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冲突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冲突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冲突理论

审计冲突理论范文1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认知神经机制 冲突理论指向 动机理论指向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20

Self-control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Research

based on Conflict and Motivation Theory

WANG Yanfei[1], ZENG Jiayong[2]

([1]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2]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Self-control mechanism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fruitful, but did not reach a unified consensus. About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study based on two theories: the conflict theory that self-control is to coordinate the efforts of individual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conflict, by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brain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version process, the anterior cerebral cingulate return (ACC) is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activation performance; motivation theory point to consider trade-offs involved in motivation and goal setting effort to achieve the goal to pay, which is the main content of self-control, and the prefrontal cortex (PFC) is responsible for reward characterization, goal setting and behavior are associated with its activation.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 point to consider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bearing in mind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of self-control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Key words self-control;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conflict theory point; motivation theory point

0 引言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机能。它是人类个体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由于自我控制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情绪、动机、认知和行为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而且为了自己的研究目的而对自我控制进行不同的界定,从而导致研究成果虽然多,但却显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随着认知神经研究技术(如ERP、fMRI)的发展,目前除了可以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研究自我控制以外,还可以从认知神经这一层面来加以研究。这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大进步,我们不但能够研究脑损伤病人来获得数据,而且还可以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脑神经发生机制,为统一自我控制这种支离破碎的研究局面提供技术方法的支持。

目前关于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冲突理论指向和动机理论指向的指导下进行的。冲突理论指向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协调思想、感觉和行为冲突的努力,并由大脑统一协调负责信息转换(Krug & Carter,2010);动机理论指向认为自我控制是认知和行为被用于完成内部目标的过程,而动机指向影响目标行为。本文将主要介绍在这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有关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方向。

1 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认知神经机制

1.1 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早期发现

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指出当前的冲突通常会导致知觉性选择的补偿调节以减缓冲突,从此引发了大量的研究。Schneideran和Detweiler(1988)明确指出了冲突与控制的联系,即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在一系列的加工模块中调节着信息的转换,当冲突发生在要聚合成一个模块中的信息之间时,控制将被纳入。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确凿的证据证明冲突管理在人类认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冲突的发生会激发大脑的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的活动。Posner和Pardo(1990)等人通过神经成像的研究证明ACC脑区负责认知控制。

Carter等人(1998)做了大量的Stroop色词实验后推测, ACC检测冲突反应(高冲突单元中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单元)并通过发送更多需要的信号间接作用于认知控制,以保持在将来不一致任务中的表现和避免进一步的错误。Botvinick(2001)用ERP实验证明了以上的推论。无论是错误的反应还是高冲突单元中的正确反应,都会产生高冲突的反应水平和背侧ACC的激活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背侧ACC激活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错误反应中,激活的高峰是在反应作出以后,而在正确反应的情况下,激活的高峰是在反应之前。 同样是用ERP来测量,Van Veen和Carter(2002)在Eriksen Flanker Task中,发现预测错误的ERN负波和预测正确反应的N2波都出现在相同的ACC区域。这就意味着冲突理论可以解释背侧ACC的激活与高冲突正确反应单元和错误反应单元之间的关系。

为了作进一步验证ACC是负责行为选择还是负责冲突管理或者两者兼备,Botvinick(1999)用fMRI设计了一个Eriksen Flanker Task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了ACC是负责冲突管理的脑区。随后Carter等人(2000)用Stroop色词实验再次证明ACC负责冲突管理。

ACC是负责管理冲突的脑区,那么哪一个脑区是负责控制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Macdonald等人(2000)用事件相关的fMRI设计了一个将任务分为准备期和执行期的Stroop色词实验。实验证明: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纳入会减轻ACC的激活强度,并且个体 会在随后的不一致任务中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作出反应。显然,在Macdonald等人的实验和后来的研究都证明ACC要纳入DLPFC来进行自我控制。

以上是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发展脉络。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认知神经机制:ACC与其说是直接作用于控制不如说是负责调节冲突,如果冲突水平很高而需要更多的控制,ACC就将DLPFC控制系统纳入进行控制以保持行为的表现,达到个体的目标。

1.2 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新近成果

冲突理论从形成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0年,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的支持,而且被应用于更广泛和更高级的认知控制领域。

最近的研究(Walsh等人,2011)表明,ACC的激活,除了会引发DLPFC的激活以外,还会预示着前额注意认知神经系统的激活,从而使被试在实验任务中表现得更好,即有更好的自我控制的表现。因此,他们推论ACC与注意认知神经系统在自我控制中是相互作用的。

冲突理论和ACC所扮演的角色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情感和社会认知领域。在情感领域,有的研究者认为认知和情感功能是由ACC的不同部位负责的,Spunt等人(2012)用fMRI实验证明背侧的ACC不但负责个体的认知控制而且还负责个体的负性情感控制。而在社会认知领域,研究证明ACC的激活则预示着随后态度的改变。

2 动机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动机理论指向下的研究者认为自我控制是认知和行为被用于完成内部目标的过程,包括目标的设定、策略的制定、具体措施的实施和行为的执行。动机涉及到权衡行为的利益和损耗,决定哪种行为是最好的,设定为了最终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因此动机是自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机不但对外显行为产生影响,而且还对认知和认知控制过程产生影响(Locke & Braver,2010)。

2.1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中的动机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变量(如目标、人格与情感等)和任务变量都会通过影响奖惩对动机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Heggestad 和 Kanfer(2000)认为个体完成他们的目标主要依靠“动机技术”,动机技术包含了追求目标完成和任务坚持的资源,同时这些技术是会随着时间而发展的。

人格心理学家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人格差异方面。如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人,不但影响个体怎么看待自己和自我印象而且影响个体的动机。在自我差异(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理论的基础上,Higgins’和Freitas(2001)认为个体关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预示着其关注自我提升;而关注应该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则预示着其关注自我妨碍。关注自我提升的个体更倾向于获得奖赏,因此他们会寻找更多的有利目标,而关注自我妨碍的个体则会更倾向于避免消极结果,因此他们会更多地寻找有害的目标。

2.2 神经科学中的动机与自我控制

早期的研究认为多巴胺是会引起人和动物兴奋的化学物质,但是Salamone(2002)经过试验研究后都认为,多巴胺在动机中的奖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具体是什么角色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有的认为多巴胺引导奖赏行为,有的认为作用于动机特点,还有的认为作用于寻求奖赏。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测受多巴胺影响的大脑边缘系统(如伏隔核NAcc、基底核等)和内侧和外侧前额皮层(medial and lateral frontal cortical regions)都与动机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指出,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尤其是PFC中的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是专门负责奖赏表征的。奖赏表征是指保持奖赏的种类和价值的信息,它将指引个体在面临选择时直接比较并引导自身资源倾向于最佳的奖赏或选择。例如,当一个人面临着一个冰淇淋和看一个小时的好书时,他会考虑他的内部状态(是否饥饿),对这两个奖赏的喜好的评估,考虑这两个奖赏的价值等等。而这一系列的自我控制功能都是由OFC很好地完成(Montague & Berns, 2002)。

在有人认为PFC与奖赏的相关过程有关时,Leon 和 Shadlen(1999)则进一步认为DLPFC(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与奖赏有关。他们在一个有关保持目标信息的短时工作记忆的认知实验里发现,当刺激线索呈现出如果表象正确就有获得较大奖赏的可能性时,DLPFC的激活得到增强。

2.3 认知神经科学的动机与自我控制

在社会人格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很多认知神经的心理学家发现动机对于个体的控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们从动机的角度来考虑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2.3.1 认知控制过程的神经机制

米勒和库恩认为,自我控制被应用于注意保持、设置任务、准备任务、干扰与阻碍等,而这些都被证明了由PFC(前额皮层),特别是LPFC(侧前额皮层)负责。他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前额皮层能保持有关目标的信息,并在尽量减少干扰的情况下完成目标。

Taylor等人(2004)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增加任务的要求还是奖赏,都会增加DLPFC的激活程度。由此可以得出如果要保持或改进行为表现,就需要增加更多的注意。

Sarter等人(2006)认为动机的关键在于保持注意,特别是在干扰和双任务等条件下。他们认为ACC负责检测冲突,然后要求增加注意的努力,接着右侧前顶叶神经网络和前注意神经网络就会进行认知控制以减少冲突或干扰。

动机激励可以通过影响控制的功能来改进个体的行为表现。Locke and Braver(2008)通过一个脑神经成像的行为实验观测到LPFC的激活可以保持与任务相关的目标(与米勒和库恩的实验结果一致),而当在奖励条件下,即如果表现好就有金钱奖励,就会有几个脑区的激活来保持认知控制功能。它们分别是右侧LPFC,右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右下额叶皮层(inferior frontal cortex,RIFC)和左背侧的ACC。右侧LPFC和右顶叶皮层被认为是调节注意保持的核心脑区(Posner& Petersen, 1990),RIFC负责认知抑制或抑制无关刺激、记忆和反应的脑区(Aron, Robbins, &Poldrack, 2004),最后,ACC被认为负责检测和解决干扰和冲突的脑区。综合以上各个脑区的功能,就可以推论,以上各脑区的活动增强就反映更强的认知控制,即被试在动机激励的情况下,争取行为表现以获得最大的报酬。

2.3.2 任务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认为,不同的认知实验任务会激活不同的脑区,这是因为注意的分配引起的不同,而奖赏会将这种效应放大。

在一项空间注意研究中,Small 等人(2005)发现在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条件下,后扣带皮层(the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在激励条件下出现了更强的激活,由此推测这一区域是连接动机与空间注意控制的脑区。

Krawczyk等人 (2007)在一项研究中,将实验任务分成知觉场景和面孔两种,同时给被试呈现场景和面孔两种刺激,要求被试注意其中一种刺激而忽略另一种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关脑区的活动强度会因为注意其中一种刺激而增强,因为忽略其中一种刺激而减弱。

结合以上两种思路,Berkman等人(2012)考虑结合认知控制过程和任务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对目标追求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研究。他们首先将目标追求过程分为目标保持、行为管理和反应抑制三个过程,然后设计能区分这三个过程的相关任务的fMRI实验来检测各自的认知神经机制和相互作用。他们认为这样的实验更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或许,他们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3 小结与展望

通过比较两种认知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发现ACC和PFC是它们共同的脑神经区域。这与他们的理论基础是相关的。自我控制的实质就是管理和解决冲突,而自我控制的过程又包括目标的设定、策略的制定、具体措施的实施和行为的执行,在这四个过程中都包括了各种垂直性和水平性的冲突。因此,自我控制既包括冲突的协调,又包括动机的完成过程,它们可能由某些相同的认知神经基础负责。

通过比较除了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外,还可以发现它们的研究范式是不一样的。冲突理论指向下的自我控制研究大都采用Stroop实验任务,动机理论指向下研究者则大都采用认知信息加工的一些实验任务来研究自我控制。实验任务的不同,导致两种理论指向下的认知神经机制产生差异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未来对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有值得深入的地方。

首先应该整合两种理论指向。在研究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时,不应单纯地从一种理论指向出发,而是全面考虑两种理论指向,形成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以统一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在这基础上,积极寻求一个全面包括冲突和动机的实验研究范式。在寻求这种全面的研究范式时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些生态因素。

其次,关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注个体差异。大多数的认知神经研究都只关注不同个体间的共同效应,关注因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变化,而个体间差异引起的变化则常常被认为是错误的变异 (Thompson等人, 2005)。在那些不需要的脑区的变化(如果不是被个体引用就会消失的变化),可能会对完成实验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变化可能涉及到动机,动机越强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去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这种运用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不同(Locke & Braver, 2008)。因此,结合冲突理论指向和动机理论指向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来研究稳定的人格特质怎么调节大脑的活动应该是未来研究自我控制的一个新的方向(Vohs等人,2012)。

最后,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可能会存在文化差异。在上世纪90年代杨忠芳就指出,中国人的“自己”与西方的“自己”是不同的。中国文化注重个人的内倾性,要求个体“克己复礼”,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的外倾性,要求个体表达、表现及实现“自己”。在中国人的自我与西方的自我之间的差异的实证研究方面,朱滢和张力(2001)通过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证明中国人的自我与西方的自我是存在差异的。在实验中他们发现中国人的自我记忆与有关母亲的记忆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而西方人则不存在这种情况。由此他们推断中国人的自我与西方的自我的神经机制是不同的。因此,中国人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可能会有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的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审计冲突理论范文2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跨部门; 潜在冲突; 组织层面

一、引言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03)。内部审计作为公司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治理程序,通过其风险监控和控制确认来发挥治理作用。冲突是内部审计不可避免的问题,甚至是内部审计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查德等,1999)。内部审计的潜在冲突一般表现为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管理层、相关职能部门等组织冲突,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的潜在冲突。过去学者大多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个人沟通技巧、提升职业素养、实施内部审计外包以及从公司治理视角寻求化解内部审计冲突的方法,本文结合斯蒂芬・P・罗宾斯“潜在的对立”阶段三要素理论,对内部审计跨部门冲突进行分析,从组织层面提出了化解内部审计跨部门冲突的可行方法。

二、内部审计潜在冲突的深层原因

(一)内部审计在服务对象上的潜在冲突

在Lawrence・B・Sawyer所处的时代,内部审计是“管理层的耳目”这一观点占据主流地位,组织的管理层聘用内部审计人员并决定其升迁,“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所检查的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和中肯的意见,并协助各管理层有效地履行其职责”(Sawyer,1973)。但是安然和世通等会计欺诈案件的出现,表明企业组织不完善,内部审计职能缺位,未能起到应有作用。SOX法案要求上市(包括拟上市)公司必须成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审计从“管理层的耳目”变为“审计委员会的耳目”,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像伙伴一样一起工作。一方面内部审计接受管理层的雇佣,同时需要管理层的支持与合作,以有效地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要忠诚于负责组织治理的部门,对管理层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批评,确保公司治理的强有力和有效性。这种组织架构导致了“双重领导问题”的出现,也使得内部审计在服务于两类不同对象时所扮演的角色产生冲突。

(二)内部审计在治理职能上的潜在冲突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99)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力,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审计确认是保护第三方利益的一种基本机制,内部审计的确认功能是内部审计的一项传统和基本的功能。蔡春(2006)认为,现代认证性审计应当包括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董事会成员对股东大会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认证性审计(董事会业绩考评与审核);中间层次是保证最高管理层对董事会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最后一层是总经理以下的各级管理层及授权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认证性审计。因此,内部审计提供的认证的服务对象包括了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董事会)。IIA将咨询服务界定为“提供建议以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这种服务的性质与范围通过与客户协商确定,其目的是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这样的服务包括顾问服务、建议、协调、程序设计及培训等”(IIA,2001)。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管理层的要求工作,实际上是将内部审计在确认时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性建议,防止出现重大的经营波动和管理漏洞。内部审计在向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提供审计确认的同时,又为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管理层将从内部审计人员那里获取的咨询服务的审计建议纳入到企业的流程再造中,再由内部审计人员对其提供确认服务,对这些流程进行评价。而确认和咨询业务的同时存在可能有损审计的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在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上的潜在冲突

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经常打断其他部门的日常工作,并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错误、无效或低效的事项以及改进建议报告给审计委员会或他们的上级。被审计单位或工作人员通常害怕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会对将来的工作产生不利,因为不利问题的发现通常会追查该由谁来负责,进而可能产生表现不好、业绩不佳甚至被追究相应责任的可能。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潜在冲突的必然性。同时有些内部审计人员近乎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工作,他们与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见面就像是在法庭上一位法官盘问一位带有敌意的证人,甚至视同被告,对管理部门缺乏诚恳和公正的态度(何云,2007),这种工作方式可能造成内部审计的潜在冲突。

三、内部审计跨部门潜在冲突的要素

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冲突属于同一组织内部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跨部门的冲突。所谓跨部门冲突是指正式组织中,某部门阻碍到其他部门需求之满足及目标的达成,而引起的认知上、情感上及行为上的反应(秦颖、武春友、王茜,2003)。在西方,对群体冲突比较系统进行研究的学者当属美国行为科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他将冲突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潜在的对立、认知和情感投入、行为意向、行为、结果,在“潜在的对立”阶段造成组织产生冲突的要素包括:沟通、结构和个人因素。

沟通要素是指意义的传递和理解,若接受者所认知的想法或思想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不完全一致则可能导致冲突的产生,如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充分及信息超载,由于个体选择性知觉的差异和接受培训、教育的不同而导致的在语义理解上的困难等均会造成沟通障碍。内部审计人员在向审计单位管理部门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时会不可避免地使用到一些专业术语,若不能充分、认真地向对方解释实施审计的过程、采用的专业技术及得出的结论,则可能造成双方理解的不一致。

结构要素是指组织的框架体系,组织的管理跨度、集权化与分权、工作专业化程度、群体之间目标的差异等都有可能导致冲突的产生,一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冲突产生。内部审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推动管理层在某些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调整工作流程、改变既定生产工艺等,若管理层认为内部审计不会给其经营管理带来业绩,就会对内部审计工作感到厌烦,进而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

个人因素包括价值系统(如对自由、幸福、勤奋、工作、自尊、诚实、服从和平等的看法)和个性特征(武断和缺乏自尊等)。它们的差异也是导致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双方对审计方式、审计结论认识不一致,进而牵涉利益时,常常会作出情绪化反应,形成冲突。

四、内部审计跨部门潜在冲突的化解

在组织冲突的化解方面,罗宾斯提出了回避、迁就、折中、竞争和协作五种可行路径。回避只能推迟冲突,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迁就、折中不仅不利于冲突的解决,反而容易造成更多的潜在冲突;竞争容易使问题激化,因此只有通过充分协作,减少过于激烈的冲突行为和激励合作才能使冲突得以解决。

(一)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冲突观

如果一个企业部门之间的关系过于融洽,有些矛盾就难以表露出来,反而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组织内的冲突具有二重性,功能正常的跨部门冲突能够提高群体工作绩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功能失常的跨部门冲突则会降低群体工作绩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应尽量避免。从根本目标来说,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三者是一致的,管理层通过识别、评估、控制风险来实现组织目标;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督,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则运用其职能参与组织治理,并改善组织治理。根本目标的一致使得针对跨部门冲突良好关系的建立有了根本的基础。

(二)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

接触假说理论认为不同群体成员的接触,可以加强彼此的了解,形成共识,降低冲突的水平。因此跨部门沟通机制的建立,如角色扮演、部门间沟通和协商及信息共享有助于减少功能失常跨部门冲突的产生。审计沟通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针对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感到厌烦甚至抵触的态度可以让管理层参与审计目标的制定、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以及将通过审计工作获知的所有发现(包括应予肯定的方面)告知被审计部门等。参与有助于管理层对审计事项更充分的了解,全面告知、充分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将这种跨部门冲突转变为被审部门的积极协作。

(三)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

部门间冲突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部门利益,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高于一切部门利益和目标的组织最高使命和最高目标(吴宗杰、秦颖,2003)。共同愿景的建立要求加强组织学习和具备团队意识。被审计部门及人员应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一种帮助而非一种威胁,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作为内审人员来讲,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保持独立、客观、不偏不倚的审计视角,同时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应确立并持有为他人服务的观念,而非把自己看作监督者,只关心自己的意见和结论,因为这会给被审部门造成压力,从而使管理层产生抵触心理。

(四)建立培训机制

培训机制要求部门成员到其他部门接受短期培训,通过对其他部门的感知,可以减少因语义理解上的困难、个体选择性知觉的差异等造成的沟通障碍,增进被审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双方工作的理解,改变部门成员的行为和态度,增强合作意识。王旭辉等(2011)通过对秦山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培训机制的内部审计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这种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进了被审部门对审计工作的理解,降低了审计与被审计部门双方间的知识壁垒,有助于员工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

五、结论

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跨部门潜在冲突的必然性,面对这种冲突需要企业采取积极的态度予以应对。冲突具有两面性,冲突管理的目标并不是消灭冲突,而是创设适当强度的冲突,提高群体工作绩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冲突管理中,不仅要通过学习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而且要从组织层面上建立相应机制,如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培训机制,增强跨部门间的沟通,化解内部审计跨部门潜在冲突,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秦颖,武春友,王茜.企业组织中跨部门冲突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 王旭辉,时现,魏瑾.化解内部审计潜在冲突的方法[J].审计研究,2011(1).

[3] 陆晓晖.内部审计的潜在冲突及化解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4] 何云.内部审计与单位管理部门间的冲突与规避[J].会计之友,2007(8).

[5]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建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 孙立.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职能及其冲突[J].财会通讯,2010(11).

[7] 吴宗杰,秦颖.企业组织跨部门冲突的归因分析及其管理战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审计冲突理论范文3

本文从外部审计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的角度综述了是否选择外部审计以及选择外部审计的质量对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述,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整合、归纳和评析。

二、外部审计与成本

(一)外部审计对成本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种监督和约束机制来检验人的行为后果,同时也给人解除自己受托责任的机会。因此,审计自产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解除受托责任的一种有效机制。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被广泛地看作是缓解成本的一种方式,外部审计通过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允表达来传递人受托职责的履行情况,并且外部审计的监督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约束机制,其本身也是公司成本(监督成本)的一部分,但这种成本的产生能有效降低其他成本(吴昊F,2010)。

李海燕和厉夫宁(2008)以沪深两市2001年至200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对债务成本是否具有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四大”和国内“五大”与公司利息支出率和利息支出显著正相关,因此国际“四大”和国内“五大”均没有起到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而商业银行对非标准的审计意见能够做出反应,审计意见能够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岳衡(2006)也研究了审计师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结果说明审计师对大股东盘剥中小股东的现象进行了监督,对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出示了更多的非标准意见,然而这些非标准意见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方面公司的治理并没有改善;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没有因审计师的意见而避免更多的损失。周中胜和陈汉文(2006)从审计供给方的角度说明了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会考虑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越大,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韩东京(2008)用所有权结构作为问题的替代变量,同时从审计需求与审计供给两个方面来研究外部审计对问题的效应。从审计的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较少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即当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问题时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很大。但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四大的客户家数相对较少,还难以在整个审计市场中形成影响。廖义刚等(2009)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发现,独立审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陈信元等(2009)以“盛润股份”连续十五年被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为研究对象,发现独立审计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功能。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很多又具有政府控股的背景,监管约束低、诉讼机制缺失,这些因素造成非标准审计意见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显著的市场成本、监管成本和法律成本以促使其改进公司治理。

现有的实证结果表明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外部审计能缓解冲突、审计师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进行了监督。但是,在我国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功能,这可能与我国审计市场中同时存在审计作用和政府作用有关,说明了外部审计对降低成本的效果也受到各个国家特殊的制度背景的影响。

(二)高质量审计师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Francis(2011)认为,审计质量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统一体。以DeAngelo(1981)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认为,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担保;而“深口袋”理论则认为诉讼威胁迫使大型事务所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不管是审计师声誉机制还是“深口袋”理论都表明,审计服务的质量存在差异,并且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正相关。另外一些研究则以审计收费、诉讼风险等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Pittman和Fortin(2004)研究了审计师选择对新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国际“六大”通过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可以降低债务O督成本,从而使得新设立公司债务成本降低。但随着公司的成长,公司逐渐借助自身的声誉来矫正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声誉的经济价值对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逐渐降低。Zerni等(2010)发现,高质量审计可以减轻由于壕沟效应所带来的股权折价问题。

三、结论

从成本与审计需求方面的文献可以看出,一般认为高冲突会引发对高质量审计需求。公司的冲突越严重,成本越高,公司越需要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解决冲突和降低成本。成本和企业的规模、股权集中度、杠杆率等因素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冲突越严重,越需要高质量的外部审计。

对于外部审计是否能够降低成本和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国内外研究者并没有取得一致结论。一些研究者发现外部审计能够对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作出反应(收取更高的审计溢价和提供非标审计意见等),能够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外部审计能够通过降低债务监督成本而降低公司债务成本,并且能够通过提供非标准审计意见来保护债权人。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发现,审计师选择与成本之间存在非常弱的相关性;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外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可能是因为整个审计市场的质量还不高,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东京.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监督――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2)

[2]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

[3]王烨.股权控制链、冲突与审计师选择[J].会计研究,2009,(6)

[4]李海燕,历夫宁.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来自债务成本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3)

[5]李明辉.成本与审计师选择――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4)

审计冲突理论范文4

关键词:审计动因理论衡量标准经济学完善审计工作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为什么产生审计,为什么需要审计和为什么审计需要存在和发展。审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受托责任论以及理论、多因素决定论、信息论、经济监督论、公司管理论及职业化需求论。

下面就几种主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审计动因理论及缺陷

1.受托责任论。受托责任论主要观点是: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要性。它无法诠释审计的职能及社会作用;无法解释审计的独立性。

2.理论。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存在契约关系,而契约条款的实施必须通过监督,否则就不起作用。审计就是这种监督方式。在这种理论中,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但理论的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求强制进行这一事实,无法解释理论认为审计是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与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是互相矛盾这一现实。

3.多因素决定论。在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2)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3)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4)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缺陷:(1)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一种最主要的动因。(2)它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二、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上述各种审计动因理论,大都从某个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本文以历史性、逻辑性、系统性为原则,以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提出5点判断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1.由理论可以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审计动因理论的宗旨是要解释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因。因而,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2.由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必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由理论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合理性。随着审计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

4.由理论能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是不同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共同要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做出合理解释。

5.由理论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审计动因理论应当将审计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释清楚,或者进行抽象性的概括,并以这一抽象性的概括为标准,解释统一本质的审计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审计动因———基于经济学的观点

根据上文提到的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本文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所谓非对称性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降低信息非对称。

1.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非对称性的。所谓信息不完全性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遇见一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正确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于他方信息的验证由于成本昂贵而放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向内部和外界提供财务信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由人的趋利动机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产生了一种社会需求,即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会计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的反映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判断,作出鉴定证明,以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确保其真实公允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这样通过审计可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现代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关于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如“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等等,实际上丰富了信息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论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者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需求。

2.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道德风险对审计监督职能和独立性的解释。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界定:订立契约的双方中一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另一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侵蚀前者利益。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受托责任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实际上从委托关系的角度反应审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才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在道德风险模型下,委托人就应该设计一种激励监督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潜在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机构来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人不偷懒、说真话的问题。于是审计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形下,审计被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审计独立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逆向选择是对审计存在必然性的真实解释。在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来自于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是由阿克劳夫运用旧车市场模型开创的。其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间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经过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只有质量低的车能成交甚至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的信息总是比信息需求者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可能提供一种不完全信息或虚假信息的倾向。在这种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绩劣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满足自身利益。信息需求者或者因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来鉴别这些信息的真伪,盲从跟从这种信息,就会导致有限资源流向绩劣公司,而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司将退出市场或也采取披露虚假信息的措施。这就是会计信息市场上的逆向选择。会计信息可能由此而萎缩。因此,就需要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确程度。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可以导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4.信息非对称性对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审计期望差距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它既包括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的认识错误偏差而形成的差距,正是信息固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绝对的所以审计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不可能使之完全消除。于是,在公众需求和审计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期望差距。信息的非对称性很好地解释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信息非对称性是绝对的,但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审计自身内部环境发达与否等因素。所以,随着审计对信息非对称改变程度的不同,审计工作期望差距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而有所差异。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审计工作、建设审计理论体系

从本质上讲,审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构与社会有关各界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关系。审计通过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将经过审计了的、增殖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需求者。运用经济学知识可以从根本上对审计本质进行解释,从而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目标、职能、质量特征等。人们在规范、建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时候,就能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新晨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审计动因,对于指导审计实务、完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审计活动就是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审计来增加信息的价值,这样,审计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范甚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都得到了规范;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着手,有助于改善审计内、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时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审计冲突理论范文5

关键词:审计目标;公允性;合法性;相关性

财务表报的审计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活动,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具体来说,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审计目标决定于审计目的,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但在实际审计中,公允性与合法性的关系困扰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怎么确定两者的优先性,对明确我国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一、会计报表审计中公允性与合法性矛盾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分析

在目前会计准则体系还没有达到很完善的情况下,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和注册会计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企业交易事项的实质和会计准则不一致的情况,这必然会导致财务报表中合法性和公允性相互冲突的问题。所谓的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合法性是指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两者的冲突主要表现为:

1.会计准则和标准难以消除的边界规定。不论在我们的国家还是美国,定义的会计处理方法或对财产和收入证实时,都存在很多“边界”的规定。例如美国在SPE合并的投资规范中要求有3%的规定;中国外资投资以投资比例20%为界线,区分权益法和成本法的规定等。界线的规定是为了提供一个合理的确认标准,以限制其主观判断过程和随意性。但也产生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在非常近的边界的两个相同的经济现实,可能因为细微差别最终会导致的会计处理的结果是不同的。并可能使该公司在这个规定完成技术标准应遵循的准则却在本质上规避准则的意图。在我们国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冲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许多上市公司调整利润的工具。因此,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标准中保持适当的边界仍是必不可少的,但界线如果导致的合法性和真是公允性的冲突也不可避免。

2.例外事情的客观存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标准通常是基于历史事件的总结和对未来事项的设想,来作出合理的规范。任何一个规则制定者都不能预测所有可能发生的经济事项,认识的有限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存在例外事项。并且确定一个会计交易属于无数可能的例外的事项中的哪种,需要大量人工判断。

二、对合法性和公允性之间的关系不同认识

1.认为合法性优先于公允性。因为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保护合法权益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公平秩序,合法性就是公允性,依据统一的会计财务政策和法规,编制财务报表是公允的。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主要验证是否会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就可以公布公平与否的审计意见。显然,这一观点把属于审计对会计报表在所有主要方面的审计判断变化为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要求,它强调了行政和司法部门在审计监管的主导地位,是一种法律至上,难以达到理想的观点。何况,会计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本身是一个各种利益主体相互斗争、谈判和妥协的过程,会计准则便建立大量的会计程序确立多种可以选择的会计处理的方法。例如,期末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和加速折旧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不公允的。例如,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期末存货计价应用后进先出法比先进先出法更公允。此外,美财务会计准则也有滞后性、对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总是先由单一的会计主体去自行处理、摸索,形成会计惯例,最后才可能是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制定相应的改革前,在原有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对这种经济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将很难公允地反映其经济生活、对会计信息的应用者就会产生不公平的影响。

2.强调公允性优于合法性。因为该法律的本质是公允,良好的法律就要承认并保护所有社会经济主体的广泛、平等权利,就要为社会主体提供自由、公平、开放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验证会计报表在所有主要方面是否真实和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当公允性和合法性发生重大冲突,法律限制甚至是损害了公允性时,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会计、审计制度,最终实现公允性的目标。

三、确定以相关性为主导的审计目标

审计功能是指审计的作用和功能,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的决定的固有的、内在的功能。本文认为,尽管在初次审核产生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业主委托他人经营管理其财产,由于成本等各方面的考虑,需要一个独立第三方对经营者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这就产生了审计。但是今天的经济环境是最具潜力的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公司,已经存在于该公司的公司资产不属于投资者,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是公司管理层对他人财产的经营状况,这就从受托的责任关系中分离出来,潜在的投资者最需要的是投资公司的财务信息,本文认为审计信息理论最能反映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的计量属性,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报表的相关性,相关性成为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主要质量指标。既然会计报表本身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也就是致力于相关性,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论证了审计的功能是,对报告信息进行控制质量并提高信息质量,因此以相关性为主导的审计目标是合理的。

审计冲突理论范文6

【关键词】非审计服务;审计独立性

一、前言

随着我国审计服务的发展壮大,审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浮出水面,成为国内学者和专家关注的焦点。其中对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的关注尤为突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能起到其实质性作用。因此,对于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在近几年成为了研究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是非审计服务是否对审计独立性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安然事件发生之后,更是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兴趣。近年来,国内与非审计服务是否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的相关规范与实证研究日益增多,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下面笔者对这些文献及其成果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二、规范研究

肖仲云(2005)通过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且影响程度并不小,从而提倡我国加强对非审计服务的监管。刘骏(2005)同样通过规范研究,认为非审计服务会使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形成财务利益关系,而财务利益关系很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因此从理论上讲,它有影响与之同时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可能性,但可能性是否转化为现实则受多因素制约。叶少琴,刘峰(2005)从市场竞争和法律约束两个角度对咨询业务是否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是否需要分拆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结论是认为这些应当由市场竞争来决定。代旭(2009)通过对审计服务双方利益的冲突、注册会计师的角色冲突和形象冲突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鉴证类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较小;部分管理咨询服务对独立性的影响较大,应该重视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威胁,协调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防患于未然。

三、实证研究

而与之相反,刘星,陈丽蓉,刘斌,孙芳城(2006)通过对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同时披落的审计与非审计费用的研究,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独立性的替代变量,非审计费用及其与总费用比重的大小对操控性应计利润没有明显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没有证据显示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于海云(2006)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认为,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并不冲突,而且能够提高审计能为,因而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并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发展走向将是以审计业务为基础,向非审计服务业务领域拓展。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的还有:张晴(2006),她以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以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为因变量,实证研究没有发现非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的显著关系,没有证明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陈丽蓉,孙芳城,蒋荣(2007)以2001-2004年年报中同时披露审计与非审计费用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的视角,以发表审计意见的倾向作为审计独立性替代变量,非审计费用与非审计费用比重为自变量,对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表明:非审计费用没有影响审计意见的形成,因此没有证据显示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在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误与预期费用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汤敬(2007)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我国2002-2005年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的若干因素,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非审计服务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服务中的实质独立性。董普田,高良,严骞(2007)以2003-2005年期间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同时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和非审计费用且获得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非审计服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非审计服务非但没有影响审计独立性,而且提高了审计质量,且非审计类鉴证服务比非鉴证类服务更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改善。陈丽蓉(2008)以2001年至2006年年报中披露有非审计费用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未发现行业因素和宏观政策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样本和控制样本的一一配对,并运用均值检验、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发现:是否购买非审计服务对操控性应计数和审计意见类型影响不明显;非审计费用的绝对金额的大小或者比重大小与操控性应计数的大小、方向都不具有显著相关性,非审计服务的存在并没有使注册会计师容忍管理当局有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非审计费用的绝对金额的大小,比重大小以及未预期非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均不显著相关,非审计服务并没有负向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从而得出结论:没有发现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实质独立性的显著证据。陈丽蓉和李红(2008)以2001-2006年同时披露有审计与非审计服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委托视角经验验证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管理层认为非审计服务不仅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反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这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说明他们对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是否有影响的态度。苟新蓉(2009)从理论和实证上做了全面的研究,再次支持了多数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在理论上,她分别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及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实证上,她运用2005年和2006年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

四、文献结论评述

从以上文献回顾可知,近年来绝大多数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相关的规范性研究结论都从理论上认为非审计服务会影响审计独立性,都会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的双重影响的层面展开讨论,但并没有实证证据能够支持这些推断。

而实证研究中,多数研究结果都说明:中国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于非审计业务的影响并不能直接验证,而是进行数据验证时主要借助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成本等一些替代指标做实证分析。而且关于此课题的实证研究总数还很少,结论也不尽相同。非审计费用不容易收集,审计独立性的指标难以量化表示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是导致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要使这一课题的研究更科学准确,应当首先在实证研究方法上有所改进,并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而非只从某一方面或视角进行实证分析,这样会得出更加令人信服且全面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肖仲云.论非审计服务对我国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2005(6):59-62.

[2]刘骏.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叶少琴,刘峰.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混营抑或分拆[J].审计研究,2005(2):44-47.

[4]刘星,陈丽蓉,刘斌,孙芳城.非审计服务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吗[J].会计研究,2006.

[5]于海云.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并不影响审计质量[J].财会月刊,2006(7):56.

[6]张晴.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关系之研究[D].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7]陈丽蓉,孙芳城,蒋荣.基于审计视角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J].2007(9):118-122.

[8]汤敬.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9]董普田,高良,严骞.非审计服务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7(5):42-47.

[10]陈丽蓉.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

[11]陈丽蓉,李红.基于委托视角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J].当代财经,2008(6):107-110.

[12]代旭.审计独立性与非审计服务[J].银行家,20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