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

以写人为主的课文,通常是在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人物的性格。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组织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描写人物的具体情节,然后通过捕捉情节中某些关键词、句,充分感受人物当时当场的表现,最后将不同学生从不同情节中感受到的理解进行概括、整合,从中归纳完整的人物性格。就像《“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人教版第十册)一文,就可从品读王熙凤的多处情节语言,具体品读“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和王熙凤赞美林黛玉的一段及最后王熙凤说的一段话。在一一品读这些语句后,引导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王熙凤热情大方、泼辣张狂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亲历由言语细节到人物性格的归纳全过程,不但能对阅读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逐渐形成由细节到整体的独立阅读能力。

二、觅细节归纳事物特点

对于描写事物的文章如《长城》(人教版第七册)、《白杨》(人教版第十册)等,则可从文字细节描写中归纳出事物的特点。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具体描写长城的语句: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2)“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引导学生在仔细品味这些语句后,体会包含其中的要点。再将这些来自多个学生的不同感悟进行梳理、筛选、整合,归纳出文中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三、用归纳的思维发现规律

存在于文中的构词特点、描写方法和写作特色以及多篇文本间的表现主题等,都需要学生经历由个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规律的发现和知识的内化。

1.发现字词的组合结构。仔细研读文本能发现作者选用词语时的组合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中自主地发现它们的构词特点,进而归纳出相同的组合结构,以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获得真正的学习收获。如《火烧云》(四上册第4课)中有许多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萄葡灰、茄子紫”等。课堂中便可以让学生先划出这些词语,然后将其投影于屏幕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后进行分类,进而发现其中的构词特点。当学生经历这样由点到面的归纳性的阅读行为后,他们对这些词语的组合结构熟记于心,就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相似的词汇“绿油油、半黑半白、柠檬黄”等等,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发现句段的描写方法。课文作者在进行句段描写时,通常会采用较为相似的方法。这个知识点便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比较、归纳等阅读行为后所拥有的学习收获。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复比较语段中的句组,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梳理、整合、归纳的思维过程,最终获取相同的描写方法。如《火烧云》四上册第4课中,作者对火烧云形态变化的描写“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通过比较归纳后,学生就可清晰地总结出其中的描写方法“出现———模糊———消失”。学生在这种描写方法指导下,不但能轻松地仿写“又出现了一头大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句段的背诵。

3.发现篇章的写作特色。教材中有些文章是以写作特色取胜的,尤其是那些小小说如《桥》(人教版第十册)。平凡的人物,平常的故事,但文章中简洁有力的语言,却是它的制胜法宝。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正确理解这一点却不是件易事。故而就需要走“归纳”的途径。先组织学生细细品读文中描写人物或环境的语句,在充分感知并深入理解后,将文中极具特色的语言集中于大屏幕: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并引导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思考:从这些语言中你发现什么?此时学生便会从整体的视角阅读这些语句,在主动的思考分析后发现投影中语句共有的特性,进而逐步归纳出文章简洁有力的语言特色。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2

一、创设良好的自读氛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首先,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相应的问题,并将其提出来,然后将问题交给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共同解决相关问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分配小组方面要注重人员的调配,让每一个小组都具备互相帮助的条件。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握好整个讨论局面,必要时参与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化难为简,突破阅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最终实现阅读和讨论的有效结合。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思考,归纳总结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与杰出智慧;然后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选定詹天佑某一方面的优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解说词和展示板,最终将詹天佑的优良事迹完美地展现在全班学生面前。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在自主操作与讨论中,真正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

二、精读细读,深入文章中心,领悟内涵

理解教材内容只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在领悟教材文章的基础上再深造、再创新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教材只是“范例”,起到推动的作用,掌握“范例”只是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凭借“范例”,举一反三,推陈出新,让学生知道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用词?为什么那样造句?文章的布局逻辑结构的精妙之处又在哪里?试着将这些优点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在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我会引导学生自己试着分析,总结作者的写作思路,理顺游览顺序,提炼中心思想。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摘录下来,学习其中的精髓,边领悟边积累,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课文精读训练为例,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词句理解、内容概括、中心归纳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概括归纳能力。

1.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阅读。

任何书籍和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事物的,学生只有经过阅读,弄清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才能更好了解大意,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结合课文中附带的图文来开展阅读。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先从课文题目入手,认真审题,然后根据题目说一下在开始学习前想知道些什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附带了大量的图片,这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应采取先看图后阅读的教学策略来开展语文阅读。比如看到书名和封面,先让他们猜测一下书中可能包含哪些内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导学生读书和动笔是紧密相连的。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随时使用各种符号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标注。如使用“?”表示不明白的地方,“。。。。。。”表示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等。在碰到一些寓意深刻的句段时,可以在一边用笔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方面也可以进行品评,表达自己的感想和对相关问题的见解,还可以对文章进行整体上的点评。写读书笔记也是学生学好语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可以在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和疑问写在课本空白处,做成眉批笔记。把读书时碰到的优美句段摘抄下来,做成摘录笔记。把一些篇幅较长、内容深刻的文章写成提纲,做成提纲笔记。把读书时获得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进行保存,做成观后感。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3

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深化,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老师越来越清晰的了解精心的预设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意义。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预设;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主要指语文老师在备课中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剖析出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有的差异性,对如何引导阅读教学课程逐渐深入所进行的问题准备。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指标是要求培养学生能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为了达到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只有进行精心的预设,才能在教学课堂中有不断的精彩。

一、深入研究《新课标》教学要求,制度准确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高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只有落实好了《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出正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找到预设准确的方向。老师在进行预设之前要对阅读文章进行剖析,做到深入的了解,对文章有自己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老师在进行预设之前首先要体会编者选编这篇文章有何用意,理解这篇课文所包含的那些《新课标》的精神,和文章对学生阅读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其次只有老师很好的驾驭全文,才能进行知识拓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比如就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学生从文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于亲情的珍惜。《地震中的父与子》渗透着一种父爱的精神,基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老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做如下的预设: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3.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8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这样的预设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内涵,实现阅读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实施有针对性阅读策略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学习方法、接受能力、情感体验、心理变化都存在差异。老师在进行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设。语文老师首先要在课堂表现和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思想状态等作为预设的材料,让教学预设具有针对性,其次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才能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对阅读教学做出预设。

比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的时候,学生对于北京的风俗文化可能不太了解,在理解上产生困难后就会让阅读学习显得很枯燥乏味,所以老师要通过预设去引导学生去理解背景春节的风俗文化,再就是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预设上还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这些情况,老师可以做如下设计:1.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3.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这样有层次的预设下,让学生阶梯型的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合课文进行双向预设,科学设计板块式结构

在进行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预设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的将预设进行板块式的划分。第一个板块应该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第二个板块排除文章中阅读障碍,让学生进行朗读,并通过小组讨论,老师提问的方式来表达对文章的阅读感受和初步理解,在这一板块中要明确阅读的方法和阅读要实现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板块的预设要让学生有探索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第四个板块要进行拓展性和延伸性的预设,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总结阅读技巧。预设是需要师生相互配合的,具有双向性的,好的预设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1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好的预设能够使教学顺利的不断深化,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提升阅读教学的连贯性。老师要对课文了然于心,对于预设不断的进行创新,灵活多变,这样就能让教学课堂更加精彩。(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前亭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 汪圣梅.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刊),2013,12:38-39.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面会扩张,视野会变得开阔,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自身的素质,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可是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课堂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语文教师在讲授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以致课堂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能就会在这里花费很多的时间来讲解,或者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过长,失去了控制,以至于后面的问题都没有时间说了,可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草草结尾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简单一提。有时可能是课堂中的重点教师都没有机会去重点讲解了。

2.学生的合作学习形式化,实际效果不显著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上随便拿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来讨论,认为这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就参与到教学中了,学生主动学习了。可是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时学生相互讨论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而浪费了时间,学生只是在闲谈,或者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如隔靴挠痒,使小组合组学习形式化,阅读中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3.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有待于改善

阅读是学生有效输入的一个很好的环节,可是很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导致阅读速度很慢,理解的不好,往往是读了后面的,前面的内容都忘了;或者是一句话要反复读很多遍才会读懂;或者是用笔、手指头指着每一个字。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独自反复阅读,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就会让学生自己反复地阅读,通过一遍遍地阅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磨灭了,根本没有了学习兴趣,更不用说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找出适合学生学习阅读的学法,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扩大知识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首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熟悉教材内容,能够把教材中的内容灵活掌握,知道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论提出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状况,教师都能够运筹帷幄。该详细说明的就详细讲解,该一笔带过的就简单地提一下,让学生也能够掌握阅读的诀窍。例如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文章的主题就是肖邦弥留之际的一个请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也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一份强烈的情感,这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朝这个思想主题上思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程度。

2.变化阅读方式,使学生乐此不疲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例如:精读、泛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在变化的阅读形式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产生,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学生会对读过的文章进行加工、应用、提炼,学生有的放矢效果自然很好。例如在学习《船长》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去浏览一下,使他们知道文章讲的是一个在生死面前能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船长的故事,让人产生崇敬之情。之后通过问题:“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对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精读。还有指名阅读和齐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量,感受文章美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养学生能够多阅读,增长见识。在阅读中学生会慢慢地理解地读,批判地读,欣赏地读,从不同层面去感受文章的美。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会快速提升,理解能力也会加强,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熟能生巧”,而且学生还要有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因为“书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通过文章学生会思想上得到提升,灵魂上得到净化,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文章的写作都是在表达一个思想感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丰富情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有了阅读方法的积淀,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便会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这样学生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论阅读什么样的文章,学生都可以领悟到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阅读教学,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阅读教学没有足够重视

语文教学中的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多阅读一些书,少做一些习题。然而,在小W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还没有受到重视。在一些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往往关注课本上的文章,以这些文章为中心而忽视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阅读过程,根据每个段落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只要有阅读的过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找到。这样就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生动,在班上活跃起来,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

2.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汉语必须建立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是对于一些词汇的有效学习。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仍然有限,对一些词语理解不完全,如果此时教师不进行适当的指导,不对生词进行系统的讲解,那么学生也就无法理解阅读内容。因此,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3.不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有些高年级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更困难。一般来说,高年级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阅读的习惯,在他们看来,我只要能填写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但是,作为阅读教育者,我们应当教他们把相关句子和社会实际、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能力,以写促读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书中人物的感受,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真实的感受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同作者和文字中的人物在精神上和情感上达到共振。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促进阅读。这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写作材料,并根据写作主题找到相关文章,让学生通过写作促进这个过程,这不仅提高了写作质量,而且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获得了快乐,通过写作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为写作积累语言,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做一定数量的阅读笔记,以这样的方式,提取感兴趣的故事书和良好的名人语录,通过摘录名人喜爱的诗歌、词语、句子等丰富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师也可以让一个或多个学生将他们的阅读感受写到黑板上,让学生通过手写的形式,将自己积累的内容分享给其他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来提高阅读质量,从而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重视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1.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兴趣。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重视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以阅读教学为核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阅读时间,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可以穿插阅读,还可以布置作业,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时间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刻地感受阅读的乐趣。

2.创设阅读情境

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需要为高年级学生创造大量的教学情境。传统的阅读教学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却忽视思维的重要性,如此长期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而读书的能力也仅被自己的兴趣所取代,学生只为兴趣而读书,却无法想到我读什么。这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读和写结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为将来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绘本 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没有扎实的英语词汇量以及丰富的阅读经验,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与阅读上难免有所欠缺。如果仅仅依靠枯燥复杂的阅读篇目对学生进行教学,无论是从心理或是实力方面都不具备这种学习能力。但是加上英语绘本就完全不一样,它能在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以其丰富形象的动画插图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从侧面为后期的英语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进行简要探讨。

一、结合学情,选择合适阅读教材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其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词汇量也极其有限,阅读方面难免存在缺陷,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英语水平与兴趣爱好,选择与学生相适宜的英语绘本进行教学,为学生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提供有力支持,避免绘本太难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打击,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At Christmas》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展开一次绘本阅读。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尚未掌握相关的阅读经验与技巧,所以,绘本需要M可能地简单,最好便于学生理解,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为学生推荐英语绘本《Merry Christmas》。喜欢热闹、爱玩、好奇是每一位学生的天性。虽然我们中国的小朋友没有去过美国,没有真正体验过圣诞节,但是通过生动的绘本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圣诞节的狂欢,从而让学生自愿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发自内心地爱上英语,愿意学习,乐意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与推荐内容丰富、难度适当的英语绘本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信心。

二、主动质疑,加强故事内容理解

虽然绘本并不是小学英语的教材,在进行阅读时无须进行精读与研究,但在梳理其故事情节时,教师依然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质疑与思考,加深学生对绘本故事内涵的记忆与理解。每一部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绘本作品都表达与传递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揭示了某种主题,但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隐含在作品之后,需要经过学生质疑与思考才能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不进。”在小学高年级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激活其思维,提高阅读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师传授其具体的质疑方法。首先,质疑需要找疑点,小学阶段的绘本内容一般较简单,往往是从故事起因以及结果进行质疑;其次,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主人公态度加以质疑,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最后,留白处质疑,这种质疑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空间,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根据实际,引入全新技巧训练

英语绘本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素材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文本含义,理清文章思路,解答文章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是初学者,没有相关的英语阅读基础,过半的学生都是依靠死记硬背来记忆与学习英语,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善于灵活利用绘本教材,将一些新颖的英语阅读技巧渗透到其中。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插入相关的英语绘本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本身的特点进行布局与教学,首先从阅读绘本基础开始进行把握,紧接着再对文章故事梗概进行了解,最后再对其细微内容进行掌握,通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与理解,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自制英语绘本,便于小学生接受、理解与掌握英语教学内容。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学规划目标之前,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空间,让其能够自主阅读素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绘本文章。如此以来,将会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丰富其阅读经验,拓宽其知识视野,帮助其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科特点,合理设定绘本阅读时间,如每周一早上为绘本阅读时间,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布置适当的阅读任务,提高其阅读能力与阅读效率。

总之,对小学阶段的英语而言,绘本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制定绘本阅读计划,让学生能够自愿参与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感受到英语阅读与学习的乐趣与魅力,从而爱上英语,愿意学习也乐意学习,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蕊.通过英语绘本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