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智慧课堂;大数据;动态学习数据分析;课堂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21-04

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出现将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美国许多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大数据的应用,2012年美国国家教育部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的报告,我国也有不少学校和教育软件企业进行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探索。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改进学习行为,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构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慧课堂的提出及发展

人们对智慧课堂的理解总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从教育视角提出的,另一类是从信息化视角提出的,本文所使用的概念是后一类。在英语中,关于智慧”的表达有三种,即Smart、Intelligent或Wisdom。2008年,IBM最早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随后出现了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课堂等概念。IBM使用及广泛推广的“智慧地球”是“Smart Planet”。因此,现在人们所说的“智慧课堂”是智能化课堂(Smart Class),主要是从信息化的视角理解的,即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手段和课堂的智能化,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智慧化。

基于信息化的视角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早期的辅助手段向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传统课堂向信息化、智能化课堂发展,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目前对智慧课堂概念的定义也有多种类型。比如:有的学者定义“智慧课堂”是物联网和教育云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课堂;[1]有的认为“智慧课堂”重点在课堂中的应用,是通过云计算、网络技术、应答系统等技术手段来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有效展开;[2]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课堂”系统,具有课前多媒体电子教材预习、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等功能,为实现“颠倒的课堂”和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撑[3]等等。

实际上,智慧课堂的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中的不断应用与融合而逐步发展的。当今社会进入教育大数据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改进学习行为、变革传统课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里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概念。

二、智慧课堂的概念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目的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的提出与发展既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产物,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不断变革的结果。

对上述智慧课堂定义的理解,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智慧课堂的构建依赖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

数据改变教育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说,数据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最为显著的指标,比如:学生识字的准确率、作业的正确率、多方面发展的表现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举手次数,回答问题的次数、时长与正确率,师生互动的频率与时长等。在课堂教学中生成了海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智慧课堂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分析,一切靠数据说话,依靠直观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实现了基于数据的课堂教学。

2.智慧课堂基于全过程动态学习评价和智能推送

传统课堂上每位教师常常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及时把握和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智慧课堂基于全过程动态学习评价和智能推送,有效地改变了这一状况:通过课前富媒体预习材料和作业,进行预习测评和反馈,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便于精准教学;通过课中推送随堂测验,进行实时检测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实施针对性辅导,为学习者即时推送合适的个性化学习资料,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智慧课堂采取“云+端”的教与学服务方式

智慧课堂的实施基于云计算技术、采取“云+端”的服务方式,部署和应用智慧课堂的信息化平台――智慧教室,其主体由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云平台等组成。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学习资源管理与服务、教育信息管理、多元化评价等功能,通过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的无缝连接和智能化运用,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时空概念,具备动态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即时分析功能,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使传统课堂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4.课堂是翻转课堂进入2.0时代的最新成果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基于教学视频的应用将传统教学流程颠倒过来,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分析和应用,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从一般性观看视频转变为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及反馈,从“先学后教”转变为“以学定教”,从对课堂的控制转向基于数据的动态学习分析、即时反馈及据此实现的教学机智,已经从早期的“流程颠倒”的翻转课堂1.0转变为“结构性变革”的翻转课堂2.0,从而实现了大数据时代的“智慧课堂”。(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的关系见表1)

三、智慧课堂的信息化平台架构

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先进、方便、实用的工具手段。为此,需要构建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和“云+端”应用的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应用功能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功能由从下至上的四个层次构成,主要包括:

(1)资源管理与服务层:主要是进行学习资源的管理和提供服务,包括课程标准、全科电子教材、各类题库系统、教学动态数据和教育管理信息。

(2)多元评价支持层:提供对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服务,包括测试系统、GPA综合评价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动态评价分析系统。

(3)端应用服务层:提供智能终端的学习、管理和应用功能,包括微课制作与应用、学习资源推送、端应用工具、第三方APP应用等。

(4)用户实现层:提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最终实现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信息支持。

四、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型

智慧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实现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不断改进的结果。大数据及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们从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对比来分析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型。

1.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

传统课堂教学采用的是“5+4流程”结构,即包括教师“教”的5个环节和学生“学”的4个环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课前环节

(1)教师备课:教师依据上一次课学生作业和教学经验进行备课。

(2)学生预习:学生对上一次课堂上布置的预习内容进行预习,但预习结果的反馈要到上课时间。

课中环节

(1)授课实施:教师依据备课方案进行讲授,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听课。其间,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部分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实现了部分互动。

(2)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的作业和预习任务。

课后环节

(1)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第二天或下一次上课时递交给老师。

(2)批改作业:老师在收到作业后完成作业批改,批改的情况往往难以及时反馈到下一节的备课中。

(3)评价反馈:老师将作业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通常需要两三天之后。

2.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

智慧课堂教学采用的是“8+8流程”结构,即包括教师“教”的8个环节和学生“学”的8个环节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

课前环节:

(1)学情分析: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的学生作业成绩分析,精确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教师向学生推送富媒体预习内容(微课、课件、图片、文本等),同时推送预习检测的内容;

(3)学生预习: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内容,并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记录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4)课前讨论:针对预习中的问题,学生在论坛或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

(5)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课中环节

(1)课题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对学生提交的预习检测统计分析)、测评练习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导入新课程,提示或精讲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展现与分享: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并重点听取在预习中理解不透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新任务下达: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并下达任务完成后的随堂测验题目,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

(4)合作探究: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主要包括分组合作探究、游戏教学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5)实时测评和反馈:学生课上完成课程导入和新任务后,进行诊断服务,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得到实时反馈;

(6)精讲与点评:基于数据分析,教师根据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难点进行精讲,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7)巩固提升: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课后环节

(1)个性化推送: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推送学习资源;

(2)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给老师,得到客观题即时反馈;

(3)批改作业:教师批改主观题,并录制讲解微课,推送给学生;

(4)总结反思: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解题微课,总结所学内容,在平台或论坛上感想与疑问,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进行反思。

五、智慧课堂的主要应用价值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对传统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特色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构建建构主义理想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理论,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智慧课堂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非常好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环境所提出的较高要求。智慧课堂按照知识建构螺旋上升的特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利用多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立体化沟通交流,有利于开展协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者知识意义的建构。

2.促进课堂形态的重大变革

智慧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应用,使课堂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新技术、新媒体和智能终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支撑环境,为师生建立了更为开放的教室和课堂活动。例如,云端智慧教室无传统的讲台与黑板,课桌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的交互协作方式,教师面向学生教学并直接融入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手中的任意移动终端设备(手机、PAD)实现书写并向教室内大屏幕投射,教师常用的PPT不仅仅可以一帧一帧展示用,而且可以进行任意的手写、标注、推演等,传统的课堂已经变成了数字化的“体验馆”、“实验场”。

3.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颠覆”。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共同使用技术转变,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互动;学习资源实现富媒体化、智能化、碎片化,按需推送、实时同步。课堂结构发生了变革,教学进程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习与智能测评在前,教师依据课前测评分析,有的放矢,分层教学,通过微课吧、分组讨论、精讲点评、分层练习等方式组织更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能够给每个学生个性化的作业,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4.构建全过程学习评价体系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其核心是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利用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提供测评练习,教师能够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做出诊断评价。例如,通过智能评测系统实现数字化作业或预习预设的问题评测,收集、判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自动数据分析与反馈,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及时、准确、立体的信息,据此实现有的放矢的备课,选择适应的教学策略。通过随堂练习及评测系统,进行实时测评、统计,快速分析与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与内容,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展示了教学艺术。基于数据的分析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依据,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和反思评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

5.实现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

智慧课堂取得实际成效的前提是常态化应用,常态化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先进、方便、实用的工具手段。通过开发应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微课”制作与推送功能、动态学习评价与数据分析功能、灵活方便的智能终端应用功能等,实现常态化教与学的应用。例如,“微课制作与应用平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视频制作和应用工具来说,更加简单、方便、实用,使得智慧课堂的实现,不再只是表演阶段,因为技术足够的简单与方便,教师能快速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随堂录制的微课,因为其足够的“小”、足够的方便,让微课的制作与应用实现了常态化。师生“端应用工具”是具有即时通讯功能的教学工具,支持包括苹果、安卓、windows在内的多应用平台,可以实现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立体沟通,同时师生间可以实现课前、课后的随时随地问答、讨论与教学交流,保证了基于“端”的教与学应用常态化。

参考文献:

[1]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中学版,2014(4).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2

结合高职信息化教学模式现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后针对课程项目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用,提出了有关信息技术在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措施。

2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

2.1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且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给予了学生更为直观深刻的学习体验。综合分析我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历程和发展历程,基本的幻灯片PPT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教学利于的初期表现形式,随后就是在课程体系改革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利用动画视频作为教学辅助,实现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利用相应的动画视频达到课堂教学核心内容引入的目的,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随后就是发展到微课教学,慕课教学,教师将整节课程教学内容整理好上传至相应的学习网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复习、预习的素材,另一方面在相应的网站上实现教师与教师的沟通精进。最后就是精品教学资库和线上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优势的最大限度利用,免除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学生能够结合相应的时间利用电子移动终端在区域网覆盖的地点中进行线上学习,同时也能够与教师进行线下沟通。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应用实践的历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历程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一个潮流。

2.2现状分析

(1)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教学领域来说是一场革新性质的挑战,但是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不能够熟练的应用,没有特别多的教学应用经验,所以导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未得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利于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2)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开展兴趣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的教授、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各个地区城市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等等,目前存在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科知识的拓展学习、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3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3.1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进入到智慧校园的时代,信息技术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校园信息化的应用程度[1,2]。基于此背景下学校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做出了很大的改革,而高职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是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中级阶段,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教学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明确学科知识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丰富的生活素材能够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学科知识应用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其中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实施趣味性教学以适应智慧校园时代的发展,还要做到每个同学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优势全面地发挥出来,习惯教学设备的应用且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将音频、视频与教材内容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给予学生一个全面立体的听课感受。

3.2智慧教室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掌握程度,缺乏综合性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足,这就造成了学生成为一台学习知识的“机器”。而智慧教室、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让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学科素养的形成,潜移默化的塑造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智慧教室、在线开放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立过程中是基于计算机软件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的教材都是关于计算机软件、C语言以及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内容,生活应用性较差,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后不会灵活运用,而且课堂纪律呈现两个极端过于懒散和过于枯燥,高职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往往看重的是计算机中的一些游戏,而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但是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学知识和用知识的有效融合,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下深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总体来看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是促进学生学有所用的关键途径。

4促进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氛围。教学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活动,所以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融合于实际的课程项目中去,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来解决一些项目问题才是教学目的实现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项目化课堂学习情景,并将具体的项目学习计划与相应的学科章节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内容中的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一方面便于高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以信息化教学实现教学氛围的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目前,虽然高职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应用途径、应用方式以及未来的作用并未达到一个深度理解的状态,虽然说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各个课程项目知识的应用,例如网络游戏、单机游戏、影视播放等等,这些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学生比较熟悉。但是关于计算机图片制作、World文档、表格、C语言等办公类、程序类的知识学生处于一个完全薄弱的状态,所以教师在改善课堂学习氛围的环节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并将其融入课程项目化、信息化的学习模式中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操作将事物进行描绘,从而达到锻炼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动画效果设置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比较喜爱的网络游戏主角、动画片主角等。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游戏短视频和动画短视频,在播放后随即引出课堂教学主题,同学们在观看视频后,能否通过我们所学的信息技术将主角图片连续起来做成动画,然后在课堂任务设置上教师应讲究灵活性,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心中最喜爱的动画主角、游戏角色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应用的有效锻炼,而且制作自己最为喜爱的主角人物动画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从而间接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合理选择课程项目题材。项目题材的合理选择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结合每节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对整节课程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教学题材与教材内容的良好衔接,将教材内容转变为贴近生活项目的实例,从而降低教材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在艺术字插入制作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字体、颜色等在文档中制作艺术字,并保存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中,艺术字的内容设置为学生的座右铭,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将自己的人生观念、兴趣喜好尽数展现出来,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表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艺术字,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出来,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做教学延伸,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传授学生更为美观的艺术字制作方法,然后留有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教师随即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自信心。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3

一、与生活为友

这是“鲜活”的课堂教学的源泉。教育源于生活、依存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陶行知说得好:“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给我们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教学能融人生活,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与情感为伴

这是“鲜活”的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在每一天里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激情,才能终身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由此学生也将在每一天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力,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数学的教学与情感相伴,就是以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纽带,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到情感需要,教师在课堂里的一举一动、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要有利于师生心灵间的沟通。在这样的具有情感魔力的课堂里,人人都能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点成功。如一老师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的教学,一开始,她让学生将自己事先归纳整理的一张复习表在四人一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推荐一名信得过的代表再在全班进行陈述,随着各小组的交流,伴着惊叹声和掌声,一份份图文并茂、构思奇特、创意新颖的复习表逐次被老师贴在了黑板上,供大家欣赏。看着这一切,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昨天晚上我也用心做了整理.一直到11点才画出了我认为很满意的复习表,我想将我的表格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这种真情的流露换来了全班师生的喝彩,这样的情感共鸣的场面令在座的所有师生感动和兴奋。

三、与问题同行

这是“鲜活”的课堂教学的灵魂。问题是矛盾与冲突,也是智慧的迷宫,问题是佯谬和悖论,也是思维的动力和产物。好问题可以构成一堂不需要讲授的课,促使学生自己去构造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认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唤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唤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惟有如此,他们才会既有对世界的探索之心,又有对世界的思想之域。与问题同行方得以不断进入教学新境界。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突破口,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更要看重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勤问、会问的良好习惯。将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尽量给每个学生提问的机会,可采取两两讨论的提问、小组讨论提问、全班汇总交流争辩等教学形式,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提问要有针对性、指向性。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充满童趣的心声,体验学生的情绪,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四、与智慧同在

这是“鲜活”的课堂教学的归宿。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具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型的学生。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智慧型人才,这样的智慧性人才必须具备:a、良好的知识结构,b、强烈的自主学习能力,c、创新意识和能力,d、合作意识。这里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将成为教学的核心。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至关重要的过程。

1.在猜想的天地里成长智慧。猜想是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法,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式,是关于数学规律的联想和设想。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保护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求证欲望。

2.在实践的沃土里孕育智慧。实践出真知,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试一试”、“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摆一摆”、“变一变”等创造技法的尝试,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动手发现中唤醒创新的意识。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4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共享、管理智能、服务系统,以及其便捷、迅速、准确、储存量大等特点,为学校的精细化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它能使学校管理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程序问题信息化,便捷、准确地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下面笔者就我校在精细化管理形态下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统筹学校管理,打造内容丰富的数字校园

我校在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中,依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需求导向、逐步推进的原则,以解决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中各种关键问题与难点问题为着力点,打造流畅、快捷、有效的数字校园。为了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性和各个系统交流的便捷、协调,我们建立了功能如图1所示的学校数字化平台,沟通了各个部门的联系,组成了一个畅通的数字化系统。除了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以外,我们还利用它构建民主、平等、互动的智慧课堂。数字化平台网络连接的广阔性,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足的资料,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他们在学习中既可以互动,又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解决问题,提高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能及时、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

二、重构管理过程,落实精细管理的办学理念

改进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关于利用数字校园实施精细化管理,我们首先对学校的管理过程信息化进行了重构,对关键部门的工作或工作环节如何程序化进行了分析,及时发现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不易察觉的流程缺陷,将不可测量的变成可以测量的,将不能量化的变成可以量化的,保证学校工作运行的顺畅、有序,实现高效管理。

我校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包括网站管理、流程管理、协同办公管理、学校综合管理、学校资源管理等模块。网站管理中,我们以处室为单位进行分类,相关责任人通过网站及时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实施过程、工作成效等信息,同时每位教师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各个处室,了解学校各个部门管理工作的情况及有关数据,保证各项工作的公平、透明。对课题管理、文件收发、国旗下讲话、家长会发言稿、主题教研、主题班会等常规工作,我们同样实行数字化流程管理,由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构成,使学校平时比较复杂需各个部门协调的工作通过数字化平台加以简化,提高工作效率。协同办公管理模块主要涉及教师个人事务的处理,比如使用多功能室、请假、调课、外出研修、报损维修等申请都在网上进行,简便快捷。

三、引进智慧教室,构建以学定教的精细化课堂

智慧教室是当下人们为了追求教学的多元性而建构的数字教室,它基于互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调节、实时监控及测评于一体,是推进未来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回答教师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活跃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判断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情况也只是靠“大约”“可能”“也许”的估计,教学效果的反馈只能通过课后作业与考试来进行。这样的反馈是滞后的,而且给学生和教师增加了不少负担。此外,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只能采取事后补救的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在课堂上实现平等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让教师动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引进台北某公司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由互动电子白板(如图2)连接投影机和电脑,整合成具有触控功能的大型互动板,加上能让教室里每位学生及时反馈的反馈系统IRS(如图3),以及数字展台(如图4)、电子书包和Hi-Teach软件系统(如图5)组成。

课堂上每位学生都配置了一个反馈装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设计的检测题,通过遥控器按钮,把自己选择的结果反馈给老师。教师可以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精准地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也能精准地给予单独辅导。通过平台,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归因分析,如是认知问题、能力问题还是粗心问题等。在教学中,应用这套技术设备使得教学更加精细、有效、形象。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教学;多媒体;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诸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2015年我国总理反复提到“互联网+”,带动了以“互联网+教育”为对象和内容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本文旨在通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研究,引导高校构建以当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课堂,使课程教学由传统理论讲授向以交际化互动为主的多元化教学转变。

1教学中施行数字化管理的价值体现

教学中施行数字化管理可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国际交流,实现最新文明成果快速传播;利用线上教育辅以校内硬件设施和条件资源,开发在线课程、扩大生源范围,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交际化学习需求。凭借线上课程共享增强校际联系,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教育成本;融入校本化、个性化教育内容,通过通识课程的二次开发与再造,促进课程建设、重塑教学体系。通过线上教学及反馈等查看课程动态,根据师生实际表现改善管理,实现后台实时监控以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通过统计分析和发送追缴通知等,不断改进课程教学,并借助线上整合及时组织、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借助数据整理分析及反馈实现因材施教。以自动化教学管理减轻管理负担,使教师集中精力提高教学效益;支持校内教学资源共享,支持教师开放自有课程成为公开课。教师课前备课变为挑选视频课件、线上试题等,实时推送、接收有关通知和公告;课中在管理学习活动的同时,借助经典课程资源的长久保存以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海量教学资源分享。课后作业可线上批改、手机批改,实时线上讨论答疑并解决。基于考勤、作业、随堂测和学习表现等多样化指标,由电脑自动完成统计和管理,即时应对学习预警,所有学生的总成绩可一键上报。数字化管理对于学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方便灵活的多元化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交际化学习活动建立多维度学习人脉圈,实现随时随地沟通和研讨,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内驱力和积极性。实现一站式混合型学习,使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资源,通过预览课程大纲提前预习;分组学习讨论,互动分析学习效果;查漏补缺,互助解疑、取长补短,分享学研成果;在规定时间内多次提交作业和试题,通过反复总结与修正获取力所能及的最佳成果及相应的得分。

2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关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研究,多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加端的应用来展开,学者们普遍在呼吁:尽快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海量数据,采取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和智能推送,实现“云+端”的教与学应用。问题是,如何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怎样以智慧教学平台集成教师备课、课堂互动教学支持、课外自主学习三大功能,支撑备课、上课、预习、互动、作业、答疑、讨论、自学、家校互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具体实施策略、方法层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关专家认为:信息化教育就是要用技术手段让学生学习更主动,包括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大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育4.0就是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以满足学习者心智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信息载体和传递方式,以教学权威组织结合自主学习社群为组织形式的教育新形态;教育4.0时代的“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质变过程。总之,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支持可变现基于数据的高效课堂教学,应通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实现教与学立体沟通与交流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及合作探究,以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创新与开放、生成并发展智慧,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进程。

3如何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

3.1优化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目前由于开放共享机制、技术等原因,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往往还是个体行为。资源利用者之间、利用者与资源提供者之间很少沟通与交流。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共享应用开放教育资源,理应大量引入慕课和微课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云连接”,使资源利用者之间、利用者与资源提供者之间增进沟通与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交流、吸纳、应用和提升,从而实现教与学、练考、用的最佳结合,取得卓越的教学效果。

3.2将网络化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对于教师们所开发的网络化课程,学校应通过认真研究并要求网络化课程开发者参与编制课程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将开放教育资源通过优化整合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借助在线教学平台重塑校本课程,开展对学生课前、课中网上学习监控研究以及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研究,使学生能在相应的过程性评价机制的辅助与监控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3.3落实交际化学习和过程性考核

学校应借助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将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评定转变为根据其出勤、作业、原创作品及创作过程来“结算”,积极构建“学生获取资源多渠道、学习路径个性化、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全面落实交际化学习和过程性考核以激发师生潜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互动功能,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由授受理论知识转变为提升能力和综合素养。

3.4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尝试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呈现课程共享内容的同时,运用微课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结合网络平台技术的协同辅助功能,通过设计制定学生学习行为目标、表现行为、评分计划与测评方式,尝试构建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型一站式交际化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5创建课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互动交流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应能整合利用乃至开发网络化课程资源,构建以随时随地互动交流为特色的网站类共享应用平台,形成相应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就共同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与合作,这样就可基于课程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共享成果、互动交流,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全媒体“鱼化龙文苑”的管理特色[J].长江丛刊,2015(6).

关于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  直观手段  语言技巧  情景模拟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兴趣教学法(Interest-Stimulated)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行之有效。所谓兴趣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语言学习的自然环境,运用科学的课堂规则,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兴趣中能自主、自发地学习英语,

        激发其兴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它包括教学措施和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措施。

        一 、运用恰当的直观手段

        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实用直观的手段,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在学生脑中形成直观印象,以便词汇符号迅速地在神经网络中找到其对应关系。常用的直观手段有简笔画、教具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图画或图片,有时请学生帮助绘制一些图画。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就运用简便易行的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练,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易学易画,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省料,寥寥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比如大学英语单元模块“Language”中,运用简笔画让学生来画兔子、眼镜蛇、蜜蜂、小狗、小猫等,并鼓励他们来猜动物的各种语言,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记,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具的使用是灵活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指着周围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出口成章的能力。不管是新课的讲解,还是知识的复习,出示教具或作简笔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是很有效的。 

        二 、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把知识变成有序的、多层次的智慧,在课堂上用生动浅显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用启发兴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吸收信息,再将所吸收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在language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运用语言的技巧: 

        1.幽默的运用 

        美国作家特鲁 .赫伯曾经阐述:“真正的幽默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进而使我们的身心和周围的一切均衡地成长,实现更高级文明。”幽默运用于严肃的课堂教学,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比如在Language教学中,我让学生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英语来表达。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轻松地氛围中完成了任务。 

        2.讲故事 

        在教学中适当使用“讲故事”,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讲故事可以使教师摆脱通常在课堂上使用的那种“教师腔”,讲故事的教师不仅使用浅显易懂的词汇,而且使用声音、表情和手势,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强烈而又真实的语言交流的体验。比如在语言模块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简笔画,运用想象用英语来表达一个小故事,他们都积极参与在课堂上轮流上台为大家讲述。通过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操控能力。

  3.游戏的使用 

        参与游戏是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合群性的体现。通过游戏可以达到巩固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的目的。 “连环拼词”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由一个学生说出一个词,第二个学生所说的词必须以第一个人说的词的尾字母开头。如: 

        Player 1: suggest 

        Player 2: tap

        Player 3: particular... 

        在必要时,还可以对所说的词增加限制条件,如词性等,以增加难度。 

        这样,原本枯燥的单词记忆就在有趣的游戏中得以实现。 

        三、设置恰当的交际情景 

        交际情景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词组、短语、语法等内容进行反复实践。比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有关于习俗的内容,通过模拟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英国人的对话,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放进对话中进行操练,使原本抽象的东西生动化,具体化,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