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1

整合教学目标

根据三亚学院的“31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倾向,笔者首先明确并整合了教学心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优势,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以后成为一名教师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紧密,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保持教材体系科学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应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一)弱化理论教学

总体而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由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构成,但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为学习心理和学生心理,对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重视不够。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在“理论”与“应用”的选择上,弱化一些理论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这些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上面;依据把教育心理学课程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教师和学生心理,分别介绍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心理;第三部分为一般学习心理(简单介绍各心理学流派的学习理论,对教材的第四、五、六、七章进行整合和概括)和学习动机,第四部分包括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学习策略,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定。

(二)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程改革中设置较多的实践课时,增加了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涉及不多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的礼仪和沟通等实践内容,并让学生亲自撰写教案并开展讲课比赛;联系本地的中小学, 让学生每周都有实习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课方面的培训,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沟通和礼仪培训,让学生能够胜任在中小学实习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去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学习,成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在就业时能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课前音乐熏陶

在每次上课之前的5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愉悦、轻松、平静的音乐,让学生有一个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做到愉快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二)讲授法

讲授法是本课程教学主要的方法。通过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授,使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基本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科的逻辑体系,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讨论法

通过讨论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的要求”部分,采用讨论形式,既强调由任课教师提出一些带普遍性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与自己的想法,针对典型问题开展讨论,做到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

(四)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在“教师的基本品质”“课堂管理”等部分,运用经典正反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案例的运用又反过来促进了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五)研究型教学

给学生列出一定的主题,如“教学空间设计”、“大学生学生特点”、“大学生学习风格”“教师的职业倦怠”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采取访谈法、问卷调查去做实际调查,形成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开展研究报告汇报会。

(六)引入心理测验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心理测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部分,随堂对学生进行气质测验、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团体心理测验,

(七)引入团体心理训练

在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恰当的心理训练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每次课程开始之前,引入团体心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大风吹”、“滚雪球”、“大胃王”、“幸福尺度”、“青蛙跳水”等。在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将“信任之旅”、“信任背摔”、“有点大轰炸”、“我的自画像”、“20个我”、“头脑风暴”“心有千千结”等诸如此类的团体心理训练应用于教学中,这样,既增强学科兴趣,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八)试教法

试教法是指运用角色置换原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与“学”结合。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以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撰写教案,并在组内开展评比评选出优秀教案,然后在全班进行讲课比赛,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个性化结合起来。

(九)运用演示法和实验法

如“知觉广度”、“从众心理”(阿希实验)、“问题解决模型”等等,通过这些课堂实验演示并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十)引用电影教学法

把电影鉴赏引入到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部分,引入教学电影《铁血教练》,让学生的观看电影片段同时,并思考和讨论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十一)开展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完成听课任务,即听一位三亚学院优秀教师的课,进行观察学习并做出学习反思;通过讲课比赛挑选出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备课,针对三亚市一中这个实习基地的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切实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找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差距,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拓宽交流反馈平台

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反馈渠道。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班级QQ群、BBS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答疑、手机短消息平台、微信、微博、电话答疑等交互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如把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在QQ群里共享,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在BBS里设置一些专题,鼓励学生就这些专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微博里发表一些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供学生进行学习。

革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轻视学生过程的状况,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发展型评价、过程性评价。更新单一静态的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实施动态考核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堂; ppt技术; 问题与原因; 正确认识; 准确选用

2015年秋季,盐亭县启动“2015年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作为小语辅导教师之一,在批阅学员的作业中多次发现:很多教师对ppt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ppt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现就ppt的制作与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期对大家教学有所裨益。

一、现存问题与原因

由于ppt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乡村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接触时间更短,对语文教学中使用ppt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虽经过网络培训,但短暂的培训时间老师们仅仅学会了制作ppt课件方法及课堂的浅层次实践,至于制作的质量高低、课堂效益如何则难以保证。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制作ppt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其制作的内容是否符合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等也是值得深思的。因此,在语文课堂ppt使用上就出现了以下问题:

1.简单替代作用――老师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简单移植到“ppt”或“投影仪”上,ppt成了“黑板的延续”,用等于不用。

2.盲目“炫技”――很多教师喜欢在“ppt”文本中添加一些激发学生兴趣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细节,比如:加闪图、加色彩艳丽的文字图片等,以为这样的“成分”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无关信息”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反而有害。而且年龄越低,对主体造成的内容认识、理解干扰越大。因为学生的随意注意在低年龄段学生身上表现尤其突出,最容易受干扰。

3.滥用ppt。我们很容易看见网络上或课堂上出现的许多教学课件,就是课堂流程的记录,甚而有老师把理解的重难点详细地标注出来让学生抄誊。一堂课老师把几十张ppt或音视频播完,教学也就结束。课堂上学生顶多也就是个抄写员、观察员,偶尔发言也就只是表个态。学生缺少课堂深度参与,也就没有深度生成。这种诟病是由于许多教师认识不到媒体技术的真正作业,结果自然造成课堂教学完全地依赖以致滥用,教学完全被媒体技术牵着鼻子走,其功能不能真正发挥。

4.用而不当。不恰当地使用ppt,让语文课堂失去“语文味”。如果不当用而用,就会产生“东施效颦”或“画蛇添足”之憾。譬如:教学s版语文教材《一块特别的石头》,有的老师把冰川知识作为教学重点,长段时间视频播放展示、ppt大量的介绍等,把语文课上当有的字词教学、语用训练、写作指导等该学的东西大大弱化。这显然就是用错了课堂――冰川知识不是语文课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否则语文课就上成了科学课、地理课,让其失却“语文味”。

像以上的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引发的问题,还真是不一而足。细细思考这些问题,其实暴露了老师们对ppt作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从而引发设计、制作到使用上出现了种种流弊,应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正确认识ppt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使用ppt作为一种“时尚”,而不考虑使用的真正目的,课堂必定演化成花哨的情景展示,或成为老师课堂的“独舞”,或变为老师“炫技”的靶场,这跟街头卖艺没什么两样。

那么ppt的作用是什么呢?究其使用的意义而言,我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它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而生。其作用是为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凡是跟实现教学目标不沾边或关系不大的媒体手段尽量少用或不用。有了这样的认识,语文课堂上ppt等多媒体的选择、设计、使用等就有章可循了。

三、语文课堂如何正确使用ppt

1.关于ppt的设计

(1)ppt的制作应该简洁、突出重点。教师要慎重添加华丽的背景和无关的文字材料,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在设计文字文本的时候,要注意普鲁斯特效应。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有关色彩词汇时,要注意把ppt上词汇的字体颜色和要描述的颜色做成一致,比如说“褐色”“黄色”等词的颜色就应该用相同颜色;语文课中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是比较多的,因此老师在制作ppt选择图片时更要力求其色彩与文字描述的一致性。这样学生最容易记住,让其认知负担最小。

(3)图片的选择使用。在ppt的制作中,选择图片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是单纯为了取悦学生而与教学内容没有联系的图片,则最好不用。在多数情况下,要使用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图片,而且图片的运用也有讲究。

就每张ppt图片来说,它具有语文训练的功能越多就越好,如果训练内容层层深入的话,越至后面越精彩。就说《火烧云》一课,天空出现的云霞图片可谓多矣,我们在选择时,尽量满足颜色和形状都具有代表性的。这样教学时既可以在颜色上进行印证,也可以在形状上进行比较,最后的拓展说话、写话也可以作为示范图片来用,可谓一图二用或多用。这就避免了老师备课时不知该在“云”量图片中如何选择需用或者选择图片过多,造成一节课播放不停的局面。

2.ppt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ppt出示的时机要根据需要而选择。ppt何时呈现的时机问题,这要跟学情结合。先呈现ppt内容后理解,这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种方式由浅入深,水到渠成,适用于一般学生的思维模式。技术上讲就是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接受,但不易形成深刻的思辨冲突,易让认识过早遗忘。先理解后呈现,这是在找例子印证结果,易于让学生加深认识和认同。如果理解的内容较为艰深,就能引起比较强烈的思维冲突,这时的ppt技术支持恰到好处,这正是技术予教学的真谛――突破难点!

(2)页面切换的速度。ppt切换速度过快,学生容易出现变化盲视。也就是说,学生看不出场景的变化,如图片、文本的变化。尽管老师已把页面给切换了,而学生的目光却仍然停留在上一张ppt图片上,这时,新图片对学生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教师自认为学生完全看清了一切。实际上变化盲视告诉我们,只有有目的的专注于物体才能看见它们,否则是看不出它们位置的任何变化。而且ppt切换太快,学生也没有时间做课堂笔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2个方法。一是降低ppt图片的速度,让学生自然地度过变化盲视时间。二是在ppt图片后,要及时提醒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内容上来。

总之,笔者看到身边许多乡村教师ppt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教师对它的认识尚有待提高,技术尚需炼就。其实这门技术从设计、制作及运用上与心理学、教育学要紧密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能,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3

关键词:培训知识巩固 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14-01

现代培训教学中,教学方式已从传统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直观、生动形象,学员更易接受,培训效果更好。在使用多媒体培训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是课件授课,面对大量新信息,学员对所学知识尤其是一些重点内容有印象但记不住,或者,注重了多媒体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师的对重点知识的讲解等,这些现象反映了多媒体教学更多的注重讲述,而忽视了学员的接受度、巩固度及互动性,非常不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培训学员只有得到巩固的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定向作用。

1 加强课堂教学的记忆效果

所谓知识的巩固是指知识掌握过程中对所学材料的持久记忆,它是通过人类的记忆系统实现的。知识巩固的实质就是记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并不需要学员完全记住,即使需要记住的内容并不是要求学员从同等的牢固程度和精确程度记住它们,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应根据本堂的课培训大纲要求,明确地确定本单元教学在记忆上的任务,然后按照记忆的管理去组织教学培训工作,以达到最优的记忆效果。

要提高课堂的记忆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 适时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向学员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便于学员掌握重点内容,是授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求学员知道应识记什么,识记的牢固程度和完善程度是必要的,但提出这种任务要注意适时。不要在一上课就强调记忆的要求,过早的提出记忆任务,会使学员在听课是吧记忆提到首位,从而妨碍它们积极思考和理解主要内容,结果反而不利于识记。

1.2 要充分利用情景记忆去组织教学

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当时的场面和情况历历在目,或者新颖的提出、令人发生兴趣的东西,激动人心的生动形象事件,都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而易被记住,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教师要在教学中使学员在无意识中记住很多的东西,即要充分利用情景记忆去组织教学,从而使教学艺术上升到一种很高境界,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特别在讲授一些单调、抽象、枯燥专业课时,学员不易产生兴趣,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比如:我在讲油气在油层的储集方式时,讲一个简单的例子:水充满在海绵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家都见过,那么油气储集方式也是一样。这样掌握了储集方式,也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进一步了解产生的原因,这节课授课效果特别好,学员充分利用无意识记,掌握了知识。

1.3 灵活复述达到长时间记忆效果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储存。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因此,在培训教学过程中,让学员复述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必要的,受培学员培训往往是为了参加技能鉴定、各类取证,长时记忆会使学员终生受益,为了使学习内容长期地保持在学员的记忆中,并灵活运用知识,不能满足于单纯复述教师所讲词句,应该让学员通过思考进行精细的加工,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内容,这样才能收到更有效的长期记忆的效果。每节课在总结所学内容时,先由学员总结,然后有老师补充,这样效果最佳。

1.4 使学员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在学员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加工水平,指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加工,如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系统化,或者是对材料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编写材料提纲,对材料提出问题等加工方法都可以增进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由于学生对材料进行了较深入的意义加工,也能提高保持与回忆的效率,有益于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尽可能把所学内容归类并把它系统化。在给技能鉴定学员讲述题库题目时,我就经常用一主线把零散的试题穿起来,给它系统归类,这样,学员理解了有系统的知识,才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

1.5 充分利用生动的具体的形象和肢体语言教学

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比之言语、抽象的东西更易识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动用生动的形象和肢体语言帮助学员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着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例如,我在讲游梁式抽油机时,把培训学员带到现场,现场观摩抽油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观了后,培训学员就能够记住一个个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即是形象记忆。

2 有效组织复习

要使学员获得巩固的知识,复习这个环节尤为重要,许多人认为就是让学员自己看,这是片面的,搞好复习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 重视复习环节

在培训教学中,学员年龄明显高于学历教育学生,学员的理解能力远大于记忆能力,所以,即便是理解的材料,依然会遗忘,必需安排复习,使学生有不断重复学习的机会。复习一定要注意方式,复习并不是过多地布置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盲目地增加复习量,致使学员负担过重,这种方法得不偿失,而是使学生在新课中复习旧课有更多的计划去应用知识,就会使他们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及任务,安排并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复习学过的知识。

2.2 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

对于必须熟记或记不牢就难以进行下一步教学的基础知识,可以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教师在要求学员过度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号过度的量,过度并非愈多愈好。倘若超额学习的次数太多,则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并可能有报酬递减的效应。因此,真正使知识得以巩固的关键还在于对记忆方法的指导及合理地安排复习。

2.3 复习方式要多样并给以指导

复习不等于机械的重复,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方式,这样,科避免枯燥,可使学习内容与其他有关的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使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灵活,其次,采用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进行复习,这对知识的巩固很重要。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4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1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再次走进校园,走进那个无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动难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转化,从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变成了站在讲台之上传授知识,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骄傲的。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特地将我们送到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为期1个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概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飞行教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教授学员飞行实践技术,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军事化得管理,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在飞行上又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者联系,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个一名成功的飞行教员应该具备的。

  其次,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除了技能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要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2

  庆幸自己可以有机会步入教师的队伍,对于我来说有心而无力,有许多时候自己希望可以把自己懂得的东西教给其他人,可是自己学历实在是差了很多,但是一步步走来,总算是有机会加入教师队伍,心中的喜悦,却不能过于表达。因为我什么都不是,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只有听的份,看的份,其实和博士、硕士一起参加岗前培训,还是会有那么点自卑感的。不是说他们当上教师一定比我强,只是他们能拿到高学历,而我没有,就证明在这方面人家都比我强。下面介绍一下岗前培训的受益。

  现在人的素质差得只有‘奴隶式’的强迫了。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竟然比小学生还不如,必须签到还要用成绩来控制。(每节课1点5分)真的没办法,因为你不这样,这些高校教师或者还未成为真正意义的高校教师,他真的会有一大部分缺课。即使这样,依然有缺课的,有迟到的。寒心之于,我不得不想,我们将来从教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用这种方式来控制我们未来的学生,祖国的花朵。

  岗前培训分五门课‘《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职来道德》’

  《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以高等教育和心理学两方面着手,主要从心理学上来帮助高等教育,了解人的学生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规范其行为,研究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习等行为。其中着重讲了,如果你是位漂亮的女老师,那么来听你课的人会很多。不管学生出于什么心理,总之你讲的东西会让更多的人接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以美传教授业,也可以算是一种辅助教学。但是可能其他的教师会产生妒忌等等的思想言论,正是‘怀壁其罪’。另外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来分析学生,同时也分析教师自己。如何让自己教得符合学生,如何让学生配合着学习。因才施教,对于脾气暴的同学,他犯错,你当同学们面教育他,他可能挂不住面子揍你,这又何苦呢?针对其弱点进行教育教导。让学生感受到‘爱’,抓住学生想要的,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想要的。把学生的心理搞清楚再给学生进行教育。

  《高等教育法规》法是规定人们生活活动的,维护秩序的。对于学生的管理,首先教师要懂得法,才会去遵守法。比如半夜查寝,没收电炉子,禁止大学生结婚等等我们以往认为对的行为,却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而不自知。想想这是多么可怕。你的行为到底是‘人治’还是‘法治’。这很重要,一个不懂法的教师,你的言行一旦传给学生,岂不是要天下大乱,误人误己、将来学生犯错,说‘我们老师就是这么教的!’真是难辞茯咎。

  《高等教育学》教大学生,却不懂得什么是教育学,这能行吗?不懂不知道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这能行吗?不知道教育目标,这能行吗?如何教?怎么教?如果不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靠自己的点墨,如何能教好学生!不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怎么教?所以其中还涉及了《多媒体CAI课件制作》。这一部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个高校教师不仅要懂自己教得东西,还要运用现在的媒体技术,音频,视频乃至于一些小的动画,都以为是高科技,可是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三言两语,就让自己对制作课件感了兴趣,自己掌握了这些知道教学的时候,自然会让学生不只单调的听,还会在娱乐中学习。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不学不知道有不足!如何使自己具有教育能力,如何推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如何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开始愿意接受,这真是个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不是夹着本书进大教室给大学生‘的不的,的不的’念念书就行了。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从他的教学中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从怎么维持课堂纪律,怎么去让自己以爱上这个行业,真正的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事业,当成乐趣来教学,而不是见到学生就头痛,放任自流。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他凭什么去当别人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我们这些新进入教师行业的新人是不是也应该思考!

  总之,虽然自己每天上课也会坐不住板凳,也会有点犯迷糊,但是真正想做教师这个伟大职业的新人,还是应该多听听这些教授前辈们苦口婆心的指点。也许有一天我们在教师讲台上,会想通他们曾经说过的某一句话,原来应该这样子理解。就像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问题,当你还没蹋上讲台上的时候,已经有人给你解答了,而你却从没记起!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3

  今天下午开展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受益良多。张书记和訾校长的现身说教以及实践案例都给了我许多启发。我对今天的培训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5

笔者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在学生大三第二学期的时候开设了学科教学论和教师技能培训这两门课程。前者倾向于理论阐述,“力图从理念、理论、策略、案例等层面,紧贴国际教育科学学术前沿,紧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紧贴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阐述学科教育的现实课题与未来发展,为广大教师拓展新的视野,为学科教育学丰富新的内涵,为课堂教学实践提示新的策略。”[2]后者则是站在实践的视角,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真实课堂环境,学生通过体验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感受真实课堂的氛围,为实际教学积累经验。

以本专业的“教师技能课”为例,我们的课程是这样安排的:以广东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全书的内容按章节分给全班38位同学,各人按自己的理解准备教学,分为二十分钟的讲课与十分钟的说课,该同学完成这两项之后全班同学开始评课,主要是就其讲课中的优点与不足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点评。同时,该同学还要将自己的讲课课件与说课课件外加教案一同交给老师,作为评价的另一部分依据。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师技能课”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一、“教师技能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第一,表现在学校对本课的时间安排上。由于本校实行的是“2+2人才培养模式”(两年的通识教育加两年的专业教育),学生在大一大二只有几门专业课程,绝大部分是公共课程,没有设置教师技能训练项目,学生在此阶段只是利用零散的机会(有些教师会安排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讲解,几乎都是大学知识)积累一些教学经验,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教师的专业指导。大三阶段学生开始全面接触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负担一下加重,学生很难积极准备和对待技能训练。大四时学生又面临就业问题,更加无心投入,以至于我们的教师技能培训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二,课程比重安排不合理。众所周知,课程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胜任中等教育的师资”,其课程设置应该重视教育类课程和技能类课程的比重。[3]但是,我们的课程却是以学科类课程为重,对于师范类课程只安排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而实践类课程除了大三第二学期的教师技能课之外,只剩下教育实习。“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4]这样的课程设置,从主观上极力强调学生的专业学科发展,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殊不知,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以后大多数是要从事教师职业的,而是否胜任的最基本因素就在于教师技能。

第三,技能训练不到位。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把教师技能分为四大类: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5]单就普通话技能和书写规范汉字这两项来讲,以本专业的学生为例,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对这两项的能力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完全建立在自我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在讲台上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站位,动作僵硬,语言缺乏生动感,虽然很多学生的教学课件做得相当精美,却不能将精美的课件与精彩的讲课融合,导致课堂有技术没艺术。

第四,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和基础教育实际相脱离现象较为严重。现行的技能课训练和训练场地只局限在本班内部,与中学的联系不够。学生对现阶段普通高中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态度没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于是就表现为大家备课时的“凭感觉”,结合自己上学的经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所以笔者建议:我们应该与中学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要加强师范生与本专业在中学的实际课堂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入课堂,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2.课堂组织不到位

首先,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时间的控制不严格。虽然教师要求的是二十分钟的讲课十分钟的说课,但是很多学生根本不能严格遵照这个要求,要么是讲多了,要么就是几分钟了事。试想一下,在实际教学中一般课堂教学时间就是严格的45分钟(科学地讲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能讲授40分钟,以普通高中为例),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把控教学时间,要学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安排内容过多的时候,要合理删减;教材内容太少,要敢于创新,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其次,课堂纪律松散。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加之对教师技能课的不重视,导致到课率不高,没有形成严肃认真的实战演练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之下,讲课的同学无法全情投入,听课的同学也无法专注地听,最后导致大家评课的时候有时需要老师点名才会有人站起来回答,没有产生互帮互学的效果。

3.评价体系不健全

虽然设有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讲课、说课、评课,但是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却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我们的评课一般是在学生讲完之后展开的,在座的同学往往是以同学之间平时闲聊的语气和态度指出同学的不足或者是优点,这样的评价也都是出于同学自己的直觉经验,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更谈不上有多强的导向性、激励性,没有起到评课的最终作用。特别是说课,很多同学都是在进入大三阶段才听说这种形式,而对于其具体的说课内容、评价要求完全没有概念,经常是讲课的学生只是就教材、学生、教学流程照着课件念一遍,对于比较有价值的设计理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很少提及,而评课的同学也是将说课略去不评。至于教案,同学们不是很清楚教案到底有什么作用、涉及哪些内容,所以大家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写一份教案交给老师,至于老师是如何评价的更无从知道。

二、“教师技能课”的改进建议

1.优化配置课程结构,完善教师技能培养体系

按照内容划分,师范生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学科知识,一类是师范生知识,这里又可以分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和教师技能训练及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立足于师范这一特殊定位,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各个课程的比例,做到比例均衡、方向明确,既能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专业上的发展,又能立足于师范生的定位练好教师的基本功。同时,在师范知识领域,将理论与实践合理配比,使学生“知行”结合。还要安排好技能训练的时间,最好能够保证学生每个学期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编排较为严谨的学生技能训练特色课程,制定出严格的课程考核机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确保有序长效地运行。

2.加强技能培训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训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师范生技能培训与基础教育真实课堂的一致性,让师范生时刻了解现行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需求,以便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

3.加强基本功训练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6]西方研究者诺尔・希勒及其同事们对大学毕业的中小学教师考核的结果表明,在达到一定的智力和认识水平之后,从事教师工作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等教学技能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与其工作效果呈正相关。并提出一旦达到或超出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线”,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将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7]并且,在现阶段来看,各个学校安排的学科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重视,将教师口语、书法、普通话培训等作为专业课程严格设立教学学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坚实的基本功培训。

4.充分利用微格教学资源

微格教学是一种“讲课―观摩―分析―评价”的方法,通过录像机、磁带录音装置和实验室式的教学练习,使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变得可观察、分析和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等进行选择性的模拟。[8]也就是使受训者处于缩小和集中的状态,在微型课堂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借助现代媒体记录课堂细节,再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通过调节记录视频的速度来反复讨论,分析优缺点,对不足的地方可进行多次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技能。[9]

运用微格教学,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在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为其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在真实教学中出现自己教学技能的缺点给学生或教师带来的压力。同时,微格教学中通过现代媒体记录下来的视频等资源,可以让学生当作自我的成长记录保存下来,这在强调评价方式由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的今天尤其有着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灵敏.关于教师教育问题的研究――“教师技能训练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报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55-58.

[2]钟启全.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照格申.高师专业教师技能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内蒙古民族大学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8.

[5]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

[6]乌兰.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5.

[7]朱新春,等.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中理科班;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13-02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法制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学生法制道德意识的重要课程。高中文理分科后,理科班的政治课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不受重视,教学效果也亟须提高。

一、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文理分科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在微观上来讲,理科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形成偏见,理科班思想政治教师也对理科学生的教学产生懈怠的心理,从而不能达到我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二是在宏观上来讲,这样会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理科班的政治课教学,提高理科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对理科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影响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理科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足。分科以后,思想政治课作为非高考科目,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已经大打折扣,学生只对高考科目感兴趣,而对作为非高考的学科则缺乏学习动机,甚至有抵触情绪。“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理科班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对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因此对于他们所不擅长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不足的。

(二)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政治学科在中学里算是一门“小学科”,一名政治教师通常要带5-6个班级,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反思,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修培训以学习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教育研究。因此会出现政治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的现状。

2.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指出的:学生的学习不是传统的刺激――反应的认识活动,而要让学生亲自参加到认识活动中来。很多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就是教师从上课说到下课的“一言堂”、给学生极力灌输理论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一些原理的真谛。同时,文理科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很多政治教师都是兼带文理科班级,而对文理科班级却采用同样的教学设计。早在中国古代,《论语》中就曾记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大量生动案例;在现代教育中,许多教育家对学习差异、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也做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都表明了因材施教的许多优点,而现在很多中学政治教师对待理科班的政治教学却不能因材施教。

3.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尤其是在理科班的政治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们在课桌上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师跟全班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师对学生是一种支配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差。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发火,有时甚至和学生吵起来,这样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起着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三、高中理科班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对策

基于对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影响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的分析,为了提高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注重导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开头部分非常重要。重视课堂导入即导课的重要作用,积极寻求新颖的导课方式。多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通俗易懂、能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免了政治课一开始就枯燥的局面。

很多教师认为导课只是为了参加讲课比赛时的一个花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复习导入或是直接进入新课。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导课方式,尤其是理科生更不喜欢,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便失去了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由此产生恶性循环,使得理科学生更不爱学习政治课。因此,要注重导课在理科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二)针对理科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理科生在平时学习中大量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对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因而也会提不起对政治课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针对理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课堂中,要改变理科生对政治课的消极态度,首先教师必须要热爱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理科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多,教师一定要正视理科生对文科学科学习兴趣不浓的客观实际,理解他们对政治课的消极态度。教学中,教师可以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佐证政治观点的材料,师生共同探究这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跟他们的理化生有关联,消除传统意义上对政治课堂的偏见,使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感觉到政治课课堂是十分轻松的。就像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暗示教师那样坚定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

信心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因此针对理科学生因材施教树立其学习政治课的信心,对于提高理科班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

(三)合理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具有不可阻挡的发展前景,多媒体教学易于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达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重要的还是要教师设计制作出符合美学、认知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是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原理,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这点,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在PPT中插入一些图片、音乐、视频,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由教师来主导,学生会非常配合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我们教学的手段,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度”,什么时候需要利用它,什么时候需要老师来进行讲解都需要有所把握。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教学,会有助于提高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中时期正值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思想政治课就显得尤其重要,高中文理分科后,理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可能会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许多困难,但同时由于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较强等特点,这也可能会给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文理科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学校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典兵,张忠华.学校教育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刘天才.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蔡勤霞,孙凌曦.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政治[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6]陈晓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陈善卿.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KennethD.Moore.中学教学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0]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11]彭隆辉,孙继儒.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2]卢书兵.中学政治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3]欧阳超.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4]王有智,欧阳仑.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15]吴宝传.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0).

[16]温以文.培养学生“三力”让政治课堂鲜活起来――浅谈高中理科班政治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17]孙佰玲.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2010(3).

[18]胡振华.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兴趣的初步探索[J].学术论坛,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