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型课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型课特点

微型课特点范文1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客户行为特征 Web 用法挖掘 粗糙集

一、Web用法挖掘的概念

Web使用记录实际上是一种用户浏览网站的操作流水记录,它详实地记录着使用者对Web服务器访问的细节情况。Web用法挖掘即Web使用记录挖掘是指通过挖掘相关的Web日志记录,来发现用户访问Web页面的模式,通过分析日志记录中的规律,来识别用户的忠实度、喜好、满意度,并发现潜在用户,增强站点的服务竞争力。

Web使用记录除了指服务器的日志记录外,还包括服务器日志、浏览器端日志、注册信息、用户会话信息、交易信息、Cookie中的信息、用户查询、鼠标点击流等一切用户与站点之间可能的交互记录。

利用Web用法挖掘来对客户的行为特征进行挖掘是指从Web用户的使用记录集合C中发现隐含的模式P。如果将C看作输入,P看作输出,那么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过程就是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映射:ε∶CP

二、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必要性

客户行为类信息是指客户的消费行为、客户偏好和生活方式,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及与企业的联络记录等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等同于客户行为特征信息。通过对上述信息进行客户行为模型与数据挖掘处理,才能提炼出客户的行为特征信息,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潜在客户,提高现有客户忠诚度及满意度。

2.对系统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如通过分析网络的非法入侵数据找到系统弱点,从而改进系统以提高站点安全性。

3.对改进站点结构与内容提供决策依据,使站点的结构和内容更加优化与合理以方便用户使用。

4.帮助销售商合理安排销售策略。聚类客户,对不同类别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5.识别竞争对手,保护企业敏感信息,有效地发现并阻止商业情报活动。

三、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方法

利用Web用法挖掘技术来对客户行为特征进行挖掘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基于Web的数据挖掘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在进行挖掘之前的信息获得IR(Information Retrieval)和信息抽取IE(Information Extraction)相当重要。信息获得(IR)的目的在于找到相关Web文档;而信息抽取(IE)的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浓缩并给出它的紧凑描述。

客户行为特征挖掘大致可以分为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模式分析几个主要步骤。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客户行为特征挖掘流程中的重要部分。在数据采集时要尽可能地搜索所有与客户行为特征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并从中选择出适用于数据挖掘应用的数据。

(1)服务器端采集。服务器端的Web日志是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的重要数据来源。在服务器端,客户的行为可以被TCP/IP包监测器跟踪,以提取客户的请求信息。服务器主要以Web日志的形式记录客户每一次的网页请求信息。主要包括:客户标识、远程IP、请求日期和时间等,并且可以记录COOKIES和查询参数来描述各个不同客户的行为。这些日志文件能够以常用日志格式或扩展日志格式存在。为了做好下一步数据清洗,可以根据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具体目的来调整Web日志的记录字段,这样既可以将不必要的数据去掉,也可以增加一些在后面分析时可能用到的字段,这样采集的数据更加便于后面的数据清洗。

使用服务器端数据采集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并能把来自不同服务器的数据整合到一个日志中。但同时也存在获取客户信息失真及信息量不足等问题。

(2)客户端采集。客户端数据采集方法需要用户的合作如自觉使用修改过的浏览器,或者实现javascript 和java applets的功能。在使用客户端数据采集时可能会遇到客户不配合及涉及客户隐私等问题。

(3)器端采集。在器端可以采集多用户甚至多网站的行为。器端数据采集适合有大量静态页面的网站。但使用器端数据采集时遇到的问题是不能区分器后端的不同的顾客(群)。

2.数据清洗

采集到的信息通常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动态的、并且是容易造成混淆的,所以很难直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而必须经过必要的数据处理。数据清洗目的是从取得的原始数据中剔除无用信息和将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经过数据净化,数据可以十分集中。

在进行客户行为特征挖掘时,应该根据分析需要,首先确定需要的行为,再确定这些行为出现的一些条件和特征,从而确立一些分析规则,将这些行为特征挖掘出来,对于不需要的行为数据应该尽量过滤。

3.数据挖掘

客户行为特征挖掘常用的分析规则有:遍历路径,关联规则,聚集发现和分类发现。

(1)遍历路径。遍历路径分析的侧重点在于分析用户访问路径间的前后序列关系。通常,一个会话(Si)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页视图(Vi)(单个用户在某次访问一个站点时所产生)的集合。而每个页视图Vi又具有标志符vi,页文件hj,首先访问时间tf,最后访问时间tl,视图结束时间te的属性。如下表示:

Si={V1,....Vn}

Vi=

对单用户,可以将上述集合用一个有向图来表示,Gi=(Si,Ei),

其中:Si是页面的集合,Ei是页面之间的超连接集合, 定义页面为图中的顶点,而页面间的链接定义为图中的有向边。顶点Si的入边表示对Si的引用,出边表示Si引用了其他的页面。

对于多用户在某时间段访问站点时产生的会话则可以用单用户会话的集合Gi来表示, 即

G={G1, G2, … Gn}, 也即:

G={{S1,E1},{S2,E2} … {Sn,En}}。

从上式可以得到:

G={{S1,S2, … Sn}, {E1,E2, … En}}, 也即是 G={S, E}。

在遍历路径时,首先在每个用户会话Gi中找出该用户的所有最大向前路径Ei, 然后在所有用户会话G中的子集合--最大向前路径E中,找出频繁出现的连续子序列。要寻找这些频繁遍历路径,必须定义这些连续子序列的长度和支持度,所谓支持度就是包含频繁遍历的用户会话数目。

(2)关联规则。关联规则分析主要用于从用户访问序列数据库的序列项中挖掘出相关的规则,也就是用户的访问页面之间的潜在联系,而这些页面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直接的参引(Reference)关系。

在客户行为特征挖掘中,关联规则指:只要页面的支持度大于某个被给定的阀值,那么这些页面就都被访问。即只要访问页面A就有可能访问B(和C...)。从Web日志中挖掘出最大频繁访问项集,这个项集就是关联规则挖掘出来的用户访问模式。最常用的方法是用APRIOR算法。关联规则能够有助于Web设计者重新组织站点的内容编排。

(3)聚集发现。聚集发现是把整个原数据分成不同的群组。它的目的是要在群与群之间差别很明显,而同一个群内的数据要尽量相似。在WEB方法挖掘中,主要涉及两种聚类:用户聚类和页聚类。用户聚类将具有相似访问特性的用户归在一起,在站点的个性化服务中,这种技术尤其有用。页聚类将内容相关的页面归在一起,在搜索引擎和WEB结构设计领域中,这种技术发挥着巨大作用。

此外聚集发现还可以作为其他算法(如特征和分类等)的预处理步骤。聚集发现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和K-均值法。

(4)分类发现。与聚集发现不同,分类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一个事件或对象分门别类地归入预先设定好的几个类中。分类方法是建立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分类器),该模型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分类发现可以从历史数据中自动推导出对给定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能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在客户行为特征挖掘中, 分类发现可以根据web日志得到的个人或共同的访问模式,得出访问某一服务器文件的用户特征分类。

分类器的构造方法有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粗糙集方法等,它们使用不同的算发。其中粗糙集方法(Rough Set)是处理知识的有效方法,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建立的基于粗糙集的客户行为特征挖掘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4.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是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最后步骤。它的目的是对模式发现过程中产生的规则和模式进行过滤,从中滤除不感兴趣的部分。

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结果应当用一些直观的、易于理解的可视化的方法提交给使用者。此外,应当让用户能够以一种方便的方式参与挖掘分析过程,这样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用户更乐于接受的结果。

四、一种基于粗糙集的客户行为特征挖掘模型

在进行客户行为特征挖掘方案设计时,可以根据客户行为特征挖掘的具体目的对Web日志记录字段进行调整,增加一些在后面分析时可能需要用到的字段。如:客户标识、远程IP、请求日期和时间、页视图集合S={S1,S2,S3,S4}等。

假设通过遍历路径分析,我们得到了如表一所示的用户浏览记录,然后利用粗糙集的约简算法对数据进行清洗。

表1是经过遍历路径分析后得到的用户浏览记录,S1,S2,S3,S4代表4种页视图集合S的子集。IP为Web日志中来访客户的IP地址。Yes表示该访客浏览了某个页视图集合S的子集;No则表示没有。

在利用粗糙集的约简算法对数据进行清洗时,主要是计算知识的约简、核、上近似及下近似(正域)。本模型以决策规则为例说明S1、S2、S3、S4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即访问S1或S2或S3的用户会不会访问S4。

根据粗糙集理论,论域U={C1,C2,C3,C4,C5,C6,C7,C8},

条件属性集C={S1,S2,S3},

决策属性集D={S4}。

容易计算得出:

U关于等价关系C的划分U/C={X1,X2,X3,X4,X5},

其中,X1={C1},

X2={C2,C3},

X3={C4},

X4={C5,C7},

X5={C6,C8}。

U关于等价关系D的划分U/D={Y1,Y2},

其中,Y1={C2,C3,C6,C7,C8},

Y2={C1,C4,C5}。

类似地,U/{S1}={{C1,C2,C3},{C4,C5,C6,C7,C8}},

U/{S2}={{C1,C2,C3,C4,C6,C8},{C5,C7}},

U/{S3}={{C2,C3,C5,C6,C7,C8},{C1,C4}},

U/{S1,S2}={{C1,C2,C3},{C4,C6,C8},{C5,C7}},

U/{S1,S3}={{C1},{C2,C3},{C4},{C5,C6,C7,C8}},

U/{S2,S3}={{C1,C4},{C2,C3,C6,C8},{C5,C7}}

以下计算正域:

posC(D)={ C1,C2,C3,C4,C6,C8}

pos(C-{S1})(D)={ C1,C4,C2,C3,C6,C8}=posC(D)

pos(C-{S2})(D)={ C1,C2,C3,C4}≠posC(D)

pos(C-{S3})(D)=φ≠posC(D)

pos(C-{S1,S2})(D)={ C1,C4}≠posC(D)

pos(C-{S1,S3})(D)=φ≠posC(D)

pos(C-{S2,S3})(D)=φ≠posC(D)

因此,C的D约简为{S2,S3}。故表1经过粗糙集数据清洗后得到表2。

决策规则的提取

定义决策规则为:

Rij:des(Xi) des(Yj),Xi∩Yj≠0。

其中,des()为对等价类的描述。

定义规则Rij的确定性因子μ(Xi,Yj)=| Xi∩Yj |/| Xi |。显然,

根据粗糙集理论,当确定性因子μ(Xi,Yj)=1时,Rij是确定的;当0

这样,可以得到以下确定性规则:

R12:(访问S2)且(不访问S3) (不可能访问S4)

R21:(访问S2)且(访问S3) (可能访问S4)

R32:(访问S2)且(不访问S3) (不可能访问S4)

R51:(访问S2)且(访问S3) (可能访问S4)

不确定性规则为:

R41:(不访问S2)且(访问S3) (可能访问S4),μ(X4,Y1)=0.5

R42:(不访问S2)且(访问S3) (不可能访问S4),μ(X4,Y2)=0.5

模式解释:

在实际应用中挖掘到的模式和规则数量通常都很大,在模式解释之前还必须对挖掘到的大量模式和规则进行筛选与合并。就本例来说,经过筛选、合并挖掘到的6条模式和规则后最终可以得到两条确定性规则,即:

1.(访问S2)且(访问S3) (可能访问S4)

2.(访问S2)且(不访问S3) (不可能访问S4)

在进行网站结构改进时,可基于这两条确定性规则作出决策:S1与S2链接,而没有必要与S3、S4、S4链接;S2与S3, S3和S4进行链接;而将S2和S4的链接断开以方便用户使用。对于不确定规则,可作参考或直接删除均可。

五、小结

使用Web用法挖掘技术来进行电子商务客户行为特征的挖掘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本文通过给出的一个基于粗糙集的客户行为特征挖掘模型来讨论了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系统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Web用法挖掘。并重点论述了客户行为特征挖掘中的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及数据挖掘分析部分。运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对电子商务网站上的各种数据源进行挖掘,发现相关的一些知识模式,可以指导企业更好地运作站点和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的服务,能有效提高商业站点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邓鲲鹏 周延杰 严瑜莜:数据挖掘与电子商务[J].商场现代化,2007(9S)

[2]袁 柱:电子商务中Web数据挖掘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S)

[3]张文修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微型课特点范文2

[关键词] 金银花;配方颗粒;位点特异性PCR;分子鉴定

[Abstract] Traditional authentication method is hard to identify herb′s authent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ormula granules because they have lost all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study, a new allele-specific PCR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identifying the authentication of Jinyinhua formula granule (made from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based on an SNP site in trnL-trnF fragment. Genomic DNA was successfully extracted from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and its formula granules by using an improved spin column method and then PCR was performed with the designed primer. Approximately 110 bp specific bands was obtained only in the authentic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and its formula granules, while no bands were found in fake mixed products. In addition, the PCR product sequence was proved from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trnL-trnF sequence by using BLAST method. Therefore, DNA molecular authentication method could make up the limitations of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quickly identify herb′s authenticity of TCM formula granules, with enormous potential for market supervision and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formula granule;allele-specific PCR;molecular authentication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在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的粉状或颗粒状产品。配方颗粒具有携带方便、服用简单、易于调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同时实现了中药同批内产品物质基础的均质性要求,解决了中药长期以来质量不均的问题[1]。自2001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规定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以来,中药配方颗粒快速发展,经过10余年的试点,中药配方颗粒已超过600多品种,并广泛应用于600多家医院中[2]。

然而,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已完全失去了传统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其鉴别与监管已成为制约配方颗粒产业的瓶颈问题之一。由于生产、控制工艺的不同,中药配方颗粒一直处于“试点”阶段,尚缺乏统一可控的质量标准,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上技术监管难度较大[3],导致中药配方颗粒存在出现以伪充真、以次充好现象的风险,影响配方颗粒的临床功效。

作为质量控制的上游环节,配方颗粒的基原鉴定直接决定了其质量与疗效。由于配方颗粒系经提取加工形成的颗粒状制剂,已失去所有形态学辨识特征,无法通过性状和显微检测的方式进行鉴别;而在理化鉴别方面目前配方颗粒一般只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鉴别,但使用个别指标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于近似种、尤其是同属近缘物种的鉴定具有很大困难;且对一些配方颗粒品种,因尚无专属性指标性成分而难以建立化学鉴定方法。因此,目前急需建立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的方法用于配方颗粒原料物种的鉴定。

DNA分子鉴定是指通过比较药材、饮片的DNA差异来鉴别药材、饮片的方法。分子鉴定具有稳定、准确、特异性好、不受生物发展阶段与储藏加工影响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已建立多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分子鉴定方法[4-11],甚至也有对中成药乃至其汤剂进行分子鉴定的报道[12-16]。其中蕲蛇、乌梢蛇饮片分子鉴别方法已经作为国家标准率先收录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17]。2016年8月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对于来源复杂的原料药材,必要时采用DNA分子鉴别技术进行物种真伪鉴别”。

选择合适的分子标记,建立特异性DNA分子鉴定手段,可解决配方颗粒物种基原鉴别的难题,有助于建立统一可控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规范其生产、流通、用药过程的监管,为产品追溯及仲裁提供依据。金银花配方颗粒(Jinyinhua formula granule)由金银花药材水提后加工而成,是临床最为常用的配方颗粒之一。本研究以金银花配方颗粒为例,运用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金银花的基原植物及配方颗粒进行鉴定,分析DNA分子b定技术对配方颗粒基原鉴定的适用性,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研究提供依据,为配方颗粒生产、流通、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1 材料

1.1 植物材料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库,收集金银花配方颗粒正品基原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及其同属混伪品短柄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灰毡毛忍冬、金银忍冬、盘叶忍冬、华南忍冬、西南忍冬、细毡毛忍冬、新疆忍冬原植物材料,使用硅胶干燥,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见表1。

1.2 配方颗粒

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购买金银花配方颗粒样品,共计17批,见表2。

1.3 仪器

VeritiTM96孔梯度PCR仪(Applied Biosystems公司);5810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公司);DYY-12型电脑三恒多用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SYNGENE凝胶成像系统(GENE公司)。

1.4 试剂

SpeedSTAR HS Taq DNA聚合酶、MightyAmp DNA聚合酶和DL2000 DNA Marker均购自Takara公司。

2 方法

2.1 DNA提取

2.1.1 植物DNA提取 使用改良CTAB法[19]提取金银花及其混伪品基原植物DNA,使用200 μL dd H2O溶解,-20 ℃保存。

2.1.2 配方颗粒DNA提取 使用改进的硅胶吸附柱法进行提取,取20 mg配方颗粒置于2.0 mL微量离心管中,加入1 000 μL提取缓冲液,充分漩涡混匀至配方颗粒全部溶解,56 ℃水浴15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5 000×g离心5 min;取750 μL上清,加入至G2硅胶吸附柱,12 000×g离心1 min;弃穿透液,加入700 μL漂洗缓冲液,12 000×g离心1 min;取出离心柱转移至一新的2.0 mL微量离心管中,使用50 μL洗脱液洗脱。

2.2 鉴别引物设计

基于金银花基原植物忍冬及其同属混伪品间SNP鉴别位点(trnL-trnF序列625G/A)[18-20],设计金银花配方颗粒特异性鉴别引物Jinyinhua-1.F/R和Jinyinhua-2.F/R。使用Primer Premier 5.0 设计引物,参数为:引物长18~25 nt,GC为40%~60%,Tm位于50~60 ℃,扩增产物大小为100~200 bp,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见表3。

2.3 金银花真伪鉴别方法的建立

取金银花及其混伪品DNA,使用设计的鉴别引物进行扩增,用于确定位点特异性PCR反应条件。25 μL PCR反应体系包含2× MightyAmp Buffer Ver.2预混液 12.5 μL,MightyAmp DNA Polymerase (1.25 U・μL-1) 0.6 μL、10 μmol・L-1上游及下游引物各0.25 μL,20% 聚乙烯吡咯烷酮-40(PVP-40)溶液1 μL,10 g・L-1牛血清蛋白(BSA)溶液0.5 μL[21],DNA 模板1 μL(约10 ng)。PCR反应在VeritiTM型96孔梯度PCR扩增仪上进行。初始反应程序见表3。取PCR反应产物,加入5 μL 6× Loading buffer (Takara 公司) 混匀后于溴化乙锭(EB)染色的2.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SYNGENE凝胶成像系统观察、成像。根据文献[19]方法对PCR反应条件进行考察,确定可鉴别金银花及其混伪品的位点特异性PCR退火温度、循环数和DNA浓度范围。

2.4 金银花配方颗粒真伪方法的建立

根据2.3项的结果,筛选出特异性鉴别引物Jinyinhua-1.F/Jinyinhua-1.R,取金银花基原植物、混伪品及配方颗粒DNA,考察①退火温度:57,59,61,63,65 ℃;②PCR循环数:35,40,45,50个循环;③Taq种类:SpeedSTAR HS Taq DNA聚合酶、MightyAmp DNA Polymerase;④不同Taq酶量:0.25,0.75,1.25 U对PCR鉴别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鉴别条件,对金银花配方颗粒进行位点特异性PCR鉴别。

2.5 序列测定及分析

金银花配方颗粒特异性PCR扩增阳性产物,使用Sanger法进行测序,由北京睿博兴科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对获得的序列,使用BLASTn程序在NCBI核酸数据库中进行比对,以判断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2.6 检出限

调整金银花、混伪品及配方颗粒的总DNA至50 mg・L-1,并进行逐级稀释依次获得浓度分别为50,10,2,0.4 mg・L-1的DNA。以所稀释的DNA为模板进行位点特异性PCR,以扩出条带的最低浓度确定检测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银花位点特异性PCR鉴别结果

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仅金银花特异性鉴别引物Jinyinhua-1.F/R在退火温度>53 ℃扩出条带,当退火温度为59,61,63 ℃时仅金银花出现特异性鉴别条带,混伪品无条带。大于30个循环时,金银花样品均出现明显条带,30~45循环时,金银花出现特异性鉴别条带。DNA浓度在0.5~100 mg・L-1时均可获得扩增。因此,本文最终确定的金银花特异性PCR的反应参数为95 ℃预变性5 min 后,(95 ℃ 20 s,63 ℃ 20 s,72 ℃ 20 s)共40个循环,并使用该条件对金银花及其同属混伪品进行扩增,结果金银花均出现条带,混伪品无条带,见图1。

3.2 金银花配方颗粒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

根据3.1项获得的金银花位点特异性PCR鉴别体系,对金银花配方颗粒PCR鉴别反应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见表3。使用优化后的PCR反应条件对不同来源金银花配方颗粒或基原植物进行扩增,均可获得约100 bp的特异性条带,配方颗粒扩增条带亮度较基原植物条带弱;配方颗粒特异性PCR产物测序峰图与基原植物峰图一致,且与金银花trnL-trnF序列完全相同,见图2。

BLAST结果表明,配方颗粒特异性扩增产物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似性最高的是金银花trnL-trnF(KU298636.1),一致性为98%,仅有1个T/A变异,经核对引物序列表明,该SNP位点位于引物倒数第二位,是为了增加特异性而人为引入的错配。

3.3 检出限

使用优化后的PCR反应条件,对不同浓度的金银花配方颗粒DNA模板进行位点特异性PCR扩增。DNA模板浓度在50~10 mg・L-1时,金银花配方颗粒均能扩增出约110 bp的特异性鉴别条带;降低至2 mg・L-1后,部分厂商配方颗粒无法扩增,见图3。

4 讨论与展望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经水煮沸提取1 h以上并加入辅料制成的颗粒状饮片,已完全失去了原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特征,难以用传统鉴定方法对其真实性进行有效鉴定,无法满足《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对栽培、养殖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种,不同种的中药材不可相互混用”的要求。本研究运用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金银花配方颗粒及其基原植物进行鉴别。经过优化DNA 提取方法后,药材与配方颗粒均成功提取到DNA,采用凝胶电泳或测序比对均能成功鉴定到物种。动植物DNA经长时间煮沸提取后会发生严重降解,DNA降解程度类似古DNA样品,难以存留超过200 bp的DN段[22-23]。本研究使用了3Σ煌扩增长度的鉴别引物进行PCR反应,仅Jinyinhua-1.F/R引物在金银花配方颗粒中获得扩增产物,长度约100 bp,其结果与崔占虎等在水提液中获得的片段长度类似[13]。

本研究结果证明,即使在长时间煮沸提取的中药配方颗粒中,也有短片段DNA存留,可以使用特异性PCR的方式对其物种基原进行鉴定。由于不同中药品种具有不同性质,其配方颗粒加热提取时间、加水用量、辅料用量、干燥方法均有不同,应根据配方颗粒的性质和制备工艺,考察并选择合适的DNA提取方法,寻找高稳定性DN段,遵循中药分子鉴定使用原则[24],使用短片段扩增与鉴定的方式建立配方颗粒DNA分子鉴别方法,并测试方法对原料药的适用性,从而建立覆盖原料、中间体、成品的配方颗粒真实性鉴别及溯源体系。由于配方颗粒DN段短,辅料干扰性大,基于SNP或短序列扩增的特异性鉴别技术,如位点特异性PCR、快速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鉴别技术等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原料收购、加工及市场流通、产品追溯与仲裁等方面将起到更好的控制和监管的作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睿,翟华强,田伟兰,等. 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及其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对比性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 41(5): 965.

[2] 刘晖晖,李盛青,詹若挺,等.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现状与临床推广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 13(1):9.

[3]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1.

[4] 蒋超, 袁媛, 刘贵明, 等. 基于EST-SSR的金银花分子鉴别方法研究[J]. 药学学报, 2012, 47(6): 803.

[5] Jiang C, Jin Y, Zhao X, et al. Rapid and robust authentication of deer antler velvet product by fast PCR-RFLP analysis[J]. Mitochondrial DNA Part A, 2017: 1.

[6] 张嘉丽,黄宇航,宋明,等.基于ITS序列鉴别真菌类药材马勃及其混伪品[J]. 世界中医药,2016,11(5):777.

[7] 胡峻, 詹志来, 袁媛, 等. 基于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木通类药材的分子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40(12): 2304.

[8] Newmaster S G, Grguric M, Shanmughanandhan D, et al. DNA barcoding detects contamination and substitution in North American herbal products[J]. BMC Med, 2013, 11(1): 222.

[9] 蒋超, 崔占虎, 袁媛, 等. 菟丝子, 莱菔子与其易混淆品的快速PCR法鉴别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 41(2): 211.

[10] 马红梅,于静,戴明,等. 适用于冬虫夏草和新疆虫草鉴别的DNA条形码技术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 (5):826.

[11] Jiang C, Yuan Y, Chen M, et al. Molecular authentication of multi-species honeysuckle tablets[J]. Genet Mol Res, 2013, 12(4): 4827.

[12] 崔占虎,龙平,王颖莉,等.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草药, 2015,38(1):188.

[13] 崔占虎,蒋超,黄璐琦,等. 断肠草与金银花类药材水提液特异性PCR鉴定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38(16):2563.

[14] Lo Y T, Li M, Shaw P C. Identification of constituent herbs in ginseng decoctions by DNA markers[J]. Chin Med, 2015, 10(1): 1.

[15] 崔占虎, 蒋超, 李曼辉, 等. 连翘败毒丸中原料药材的分子鉴别[J]. 药学学报, 2013, 48(4): 590.

[16] Jiang C, Yuan Y, Yang G, et al. Fluorescence visual detection of herbal product substitutions at terminal herbal markets by CCP-based FRET technique[J]. Sci Rep, 2016, 6:33540.

[17] 中国药典. 一部[S]. 2015:372.

[18] 蒋超, 侯静怡, 黄璐琦, 等. 快速 PCR 方法在金银花真伪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19): 3668.

[19] 蒋超, 张雅华, 陈敏, 等. 基于双向位点特异性 PCR 的金银花真伪鉴别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24): 3752.

[20] Yuan Y, Jiang C, Liu L, et al. Convenient, sensitive and high-throughput method for screening botanic origin[J]. Sci Rep, 2014, 4: 5395.

[21] 蒋超, 崔占虎, 袁媛, 等. PCR 增强剂对药材 DNA分子鉴定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6): 2571.

[22] Pbo S, Gifford J A, Wilson A C.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from a 7000-year old brain[J]. Nucleic Acids Res, 1988, 16(20): 9775.

微型课特点范文3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学习行为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80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Students' Study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in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Case Study o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 Mi[1], XIANG Ruitao[1], QIAN Chaojun[2]

([1]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 417000;

[2] Loud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Loudi, Hu'nan 417000)

Abstract 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n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 conditions in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it survey For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thods of a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entral province of hunan.we hope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in promoting student management level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newly 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Key words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learning 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y

1 调查背景及范围

与传统本科院校和重点本科相比,大多数处于地市级城市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整个高校生态系统中处于弱势地位,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生源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壮大,除了科学定位办学方向,创新办学模式和突出办学特色之外,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目前,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行为方面所进行的调查和研究相对较少,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愈加明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各种规格人才的培养水平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通过考察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情况,我们才能更直接和客观地了解教育的效果,才能更加针对性地找到其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策略。

据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中文系、外语系、机电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音乐系、教育科学系、数学与计量经济系、政法系、化学系、美术系等10个系部,问卷对象涉及每个系部不同专业学生。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态度、 课堂学习行为、课外学习行为、学校日常管理四个主要方面。在218份有效问卷当中,男生占32%,女生占68%。大一学生占14.2%,大二学生占21.1%, 大三学生占64.5%,被调查的学生专业分布范围较广:经济学2.76%,法学占9.21%,教育学13.36%,文学占14.28%。理学占13.36%,工学占17.97%,艺术学占20.27%,管理学占8.75%,选取不同系部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保证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行为现状及分析

2.1 学习态度

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调查主要基于学生自身感受的学习压力大小、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障碍、学习能力、对所学课程的评价、是否厌学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学习自主性和对认可老师的看法等方面。

所调查的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觉得自身学习能力一般,从而在学习过程觉得学习压力较大。有些学生因为没有制定系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感觉学习状态迷茫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学习主要内因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而被调查学校的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制力,加上学习动力不足,更容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分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部分学生认为取得好成绩才是引起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体现了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唯分数论的观点,也反映我国现行教育评价体制方面存在考核机制单一的弊端。学生普遍认为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与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有关系,另一方面与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有关系。我们调查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自身学习综合素质一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整体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需要积极持续的引导和营造

2.2 课堂学习行为

对课堂学习行为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学生上课的主要状态、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上课做笔记的方式、是否迟到及原因是否逃课及原因、对课堂学习如何总结、自身学习方法等方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上课迟到的学生较多,甚至部分学生逃课,上课的时候部分学生不听讲,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也看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讲小话,做其他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表现在课堂上是提不起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的同伴学习也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学习行为,如心理学上所说的“从众心理”,部分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如迟到、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所效仿,从而导致普遍性的不良学习行为的出现。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在课堂上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这是影响学生课堂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就很容易就产生散漫学习的状态,不良的学习行为直接导致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差。

2.3 课外学习行为

学生课外学习主要调查学生课外是否与别人交流学习问题、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课后解决问题的方式、抄袭作业的行为及对抄袭的看法等方面。

课外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课外学习状态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或很少预习,课后没有或很少进行复习;解决学习问题的方式自身的思考少,主动性不够;部分学生会抄袭作业并且认为抄袭作业的行为可以理解;学生课外活动方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没有给学生创造大量的课外学习平台,比如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容量有限,实验室的开放有限制,课外的实践性活动类型少。另外,这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关系,课外学习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4 学校日常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影响到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养成,因此我们选了一些学校基本的日常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和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提供的各种条件上辅助和便利方面。68.2%的学生表示学校的日常管理不是很严格,这是基于大学生已经成年,已经具有一定的日常管理能力。53.91%的学生表示平时在学校除了任课老师以外,很少与其他老师接触,只有17.97%的学生表示与系部内的老师和辅导员经常有接触。管理者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教学和日常的管理中,较少的接触时间导致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状况了解不甚全面。53.91%的学生表示学校不需要经常去寝室查寝,学生个人具有一定生活约束力。查寝是管理大学生的一项常规工作,这项常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校掌握和了解学生在寝室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相应的寝室生活和学习问题并予以解决。另外,我们要求学生说明还有哪些对学校管理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觉得需要学校人性化日常管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寝室和教室建设,提高寝室质量(包括用水、用电、安全性),加强教室基本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这些辅助和便利条件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上的后勤保障。

3 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教育管理策略

3.1 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养成的管理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针对其学生特点,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对学校在教学方面和后勤保障方面的管理有自身的看法。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教学和后勤服务管理不是很满意,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结合调查分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相对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这是教育服务学生一个基本理念。

增强和改善学习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配置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策略,在硬件方面:增加图书馆的自习教室座位、增加图书馆藏书、进一步改善教室和寝室卫生条件,完善教室多媒体设备,改善寝室用水用电条件;在学习环境的软件方面:加强学校学风建设,严格奖惩措施,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注重寝室良好学习文化和氛围的引导。

3.2 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管理策略

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互相影响。首先,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可实行弹性化学分制管理,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自由地选择课程,使学生以修满学分为标准提前或推迟毕业,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和增强自身的素质,以提高社会适应力。其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求并督促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不无故缺课,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堂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最后,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加强个性化教育,活跃课堂氛围,这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最佳方法。

3.3 创新对学生课外学习行为形成的管理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应努力提高和完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广泛课外学习,积极与人交流,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学校要创新学生课外学习的管理和手段,提供各类课外学习的平台,多途径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各类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课题或有主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类课外创新性活动,提高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资助力度,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升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亚娟.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与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2):141-142.

[2] 张翠英,谭雪红.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4(13):154-155.

微型课特点范文4

可以肯定,微写作也好,微型写作课也罢,不是天降奇兵,它们一直都在,它们存在的时间远早于这些新名词的诞生。不过,既然现在冠以这样的特定名称,自然深深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功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时代需求和学科发展背景下,把它们放在语文研究的视野里,立足于培养公民写作基本素养的层面进行重新打量。这样的审视与打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陈出新,实现其最大化的价值追求。

由此,我们的7&8合刊拿出将近一半的篇幅刊发了浙江慈溪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组微型写作课例。这些课例,或从遣词造句入手,或从仿段入手,或从作品风格入手,或从主旨情趣入手,由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在学而有困的写作细微处用力,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努力从不同角度诠释“微型写作课”的操作路径,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这些课例不都是完美的,但这种探索的努力值得肯定,有价值,也有意义。

编校这一组课例,我们的视点不得不聚焦在“微型”二字上。什么样的写作课例就是微型的?微型之“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微型写作课”的精义是什么?

什么样的写作课例就是微型的?从这些课例共有的特点可以窥知一二。这些课例,从微观层面构建写作课,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把写作教学作用于学生写的过程中。这一组稿件的提供者,慈溪市教研员沈建军老师这样概括:“微型写作课,立足于学生写作过程的精细化指导,在细微处指导学生写作,在困难处解决写作问题。其关键词是:聚焦、分解、归纳、还原、反省。”上海师范大学课程论博士邓彤老师认为:“微型写作课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微型写作课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他们的论断,递给我们一把解读微型写作课的钥匙。

微型写作课是相对于传统写作课而言的,如果说,传统写作课以传授知识概念为主 ,强调多读多写,教学流程上庞杂费时,教学内容以写成篇文为主的话,那么,对微型写作课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它从学生的写作起点出发,切口小,运转快,教学内容是由具体的写作问题而起,重视生活情境和交际语境,课堂上学生的写作常以片段式为主。

那么,微型写作课的精义是什么呢?

第一,微。目标具体而微,强调一课一得。微型写作课的学习任务明确,一般来说,主要写作练习的内容是:写好一人一事,写好一景一物,写好一情一理,写好实用文。

第二,实。面对生活情境,面对学生学习困境和提升需求,解决现实问题。

微型课特点范文5

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组件,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既有主题又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微型课程就成了世界各国课程开发的一种新趋势.微型课程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短”――课程持续时间比较短,少则1-2课时,多则5-6课时,不影响学科课程的学习;“少”――教学目标少,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容量少,学生容易学习和接受;“活”――课程内容活,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兴趣来安排教学内容,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相对松散.同时课时安排也比较灵活,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相对零散的时间.微型课程的这些特点与综合实践课的特点非常吻合.

二、《家庭环保充电站》微型课程开发过程

1.确定课程方向

课程方向的确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与学生实情相符合.主要包括学生知识结构、兴趣以及相对应的动手能力等.所设置的主题要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但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

(2)与学科教学相联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科课程的学习热情,但要避免完全学科化.

(3)与社会发展相吻合.比如体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等理念,增强课程的时代性.

依据上述三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以及对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了解,选择了制作手摇发电机,给超级电容充电,组成环保电池供家庭使用这样一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中几乎所有的原理和元器件知识,都是学生学习过.但是,存在着知识分散的问题,同时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知也只停留在表面.因此,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会很好的将知识加以串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至此,课程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但就其课程的容量上还略显偏大,考虑到课时的原因,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将其它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其结构如下.

2.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子项目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课程总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总结和展示能力、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2)子项目教学目标.“手摇发电机制作”项目教学目标是了解干电池造成的污染,学习制作简易发电机,培养信息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宣传环保.“整流电路制作”项目教学目标是制作整流电路,了解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简单方法,学极管、电容的电学特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电能的储存”项目教学目标是了解电能储存的方式及各种储能元件,学习超级电容的电学特性, 完成成品组装并展示,培养总结和展示的能力.

3.课程实施

课程具体的实施,可以根据学校的课时安排进行灵活处理.笔者进行了两种尝试,具体如下.

方式一总课时在4个以上,则可以考虑学习整个课程.课程共分为4个课时,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授课,课程的三个部分同时进行,利用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每个小组4名成员.第1课时,成员A收集有关废旧电池造成的污染及国际上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并记录在表格中.成员B查找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及收集自制简易交流发电机的模型,记录在表格中,以便与同组成员协商后设计合适的结构.成员C检索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的方法及电路结构,记录在表格中.成员D检索储存电能的方法及所用元器件及价格,记录在表格中.信息检索完成后,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自制发电机的结构、设计整流电路以及存储电能的元器件,力求做到简单、高性价比,更提倡废物利用.最后提交指导老师审核,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并在课余准备好所需材料,有困难的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助.第2课时,根据上一课时的方案,合作完成手摇发电机及整流电路制作,并尝试点亮小灯泡,如果未能点亮,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解决.第3课时,根据上一课时制作的模型,设计一个产品外观,讨论该装置在生活中的拓展应用.第4课时,各小组制作展板,展示自己的成果,倡导合理使用电池,宣传环保理念.下面是用图表的方式来表示整个课程的流程设计:

方式二课时只有1~2个,可以考虑学习其中一个内容.笔者选择了第一部分,主要考虑以后如果还有课时,可以继续学习其他部分,组合后依然可以完整地学习到整个课程,学生也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作品.由于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可以每个学生单独完成.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学生收集干电池使用情况及造成的污染,并交流.检索交流发电机资料,设计手摇发电机结构及所需材料,提交设计报告并交流.利用课时之间的间隔期,让学生准备所需材料,如果实在无法得到可以请老师帮助;第二课时,完成发电机制作,并点亮发光二极管.交流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实践结论

1.微型课程开阔了物理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拓展思路

目前很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课题研究的方式,而且几年来,学生研究的课题似乎没什么大的拓展,很多时候都流于形式,项目设计的实践活动类型没有受到重视.其实项目设计形式的微型课程,其最终的产物往往是可以使用的产品,看得见摸得到,学生的成就感会更加强烈.

2.微型课程满足了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弹性管理要求

通过观察发现,由于综合实践课没有固定的时间,每个学期课时安排也不同,中间间隔期往往很长,而课题研究形式的综合实践课往往要延续很长的时间,造成学生资料保管上的困难,往往临时抱佛脚,拼凑一些材料交差.而项目制作形式的微型课程,克服了综合实践课课时少,时间间隔长的弊端,真正发挥了综合实践课的作用.

微型课特点范文6

关键词:公共英语 微型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培养能够用英语进行操作的专业人才,是大学英语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接收与传播”的能力(胡文仲,48)。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仅仅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而要把语言和人们的素质发展联系在一起。

何为素质?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定义已经有了一个普遍认同的概括,即: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二十一世纪,英语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之一。

可见,高校英语教育正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力。而在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结构中建设有校际或专业特色的微型课正是顺应了高等学校发展和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型专才、多才的要求。以下具体阐述了在高校

中创建公共英语微型课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及公共英语微型课的特点,具体实施方法。

一、高校英语教育背景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基本分为两大独立结构,即专业英语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旨在培养专门从事英语语言运用及研究的人才,多数情况下课程设置以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为主,相应增加专业倾向,如倾向科技、贸易、旅游、艺术等方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认为外语专业相当于没有专业的观念。因为相对于专业知识,语言是更难掌握的,如果需要大量运用英语从事某种专业的实践,无疑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当今社会会显示出更强大的竞争力。

公共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基础语言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基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当前各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以基础课为主(高磊,100),即大学英语精读、泛读、(视)听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文和试题量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却忽视了语言本身的学习背景(朱振国,148),缺乏对语言的认识,从而也降低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大部分高校也会在高年级增加两学期左右的专业英语课程。而专业英语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及专业领域知识,需要坚实的语言基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正是由于缺乏对英语语言习得的大背景的了解,才会使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并且即使通过长期的学习也不能将水平上升到理想的高度,进而限制了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发展。

因此,无论从学生自身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求,还是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多样化角度来看,高校的公共英语都迫切需要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发挥潜能、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引入新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法以扩大授课知识面,试从多方位多角度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

解和认识,更进一步促进他们语言基础的加深,增强他们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二、如何创设有公共英语特色的微型课

中小学微型课具有班型小,授课时间短的特点,而高校微型课因以高校的普通课程为参照,因此具有其他特殊性。它的教学周期短,班型可大可小,最重要的是高校微型课的授课科目选择更加微观化和具体化。

公共英语的授课对象均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因此,创建有公共英语特色的微型课关键在于课程科目的选取设置上。微型课程的创建可以由基础到高级,由语言技能向专业技能循序渐进的过渡加深,在同一系统内将语言和专业进行纵深发展。

1. 科目选择

鉴于公共英语的微型课程属于选修课范围,建议具体科目的设置既要包含初级的与语言相关课程,又要包含高级的与专业相关课程,在由低至高不同的学期为学生提供备选课程,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

第一,开设与语言相关的公共英语微型课。因为语言的学习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与语言相关的课程不仅是必修课中的基础语言技能的加深,更是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的综合学习。

例如,开设语法或词汇的专项课,课程内容只集中在某一语法现象或构词法上,帮助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查缺补漏,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微型课只涉及英语知识的一个极小范围,所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有,例如英语国家文化,英美文学诗歌赏析,经典名篇诵读,经典英文歌曲及影视作品赏析这类课程虽然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并不稀奇,但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及的。此类公共英语微型课正是为他们提供了渴望已久的学习机会。

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课程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语言,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并能够扩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兴趣范围,挖掘出他们多方面的潜能,满足他们更深层的精神需求,扩展知识面,并且丰富了他们的校园学习生活,为真正实现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第二,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公共英语微型课。因为英语知识量的掌握并不能代表英语使用技能的优劣。以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量的掌握,忽视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在英语沟通技能和应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实践的时候往往遇到很大困难,发现自己看似学了不少,但是不会应用。

因此,这类专业方面的公共英语微型课着力培养学生如何使用英语作为沟通和业务操作的工具,使语言工具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相辅相成的互助关系。例如,英语应用文写作,英文报刊选读等课程对于非英语的各专业学生都很有用处;跨文化沟通礼仪对于即将从事涉外工作,如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必不可少;针对与工商管理及市场学有关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立西方成功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等课程,丰富他们对专业领域的认识。

2. 具体设置

公共英语微型课的设置应体现模块制特点。将所有课程分为两大模块――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每一模块应至少修一门课,两个模块各占2学分,共4学分,每门课程约16学时。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应允许其多选课,多拿分。基础模块在第三至四学期完成,专业模块在第五至六学期完成。基础模块中的语言基础技能训练将对学生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专业模块中的语言应用技能也必将促进各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英语把握能力。

建议公共英语微型课程以更为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结果考察评定,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实践,表现能力,将学生从令其望而生畏的学科考试中解脱出来,将英语微型课作为他们轻松的享受知识、亲身实践、提高能力的乐园。

总之,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开设几门公共英语的微型课程并非难事,而困难的是要将课程建设得有特色,既要符合公共英语的教学对象,也就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又要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甚至是英语教师的跨专业水平。这对于各高校及公共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能力展示空间。

当然,尽管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公共英语选修课,但其与微型课仍存在一定区别。在高校建设有公共英语特色的微型课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相信它会得到更多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和高校教师的关注,从而更加完善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成果,为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育,素质教育起到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