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业研究

纺织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纺织业;内迁;特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0802

1问题的提出

国际金融危机使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受重创,但也催生了从沿海到内地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要求,中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采取灵活的承接策略,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努力从低端的加工组装向高端制造乃至“创造”攀升,实现产业升级。

2文献综述

在产业转移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如“雁行模式”、“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著名模型和理论。张辉(2004)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如何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和竞争,进行了由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的分析。陈刚(2006)分析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效应、战略与对策等基础问题。冯根福(2010)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

研究纺织业内迁的文献有:李廷、陈淑英(2011)研究了不同经营方式和行业类别的东部纺织企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战略。姜铸、刘妍(2011)对纺织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进行了研究。来红、唐根年(2011)指出,江浙两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并没有给该地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魏后凯(2010)发现,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市场份额的变化能够间接说明产业转移趋势。笔者借鉴这一思路,用地区的纺织企业个数及其总产值在全国总量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产业转移特征,间接反映该产业企业迁移趋势和特征: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产业市场份额上升时,表明该地区产业的承接,即企业迁入;反之,意味着该地区产业转出,即企业迁出。

3我国纺织业内迁的基本特征

2009年4月,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业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纺织业内迁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纺织业内迁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1纺织业空间分布

本文按照东、中、西地区分类方法,依据1999年到2012年的统计数据,计算三大地区的纺织企业数及其总产值在全国总量中各自所占的比重(图1)。具体特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生产能力最强。在1999-2012年,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数占全国比重为75%-87%,纺织企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为70%-88%,可见,东部纺织企业生产力近十年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纺织企业数及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均一直未超过20%,所占份额较小。

第二,一直到2004年,东部地区的纺织业占绝对优势,纺织企业数及其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则一直在下降。

第三,上述态势在2004年以后发生了变化。2004-2007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数及其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东部地区的数值在缓慢下降,中西部地区的数值逐渐上升。而从2007年以后,东部地区的企业数和产值比重开始加速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数比重都在大幅上升,特别是中部地区上升得较快。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纺织产业空间分布很不均衡,整个产业的主体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较少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实际上,各地区纺织企业的数量比重与其产值比重大致接近,这表明各地区纺织业产值的高低与纺织企业的数量多少是相匹配的。2004年以前,东部地区纺织业的企业数比重低于产值比重,中西部地区则刚好相反。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的生产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自2007年开始,东部企业数比重开始高于产值比重,而中西部地区企业数比重开始低于产值比重。可见,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逐步走向高效、快速发展的阶段。

3.2纺织业发展阶段

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地区某行业相对优势度的指标,可体现该行业的竞争能力,反映其技术、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具体来看,1999年之后 ,东中西三大地区纺织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的变化周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图2):一是2002年以前,东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高于1,远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中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高于西部地区。二是2002-2007年,东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下降较快,直至低于1;而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大幅上升,并且一直高于中部地区。三是2007-2011年,东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基本稳定,而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在稳步提高;四是2011年以后,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大幅上升,甚至超过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与东部地区接近。由此可见,目前东部地区的纺织业已经不再具备明显的优势。

4主要结论与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纺织业的确存在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究其原因,成本仍然是纺织业发生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发展纺织业的相对优势已经逐渐消退。而中、西部地区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文化背景相近,法律制度相似,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其经济上的必然性。

其次,纺织业内迁的程度并不高。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东部省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不再适合作为支柱产业,纺织企业数量必将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纺织业在转移时并未完全迁出。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大多是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外转移,而保留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品牌宣传等环节,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仍然处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头。这也解释了当前中、西部地区的纺织行业的生产总值依然远低于东部地区。

第三,西部地区的纺织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迅速。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主要因素。同时,受益于产业高度集聚,西部地区的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水平等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总之,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转型期,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较为短缺、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渐趋下降,在大规模投入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进一步集聚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应在资源配置、政策配套等方面积极扶持,促进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5启示与对策

5.1中央政府应重点关注的环节

第一,优化产业分工布局,统筹推进纺织业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东部地区应该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承接、改造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逐步转型升级。国家有关部门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时,应统筹东、中西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在编制区域规划、对口支援、安排中央资金、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引导东、中、西纺织产业合理分工。

第二,坚决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快研究制定化纤、棉纤、印染等重要行业准入条件或产业政策,引导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适度控制棉纺、化纤常规产品产能的扩张,重点在时尚品牌、研发设计和市场控制力方面有所突破。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等政策手段,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避免落后产能的迁移。坚持新增产能与落后产能“等量置换”或“超量置换”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快进行技术改造,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加快转变纺织行业发展方式。

5.2东部地区应重点关注转移、创新和升级

第一,分步骤、有重点进行转移和转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信息传播速度快,容易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因此,拥有专有技术、品牌管理技能等核心业务的纺织企业,要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经营;而无品牌尤其是纯来料加工企业,则更适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部分产能。

第二,强化科技创新,参与全球分工。东部纺织产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通过产业链向内地延伸,构建以本土企业为主体的国内价值链并融入全球价值链。为此,东部地区应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将部分纺织类别向中、西部转移,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纺织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5.3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关注承接、集聚和转型

第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关联产业成链发展。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已经开始转型升级,而中、西部地区仍停留大规模生产的阶段,具备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空间。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多作准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企业服务保障,避免移入企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引导移入纺织产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完善园区产业链配套,促进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主动承接和转型升级相结合。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为了回避产业劣势,可以将产业进行空间转移,从而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空间辽阔、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应更加理性、主动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纺织业研究范文2

绍兴纺织产业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隋唐历史记载中,对绍兴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因此,绍兴市也被誉为“纺织之乡”。当前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就位于绍兴市,该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产品交易市场,并且这座市场所具有的纺织指数甚至可以作为纺织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经营管理乃至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从当前绍兴市纺织业发展规模来看,直到2009年底,绍兴市拥有的纺织企业达到了6.5万家左右,这些企业为社会创造了64万之多的就业岗位,在这些企业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到了2354家,企业职工是绍兴市纺织从业人员的一半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1311亿元,销售收入则达到了1284亿元。2013年,柯桥区纺织业收入达到2006亿元,创造利润为95.8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提升了5.2%与9.9%;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绍兴市纺织业起步于化纤原料。以此为基础,绍兴纺织产业经过长时间的横向拓展与供需衍生,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纺织上下游产业链。上游产业包括原材料的制作,中游产业包括印刷与纺织等,下游产业主要是服装的生产与加工。这些产业共同构成的产业链逐渐整合与汇集并形成了如柯桥中国轻纺城、诸暨大唐袜业、嵊州领带市场等产业集群;从空间分布方面来看,当前绍兴市纺织产业格局可以用“一个主题园区、七个特色民镇”来做出概括。其中主体园区指的是滨海工业园,特色民镇包括立兰亭、杨汛桥、齐贤等。这些城镇依托绍兴市在纺织产业方面的整体优势明确了自身特色,并构建了包含无纺布、家纺、针织等产业在内的全方位格局;从产业优势方面来看,绍兴市具有5万以上的专业纺织技术人才,并且拥有CDA推广中心以及科研中心等。同时,绍兴市内所具有的民族资本十分活跃,并且企业之间所具有的竞争意识十分凸显。总而言之,绍兴市纺织业代表着我国当前纺织产业的水平,同时影响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方向。

2绍兴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

绍兴市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绍兴市成立了专门负责指导与管理大学生创业的领导小组,并以解决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另外,绍兴市在2013年出台了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这一文件中规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两年之后,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足,在符合申请条件与申请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对30万元以下的担保贷款进行申请。之后,绍兴市不断放宽相关标准,其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申请创业贷款以及专项投资资金的年限从两年放宽到5年。另外,绍兴市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指导工作还包括组织业内专家对创业项目等作出评审,这一评审过程是发现大学生创业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绍兴市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创意指导、创业教育与导向服务的重要手段。虽然当前绍兴市在许多创业支持政策方面都仍旧按照原有办法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但是在户籍限制、小额贷款以及创业基金方面都已经获得了很大突破,这对于推动绍兴市创业政策的优化、绍兴市创业氛围的打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绍兴市高校应当抓住机遇,依托纺织业优势来对大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指导,并有必要在构建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以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3大学生创业支持项目发展对策

高校引导大学生依托绍兴市政治优势以及绍兴纺织业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等,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大学生创业支持项目仍旧需要进一步开展教育思路、引导思路与实践思路的拓展,从而在对绍兴市政府扶持政策与绍兴市纺织产业优势做出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3.1做好依托纺织产业开展创业的调研工作

绍兴纺织产业背景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对于绍兴大学生而言,绍兴的纺织产业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纺织产品生产链,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和较大的销售市场,具有了充足的产业链上各产业节点的技术技能专家,具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具备了较好的创业环境、创业资金、创业人才,这些产业背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绍兴大学生应当依托纺织产业开展有效的创业实践。而为了提高大学生依托纺织产业开展创业的针对性,高校有必要对纺织业创业环境做出调研,其中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包括以下多个方面:了解、收集绍兴纺织产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类要素,分析并且制订大学生依托纺织产业开展创业实践的计划,选择具有创业潜力并且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与创业学生一起到纺织企业调研,了解纺织产品的种类、价格、销路、利润、市场需求、新产品研发方向,了解纺织产品内贸流程、外贸流程、外销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种类和需求量,了解企业的部门组成、人员组成、管理结构、制度建设要求,选择与纺织产业相关联的业务组建创业实体,根据纺织业务需要组建公司成员,依据创建公司要求,制订建立创业实体的工作流程。

3.2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对于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解决资金问题是确保成功创业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方面,首先,应当开拓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虽然绍兴市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颁布了许多扶持政策,并且在融资渠道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资金短缺仍旧是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自主创业的重要瓶颈。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之后需要担保服务工作者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创业项目作出考察,并在与银行协调的基础上发放贷款。这种扶持政策已经具有了很多成功案例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而高校以及高校引导大学生开办的创业实体应当在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通过对绍兴市扶持政策作出积极探索,并与贷款担保服务机构构建合作机制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环境;其次,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还需要推动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在构建创业实体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创业的初期阶段是融资成本最高的阶段,而如果得到资金并进行长时间的经营,融资成本将能够逐渐降低,这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着有利作用。当前绍兴市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政府扶持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自筹三种,虽然这三种融资渠道能够为大学生创业初期提供很大帮助,但是这些创业渠道所具有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所以高校以及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有必要对创业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并通过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开展合作融资来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渠道。另外,高校应当重视总结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指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资金周转效率与使用效率。而大学生所创办的实体企业应当积极与银行机构开展沟通与合作,并争取更多的信用担保渠道。而对于具有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的创业实体,高校应当鼓励毕业大学生优化融资渠道,采取并购、风险融资等方式来获得更多发展资金。

3.3在高校与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之间构建创业氛围

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氛围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创业氛围的打造与优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会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高校要构建良好的创业氛围,就必须与大学生依托纺织产业创办的实体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合作过程中,高校需要强化创业教育,而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则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了解创业难点与企业管理难点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另外,高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办创业实体,并将创业实体当作开展创业教育实训的重要阵地,在此过程中,高校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将能够成为重要的后盾,并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构建保障,同时,学生对自主创业也将不仅仅停留在意识方面,而会产生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的动力。为了强化高校与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素养,高校还有必要加强与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从而构建校企双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纺织业研究范文3

竞争意识不强,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够,观念落后。大多数企业还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管理水平较低。保定市纺织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多管理者还不能完全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不能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些都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桎梏。

电子商务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高级的人才更愿意选择一些较大的城市,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必须要有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知识的人才作为保证;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满足人力资源、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需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网上销售渠道单一。保定纺织业的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是阿里巴巴和毛巾网,主要依靠B2B模式,电子商务的其他一些模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企业信用状况参差不齐,消费者很难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区分企业的好坏,对于产品的质量很难有一个评价。

对策建议

(一)对企业的建议

加强企业电子商务的系统性建设,完善网络市场。首先,保定纺织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从根本上创建自己的品牌,提高竞争优势,还要加强企业的宣传力度。从企业内部来说,要有效应用阿里巴巴、中国毛巾网、中国家纺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将生产、销售、售后通过网络平系起来。同时,加强电子商务外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电子口岸、网上系统将企业与海关、银行、商检、保险、物流连接起来;其次,要加强同南方纺织企业的联系,学习南方纺织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中的经验,尤其是江浙地区的企业。可以定期派内部员工出去交流学习,然后将经验传达给其他员工。从政府角度来说,要时常开展电子商务论坛,邀请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开展一系列电子商务讲座,包括前期的建设、中期的应用以及后期的维护。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加强企业竞争力。首先,加强相关人员的电子商务培训,可以聘请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人才来企业指导,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技能考试;其次,如果企业实力允许的话,可以派相关人员去国外学习交流,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电子商务实战,从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到上传产品,产品信息,挑选图片,到平台的维护,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运营商联系,从而加大点击量,增加询盘的质量。

扩大销售渠道,增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保定纺织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更好地利用公司内部资源,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更低的价格。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求购信息,采用竞标方式减少原料成本,以提高利润。企业还可以了解客户市场的变动,及时做出调整。另外,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一个高速、宽带、多功能和安全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都需要企业资金的支持,要加大资金对互联网的支持力度,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二)对政府的建议

纺织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纺织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综合能力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2A06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3-02

纺织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自2000年以来,工业增加值保持20%的增速,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4%。2010年第四季度,纺织行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3.3%[1]。目前,我国成规模的纺织企业有47200多户,吸纳就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农业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近1000万吨,涉及1亿农民的生计[2]。

一、纺织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纺织业是我国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促使纺织业在阵痛中开始转型升级。但人才匮乏已成为纺织企业经营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人才短缺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力短缺上升为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调。预计到2015年,我国纺织业劳动力需求将达到2300万左右,昭示着劳动力资源问题将成为影响纺织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更折射出纺织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从纺织企业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上看,大中型纺织企业的技术带头人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左右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但新知识补充少,年轻一代又不安定,加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认识不足,间接地造成了人才大量流失。在中小民营企业中,接受过系统的纺织生产理论和实践训练、熟悉WTO规则、具备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较为低下[3]。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愿意培训员工,也缺乏与员工的交流,导致人才流动性大。纺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行业今后的发展。

纺织企业目前大多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企业急需的是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会长倪阳生在谈到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时说:纺织工业不是夕阳产业,它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高新技术密集产业。未来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以及纺织强国的建设急需投入大量的设备、技术与研发人员,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而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精通纺织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2020年,纺织工业要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旺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达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26%[4]。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的创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采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方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5]。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改革专业教学形式及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满足行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据调查,纺织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高层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工作,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中层和基层技术与管理工作。我院纺织专业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不断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调研及专家论证,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纺织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需求及能力要求,将高职纺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熟练的纺织品检验与分析能力、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能力、纺织产品设计能力、基层生产管理能力和贸易能力,能从事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工艺设计与实施、生产组织、新产品设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工场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即具有工厂实际工作情境的教学模式:通过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教学活动场所(纺织厂、一体化实验实训室等),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训练。“工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学习。

图1 “工场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2.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校育人活动的总体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6]。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体系应依据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来构建。

为使纺织专业的课程体系能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按照纺织企业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结合纺织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通识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为两翼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习专业课程打基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支撑课程两部分,是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态度;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针对业务领域的拓展、高新技术应用或者是知识的深化,是在专业层面上的扩展和延伸,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做铺垫。

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模拟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氛围、学习工艺规范。纺织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实践教学活动既来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实践条件建设应保持与企业真实环境相一致,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在实践条件建设中遵循“系统、完备、兼容、实用”的原则,建设初期,通过调研、走访、咨询等途径保证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并按照调研、咨询、认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等程序进行建设。为避免重复建设,实践教学建设项目除满足纺织专业需求外,还应满足专业群的需要,且所购仪器设备既要满足教学需要,又要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一致,以保证学生零距离上岗。

建设中,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纱线品等暗室、纤维检验室、纱线测试室、织物检验室、机织实训室、面料分析室、机织小样机室、纺织CAD室、纺织品检验室、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并对校办纺织厂加大投入,完善气流纺和环锭纺纺纱生产车间,除用于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相关课程的技能训练,还从事生产和研发新产品。充分发挥校外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我院高职纺织专业围绕“精、简、整、全”开展教学内容改革。通过组织行业专家、职教专家、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够用为原则,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优化、简化;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力争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的教学改革,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为使教学内容更能反映纺织企业生产过程,通过分析纺织行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并将纺织生产所需的工作任务一一列举出来,再从工作任务中归纳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通过专家研讨会,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合、优化,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形成一体化教学课程、按照任务引领要求进行教学的课程整合为项目式/任务驱动式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变成学习领域课程等(如图2所示)。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图2 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2.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师队伍多元化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教学活动不再以简单的“理论+实践”方式进行,而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如分类教学、一体化教学、厂校一体教学等;同时,教师队伍向多元化,企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1)分类教学:对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课程,按照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进行分类教学,男生以设备维护与保养为主、女生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进行实训。

(2)一体化教学:对以一体化教学为主的工学结合课程,通过一体化教学,将知识与技能训练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教师边讲边教,学生边学边练,达到学做合一,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厂校一体:校纺织厂是进行现场教学和实习实训的主要实践教学场所,利用校纺织厂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参加生产实践,通过学院与企业的专兼职教师的角色交替、教学地点的轮换实现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加强教材建设,突出职业特色

教材建设是专业改革的突出表现和落脚点。在教材建设方面,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合作,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编写出满足工学结合要求的纺织专业特色教材。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纺织专业教师主编参编了体现职业特色的专业核心教材:《纺纺织材料》、《纺纱工艺与设备》、《提花工艺与纹织CAD》等;与纺织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整合理论和实践知识,编写出任务引领的项目式校本教材及讲义;完成了《纺织工艺与设备》、《织物结构与设计》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8门,开发了8门网络课程和1个专业素材库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4.发挥专业社团作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纺织专业实施以“专业社团+职业导师”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学校提供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将职业指导课设定为必修课,安排企业技术权威、专业教师进行专业介绍,专业教师为专业社团进行专业指导,实现全程、全员指导的模式。并通过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信息获取、职业角色转变、职业岗位定位等,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出发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将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并根据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工学结合理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专业核心课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多途径进行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http:///,2011年01月27日

[2]中国服装网,2009/2/27/

[3]第二产业 纺织服装行业,投资宁波网,http:///,2011-05-06

[4]现代纺织业需要新型技能型人才,倪阳生,中国教育报,2012-09-01

[5]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

[6]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束剑华,职教论坛,2006.2,P8

纺织业研究范文5

As a livelihood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extile industry enjoys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ccelerating the relocation and upgrading of textile industry will lay a solid basis for turning China from a big textile producer to a textile power.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location of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he industr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a hierarch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patterns of industry relocation and innovation from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o the entire textile chain, which includes from the bottom to top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parks an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industry chain. Therefore, the study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极大地冲击了实体经济;2009年全球纺织贸易量骤降,中国纺织行业深受其害;2012年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国纺织企业愈发艰难。

从国内来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等纺织业较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因此,研究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创新模式,或者中国纺织产业转移中的模式创新对于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国际纺织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特征

当今的产业转移并不是产业简单地在空间上的位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使得产业转移或重组成为可能。

(2)以产业链的整体协调为基本特征

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产业链整体转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企业)为先导,通过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当地发展配套或关联产业,实现生产、加工和供应的本地化,使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够迅速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也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这种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同步转移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

(3)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优势

在历经金融危机之后,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承接地的综合优势,而不只是关注降低成本。因此,中西部省份中产业配套条件比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更具有承接优势;土地资源单位价格比较低和物流成本低的更容易被优势产业看好;能源资源充足、服务优质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更容易被相中;思想比较解放、观念比较新的地区更容易承接转移的产业。

(4)由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向谋求发展的主动转移转变

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在发展初期忽视了环境保护,使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这些地区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等的大幅上升,这些地区不再是一味的被动转移,而是主动将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进行结合,将一部分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动因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1. 资本的内在趋利性

资本与要素在空间上重组的目的是寻求效益最优,资本的趋利性是最基本的转移动机。若Ⅱj>Ⅱk,则向j转移。

纺织本质上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追求更便宜的劳力、原料资源仍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动机,然而现代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范畴与早期有很大区别,资本不仅仅是实物资本,包括智力资本、要素资源如人才不仅仅是一般劳动力,还包括设计、研发等知识人才,以及信息资源。对于加工制造业,西部地区的一线劳动力更便宜,然而对于时尚品牌企业,资本更愿意向沿海大城市集聚,即资本不同的流向。

因此,与早期的纺织产业转移不同,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常常是双向的,中西部一些区域一方面接受东部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将产业资本和设计营销贸易中心向东部沿海转移,以获取市场信息、销售渠道、订单并吸引高级研发与设计人才。而原来在东南沿海的企业,如山东如意集团等,一方面向新疆和重庆等地转移原料加工等传统制造业部分,扩大投资和产能,另一方面又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意大利、日本等地的高端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和品牌商。

2. 外部产业生存环境变化

就影响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外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不足、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我国纺织产业进行转移创新。

(1)成本上升

近几年,纺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8月,我国棉花价格328指数维持在1.9万元/t的高点,国际棉价Cotlook A指数为116美分/磅。同时,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全国各主要省市大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东部的纺织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又先后有35个省、市、自治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表 1)。从整体上讲,2011年全国范围的最低工资标准在调整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这种趋势还将长期持续。

从图 1 可以看出,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分为 3 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纺织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产业链集成创新。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其内容通常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功能等。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从而达到转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的。例如,2011年,华孚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蜂窝状微孔结构功能性涤纶产品;还首次将日本涡流纺纺纱技术应用于色纺纱生产领域,采用粘胶、棉纤维染色-混棉-清花-梳棉-并条-涡流纺生产的工艺流程,开发出系列涡流纺粘胶、粘棉混纺色纺纱线,填补了圈内涡流纺领域色纺纱空白。同样,恒力集团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了熔体直纺超细旦纤维、超亮光纤维以及吸湿排汗纤维等多个类别不同规格的差别化产品,并迅速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当然,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形成;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且投资分散;将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能力较差等。

(2)制度创新

针对一个或多个工业/产业园区,需要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创新机制,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制可依”。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说,当前纺织工业正值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纺织行业企业应积极开展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有效促进纺织行业的整体提升和全面振兴。

面对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现状,需要完善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和园区协作机制,如: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纺织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纺织工业领域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学研究;探索具有纺织行业特点的产学研用新模式,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在高新技术纤维、染整后整理关键技术及环境友好型纺织化学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纺织产业技术联盟;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的有偿共享、保护和交易机制等。这种模式是以有效的政府支持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纺织产业基地、纺织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如新疆的阿克苏纺织基地、江西奉新纺织工业园、四川彭州纺织服装工业园、陕西咸阳纺织工业园等。

当然,体制或制度创新离不开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参与。只有在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下,我国纺织产业转移体制或制度创新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3)产业链集成创新

产业链创新可以是从某一位置或节点注入新的元素,从而带来部分或整个产业链的变革。目前,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传统纺织制造业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的关键。

现代纺织业是一个典型的创意产业,既存在于依托技术创新的供给型的创新活动,又普遍存在于消费导向型的创新实践中。文化创意具有跨行业跨地区、打破传统产业边界的特殊性,所以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入文化创意的因素,每个结点的创意都牵涉到相关的横向产业的价值链。实践也证明,纺织产品注入的文化创意含量越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市场竞争力也越强。

产业链创新也可以是集成创新,即整合和优化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实现产业链集成创新。例如2011年,华孚通过引进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引导色纺时尚向纵深进行,不断创新整合产业链。

四、结语

产业转移的表象是资源等要素的梯度流动,其结果则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的升级,转移方通过转移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转而寻找新的产业角色,从事新产品开发,或跨入新产业、新领域和新价值链;承接方则通过接受这些资源和生产要素,增长经济发展动力,创建新的产业,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作为一个纺织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球产业网络(GPN)重构的背景下,只有通过转移创新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优配置,也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李廷,杨峻,顾庆良. 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萧琛,胡翠,石艾. “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1):52-58.

[3] 卢根鑫. 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33-42.

纺织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 纺织产业 集群 静态竞争力

一、天津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天津纺织产业是我国老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曾赢得了“上青天”的美誉,在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天津纺织系统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建设了一座占地184公顷,投资46.5亿元的现代化高新纺织工业园。高新纺织园内集中了60多家老纺织企业,重新规划,在同一个区域内形成纺织、印染、服装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品位和附加值,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最终产品竞争能力,形成了集群效应。

二、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本地化的企业网络,其特征是专业化合作,其中最基本的组织因素―声誉、承诺和信用影响着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业集群有效地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而且由于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协同效应获得了竞争优势,通过转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分工与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并通过集体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且积极的影响,使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远大于各企业单个效益之和。

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来自集群的静态竞争力,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交易费用优势等,相对而言在集群形成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不变,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天津市纺织产业集群静态竞争力分析

1.生产成本的降低

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关联性强的各个行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1)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包括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使个别厂商减低平均生产成本,得到外部经济。天津纺织产业在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建了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和物业管理中心,在集群内形成统一的综合服务区。形成了资源共享,外部经济效应明显。

(2)专业化分工

分工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协作可以把分工联结起来。集群内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以各种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天津纺织产业由于纺、织、染、服装企业的地理接近性特征,在集群内细化分工、扩大协作,使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更加精细,符合社会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2.市场营销优势

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单个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通过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使集群内众多企业受益。天津纺织产业在认真研究和细分市场后,找准切入点,从新产品入手,立足天津和三北地区,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逐渐扩大规模。形成了区域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3.交易费用的降低

一个区域内部的企业在长期的网络联系中如果能够建立信任机制,就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许多法律和契约上的关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天津纺织产业中的信任是一种以契约、合同、规则、法律等为基础的基于制度的信任。因为专用性投资的存在,交易双方倾向于维持长期契约关系,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契约调整,使彼此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限制了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了企业之间因不完全契约或为了维护契约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同时还降低了讨价还价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如图1、图2,A、B代表纺织产业链的下游企业:C、D代表中游企业;E、F、G代表上游企业。假设D对A进行欺诈,在图1中,A对D只能实施“个人惩罚”,D可以与B建立交易契约。但是在图2中,由于大家都处于产业链式的集群中,D的欺诈行为很容易在集群中传播,B、E、F、G都不会与D再建立契约,而会将D孤立起来,实施的是“社会惩罚”。这种“社会惩罚”机制使集群上中下企业间容易建立持久的契约信任,达到交易成本的节约。

4.合作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成本下降。产业集群使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可以使生产者变得更有经验,管理者更有效率。在天津纺织产业集群内,沿产业链集聚的关联企业在产业链上相互衔接,由此促进了它们的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郑适:中国产业发展检测与分析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6

[2]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November-December) 30~35

[3]张民: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