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用性 自主探索 创新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更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面对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景,参与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顾名思义,“有价值的数学”注重强调实现数学的实用性价值。如何实现数学的实用性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合理的生活情景。即所谓的情景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以激励学生的认知需要和自主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使其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能主动地尝试从数学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面对新的数学知识,能主动寻找实际背景,从而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在教授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时,我创设的生活情景是将家中包含这些图形的实际物体展示给同学们看,面对真实的事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体的形状和区别,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真正喜欢上数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数学实验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往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缺少参与实际动手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与新课标的精神“背道而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其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学贵有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索,探索活动始于提出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是前人所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需要创造性思维,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可以说善于提出问题就意味着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问题。同时,给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把“教”与“学”有机地统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三、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国家着重发展创新型社会的道路中,教学活动的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新课程标准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数学教学并不是求“一”的认识活动,问题的解决可以追求最佳的途径,但也应注重寻求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发展不同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选择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数学教学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选择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教学方法,比如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抢答提问等教学方式。有时,一堂课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术能力,掌握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知识素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老师,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灵活运用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在使学生成绩获得提高的同时,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知识的有用性和知识创造的价值。从而尊重知识,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2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与方法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精通课标,通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理清知识脉络;进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精心备课;最后达到驾驭教材,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要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课堂上一定要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想明白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凡是学生能说清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凡是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仅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还要学会走在学生的“后面”,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创设合适的环境与条件,只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解题运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师生负担重,师生总是在作业中奔忙,师生吃力不讨好,虽然学生的统考成绩有点上升,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却下降了。二是师生负担轻。虽然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作业,教师却没有时间进行批改,无法对作业进行指导与讲评,就采取公布答案的形式、或让小助手代替批改。教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转嫁给学生。这样做,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却失去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的好机会;这样做,学生是在抄作业而不是在做作业,有的学生根本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在老师公布作业答案时拼命地抄呀写呀,从眼眼到手上,根本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这样做,学生会越学越糟,学习效率会越来越低,学生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得到提高;这样做,学生的作业在学校里就可以完成。

三、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题

儿童的记忆特点,无意记忆比较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符合无意记忆的条件,即使出现一次的内容也会让他长久记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体现具有趣味性,这在新教材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这里就不多说。这里主要讲的是教师要深挖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出有趣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去练习,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如:猴主人给猴子分桃子,猴主人说:一日三餐每餐二粒。猴子说:太少了。猴主人又说:每天五粒。猴子同意了,而且很高兴。猴子值得高兴吗?你能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题目吗?同学们经过一翻的讨论,得到:2+2+2=6(个),原来每天6个,现在每天5个,5小于6,猴子不应该高兴。

又如:在教完“克与千克”、“米与千米”以后、可以给出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 )=1000( ), 你还能想出像这样的题目来吗?

四、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着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3

一、发扬民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自由,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须压抑,不必担心别人的笑话和讽刺,进而迸发出创新的潜能。如解答“少先小队6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0棵。实际栽树时,5人就完成了小队的植树任务。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栽几棵?”有位同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法:10÷5=2(棵)。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方法,马上给予否决,并说这位同学“瞎想”。此时,我抓住机会及时引导:这位同学求出的2棵是不是本题答案?这样解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检验思考,渐渐有所认同,但仍疑惑。这时,我让该同学说出这样解的理由:因为实际比计划少1人参加植树而完成任务,所以可以把第6个同学的任务10棵,平均分给实际植树的5人去完成,由此可知实际平均每人多栽10÷5=2(棵)。之后,我当堂表扬该同学思维创新,敢于冲破常规解法,想别人不敢想,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迁移

迁移是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学习的影响。教学中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类似、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例,探求圆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用切割拼凑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教学探求圆柱体积公式时,可这样启发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怎样推导圆面积公式?能用这种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体吗?可能变成什么几何体?怎样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从而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在迁移中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三、倡导求异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教材提示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办法,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面积公式。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做费劲麻烦,并提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顶点,将梯形转化成分别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底、以梯形的高为高的两个三角形,运用已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迅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四、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象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数、除法进行比较分析,理解相互间的联系,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完成填空题:3÷( )=( )∶( )=9∶( ),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创设一种呼之欲出的情景,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比较丰富的表象,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形成比的基本性质概念。

五、激励质疑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4

一、制定明确具体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清”什么、如何“清”、“清”的标准是什么

在编写每节课的教案时,制定“清”的内容和要求。也就是依据大纲(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因为目标制定的越具体,就越能准确的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越能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效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知道教学目标是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堂堂清”,教师首先必须确立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清”的目标。其次要坚持不超纲,不超教材。

过去,都以为上课就是教书,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例题讲完了,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讲得再好,学生再懂,但没有动手,就谈不上培养能力,就达不到大纲的要求,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欠“债”,因为大纲明确规定不少知识都要达到掌握、运用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能力。而学生听懂了,仅仅理解,与形成能力还相距甚远,就如仅仅理解游泳知识与会游泳是两回事一样。因此,教师在制订“堂堂清”的目标时,要注重明确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什么要求;要注重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注重读、写、算的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愉悦中“清”

玩是孩子的天性,猎奇是小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一些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学习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先让两位同学从教室的两边面对面地走来,问下面的同学:“这两个同学是怎样走的?”学生回答:“面对面地走。”我又接着问:“这样走下去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两人相碰了。”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使学生对“相向”、“相遇”等概念加深了理解,而且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了。

又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叫8个男同学站到黑板前面来,其中3个同学头上戴着小白兔的头饰,5个戴着小黑兔的头饰;又叫9个女同学也站到黑板前边来,其中5个同学戴着小白兔的头饰,4个戴着小黑兔的头饰。然后,我问:“一共有几个人?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并点名回报。有的用“点数法”计算;有的用按头上的小动物的颜色进行分类计算;也有的用男女同学合起来计算……通过设计这样的活动情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算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练习设计的优化——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清”当堂的作业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触到:要想真正做到小学数学课堂“堂堂清”,贵在引导,重在练习。因为,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注重练习的优化,是使学生系统、有序地掌握、巩固、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启迪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精选练习内容

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练习设计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以教材为核心,精心地、有侧重地选择和设计练习题。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大量机械的练习使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重复的练习,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同样,过少的练习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练习设计应做到重点突出。教师应从大量的练习中挑选最主要的东西让学生练习,以保证学生高质高效地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学求三角形面积时,我先设计了3种基本图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些是求三角形面积的基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双基的目的。接着我又绘出了四种变式图形(简单的组合图形),求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从题目中找出隐含的条件,既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加深了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其次,梯度练习,让每个孩子拥有成功的体验

承认个别差别,尊重个别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儿童进入小学时知识准备、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其个性品质都已呈现出明显差异,就学生自身而言,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都不一样,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主动发展,就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别差异,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的可能性,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做法,采用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分层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得到最大发展。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本训练。

(1)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长10厘米,宽6厘米 长和宽4厘米

(2)黑板长4米,宽2米,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变式训练。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8平方米,宽6米,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2)爸妈新拍了婚纱照,要做一个大镜框,长12分米,宽8分米,①需要多少木条呢?②需要多大的玻璃呢?

3、深化训练。

一间长56分米,宽35分米的房子,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需要这样的地面砖多少块?

4、挑战训练。自找实物,自己测量,自己设计题目、计算面积。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5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题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因为应用题不仅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情况,而且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等综合能力。这导致学生觉得应用题很难做,一看到应用题就头痛。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挖掘应用题的有趣之处,并努力让学生发现。应用题是一种很独特的题型,在应用题中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或者特定的氛围,能有效地活跃数学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情境或者有趣的故事来设计应用题,使应用题更加贴切生动、更加有趣,也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做题,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应用题作为一项语言表达题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譬如,学生能分清应用题中的大小关系、数量关系等。正确地审题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教师想要学生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就应当教会学生认真审题的方法。通常,应用题都有较长的描述,学生首先要正确地理解题意,然后找出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最后再解题。为了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题意,学生可以把重要信息写在纸上。这样有助于学生分析其中的关系,从而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熟悉题目的要求,合理梳理应用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从而正确解答。

三、指导学生正确解析

审题后,学生就要正确地分析应用题中的各项内容,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步骤。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方法分析题意。如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应用题中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晰地分析题意;学生也可以借助笔和尺子等工具来解析应用题,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根据题干条件理清思路,把握其中的关系,从而正确地列式和运算,解决问题;分析法的思维要点是逆向思维,即执果索因。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简化思维过程,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准确解析题意,列出正确式子,得到准确答案。

经过审题和析题之后,最重要的环节仍是解题。学生必须认真对待,保证自己使用的数据和题目所给的完全一致。另外,学生要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有条理地进行计算,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四、重视题型改编

提问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很多时候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也间接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编题”,改变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自己编题、解题,提高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学生就可以理解和把握应用题的解题方式,从而能够更轻松地应对数学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6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1.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观察。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和热闹场面吸引住,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学生的兴趣被引到数学上,带着问题观察,注意力也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我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2. 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我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教学内容。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课本P17的“比大小”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有的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回答,我都给予肯定。然后我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我问:“谁多谁少?”学生齐声说:“一样多。”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又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说:“猴子多,香蕉少。”最后我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马上说:“猴子少,梨多。”这时,我问:“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提出了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师:“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就得出不同种分法,有的说:“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了智慧的火花,进行了发现和创造。

4. 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课,“按不同标准来分”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如:1.按铅笔的颜色分;2.按铅笔的长短分;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有棱分;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也确实让我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