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1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教育 改革

论文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人本心理学的教育观念,从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和新的方法。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观点有: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因素,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主张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传授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并不会帮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我们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教式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灌”为主,教师独占讲台,课程成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阵地,这种单一的方式否定了人作为知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2、教育目标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

3、教育评价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怪才。另外,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自我认同能力低下。

三、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揭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爱好等等。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构建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再创造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2、启发意义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下,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而意义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计划、实施及评鉴自己的学习活动,按照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来发展个人的学习技能,实现个人目的或需要。

3、更换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方式的多边性教学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理想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创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互动的多边性教学方法正符合了以上的教学情境,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从而使教学在单向、双向迈向多向交流多重互动作用中,形成一个立体型的信息交流网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特长,而且充分利用了成人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将其经验视为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4、改革评价,建立促进性自我评价方法

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忽视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已不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既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习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及自我学习状况的差距,进行横向评价或纵向评价,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和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认知,然后发现不足,调整学习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从一般受教到自我导向学习或自我组织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2

一、人文教育与历史教育的本质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重点是使受教育者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其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工具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很多学校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历史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把人的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

二、加强人文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保证

首先,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就教育观而言,应体现历史教学功能性,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创设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充分开放自己的心度,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力。教师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再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人文修养,主要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加强理论的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融的教学境界。

2.课堂教学中既要做到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又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二者相结合才能起到加强人文教育的作用

历史教学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文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格教育素材的感染力,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在教学中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名人名言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历史教育的说服力是靠摆事实,讲道理。征信有据,以理服人。历史教育如只重摆史实,不重讲道理,或只重讲道理,不重摆史实,均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前者忽视了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后者忽视了历史教育的具体特点。历史教育要产生较大的说服力,正确的方法是做到观点与史料的统一,应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议论为辅,夹叙夹议,寓意于叙,起画龙点睛、启发思考的作用。

3.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利实施人文教育

课改后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屡见不鲜,“穿新鞋”依旧“走老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没有创建教学情境的意识。这极大的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或工具”。教师要信赖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综合,自己设计图表、构筑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促进他们逐步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4.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指导学习方法并重,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但是,学生却反映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更多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导致他们对历史学科“敬而远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法。《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倡导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历史教育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为将来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人文教育既是对中学历史教育本源的回归,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契机,改革传统教学,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朱启胜.人文教育:历史教育的本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3)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3

摘要:实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国民的结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家庭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迅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我国国力和国防科学文化竞争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家庭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投身于教育改变的热情。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素素教育以落实的症结性问题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国目前素质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了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学识特征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智慧,智慧的基础是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两种思维方法的交融。品质特征主要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个人品位。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二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

二、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担负着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普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双基”“双能”学生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素质教育是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根据未来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与教育现状,从弥补不足的角度出发,注重加强学生科基础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合作与交往素质,精神和心理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另一方面,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合理素质结构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既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合理素质结构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随着近代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并得到广泛的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且,由于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培养的人才如何,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思想应运而生,教育将面临全面的调整,这里包括教育观念与思想,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整,同时,高科技、信息化社会不仅对学生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持续地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能在其一生中更好生存,不断发展的素质。人们一旦拥有这种素质,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持续学习和发展。而这种素质的养成,发展与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四、家庭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

实现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4

一、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已从过去“闭关自守”的地域性封闭中走出,迈向了面向全球化开放的崭新轨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不是从前的“墨守成规、逆来顺受”的书呆子式的学生,而是“有棱有角,有点霸气”的时尚儿。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大喊三声,就镇住了”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了解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顺藤摸瓜”有理有节的愉悦式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适意舒坦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益、启迪。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学习、行为等的规律去做工作,促其产生自觉、自律的潜在学习心理,方能事半功倍,持久生效。

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洋溢着开拓进取的气息,最厌恶老生常谈、干巴巴的说教及消磨时间的繁重课业负担。此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教学时,应该熟悉教材,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锤炼语言、说话艺术,尽量做到说文讲课解义释意之精当、事例切题生动可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则。教师的“原始职责”就是充分地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上述学习“要素”,使他们乐意学习,情愿接受教育,如此,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了。

三、应针对学生伙伴归属心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伙伴归属意识”或朋友聚集意念很强,在一起时常常喜欢有较统一的举动,戴同样的服式鞋帽,做同样的游戏等,甚至出现类似于“小团伙、哥儿们义气”等现象,这都是他们伙伴归属心理的自然流露。若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心理特质就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搞“小团伙”与教师对抗或斥责为“哥儿们义气”作祟,要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交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障碍。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可请法制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还可邀请与他们同龄的在押“少年犯”来“现身说法”。

四、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热”、那样的“族”,诸如迷恋网吧、玩游戏、看武打言情小说、集邮票、追星等行为。教师若一律简单地不加分析引导就斥责为不务正业,妨碍学习,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生有喜欢收集纪念物品和崇尚偶像的热切愿望,是好奇、兴趣、欲望所涌动之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只要不是“丧志”,便可放心。当然,为了朝“德智体美劳”兴趣方面引导,可举办名人伟人、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讲座,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组织春游、秋游,领略祖国风光,收集动植物标本等,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一系列的课外、户外活动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素质教育”的要求方面发展,将减少低级趣味的萌发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应针对学生性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素质教育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语文教材编写 启示

语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伴随着学习者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语言情景的思考、推理、解决进而将其应用于特定语境。而这一过程涉及到的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概念和推理、思维、语言、问题解决等一系列问题恰是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认知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思潮,它以新的高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工具,认知心理学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教材编写中不可忽视的理论依据。

一、认知心理学概况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揭示人学习、储存、提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即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这里面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加工理论,即知识是如何在我们的记忆中储存,以及储存什么样的记忆内容;一是认知结构理论,即知识是如何被使用和处理的历程问题。经过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发展的长期、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等众多理论。他们关注的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研究,这为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语文教科书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认知心理学对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教材编写者结合课改精神,对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表达交流”部分为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将原来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为“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并存,将其以专题训练的形式纳入了课内学习计划,可见编写者对口语重视程度的提升,但这仍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的简要分析,找到其与“表达交流”教材编写的契合点,从而得到了这样一些启示:

(一)内容组织应有良好的结构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相互联系、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有效的知识组织方式对于新知识的获得、保持和迁移应用都有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需通过主动的认知操作活动,使新知识能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新旧意义产生同化,从而形成进一步分化的认知结构,此时,新旧知识就以有序、有效和稳定的方式储存在认知结构中了。所以,各种知识的层次结构的好坏对新信息的可接受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布鲁纳特别提出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强调教学要注意将知识点和基本逻辑结构联系起来,避免各部分的彼此割裂、干扰和重复,形成一个相关的整体,促进学生对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一个理解。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学科内容的组织并不需要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与系统性,但这并不是说知识是没有结构的。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把有层次有结构的内容展现出来,积极促成学生稳定、清晰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要尽量传授一些具有概括性、应用价值的概念和策略,更要注意渐进性和过渡性,内容要以最合理、最有效的顺序来组织,使其有内在的逻辑性、层次性。

例如,写作专题的编写顺序是由感性的记叙、描写和抒情向理性的议论逐渐展开的,既有对人物的记叙,对情感的抒发,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又鼓励学生学会思辨。从一个角度的写作到各种手法的融合,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青少年思维的规律。再者,口语交际的五个专题,首先是由个人的独立表达“朗诵”,到面向人群的“演讲”,接着是进入人群的“讨论”“辩论”,再到群体双向交流的多样化的“访谈”,这样的编排,既反应了知识渐进的层次逻辑,又顾及到了学生听说心理的发展过程。但这样编写也有欠缺之处,如“表达交流”的知识体系包括写作、听说、辩证逻辑、鉴赏和模仿等知识的指导,虽然每个专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总的来说这些知识以点的形式分布在“记叙、议论”的写作和“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这两条线上,设置比较零散,没有具体的概要和总结。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提示,学生学完后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设计好“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变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相互作用,为了促进新旧知识之间发生实质性的联系,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最为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清晰稳定的和包摄性较大的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就是“组织者”。因为这些“组织者”一般在教学内容之前出现,且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方向,所以称之为“先行组织者”。它为学习者在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内容。后来,奥苏贝尔进一步发展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提出“组织者”也可以出现在学习材料之后。

在编写教材时,既要重视学习内容之前的引导性材料的设计,如一些说明性、比较性的文字和相关图片或是类属的例子,也要精心设计课后练习这一组织者。值得注意的是,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不仅需要重视单篇内部、单元、单册的联系,也需重视跨篇、跨单元、跨册的联系。总之,先行组织者的内容、呈现方式和结构组织都应在教材编写中得到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利教”和“便学”。

“表达交流”部分较好地体现了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例如,写作专题安排“话题探讨”“写法借鉴”这些固定的内容,它们起到点拨知识、提供范文、给予提示的作用,其中有大量引导、参考作用的例子,使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更快地吸收写作知识与技能;并且这些例子多是初、高中语文学过的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篇目,让学生容易理解、模仿和有话可说。例如,在必修二的“美的发现,学习抒情”这一专题中,为了说明抒情与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和抒情本身的特点的写法,教材在“写法借鉴”中安排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茅盾的《白杨礼赞》、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和的《纪念白求恩》等例文。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有效地获取和保持知识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重要点。那如何才能促进知识在长时记忆中有效保持呢?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不管是为了促进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学习,都要做到有效地学习和教学,必须要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尤其是要加强应用情境与学习情境的一致性,因为二者的结合情况会影响到学习者对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的提取应用,只有在与学习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地提取应用、迁移所学的知识。所以,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这种任务应与对应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同构性。

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学习情境对于学习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要求语文教材的听说读写任务的编写应有一定的情境性,也就是说要把学习任务放置在一种真实而复杂的情景中展开。虽然创设具有真实性、情节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的学习情境本身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为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教材编写者应该有意识地努力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开展活动,促进知与行的结合,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意教材的生活化。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它的特点之一就是情境性,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下才能得到较好的表达交流效果。口语交际专题中的“实践与交流”部分结合学生学过的文章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了主题的相关讲解,它以小组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较为熟悉的材料与情境,一些活动还对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且以委婉而准确的方式说明。例如,演讲专题就注意了演讲因情境的不同会制约演讲的内容、方式和技巧运用等,所以教材提供了不同的、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新学期的职位竞选演讲、十六岁“花季宣言”的演说和因爱而“学会感激”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练习、提高演讲技能。

认知心理学对语文教材编写还有着更多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以期能使教材构建在一个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实现理论发展和实践变革的互生共长:在吸收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达到语文学科逻辑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在教材中和谐融于一体的效果,从教材层面上激发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语文素养,最终发挥语文教材的功用,彰显语文教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创新人才;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47-02

理论力学是工科许多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之一,我国高校很多理工科专业,如机械、车辆、土木和交通等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该课程。理论力学在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对研究开发、创新求新、开拓思维及处理重大工程问题、设计新产品、技术革新等作用很大,因而倍受有关专业人员重视。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理论力学课程一度沿袭前苏联的模式,采用只有理论讲授、部分无实验内容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和学科变革的发展,这种体系既不利于当前理论力学教学高质量实施,也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为提高理论力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工科创新型人才,开展高校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创建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一、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1.符合课程性质需要。理论力学是工科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力学课程,其“基础课性质”在学生中得到了普遍认可与肯定,然而该课程“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却难让学生接受。尽管授课教师从绪论课就开始强调它的技术性,但学生还是难于将书本上的“抽象模型”还原成实际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许多学生对理论力学望而生畏。如果结合理论教学引入具有丰富实用背景的实验教学,将书本上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在实验室通过实物、模型等体现,既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由基础课向专业技术基础课的跨越,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国内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国外大学已将“掌握实验方法和工程实际原理的知识技能”列入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特性指标。近年来全国高校围绕着加强素质能力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程实践等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基础力学课程也围绕着“整体力学素质教育和力学能力培养”展开教学改革,而整体力学素质就体现在力学理论、力学实验技能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良好结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将实验室中具体的实物或实物模型,经过分析、简化、抽象得到计算模型,进行描述与计算,体会理论力学知识的产生与应用过程,这种探索性学习,可以提升学习层次,既培养学生将工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思维,又增强学生应用理论力学知识解决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及创新性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内涵

开展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创建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许多高校都是一项全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根据学校的课程要求及特点,开展实践,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思想观念创新,建设适合本校的理论力学课程新教学体系。

1.改革目标。按照构造现代化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与要求,将实验引入到理论力学课程,建立完善理论力学实验室,建设相应师资队伍,开展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创建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高校理论力学课程建设的内容。遵循教育教学研究规律,通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开阔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理论力学的工程概念,使其了解这门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紧密关系,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够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2.改革关键。①建设和完善理论力学实验室,并合理的科学化使用,使其能满足学校理论力学实验教学要求,包括实验室占地面积、实验设备和教学用具配备、学生可参与动手实践的规模等,实现教学空间的应用价值与教学效果要求的一致。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争取达到授课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专业化,实现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达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互相促进。③从适应素质教育出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按照构造现代化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与要求,结合学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特点,引入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一套完整齐全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指导性文件。④由于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在很多高校都将是面临从无到有的突破性改革,故应分层次、分步骤实施:分层次指开课专业(班级)的选择,即首先在学生质量较高的专业试点教学,如近年各高校着力建设的特色专业班或精英班,进而在工科相关各专业推广教学,分步骤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此通过几轮教学实践―反馈―研讨的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过程,并侧重教学效果的研究,从而确定本校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内容。⑤依据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翔实的理论力学实验指导讲义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实验教学相应的考核方式,侧重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形式灵活、丰富的实验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实施方案。①群策群力全局计划,具体实施可采取个人分工、重点负责、集体研讨、总结方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教师相关业务素质的提高入手,参加调研或培训学习;其次教学实践中,可按专项实验专人负责的办法实施,在研究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设计实验报告、探索相应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则采取全体探讨、集体合作的方式;②实施遵循教育教学研究规律,特别是针对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开创性革新与实践的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设置特点及实际情况,建议具体实施采取“因材施教”和分层次、分步骤教学:分层次指开课专业(班级)的选择,由特色专业推广至工科各相关专业,分步骤指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由讲解、演示性实验到学生动手实践、设计性实验,涵盖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如此的改革实施方案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且特色鲜明,通过教学团队研讨、教学实践反馈的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效果提高的研究,确定适合学校自身理论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为建设理论力学课程新教学体系打好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国仅有不到百家高校引进了理论力学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探索。为改变我国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沿袭前苏联“无实验”的传统状态,适应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高校应建设理论力学实验室,开展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创建适合学校自身的理论力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丰富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内容,从而使得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处于高等教育基础学科的领先地位。而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规律的、具有一定特色和通用操作性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方法是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和实践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琪,王士敏,郭易圆.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C]//2010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龙志勤,王志刚,黄芹.基础力学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7).

[3]洪嘉振,余征跃,陈巨兵.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R].2007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大会报告.广州.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