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融合创新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日新月异,在生活、经济、工业、医学、科技等各个领域影响颇深。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电子工程项目的扶持措施,可见对其重视程度。迅猛的发展造成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应从过往的经验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需要保障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有效运用,挖掘其潜在优势,把握未来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走向,切实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优化生活质量,并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1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概述与应用
1.1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概述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即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实行监控、处理和整合,是一门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门学科相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学科[1]。作为现代化技术的标志,其具备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三大特性。其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且应用领域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和发展还能形成新的改良方法,并促进技术产业链快速形成。
1.2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现代化信息时代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代。现在正处于高级形态的发展阶段。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就是以数字化手段为依托,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通过二进制编码进行处理,进而达到表达、储存和传输的目的。身处数字化的时代,享受着数字化带给我们的高端科技、高效生产和高品质生活。我们已离不开数字化、离不开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我们身边充斥着如数字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数字化音乐、电子杂志、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和五花八门的广告等。
2保障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有效运用的途径
2.1鼓励产品融合创新
积极鼓励产品的融合创新,利用创新带动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子工程技术的向前发展,促使电子企业蓬勃发展和更多的电子产品走进生活。任何事物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优化信息技术创新投入体系、提升投资结构,实行电子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改造,能建立有效的市场共享机制和技术创新联盟。对电子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融合创新,能提高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及时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此推动电子工程的现代技术的发展。
2.2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想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并保障其稳定性,就需要联合各个电子工程企业互相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相互参考对方的成功案例,积累优秀经验,弥补自身产业不足,不断优化,从而使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准提高一个层次,迈向新台阶。企业间加强合作和交流还能够完善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有利于产业化发展[2]。然而企业间不可能长期处于合作状态,企业间的状态更多的是竞争,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市场秩序。为规范这种秩序应积极引导企业间进行良性竞争,为避免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演变成价格的竞争应做到公平、公正。
2.3加大技术改进力度
各个电子工程企业为加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市场经济架构及其特点,加大技术的改进力度,建立新型技术发展交流平台,让企业内部人员围绕如何更有效改进创新电子工程技术多多沟通交流,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并积极融资为技术改进提供后备支持,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结构,积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改进办法并积极实行。使技术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将先进技术应用到自身企业当中。能够结合市场的大环境对技术应用进行效益与风险评估,进一步拓展改进技术在市场当中的应用范围。
3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3.1政策逐渐健全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是新兴技术,它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推动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提供保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例如,计算机技术与三网的融合,促进了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形成。
3.2电子工程产业不断完善
电子工程产业不断完善,加大推进“三网融合”力度,提高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和产业工程的技术产业标准,加大电子产品的生产力度,健全融资政策,完善科技法规,促进完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标准。同时,通过发挥市场需求的动力,使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得以发展和优化。促进电子工程技术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并使其具备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的可行性,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保障电子工程发展领域的完善性,就要重视电子工程的发展作用,并将其自身的职能更好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真正做到保证计算机电子技术工程产业得到纵向和横向全面发展[3]。
3.3人才培养规模扩大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属于高科技产业,人才是高端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发展需要高端技术精英。国家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人才是技术发展、企业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社会发展态势和市场经济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普遍缺乏[4]。国家完善教育制度,企业完善人才挖掘和人才培养体制,不断探索和科学规划,以实现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为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提供后备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在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是众多行业中最有发展前景、取得发展成果最大的行业。为保障其有效运用,应积极鼓励融合创新、企业间良好有效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改进、加大技术改进力度。政策项目不断完善、体制趋于健全,合理培养精英人才促进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更快更好发展。在该发展趋势下,不仅可以实现电子技术产业的良好发展,还能推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作者:郝伟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关于当前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5):361.
[2]郑金梅.我国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6):230.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数字电视技术 发展状况 具体施工技术
一、数字电视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电视即数字传输系统,是经电视系统发展而来,指的是数据信号、音频、视频从信源编码、信源调制、信源接收及处理过程全部采用了数字技术视听系统,能够用于多业务传输,如BSV液晶拼接、互动电视、标准清晰度电视、清晰度电视等。数字电视技术能够模拟电视不能实现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信号传输、处理过程中,数字信号不会出现信号恶化现象,数字信号质量有很大提高。
(二)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能加速电视节目和数据的结合,拓展数字电视的服务范围,实现多信息、多功能信号传输的目的。
(四)将压缩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数字调制处理,能够用于广播开路。
(五)数字电视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数字电视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调整和控制。
二、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数字电视是由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构成的。有线数字电视在我国有很大比重,其市场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数字电视的主流,截至2012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1.091亿户。在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动作用下,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也逐步发展起来,预计到2015年,我国卫星数字电视的用户将达到16590万户,地面数字电视4000万户。IPTV网络电视是数字电视中发展最慢的环节,容易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其市场占有额较少。
我国数字电视采用的是 DMB-TH标准,该标准适合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数字多路电视形式,二是信道调制与编码形式,三是高清晰度的固定帧结构。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我国数字电视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很难对数字电视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与企业发展战略不相符合。二是国内消费者在购买机顶盒方面有很多困难,数字电视价格高昂也影响了数字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三是消费者在电视功能的认识上还出内在局限,将数字电视作为一项高风险投资项目。四是机顶盒发放习惯、节目提供商所提供的电视节目质量不高、人们的消费习惯都影响了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要想促进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加大数字电视技术的改革力度,使之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三、数字电视技术具体施工技术
(一)地面施工技术
1.在数字电视地面施工环节,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发射天线安装规定,一般选择单极化天线,以电场方向表明天线极化方向。
2.在发射天线安装地址的选择上,应进行科学论证,一般而言,发射天线位置有两个:高山地发射塔、平地高发射塔。
3.数字电路发射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采用的是LDMOS功能模块,其工频范围在UHF频段内。
4.数字信道调解是依靠速度芯片完成的,比多径信号处理的速度稍快。
5.UHF频段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当前,数字电视技术采用的是移动接收方式,其工频在550~700HHz,但在一些湿地、水、树林较多的地方,数字电视技术主要以低端工频为主。
(二)接收系统安装技术
接收系统安装技术以公交车的运用为例,在运用到公交车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对不同时段和乘客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段及乘客量的变化可能会对接收系统造成哪些影响。
2.公交报站系统会对接收系统安装产生怎样的影响。
3.在数字电视安装过程中,要考虑到客户的利益。因此,公交车上进行数字电视安装,要经历避免节目音量大小波动,在车厢中安装一些喇叭,让节目音量均匀,减少周围环境变化对节目音量的影响。
(三)多频网、单频网
多频网指的是在同一地区中,很多信号能够在同一时间发出信号,因而需要对信号进行分类处理,在一定距离对信号进行多步频率重复处理,避免信号干扰。单频网是在多频网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电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采用了信号处理技术、数字调制技术,提高了单频网信号发射、传输和接收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频谱效率。单频网技术的发展,节省了频率资源,也减少了电视信号或网络信号的干扰,还提高了电视信号覆盖的频率,推动人物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
四、施工注意事项
(一)在使用电动工具、电气设备时应保证接地可靠,将随身携带的工具放在高架车、人字梯、高凳、梯子等稳妥的地方。在使用之前要先检查设备的牢固性,在梯子外端做好防滑措施,防止事故伤人。
(二)在制作光纤时,应戴好眼睛,将光纤废料整理好。在使用工作灯、电站等电器时,要根据接电规范进行操作。在搬运、装卸大件线缆时,避免挤压和变形。
(三)在吊装作业中,吊索、机具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在立杆时,应统一指挥,防止杆身出现摆动。
(四)在施工中如果需要使用梯子,要架设牢固,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避开电缆支架。
(五)在安装线缆时,如果有相邻的电梯,应保护好相邻电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五、结论
数字电视技术包括了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传输、发射的全过程,对电视节目进行数字化处理,能够适应当前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需求。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较晚,目前仍然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加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但数字电视技术作为未来数字电视发展的方向,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国要加大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数字电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彤.浅谈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具体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84.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智能化技术;应用
作为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产物,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从而使系统操作精度和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并有效节约了工程成本。因此,相关人员还应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问题的研究,以便更好的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1电气工程自动化概述
所谓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其实就是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电子电气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内的一项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技术特点上来看,该技术拥有自动化模式和理念,可实现电力系统、工业生产系统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该技术,可促进电网电力调度,并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能够为系统故障检测和维修提供信息和执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该技术,可利用各种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远程控制与监督,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人工成本。
2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1)通用化趋势。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普及,该技术将向着通用化的方向发展,以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并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制造上,通用数据接口将得到使用,以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对接,从而为系统数据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1]。而实现程序接口的完美对接,也能有效减少电气工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时间,并降低系统的维修管理费用,继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的普及应用。2)专业化趋势。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该技术的专业化发展,能够在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得到专业化应用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将得到开发,从而使自动化更大程度的匹配社会发展速度。比如在道路交通上,交通控制自动化系统将得到开发应用。在企业综合管理方面,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将得到开发应用。而在专业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得到开发应用的同时,能够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专业化设计和安装的人员也将得到培养。这些人才可以完成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处理,从而使系统电气故障给系统应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将有助于系统高效、可靠运行。3)智能化趋势。在工业控制领域,智能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而实现智能化工控发展,则能使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无法维持稳定的问题得到解决,并能利用网络监控手段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生产全过程监控。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系统管理人员已经无需设计控制模型就能实现系统控制,所以能够使多样控制模型问题得到有效避免,继而使电气自动化保持统一性。应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实现对非指定对象的统一控制,并能在控制的同时完成各设备相关工作数据的反馈,因此能够通过减少错误产生提高整个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准确率[2]。此外,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建立的控制模型通常跟实际模型存在偏差,应用智能化技术则能够实现控制模型简化,从而通过减小这种偏差提高控制的准确率。
3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在故障诊断上的应用。应用智能化技术,可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各种设备故障的实时检测。通常的情况下,电气自动化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还将引发其他故障。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电气设备全面检测,则能够帮助检修人员及时发现故障位置,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系统维护,从而使设备故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继而使系统保持稳定运行。比如,在变压器故障诊断方面,使用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很难实现故障位置判断,使用智能化技术则能够完成变压器中渗漏油的气体分解,从而实现故障范围的确定[3]。根据故障范围,检修人员则可以通过逐步排查完成故障根源的查找,不仅能够缩短检测时间,还能够降低故障对设备的损害,因此能够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2)在智能控制上的应用。目前,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应用于自身实际需求的相互结合。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也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以便更好的满足用户实际需要。通过有效应用智能技术,将能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无人操作和远程控制,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自主化和高效化发展。目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撒气量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开关量数据实时处理与采集、在线诊断等方面,智能控制都得到了应用。借助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智能控制可以通过实现模糊化、知识库、推理机等部分的相互协调实现控制变量的量化和模糊化处理,从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得到较好的控制。目前,由多CPU控制系统和交流数字伺服系统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在现代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发挥了提升系统工作效率和精度的重要作用。3)在优化设计上的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电气设备设计是较为重要的环节,拥有复杂设计过程,将涉及磁力、电路和电气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通常使用CAD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展相关工作,能够使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得到降低,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则能够实现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从而使电气设备设计质量得到提高[4]。目前,在电气设备设计上,遗传算法这种智能化技术已经得到了使用,能够完成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电气设备的设计,可利用科学数学算法完成设计方案的优化。
4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正向着通用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则能够使系统更加高效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朱家辉 单位:河北省衡水中学
参考文献:
[1]龚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338.
[2]张恩策.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门窗,2016,04:212+214.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方式;原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19-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普遍运用接地技术,以有效的提升抗扰力度,对相关设备的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随着接地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其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传输高质量的广播信号以及确保用电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接地技术的原理和方式分析
1.1接地技术的概念
接地技术原来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后来应用在弱电系统中,现在比较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所谓接地,指的是在系统和某一个电位基准之间构建低电阻通路,同一个接地点之间的连线叫做地线。
1.2接地技术的原理
大地本身作为一个大型导体,电容量较大、电阻较低,能够吸引外界的电荷,并且在吸收足够多的电荷后依然保证自身电位不发生概念,进而将其作为电位体的参考对象。接地技术主要将相关的电路、电气设备和大地或者类似大地的大型导电体互相连接,将部分无用的噪音干扰和电流干扰输进导电体中,最大限度的确保在雷电天气或者电流短路情况下不会导致设备出现损坏现象,并防止出现人员事故出现伤亡现象。
1.3接地技术的方式
接地技术主要包括接地保护、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屏蔽接地以及工作接地等。
1.3.1接地保护
电气设备中的配电设施和金属外壳中的构架绝缘出现破坏情况容易导致设备带电,进而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力度,需要运用接地技术进行保护。接地保护主要包括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保护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供电系统运用的配电系统类型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对于三相四线的供电系统而言,运用接零方式,能够将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在导体的作用下实现和零线的相接,注意不能将外壳和大地进行直接连接。对于广播电视工程来说,其大型的耗电设备、发射机设备、中央空调设备以及配电系统的开关等均需要运用接零保护模式。另外,在具体的保护接地中,要严格运用公式Re≤Ue/le进行实现,其中Ue指的是容许设备对地的电压;Le指的是系统单项接地短路电流。
1.3.2防雷接地
为了将雷电保护装置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并在雷电天气的袭击下将大量的电流放到大地中,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减少电压给电气设备带来的危害。目前,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中主要运用全固态发射机,该类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耐压低、易被击穿以及抗干扰性能低等。因此,运用防雷接地技术要选择安全可靠性高的固态发射机,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3.3安全接地
所谓安全接地,指的是实现电气设备的外壳与大地之间互相连接的一种方式。如果设备出现绝缘损坏现象或者机壳带电现象,采用切断电源的方式,进行电源电路的保护工作,并有效的确保工作人员人身的安全。
1.3.4屏蔽接地
屏蔽接地方式主要以保证电气设备在不受到外接电磁干扰的前提下,实现电气设备和干扰源之间的电气连接为目的。屏蔽接地方式具有复杂特点,主要分为电场屏蔽和静电屏蔽。静电屏蔽指的是对带电设备周围所设置的空腔金属屏蔽体进行保卫,不仅能够保证屏蔽范围中的仪器设备不受到外界干扰,而且还能够给外部设备带来影响。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屏蔽区域比较大,所以适宜运用金属屏蔽网。
1.3.5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指的是为了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而提供基准电位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基准电位的设置为零。基准电位指的是电气设备系统中的一个点、一个段或者一块。在基准电位与大地不相接的情况下,叫做零电位。零电位稳定性不高,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电气设备不稳定。在基准电位与大地互相连接的情况下,其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2 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接地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注意系统信号地与其他接地之间的连接顺序
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中的视频、音频设备,对系统信号地和其他接地之间的连接顺序进行考虑,通过对功率和安全地进行对比,信号地中的接地电阻比较大。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部分的信息设备均配置了独立的数字地和模拟地,对于这类情况要做好接地工作,进行汇聚,实现其与公共接地母线相靠近。此外,信号设备的外壳要和保证设备外壳地线与机柜外壳相连接,机柜外壳使用机柜地线连接系统外壳,然后在系统的金属外壳上安装系统安全接地螺栓。
2.2确保机房数字设备接地的规范
如果机房柜中的设备比较多,特别是随着广播电视机房中的数字设备的不断增多,数字地线、信号地线、机柜外壳地线以及功率地线等也在不断的增多。因此,可以通过敷设几条相互并行、与系统外壳绝缘半环型接地母线,其中,一条作为信号地母线,另一条作为屏蔽地及机柜外壳地母线。当系统内的各信号地接近于信号地母线时,系统内的各个屏蔽地和机柜外壳地就近接到屏蔽地或者机柜外壳的地母线上。两条半环型的接地母线中部要接近安全接地螺栓,屏蔽地以及机柜外壳地母线要与安全接地螺栓相连接;信号地母线要确保接到信号地的螺栓上;另外,要确保母线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电阻尽量较小。
2.3保证三相电源中的性点电位是零电位
三相四线制电源在供电时,各负载用电量和用电不同时进行,进而导致三相具有不平衡性。中性线接地不好,三相电源中性线电位容易发生偏移情况,进而给单相供电的电压产生影响,轻则使其电压偏高或者偏低,不能稳定、正常的工作,重则会导致设备损坏。因此,保证三相电源中的性点电位为零电位对于电源中性线接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注意不能使用绝缘性不高或者不具有绝缘性的金属丝编织管、扁铁、扁铜等金属,其不能实现接地线之间的绝缘。除此之外,还要将工作接地线和保护接地箱互相分开。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应用质量的高低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总结,对接地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有效的保障电气设备的良好接地、提高接地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利根.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防雷系统的研究与成功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12,3(11):77-78.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发展 电子 电力 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新鲜血液,为电力行业朝着更高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但它不仅仅只是应用于电力行业,由于时代科技的发展,各学科间的边缘越来越模糊,由此也决定了电力电子技术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技术,与它关联的有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及控制理论等,也就是说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慢慢地渗透进各个工业部门。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晶体管的诞生标志着固态电子时代的来临,那么晶闸管的问世就把电子技术带上了飞速发展的轨道。随着高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更多的领域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其作用可以从我国经济的发展看出。纵观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其经历了三个阶段:晶闸管时代、逆变时代、变频时代。接下来,笔者将从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描述。
1.1 晶闸管时代
晶闸管时代也称晶闸管整流时代,晶闸管整流管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都是通过50HZ的交流发电机来提供较大功率的工业用电,其中直流形式的电能消费占了百分之二十。在当时,我国很多电厂都需要把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这就催生了大功率硅整流器和晶闸管,它能高效的完成直流电的转变。这也造就了晶闸管整流时代。
1.2 逆变时代
到七十年代以后,自关断器件登上了历史舞台,随之也带来了电力电子技术逆变时代。所谓“逆变”即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普遍提高了人们的节能意识,大众普遍使用交流电机,因为更加节能。所以电力器件包括GTO、GTR,还有就是大功率的逆变晶闸管。
1.3 变频器时代
上述的逆变时代,虽然完成了逆变和整流的功能,但是其工作频率相对来说比较低,满足不了人们逐渐扩大的需求。所以,到80年代后期出现了集成电路。这种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主要特点是将高压大电流技术和精细加工技术融为一体,标志着现代电力电子变频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传统电力电子技术的升级。这时期的电力电子器件走复合化的道路,各器件的结构也越来越紧密,因为结合了各类器件的优点,显得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纵观世界现状,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高频化。
2 电力电子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
我国正在由 “工业经济”模式向“信息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在转变中电子技术的发展将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因为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电子技术。它将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结合起来,促进了信息业的飞速前进。如今,很多高性能的电力变流装置已经被人们接纳,并且广泛的投入使用。这不仅促进电子行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发展,比如前面所讲的自动控制技术,就能够为其发展提供便利。未来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还会拓宽,并将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下面,笔者将从五个方面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2.1 传统改造业
在传统产业的环境中,有很多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人们往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电力电子技术的出现大大的改善了这一状况,它能把电能转化成劳动力,把智能工作室带进工厂,减轻工人们的工作负担。像化石燃料电站类的行业,工人们通常都是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电力电子行业的出现,给此类行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2 家用电器
电力电子技术也逐渐的普及到各家各户中,如变频空调、荧光灯等等。这些家用电器为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相对的节约了家庭开支。比如,变频空调能够节约百分之三十的电量。除了这些之外,居民家中的电器,比如冰箱等都需要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为人人们带来更多的空余时间去享受生活。
2.3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系统很庞大,我们享受到的便利交通正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比如交通中采用直流机,采用变频装置的交流机车,就能够为交通运输带来与传统交通所不同的优势。除了机车外,还有飞机轮船等也需要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就算是如今各大高楼林立中的电梯也都采用交流变频调速。在交通运输界,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毫不意外的成了一颗众家热捧的“新星”。
2.4 一般工业
现代化的工厂中随处可见自动化的机器设备,这就需要强大的电力系统,所以各工厂几乎都采用交直流电动机供电,尤其是交流电机,已经逐渐占据各工厂的主导地位了。不管是多大的电都可以使用电力电子调速技术,一些低技术的设备比如大型鼓风机,也可通过采用变频装置来提高性能和效率。
2.5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发展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电力系统也需要电力电子技术,所以,当前的电力系统广泛采用该技术。配电系统的不稳定为我们带来很大的烦恼,电力电子装置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电能质量,达到改善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有着极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自上世纪以来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其理论研究及现实应用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变频技术”的为核心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限度的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可想而知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如太阳一样普照世界。
参考文献
[1]张为佐.电力电子技术的二十年及其未来——思考走向信息时代的电力电子学[J].电源技术应用,2001(Z1).
[2]俞勇祥.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概况[J].新技术新工艺,2000(10).
[3]马克刚.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0(07).
[4]张为佐.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998(02).
[5]张玉芬.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发展[J].微电子技术,1997(06).
[6]万遇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5(02).
[7]肖元真,张良.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1994(03).
[8]张超.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在电力系统中应用[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7).
作者简介
刘娜(1976-),女,河南省镇平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监督专业。
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备课;教学原则
作者简介:汤赐(1978-),男,湖南湘潭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70-03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新能源发电等,因而“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本科教学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上好“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评判“电力电子技术”课上得是否好,至少应关注它有无具备以下7个方面的特征:[1]内容丰富、概念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板书精当和学时准确(不拖堂、不早退);其中第一、二点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后面五点则与教师传授、帮促方面的基本功有关。目前,大学新进教师普遍为高学历人才,在学术上有着一定深度和广度,但在传授和帮促的基本功方面还显得有些薄弱。
作为大学新进教师中一员,笔者通过多听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向他们请教,并拜读北京理工大学龚绍文教授所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1]对如何上好“电力电子技术”有了一些初步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是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做好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重视第一堂课以及掌握并运用好教学基本原则。
一、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
众所周知,要想上好一门课,首先是要备好课。备课有两种类型:[1]一种是针对全课程内容而言的整体性备课,另一种是每次课(大学中通常是将连续的两节课作为一次课)的课前备课。
整体性备课是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全面准备,是教师能否讲好这门课程的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对教学内容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讲授每次课时有一个全局的高度、有一种俯视的自信,才能清晰流畅、举重若轻地讲授课程,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整体性备课时,关键是要弄清楚5个基本问题,并完成好6件准备工作。
1.5个基本问题
(1)“电力电子技术”的主体框架,基本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关键线索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从整体上把握“电力电子技术”的首要问题,直接挑战教师对所授内容的理解深度和运用程度。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2]电力电子器件;AC/DC、DC/DC、AC/AC、DC/AC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组合变流电路;对各种变流电路都适用的PWM控制技术和软开关技术。其中,各种变流电路及其控制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本课程的主体。变流电路种类繁多,突出带有共性的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各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通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存在,使得四大类变流电路及其他们的组合变流电路呈现出非线性特性;但当电路中各通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通断状态确定后,整个变流电路又可以根据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相位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PWM)则是分别针对半控型器件和全控型器件组成的电路拓扑的两种控制技术。而所选用的通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即不可控型、半控型、全控型)则是将各种变流电路及其控制技术(对不可控型器件构成的电路不存在控制问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关键线索。
(2)“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学了这门课程以后,学生能够做到些什么?为了从宏观上控制大学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对主要的基础性、专业基础性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般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规定了一门课程必须包含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技能应该掌握的程度层次,例如,识记、了解、理解、应用(可进一步细化为简单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
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学生熟悉并掌握晶闸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型晶体管(BJT)、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和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开关特性和电气参数;熟悉并掌握单相、三相整流电路和有源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波形分析,以及各种性质的负载对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掌握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换相方法及参数计算;掌握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结构、换相方法、波形分析和参数计算,了解交-交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逆变电路,特别是PWM型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波形分析;了解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3)“电力电子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了解历史,分析现状,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所谓“了解历史”,首先,要清楚所授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次,应知道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代表性人物和重要结果;最后,对某些重要结果在历史上的获得过程也需有所涉猎,从而有助于利用历史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研究方法和思想启迪,创造性地挖掘新方法、新技术。[1]而在分析现状时,不但要聚焦本校、兄弟院校、国外高校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情况,还应关注本课程所属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使用电子管、水银整流器的时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史前期或黎明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和周波变流电路的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并广为应用。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正式诞生;随着晶闸管及晶闸管变流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础得以逐渐确立。由于晶闸管是通过对门极的控制能够使其导通而不能使其关断的器件(即半控型器件),因而所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是相位控制,其关断通常需要依靠电网电压等外部条件来实现,实际应用时受到很大的局限。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GTO、BJT和Power 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把电力电子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晶闸管电路的相位控制方式相对应,采用全控型器件电路的主要控制方式为PWM。PWM方式不仅在逆变、斩波、整流、变频及交流电力控制中均可应用,而且使得电路的控制性能大为改善,因而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IGBT为代表的复合型器件异军突起。由于综合了MOSFET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和BJT通态压降小、载流能力大的优点,因此,IGBT成为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导器件。同IGBT相类似的,还有复合了MOSFET和GTO优良性能的MOS控制晶闸管(MCT)和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目前,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电力电子技术”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整个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具体到某一门课程则只属于它的一个局部,因此,各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特别是要关注前修课和后续课。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在学习它之前,学生应学过“电路”和“电子技术基础”,并已能熟练使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则是该课程的后续课之一。
(5)“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应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步骤或教学过程,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是整体性备课的最后一个基本问题。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可分为三步走:首先,是把“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并通过教学内容这一载体反映出来。然后,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可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简单的变流电路拓扑,[3]验证相位控制方式和PWM方式;帮助和鼓励学生使用Matlab/Simulink中自带的仿真模型,并善于利用Google搜索网络资源;最后,就是要合理评价学生的进步。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准直观法、边讲边练法、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1]上述方法都有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不应盲目肯定或否定一种方法,而应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加以综合使用。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而言,笔者非常信赖案例教学法――通过演示Matlab/Simulink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来传授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2.6件准备工作
有了对上述5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后,接下来就应该做好以下6件准备工作了:认真研读“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认真选择、研读教材及参考书;认真研读“电力电子技术”的前修课和后续课的教材;自己动手做过教材中的全部练习题及思考题;了解学生;撰写一份“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放给每个学生。其中,最要紧的是研读教材、做好习题和了解学生。
所谓“研读”,是指通过仔细的、反复的、研究式的将选定的《电力电子技术》教材读上很多遍,从而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完全吃透,即要读到不会被人就教材中的内容问倒、读到可以脉络清晰、有理有据地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教授和黄俊教授主编的《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2]每章均提供有习题及思考题。这些习题及思考题都是精心安排的,与正文相互呼应、相互配合,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又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最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教师必须事先亲自动手做一遍,做到对所有习题都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自学”、“向教师寻求答疑释惑”的过程获得“豁然开朗”的明悟。
所谓了解学生,首先,是要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因为一切新的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增加的。其次,是要了解学生的能力状况、所学专业、就业去向等信息,以便决定“电力电子技术”对本届学生的讲法,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及如何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相结合。
只有在弄清楚5个基本问题并做好6件准备工作后,整体性备课才能算大致完成,所获得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写出一份“‘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安排表”;据此,实现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即写出一份针对每次课的教案,从而给学生具体上好每一次课。
二、做好每一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
整体性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但课还得一次课一次课地讲。事实上,只有每一次课都讲好了,整体性的把握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每一次讲课之前也要备好课,具体来说:要根据“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安排表明确每次课所讲授内容的大题目,确立教学目的,选择具体内容及讲授重点;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模式,例如,课堂讲授、实验或讨论等;要把选定的教学内容组织成一次讲授式或议论式或谈话式的文稿,应服从并服务于主题,把各部分内容按起始段、中间段到结尾段的顺序安排组织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一份教案来,准备在课堂中使用。其中,教案是做好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的最为核心之处。
一般来说,一次“电力电子技术”课的教案由两大部分组成:概述和教学进程。概述主要用于阐释教师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涉及授课对象及其特点(重点是学生的专业特色、就业去向、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题目或主题、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讲授方法和教学手段等。[4]教学进程则负责具体组织教学步骤,用以落实概述中的基本分析和指导思想,通常按授课时序写明每个教学段落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和时间分配等细节。
三、重视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讲得好不好对整个“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对第一堂课的印象好,为以后的讲课就创造了良好条件;相反,如果第一堂课准备不足,给学生的印象不好,以后就要花上好几倍的工夫才能挽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一堂课。
那么,第一堂课怎样才算成功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第一堂课应努力使学生产生三个兴趣: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让学生对电气工程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对学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产生兴趣。为此,教师须明确教学目的,并完美演绎“三个介绍”。
1.明确教学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第一堂课通常为绪论课。考虑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即表现为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以及数学演绎能力,但从课程整体内容上把握实质问题的能力还较弱,因此,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旨在把学生的注意力抓过来,免得课程一开头就使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陷入到具体问题的思考之中。通过对一些教学内容,如“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等具体教学内容的初步说明,使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了解。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要重点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阐述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子学、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三者的关系;并结合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特点及需要,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
2.教师的自我介绍
对于任何一门新开课,简短的自我介绍是师生间建立起相互了解的第一步。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对本学科知识孜孜以求的精神以及求学、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对未来还多少感到迷茫的他们多一份信心,少一些顾虑。因此,教师在进行自我介绍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应尽量贴近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例如,笔者通过自己本科阶段学习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从事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毕业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的求学历程介绍,为后续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埋下伏笔。第二,用语准确、规范、生动,有着自己鲜明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第三,要把自己的学科造诣、科研成就适度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敬佩感。
3.电气工程学科的介绍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及应用的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作为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以及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中也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电路原理”、“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基础必修课,认识实习、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基础实践环节,“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的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等专业必修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系统仿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虚拟仪器”、“电力工程概论”、“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配电自动化”、“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选修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课程设计”、“发电厂的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变电站微机监控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培训,培养有关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管理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由于电气工程研究范围广泛,应用前景乐观,加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了宽口径、复合型,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呈现出“点多、面宽、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来说,从电气工程专业顺利毕业后能够在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担任重要工作,也能到各级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管理、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或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电气工程学科的介绍,一方面让学生产生能有幸从事电气工程学习的自豪感,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的学习内容。
4.“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方法的介绍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即将要开始学习的这门课程到底要学些什么,学完了以后有什么用,难不难学,该怎样学等,因此,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应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科研体会,向学生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例如,笔者通过介绍自己如何运用电力电子技术提高电能质量的科研经历,鼓励学生自己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简单的变流电路拓扑,验证相位控制方式和PWM方式;鼓励学生使用Matlab/Simulink中自带的仿真模型;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网络资源介绍给他们,以期达到“授之渔”的目的。
四、掌握并运用好教学基本原则
首先,要建立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教完全是为了学”,即明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收获才是“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应确立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灌入而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推理或联想而来的。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有利于发挥二者的积极性。那么,每一堂课怎样实施启发式教学呢?是不是在讲述一个问题时,只有向学生不断提问才算是启发式教学呢?其实不然。
在讲述一个问题时,只要教师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或通过剖析提炼出某类问题的共性,并深刻地阐明了它,在解决问题的讲述中体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技巧,那么对学生就会有启发作用,因而也就属于启发式教学。[1]例如,在讲授基本斩波电路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以Buck电路为例,对其小信号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由于电路拓扑简单(开关器件的通断只衍生出两个线性子电路拓扑),涵盖内容却丰富(涉及电路分析、偏微分运算、状态方程求解,传递函数与控制框图表示等),因此,一方面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对于变流电路这类因含有开关器件而呈现出非线性的电路的建模方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整个大学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服务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最后,需强调师生互动,发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形的。前者有明显的身体动作方面的互动;后者则体现为思维上、眼神上的互动,尤其是思维上的互动。要想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思维上的互动,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学生的脑子里始终带有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有成就感,教师再适时地给予肯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
五、结束语
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对于大学新进教师来说,上好“电力电子技术”并非易事。笔者从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做好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重视第一课堂以及掌握并运用教学的基本原则4个方面谈了谈自己讲授《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和体会。
参考文献:
[1]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