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探讨
医用高值耗材对人体安全至关重要,通常多为植(置)入、介入性耗材,且价格昂贵,属于严格控制的产品,具有种类规格多、价值高、使用风险大、流通使用环节特殊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创新,医用高值耗材产品更新也较快,为加强医用高值耗材规范管理,促进医用高值耗材合理使用,本文从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工作这个基础层面进行分析探讨。
1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的内容
医用高值耗材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型耗材,主要包括心脏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神经介入类、人工关节及脊柱等植入性骨科类、人工器官类、眼科材料(含人工晶体)类、人工、心脏起博器、支架等植入性器材。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是对所有医用高值耗材的产品档案、供应商档案、采购档案、出入库记录档案、使用记录档案等的综合档案管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档案做为临床使用和质量追踪的重要依据,其有效完善的管理也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1]。
2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几个显著问题
2.1医用高值耗材的种类繁多、规格型号复杂、专科性强,医院在编号归档时的依据不统一,且角度多维化,究竟按使用科室对高值耗材专科性进行分类编码归档好,还是按医用高值耗材的招标分类进行分类编码好,或是其它标准分类,无法权衡。
2.2为规避医院采购风险,医院在采购医用高值耗材时,多以省市招标的耗材目录为依据,但医用高值耗材产品更新速度快,每招一次标,生产厂家便以各种理由提高耗材投标价格,最常见的是一旦原产品的价格已被全省统一,利润空间下降,便会停止生产原产品,而推出更新换代产品,从而提高新产品售价。但医院在存档此类高值耗材时,一般不会将两个产品存在同一个档案,而是当成新产品。建立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的关联性是接下来档案工作的一个课题,这有利于医院掌握新增耗材与原产品的对比性,从而择优选择产品。
2.3医用高值耗材供应商名称的经常性变化增加了医用高值耗材档案归档的复杂性。有些供应商因累积销售金额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导致税率被提高,为了避税,这些供应商会选择重新注册新公司,再取得权;还有些进口高值耗材因授权时间到期,而未取得续期销售,导致产品在国内的商发生了变化。这便使得档案专业人员在归档供应商档案时会发现有些供应商的连贯性比较难衔接。供应商档案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暂时大部分只停留在单一的时效性管理上,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的档案将是需要花气力加强的一个方向。
2.4医用高值耗材的各项记录一般都有存档,但是因实际工作中产生的一些障碍,尤其是高值耗材管理系统不是太完善的情况下,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档案、入库记录档案、使用记录档案、出库记录档案与回收管理档案没有关联性的存为一个档案,而是单独的分散在各项专类档案中,不利于系统性归档,这需要一个档案体系的构建。
2.5医院对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医用高值耗材档案未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而一旦未实现系统化的电子管理,对于相关资料的查询是不便的。
3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3.1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3]。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力保障。医用高值耗材的出入库记录资料有签名的纸质版本存档,但为了更好的追溯,电子记录档案是最有利的查询方式,医用高值耗材的电子流通过程记录档案不仅具有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意义,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我院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目前采用的是某医像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但被分成了3个系统:①条形码系统,用于记录送至我院的高值耗材,并为其打印条形码;②HIS系统,用于记录高值耗材使用收费;③物资系统,用于记录高值耗材出入库办理。前两个系统记载的医用高值耗材记录以电子存档为主,最后一个物资系统记录出入库档案则是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形式共同存在的。
3.3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点
3.3.1名称规范 信息系统中使用国家颁布的耗材目录规范名称、有招标目录编码、规格、单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减少了误歧,规范了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也为HIS系统提供了准确、清晰的收费依据。
3.3.2流程完整,并可为反向追溯物资状态提供依据 手术室固定一台电脑终端内网均装有物资系统,凭科室、人员、密码登录系统界面,领用审核人为科主任或护士长,既明确科室责任,又避免冒领行为。
3.3.3科学核算 出库单完成后,医用耗材管理部门和各临床科室都可随时在各自的电脑终端上查询本科室医用耗材领用情况,适时控制成本费用,并可对异常情况进行原因查找与分析。
4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4.1医用高值耗材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医用高值耗材来源的合法性、质量的可靠性、功能的有效性等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的建立对于医用高值材来源的追溯性等具有基础性意义。
4.2医用高值耗材在医院所有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中一般来说约占50%甚至更高,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对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医院物资成本的控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4.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的评定标准有明确要求,要加强医用高值耗材(含植入类耗材)的采购记录、溯源管理、储存、销毁记录、不良事件检测与报告管理,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可以给予有利保障。
档案要服务于人们管理的需要,人们占有和利用档案是为了获得追求档案的价值[4]。医用高值耗材发展历程较短,管理以粗放式为主,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精细化还需要更多经验的积累与科学的方法来促成,从而为医院临床提供更高医用信息价值。
参考文献:
[1]佟玉杰,张淼.浅谈高值医用耗材档案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2).
[2]刘婕.临床科室医用耗材闭环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4,11(2).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一次性卫生材料 医疗收费行为
医院及卫生机构的一次性卫生医用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各种导管,棉签、棉球、绷带,各种规格的一次性妇科检查垫、产垫、床单、褥垫,一次性使用扩张器,一次性导尿包、备皮包、口腔包,输液贴、脱脂纱布、纱布块等,其中有的可以单独收费,有的属于耗材,不可以再进行收费。一次性卫生材料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它的优点是:有效杜绝或减少了院内感染,为医护人员节省时间并提供方便,免去了以往物品使用后清洗、浸泡、消毒灭菌的过程。它的应用大大避免了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在防病治病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次性卫生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医疗卫生用品,是对传统卫生材料的一次改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和医用高值耗材使用量突飞猛增,由于医用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医疗成本中的构成不断提高。一次性卫生材料是医院的常规用品,是治疗疾病的必要工具。通过近年来对物价管理工作的分析发现,一次性卫生材料的收费管理相对于药品和诊疗项目的管理更加容易出现问题。卫生材料种类和数量繁多,规格复杂,用途多样,给管理上带来一定难度,容易出现材料流失,账实不符。因此,加强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和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材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重点检查的是可以进行收费的部分一次性卫生材料。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针刺式瓶装重力管)、鼻饲管(复尔凯)、 诺和针、一次性肝素帽、氧气面罩(雾化)大、中号,选定时间2014年8月1日到2016年8月31日。
方法:首先通过财务查询导出计费数量,然后通过总务仓库调出材料出库数据,两者一对比。(如表1)
结果: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针刺式瓶装重力管)库存-1412 、鼻饲管(复尔凯)库存-34 、一次性肝素帽库存-2428、一次性吸氧管(双头)库存-2718,收费数量均超过领出数量,存在少用多记现象。
分析原因:经过和仓库以及病房反复清查核对,发现3000支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针刺式瓶装重力管)是由供货单位直接发到病房使用,而仓库没有入账引起的。鼻饲管、一次性肝素帽和一次性吸氧管确实存在少用多记现象。
对策:建立一次性材料和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第一,严禁各病区将未经报批手续的医院耗材进入我院临床使用,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在科室内部经病例分析讨论确认后方可提出申请,并填写《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审批表》。
第二,保管员根据库存情况和各临床科室领用计划编制月采购计划报表。
第三,经设备科长及分管领导审批后,采购员按月计划同相应中标品种供货商联系进行采购。到货后,由采购员与保管员办理产品交接和验收手续并对产品的信息进行登记。所有一次性卫生材料、低值医用耗材不得由供应商直接送入医技、临床科室。同时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名义向患者、患者家属介绍购买非我院供应的一次性卫生材料、低值医用耗材,患者自购的耗材也不得应用于临床诊疗。
第四,验收合格的产品,由保管员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并通知病房领用。验收不合格的产品,由设备科进行退换货处理。
第五,更新、完善医院的医用材料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对耗材领取和使用情况实行同步监督,价管办每两个月对一性卫生材料进行清查盘点,一旦发现病区有多记少用现象,马上对科室进行整改批评,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纠正。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物价管理
物价管理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国家医疗政策的执行效果,关系着医院的社会声u和经济效益。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收入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医院管理也走上内涵建设的道路。顺应改革形势,适时拓展医院物价管理工作,提升物价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
一、背景
2009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0日02版)报道,截至2012年底,参加全国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4亿,已实现基本医保全覆盖。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六统一”。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后,城乡居民不再受城乡身份的限制,医保管理服务实现一体化。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38号)要求: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公立医院,在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绩效考评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改革政策。医疗改革形势倒逼公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定位、手段、职能急需改变。
二、目前公立医院物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1.物价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较低,构成单一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也亟需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中,补偿医院的服务成本,保证广大群众得到最新医疗技术的惠及。但由于大多数医院物价管理人员是由财务专业或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对一些医疗项目和收费标准的范围界定不能正确理解,而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医用材料与临床适应症相对应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临床经验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如何提升专职物价管理人员工作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医学知识,保证医院收费行为规范,患者经济利益得到保障,是当前医院和主管部门应切实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医院物价与医保管理工作出现交叉重叠,造成工作效率低及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随着医改配套政策的持续完善,医院服务的对象将全部成为医保患者,医保资金已成为医院医疗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目前医保与物价的管理对象存在交叉重叠,而大多数物价与医保办公室分属不同部门,相互独立、各司其职。物价办公室负责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耗材的价格管理,医保办公室负责医保政策的贯彻执行,而医保的结算政策又是根据物价局的收费文件制定。日常工作中涉及物价方面的医保工作或涉及医保方面的物价工作,都必须经过这两个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沟通协调。由于两个部门管理角度和考核要求不同,对临床科室的工作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及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3.医院物价管理手段未能与医院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程度同步发展
物价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关系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公立医院物价管理的日常工作是监督收费行为,更多表现在事后的监督。目前,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已从事后的反映监督,发展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全过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环节多、工作量大,延伸至医院的各个角落。只有进一步完善物价管理的对象,采用信息化的先进手段才能跟上医院整体发展的脚步。
4.医院物价管理未能紧密结合临床、医技等科室业务,实现物价管理与临床业务管理的融合
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不仅是价格政策的执行者,还要对临床科室进行指导与监督,起着联系协调、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更是新兴医学技术在临床迅速发展的推动者。如何将物价管理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医院临床,服务于广大患者,使价格政策更加符合医院实际情况,需要将物价管理的控制点嵌入到临床相关业务流程中,实现物价管理工作流程与临床相关业务的融合。
5.医用耗材管理缺乏统一的网络平台
目前大部分医院物资管理采用信息管理系统,但只覆盖物资出入库管理,而物资管理系统并没有与HIS收费系统联网集成,使物价管理与物资采购部门只能依靠手工单据传递,工作效率低。物价管理、物资采购和临床科室三者之间在医用耗材的领用与消耗方面也未建立统一的共享网络平台,医用耗材领用后的使用情况未得到物价部门全方位的监控,出现管理盲区。
三、顺应医改,积极举措
1.物价专职人员应适当吸纳医学专业人员,迅速提高医院物价管理的医学专业水平
优化医院物价管理人员结构,适当增加医学专业人员,尤其是熟悉临床业务的医务人员,能够提升物价管理人员的医学专业水平,规范医院收费行为,更好地促进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使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2.整合医院内设机构职能,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医保管理流程
按照大多数医院物价管理的三层级组织架构,医院成立物价医保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一名主管院领导统筹安排,负责全院医保、物价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职能部门则应将医保与物价部门合二为一,成立物价医保办公室,合并相关人员,具体负责医院内部价格、医保管理的日常工作;临床医技科室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本科室的物价医保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物价与医保相互兼顾的组织体系。
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优化医院内部管理流程,将原有医保与物价管理的流程进行并轨;重新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物价医保管理制度,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加快医院物价信息化建设,实现物价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随着医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医院信息管理基本上都实现了系y化,包括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HIS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多个运行系统,既保证了服务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医院的收费项目字典库为物价管理工作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医院多个系统数据共享,从而促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为医院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和提高物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注重医院物价人员的理念更新,积极尝试物价与医疗管理的业务融合,转变角色定位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物价管理必须紧密配合临床管理,物价人员也要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不但要坚持对医学、护理、财务会计、管理知识的更新学习,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还要分析医改、价格、社保各政策的调整对医院运营、科室发展的影响,由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管理转变,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到临床业务工作中,如单病种成本测算及临床路径的设计与执行等相关工作,对新开展的诊疗技术进行成本效益评价,制定出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避免价格昂贵、效果不佳的治疗方法,真正发挥好临床路径的管理效能。
5.整合优化医院供应链流程,实现网络平台管理,将物价管理嵌入到供应链流程中
充分借助网络化平台,依靠信息管理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实现院内物价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方医用耗材的信息共享,确保物价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医用耗材的库存及消耗情况,及时维护更新价格数据库,提高材料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便于物价管理人员对其进行追踪监管,及时指导干预使用情况。
随着新一轮医改政策的落地,物价管理在公立医院运营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只有不断加强价格管理工作,发挥价格管理在临床诊疗行为中的调动作用,在降低成本中的导向作用,才能保障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钦海,潘小亮.大型公立医院医保与物价统一管理模式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11):50-51.
[2]王莉燕,马泳,刘凡娜.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物价管理面临的“解惑”之道[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6):392-394.
[3]蔡欣芸,但秀娟,苑萍,王晓京.医用耗材价格管理在物价政策执行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疗装备,2012,(5):60-62.
[4]余佳妍,金俊娇,王东.浅谈医院价格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9):876-877.
[5]史高松,许凤娟,韩君.大型综合性医院提高物价管理质量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1,(9):55-57.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医用 高值耗材 规范化 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相对低值耗材而言,属于医用专科治疗用材料,如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及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医用材料[1]。如今,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发展,医用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能够帮助医院及医疗事业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医用高值耗材的招标至结算过程中的透明化与规范化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贿赂、等恶劣情况的出现,更好地维护医院的声誉,帮助医院在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1.医用高值耗材的重要性
1.1 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
高值耗材直接植入患者体内,属于高风险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可靠性、功能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
1.2 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于医疗的消费观念也逐步发生转变。更多的医用高值耗材开始被人们使用,人们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医用高值耗材的价格与一般医用耗材相比要高出许多。因此,医院在对物资进行采购时,其采购重点逐渐放在了医用高值耗材上。这种情况使得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与医院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1.3 与医院的生存发展相关
医用高值耗材的种类、型号往往较为繁杂,而且其专业性偏强。因此,医用高值耗材在管理上,具有较高的难度。对医用高值耗材实行一个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用高值耗材的质量、计价,并对其实行一个实时跟踪,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生存、立足,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
2.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现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用高值耗材的种类与性能在逐步地改进完善,医疗事业发展的脚步也逐渐加快。但是,医用高值耗材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缺陷,则极其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情况,如价格偏高致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医用高值耗材的质量不合格等。这些不好的情况会对医院的信誉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影响医院整体发展。现如今,医用高值耗材在医疗事业的方方面面开始普及应用,其需求量开始加大,医用高能耗材的费用与风险也开始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固有的对于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更好地管理。固有的传统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模式会致使医院资金被占用,因此,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原有的观念进行转变,依照医用高值耗材的具体情况进行模式调整,实行一个科学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医院的管理者在对医用高值耗材进行管理时,管理重点不应该只放在其质量、价格等基本方面。管理者还应该从高值耗材入院审核、采购、申领、使用以及术后质量跟踪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注重安全性和风险性,避免因差错而损害医院和患者的利益[3]。
2.2 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2.1 未进行有效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
医用高值耗材的特点是种类与规格较为繁杂,专业性质较强。但现今对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还未对其进行一个从供应到使用的有效跟踪。当医院中有需要的科室提出采购时,相关采购部门无法从中确定各科室对高值耗材的真正需求度。一旦出现急需状况但供给无法跟上时,极其容易对医院临床使用造成不良的影响。
2.2.2 医用高值耗材招标采购环节未发挥作用
医用高值耗材的一般管理模式是,高值耗材在投入使用后,其采购发票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进行出入库。而高值耗材的专业与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点,使得在进行高值耗材的选择时,专业知识较强的医师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其意向也会对采购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采购人员在对医用高值耗材进行采购时,其科学合理性会受到专业医师的影响。这种情况致使在采购环节中,会出现监管较难的情况,也难以控制相关科室的购买行为。
2.2.3 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监督不到位
医用高值耗材在购买后为进行有效的验收,其购买环节中的行为也有一些安全及法律隐患,这些隐患需在医用高值耗材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解决。手术部门的配合能够对高值耗材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而物资部门却做不到这一点。医用高值耗材有两层相关的追溯信息分别为使用人以及高值耗材自身的追溯。高值耗材自身的追溯是指其名称、型号、制造商以及注册号等;使用人的追溯信息主要是指使用医师与患者、送货人等信息。在耗材追溯中,其使用人的信息有待改进,机制也应进一步健全。
2.2.4 医用高值耗材收入库环节缺失
医用高值耗材的入库验收环节存在着几大难题。骨科类、导管介入类科室的耗材确定必须与手术室跟台相结合。耗材使用科室对验收环节进行了规避,而手术室则对医用高能耗材在验收环节的难度进行了加大。
3.如何对医用高值耗材进行规范化管理
3.1 医用高值耗材招标采购环节的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的招标环节会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与使用患者的安全造成影响,为了更好地对医用高值耗材实行管理,应采用集中招标方式。在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中,需要采购的相关科室依照自身需要,按照规定填写采购申请书,将需要的高值耗材的名称、规格及数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将申请书填写好后将其递交给相关的器械科,器械科对科室的申请书进行进一步审查,对申请的高值耗材信息进行严格谨慎地审核。当一切审核完成后,达到标准的再由器械科与相关中标人联系并配送,配送完成后应将高值耗材的名称、厂家、注册号、数量、有效期等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的登记记录。
3.2 医用高值耗材储存使用环节的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种类及规格繁杂,通常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如人工晶体能在手术前便明确选定的通用高值耗材;一种是如人工关节类需要在手术时进行明确的跟台高值耗材。两种不同的医用高能耗材所采取的储存与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
对于只能在进行医疗手术时才明确的跟台型高值耗材,为了防止出现耗材积压的情况,不能进行全部或大面积的储备,对其管理应实行“零库存”管理。有耗材需求的科室在提出相应的申请后,器械科再与厂商进行联系,将耗材送至所需科室,器械科工作人员与相关医师进行耗材验收并对使用清单进行填写。使用清单要包含以下信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位号、住院号、手术类型、使用耗材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名称、购入和收费价格、医生姓名、使用日期等[4]。相关医师与主人进行确认签字后,在使用清单上将高值耗材的条形码进行粘贴,并在系统中进行录入。相关责任护士还需填写高值耗材使用详细表,手术科室、财务科与患者病例中各留一份存档,便于以后的核查。对于通用高值耗材,应应用“二级库存”方式进行管理。在相关的耗材使用科室中进行部分耗材储存,固定时期向器械科提出申请,再由器械科与厂商联系进行耗材配送。在高值耗材使用之后,相关使用科室进行使用清单的填写,并粘贴二维条形码,录入系统。责任护士也应对耗材使用详细表进行填写。
3.3 医用高值耗材的术后质量跟踪管理
为了达到对医用高值耗材更加精准地统计管理的目的,设备处应对医用高值耗材的出入库状况。最终结算等信息运用软件进行重要的备案。在对医用高值耗材进行管理时,应将每件医用高值耗材从投入使用后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及备案,将监管工作落实到底。医用高值耗材但凡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其使用中登记记录的档案便能作为依据,帮助维护患者与医院的合法权益。另外,为使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对耗材使用进行更加精准地统计管理,应对医院高值耗材的使用量进行相应的图表制作,使管理人员便于掌握耗材的具体情况,有效帮助管理者制定更好的管理政策,实行科学正确的管理。
3.4 医用高值耗材的档案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实行档案管理主要是对耗材厂商的信息与资质进行管理。管理中包含了耗材厂商的合格材料,公司名称、地址及经营范围等资料信息。在档案管理中,还应对耗材的注册证,经营、生产、卫生许可证以及其商检报告进行管理,所有的相关证件都需盖有正规公章。管理者还需对所有证件的有效期进行有效地熟悉掌握,但凡出现有效期将至的情况应及时与厂商联系,通知其尽快对相关证件进行提供。耗材器械科还应对所有医用高值耗材的信息进行建档处理,并录入相关系统,以便管理人员对厂商进行更好地管理。
4.小结
对医用高值耗材的规范化管理是一项整体的系统工作,在管理中,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仔细认真的态度,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各种医用高能耗材的特点、功能等进行熟悉掌握,积极地与使用高值耗材的医师进行沟通,能够实现管理者对医用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
确保医用高值耗材的质量及其安全性,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北鸿.初探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4-76
[2]王会芳.浅议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J].时代经贸,2009(01):156-157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管控策略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进行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因为事中、事后出现了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医院在财务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风险。以相应的管控策略可以了解风险的来源及其特征,预测、测量财务风险,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规避财务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本文主要从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管控策略。
一、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一)医院管理层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医院的管理层领导对医院的运行起着宏观指导作用,其意识和眼光决定着医院在未来期间的发展状况,领导对财务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会导致医院的整体财务管理系统得不到重视,这会加大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许多医院的会计人员往往片面的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医院的资金,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而医院的财务风险不仅体现在资金周转上,还会在药品和医用材料的购买、库存中有所体现的。
(二)缺乏财务管理整体策略
当前,医患矛盾纠纷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为解决此类问题医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忽略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缺乏财务管理整体策略,会导致财务资源分配不均匀,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明显下降。医院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中缺少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尚未建立一套健全、合理、严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三)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医院往往只注重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但是不否认财务报表会出现虚假的财务信息,这会影响到医院的未来发展的计划,其根本原因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财务会计人员会钻医院财务管理空子,来伪造、编造会计信息,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医院的财务监管工作没有落实,财务监督部门没有完全独立,难以开展监督工作。
(四)筹资方法不合理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施行,掀起了农民工进城的热浪,医院的门诊量和看病人员急剧上升,看病难现象突出。政府拨付的资金不足,医院内部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医院是需要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大多数医院会采用向银行贷款来满足自身资金使用短缺困境,这会致使一些医院在财务上承受太大的压力,过多的债务还会致使医院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筹资的风险较大。
(五)缺乏成本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医院的资金支出主要包括医用设施和药品两大类,所以对于它们的管理是节约成本的关键。医院在对库存药品进行盘算时往往忽略了存储成本、缺货成本和管理成本,只在意降低药品和医用耗费的进价来控制药品的重置成本,这往往会导致部分药品和医用耗材大量积压,而部分紧俏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会出现短缺的状况,医院资金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从而导致了医院内部资金周转困难。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管控策略
(一)应提高管理层领导的财务风险意识
医院领导层的意识水平和决策水平对医院有着重要影响。医院的领导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本职还要提高重视医院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对医院的财务风险,领导要做好管控工作,在医院的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上积极设立财务风险预测系统,及时检测出将要发生的财务风险,做好应对措施,降低医院的经济利益流出。领导重视医院的财务风险,其部下也就会重视,环环相扣,整体的财务管理系统就会更加稳固。
(二)提升医院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的素质
医院的财务工作质量是由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所决定的,而医院的财务状况又决定着医院的发展前景。所以身为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除了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在工作中学习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对于在职的财务会计人员,加强其专业素质学习,提高处理财务专业水平和面临财务风险应变能力。注重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这是对财务工作质量的保障。同时要定期开展财务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在工作中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了解国家对医院的财务处理规范、税务和统计需注意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预测是对未来需求的估计,正确合理的财务预测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有着重要的作用,医院可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事先预知医院发生的经济事项的变化来制定相关财务上的对策,有效的降低了医院的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利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医院的管理层领导可以及时知道存在的财务风险信号,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监理医院的风险预警机制,是有效衡量医院财务风险预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医院的相关经济业务的发生逾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事先、事中、事后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及时有效的制定相关防范措施,为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持续的完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在医院开展一项经济活动前,要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监管系统内部,形成一定的规范和制度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预算进行有效的分配,对相关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组织和协调,完成医院整体的预算目标,使得医院各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完善。
(四)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信息化的建设为医院提供快捷、安全的成本核算系统。在医院的财务成本核算系统中,医院的管理费用率,资金成本使用效率和药品及医用耗材使用效率都能够被成本核算所采集,从而对这些效率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及时改善。医院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产生医用成本,若采取成本核算,保证成本可控就能够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成本效益,让更多的资金都投入到医疗设备和服务中。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准确的反映医院的成本,与医护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薪酬相结合,提高其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节省医院的营运成本,为医院提供良好的竞争优势。
(五)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医院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的程度,保证医院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资产、资金制度等。当医院财务状况面临风险时,其财务管理制度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财物安全,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医院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风险;2.针对不能转移的风险,医院要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将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其资金分配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医院的经济业务真实的反映于社会,对医院的业务起着监督和管理功能,确保医院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六)加强全面预算的控制
全面预算在医院中施行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水平。预算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的财务状况,编制预算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医院要根据经营成果和往年季度在药品使用编制适合医院的预算报表,领导在审批过程中要持严谨的态度,做到步步把关。通过预算管理,医院可以增强收集经济业务信息、分析和反馈能力。医院能够有根据、有计划的编制预算,在预算实行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结语
加强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改善医院财务现状的有效措施。医院的管理者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规避或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为医院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有效预测医院的财务风险,可以对未发生的财务风险制定出相关防范措施从而规避或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从而推动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冯静 单位:南京天伦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魏素梅.论医院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5(31)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6
一、当前医院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院的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对价格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存在重医疗轻管理的现象,各自为政,只注重本科室收入的增长,轻价格管理的现象;对价格管理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造成了医院价格管理不规范。
2.未经批准擅自收费。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和新项目日益增多,对这些新的医疗技术和项目,医院没有及时向物价部门申报价格,导致医院在没有收费标准的情况下擅自收费。
3.多收费、乱收费。由于对物价政策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全面,存在该收的不收,不该收的乱收,特别是在一些治疗和检查项目中就高不就低,收大不收小;由于停医嘱不及时使得有些长期医嘱始终每日自动上账,还有一些已经开出的医嘱检查项目,患者没有做也没有及时停开,导致患者没有发生的费用却在结算单上。
4.护理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整体护理观念已成为当今护理的基本模式。整体护理要求对病人进行生理、心里、社会及精神等方面的护理,不单纯对疾病的护理,更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我国护理服务价格的核定只限于护理人力成本、等级护理、单一基础护理项目收费。如对特级、级别护理的人力成本核算,对特殊患者进行的口腔护理、褥疮护理的成本核算等只建立在简单的收支结算基础上,一般只包括护理人力、护理材料等直接成本,对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间接成本涉及较少,预防护理、观察护理、心理护理的经济价值均未得到体现,护理是以提高和改善人的健康素质为目的,其投入是劳动力再生产,根据消费需求理论,护理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经济关系,应该从经济角度研究护理价值。
5.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与实际运行成本差距过大。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由政府确定的,特别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使一些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增大,造成医疗收入远远低于医疗支出,为祢补收不抵支,于是出现了自定项目、分解项目、重复收费、提高价格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损害了医院的声誉。
二、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对策
1.按照“依法、科学、规范”的原则建章立制。有重点地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医疗收费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推行责任制,明确收费岗位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建立问责制度,实施医疗服务收费各环节的全程无缝监管,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格局,确保依法按章收费,杜绝乱收费与漏收费行为。
2.建立健全物价管理制度。医院要成立医疗服务收费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院内新医疗项目的审核及向上级物价主管部门报批工作,负责日常医疗收费的管理,参与对新的医疗仪器设备、器械、药品等招标采购。做好对新购入的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相关的收费工作,并经常深入临床,了解新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检查有关收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理顺医疗收费价格体系。根据《黑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及各医院临床工作需要,及时清理医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规范新项目和特需服务项目的管理。对没有依据的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对自行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收费项目立即纠正,对允许收费的一次性耗材和开展的技术项目按成本计价,经物价部门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