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 教材编写 思路 词语教学 重现 操练

引言

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学方法有关,更与教材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本质量高的教材,不仅教师使用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也会饶有兴趣。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吸收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在编写思路、编排体例和理论依据等方面与以往教材不同。

一、编写思路不同

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以下称《词汇课本》)以新颖的思路,崭新的教学观念,从心理学角度,对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教材的设计、选材、训练体系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从而使精读课教学有了重大进展。

首先《词汇课本》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以课文为核心的精读课讲练模式,为第二语言教学开辟了捷径。该教材本着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以词汇教学为重点,将词汇按语义场分类,根据词语的内在规律,结合人的认知规律,把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规定出来,根据选定的词语编写对话或小短文作为课文,大大提高了词语的重现率。传统的汉语教材精读课文的生词重现频率较低,有些生词只出现过一次,不重现,即使学过也记不住,导致遗忘。语料输入量不够,也是学生不能提高汉语水平的主要原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只学一本书,只有千儿八百的词汇量,学生很难产生语感,而汉语的常用词就有5万左右,因此,教材实用及非实用是关键。

其次,《词汇课本》设计和编写的内容尽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裁丰富,语体既包括口语,也有书面语。促使学习者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报刊,多听广播,多看电视,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渠道来学习汉语,练习课堂上已经学会的汉语,而不是孤立地只在上课的时候学习。所以,《词汇课本》可以使学生在注意课堂学习的同时,还能走向生活,进行动态、开放性的学习。

二、编写方法和体例不同

传统的汉语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先从报刊上或在一些书中选材,然后从课文中挑生词挑语法点进行注释。此种编法存在许多弊端。学生学得辛苦,而收效甚微。从报刊上选文章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掌握学生究竟想要学什么,我们要教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必教的?由于选材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精读课所选的生词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可能出现一些超纲词,而学生需要的和常用的词却没有。

教材单元编排目前是一种主流编排模式,同一单元话题类似。如成语故事俱为成语故事,或励志篇,或环保篇,或哲理篇,几篇文章俱同。如果几篇有趣的小故事,效果一般不错,如果连续几篇或励志篇,或环保篇,或哲理文章的话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词汇课本》的编写方法与以往精读教材正好相反,先确定每一课要学习的目标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编进各种语境,使每一个生词尽可能多地在不同上下文中重现。生词也选择最常用的,按常用的程度分出先后。

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每课由一、目标词语;二、词语用例;三、复述短文;四、目标词语对话;五、听后回答;六、读后回答等6个部分组成,教材编排合理紧凑。

《词汇课本》的编排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应“强化词语教学,淡化语法教学”的理念。从教学目标来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汉语去完成交际任务,而不是教学生系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三、编写教材的理论依据不同

《词汇课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编写这套教材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

《词汇课本》运用了安德森的《认知的建筑》中的分类理论,将语言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一般性语言知识,是理论性的;一种是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一般性语言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而技能是需要操练获得的。编者认为,目前很多人对知识的区分十分模糊,包括很多语言老师。很多老师课堂上总是讲得太多,他们常常把技能当成一般性知识,企图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技能,学生没有多少练习的机会。用知识分类的理论加以分析,不得不承认以文章开始的精读课,学生缺乏思考与操练的机会。

(二)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就是人脑天生存在一种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能够自动形成语言的规则。编者认为语言生成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其一,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包括输入和输出)。足够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学习者的脑子自动形成规则,语言会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因此应该重视语言的输入。其二,语言生成是语言内化的结果,而语言内化的结果就是语感。编者认为,语言内化必须以大量输入和大量操练为前提,大量输入就是注重语料的整体输入,无论是句型还是词语,输入多了,学习者就知道怎么用了。大量操练就是对基本句型大量操练,把基本句型练得滚瓜烂熟,促使语言内化,产生语感。只要操练得多,就能产生语感,一旦语言基本内化能够表达时,学过的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三)记忆的规律

编者认为,语言结构的生成,除语言习得外,就是记忆。编者引用了心理学研究理论,认为要记住一个词,就必须提高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这就是复述。复述并不是反复读这个单词,而是让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断重现。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使学到的新词尽可能多地出现在不同上下文中。这样词汇学习就不会太困难。一个生词出现之后应当在短时间内及时复习,以后逐渐地拉大复习时间的间隔。所谓的复习不是指读生词,而是让生词在一定语境中重现,让它经历信息提取的过程。《词汇课本》中,每一个生词在该课的不同上下文中至少重现六七次。在词语用例中重现;在复述短文中重现;目标词语对话中重现;在听后回答、读后回答中重现。它的词汇认读贯穿在了听、说、读、写中了。

四、教材反馈

学完传统教材与《词汇课本》之后,我们征求了一些学生对两种教材的意见,学生普遍认为前者学完之后遗忘较快,有些文章由于篇幅长,复述起来较难,这类文章不仅学生复述起来困难,就是老师复述也不容易。而《词汇课本》的练习方法既简单又容易记忆。练习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程度高的学生,要想说一句完整的无错的句子也是不可能的。通过反复操练,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在简单的操练中,轻轻松松学会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句子的不同用法,他们喜欢《词汇课本》类的教材。其中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喜欢《词汇课本》,他们认为,传统精读课文的文章既长又复杂,学起来吃力,而《词汇课本》,由于词语重现率高,课文很容易复述、记忆,又切合实际,能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总之,《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作为初级汉语精读教材,符合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重视说和写,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用绞尽脑汁去想、去造句。口语表达上则大量采用简单的句式,对复杂的东西采取回避的措施。改变了以往教材非常注重课文、句法,不重视词语的现象。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汉语习得顺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教学;教育心理学;应用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大学生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1教育心理学应用在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1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一种研究心理活动的学科,把这一学科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较大,高校大学生又面临着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因此,心理上就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疑惑和迷茫。教师要应用心理教育学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关注学生内心的变化,为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1.2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烦恼与压力进行排解和疏通,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1.3强化教育工作的预见性: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目的性和预见性。应用教育心理学,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其心理需求,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课程设置问题: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比较特殊,它介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之间,相比这两门学科来说,教学心理学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针对性更强,并且与思想政治和心理学成相符相成的关系。但也正是教育心理学的这一特性,为教育心理学的教材的设置提供了一定难度,教材的设置也是教育心理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并且转变以往的思想,但是,目前教育心理学中依然在沿用之前的教材,这就无法适应教育心理学的要求,也无法达到学科对学生心理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材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另外,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的设置也需要得到重视,正确评估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程度,并且合理安排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和课时,以达到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是教育心理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2教育心理学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也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需要考虑的问题,相对于其他传统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相对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专业培训体系,一些教师在心理教育学方面的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无法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为达到心理教育学的良好效果,需要提高教师在心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3教育心理学在大学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目前教学中都在倡导的,在教育心理学的教育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在心理学教育中倡导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高。教师还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制定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在授课内容方面要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兴趣是学生做好的老师,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与兴趣爱好的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有很大的动力,也可以很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3.2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鼓励的作用,一般鼓励会带给学生很大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育教学中多使用积极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出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如果只是一味的对学生的所犯错误进行批评,就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合适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重视对学生正面的评价,减少消极的、负面的评价,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找到犯错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改正,这会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会有重要影响。

3.3巧用心理暗示:暗示的含义是指人或者环境以一种不明显的形式为个体传达特定的信息,信息会对个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使个体作出反应。在教学中无论成绩处于何种程度的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可以通过表情、动作等来对学生进行暗示。通过合理的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抱有一定期望,教师如果对学生功能具有较高内的期望值,并对学生进行投入足够的关心,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加,对学习也会有更大的动力,提高学习成绩。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很低,对学生不够重视,不够关心,那么就会给学生一种暗示:教师不在乎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学生就会对学习不重视,学习态度消极,对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期望效应,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相信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结束语:教育心理学应用在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意义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强化教育工作的预见性。教育心理学在大学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鼓励为主,巧用心理暗示等。总之,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为大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鄂玲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逯姝洁.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2(3S):93-93.

[2]和洋.浅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6):281-281.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三化取向;

作者:张春兴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ous)有句名言:“心理学有源远流长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1]此一名言的现代含义是,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两段:前者始自古代希腊哲学,迄今已有2300多年;后者始自19世纪末,迄今不到130年。如用艾宾浩斯的名言来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分哲学教育心理学与科学教育心理学两段:前者同样始自古代希腊哲学;后者则是衍生于科学心理学之后的20世纪初,迄今尚不到100年。以下的讨论也涉及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前文所说明的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发展,都是西方文化演变的经过。此一概念不能用来解释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心理学虽然也可分为哲学教育心理学与科学教育心理学两段,但两段之间不相关联。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完整而系统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而现代的中国科学教育心理学思想则完全是20世纪初从西方移植而来。基于此一认识,接下去先从中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谈起。

(一)中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以儒家的思想最为完整。儒家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可以简述为以下两方面:[2]

1.以人性可变为教育基础。

儒家中的孔子孟子与荀子,在人性解释上虽不相同,但将人性可变视为教育基础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孔孟主张“性本善”,但也相信“习相远”。荀子主张恶,因而强调“化性起伪”。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言,儒家的人性观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是人性不等于天性,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其二是教育对人的成长是必要的,因为教育具有改变人性的功能。

2.以知情意行为教育目的。

儒家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智育与德育,而在实施智慧二育时,又特别将知情意行视为教育目的。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加上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说法,正是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所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全人教育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以柏拉图(Plato)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思想为代表。[3]

1.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与感情三部分所组成,教育的功能即在于使人的灵魂得以良好发展,使理性表现为智慧,使意志表现为勇敢,使感情表现为节制。(2)重视个别差异。因为每个人的灵魂组成不同,故而强调按个别差异因材施教。(3)体育与智慧并重。体育训练学生的身体,智育训练学生的心灵。(4)教育的实施需配合年龄,从出生到21岁分为四个阶段,主张配合不同年龄阶段,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

2.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的灵魂具有植物性、动物性与理性三种特性,教育的功能即在于强化理性,使理性表现为智慧,从而节制其植物性与动物性。(2)强调全人格发展的教育,因而强调德智体三育并重。(3)提出教学的三项原则:一为自然原则(配合学生年龄),二为习惯原则(养成良好习惯),三为启智原则(启发学生智慧)。(4)施教须与年龄相配合。从出生到21岁分为四个阶段,主张配合不同年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以瑞士的裴斯泰洛齐(J.Pestalozzi)、德国的赫尔巴特(J.Herbart)与福禄贝尔(F.Froebel)三人的思想为代表。

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性中含有原始性、社会性与道德性三个层面,教育的功能即在克制其原始性而发扬其道德性。(2)强调以爱为教育的中心,视学校如家庭,教师如父母,学生如子女。(3)在教学上强调学生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4)重视儿童个性发展,视教师如园丁,视学生如花木,既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自然发展,也主张培养其道德规范。

2.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的心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2)教育应以道德优先,而道德教育实施则以自由、完美、善意、权利、正义五者为基础。(3)重视儿童兴趣,而兴趣又有对事的兴趣与对人的兴趣之分,两种兴趣的培养均为教育之课题。(4)教学重程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明显、联合、系统、方法四个步骤。

3.福禄贝尔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福禄贝尔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其子女人格发展的动力。(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前者使人选择向善,后者使人得到智慧。(3)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范。(4)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的发展,认为感觉与知觉不仅可凭以认识环境,而且更可由之发展儿童的美感。

综观以上中外哲学教育心理学各家的思想,可以得到以下三点认识:(1)视全人格的发展为教育目的,因而强调德智体各育并重,且重视知情意等心理特质的均衡发展。(2)对教育之实施既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重视个别差异。(3)从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哲学教育心理学理念虽曾一度被评价为缺少科学性而受到忽视,但从社会与学校对教育心理学的期待及今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看,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仍然具有指引方向的价值。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是在20世纪初跟在科学心理学之后舍弃了传统哲学趋向而实现的。[4]科学心理学始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M.Wundt)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设置实验室,采取控制实验的方法研究意识结构,企图将心理学建构成类同自然科学的独立实验科学。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已由早期的理论科学(如理化生物等)分化出应用科学(如工程医学等)。科学心理学初期主要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革新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自然科学分化发展的影响,于是诞生了以“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应用”的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此即一向将教育心理学定位于应用心理学的原因。心理学原理中被应用于教育者,主要是经实验研究而建构的学习理论,而学习理论的内涵则因心理学派理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如按年代来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两派的学习理论取向。[5]

1.早期行为学习论实验研究取向。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内,最早经由实验研究而建构系统学习理论者,是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控制实验取向,而控制实验的基本条件是客观观察与精密测量。就在此等理念之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藉由易于控制的动物学习实验,构建了系统的学习理论。根据动物试验所构建的学习理论,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and-errorlearning)与效果律(lawofeffect)(解释猫学到开门取食),与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的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解释狗学到闻铃声分泌唾液)。此二人学习理论的基本要义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新关系的建立,而建立的历程则称为条件作用(conditioning)。行为主义把桑代克和巴甫洛夫两人的动物学理论,当作了他们心理学的理论根据;而桑代克则将其动物学习理论应用于学校教学,并于191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为哲学教育心理学演变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行为主义思想虽有所改变,但以动物实验而建构学习理论的传统却仍继续保持。

2.晚近认知学习论实验研究取向。

桑代克以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到60年代受到了挑战。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斯波尼克号,使素来自诩科学领先世界的美国人受到震惊。美国科学界与教育界检讨反省之后承认,美国学校教育受到行为主义思想影响,只重视行为习惯培养,不重视知识教学,是科学落后的主因。由是之故,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所持的认知学习论取代了行为学习论,成为教育心理学思想的主流。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基本要义是:(1)学习不是行为主义所说的刺激反映联结,而是在刺激引起反映之间,存在着一个不能直接观察的内在认知历程。(2)比拟电脑处理讯息的过程,将学习解释为编码输入、记忆储存及解码输出的复杂心理历程,是为讯息处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theory)。认知学习论的实践研究改为以人为受试,不再研究动物行为。对素来重视知识学习的学校教育而言,认知学习论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经由实验研究所建构的学习理论之所以受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视,原因是此等理论具有科学性;不再像哲学教育心理学所持的“教师要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观念,而是改为“先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才教学生如何学习”的新观念,表面看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用于学校教学的构想是合理的,但因心理实验与与教师教学情境迥异,故而此种构想并不切合实际。其中原因留待稍后再作说明。

二、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间的桥梁

以往将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用于学校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学习理论的适切性。同时心理学家经实验研究建构学习理论时,也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理论将来在教学上如何应用。原因是心理学既采自然科学取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并不预先设定固定目的。因此对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否有用及如何应用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心理学单一方面,而在于介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教育心理学能否发挥有效的桥梁角色功能。基于此义,本文提出以教育科学为本、以心理科学为用的观点,来定位教育心理学的功能。此一功能的特征是将以往被动接受并依据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转变为只将学习理论视为有助于教学的因素之一,尚须综合其他因素建构成真正适用于学校教学的理论体系,然后用于教学实践。

(一)教育科学化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角色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始自一百多年前的教育科学化,在意涵上与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西化的概念相近。教育科学化指的是,配合时代变迁、社会需要及下一代的未来,参照或采取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改革教育,以期达到理想教育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过程涉及层面很多,而心理学思想应该被列为重要层面之一,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人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从中国科学化过程看,20世纪初虽有不少杰出的心理学家,但他们并没有像当时的教育家一样扮演积极的角色,而当时的教育心理学更是一门微不足道的学科。当时中国教育家的思想相当进步,试举1922年壬戌学制公布前陶行知的言论,即可了解当时教育家思想进步之一斑。陶行知指出:“当这学制将改未改之时,我们应当利用科学方法、态度,考察社会、个人需要的能力和各种生活事业不可少之基础准备,修出一个适用的学制。至于外国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采取它;如有不适用的,就回避它。本国以前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保存它;如不适用,就除掉它。去与取,只问适与不适,不问新与旧。能如此,才能制成独创的学制——适合国情、适合个性、适合事业学问需要的学制。”[6]像陶氏对教育改革所持的“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或中与西”的精辟见解,在当时的教育心理学界是少见的。早期的中国心理学采取的全盘西化取向,先是接受德国的结构主义,继而唯美国行为主义马首是瞻,50年代转向苏联前的条件反射思想,80年代又向美国心理学学习。而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则是完全接受了美国早期“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应用”的思想,对教育的改革绝少贡献。

(二)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与限制

前文多次提到,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无法在教育上直接应用,如此论断主要基于以下三项理由:

1.心理实验室情境不同于教室情境。

实验室内的受试是被控制的,在桑代克实验室中的猫,先被剥夺进食48小时之后才开始学习开门取食。如此控制的目的在强化动物的学习动机。教室内的学生虽然也需要学习动机,但其学习动机则是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自行产生的。

2.实验室内的学习是简化的。

所学习者不是属于简单动作(动物实验),就是属于简单的知识(认知实验)。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的,除不同学科不同知识技能之外,尚须学习态度和观念。

3.学习历程不同于教学历程。

心理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学习,旨在了解个体独自学习是经由怎样的历程,从而建构学习理论,不带其他目的。教师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历程,在此历程中既有预定教材和进度,也有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是截然不同的。

除了上述三理由外,纵使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具有科学性,但如比照其他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此等学习理论在教育上应用时,仍缺乏科学理论的必然性与普遍性。物理学上的安培定律用来制造电动机时,其原理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普遍性。心理学上的任何理论,都不能具备类似的条件。原因是自然科学研究物性,物理变化的同质性大于异质性,而且没有自主意识。心理学研究人性,人性除自主意识外,其变化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除个别差异外又有因社会文化影响形成的团体差异。更何况科学心理学家在实验室内建构学习理论时,所用受试不是动物就是大学生,样本缺乏代表性,自然缺乏普遍推理的价值。

(三)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

虽然心理学原理中的学习理论不能直接用于学校教学,但对教育科学化而言,学习理论的精神仍有参考价值。因为学校任何科目的教学都需要以学生学习心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来教学,才能达到教师教学效果表现于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就在这样的理念之下,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在70年代大力提倡以纯理论性的学习理论为基础,配合学校实际教学的需要,建构成具有应用性的教学理论。[7]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learningtheory)与教学理论(instructionaltheory)两者是不同的。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只能说明学习产生的心理历程,而教学理论则是处方性的,除了解学习历程之外,更进一步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此才能将“教”与“学”联结在一起。布鲁纳提出建构教学理论的理念之后,极受教育心理学界重视。此后教育心理学家相继提出多种教学理论。惟此等教学理论,对教师实际教学实践而言,固然对有效教学具有引导作用,但也不能全盘采用。基于此义,笔者综合多家意见及个人多年教学经验,建议教师将教学理论用于教学时,必须考虑五大要项:(1)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知识技能还是态度观念(教学目标);(2)在教学之初须了解学生是否已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先备知识);(3)教学时采用何种方法领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教学方法);(4)上课时如何引导学生专心向学(学习动机);(5)教学后采用何种方法肯定学生已学到了希望他学习的东西(教学评价)。

从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间桥梁的观点看,学习理论只是偏在心理科学的一边,而教学理论则是将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联结在一起,搭成两者沟通的桥梁。惟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的功能看,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价值仍然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层面,而不是智慧运用。要想使教师从教育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智慧,那就要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配合教学需要,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理论为参照架构决定自己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学到智慧。以下举台湾教育当局采取建构式教学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用以说明教师教学实践运用的重要性。

建构式教学(constructivistinstruction)的理论,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皮亚杰的建构论有两点要义:(1)儿童的认知发展也就是他的智力发展。(2)儿童的智力发展,乃是他主动探索环境时,随时因环境要求调试改变重建自己经验所产生的效果。[8]因为皮亚杰的理论中强调儿童的主动探索求知是其智力发展动因,所以美国心理学界即向教育界建议采用皮亚杰儿童主动求知的理念教数学,从此就流行起所谓学生中心教学的概念。1996年台湾教育当局为求改进小学数学教育,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全盘实施建构式教学,将传统教师“讲题”的角色改变为“布题”的角色,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行探索寻求答案。实施六年造成200万小学生数学能力普遍降低,最后在社会抨击及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声中于2002年全面喊停,又恢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建构式教学有其理论价值,但是必须符合三个先决条件:(1)学生必须有先备知识,有了基础经验,他才有可能针对问题需要去重新建构经验。(2)建构式教学只适用于能力中上的学生,对于中下能力的学生而言,重视讲解的传统教师中心教学反而较为适宜。(3)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实践的能力与智慧,既能深切理解建构式教学的理论精义,更能洞悉班级中学生在能力、经验、动机等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台湾推行建构式数学教学之所以失败,就是忽视了上述三个条件。现在一般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从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观点看,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学生中心取向与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都可采用,而配合教材性质与学生个别差异,将两种取向交叉混合使用,才是最适当的教学实践。[9]如此看来,从学习理论到教学理论都可视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科学知识,但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凭以作为教学策略决定者的却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一百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曾对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箴言,强调心理学的理论不可直接用于教学,因为心理学是科学,教学是艺术,科学万能,却无法创造艺术作品。[10]科学是客观理性的机械运作,其产品具有同一规格;艺术是主观感情的心理创作,其产品具独特风格。教学具有高等的艺术性,教出的学生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因此身为人师者,应比从事科学工作者需要更高的智慧。

三、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

综合以上讨论可知,今后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必须超越多年来“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应用”的局限,在教育科学为本、心理科学为用的原则之下,走出自己的路。这条路如何走法,此即本文所提三化取向的建议。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

教育是追求理想的事业,而教育理想则是藉教育目的达成来实现的。虽然不同学校的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任何教育的实施都是经由人(教师)教人(学生)的过程,却是一样的。在师资培育机构的课程设计中,教育心理学是必修科目之一。惟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科目不同,修读专业科目的目的是为了担任各科教学,而中小学的科目中并没有教育心理学这个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必须具备超乎其他专业科目的功能,使修读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在其专业科目之外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理念,使其将来担任专科教学时,能成为一位更优良的理想教师。因此,以下用两个子题来说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1.培育理想的教师。

教育心理学的真正目的,不是只为做教师者提供一些心理与教学的知识,而是旨在培育理想的教师。合格教师应具备三种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具有专科素养,才能担任学科教学。(2)教育专业素养。具有教育专业素养才能扮演适当的教师角色。(3)教学专业素养。教学专业素养是教师从教育心理学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前两方面的素养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学专业素养才是形成理想教师的充分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专业素养的教师,能够将他学到的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知识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融合在一起,并能在教学实践中随教学情境变化,配合学生个别差异灵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应该得到的知识与能力。因此,理想教师是真正运用教育心理学理念教好学生的教师。美国教育学界多年来流传一句名言,如果数学科教师被人问到“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习数学的老师。”[11]“教学生学习”的说法,正符合中国人一向所强调的经师兼人师始为良师的观念。经师而又兼人师者,才是理想的老师。

2.教出理想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是属于历程—结果取向(process-productapproach)的概念。此一概念的基本要义是,教育是长时期人教人的历程,在此长期历程中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实际负责教导学生,而教学之后的成果,则由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改变来表现。基于此义,前文所指培育理想的教师,尚属历程性目的,由理想的教师教出理想的学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所谓理想的学生,可从客观的教育目的与主观的心理特质两方面来评定。客观的教育目的即基础教育阶段众所公认的德智体等多育并重的概念。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在行为上能表现出德智体多育理想者,即可视为理想的学生。惟从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观念言,德智体等多育的构想虽好,但仍属抽象概念,不易观察测量。因此笔者主张采用既符合中国传统精神也符合现代心理学思潮的知行情意四种心理特质的改变,作为评定理想学生的标准(现代心理学的思想中,认知心理学重知,行为主义重行,人文心理学重情意)。有些学生天资不差,但学业成绩低劣,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在教学时适时激发其知行情意四种心理特质所致。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时,应以学生的全人为对象。以下从两个观点说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的意义。

1.全人教育的人格发展观。

个体的人格发展包括身心多方面,而在人格发展历程中,都是由整体到分化进行的。这像一棵果树的生长一样,先生根发芽,而后长树干和枝叶,然后开花结果。果树的成长靠栽培,栽培时应先为长一棵健康的果树着想,不应先为结出果实去考量,有了良好的栽培才有丰富的收获。在现代心理学理论中,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need-hierarchytheory)可用来说明人格发展由整体到分化的意义。[12]马斯洛将个体自小到大成长中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前四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尊需求,后三层分别是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解释,只有前四层的需求依次获得满足之后,后面的高层需求才会产生,也只有前六层的需求获得满足,个人的资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此种理念与前文所举先长树干后结果实的例子相同,都是说明全人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时最使教师感到困惑的是,有些学生资质不差而不肯读书,如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解释,此类学生的问题是心理上缺乏知的需求,亦即缺乏学习动机,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乃是因前四层需求未获满足使然。因此,要想改变此类学生,必须从他的全人格发展过程着眼,先辅导学生家长,善待他们的子女,让子女获得生理、安全及关爱、自尊等需求的满足,而后才能在学校培养他的读书兴趣与动机。

2.全人教育的社会多元观。

早期教育学家谈论基础教育目的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持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教育应为未来成人生活而准备;有人认为教育本身即生活,不应为准备未来生活而牺牲儿童生活。晚近教育家采取折衷看法,一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应教育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学习了解校外的社会生活,从而培育学生关心社会与自己的未来。目前学校教育为人诟病的缺点是,在升学主义引导下独重知识教学,对生活教育完全忽视。其实,知识教育本身也是生活教育之一,如缺乏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将来在社会生活中也不能生存。只是知识教育如果完全以升学为标准时,知识教育的内涵就会被窄化,全部学生在窄化了的升学科目之下学习知识,一旦升学路受阻流落于社会,将难免因缺乏生活知识而遭淘汰。因此为了使基础教育阶段真正达到全民教育的理想,应以社会多元化的观点培养所有学生各自适性、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均能学到基础知识、环境适应能力及独立生活的观念。从社会多元分化出的千百种行业,各行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只要人适其事,事适其人,任何工作对社会都有贡献,对个人都有尊严。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本土化

现代生态学的理念已被教育家用来解释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环境一词广义上包括影响学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狭义则指影响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本土化取向所指者,主要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进而推行二教合一理念,以期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1.三类学生与三类家庭。

基础教育是全民教育,适龄儿童无分智慧差异均须一体入学。入学后又实施混合编班,在同一进度下教学同一教材。如此在每一班级内都会有来自三类家庭的三类不同学生:(1)顺教育的学生。此类学生来自顺教育的家庭,父母受过良好教育而且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尚未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已使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孩子打好了接受教育的基础。(2)缺教育的学生。这类学生来自缺教育的家庭,父母未受良好教育,因忙于生计,对子女养而不教。在缺乏文化刺激的家庭环境中,为父母者没有帮助孩子对未来接受学校教育所需条件作任何准备。(3)反教育的学生。此类学生来自反教育的家庭,父母是社会失败者,有的不务正业,有的作奸犯科,父母的行为成为孩子的坏榜样。对此类学生而言,学校不是他们喜欢的地方。入学后教师面对全班背景不同、经验悬殊、习惯各异的三类学生实施班级教学,采用同一教材和同一进度,无异于对被关在同一个笼中的鸡兔鸭三种动物喂食同样饲料。这是全民教育中最困难的现实问题,解决之道除遵循团体教学、个别辅导原则外,根据前述社会多元化观点,实施适材适教的教学不失为可行的途径。

2.成功的教育有赖二教合一。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4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①什么是无意注意;②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注意;②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三、记忆

要求:

1、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类型。

2、理解记忆表象的特点、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原因。

3、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瞬时记忆的特点

(2)瞬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瞬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短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2)长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长时记忆的存储(存贮方式,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三)遗忘

1、什么是遗忘

2、遗忘的种类

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5

预习不仅仅是对学生,对于教师来说,也应该积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首先,学生应该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过后课堂学习的效果才更好,同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课后作业的完成才能更好。在预习时也要掌握合适的方式与方式法,可以使用联想式的预习方法,以使得各方面的知识能关联成一个整体。比如,在预习“两条直线的夹角”的知识点时,就可以联想一下角、直线的定义,三角、夹角之类的公式等,并对其中已经忘记或是模糊不清的概念再次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也为课堂上对“两条直线的夹角”的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打下基础。其次,教师的预习。主要是指的教师应吃透课本的知识点,特别是新课改中新增的重点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比如,新课改中对新增内容有“了解、掌握、理解”等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理解这些要求所代表的含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二、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技能储备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技能储备是指教师应不断增强自己在新课改下的各项专业技能。不仅包含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专业知识,而且应当有将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授课相结合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的研究并未引起重视,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可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育心理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引起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充分重视。其次,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在传统教学研究中,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课题存在,但在新课改下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依然有待提高,有研究数据表明只有不到30%的教师在其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而能将信息化技术与高中数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授课的教师则更少。这说明在新课改逐步深入的发展趋势下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应当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高中数学的许多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与复杂,对于学生的理解会构成很大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课堂讲授立体几何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使用手工立体模型或是3D软件进行立体的模拟,以利于学生对于立体几何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四、结语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人本主义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要使他们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在教育心理学中,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设定目标,然后控制、监控和调整其行为去应对环境,从而实现目标的过程。

1 自主学习

1.1 自主学习的概念

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者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也不同。比如,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从元认知、动机、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过程,其核心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Schunk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从思想和行为上自发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此外,自主学习还指学习者制定计划,然后策略性地引导学习行为,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虽然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存有差异,但是某些看法却是一致的:自主学习的循环系统包括四个过程,即目标设定与策略计划、策略过程实施与监控、策略结果监控、自我评价与监控。

1.2 自主学习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是由什么构成的?很多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是由内在动机和调节能力构成的。其中,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拥有增强能力的信念;调节能力是指自我监控和管理学习进程的能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自主学习呢?自我概念、学习归因及学习环境等因素能够影响自主学习。王静琼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还以学习归因与学习环境适应为中介来间接影响自主学习。

2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他们认为,心理学要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将思想、意愿与情感放在人的发展的中心地位。比如,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的自我实现,任何人都有可能体验到,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缺乏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但其积极意义不应该被忽视: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阐述人的心理实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企业管理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自主学习中的人本理念

自主学习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渴望满足自己的认知需求,这是一种基本需要的自我实现。同时,学习者也表现出了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即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只有当学习者感觉到所学内容与己相关,并积极参与时,学习才有意义,才能持久、深入。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满足学习者的基本需要之后,学习者才有可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业成就,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最直接体现。

4 自主学习的人本理念对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即学习者应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为基础,进而学会自由,达到自我实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观。总之,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观能够为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迪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Zimmerman, B. J.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2] Schunk, D. H. (Eds).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M]. Lawrence Erlbaum Ass, 2001.

[3] Metzler, L. Executive function in educ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7.

[4] Zimmerman, B. J., Bonner, S. & Kovach, R. Developing self-regulated learners: Beyond achievement to self-efficacy [M].Washington, DC: APA,1996.

[5] Cleary, T. J. & Zimmerman B. J. Self-regulation empowerment program: A school-based program to enhance self-regulated and self-motivated cycles of student learning [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4(5).

[6] 雷雳,汪玲, Culjak, T.目标定向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