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1
【关键词】 早产;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的分娩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5%~15%,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死亡率高,即使存活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亦较多。这部分产妇由于自身状况不佳和对早产儿安危的担忧,其心理状况非常复杂,情绪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妇的预后及母乳喂养。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1]。
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恐惧、焦虑、紧张、忧郁等心理,对产痛的害怕;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顺利结束分娩。而早产产妇与普通足月产妇相比,除了担心能否顺利分娩以外,更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出生后能否存活。一方面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需要护理,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不在身边,母亲角色缺失而情绪不稳定,又担心早产儿病情、治疗和预后,更加重心理压力,处于严重焦虑状态。因此,护士应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提供信息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减轻焦虑。
在护理层面我们可给予:(1) 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从行为举止上给产妇以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2)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使她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 (3)主动与产妇交流,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帮助产妇了解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产妇焦虑水平[4]。 (4)做好健康教育,为早产儿产妇讲解早产发生的原因,早产儿常规治疗的方法,早产儿在喂养、保暖、护理方面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早产儿的预后,也可用成功病例鼓励产妇,使其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有助于产妇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5)在关注产妇躯体及胎儿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妇配偶的亲情对其心理舒适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挖掘产妇家庭及配偶的亲情支持,这将大大提高产妇的心理舒适度,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以利于完成分娩或手术过程。告知产妇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新生儿体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出生后提供的治疗和护理。
对孕周较小早产孕产妇由于孕周小,早产儿出生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即使早产儿存活,也大多转新生儿监护室抢救或较长时间治疗,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这部分产妇主要的心理问题有:(1)恐惧,害怕新生儿死亡;(2)预感性悲哀,担心胎儿, 新生儿预后不良;(3)无助感:不能照顾孩子;(4)母乳喂养中断及分离性焦虑:母婴分离;(5)家庭应对无效: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经济拮据[3]。我们需给予:(1)合理安排床位,将产妇转入非母婴同室病室,减少不良刺激;(2)给予心理治疗与教育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护理,主动安慰产妇,鼓励其倾诉,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解释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必要性,让产妇接受既有的事实,使其了解早产的发生并非她的过错,也要避免孕妇过度乐观;(3)加强沟通,满足产妇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尽量多地提供其孩子的信息,主动与新生儿监护室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产妇反馈,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4)护理:对新生儿预后不佳或已死亡的产妇予及时回乳,避免肿胀给产妇带来躯体的不适及心理负面影响,导致其思念自己的孩子。对母婴分离的产妇积极鼓励和指导产妇进行护理,每天坚持3小时挤奶一次,6小时按摩,保持正常泌乳,将挤出的奶汁交于新生儿观察室护士喂养早产儿,既有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也可以对产妇起到安慰、激励作用,使产妇感到与早产儿的情感联系,持续泌乳也可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分娩是产妇的必经阶段,心理因素对于待产妇来说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应相辅相成。尤其早产是出乎意料的,早产产妇情绪会更加紧张,心理状态更复杂,顾虑也多种多样。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早产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变化,才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更是防治早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爱银,黄祝娇.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674-3296(2009)04-0079-02
[2] 郝红雁,刘伟慧.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50.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是否能够存活及预后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早产儿护理有喂养、保暖、抗感染等问题。现将我院4年收治的68例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2年7月~2006年5月收住我院重症新生儿监护室的早产儿,胎龄28~36周,体重1 500~2 000 g 35例,体重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早产儿应派责任心强且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人护理。早产儿应2~3小时更换1次,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面色、肌张力等并做好各种记录,密切注意有无呕吐,以防误吸引起窒息,对早产儿的各种护理操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1次,每日在固定时间测1次体重,宜在喂奶前进行。
2.2 保暖
2.2.1 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温度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55%~65%,护士每4小时检查室内温度、湿度是否适宜。
2.2.2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 000 g者,应尽早放入婴儿温箱中保暖,并应根据体重、日龄选择适中温度。辐射台不宜常规使用,因为它长久使用可导致失水太多,所以只适用于危重早产儿的抢救,以便于操作。若危险期度过,患儿仍应置于恒温箱内。在暖箱内患儿一般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各种管道应从暖箱两头通道进入暖箱,以免影响门的关闭,同时注意管道的通畅。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不能沐浴洗澡的患儿,以温水擦浴为好。定期移出早产儿消毒暖箱,以免感染。通过68例早产儿的护理,我们认为暖箱湿度调节在60%~65%较为适宜,但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因此应加强暖箱的消毒,应每日更换湿化水。
2.3 喂养
2.3.1 喂养时间:目前多主张早期、足量喂养。体重在2 000 g以上,无青紫窒息者,一般在生后4小时左右试喂糖水,能吸吮的可直接喂母乳。出生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差者可推迟喂养,但宜静脉补液,以保证早产儿体内营养物质的需要。
2.3.2 喂养方法:⑴视病情而定,根据婴儿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有吸吮能力者应尽可能直接喂养,以人乳为最优。⑵滴管法:有吞咽能力而无吸吮能力者,应用滴管自口腔缓慢滴入。早期的微量喂养可促进胃肠发育,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1]。⑶鼻饲法:对吸吮吞咽功能差的早产儿,可用胃管法喂养。每次喂养前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潴留量及证实胃管在胃内,奶液用注射器缓慢推入,一次喂奶量不宜过多。每次鼻饲前认真检查胃排空情况,每次注入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呕吐引起呼吸道梗阻或吸入性肺炎,喂奶后应用少量温开水冲管。鼻饲后取右侧卧位,抬高头部,头偏向一侧,以利于胃内乳液排空,减少潴留。鼻饲管保留7天以内为宜。⑷非营养性吸吮:所谓非营养性吸吮即对早产儿在进行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安慰吸吮,由于早产儿吸吮反射没充分发育成熟,不能与吞咽动作很好协调,营养物质只能通过胃管或静脉通道给予,非营养性吸吮的目的在于促进患儿的吸吮反射成熟,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2.3.3 乳类选择:⑴人乳:是最理想的营养品,有较高的蛋白质、热量、钙含量,若吸吮能力较差、体重较小者,可挤出人工喂养。⑵早产儿配方乳:早产儿配方乳的成分是根据胎儿在子宫内的组织增积率和化学成分来估计的,高蛋白配方乳可使早产儿体重增长快于母乳喂养儿,且钙磷含量作了明显的强化,但早产儿配方乳明显的不足是缺乏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且高蛋白的含量易导致高氨基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所以对喂早产儿配方乳的早产儿要仔细观察有无腹胀、血便等,严格控制早产儿配方乳的喂养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
2.4 呼吸管理:早产儿呼吸系统不健全,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2]。故应立即清理呼吸道,根据经皮氧饱和度测定及血气分析选择给氧方式(置导管头罩、CPAP及呼吸机等方式)。直至患儿面色红润、呼吸平稳、经皮氧饱和度测定在90%左右。发生呼吸暂停时,可给予拍背刺激呼吸,必要时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机械正压通气。发现呼吸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加强巡视监护,患儿颈部姿势自然,减少呼吸不畅,持续给氧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 d,严格控制,防止氧疗并发症发生。
2.5 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比足月儿更低,消毒隔离要求更高。加强消毒隔离工作,进入早产儿室必须更换工作服及帽子、口罩,以及洗手,务必接触每一位患儿都要洗手。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每日沐浴1次,用75%乙醇消毒脐部,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每日口腔护理1~2次,室内消毒1次。密切观察病情,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除已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小便情况。早产儿输液过程中最好使用推注式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预防并发症。
2.6 促进发育及健康教育:对病情平稳的早产儿采取一些积极发育护理措施,如婴儿抚触、被动婴儿运动,看红球练习、听觉练习,以促进早产儿机体各方面的发育。给予患儿父母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母乳喂养,传授育儿知识,耐心解答家长关于健康问题的疑虑,促进早产儿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董 梅.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营养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87.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3
【关键词】 重组护理流程; 常规护理; 早产低体质量儿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097-02
doi:10.14033/ki.cfmr.2015.17.054
早产低体质量儿因为其胃肠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因此通常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导致其营养补充滞后,生长发育速度较正常的新生儿落后[1]。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的生长发育,弥补其先天不足,降低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危害,是医学界需研究的问题。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成功率,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照方法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9例;患儿出生体质量为1100~1900 g,平均(1521±376)g;胎龄为27~33周,平均(29±4)周;病程为2~7 h,平均(3±2)h;横产式35例,纵产式47例;排除合并先天性遗传疾病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产式和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喂养护理,即采用普通胃管间歇喂养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非营养性吸允护理;(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养护理;(3)腹部抚摸护理;(4)护理。同时,两组患儿均配合以药物治疗和静脉营养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鼻胃管的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同时对比患儿在喂养过程中发生的腹胀、呕吐、呼吸暂停和胃残留等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耐受发生率为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836,P=0.0002),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为(9.51±3.58)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5.96±3.81)d;对照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为(17.84±7.25)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14.44±5.59)d。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低体质量儿指的是体质量不足2000 g、胎龄不足34周的早产婴儿。早产低体质量儿因为肠胃功能的发育不成熟,因此在喂养时很容易发生不耐受现象,对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给予早产低体质量儿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促进其营养补充,加快其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是医护人员需研究的问题。当前,伴随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重组护理流程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护理中的广泛应用,国内早产低体质量儿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2]。
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非营养性吸允护理:即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胃管喂养之前,给予患儿5~10 min的非营养性吸允;(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养护理:即在对患儿喂养护理过程中,遵照医嘱,对需要实施胃管喂养护理的早产儿使用微量泵喂养,将食物按照一定量与速度匀速泵入,每泵60 min,停止120 min[3]。(3)护理:早产儿喂养后,帮助其保持俯卧位。可使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早产儿专用卧垫,即一种可置放于保温箱中,让早产儿能够舒适而安全地俯卧或者仰卧其上的专用卧垫。护理人员在进行早产儿护理之前,要注意保持水囊垫中的水温度适宜,然后将水囊垫置放在专用卧垫底部的双层布套内,再将专用卧垫放在已经早产儿专用暖箱中,同时要保障暖箱的温度。按照早产儿身高,在占用卧垫上放置凹形小枕。早产儿喂养后需俯卧时,可将小枕的凹口转向卧垫外,并将早产儿头肩部垫高15°,使其俯卧60 min。如果早产儿需要仰卧的时候,可将小枕凹口转向卧垫的里面[4]。(4)腹部抚摸护理:在早产儿俯卧60 min后,需要进行再次喂养之前,护理人员要在早产儿腹部实施5 min掌心抚摸。在实施抚摸之前,护理人员需在手掌上涂抹婴儿润肤油,保持手掌。在实施抚摸时,护理人员要以早产儿的脐部作为中心,从内向外依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抚摸护理,且用力需柔和、均匀。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使用手指指腹,在早产儿左侧的小腹部位轻轻揉按8~10 min。护理人员在抚摸开始阶段,用力要轻柔,到后来可逐渐增加力度,同时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反应,一旦早产儿出现肌张力升高、苦恼或者肤色发生反应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抚摸[5]。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医院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鼻管留置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兰卫华,郑丹丹.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20-3621.
[2]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524-525.
[3]张振华,黄义平,郑爱华,等.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5):488-490.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4
资料方法
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0月,早产分娩86例,其中34~36周68例,28~35周18例,男性49例,女性37例,存活83例,死亡3例,存活率97%,死亡率3%。
常见问题及护理
体温低: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产热少致体温过低,调节能力差,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大,融点高,寒冷时易于凝固,易引起硬肿症。所以保温是关键,应特别注意保持体温,一般室内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分钟。其护理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2000g者应放在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大,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用简易保暖方法,可选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详细记录。
缺氧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调节能力差,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导致通气不良,易出现缺氧,发绀、呼吸困难。同时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脑损伤,易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产儿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缺氧或窒息者,立即吸氧或人工呼吸、给氧浓度30%~40%为宜,最好含有CO26%~10%,以刺激呼吸中枢而改善呼吸,应注意氧浓度不宜过高,持续时间不易过长,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持续正压呼吸用氧,早期可用呼吸机,持续吸氧时,吸氧最好不超过3天,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以防氧中毒、视网膜剥落失明等。同时实施正确的翻身拍背、有效吸痰,促进废液排出。
消化功能弱:早产儿吞咽反射差,贲门扩约肌发育不良,幽门扩约肌发育较好,胃容量小,易呕吐、溢乳引起呛咳窒息。因此置患儿头高脚低位,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右侧卧位,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早产儿多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且对脂肪吸收较差,故以母乳喂养为宜。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祠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其营养液,喂养后宜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现象发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晨起测体重1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肝脏功能差: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摄取能力较差,其生理性黄疸维持时间长,而且较重;凝血机制不健全易出血,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患营养缺乏症;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对早产儿补充凝血因子可肌肉注射V~K15mg每日1次,连用3天,必要时输新鲜血液或血浆,同时早开奶防止低血糖。
抵抗力弱: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脐部为开放性伤口,细菌容易繁殖,并进入血液发生感染。因此预防早产儿感染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病房床单及日常用品的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讨论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5
[关键词] 无创通气;早产儿;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82-02
无创通气早期主要用于治疗睡眠呼吸综合征,近10余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性能不断完善,无创通气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安全性、经济性及有效性得到认可,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疾病,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创造康复条件[1]。无创通气时,呼吸机通过口或鼻面罩与患者相连进行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当患者呼吸力学异常、呼吸肌疲劳等问题明显而痰液引流问题相对次要时是应用无创通气的最佳时机[2]。多数早产儿呼吸功能未发育完善,出生后呼吸能力较差,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无创通气的应用使早产儿呼吸衰竭得到改善,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3]。早产儿自身抵抗力较差,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本科早产儿无创通气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42例实施无创通气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9例,女性13例;孕27~33周,平均(32.8±1.2)周;体重0.99~1.51 kg,平均(1.25±0.26) kg;分娩方式:剖宫产31例,自然分娩11例;呼吸暂停7例,轻度窒息5例,颅内出血8例,贫血11例,宫内感染11例;早产原因:胎膜早破9例,胎位异常10例,宫内窘迫6例,妊高症5例,瘢痕子宫2例,先兆子痫5例,安胎失败5例;新生儿Apgar评分[2]:4~7分为5例,>7分为37例。
1.2 无创通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①适应证: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能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面部无创伤,能耐受鼻塞通气。②禁忌证:呼吸心跳停止者;伴有或疑似气胸、纵膈气肿者;咳嗽无力或不能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者;呼吸衰竭严重需立即插管通气者;消化道严重出血者;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者[4]。
1.3 无创通气的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早产儿均放置于婴儿培养箱内,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微循环并纠正酸中毒,同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在这些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采用呼吸机正压经鼻塞通气,选用CPAP模式,维持血氧饱和度为90%左右,定期采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治疗期间可依据患儿病情进行间断排痰、早产奶喂养,停机期间给予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症状好转后缓慢下调参数,减少通气时间直至完全停用呼吸机。
1.4 无创通气的护理
1.4.1 上机前护理 ①患儿平卧于鸟巢中,头肩部抬高30°;②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③为患儿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④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检查各连接管有无漏气;⑤连接氧气,调节呼吸机参数。
1.4.2 上机后护理 ①开始治疗3~8 h护理人员必须床旁监护,注意检查鼻塞松紧度、有无漏气,及时调整参数;随时关注报警器提示,保证患儿安全,及时检查电源插头是否脱落,出现意外停电需及时到患者床旁转换简易呼吸机进行给氧;未知原因需更换呼吸机或使用简易呼吸机进行过渡。②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监测血压、神志、脉搏、呼吸、体温等。③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及末梢灌注。④观察患儿呼吸与呼吸机匹配情况,是否存在胸腹矛盾运动。⑤必要时停机协助患儿排痰、清理气道。⑥加强基础护理,注意观察患儿耳部、眼部是否异常。⑦病情稳定者可及早开奶,采用鼻饲法喂养,选用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粉,每次喂奶前必须回抽胃管,观察有无残留奶,有条件的可用注射泵或输液泵注奶,控制速度。⑧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患儿卧于特制的鸟巢中,室内保持安静,所有治疗护理必须集中进行,接触患儿前后注意洗手或消毒,治疗护理结束后可将光线调节稍暗,利于患儿休息。⑨特别护理,严格执行床旁交接工作,认真做好新生儿机械通气和呼吸机参数等记录,交班时,清楚交代患儿的导管型号、气管插入程度及患儿生命体征等,做到安全顺畅的交接。
1.4.3 并发症护理 ①胃肠胀气: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胀,尤其是通气压力较大的患儿,避免吸气压力过高,进行胃肠减压;②误吸:加强气道管理,及时排净痰液,鼻饲1 h后开放胃管行胃肠减压,防止胃食管反流;③漏气:更换大小合适的鼻塞,注意观察松紧度,预防鼻中隔受压损伤,甚至缺血坏死;④口咽部不适:无创通气过程中气流量大,气体干燥,要加强患儿口腔部护理,同时做好气体加温湿化管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
42例早产儿通气时间为21~32 h,平均(26.56±5.21) h;治愈41例,1例撤机失败后给予气管插管通气无创通气,治愈率为97.62%(41/42)。
2.2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比较
治疗后患儿PaO2为(68.50±12.20) mm Hg,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3±10.3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21,P
3 讨论
胎龄满28周而未达37足周出生的活产婴儿为早产儿,大部分早产儿出生体重
综上所述,无创通气治疗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改善早产儿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玲,张英丽.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73-174.
[2] 杨玉梅,张静.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道管理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36-37.
[3] 霍敏琴,陈亚利,杨梅.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156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8):3388-3389.
[4] 彭莉,陈宇辉,田红,等.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64-665.
[5] 杨君平,陈丽丽,赵灵芳,等.机械通气下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76-1477.
[6] 余捷文,金伟.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2):64-65.
[7] 黄小玲.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52-253.
[8] 张慧娟,刘九月,贾西燕,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7):840-841.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6
2005年6月~2007年8月在我科分娩的早产儿共96例,其中双胞胎8例次,三胞胎3例次;孕周28~32周29例次,33~36周67例次;体重1.5~2.0kg 38例次,2.1~2.5kg 58例次;Apgar评分为0~4分9例次,5~7分39例次,8~10分48例次;82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4例。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①乳母问题:乳母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缺乏经验,有些母亲认为自己提前分娩,不会有乳汁分泌,对乳汁分泌机制缺乏认识。加之担心婴儿过小,不会吸吮,频繁出入温箱容易受凉而放弃母乳喂养。②早产儿问题:早产儿各种生理机能低下,尤其是消化功能不健全,口腔较小,吸吮力较弱,吞咽和呼吸常不协调,致母乳喂养困难。③乳汁分泌不足问题:母亲因提前娩出低体重早产儿而思想焦虑,大部分早产儿需要特殊治疗而限制了母婴密切接触,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吸吮时间过短以及母亲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护理对策:①强化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掌握母乳喂养方法。因人而异制订母乳喂养强化教育计划和护理措施,对母亲和家属循序渐进地进行母乳喂养宣教,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按需哺乳的必要性,演示正确的喂养姿势。②实行特护母婴同室,尽早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鼓励早吸吮、勤吸吮,早期喂养能预防肠管萎缩,刺激胃肠系统的成熟,促进喂养的耐受[1];对部分尚能吸吮者,尽量经口喂养,不能经口喂养,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尚好者,可选用饲管法喂养[2];每天要对母亲挤奶≥8次,并且尽早教会母亲挤出的乳汁通过少量多次鼻饲给婴儿,以后只要孩子能耐受,就尽快经口喂养,护士把挤出的奶采用滴管喂养婴儿,并教会母亲。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婴儿逐渐过渡到自己吸吮母亲的乳汁。扁平或较短的产妇在喂奶前先按摩,刺激泌乳反射并挤出一些乳汁使周围(乳晕)变软,有利于婴儿的含接,将连同乳晕含在口里,在口腔内形成“长”使婴儿能够有效地吸吮。过大的产妇,哺乳前用一手的拇示指揉搓十几次,哺乳时再用拇示指牵拉,使其变细变长,并将放于小嘴旁,刺激其张大嘴含接,以便将、乳晕一起送入婴儿口中,经数次训练,婴儿便会适应,并自如地吸到乳汁。母亲能按需喂哺自己的孩子,顺利实施母乳喂养需要母亲的信心和责任护士的精心护理。③加强乳母心理护理,保持乳汁分泌充足。告知所谓“乳汁不足”、“无奶”等现象均由人为因素造成,婴儿不吸吮,就会停止泌乳,增加泌乳最效的办法就是及时排空。鼓励乳母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汁饮食,以促进乳汁分泌。避免食用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麦芽、人参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咖啡等;避免食用油炸食物、高脂肪食物等以免破坏良好的喂养效果[3]。我们临床经常使用维生素B6等药物帮助乳母断奶,故乳母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讨 论
通过对96例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化护理,发现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主要问题是早产儿自身的因素和乳母的一些心理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应增强责任心,针对产后母乳喂养的问题,多给予正确指导,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和医务人员的支持系统,让早产儿也能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实施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 单红梅,等.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