,这里已是一个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的繁忙海港、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城。

对沿海港口码头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码头遭受到最大的考验就是淤积。经过勘测发现,在大丰沿海滩涂往外延伸不远处有一条“西洋深槽”,全长55公里,是由古黄河改道后形成的一个潮汐通道。这条西洋深槽很巧妙地形成一个洋流,能将堆积在沿海滩涂附近的淤泥冲刷掉。这条55公里的西洋深槽成了大丰建海港得天独厚的优势。码头建成后,停泊的货船吨位越大,其带来的冲刷力也越大,这条海沟的深度也因此越来越深。这也就意味着码头能停泊的吨位越来越大。

“西洋深槽”东侧的小阴沙是天然屏障,避风防浪;港口常年不冻,全年可作业 300天以上,只要在深水区建堤修桥即可形成港口。

建成后的大丰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向着亿吨大港的战略目标稳健发展:2013年9月底前在建的三期码头全部泊位实现通航;2013年内全面开工深水航道工程,确保2014年底大丰港可进出10~15万吨级货轮,成为中国沿海又一个重要的国际化矿产资源集散地;计划2013年内开工建设挖入式港池,到2015年大丰港将建成深水泊位38个,吞吐能力达亿吨,当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

立足实体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支撑高,附加值大”的模式

临港产业是指在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催生发展的产业群。从全球来看,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利用海岸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港口为核心,大力发展临港型工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大丰港在调研及对比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关系后,从战略上进行了合理的科学规划布局,正努力探索并实践着“腹地产业支撑度高、港口货物附加值大”的模式。此模式从实物链角度看,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产业延伸度很高,港腹系统的关键产业建立了产业链,且其链条一般都很长,中间环节非常畅通。从价值链角度看,港口与腹地的关联产业主要集中于下游产业,大多是深度加工制造业或高科技产业,所生产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高,国际竞争力强。

为此,大丰港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力推进:

一、大力发展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加快博汇、三鼎、兰精、晨曦、和顺实业等重大石化项目建设,积极招引红太阳新材料、江阴澄星石油及制成品等重大项目落户,通过2至3年努力,形成年产1000万吨油砂加工、50万吨工程塑料、100万吨合成及粘胶纤维、600万吨重油深加工的生产能力,2013年开票销售100亿元,2015年开票销售突破500亿元。

二、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及制成品产业。结合转型升级和研发成果的转化,采用节能减排降耗的新工艺,在大丰港逐步形成年产300万吨钢、100万吨镍铁、20万吨有色金属制品的产能,2013年开票销售60亿元,2015年开票销售突破300亿元。

三、大力发展港口服务类产业。放大一类口岸优势,积极发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仓储与物流、海洋运输、船代货代、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态;加快建设大丰港金融中心、大丰港城市综合体和大丰港电子商务中心;加快组建大丰港自己的远洋船队和内河船队;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贸易公司和货代、船代、物流企业入驻大丰港;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使港口服务类产业2013年总营业额达30亿元,2015年总营业额突破200亿元。

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拓展海洋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抓紧实施规划修编、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招引以及项目开工建设,尽快使蓝色经济成为大丰沿海开发的主要板块。

通过大力培植和积极打造,使大丰港临港特色产业到2015年开票销售确保达到1000亿元,力争1500亿元。

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国际化海港

从港口本身来看,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的作用。现代港口的发展对港口服务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城市与港口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城市作为港口设施的载体,成为港口产业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港口产业由于关联度大,经济带动性强而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当港航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并成为城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时,城市的主要功能性质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我国的深圳、上海、青岛、天津都是因港口的突出功能而“港兴城兴”,形成广阔的经济辐射面,从多方面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港城一体化发展,港口正在成为开展国际贸易和服务业的集聚场所,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大丰港围绕着“港兴城兴”,以对外开放化的思路,正向着建设国际化海港的战略目标夯实前进,并提出了六个国际化的具体方针:

一、“三港”建设国际化。开放大丰港深水岸线,支持规模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建设业主码头;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挖入式港池建设;鼓励有资质、有经验的团队依法承包经营大丰港部分码头;继续积极招引客商,敞开胸怀欢迎国内外跨国公司、500强企业来大丰港投资兴业。

二、资本运作国际化。积极探索股权多元化之路,欢迎国内外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公司、大集团参股大丰港码头,鼓励支持大丰港集团下属部分竞争性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依法适当持股,积极推动集团旗下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三、金融与贸易国际化。建立集团财务公司,形成金融板块,积极推进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实现产业与金融相融合;大力开展红土镍矿、煤炭、粮油、沥青混合物、轻纺、钢材与有色金属国际贸易活动,到2015年集团公司金融与贸易板块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资源利用国际化。响应国家号召坚定不移实行“走出去”战略,在印尼、柬埔寨等地建立海外资源基地,掌握一定的红土镍铁、煤矿、铜矿、油页岩等资源,积极稳妥快速推进海外工业集聚区和印尼镍铁合金加工项目建设,为大丰沿海的跨越发展提供国际化的资源保障。并积极支持国内外科研成果在大丰港实现产业转化。

五、物流运输国际化。继续加大国际航线的开辟力度,今年将新开5条国际国内航线,在3年内力争开通东南亚和欧美远洋航线,使大丰港走向世界、走向深蓝。

六、人才培养与使用国际化。通过大丰港职工培训中心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办班、办学等形式,积极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出台人才使用奖励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在沿海开发中的作用,让各类人才共享大丰沿海开发的创业平台。

做专做精海洋生物与医药

几年前,大部分江苏大丰人还不知海洋生物产业为何物。现在,一个个海洋生物企业已经落户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从实验室到车间,大丰市利用海洋生物这个小支点,发展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洋产业链来。

在沿海各地热衷于上马化工与能源项目,像大丰这样以海洋生物作为支点,走出海洋产业特色路子的地方并不多见。近日,记者探访了刚刚被国家海洋局批复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的地方江苏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

“我国沿海的产业园各有特色,大丰没有把海洋化工、海洋新材料、海洋能源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而是专注于把海洋生物与海洋医药做专做精。”大丰市副市长罗强说。

“海洋生物产业是个大概念,包括了海洋生物食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质能源类植物的生产示范及综合开发、海洋生物化工、海洋生物材料,等等。”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孙国平说,这个产业涵盖了很多行业,农业、工业甚至旅游业在这里都有体现。

听了介绍,再到盐土大地海洋生物产业园实地走一圈,就能初步体会到大丰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布局。国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等海洋药物,属于海洋生物医药范畴;海洋科技馆兼具海洋生物文化科普培训和旅游功能;耐盐蔬菜脱水、速冻深加工项目属于盐土农业的生产示范区……看上去这些项目各不相同,实际上都围绕一个名词在做文章——海洋生物。

大丰的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潮间带浮游植物190种,沿海近岸浮游动物98种,底栖固着性藻类47种,鱼类20种,贝类以文蛤、青蛤、四角蛤、泥螺等为多,年产泥螺等达4000多吨。

到2015年,实现产值50亿元,形成2家产值达10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产值近亿元的企业;到2017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形成5家产值达10亿元的龙头企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300亿元,形成10家产值达10亿元的骨干企业。这是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成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后的发展目标。

你所不知道的大丰港“蓝色旅游”盘点

“麋鹿生态、海洋休闲、动漫欢乐”三大旅游板块,形成了大丰港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项目。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大丰港,了解一下当地最具特色的蓝色旅游项目。

最值得期待的主题公园——海贼王动漫主题公园

位于大丰港城内,占地800亩,将引入成熟的日本动漫形象海贼王,委托日本动漫策划专业公司对港区主题公园的总体形象进行策划和包装,以动漫人物作为推广大丰城市的媒介,打造富有特色的主题公园。

海贼王动漫主题公园将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景观、生态、中国元素,拟建设海盗博览馆、海贼王动漫区,过山车、大摆锤、摩天轮、高空弹射等游乐项目,以及中国最大的室内儿童乐园。

最有代表性的湿地景观——中华麋鹿园

20世纪60年代,在大丰市新团、大龙、三圩、刘庄等地有麋鹿角和麋鹿骨(亚化石)出土,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充分证明大丰曾是麋鹿的故乡。

1986年,依托从英国引进的39头麋鹿,在黄海滩涂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截至2013年9月大丰麋鹿总数达到2027头。

中华麋鹿园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内有12种兽类、27种两栖爬行动物、315种鸟类、599种昆虫和499种植物等。其中丹顶鹤、黑嘴鸥、天鹅、白尾海雕、牙獐等3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数量亦逐年增加。鸟的种类和数量的增长尤为突出,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提升,黄海湿地效能充分显现。

最吸引小伙伴的科技馆——大丰海洋科技馆

大丰海洋科技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是国内首个集互动、科普、4D影院、观光于一体,以海洋为主题的情景剧式互动体验馆。

在大丰海洋科技馆,最有特色的还要数120米长的海底观光隧道。在蓝色背景光的映衬下,瑰丽的珊瑚、刺豚、射水鱼、小丑鱼、地图鱼、狮子鱼、血红鹦鹉等欢快遨游,在透明的玻璃墙体下一展无余。

最具地域特色的植物园——大丰海洋植物园

这一占地3000平方米的植物园,从广东、海南引进棕榈科、沙生植物、竹类、藤本植物、空中绿植、海洋植物等400多个品种,模拟热带气候环境,开展海洋热带植物的栽培研究,在盐城尚属首家。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地球生命力报告;地球生命力指数;生态足迹;水足迹;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图分类号:P967

文献标识字码:A

为阐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程度,即生态系统能提供给人类供给与服务的可持续性和人类对其的需求程度,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会同伦敦动物协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un)和环球足迹网(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等机构自1998年以来已连续了8期《地球生命力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以下简称《报告》)。由于该系列报告应用了大量系统的生态环境数据,创建了衡量全球生物多样性健康状况与变化的《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LPI),并辅以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界能够提供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的指标《生态足迹》和《水足迹》。《报告》发表以来广受关注。

1 地球生命力指数不断下降

1998年以来,《报告》便采用了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地球生命力指数》(LPI)来衡量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与变化趋势。LPI由陆域、淡水、海洋生物群落三个独立的指标所组成,每个系统赋以相同的权重。LPI力图涵盖全球大部分生物多样性物种的陆域、淡水和海洋生物系统的变化,以1970年的值为100,以此来比较脊椎生物物种与种群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

《报告》收集与利用的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加,2000年所关注的陆域(森林)、淡水和海洋生物总群分别为319、194和217个,2004年第5期《报告》中陆域生物系统中除森林外,还包括草地、热带草原、沙漠和苔原等生态系统,全部脊椎动物大约有3000个种群,1100个物种,指标计算方法也由五年的统计值调整为一年的统计值。2006年《报告》归纳了1970-2003年期间全球逾1300多个脊椎动物物种约3600个种群的变化趋势,其中695个陆栖物种、274个海洋物种和344个淡水物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2010年的LPI的计算追踪了将近8000个脊椎动物种群的变化趋势,并计算1970-2007年37年间所采用物种的平均变化值。虽然1998年至2010年的8期报告中数据量不断增加,统计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得出的结论始终是连贯的,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反映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状况最为完整与权威的数据。

数据显示,LPI基本上一直在下降。以1970年为基准,至1995年的25年内LPI已降低了30%,这可以看作在此阶段生态系统所能为人类提供的再生资源产出与服务减少了30%,其中森林、淡水、海洋生态系统指数分别下降了10%、50%和3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LPI下降的速率有所加大,1990年至1995年期间LPI年均下降3%,其间淡水与海洋生态系统指数平均每年分别下降了6%与4%。2000年的《报告》表明,1999年LPI比1970年下降了33%,同期森林生态系统指数、淡水物种种群指数、海洋物种种群指数分别下降了12%、50%和35%。此后数年的《报告》中LPI总体上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2010年《报告》虽然采用的脊椎物种的数据量远大于先前,同样显示了1970-2007年间全球LPI下降近30%的事实。尤其是热带生态系统,尽管近年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总体上下降的物种数量远远高于上升的物种数量。据相关统计,目前平均每天有70多个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全世界有9400多种动植物正濒临灭绝。

2 生态足迹不断超越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是1990年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Mathis Wackernagel和William Rees所构想,并被迅速广泛应用于监测生物资源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之中。生态足迹是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废物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用于评估人类对环境可持续性的量度和权衡人类过去和现在对地球可更新资源需求较为直观的指标。因此生态足迹可以看作是人均消耗资源和人口数量的函数,并归结为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2000年开始,《报告》将生态足迹与生命地球指数一起,作为人类需求对资源压力的第二个指标。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是与生态足迹密切关联在一起的三个术语。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可看作人类从各种生态系统中所取得的利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与文化服务。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它表征区域生态系统供给人类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能力,也就是满足生态足迹需求的所有可再生资源的能力。生态赤字或盈余是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它反映该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及其可持续性。生态足迹会因人口规模、人均消耗量及资源的有效性而变化。

生态足迹与地球生命力指数两者的结合,可提供我们这个星球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压力对其影响的至关重要的信息。2000年《报告》带来的警示是:1961年至1997年人类的生态足迹增加了一倍,而几乎与此同时LPI却下降了33%。遗憾的是,以后的报告中,始终延续着这一变化,即人类的生态足迹一直在增大,而LPI指标却不断下降。

生态足迹超越生态承载能力的势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并一直攀升至今,2007年全球生态足迹是1966年的2倍。2001年人类的年均生态足迹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0.4全球公顷,超出约21%;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7全球公顷,超出人均生态承载力1.8全球公顷的50%。也就是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超出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到本世纪起地球已无法依靠自身再生能力来满足人类的索取,从需要1.2个地球到2007年的1.5个地球只用了6年的时间。人类正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当生物圈的生产能力跟不上人类消费和产生垃圾的速度时,LPI就会下降,这意味着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人类不是利用自然所能提供的“利息’在生存,而是在消耗自然的“本金”。以2007年为例(表2),人类生态足迹为180亿全球公顷,而生态承载力仅为119亿全球公顷,生态超载50%,即需要1.5年地球才能再生人类一年所消耗的再生资源和吸收所排放的CO2等废物。

3 水足迹备受关注

目前世界上有约70个国家面临人类需要但不能再生的水资源的压力,全球已有约2/3的国家正面临着中度或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问题在许多国家与地区正日益受到关注。2008年的《报告》除了沿用LPI与生态足迹外,开始采用水足迹作为第三个度量人类对自然压力的指标。这三个指标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信息。

水足迹表示个人、企业、国家与地区因生产和消费所占用的水资源量。水足迹的概念与生态足迹相似,是计算生产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整个产业链直接与间接所消费的水资源量。一个国家与区域的水足迹由二部分所组成:内部水足迹与外部水足迹。生产和提供用于国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称为内部水足迹,而消费进口物品的水资源量为外部水足迹。从全球范围来看,16%是外部水足迹,即这部分水的消耗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按水利用类型,水足迹由绿水、蓝水与灰水足迹三部分所组成,绿水足迹为农田所蒸发的储存在土壤中雨水的水资源,蓝水足迹为消耗使用的淡水水资源,灰水足迹是社会生产与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水量。

虚拟水是消费产品及服务过程中易被人们忽略的“看不见”的水量。如一件250克重的全棉T柚衫,从棉花生产到成衣水足迹为2700升,同理消耗1公斤牛肉的水足迹为15500升。有了完整水足迹的概念,人们便能清晰地了解到为什么世界人均水足迹为1240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那么大。

4 全球生态改善任重道远

4.1 人类对全球生态衰退尚没有足够的重视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科学界在不同的场合,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保护我们的星球做出了呼吁,各国政府部门与首脑也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所制定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的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对世界资源利用的《千年生态评估》、“千年发展目标”等均表达了世界各国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这也意味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向千年发展目标方向迈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人类似乎已感受到了所设计的美好远景。遗憾的是受自然资源不断衰退、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生态足迹增长、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加大、极端贫困人群减少指标难以达到等一连串负面因数的影响,尤其是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协议》、《哥本哈根峰会》的不尽人意,及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千年目标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所有国家无论穷富都具有现实与潜在破坏性的冲击,又加重了我们对这一共同的星球往何处去的忧虑。

1998年《报告》中对人类过量使用自然资源提出了警示,强调了1961-2005年间人类对生物圈的需求增加了一倍以上,人类的生态足迹已是生态承载力的1.5倍。如果人类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耗地球资源,到2050年人类在一年内将消耗掉相当于两个地球才能提供的全部自然资源。这些令人吃惊的预警虽然鲜有表示怀疑的声音,但并没有引起实质上的充分重视,以致至今尚没有好转的迹象。其原因之一是资源衰退对人类的影响往往具有隐含性和滞后性,因此人们没有像对待经济衰退那么重视,各种媒体也只是做一次综合性的报道了事,国际社会也只是表示关切而已,似乎只有在经济繁荣、世界太平的基础上人类才有精力来重构大自然生态系统。实际上,自然生态系统一经破坏,要将其恢复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在某些方面是危险与不可逆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衰退也必将会影响到我们下一代赖以生存的基础,“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将会因此而止步。也许只有认识到保护自然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财富和福祉,而不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本身,人类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这个星球。

4.2 贫困人口是生态衰退最直接的受害者

2010年的《报告》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生态足迹的差异。2007年代表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1个国家占全球生态足迹的37%,而东盟10个成员国和53个非洲联盟成员国加在一起的生态足迹,仅占全球12%。

从1970年至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趋势来看,高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均有所增大,而低收入国家却在降低。2007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为1.8全球公顷,略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而高收入国家人均高达5.8全球公顷,是低收入国家1.3全球公顷的4.5倍。与此同时低收入国家的LPI却不断降低,这对低收入国家与人群的发展具有的影响,也显示了高收入国家与人群是掠夺自然资源的主体,是“受益”的群体。虽然全球的福祉均依赖生态服务,但LPI的下降对贫困人群的影响最为直接,因为他们更多的依赖自然资源生存和改变他们的贫穷现状,但缺少清洁的水、土地和自然资源,他们摆脱贫困变得更困难。

4.3 生态足迹60%是碳足迹

生态足迹的增大,CO2占据了很大的比重,1961-2007年生态足迹增大了一倍,而碳足迹增加了11倍。1998年第一份《报告》至今,全球CO2的排放量增加了35%,CO2的足迹已占总足迹的50%(表4)。CO2的排放的增多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199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400万吨,是1961年的3倍,人均4吨。如果要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稳定的水平,必须削减50%才能恢复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目前,80%CO2排放的主要来自城市。据预测,2050年城市人口要达到63亿,随着城市的人口的不断增加,即使维持在目前的消耗水平,到2050年也需要2个地球的生物资源供给人类消耗。因此,降低碳足迹是降低生态足迹和我们能在这个星球上安全生活的重要条件。

4.4 人口增长及其消费观念增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无疑是增大生态环境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961年全球人口为30.8亿,全球总生物承载能力是总生态足迹的一倍,几乎所有国家的资源都能满足自身的需求。2007年全球人口是1961年的2.1倍,而总生态足迹却达到了4倍,远超出人口的增长速度,充分说明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量增幅加速的事实(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