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1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现状

从中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看,各项贷款一直占资金运用的支配地位,因此,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银行业来说非常重要。从我国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看,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近年来呈逐步下降趋势,但总体上仍维持在50%以上。目前银行业务收入中,85%~90%的收益还是靠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为各种贷款,规模巨大的资产以贷款形式存在,如果风险管理体系不是很有效的话,必然存在着造成不良贷款的巨大隐患。

另一方面,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来看,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2季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下降,2009年6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3 月末的水平降低了314亿元人民币和0.27个百分点至5181亿元人民币和1.77%。2季度拨备覆盖率比1季度上升了10.4 个百分点至134.3%。所有主要类别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

这两个指标双双下降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信贷大幅增长,在当前信贷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总之,贷款资产的绝对占比以及贷款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信用风险滋生的势头,可能制约信贷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

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

管理技术水平

面临国际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银行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每笔贷款按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归入正常、次级、关注、可疑和损失五个不同的级别,其中关注、可疑和损失这三类构成不良贷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分类及时掌握贷款信息,针对不同状态的贷款采取监督、限制、催收等不同的措施预防损失并尽可能地将损失降低到最人低水平。但国内仍然缺乏转移信用风险的必要市场和工具,商业银行一般只能发放贷款并一直将其持有至到期日。直到2005年4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我国才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其他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短期内还难以出现。

同时,我国银行业自身也逐步认识到采用先进风险测度模型和技术的重要性,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仍然较低,与西方发达的国际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当前的信用环境、金融市场状况、银行体系基础,制约了银行实施模型化现代风险管理模式的进展。在内部评级法推进过程中,短期内大多数银行内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仍处于打分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还得依赖于传统的测度方法。

提高中国银行业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来自国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国内银行业的监管环境也逐步趋于规范和严格,许多银行都认识到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信用风险基础建设,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信用评级体系是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模型中一个最基本的子模块系统,一个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所采用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否客观合理,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银行贷款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广泛的信息集所建立起来的评级体系的代表是各类外部评级机构所提供的评级体系。这类评级体系对市场价格和宏观经济状态的条件依赖性较小,其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日益被各类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认同,愈来愈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中对外部评级体系的依赖愈来愈大。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银行采用标准法,依赖外部评级确定其监管资本的要求应该说是较为合理和稳妥的做法。因此应不断强化信用评级业的作用,致力提高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和职业判断水准。

进一步理清信用风险形成机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双赢对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促进作用的行业、部门或企业,越容易形成信用风险的集中,比如我国现在普遍存在的房地产行业贷款集中、政府主导项目贷款集中、企业集团贷款集中等。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虚拟经济只能转移而并不能消除信用风险,因此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才是解决信用风险隐患的根本,银行的客户调查、评级授信、贷款评估、审查审批、贷款发放以及贷后监控必须以信用主体对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准绳,偏离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只会加剧信用损失的产生以及宏观经济的下滑。

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对于风险管理技术的实施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层权力的监督和制衡;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要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银行风险控制。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专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微观层面加强各项信贷制度的建设,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控度。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大教训从表面上来看是人们过度崇拜各种数学模型,但根本上是一个制度问题,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预测和防范风险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再“精确”的压力测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力于信用风险的控制。《新巴塞尔协议》追加的第二支柱指引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缺陷,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缺陷表现为银行治理结构当中的根本不足。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2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策略

0.引言

信用卡业务是各银行增加利润来源的一个重要中间业务,在整个银行的利润结构当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我国当前的信用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银行发卡量不断的增加,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各商业银行竞争的一个利润点。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信用卡风险的特征及类型分析

1.1信用卡风险的主要特征分析

信用卡风险是在业务当中由于特定因素所引发的持卡人及发卡银行等遭遇到的非正常经济随时可能性。从信用卡风险自身的特征上来看主要有涉及的环节较多,以及风险很难被发现,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相对较强等方面的特征。从风险难以发现的特征上来看,由于违法分子通过信用卡作案有着较长的潜伏期,故此在风险的隐患上就不容易被及时的发现,倘若是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来获得真卡来进行消费也不容易被发现。

1.2信用卡风险的类型分析

信用卡的风险类型也是比较多样化,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信用风险,也就是持卡人进行的恶意透支风险,这也是信用卡风险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风险。另外还有操作风险,这一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信用卡的操作是通过电子化进行的,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倘若是工作上没有谨慎就会带来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特约商户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操作,还有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还有就是和社会人员进行的勾结作案。这些方面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损失。

2.信用卡风险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2.1当前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情况来看,还有诸多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在风险管理的技术以及理念层面相对比较滞后,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针对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另外在差别化的理念方面比较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辩证关系没有得到深化认识。还有就是在信用体系方面以及法律环境方面没有得到健全,而风险管理的体制漏洞还相对比较多,存在着恶意竞争以及盲目扩张的情况,在内控机制层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化,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审批授信等直接管理的方式,没有运用模型来进行风险的定量分析或者是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而在信用卡的各利益主体风险意识层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着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处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对这些问题得到充分的决策,如此才能促进信用卡管理的质量提升。

2.2解决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通过以上对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就需要对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笔者以为要能够构建个人征信体系,这样就能够对信用卡持卡人的个人信用风险得以有效防范,从而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对公民个人信用的记录明确化的体现,并能对整个社会的诚信指数得以提升。为能够有效的保证信息的实效和准确,信用机构就要能够和各商业银行或信用卡中心建立密切联系,进而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就能够在个人征信体系上得到完善,对恶意透支的风险得到避免。

再者就是要能够通过信用评分的模型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在这一方案的实施下能够客观准确的对客户的消费表现情况得到体现,这样就能从很大程度上对风险得到控制。从信用评分的模型构建程序上来看,主要是定义研究目标,然后进行选取样本,尽量的减小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接着进行准备数据并加以处理,分析和选择、转换变量,最后选择适当你的建模方法。通过对模型的检验以及实施监控维护等就能够完成这一科学的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

另外就是要能对信用卡的授信管理制度进一步的加强完善,对风险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授信管理制度最为主要的核心就是对信用额度的合理化分配,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客户还款的能力以及意愿加以区分。所以为能够对信用卡的授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就要在信用的分配过程中,除了通过对资信审核风险评分模型充分利用之外,在银行方面也要能够积极的构建风险收益评分模型。这样就能够对决策者进行授信决策的实施上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提升整体的收益。

最后就是要能够在信用卡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上要能够进一步健全完善,从立法的层面就要严格的实施,尽快的出台诸多公正资信报告法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要能够制定信用信息的交易规范,构建企业自有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法律当中进行明确个人隐私的范畴,提升社会信息化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准。并要对公平获得授信权利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不能对特定的性别或者是年龄等进行歧视,要采取统一化的标准进行信贷审批政策的实施。与此同时还要能够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只有从全面问题考虑上得到了加强,才能够促进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强过程中,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所以在信用卡这一中间业务的发展上要能进一步的得到加强,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将风险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如此才能促进信用卡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夏,张泽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14,(16)

[2]黄亭.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4)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风险管理

一、信用、信用管理及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概念界定

关于信用,这是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角度探讨,通常把信用界定为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动,由此引起的资金运动则为信用资金运动。

信用管理则是指授信者对信用交易和受信主体的资信进行专门管理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防范信用风险,确保信用资金运动顺畅进行。信用管理的范围包括以借贷为内涵的信用资金管理,其着力点在资金管理上。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是指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的信用关系和信用业务经营管理,而是将其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多重的、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管理。它的管理目标是为实现银行的“三性”目标服务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及问题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大致分为5类:a工商贷款信用风险b消费者贷款信用风险 c 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d 结算信息风险e信用价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额仍达12549.2亿元,与外国银行相比,不良贷款率偏高。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过于集中

2009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达78.8万亿元,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很高,主要表现在“贷大、贷长、贷垄断”。这些将在今后几年形成银行新的不良资产。

(三)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堪忧

银监会2006年初对全国110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类,被列为风险性机构即第四、五、六类的城商行共37家,这些风险类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在3%以下,且相当一部分处于多年亏损状态,资本补充形势相当严峻。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架,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使得其难以对体系内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

2.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有的数库、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3.信用文化比较薄弱

受传统思维方式和原有经营理念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解还是在制度、方法和技术等较浅的层面上,对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在公司治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认识有限。当前信贷文化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一、重担保,不重视主营业务收入;二、重贷轻管;三、风险意识淡薄。

三、提高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来自国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国内银行业的监管环境也逐步趋于规范和严格,许多银行都认识到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信用风险基础建设,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信用评级体系是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模型中一个最基本的子模块系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所采用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否客观合理,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银行贷款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广泛的信息集所建立起来的评级体系的代表是各类外部评级机构所提供的评级体系,其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构建良好信用风险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信用文化的构建,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培育形成关于信用价值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银行应树立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思想。

(三)改进信用分析方法和技术,建立信用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

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并配合商业银行跟随国外新兴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信用评估模型、破产预测模型等。商业银行还应能够根据自得预期收益、筹资成本、管理费用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等构建自己的信用定价模型,制定恰当的定价策略。

(四)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是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五)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银监会要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办法,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要引导市场加强对于银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志会.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4).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4

一、国际化经营中的信用风险成因

国际化经营中的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后,由于一些始料不及的原因而导致受信客户不能按期、按量地归还货款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信用风险成因就应该是导致贸易收益不确定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的总称。这些成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履约出现问题

从客户的角度分析,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国际化经营信用风险主要产生于以下两个方面:

1.国外客户履约能力出现问

由于客户企业经营不善或财务状况恶化造成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此类客户往往处于破产的边缘,负债多、产品积压滞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它们往往没有能力还款,履约能力出现问题。

2.国外客户履约意愿出现问题

有的企业起初就没有还款意愿,以种种借口恶意拖欠合作方货款,逃避债务、逃避责任。这种人为欺诈所导致的信用风险行为危害很大。欺诈的目标可能是定金、预付货款、货物和保险金等。这种恶意欺诈行为占中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应收账款的60%以上。由此可见,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至关重要。

(二)国际化经营企业自身原因

1.国际化经营企业急功近利的冒进心态

中国企业在扩大销售方面存在贪大而忽视求稳的冒进心态,片面追求贸易量,忽视信用管理,盲目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而忽视贸易信用风险。

2.国际化经营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缺少独立的信用控制机构

一个信用管理体系应该设有独立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用控制部门。据商务部调查,中国国际化经营企业中只有11%建立了信用监管体系,其中又有93%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则微乎其微。而中国的国际化经营企业又缺乏专门的信用控制部门。虽然个别国际化企业拥有简单的信用控制措施,如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但是这些措施看起来过于简单,也基本上由销售管理部门负责。但销售部门极有可能为了完成销售目标而忽视对卖方的资信调查,缺少对客户全面、真实、详尽的企业资信调查和信用评级,放松销售的信用管理,容易给企业带来风险。

3.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管理人才和信用管理知识严重缺乏

对中国的国际化经营企业来讲,掌握信用管理、国际贸易、金融、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出色的信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4.国际化经营企业资信调查流于形式

资信调查不彻底,一劳永逸是企业的通病。企业常常忽视对企业资信的动态管理,忽视老客户的信用管理。据统计,80%的企业拖欠是由老客户造成的。杭州某家仪器公司曾和美国一商愉快合作,可今年以来连续发生应收款项无法回收的情况。该公司委托国外商账公司调查后才发现,这家美国商是典型的“皮包公司”。该公司只能注销几十万美元的损失,从此以后中断和美国商的合作关系。

5.国际化经营企业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在信用销售方面,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仍然处在凭经验办事的阶段,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企业对信用风险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信用风险管理。

6.国际化经营企业为节约费用而不愿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先进的信用管理工具

很多企业为节省费用而不愿意利用信用保险、保理、信用风险管理咨询和服务等先进的信用管理工具,一旦出现风险损失巨大。

(三)国际化经营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1.国际化经营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结算方式也成为颇具竞争力的贸易条件。当前中国一些国际化经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目光短浅,一旦某个行业有利可图便蜂拥而上,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一些企业在价格无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冒险采用D/A、D/P或接受软条款信用证,甚至降低商品质量,导致风险急剧增加。

2.政企不分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企业经营创利方面不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只以贸易量、创汇额作为评估企业领导的业绩指标,并以此为政府政绩的依据。例如,与长虹案有关的APEX公司的所有人季龙粉就是华人,季龙粉对中国国情比较清楚,他们了解国内企业好大喜功的冒进心理,也熟悉国有企业监管者缺位的现实,结果导致长虹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3.信用风险管理整体水平不高

从政府、社会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淡薄,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政府和整个社会对企业缺乏政策保障和有效支持。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普遍感到信用风险管理虽然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4.信用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缓慢

相比而言,中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和信用产品,但它们不仅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尚未起到信用风险的防范、监督、控制作用。

5.海外追债成本高

根据中国现有法律,只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才能负责追债,而国内律师资格没有得到国际认

可,因此必须委托外国律师负责追债。这种情况下,内地企业追债成本大幅增加。

6.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不足,而且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不足导致信用信息的市场化程度不够,信用信息特别是涉外经济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非常不规范,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获取和检索的途径。

7.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

政府在风险管理上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惩罚力度小、标准宽,所涉及的法律寥寥无几,既不能提高国外失信者的成本,对不法客商起到威慑作用,也不能强化国际化经营企业的信用监管意识,无法为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8.信用管理教育落后,全社会信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信用风险一直未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信用风险规避方面的教育几近空白,全社会懂国际惯例和相关知识的国际贸易信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国家风险

由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绝大多数在他国展开,所以除却与一般企业相同的信用风险来源之外,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他国国家风险。国家风险可以按照引起风险事件的性质分为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

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011年3月,我们课题组在已经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中随机抽取了174家企业,并通过信函调查的方式,对这174家企业2010年的信用风险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抽取调查对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规模、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和企业的所有制(国有还是民营)等因素。因此,我们的调查结果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际化经营企业2007年的数据来自新华信公司调研报告。我们还将2007年的数据与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纵向比较,探讨了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变化趋势。

本文运用Manarat、Perirat、Agerat、Credrat、Discount

和Guanrat这六个指标来表征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本文实证分析的思路是: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处理,然后根据统计处理所得的数据(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二)统计分析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Manamt、Agerat和Credrat这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0.507、0.619和0.617,它们都大于0.5,说明国际化经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差。按照这个管理现状推断,国际化经营企业应该可以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然而现实中信用风险却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解释:

(1)虽然信用职能设置比较完善,但是否真正得到实施。信用管理职能实施需要财务、销售和信用风险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如果它们的关系不协调,那么信用管理职能就很难实施,至少实施效果要大打折扣。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逐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淡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商业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二是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三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员工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不够充分。

2 银行风险管理工具十分有限。我国商业银行从事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十分有限,特别是缺乏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目前西方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它的缺乏是我国金融体系不成熟和银行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这大大制约了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

3 基础数据库不完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差。基础数据不统一和准确性不足,这使得即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去。

4 评级对象不全面,风险揭示不充分。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评级时基本方法采用的是简单的打分法,缺乏客观依据。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客户评级的时间较短,只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未对贷款进行评级。三是与先进的外国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5 监管机构不完善。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信息化工具与手段,无法实现对被监管对象进行持续、全面、有效监管。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广泛应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品种与交易量大增,交易信息电子化、无纸化,业务的复杂性、风险的隐蔽性也越来越高,单靠手工方式,以有限的人力资源按照传统方式翻阅账本、传票等,难以有效识别金融机构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信用秩序混乱造成的,信用风险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企业或个人失信现象不仅普遍,而且相当严重。

1 社会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风险文化环境。由于我国信用经济发育较晚,社会主体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守信意识和信用风险道德理念,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文化环境并未真正形成,整个社会没有真正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风险道德评价标准和约束机制。

2 缺乏信用风险信息的社会共享机制。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息弱势方上当受骗,失信者能频频得逞的客观基础。一方面,信用风险信息数据的市场开放程度低,对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掌握的可以公开的企业、个人资讯没有合法开放,增加了企业和征信机构获取信息的难度。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1 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风控制度,改进组织体系。审贷分离制度的构建对银行信用风险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现实中基层行客户经理部、信用管理部、复核部由于内部组织架构以及人事任免程序的设计尚不能完全在体制上达到客观的相互制衡与监督,上级机构或其他的人为干扰仍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施行。

2 学习和借鉴国际性银行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风险。由于内部评级体系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等方面,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评级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基本前提。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在长期的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成熟的评级方法。

3 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在建设数据仓库时,对于过去保留下来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和清洗,尽量提高其可用性,对于新业务数据,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进行收集和整理,数据库应包括所有客户(包括违约客户)的信贷记录、财务报表、基本面信息等信息。为保证数据的质量,还应在客户提交财务报表时经过审计部门的审计。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范文6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A

1 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减弱。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内需增长缓慢、物价上涨压力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企业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加之内部战略调整、资源整合、整体改制等发展要求的增加,导致企业即面临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更多风险。

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对贯彻落实也提出了具体要求。风险控制内容也已经全面纳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相关细则中,成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将构建国有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到可操作的高度,要求中央企业要在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跨省市经营,产业分布广的优势,就必须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在政策的指引下及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满足监管的要求下,公司于2009年开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价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11年1月1日要求境内外上市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并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2国内外现状研究

“风险管理”概念,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施耐教授于1955年首次提出,此时的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是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1983年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在美国召开,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这是风险管理走向实践化的一个重要文件。1995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的AS/NZS 4360明确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标准程序,这标志着第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的诞生。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 Oxley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2004年9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更为宽泛的领域,并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

从国内来看,中央政府已越来越重视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总体原则,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引导。该《指引》的出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为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风险,提供了指南。由此可见,我国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已经从初始的意识教育发展阶段上升到具体策划实施的实质性阶段。但是,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还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许多企业缺乏经验,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匮乏。因此,广泛开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借鉴国际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努力提高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将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任务。

2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2.1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第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全面风险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必须贯穿于整个经济业务和各项管理流程中。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应该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而不仅仅是运营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个别部门的事情。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要参与风险管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流程都要有风险意识。

第二,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都进行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各个种类的风险(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走出去”风险、现金流风险、信用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竞争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等)通盘管理。

第三,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主要是风险组合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实行分散管理的同时将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风险汇集为整体风险,从整体的层面来看待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第四,全面风险管理原则是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和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全流程的控制措施;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把握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是全面的、大范围的、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模式,其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目前所提倡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而内部控制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3)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这些内容都是现行的内部控制框架所不能做到的。

3 中国铁物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没有能力,或者至少是没有办法执行合约所规定的提供服务或者支付款项的义务 。目前公司业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上、中、下游合作方的信用能力的判断及信用风险监控预警的能力尚待提升;部分管理活动缺失,因而相应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专职人员采集内外信息并对合作方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对贸易商和客户缺乏信用管理策略及信用政策,现有政策存在交叉和重复的地方有待统一;贸易商、承运商、仓储商信用管理指标体系及风险的监控预警流程有待完善;对交易对手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相关的财务数据无重点关注,因为缺乏系统支撑,也不能将相关指标用于分析、监控、预测等;现有政策或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加强。

3.2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决策风险:是否交易,与谁交易,交易额度等决策机制及配套组织结构的设计;操作风险:现有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以及现有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企业文化风险,公司对中高管理层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有待加强;公司对企业文化的宣贯有待加强。人力资源风险,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劳动合同或与员工签订的保密协议中有待完善保密条款的内容,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的有效评估有待加强,针对关键岗位人员竞业禁止协议的签署有待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尚未上升到全员的层面,也尚未得到有效执行,部门及个人的业绩考核标准不统一。信息化风险,信息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相关规定有待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内部审计独立性及监察职能有待加强。组织结构风险,公司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需要进一步明晰,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有待完善。

具体业务流程风险(存货、采购、仓储、销售、运输等),缺少对采购信息的综合分析及汇总,对供应商/客户进行前期调研,《调研报告》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落实工作有待加强,对客商及仓储商、承运商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同时加强审批流程的执行力度。没有依据战略规划制定相关市场开发计划,签订的合同不能按照公司制定的审批级次进行审批,对控货的仓储地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对换入质物的价值确定需加强监督力度,对存货入账的准确、及时、完整性有待加强,成本结转及收入入账时间不准确、不及时,财务及业务的轮岗制度有待规范化,尚未建立市场开发计划同业务部门绩效挂钩的制度,公司销售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对赊销业务设定抵押资产的价值需加强监督力度,公司相关内部规章制度有待修订和完善。

4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4.1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第一,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的综合管理框架,逐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利益等。第二,完善合作方信用评价流程及政策,包括制定一套系统化的评价流程、对应的合作方信用评价指标以及预警指标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及政策;建立大客户管理机制,对大客户实施区别管理的策略;对中小客户,重点放在可能带来风险的损失风险的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大客户,重点放在可能带来扩张机会的管控,提高整体经营规模。第三,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建立市场风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具体办法,明确收集的信用信息的种类、渠道,以及信息在公司内部加工、传递的方式。第四,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增强经营部门业务人员以及中级管理层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包括客商信用风险信息的识别判断、信用分级的客观评价、判断以及信息的使用);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及管理岗位,综合信用风险信息,从财务以及运营管理的整体对合作客商进行信用评价,从公司整体层面全盘衡量并开展信用风险评估工作。第五,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指标后,设置配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考核,将信用风险管理做实。第六,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完善公司的ERP系统,审阅评估关键控制点在系统中落实,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支撑功能。

4.2操作风险管理改进的方向

完善所有组织管理的相关制度、搭建统一的业务流程,包括具体流程步骤和输出文档。公司应在董事会层面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的在管理层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确保工作职能有序衔接和具体工作的承接与落实。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履行全面风险管理职责,增加专业人员的配备。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从集团管控的角度看,加强对下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以及调整的管控力度,对下级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要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明晰人力资源管控要点,如对组织结构的总数、用工总量、薪酬总额“事前”“事中”管控。前端的业务开发,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确定潜在客户。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对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规范。对于业务实质符合质押规定的,严格按照赊销的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对质押进行备查账管理。财务应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根据业务发生的实质进行开票的处理、销售收入的确认以及销售成本的结转,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在库存管理上,增加必要的发现型控制,增设理货专员,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对某些单据进行统一的核对和管理,规范具体的信息及数据核算,同时强化财务对各环节的监督控制,保证财务业务的信息一致。公司销售专员负责定期收集、销售所在区域同类产品价格信息及市场状况,编制销售价格审批表,申请销售价格政策,相关职能领导负责审批定价政策。根据公司相关的业务板块内控(包括国际板块、铁路板块、钢铁板块、矿产能源板块、物流板块等)及职能板块内控(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运营管理、投资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完善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