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1
六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向初中数学过渡期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比较多的学生对应用题学习是一知半解,对基础差的学生简直是一窍不通,有的甚至想放弃数学学习。这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不均衡的现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六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均衡发展呢?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很多学生在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学习时之所以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是没有解题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没有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更没有具体良好的措施。导致对应用题的学习放弃,形成数学教学的不均衡现象。依据教育均衡发展原理,下面是本人从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措施上进行探讨。
一、让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读清题目,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均衡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弄清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如果题目没有读懂,后面你再怎么做也没有效果,读题、审题是解应用题的第一步。特别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让其反复去读题,只有读懂题目的意思,才能对解题有兴趣。在读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把对题目的理解说出来,大家共同探究,共同提高,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均衡。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第7题: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多少天才能铺完?我先让全班的学生阅读题目五分钟,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让其把对题目中不理解的地方说出来,让理解能力好的学生作解释。然后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说出直接条件是什么?如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完时间12天。所问的问题是什么?如原计划用多少天才能铺完?这对学习差的学生也不算很困难。让学习中等的学生回答间接的条件是什么?实际每天铺3.2×(1+25%)=4(千米)、铁路长4×12=48(千米)。让学习好一点的学生找出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原计划铺完的时间=铁路长度÷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即48÷3.2=15(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学习难点,使每一个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
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难点是没有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的有声、有色、动态形象把数学应用题中的数学术语、数学名词、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展示出来,这就达到去繁留简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如学习数学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时,学生很难抽象的正确理解相向和相遇的真正含义,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休课件演示马路交通的动态画面,同时制成能够拖动的直线,在动态演示一条马路上迎面行驶而来并相遇的场景时,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的路线,并显示出两车相遇时的那条直线。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十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第3大题第(2)小题: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多少小时两车相遇?很多学生对“两车相遇”这个数学术语无法理解。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把“两车相遇”这个数学术语用动态画面和拖动的直线的办法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先理解“两车相遇”这个数学术语。然后再把两车的速度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学生通过先进的教学资源把数学问题变难为易,掌握了解应用题的方法。得到数学式子:660÷(90+75)=4(小时)使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先进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
三、通过课堂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接受的教育条件相对均衡
不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极大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去学习,就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共同成功。
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结构,形成整体优化的教学典范。六年级作为学生小学的最后阶段,它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着重于对学生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而且也为学生初中的教学内容作了铺垫,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1]
一、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进入六年级后,教学节奏加快,课堂上更多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小学生年龄小,天真活泼,教师要让学生解放天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结束了教学内容的讲授之后,让学生试着转换角色,亲自出题,体会出题者的意图。因为学生习惯于做题,并且时间久了,产生了厌倦心理,这次突然让他们自己出题,学生觉得很新奇,也十分用心。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学会站在出题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试卷中的一切,同时,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是抽象的,也是比较乏味的,如何让数学变的生动,吸引学生的目光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上的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地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老师在讲授“分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大屏幕上播放一大块圆形蛋糕的图形,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将这个蛋糕分给5个人,怎样分呢?平均每个人分多少。给学生时间思考的同时老师便可放映蛋糕的动画图景,将一个大蛋糕瞬间划分成五个均等块,每人分得1个蛋糕的,就是(块),也就是1÷5=(块)。在此基础上,老师便可继续提问:把五个人得到的蛋糕平均分成4块,每个人吃掉一块,相当于就吃了几块,那现在每个人手里剩的蛋糕是最原先大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此时老师无需直接说出问题答案,最好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剩余动画图景,最终得出问题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十分有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不知不觉地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探究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要不断地巡视指导,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在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时,学生往往会被迷惑,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例如,题目“一个笼子内有鸡和兔子共10只,它们一共有30只脚,那么,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鸡?”学生往往在遇到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会说:“先假设里面都是兔子,那么,应该有40只脚,而少的哪些脚就是鸡少的那两只脚,除以2就是鸡的数量,知道了鸡的数量兔子的数量也就能算出来了。”有的学生则会说我们把鸡的数量假设为x,那么兔子的数量就是10-x,列出方程2x+4(10-x)=30,就可以算出鸡的数量了。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的解题办法说出来,最后再进行总结,那么,一套完整的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就出来了。合作教学的形式很重要,它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综合所有学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
四、借用现实生活事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从人类的成长规律看,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虽已经走出低年级的幼稚期,但依旧有小孩子的稚气,此时的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与赞赏,所以他们热衷于模仿一切他们所认为正确的行为举动,旨在成功长成“小大人”。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面对六年级学生时,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空间,尽量借用现实生活事件为他们创设相对真实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他们在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置,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出一份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明确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后,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脑洞大开,举了很多例子:蝴蝶、美丽的剪纸、京剧脸谱、奥运五环……于是,我因势利导,接着说道:“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绝不是考试和分数,更重要的是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以学习数学为乐,最终才能让数学为我所用。”
结语
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3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种植技术、模型制作等四个板块。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手工编织等内容。劳技课的范围很广,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天空,也为学生的基础劳动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思想品德目标:
在劳技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长辈.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他们再次感受到劳动的美。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在家在校的劳动积极性高,创造性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部分不会种植基础技术的制作、纸艺手工等技术。但他们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孝心,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四、创新教学设计:
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4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任务之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中是相互促进的。研究证明,英文书写有助于学生对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写作能够有效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同时,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反作用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一至二级对英语写作技能教学目的是:“学生能乐于用书面语言表达意思,仿写语句,根据提示表达基本信息,书写基本规范。”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了英语书面交流教学实验模式的探索,以期让小学英语写作技能的训练能够真正插上交流的翅膀。
一、现状与成因:书面交流缺失的写作教学
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还是比较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但是“写”的训练主要还是停留在抄写、习题的阶段,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更谈不上书面交流,导致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书面交流方面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学生无法进行书面表达,或是表达不完整,让人难以理解;二是部分学生的书面语言错误比较多,包括名词单复数、字母大小写等;三是部分学生的书面交流兴趣不浓,信心不足,有畏惧心理。
案例一:书面交流易出现语法错误
交流主题:My holiday plan
交流内容:I’m Liqiang. I am going to Beijing with my parents this holiday. We are going there by plane. I want to visit many place, great wall, Tian’anmen Square, the Summer Palace and the World Park.
以上案例存在三点书面表达错误,⑴人物姓名:Li Qiang应该姓和名要空一格,开头都要大写。⑵名词复数:place的名词复数places。⑶The Great Wall:长城是独一无二的专有名词要加上“the”并且注意开头字母大写。另外这个简短的假期计划表达还不够完善,读起来有种干巴巴的感觉,可以适时地加入一点心情,如“I will have a good time there.”等,可以让写作焕发生机。
案例二:书面习作常缺少交流互动
主题:The World Cup
内容:The world?cup is held every four years.?This year,the World Cup soccer?tournament will be held in Brazil. The?tournament will take one month.?This year,?it?will start from June 11th,?the final will be?held in July 11th.There will be many?countries?in the world cup.?I?really want to go there.
今年世界杯是热门话题,以上是六年级小丹同学对世界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之前和小丹的交流得知她要表达还有很多,但是由于没有沟通的对象所以仅仅表达自己片面感想,可想而知如果有个可以交流倾诉的伙伴,那么小丹的书面表达将更上一个台阶。
“书面交流”是以英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传统个人信件、日常便条和现代数字化环境下QQ聊天和电子邮件交流等。书面交流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的时间一般不长。书面交流不是面对面的,可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可长可短。学生可以从容地书写表达自己的意思。词句可以经过仔细推敲,而且还可以不断修改,直到满意表达出个人风格。这种沟通方式一般不受场地的限制,较为灵活,因此乐于被学生接受。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重视“交流”,激发学生书面交流的兴趣,从而带动“写”,提高书写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以更好地促使学生们在交流中学写作,在写作中交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储备与驱动:着手创建书面交流的多维课堂
书面交流是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大量的英语知识输入,才确保书面交流顺利输出。有效的阅读积累、科学的小组合作、有目得的导向性评价,这些多维的英语课堂能更有效地增加写作要素的积累及写作内驱力的激发。只有科学合理的储备好小学生的英语知识,才能更好的促使小学高年级英语书面交流走向成功。
(一)阅读积累是前提――读写结合作储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语文,也同样适用于英语书面交流。没有语言输入就没有语言输出,这是一个共识。英语写作是语言表达,属于语言输出范畴,所以没有保证一定的语言输入量的话,学生的写作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书面交流也就成为无本之木。从书面交流的目标驱动来看,仅靠学生课本上的语言输入量那是不够的,所以要借助课外阅读增加语言输入量,以读促写。从目前来看,高年级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时机比较成熟,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又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利用网络、书籍开展课外阅读,并记录喜欢的词汇、句子和不懂的词汇、句子,尽可能通过网络词典等工具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写出阅读后的体会。课堂上再让学生相互分享阅读记录和心得体会,进行充分的“书面交流”。当然,语言从输入到输出需要一个内化吸收的过程,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学生的语言输出。
(二)交互活动是要点――小组合作重交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生英语书面交流中开展小组合作书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开展小组合作书写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发挥共同的智慧,让智慧形成合力,提高写作技能,增强写作信心,写出更好的作品。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首先的,尊重学生个人意愿,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自己推选小组长,小组人数3-4人适中。其次,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技巧,确保人人参与。可以让一个小组成员执笔,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写初稿,再共同修改,最后共同定稿;也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执笔,独立完成初稿,其他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初稿,最后共同定稿。第三,开展小组之间的写作竞赛,营造舆论氛围,让每个小组更具凝聚力,让每个小组更具竞争意识,不仅要评选优胜小组,而且也要评选进步小组,实现最大程度地共同提高。
(三)导向性评价是驱动――激励竞争促成功
要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增强学生书写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愉悦感与成功感,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运用导向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内驱力。首先可以展示学生作品,定期把所任教班级中的优秀座屏打印出来,并装订成作文选,每位学生一本,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同学的作文,也要求学生带回家与父母分享。其次评选写作优秀之星和写作进步之星,对学生的每次作文进行等级评定。第三,英语测试增加习作项目,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习作。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所以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去习作,比赛、测试的结果能使他感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心理上也能得到无比的满足,继而会反馈成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孩子们的书面交流朝着更高的方向迈进。
三、选择与运用:全面开展书面交流实验
目前的小学英语课本,比如牛津英语和译林英语等,这些教材在听、说、读三方面较为侧重,而在书写方面较为缺乏。但这些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书写素材,只要善于挖掘对课本内容,并以延伸与拓展,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书写素材。笔者遵循多样化变式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书写积极性,发挥学生书面交流的主动性。
(一)积淀生活阅历,让学生有话可写
为了构建英语书面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采用新课前让学生展示家庭活动、兴趣爱好等形式来促进学生书面交流能力的形成。
实验一:Wang Peng 的一次有趣的乡村生存经历
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有关自我乡村生存经历的书面交流材料,利用课堂前五分钟上台展示自我的乡村生活。
实验案例所举的日记交流要点为:⑴要教会孩子们日记书写格式,如开头的星期、日期、天气等。⑵熟练掌握星期、日期、天气等单词。⑶利用课前五分钟随意的和师生进行交流,这样无形之中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将书写篇章贴于班级黑板报或英语角,以展示学生风采。
这种课前五分钟展示自我生活阅历的教学模式是需要长期有目的营造和培养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可以说学习习惯的根在生活习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该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好坏。让孩子们写下自己有趣的日常生活,课堂拿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样不仅巩固所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还培养了学生自助学习交流能力。
(二)丰实交流载体,让学生有话会写
英语书面交流是一种沟通,与生活密切相关。让书面交流与生活状况融为一体,用生活式理念构建英语书写交流,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际作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亦可以通过书信、便条(Note)等进行纵向交流,不仅可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增进彼此间友情。
实验二:Wang Jia写给笔友Li Jian一封信
课前安排学生给自己的笔友写一封信,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利用课堂时间朗诵与大家分享。实验案例所举的书信交流要点:⑴要教会学生英文信件的书写格式,如开头的问候语,礼貌的结束语及日期等写法。⑵及时发现并改正信中的错别字,尽可能多的学会使用日常交际用语了。
鼓励学生写作并不是希望孩子们将来成为什么作家,但这确实一个很好的特长,锻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使用技巧。这种无声的交流,娓娓道来,没有外界的干扰,有的只是心与心的沟通和倾诉,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三)拓展交流内容,让学生有话乐写
改变固有的枯燥的学习方式,抓住生活中的众多节日,让学生们写下祝福,彼此赠送。快乐、轻松地氛围让学生“乐写而写”,不是“为写而写”。
实验三:Zhang Dajing的圣诞贺卡
圣诞前夕鼓励学生们制作圣诞贺卡彼此赠送,并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投影展示与大家交流。
实验案例所举的贺卡交流要点:⑴注意贺卡书写时的整体平衡感,最好在贺卡的中央书写。不要让某一端的空白处过大或向某一方向倾斜,影响美观。要保证全文的和谐。⑵要多写让对方感到幸福、温馨的话语,语言要简练,对于那些特别日子的礼物,需要在贺卡上注明时间。⑶熟练掌握节日祝福语。
通过特定的节日情境,不仅能看到很多充满独特的设计、优美的书写和精美的图画贺卡,还能看到了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和浓厚兴趣。通过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漂亮的作品,更多的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了创新精神,还有对自我学习英语的肯定。
(四)巧用虚拟空间,让学生有话爱写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已经不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网络技术(如QQ、MSN、微信等)交流工具构筑的虚拟空间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实验四:Wang Feng与Li Qiang的 QQ交流
利用微机课时间让孩子们有目的用英文进行QQ聊天。
实验案例所举的QQ流要点:首先老师要创一个班级的英语QQ群,群主由老师和班干部担任,让学生们用真实的英文姓名申请加入QQ群,然后老师可以再微机课上给出主题,让学生们发起聊天,可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形式不限。甚至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将好的书面作品上传到群共享与大家分享、讨论。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和学生喜爱尝试使用网络工具来进行英语学习,因为网络学习工具具有传统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基于网络交流软件的优势,合理通过QQ、MSN、微信等软件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英文写作技能。
四、观点与展望:书面交流开启英语学习的新篇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书面交流能力的培养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书面交流能有效地促进听、说、读三项语言能力及知情意行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一)书面交流弥补了语用功能形成的不足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书面交流恰恰符合这一特点,书面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书写、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一种群体之间的情感、文字相互活动的过程。书面交流可以有效弥补语言交流的诸多不足。语言交流常常受到时机、场所、情面等限制,有时甚至难以表达完全,而书面表达恰恰能处理好这一点。
(二)书面交流拓展了听说读写综合技能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把写的东西说出来、读出来或者直接展现给对方观看,让别人乐于接受去听、去读,这就是书面交流。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如:实验一,Wang Peng同学的在丰实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后才写出了一次有趣的乡村生存经历。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我们都知道,读是信息的输入而写则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书面交流旨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测试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
(三)书面交流升华了学生的知情意行
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5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以折纸,添画,展示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折纸,添画部分我采用欣赏,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想象热带鱼的形态,花纹,色彩,然后通过学生自己识图制作教师指导的方法完成折叠添画部分的学习,展示部分可组织学生将制作好的热带鱼按大小,前后,疏密关系粘贴好画面后,请学生用贴鱼泡泡的形式评价作品。
2.学生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爱玩好动,有很强的好奇心,自制自己喜爱的小制作能让学生体验无限快乐。本课是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本课在教学上应充分利用孩子好奇、爱玩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并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
二、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物拉折的方法,折出漂亮的热带鱼热带鱼。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前画或撕贴的方法进行装饰。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热带鱼的折纸方法步骤,装饰美化。
2、教学难点:
拉折成双三角。
四、教具学具
1、教具
课件彩色笔白纸油画棒
2、学具:
教材彩色笔白纸油画棒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
播放课件:热带鱼(同时配以故事帮助学生欣赏)
今天,在美丽的深海里,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服装展示会。热带鱼们都开始准备起来。看!小胖鱼买来了漂亮的花衣服,小瘦鱼订了一条美丽的红裙子……大家都积极的准备着。可是小扁鱼一直迟迟没有来,小鱼们谁都不知道为什么。
2.质疑激趣。
提问:影片上谁在干什么呢?
生:热带鱼们在准备服装展示会。
师:借机板书:“热带鱼”。哪谁迟迟没有来呢?
生:只有小扁鱼没有来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没有来呢?
生:是小扁鱼没有花衣服吧!所以不能来参加服装展示会。
师: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给小鱼穿上花衣服呀!(真聪明!你想的办法真好!)
师:出示课题《穿花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穿花衣的热带鱼》那现在我们一起请小扁鱼出来好吗?
3.探究折法。
3.1.看教科书折纸示意图。(投影出示)
师:谁能告诉大家图上的虚线和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呀?
生:图上的虚线表示折痕,箭头表示折的方向。
师:出示课件“折纸步骤演示”。
师:漂亮的热带鱼怎样折呢?现在让我们四人一组,相互帮助,相互研究,比比看,那组最聪明,最先折好热带鱼好吗?
师:巡回指导。
生:折热带鱼。
师:同学们都会折吗?有什么困难吗?
生:会。
师:那么谁会当小老师告诉老师应该怎么折吗?
A.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对折,折成三角形。
B.把这个角向上折,反过来,另一个角也向上折,折成正方形。
C.拉开变成三角形。
D.将三角形三等份,折出鱼尾。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折的好吗?谢谢小老师!
3.2.出示折好的鱼。
师:想一想谁能说说用什么办法给小扁鱼穿上花衣服呢?
生:可以用彩笔画,也可以用彩色纸进行撕贴。
3.3.探究装饰方法。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热带鱼大家想见见他们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观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热带鱼好吗?(课件出示:各种鱼图片和范鱼)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能说说吗?
生:看到了黄色的热带鱼,身上还有椭圆形的蓝花纹。
生:看到五彩的热带鱼,身上有不同的曲线颜色很美。。。。。。
师:现在,同学们想好了吗?想为小扁鱼设计什么样的花衣服呢?谁想说说呢?
生:我想……
生:我想设计……(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好的漂亮花衣设计出来,看看谁设计的花衣花纹最漂亮,色彩最艳丽,谁是最棒的设计师好吗?(学生自主表现,老师巡回指导对有新奇想法的同学及时的鼓励表扬,对有困难的同学及时帮助。配上音乐)
4.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的手真巧,设计的花衣服真漂亮,小扁鱼非常高兴。他很想对同学们说些心里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扁鱼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生:……
生;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生:我也要向你们学习去帮助有困难的朋友。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热带鱼是我们的朋友,正是有了这些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可是由于环境的污染,我们正在逐渐失去这些朋友。保护它们的家园,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好吗?
六年级数学教育范文6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方向和位置表述一个点的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位置与方向。
师:如图所示,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
师: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位于A市的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你能标出B市、C市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入手,带领学生回顾例1,可以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并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引出新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
找到C点的位置。
师:我们先来找出C点的位置。题目中写到,C市位于A市的正北方,C市位置的描述是相对于A市的,所以A市就是参照点。
师:接下来要确定C市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师:没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一个点的位置。读题,C市位于A市的什么方向?
生:正北方。
师:找到正北方,在这里。(课件展示)
师:那距离呢?
生:距离A市300
km。
师:那我们在正北方向上找到距离A市300
km的位置,(课件展示)这里我们可以用1
cm的线段表示100
km的长度。这就是C市所在的位置,我们在图中标示出C市的位置,画上点,标上名称。这样就找到了C市的位置。(课件展示)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找到C市的位置的?
生:首先确定A市作为参照点,之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C市的位置,最后标示出C市。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例1的学习基础上,围绕确定位置的两大因素方向、距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确定位置的一般方法。
2.
找到B市的位置。
师:通过刚才寻找C市的位置,我们已经掌握了画图的具体方法。
师: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请你独立思考后在图中标出B市的位置。
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独立完成本环节,完成后全班交流做题过程。
师:以谁为参照点?
生:A市。
师:之后做什么?
生:确定B市的方向,在A市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怎么确定角度?
生1:可以用三角板30°的那个角来画图。
生2:可以使用量角器。
师:距离是多少?
生:200
km。
师:你是怎么表示出200
km的长度的?
生1:我用1
cm表示的100
km的长度。
生2:我是用1
cm表示的50
km的长度
师:如果是在一个图中完成的题目,注意要统一标准。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上一环节的已有认知完成本环节,进一步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寻找点的位置的一般方法,最后在教师提问中对方法进行梳理,进一步感受做题步骤。
3.
台风几小时后到达B市?
师: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200÷40=5(小时),所以5小时候到达B市。
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例题建立自然的情境连接,在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复习有关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1)教学楼的位置。
(2)图书馆的位置。
(3)体育馆的位置。
2.
请你在平面上确定油井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总共四小题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掌握“在方位图上找到一个点的位置”的方法,其中第(2)题、第(3)题和第2题中角度的确定已经不能使用三角板了,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还要带领学生回顾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如何在方位图上找到一个点的位置?
1.
确定参照点。
2.
用量角器确定角度(确定方向)。
3.
确定距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