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地理教育教学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幸福与健康发展,更强调人的积极作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人的积极层面的挖掘与引导,从而帮助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新兴科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与生活实践中都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充分印证了积极心理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引入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地理时,提不起兴趣是导致地理学习的效率低、质量差、效果弱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们要重视兴趣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让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地理作为初中学习中新加入的知识内容模块,没有知识基础的支撑,加之于地理知识的科学性、理论性也比较强,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是为以后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所开辟的新的领域,奠定的新的基础。在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入门”很重要,这一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带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知识的探索实践中去。
2.引入积极心理学,营造课堂活跃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积极心理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与体现,为学生学习地理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诱发心理中积极层面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谐积极而又幸福快乐的环境氛围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追求和激发积极心理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和营造,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积极心理学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爱上地理课,爱上地理学习。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地球仪的实物展示,让学生在亲身的感悟和实践体验中感受到地球仪的构造及应用原理,通过地球仪的模拟演示,直观而形象的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等基础知识和问题,在实物教学的多样化形式中,让地理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积极的吸引学生的参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对学生的吸引,从而以多媒体的图形、声音、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到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3.引入积极心理学,挖掘学生深层潜力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地理的学习中也不应为学生设限,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地理学习的潜力股。七年级的地理处于新知识的接触阶段和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还可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挖掘空间。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也要多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让学生相信自己在地理学习方面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多赞扬、多鼓励、多支持、多引导、多启发,建立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保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用这种肯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心理层面中积极的一部分,并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心理的作用下,树立信心,挖掘自己在地理方面的潜力和天赋。
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2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丽萍(1961-),女,辽宁凤城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辽宁沈阳11003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05-02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加剧,心理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许多高校纷纷成立应用心理学专业,近些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但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完善。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构建科学的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是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四大领域。
结束后,我国几所重点师范大学率先恢复了心理学科,当时基本以教育心理为核心。顺应社会发展,一些高校相继设立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却滞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专业教育内部原因。综观我国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共性问题,突出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培养规格不明确,导致课程庞杂、零散,难以形成完整体系。由于大多数学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过于笼统、概括,而培养规格又缺少明确、具体的界定,因此,使得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意义得不到发挥,致使建立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础之上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失去了实质性的依托,难以构成完整的体系。
2.专业方向设定过于宽泛、模糊,缺少细化,学生专业方向定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主要分为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四大领域,每个领域研究对象不同,涉猎课程各有不同。然而,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却缺少相应的专业细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将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统合在一起为一个专业方向,这种宽泛、笼统、模糊的专业设置,使得心理学与不同领域相关联的专业课程混合在一起,构建一个主干课程架构,这必然导致主干课程架构缺少明晰的专业方向,致使学生难以形成专业学习的主攻方向,专业学习难以深入。
3.课程设置缺少整合,所设课程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由于培养目标笼统,专业方向宽泛、模糊,致使应用心理学专业所设课程庞杂、零散,缺少明确专业方向和完整的学科体系框架,学科设置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难以获得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和理论框架。
4.教学内容陈旧,与当前社会需要脱节。20世纪80年代后,一改前苏联心理学课程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大量引入欧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教学内容在专业理论方面有了极大的扩展。但使用的教材内容仍显陈旧,更由于心理学本土化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与我国当前社会需求脱节。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基础心理学相比较,应用心理学更为突出心理学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应用心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更为强调应用型和实践性。就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看,其一,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二,培养研究型人才。前者,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心理学工作者,学生毕业后投入各领域,用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理论和技术,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后者,学生本科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接受应用心理学更高层次的学习,为从事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打基础。不论哪一个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其不可或缺的特色。然而,实践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明显缺失,表现为多数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步入社会后,普遍缺少实践能力,不会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解释现实问题,不会应用心理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而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也表现出缺少专业方面的实践积累,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探讨实际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1.立足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于“广博、宽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广泛的适应性,有专业特长”。以此为基础,确立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合理定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以及寻找有效的实现途径。
2.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基于我国对心理学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和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状况,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阐释,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在思想品德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可具体作如下阐述:(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要求学生有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有奉献精神,有服务社会意识。(2)知识结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既有一定的与专业关联的文化知识框架,也要形成至少一个明确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框架。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由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和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构成。其二,延伸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这部分内容由与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四大领域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构成,围绕这四大领域,分别设定四个不同专业方向延伸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架构,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选择某一方向的课程。其三,拓展性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这部分由核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延伸性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延伸和拓展的内容构成,包括诸如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其四,更高层次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由心理学研究方法、专题实验、各心理学流派理论及技术等知识构成。(3)能力要求。这是指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相关领域的心理现象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初步能力;运用一门外语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如网站编辑的基本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心理测量、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课程体系框架。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五个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专业扩展选修课程以及研究性课程,每一模块中又包含不同层次的课程。(1)通识课程。该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英语、高等数学等。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与许多学科具有关联,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除了学校规定的通识类课程外,应重视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建构。(2)基础导论课程。这部分课程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等。这些核心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延伸性,是各个心理学专业方向都必须掌握的入门课程,该类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心理学专业领域,同时也为后续的不同专业方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专业导论课程。此类课程主要有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专业导论课程以基础导论课程为基础,向应用心理学四大领域延伸,学生完成核心基础课程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具体的专业方向在专业导论课程中再选择某一方向的课程,作为其专业主攻方向,形成专业特长。(4)专业扩展课程。包括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学流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学等。根据应用心理学科发展的特点,为本科生开设各具特色、内容广泛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为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学各学科的进展提供了保证和资源。(5)研究性课程。为本科高年级的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独立研究和高级研讨的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心理学研究。这些课程可设为考察课程。
4.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模式的实施途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是个整体工程,既要考虑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同时也要考虑专业方向的科学界定。
第一,构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确立科学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打破过去孤立、割裂的课程状况,围绕应用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工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确立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构建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层次化、模块式课程由五个模块组成,包括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专业扩展选修课程以及研究性课程。五个模块的课程注重横向沟通、纵向整合,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建构一体化、结构化的完备知识体系。
第二,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其实用性,专业课设置应突出应用性,突出其实践性。要着眼于现实情境中所涉及的心理学问题。要实现应用心理学的培养目标,体现其应用性和实践性,必须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状态,增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环节教学,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实践课(包括实习课、见习课)可与理论课穿行。实践课要突出操作性、技术性。
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3
1.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细节是魔鬼。”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教育环节中,需要抓好有效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学习,保证其自身的技能素质发展。在当下高校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难以扮演一个心理学教育“协调者”的身份,这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学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心理学知识的教导,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高校老师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配合,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各个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展开具体教学课时、内容等的安排。目前来说,很多高校教师都存在教学观念及其方法上的缺憾,不能很好地顺应心理学教学的潮流。
1.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在心理学知识教学中,《实验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块。该门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心理学的逻辑性、实验性。但是就笔者观察得知,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法都比较老套,也因此不会具备很好的教学效果。该心理学课程抽象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高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这就出现了一幅画面:“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台下的学生却似懂非懂地听着”。在当下高校教育中,影响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这对于心理学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比如一些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不具备创新性,真正的教学课时比较短,教学内容都是以前的一些知识。在一些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中,其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应用技术、设备是比较落后的,不能保证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现阶段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一些高校依旧延续传统的实验模式,比如受到实验器材硬件的限制,有些班级需要进行分组轮换,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比较刻板,难以突破模仿性实验的局限性,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常有危害。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使进行很多教学环节的量变,也难以实现心理学专业学生实验设计效果等的质变。并且在现阶段的心理学实验课程中,其考核模式也缺乏规范性,大多进行理论性考核,对于实验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偏少,仅仅利用试卷进行学生能力的检验,未免有些片面。
2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与“基础化”
笔者认为要想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应用,需要做好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实验心理学》教学的存在问题,其实该问题的解决也牵扯到了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学习问题。在各个高校心理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入门课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需要根据该基础教材的具体内容,因“人”施教。该课程具备比较强的理论性,应用体系比较抽象,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需要进行学生预习模块、教师教授模块、课堂提问模块、师生互动模块等的协调。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地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教师与笔者存在一样的想法,这就首先需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要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毕竟心理学基础课程是涉及心理学学科的基础模块。在教育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的提升,进行《普通心理学》知识模块的协调及其相关知识结构的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首先要灌输学生心理学各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学堂上要实现课程章节教学任务的具体化,这也离不开认知教学、情感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模块的协调。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持好自身的辅,进行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协调,提升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
在高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完整、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进行教学系统性原则的应用,就是在开始教学时,进行心理学基本知识结构的灌输。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整体布局、结构提纲,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整体学习观念。这样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展开层次教学与层次学习的协调。为了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学技能知识素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笔者认为这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更适合”原则,所谓的“更适合”教学,是教师要根据本校的教育环境,与学生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展开教学,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学科的应用特点,保证课堂的活跃性,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汲取到新知识;所谓的“更全面”,无非是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教授,也要进行课外内容的补充协调,在学生原有的心理学认知背景下,进行国际范围内心理学知识环节的教授,务必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所谓的“更实用”,就是教师在教学模式中,进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以方便现实相关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的“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原则的应用,教师要抓好教学的关键。学生对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比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就要学生掌握好《普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每个教学阶段都要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串联,把握好教学的结构,进行师生的互动性学习范围的营造,提升心理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比如就现阶段的“京东假酒”社会问题展开课堂探讨,利用已学心理学知识进行“为什么人们认为京东商品都是行货”,“京东假酒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等一些问题的剖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师生的交流,在一些教学模块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老师”的扮演,让学生更好地体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技巧。在现阶段的心理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心理学专业各个理论课程的协调,进行串联式教学,比如《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等模块的串联。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这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教师也要给学生营造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针对社会上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展开心理档案的建立,做好一些模块的咨询工作等,加深学生对于心理学的深化了解。在心理学专业成绩考核模块中,教师要抓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多样化、全面化考核模式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进行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小组、应用技能考核小组等的建立。
4结语
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4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综合素质训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大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节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协调自我、发展自我。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其他相关学派的研究
在很多高校,为了使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与“第二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较流行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教学,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教师所创设的特定情境,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践”,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及提高相关能力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观念是:强调“做中学”,重视和凸显意志、品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把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1]研究发现: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教学。[2]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其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学习效果显著。[3]
群体动力学理论学派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并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在小组活动中,个体的参与既能够影响其他个体的发展,又能够影响整个学习者群体的整体发展。参与对群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活跃群体气氛,增强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无论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者以主体身份通过活动获得体验,还是学习的指导、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最终成果的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因此,体验式心理教育克服了传统式心理教育专业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病。[4]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言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体验这一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嘴诉说,用手操作,亲身经历,用心灵领悟。
(二)积极性原则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灵活、合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鼓励学生充当课堂“主人翁”,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要我学”成功地转变成“我要学”,有利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三)尊重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具有丰富潜能的个体。因此,教师应该平等、真诚地对待学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到安全感、自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就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促进积极心理的形成,引发师生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四)实践性原则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围绕主题,创设特定情境。情境设置方法可以使用图片、音乐、影像、小品、案例、心理剧、主题讨论、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通过“情境—体验—思考—应用”的活动模式,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生情感被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心理体验被唤醒,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探究、感悟、实践。[5]
(五)分享性原则
分享是主体与主体互相作用、互相启迪的过程,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敞开心扉。[6]交流分享体验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发散思维,发掘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交流倾听别人的经验分享,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上述各项原则是密切联系的,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要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合理地安排,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显著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模式
(一)情境体验模式
情境设计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是心理活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结合主题,方式多样,手段灵活,生动直观。可以利用图像音乐、教学视频、情景剧、心理剧,甚至学生的生活体会、成长记忆等。如在讲授感知觉这章时,引入了色彩图片、双歧图、视崖实验、广告视频、几何错觉图形等,让学生直观直接地认识到感觉现象、联觉应用、知觉特性、错觉类型等理论。在讲授思维这章时,引入河内塔问题、思维定势的情境、社会心理的从众现象等,让学生正视这些心理现象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对日常的生活具有重要启示。
(二)案例分析模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或第二活动课堂上,通过收集社会上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实际情景,深入思考社会不同类别案例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学会以理性的思维模式看待客观问题,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由浅入深,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了解到生活里的某些本不能接受的现象原来是来自正常的心理过程,克服消极行为所引发的膨胀性消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常见使用案例分析模式的章节非“危机干预”莫属,教师可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如探讨自杀案例的原因、如何识别自杀危机、自杀危机有何预兆、自杀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等问题。让大学生立足于群体之中,提高警觉,防患于未然,及时干预,应对危机,疏导心理,减轻危害,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防御心理危机的作用。
(三)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使学生通过自己创设的情境亲身体验和实践,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人的角色,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学会共情,学会换位思考。如在讲授情绪调节的方式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合理信念的形成过程,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立足点,真正领悟“合理情绪疗法”,并能在日后生活中运用自如。笔者引入一段心理咨询师使用合理情绪疗法Dispute(辩论)来访者Belief(不合理信念)的咨询对话,并由学生分饰角色,体会案例中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如何,通过饰演纠正认知这一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举一反三地认识合理情绪疗法的真谛——通过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经过比较,角色扮演模式比传统的理论讲授模式,更能渗透进学生的认知模式当中,更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合理情绪疗法。
(四)团体活动模式
紧密围绕主题,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将心理学理论融汇到团体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中获得体验与感悟。团体活动模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因为游戏活动能够带给人快乐的体验,在游戏中的领悟是开放的、主动的、触及情感的、富有创造性的。[7]采用团体活动的教学模式除了表达某一主题外,多数人都加入了团体意识的元素,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例如游戏“七巧板”就是现今较受欢迎的团体活动之一,不仅大学生在团体心理活动中常用,在社会团队拓展、企业骨干培训中也颇受青睐。表面看似简单易控的七巧板,经过道具的编排、目标的规定、指导师的设计,就成了考验团队合作能力的关键。“七巧板”的项目重在培养学生增强全局观念、大集体意识,培养团队成员主动沟通的意识,体验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法;体验团队之间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合理处理竞争关系,实现良性循环。项目的设计强调了团队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体价值。因此,在讲授思维方式、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竞争关系等章节时,“七巧板”游戏不失为设计成功的体验式教学途径之一。很多学生在体验后会顿悟:这个“看似动手,实为动脑”的游戏原来暗藏玄机,寓意深远,感触良多,感悟尤深。
(五)心理测评模式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发展迅速,很多大学生都迫切地认识自己的一切,而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能客观地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真实的自我。心理测评在课堂内外皆可进行,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配备了校园心理测评平台、测评系统等心理健康教学硬件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人格、气质、情商、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的自我测评。尤其是揭示个性心理特征的测试,如人格评鉴、气质测验、能力测验,通过测试学生能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自我。
(六)课堂实验模式
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或分支在其研究进程中,都有很多著名的、具有标志性的心理实验。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触觉敏锐,情感丰富,好奇心盛,求知欲强,社会接触面广,兴趣爱好广泛。据教学经验反馈,学生均对此类心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关注度。在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围绕实验的核心思路,加以巧妙设计,把小实验搬到课堂上展示或实践,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到心理学家的思想,体会成为“实验被试”的滋味,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例如,介绍心理学发展史时,反应时实验、感觉阈限实验的展示使枯燥的理学理论变得有趣生动。介绍记忆加工原理时,内隐记忆、短时记忆的部分报告法、短时记忆的组块编码等实验能让学生直视记忆的加工模式,学会运用记忆策略,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晚,而体验式教学模式也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其对教师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情境要求较高。体验式教学符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8]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高、受众广,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入门》、《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选择和运用体验式教学原则和模式,会受到一定的课程时间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优良的师资水平、把握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扎实牢固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三者是保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最佳效果、得以深化发展的关键之匙。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成南风般冷暖有我知,化作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仍需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坚持努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沙燕.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辅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2(3):31.
[2]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4):251.
[3]涂宏斌,郭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9):55.
[4]银星严.体验式心理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15):202.
[5]魏建国.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114.
[6]石夏莉.构建高校“积极、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96.
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5
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几何的概念众多,枯燥无味。一开始就用数学语言介绍了大量的概念。仅第一、二章的概念就多达一百多个,其中用黑体字标出的也有四十多个。要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理解、掌握并会应用这么多概念,教学实践证明,必须认真搞好几何入门的概念教学。
一、概念力求联系实际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思维中的现象的东西,通常在学生形成概念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几何问题从实际提出,几何概念从实例引入,有利于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几何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用学生熟悉的、看得见的实际问题来抽象出几何图形;要从分析图形的几何特征得出几何概念和图形性质。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要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去说明、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讲角度概念,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观察张开的园规所构成的角等具体的角的形象,总结出角的基本属性是:两条射线,具有公共端点,于是得出角度一个定义。接着,结合时针和分针的旋转、园规两脚的开合等,让学生观察当两针或两脚合在一起时的直观形象是射线,而旋转或展开时,一条射线变成了两条射线,形成了角,从而得出了角的第二个定义,这样紧密联系实际,从形成概念到掌握概念的基本属性,再抽象成数学语言,比单纯的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认真分析概念的要点
每学习一个新概念,都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从中找出概念的要点和实质。如角的一个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防止学生遗漏概念的要点,使学生第一次认知就形成正确、完整的认知结构。
抓住了概念的要点,再让学生根据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概念,使学生在获得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提高到理性认识上,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避免了死记硬背。
三、对照图形加深理解概念
几何的研究对象是图形,是通过图形来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几何入门教学应把图放在首位。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是学好几何的关键之一。图形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上起作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学生在处理直线、射线、线段等具体问题上经常出错,究其原因大都因为概念不清所致,所以用一些直观图形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是大有好处的。
四、要让学生对概念做到三会
教学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对重要的概念和性质做到“三会”,即“会说、会写、会画”.。会说就是会正确地叙述有关概念和性质的意义,能纠正对概念意义的不严格的叙述。能举出一些符合或不符合这个概念的例子。会写就是会用文字、字母、几何符号等表示几何图形的名称、关系特征,能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出证明和作法。书写做到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工整清洁。会画就是会依据题意或提问能正确、迅速地画出有关的图形。
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心理学;理论;技术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支持信息技术的学习,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等等,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由于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了一门急需普及的基础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往往会感到入门难,深入学习更难,这无疑是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运用很多心理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的原因
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实践操作类课程的愿望,促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浓厚兴趣。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很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多,这也是学生喜欢信息技术学科的又一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上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是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最大体现。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学基础
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更好地激发和鼓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要想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必须让学生有成就感,即必须激发并维持其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其主要有三方面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因为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罚分明的欲望。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心理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是任务驱动法的一种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应当有适当的梯度(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密度(指一节课内讲授的分量要适当)和难度。
(2)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真正的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任务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学习效率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3)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而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知道之前的学习过程在哪个环节偏离学习目标,明白接下来该做什么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
(4)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作业效果予以表扬和适当的批评,可以使学生获得被关注的心理满足感。进行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只有对分数持正确的观点,分数才能起积极的激发学习的作用。(2)评价必须客观、公平和及时。若评价不公正会使评价产生相反的结果。(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应更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不足。
2.运用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有实验数据显示,学习与注意力之间,有极具意义的交互关系。当注意力最高时,所显示的学习兴趣也越高,注意力最低时,学习兴趣也最低。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表现突出。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讲授理论势必会显得单调,如果教师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先给学生留下一些“疑问”和“悬疑”,然后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找到这些“悬念”的答案,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计算机病毒时,学生可能不理解,计算机怎么会“生病”呢?计算机病毒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病毒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能带着这些疑问,去上网或者查阅相关书籍,弄清楚它们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二者的区别找出来,于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
3.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需求
在任务的设计上,不但要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且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各种心理需求。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有关心理辅导的网站,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网站的内容,进行自我心理测试,学习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时,可以在这些网站上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彼此不见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许多面对面不好交流的问题也能在网上解决。
4.教学过程中注意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待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态度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那些对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已经产生心理饱和的学生,任务驱动的教学可以灵活设计:
(1)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推进的方法
所谓分层推进就是指要让学习上有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努力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推进。
(2)开展社团活动或者让学生自己组建兴趣小组
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做的作品。而开展兴趣小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定方向,选择自己的组友,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3)定期举行阶段性校内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市、区信息技术比赛
通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聊天。信息技术课并不像其他课那么紧张,它应该是轻松的,学生可以上网。但上网的目的是浏览网页、新闻或者查资料。对于一些上网实践课,一定要有要求,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上网时间,适当限制他们接触网络的次数和时间。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任务驱动法的设计策略,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将方法和操作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但能够较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彦.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J].山西电教,2007(4).
[2]秦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陈鼎明.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