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1

【关键词】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444-02

乙型肝炎( 乙肝)是在感染了乙肝病毒(HBV)后,所引起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病毒性肝炎。据调查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有60%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10%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每年乙型肝炎的新发病人数约有50万,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而且给社会、家庭造成经济负担。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已经在国内广泛开展,它不仅在检测稳定性和灵敏度大大提高,给临床上的诊断带来好处。近年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TRFI 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电化学发光法 ( ECLI A)和化学发光法( CL I A )等新方法也在逐渐地被临床实验室接受。为了解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我们使用上述4 种方法来进行检测, 并对其一致性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经罗氏 ECLIA证实的 98例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及 46例体检者的血清,其中男性89人,女性55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使用了芬兰的w allacDELFI A-1235分析仪及上海新波的生物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使用了意大利的 ALI SE I全自动酶标仪及上海科华的生物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使用了德国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与其配套的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使用意大利的L I ASO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与其配套的试剂。

1.2 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按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全自动仪器的操作按厂家说明书和科室仪器标准操作程序的规定进行检测。将所有样本分别用4种方法进行检测血清标志物,即乙肝表面抗原 (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 乙肝e抗原 ( HBeAg)、 乙肝e抗体 (抗 H Be)、 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的检测。每次检测,均带有阴、阳性质控。

1.3 检测结果的判断:以厂家的试剂说明书所规定的Cut-off值来作为判断的标准。应用夹心法,检测结果 > Cut-off值,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K appa检验,判断不同的检测方法结果是否有一致性,并进行u检验以排除抽样误差带来的影响。而一致性的强弱程度按Koch和Landis以K appa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区段的方法进行判断:Kappa系数<0 为极差; 0~ 0.2 为微弱; 0.21~0.4 为弱; 0. 41~0.6为中度; 0.61~0. 8 为高度; 0.81~1.0 为极强。

2 结果

2.1 ELISA与 ECLIA方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结果比较见表 1。

表 1

经统计学分析,在所有项目中, P < 0. 05, 此2种方法有一致性。

2.2 TRFIA与 ECLIA方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结果比较见表 2。

表 2

经统计学分析,在所有项目中, P < 0. 05,此2种方法有一致性。

2.3 CLIA 与 ECLIA 方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结果比较见表 3

表 3

经统计学分析,在所有项目中,P < 0. 05,此2种方法有一致性。

3 结论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疑似患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 、HbeAg、抗-Hbe和抗-HBc)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有效地预防控制乙型肝炎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变化是评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病情转归重要依据, 也是抗考核病毒治疗疗效的指标之一[1]。据报道,在部分H BsAg 和抗- H Be 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中,抗- HBe阳性不能说明病毒复制程度已经减低,也不代表复制的停止,病变仍然有可能发展。[2]

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多种方法中,既有定性的金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有定量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等。这些方法由于所采用的单位和溯源性不同,其结果差异极大,给临床医生与患者正确解读检测报告和将检测结果用于诊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检验也正面临着实验室结果的互认问题,对不同的方法学所检测出来的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价,这是结果互认的前提。对定量项目的方法学比对,通常采用回归性分析,对定性项目的检测结果,应用K appa检验进行判断不同方法的一致程度[3]。本组所采用了4种常见的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方法,其中电化学发光法是当前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的检测方法,作为参考方法,而其他方法学的结果和电化学发光法的结果进行比对,来探讨不同的方法学的应用价值。

从结果上分析,目前采用最广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法在HBeAg项目上表现出极强的一致性,其余的4项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了尽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应用多年,并且试剂在不断改进后仍然可以满足目前一般的临床检测需要[4]。但也可以看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敏感性方面还有不足,在判断结果的时候还会受检测的灰区所影响,使部分结果误读,在血站和手术等情况不适合使用。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有很多优点,即试剂的成本低、收费低,有利于降低医疗上的费用,适于普通人群筛查与对医疗费用要求较为敏感的患者。从结果上还可以看出,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在HbeAg、HBs Ag、抗 HB c、抗 Hbe这 4项上有极强的一致性,在抗HBs上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但在检测正常人的HBs A g时,出现4例不一致,这反映出方法学的特异性差异。由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试剂已实现国产化,所以在缺少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和需要定量检测结果时,可以使用此方法代替应用进口试剂和仪器的化学发光法。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在HBs Ag、HbeAg、抗 Hbe、抗 HB s 这4项上有极强的一致性,在抗HBc上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此2种方法目前均应用进口试剂,这些试剂常常溯源至国际标准,具有可比性,而无法溯源的项目 (例如抗 HBc),一致性的程度稍差。因此,这2种方法学在临床上的常规检测中没有大的差异, 其差异主要表现为检测病毒变异的能力。对已经具备全自动化发光检测仪的实验室,使用此方法操作简便,可以获得较好的精密度和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不足之处在于仪器、试剂的成本昂贵,适于已经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疗效判断或者在其他的方法学不能确定结果时检测。而对溯源一致的项目,则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定量结果来评价其一致性的程度,而对处在病毒复制期和可能发生变异的患者,还应与HBV DNA与YMDD基因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便于明确方法学检测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卫国,王福生,陈菊梅.病毒载体动态检测在乙型肝炎治疗和研究的意义.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11 ( 1) :54-56;

[2] 于爱英,乙肝血清标志物“两对半”310例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J]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007- 9564( 2009) 05- 0792- 01;

[3]夏邦世.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评价 [J]. 临床医学, 2006,33( 3): 6 -7 ;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2

导管所致血流感染(CRBSI)、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 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两个术语,很多医务人员及学者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两者有共同点,但CRBSI强调导管是血流感染的来源,适用于临床治疗;CLABSI强调血中病原体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适用于监测。不同的监测定义下的数据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为了解北京市重症医学科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的现状,为标化监测方法、监测定义、监测流程提供基线数据,开展此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2月,北京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对纳人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管理的28家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开展调查,参与调查的医疗机构均为三级医院。每个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至少有一名医院感染监测医师或护士参与本次调查。回收54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00%其中,医师30人,护士24人。平均年龄为(35.1±5.2)岁,负责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监测的平均时长为(3.6±1.3)年。参与调查医务人员职称学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年龄、检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调查方法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定义、防控指南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定义。(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3)参与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对纳人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管理的28家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监测医师、护士负责调查问卷的填写。

1.3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Z检验,P >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监测及定义

共计调查28家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54名ICU医院感染监测医护人员。被调查的54名ICU医院感染监测医护人员中,填写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千日导管发病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数据来源以医师采集为主,共37名占68.52 ,分母数据来源以科室记录为主,共37名占68.52%.

2.2 诊断标准

结果分布79.63%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临床医师确诊医院感染;应通过“临床诊断+病原学结果”确诊CRBSI或CLABSI的占94.44%;当怀疑发生CRBSI或CLABSI时,抽取血培养以“双侧双管需氧+厌氧”的方式占87.04 %。上述内容的调查结果,医师、护士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要得到区域基线数据、发现危险因素、为干预前后的纵向比较、区域间的横向比较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针对美国医院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概括的医院感染监测核心要素,对北京市重症医学科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方法进行调查,以评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数据的质量、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监测能力,从而为标化监测数据、开展区域数据的横向比较提供基线数据。首先,监测定义的选择直接影响区域监测数据的横向可比性。研究结果显示,从实际操作层面、医护人员认知层面均提示监测定义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CRBSI更强调导管与血流感染的因果关联,对微生物检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适用于诊断与治疗;CLABSI仅强调血中病原体与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因此更适用于监测。不同监测定义下得到的监测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美国2008年之后以CLABSI作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定义;与美国不同,中国没有全面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且回顾近十年的文献,鲜有文献详细描述采用何种监测标准。因此,从监测定义选择的角度,很难对监测数据进行医院间、区域间横向比较,因此,不能直接评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疾病负担和防控效果。

其次,监测过程的标化与统一会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采集分子数据人员不同、分母数据获取方式不同,都会对指标计算结果的同一性造成较大的影响。美国NHSN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不仅有明确的指标,而且提供了监测及数据审核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旨在提高各医疗机构成获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数据的标准化水平及数据的质量;中国尚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各地区、各医疗机构收集数据的方法及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对监测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3.2 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研究

结果显示,仍有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医院感染应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确诊。这一结果表明,一部分医护人员混淆了“诊断”与“监测”的概念,Done>an N总结“诊断”的目的是“治疗”需要较高的特异性,强调的是精准,而”监测”的目的是发现风险,强调的是趋势。因此,医院感染诊断应由临床医师确诊,明确任务与分工才能及时发现和确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论是CRBSI还是CLABSI,都应通过“临床诊断+病原学结果”确诊,且应及时抽取“双侧双管需氧+厌氧”血培养以明确诊断,否则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监测数据的质量。

3.3 关于医院感染监测医师、护士的分析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检验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ine and Urine in the Urine Test

ZHANG Zhu-jun

(Mianzhu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anzhu 6182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ine and urine in the urine test.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collected urine samples of 220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pectively,routine urine and urinary sediment examination.Results Routine urine and urine sediment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high coincidence rate,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Urine and urine routine urine test in clinical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but by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a urine test.

Key words:Urine sediment;Routine urine test;Urine tests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探讨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集的尿液样本22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集的尿液样本2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尿常规和尿沉渣检验。本文所采集尿液标本之中,男性尿液133例,女性尿液87例,被采集人年龄在5~69岁,平均年龄为(32.1±0.6)岁。

1.2方法 所采集尿液均为患者晨起采集。

1.2.1尿常规检查 通过Unitest-200B型尿液分析仪对已经混匀的尿液进行分析检查,依照严格的操作要求检查尿11项。

1.2.2尿沉渣检查 采用离心尿沉渣图片试验法进行检查。首先将10 ml的新鲜尿液混匀,然后将其滴于载玻片上并加盖盖玻片。对尿液的整体情况采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尿液之中的管型以及细胞等情况,并且记录观察结果。然后对其他新鲜尿液以15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时间为5 min,离心完成之后,倒出上清液。然后,将杯中的沉淀物用涂片采用低倍镜以及高倍镜观察,并且记录其管型、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形态分布等情况[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验方式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对尿蛋白的检测方法,采用加热醋酸法,然后观察其阴性和阳性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对比 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阴性和阳性率结果比较,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种检查方法综合符合率统计 对尿沉渣与尿常规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之后,发现尿蛋白的检测符合率为97.27%,白细胞的检测符合率为97.73%,红细胞的符合率为98.18%,各项的符合率均较高,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在尿液的检验中,尿沉渣和尿常规两种方法拥有着不同的检验方式,且两种方法的检验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由于两种检测的特点也不一样,因此,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到的结果不一样的现象,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2]。因为,尿蛋白的水平增高有可能会导致尿常规检测为阴性,而尿沉渣检测为阳性。并且如果尿液放置的时间比较长,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就有可能导致尿常规检测为阳性,尿沉渣检测为阴性。传统的尿液检验方法,主要是显微镜尿沉渣检测,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操作比较复杂。尿常规检测是医学技术发展之后普遍应用的尿液检验方法,但是,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干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

尿常规检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对尿液的大部分指标完成检测,能够有效的节约检测的时间,让医院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扩大检测的范围。但是,经过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可能会导致检测药物将尿液的性状、颜色等有所改变,从而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现象[4]。此外,检测所用试纸的规格以及敏感度等情况,也会使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尿沉渣检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离心玻片法、混匀滴尿法、特殊显微镜法对尿液进行检测。离心玻片法的检测具有比较大的随机性,可能会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而混匀滴尿法没有进行尿液的离心,会使检出率受到影响。特殊显微镜法进行检测时,不需要对尿液进行离心,对于细胞的成分破坏较少,具有比较稳定的检测结果[5]。尿沉渣的检测结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较小,能够使检测之中的假阳性结果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提供临床的依据。有相关的医学研究指出,尿常规检测会出现较多的假阴性或者假阳性,但是具有极高的检测效率,而尿沉渣检测比较复杂,检测效率比较低。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拥有各自的优势,不能够进行替代,所以,应该进行两种检测方法的有效结合,从而增强尿液检验的准确率[6]。此外,在尿液检查的过程之中,对于试纸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试纸对尿液检验准确率的影响减少的最小。并且如果检测结果之中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均为阴性,可以不需要再进行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镜检。同时,尿常规检测存在一些争议的尿液样本,要进行尿沉渣检测,避免产生误诊或者漏诊的现象[7]。

在本次研究发现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尿沉渣与尿常规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之后,发现尿蛋白的检测符合率为97.27%,白细胞的检测符合率为97.73%,红细胞的符合率为98.18%,各项的符合率均较高,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尿沉渣和尿常规在临床的尿液检验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通过将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的来检验尿液,具有更加良好的准确率,所以两者结合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婧婧,张丹如,翁月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856-2858.

[2]刘军.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266-267.

[3]朱清红,康敏,杜毅,等.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77-178.

[4]王璇,李延伟,张林,等.urisys2400尿自动分析仪检测尿常规质控因素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65-66,70.

[5]李莎,董丽群,王峥,等.尿常规正常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与病理及预后探讨[J].四川医学,2010,31(4):496-497.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4

【关键词】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047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olum, TP)感染的性传播疾病,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病程长, 对人体危害严重, 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目前本院主要采用三种检测方法协助梅毒的诊断, 包括TP-ELISA、TRUST和TPPA。本研究中对这三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研究中的62例患者均为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 且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阳性、TPPA确诊阳性, 包括男38例, 女24例,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28.6±9.3)岁。其中早期潜伏梅毒12例, 一期梅毒21例, 二期梅毒20例, 三期梅毒9例。

1. 2 试剂与仪器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TP-ELISA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TPPA试剂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合社提供, TP-ELISA使用仪器为Thermo MUL TISKANASCENT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雷度RT-6100型酶标仪及Egate2310洗板机各1台。

1. 3 检测方法 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放置于促凝管中, 离心10 min后分离上层血清后放在1.5 ml的Eppendorff管中备用, 对全部患者的标本同时采用TRUST、TPPA和TP-ELISA 三种检测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并严格遵守正规的操作程序进行检测, 正确判断检测的结果。

1. 4 观察指标 对三种检测方法各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进行分析比较。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采用TP-ELISA检测方法早期梅毒阳性率为83.3%(10/12), 一期梅毒阳性率为100.0%(21/21), 二期梅毒阳性率为100.0% (20/20), 三期梅毒阳性率为100.0%(9/9), 合计阳性率为96.8% (60/62), 灵敏度为96.8%;采用TPPA检测方法早期梅毒阳性率为91.7%(11/12), 一期梅毒阳性率为100.0%(21/21), 二期梅毒阳性率为100.0%(20/20), 三期梅毒阳性率为100.0%(9/9), 合计阳性率为98.4%(61/62), 灵敏度为98.4%;采用TRUST检测方法早期梅毒阳性率为58.3%(7/12), 一期梅毒阳性率为71.4%(15/21), 二期梅毒阳性率为95.0%(19/20), 三期梅毒阳性率为77.8%(7/9), 合计阳性率为77.4%(48/62), 灵敏度为77.4%。TRUST检测方法对早期梅毒、一期梅毒及三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TP-ELISA检测方法及TPPA检测方法的检出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 采用TP-ELISA检测方法及采用TPP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明显高于TRUST检测方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清学检测是发现和诊断梅毒最常用的方法, 快速、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是治疗和控制梅毒蔓延的有效措施, 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避免漏诊的发生[1]。TRUST是采用牛心中提取的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组成的性病研究室VDRL抗原重悬于含有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制成, 是非特异性梅毒筛选试验[2], 由于该检测方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检测迅速, 在梅毒筛查工作中广泛应用。但是近些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证实, 该项检测敏感性不高, 在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阳性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研究中对于早期梅毒、一期梅毒及三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3%、71.4%及77.8%, 而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却为95.0%, 与相关报道接近。因此作者认为TRUST并不适合应用于梅毒筛选试验, 可用于对患者疗效的监测。TPPA检测是将梅毒螺旋体株制成抗原, 从而检查患者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3], 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在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TP-ELISA检测法通过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4], TP-ELISA与TPPA在强特异性与高敏感性方面相近, 操作简单, 可以作为梅毒血清学诊断的首选检测方法, 特别是在传染病医院进行大批量体检及大批量标本筛选时这两种检测方法是最适用的。本研究中采用TP-ELISA检测方法及采用TPP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明显高于TRUST检测方法, 而且TPPA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最高, 为98.4%, 这个结果与相关报道相符。因此目前国内推荐的确诊梅毒最重要、最可靠的方法是TPPA检测, 成为目前公认的梅毒确诊的首选检测方法[3]。但是不足之处是该项检测操作繁琐, 需要手工进行操作, 用肉眼判断结果, 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主观偏差性, 要求检验医师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 而且价格较贵, 对于大量样本的检测不适合采用此方法, 可适用于对TRUST、TP-ELISA等检测后阳性的标本进行验证[4]。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 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泽周艳.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 6(16):36-37.

[2] 李娟, 李乐之. 探讨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综述, 2012, 18(10):1542-1544.

[3] 游媛, 陈岚, 肖鄂. 血清学实验室检查在梅毒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吉林医学, 2012, 33(20):4282-4284.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5

常州市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PCR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评价及改进措施。方法 择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检测治疗的5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均接受PCR方法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CoxB V中和抗体检测,ELISA检测,并且实施肠道病毒病原与抗体检测,然后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PCR检测得出EV-RNA阳性者20例,检出率为40%;病毒分离法分离出病毒4株,检出率为8%。通过ELISA检测得出的阳性者12例,阳性率为24%;CoxB V中和抗体检测出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20%,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敏感度、特异性更高。

关键词 PCR检测方法;M-PCR检测方法;肠道病毒;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188-02

[作者简介] 王芳(1976.5-),女,江苏武进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微生物检验。

1985年,Cetus公司与加利福尼亚大学联合创造了PCR技术[1],其中主要的贡献人员为Kary BmuliS与Henery AErlich。PCR技术自产生之后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克隆、序列分析、传染病及考古研究等很多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是由于PCR技术的突出作用于贡献,KaryBmuliS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医学界也开始渐渐关注并开始广泛使用PCR检测方法,通过引物的设计来完成对大类病毒的综合检测。虽然PCR技术有着独有的特点与优势,但是在对病毒检测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近20年来,PCR 分子生物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已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研究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检测治疗的5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研究介绍肠道病毒的几种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PCR检测方式的原理、特点,对PCR检测技术应用于肠道病毒的检测进行了评价,通过4种肠道病毒检测方式的对比试验得出了相应的试验结果,证明了之后指出了PCR检测方法的发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检测治疗的5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36~85岁,平均年龄(61.02±6.63)岁。并抽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35~83岁,平均年龄(58.85±7.74)岁。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可比性突出。

1.2 方法

1.2.1 PCR检测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糖核酸 肠道病毒RNA提取—取血清的样本100 μL,在血清中加入GITC变性液220 μL,加入氯放与异戍醇的按照49:1进行混合的液体50μL,加入pH值为4.0的NaAc30 μL,水饱和酚150 μL,将这些液体混合之后进行剧烈的振荡,然后在-20℃的温度直线冷却10 min,之后再进行5 min(13000 r/min)的离心运动,取出其中200 μL的液体,在其中加入200 μL的异丙醇,之后将新得到的液体在-20℃的环境之下静置1 h,再次进行10 min(13000 r/min)的离心运动,除去上部分的清液,将剩余部分利用乙醇进行洗涤沉淀之后自然挥发或者烘干之后放置备用[2]。

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RNA——PCR的成分与比例为双蒸水14.3 μL、10 X Buffer 2 μL、10 mmol MgCl2 3 μL,15 mmol dNTP 4μL,引物Q1 0.5 μL,Q2 0.5 μL,Taq酶 0.3 μL,逆转录酶AMV 0.3 μL;42℃恒温水浴逆转录30 min之后就能够实现RNA的扩增。扩增的程序为95℃变性进行5 min,60℃复性30 s,70℃延伸90 s,实现35个循环之后在进行70℃的延伸5 min。将扩增的产物取出5 μL之后加入酚蓝显示剂,之后将混合物点样在3%琼脂糖凝胶省,经过30 min 100V的电泳之后在紫外线之下观测结果[3]。

1.2.2 病毒分离与鉴定

利用常规的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对病人血清中的病毒进行分离,该种方法利用的是Hep-2细胞。当病人的血清出现细胞病变时,利用肠道病毒组合血清与Coxb V单价血清对其进行鉴定。这种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方法能够对血清与CoxB V1-6型毒株进行诊断。

1.2.3 CoxB V中和抗体检测 分步取患者在入院初与出院前采集的两次血清,通过自身分离病毒或者CoxB V1-6型作为抗原进行检测[4]。血清需要经过1:10稀释,稀释之后的血清要在55℃的环境之下进行30 min的灭活,之后经稀释的比例增加到1:320,将再次稀释后的血清与100 TCID50病毒进行等量的混合,将混合液置于35℃的环境之下进行1 h的结合,之后进行细胞接种,将细胞与病毒进行对照,终点为病毒被完全抑制、细胞病变终止。以阳性为标准进行判定,双份的血清抗体滴度升高的幅度大于4倍,单份血清与正常人的血清抗体滴度的比例大于1:80。

1.2.4 ELISA检测方法 取患者的血清样本,将血清在56℃的环境下进行30 min的灭活,然后在血清中以此加入酶结合物与底物,之后振荡1 min进行混合,将混合液进行倍比稀释(1:2~1:4000),之后将稀释液放置在96孔微量培养板中为生长液,每一个稀释度放置4个复孔。在复孔中加入50 μL病毒液,混合均匀之后在温度为37℃、还有2%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对培养箱中的情况观测5 d,之后用Reed-Muench方法进行结果的计算[5]。

Reed-Muench法:观察CPE, 找出能引起半数细胞瓶或管感染的病毒稀释倍数,按以下公式计算出该病毒液的TCID50。

logTCID50=高于50%的病毒稀释度的对数+距离比例×稀释系数的对数距离比例=(高于50%的百分数-50%)/(高于50%的百分数-低于50%的百分数)。

1.3 统计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运用χ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R检测方法与病毒分离检测方法

50例患者中通过PCR检测方法检测出EV-RNA阳性的为20例,检出率为40%;病毒分离法分离出病毒4株,检出率为8%,其中CoxB 1型为1株、4型为2株、埃可病毒15型为1株。在PCR检测方法检测的20例阳性中,分离病毒检测出其中阴性的12例,两者共同检测为阳性的4例,两者共同检测为阴性的为34例,总符合率为81.9%(见表1)。两种方法对比之后差别非常显著,差异χ2=8.748,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的20例,病毒分离没有分离出病毒,PCR检测方法检测出阳性1例,误差率为2%。

2.2 ELISA检测方法与中和CoxB 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50例患者中用ELISA方法检测阳性为12例,阳性率为24%;CoxB V中和抗体检测出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20%;两种方法检测都为阳性的共10例。ELISA检测为阳性的12例中,CoxB 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检测为阴性的共2例,两种方法都为阴性的35例,总符合率为96.8%,两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9,P>0.05)。见表2。

3.4 对比结果

通过上述的实验结果表明,PCR能够更加快速、特异与可靠的进行诊断,在当天就能够得到检测结果。在50例患者中阳性20例(40%),而病毒分离仅仅4例(8%)。在病毒分离阳性的4例中,PCR阳性4例,此外的16例PCR阳性病例病毒分离全部为阴性,因此PCR的敏感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8,P<0.05)。

3 讨论

PCR是体外DNA或RNA扩增的方法,这种扩增具有选择性[7]。通过对特定的微生物物种的特异性基因区域进行体外扩增,然后通过一定的DNA分析技术确定微生物的种类与含量。PCR反应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对目标DNA系列进行加热变性;引物退火复性;在聚合酶作用之下DNA进行引物延伸。PCR检测方法特异性高,能够在较高的温度之下进行连续反应;敏感度高能够将微量的把DNA进行百万倍以上的扩增,能够满足检测分析所需要的DNA数量;反应速度快,PCR能够在2 h内完成30次左右的循环扩增;可扩增RNA或cDNA,能够利用寡脱氧胸昔引物和逆转录酶将mRNA转变成单链cDNA,再将单链cDNA进行扩增,在mRNA很少的情况之下也能够进行序列分析。通用引物PCR特点为使用一对引物对多个模板进行同时扩增,但扩增产物大小相同,难以区分。多重PCR采用多对引物对多个模板同时扩增,按照产物片段不同长度进行鉴别,但是引物多,结果会产生一定差异。该研究肠道病毒检测中将二者结合,取长补短。

袁长青[7]等人研究发现,PCR检测方法是利用肠道病毒的特异性引物检测标本中和肠道病毒RNA同源的基因序列,将其作为判断结果的依据。对DNA进行重复的扩增之后检测方面的灵敏度能够增加大10-5~10-6 μg。该研究结果显示, 50例患者中通过PCR检测方法检测出EV-RNA阳性的为20例,检出率为40%,这说明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高、速度较快,能够更加快速、特异与可靠的进行诊断。

朱坤[8]等人指出,在肠道病毒的PCR检测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包含:假阳性问题,是指不应该出现阳性结果时出现了阳性结果;假阴性问题,是指在应该出现阳性结果的时候并没有出现阳性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在PCR检测方法检测的20例阳性中,分离病毒检测出其中阴性的12例,两者共同检测为阳性的4例,两者共同检测为阴性的为34例,总符合率为81.9%。由此可见,PCR技术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虽然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是随着PCR技术与其他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能够弥补这些缺陷,成为生物技术发展领域的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崇森,刘永军,王晓昌.环境水体中肠道病毒的膜吸附一洗脱浓缩方法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7):1543-1547.

[2] 费选文,林祥伟,谢若男.应用4种方法检测肠道病毒的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9(1):45-46.

[3] 裘湛,闻岳,黄翔峰.PcR-DGGE技术在水解酸化缺氧法处理采油废水的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6):439-442.

[4] 吴小兵,董小岩,伍志坚.一种快速高效分离腺病毒伴随病毒的方法[J].科学通报,2010,45(19):2071-2075.

[5] 沈晓丽.点免疫结合试验测定柯萨奇病毒B组抗体在临床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杂志, 2011 ,20( 2):1129-1134.

[6] 牛玉宏,杨英珍,虞勇.肠道病毒基因实时定量RT-cR方法的建立[J].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28(6):542-544.

[7] 袁长青,叶建锋,李君文.改进的PCR技术快速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12(4):132-133.

医学检验检测方法范文6

[关键词] 试管;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布鲁氏杆菌病

[中图分类号] R5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c)-0105-03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Value of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in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SHI Qing-fen1, LIU Xue-zhen2, TAN Lei1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Jin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21 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LA 404th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in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Methods 1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ucello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vein blood was extracted for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serum of 128 cases of pati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BPT of 24 cases was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18.75%, the SAT of 20 cases were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15.63%, 10 cases were 1∶100 and 10 cases were above 1∶100 and 6 cases were suspected,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93.81%,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test rate between the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specificity of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was high and the sensitivity of rpst was high. Conclusion The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the clinical positive patients, and the rpst can be used for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survey of epidemic disea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in diagnosing the brucellosis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test rate and avoid the false positive results.

[Key words] Tube; 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Brucellosis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传染病,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入侵人体所引起,属人畜共患疾病[1]。人体内的布鲁氏菌病来源于动物传播,若人类患有该病,可造成公共卫生问题。布鲁氏菌病的传播根除关键在于扑杀患病动物,切断传播源及灭杀传染源。因此,寻求布鲁氏杆菌病的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有助于疾病的防治,控制疾病发生与流行。该研究旨在分析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用于诊断布鲁氏杆菌病的效果,现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第404医院收治的128例布鲁士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布鲁士氏杆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65例,年龄21~78岁,平均(55.64±20.15)岁。所有患者均于患病前接触过家畜或畜产品,存在持续高烧、发力、多汗及肌肉、关节酸痛等可疑症状。

1.2 方法

该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存于-20℃冰箱内备用。先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再行试管凝集试验(SAT),操作如下:①RBPT:在玻片上用蜡笔划出方格,加入血清0.03 mL,再将0.03 mL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抗原加入血清,摇匀后,在20℃室温下观察结果5 min,对照阳、阴性血清,若呈“+”以上反应,则为阳性。②SAT:血清装于5支小试管内,第1支试管,加入0.5%石碳酸生理盐水(国药准字H14020458)2.3 mL,第2支试管无任何添加,第3、4、5支试管内各加入0.5 mL石碳酸生理盐水。第1支试管中加入0.2 mL血清,摇匀;吸取0.5 mL第3管混合液加至第4管,摇匀;再吸取0.5 mL第4管混合液加至第5管,摇匀;再吸出0.5 mL第5管混合液丢弃。按此稀释,自第2~5管的血清稀释比分别是1:12.5、1∶25、1∶50、1∶100。予以0.5%石碳酸生理盐水稀释抗原1∶10,再将稀释抗原加至各稀释血清中,第1管作为血清对照不加入,其余加入0.5 mL,从第2~5管血清稀释比为1∶25、1∶50、1∶100、1∶200;最后对照阳、阴性血清。

1.3 观察指标与结果判定

观察该组布鲁氏菌抗体采取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RBPT结果判定:阳、阴性血清试验结果准确对照下,阳性:血清可见凝集反应;阴性:血清无凝集反应。SAT结果判定:判定依据以试验配制比浊管为准,结果呈“++”为血清凝集最高稀释度,阳性:1∶100(++)及以上;可疑:1∶50(++)[2-3]。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

2 结果

该组128例患者血清中,结果显示:RBPT呈阳性24例(18.75%);SAT呈阳性20例(15.63%),其中1∶100有10例,1∶100以上有10例,可疑6例,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3.81%,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4391),详见表1。

3 讨论

布鲁氏杆菌病作为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疾病传播范围广且快,目前,临床诊断该病的常用方法为血清抗体检测法。在该研究中,该院对收治的128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先后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显示:RBPT呈阳性24例(18.75%);SAT呈阳性20例(15.63%),其中1∶100有10例,1∶100以上有10例,可疑6例,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3.81%,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这与饶国利等[4]文献研究结果比较一致性较高,RBPT阳性检出率15.72%,SAT阳性检出率12.23%。由此可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敏感性好,试管凝集试验特异性好。试管凝集试验可用于早期诊断布鲁氏杆菌病,亦可用于检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后机体最早血清抗体,是国家诊断布鲁氏杆菌病的正式法定试验。考虑到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判定是通过肉眼观察比较浑浊度,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加上试验结果需20 h后可获得,时间长,故在无专业实验室条件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成本低,操作简便,可快速、容易的判断结果,加之其敏感性强,该检测法适用于大范围筛查布鲁氏杆菌病或调查流行病学[5]。

血清抗体检测是检验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途径,包括虎红平板与试管凝集试验两种,是人间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常用血清学诊断法。RBPT检出抗体属IgG类,其操作简便、迅速,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短时间定性分析出布鲁氏菌病感染结果,适于大范围初筛布鲁氏菌病;非特异性抗体易干扰RBPT呈现出非特异性凝集,显示假阳性,但假阳性率较低,试验结果若呈阳性,还需通过SAT试验以确诊[6-7]。纤维蛋白原与虎红试剂反应显现非特异性凝集,故不可用血浆做RBPT试验,否则结果为假阳性[8]。在检测前,需观察采血管内有无抗凝剂,若有则需重新采血。SAT检出抗体属IgM类,试验时间需20~22 h,需大量患者血清及布鲁氏菌凝集抗原,其为国际规定检测法,特异性好,不受非特异因子干扰,可定性分析布鲁氏菌病,还可定量测定抗体滴度,用于临床诊断、观察及评估疗效[9-10]。布鲁氏菌病出现特异性抗体的早晚、抗体的滴度高低、抗体消长速度均可用于诊断疾病,且对评估疗效及预后具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敏感性好,试管凝集试验特异性好,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可互补优劣,提高布鲁氏杆菌病诊断准确性。对于大面积筛查,可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再用试管凝集试验确诊阳性率,结合临床体征、流行病学诊断布鲁士杆菌病患者,有助于其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 马茜.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9):553-555.

[2] 郭安娜,韩春来,李国峰,等.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比较[J].畜牧与兽医,2016,48(3):156-157.

[3] 郝璐,戴晓光,申捷,等.几种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奶牛,2014(15):23-26.

[4] 饶国利,高芳.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判断布鲁氏杆菌病的比较[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4):248.

[5] 黄德蕙,曾竣,蒋震羚,等.两种检测方法在布鲁氏菌病监测方面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3,34(4):261-262,275.

[6] 唐志坚.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3):7-8.

[7] 李玲,王勤,曹培义.常规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试验判断布氏杆菌病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7):1749-1750.

[8] 吕迎辉. 新形势下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3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