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特征

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1

该报告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阿里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经济主要有大而独特、快速发展、活跃多变三大特色。

首先,就市场特色而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且互联网市场增长迅猛,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而与美国相比,中国互联网市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占比明显较高。

其次,就用户特色而言,中国互联网用户更年轻、更草根、更移动且更易接受新应用。例如,中国网民平均年龄28岁而美国为42岁,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渗透率高出美国达12.4%,核心应用在中国渗透速度更快等等。

再次,就竞争特色而言,中国有46%的企业在2年内成为独角兽而美国为9%,中国互联网行业风口现象更明显、高峰期企业数量相对更多、企业平均寿命更短,相应地也更易一夜成名。

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李舒表示,中国互联网可以在庞大体量上保持快速发展,具有三个驱动因素,即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红利、互联网行业自身的高透明度以及中国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时部分传统行业成熟度较低,留下大量市场空白,创造了中国互联网“跳跃成长”的机会。

报告还指出,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逐渐把战略重心转向海外。中国互联网特色也影响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偏向用较有弹性的模式进行海外扩张,如通过策略投资、控股、联盟等方式快速适应当地市场。

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2

A: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目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处在借助智能终端抢夺用户和入口的布局阶段。

但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是很惊人的,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

Q: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来看,国内与海外的差距和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A:相比较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外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公司和产品,例如Instagram(移动图片分享)、Evernote(移动支付)、Square(云笔记)等,也被国内很多公司效仿,开发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应用。

Q:2012年5月10日~11日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讨论的热点是什么?这些热点反映了什么样的趋势和特征?

A:移动互联网大会中关于云计算、云存储、智能终端、手机安全以及游戏等都是主要的热点,通过这些热点也能看到这是互联网公司和移动互联网公司比较关注的领域,也有可能是他们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布局发展的领域,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终端不同,围绕智能终端将有很多领域是发展的方向。例如:手机游戏、手机安全、各种App应用的开发等。

手机终端目前是以娱乐和休闲功能为主,因此手机游戏还是热门。安全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服务,手机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如果你要问: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答案是:不知道。这最适合App应用开发者施展手脚。

Q:对于年轻人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机会有哪些?年轻人能够比较好地介入的方面是哪些?地域会对创业有影响吗?

A:目前来看App应用的开发是比较好的创业机会,开发一款能够获得用户欢迎的好产品就意味着成功一半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还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的创业机会更多一些。

Q:大学生就业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关注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A: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国内比较大的传统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比如,人人公司副总裁吴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人人网来自于无线方面的流量已占到整个流量的55%,在移动终端市场已覆盖了所有主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又如,5月18日,腾讯正式宣布企业架构重组计划,从原有的业务部门制转向六大事业群制,将重点布局社交、游戏、网媒、无线、电商和搜索六大业务,拆分电商、搜搜、微信三大业务发力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强化平台战略。

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用户体验设计等方向都是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的人才。

Q:请谈谈互联网、WEB2.0、移动互联网这几次IT创业大潮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想在大潮中创业成功,需要把握的是什么?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A: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是可以借鉴传统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的,有很多经验教训是可以吸取和避免的。移动互联网其实是依托于传统互联网发展的,很多传统的互联网服务是可以移植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例如移动电商,不同之处在于各种App应用的开发、LBS服务(即定位服务)以及云服务等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特有的服务。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由于手机终端屏幕的限制等因素,更看重用户的体验效果,那么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现在的手机最多是七八页,一页安装十几个应用,算下来,用户安装的应用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开发者需要考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能够抓住用户,让他们每天使用,也就是App的黏度问题。

(图表数据来自艾瑞网)

Tips: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优势院校

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与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密切相关,2010年~2012年,教育部批准135所高校增设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大部分设立在计算机学院。以下综合各种排名和资料,列出国内在计算机科研各专业方面的优势高校。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代码:081201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代码:081202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

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3

门户?搜索?电子商务?抑或Web 2.0?互联网总是看似简单却又问题不断。互联网为何总是别人赚钱自己却空空如也?互联网究竟是谁的地盘又是谁在做主?

移动运营商入局抑或搅局?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集团第一次以总赞助单位的身份,高调亮相和自己目前关系还不大的互联网大会,这让很多参会的互联网公司感到惊讶和不安。“众所周知,2006年至今移动和联通已经让无线增值服务产业链发生了巨大变化,凭借政府背景和网络运营商的职能,它们完全有能力重新划分有线互联网的一亩三分地。”一位互联网公司的参会代表对中国移动入局互联网业务不抱乐观态度。

事实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刘爱力在当天大会上的发言,几乎让在场所有人听来都将信将疑。刘爱力在谈及中移动进军互联网的原因时表示,“入局是被迫而无奈的”,随着有线互联网业务向移动通信行业的渗入,传统电信运营商已经是“苦海无涯”,而中国移动也是“貌似昌盛”。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宽带的发展,即时通信(IM)、VoIP网络电话确实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带来了挑战。从全球趋势来看,如果基于Wi-Fi的VoIP业务开放,可能会替代移动运营商60%的语音业务。刘爱力承认: “电信客户的需求也已经从基本的通信业务转向了生活形态多元化体验的转变,通信不仅仅是基于语音,越来越多的是基于互联网。”

对于中国移动的“吐苦水”之举,国内不少互联网公司表示运营商并没有把矛头指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和百度等公司,“因为中国移动所指的是美国发生的情况,譬如eBay旗下的Skype业务,这一块目前是中国政府保护的,但今后是避免不了的。”

“其实,2006年互联网只占到整个通信收入的2%,而在未来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内,我们预测到2012年或者是更早的时间内,互联网将占到电信运营收入的20%。”这个数据对国内的运营商而言,刘爱力认为是祸不是福。

刘爱力在演讲时还提到,互联网的后向收费和电信的前向收费模式此前是“泾渭分明”的,但现在互联网已经开始蚕食电信运营商的领地,不满足于只有后向收费,开始尝试前向收费。“它们基本上有通吃的感觉,这也是中移动要进军互联网的原因之一。”

据知情人士透露,刘爱力暗指互联网公司尝试前向收费典型的例子便是Google,最近Google高价竞购无线频段,并计划研发销售类似于苹果iPhone的全新手机GPhone。此外,Google、Yahoo和eBay在美国已经参与到了许多电信业务之中,瓜分运营商的前向收费市场,如果国内政策放开,电信运营商“一天赚一亿”的神话将成为过去。

为了让大家相信移动不是来搅局的,刘爱力在演讲快结束时诚恳地说: “中国移动也想准确定位自己在价值链上的位置啊!”

另外,记者在大会期间还获悉,中国移动正寻找“互联网疯子”进入互联网这一领域,中国移动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研究互联网,以应对今后十年中国互联网对其的挑战。

互联网自立还是自迷?

虽然中国移动的“互联网蓝海计划”让不少在场的互联网从业者感到背脊发凉,但也有很多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乐观。“因为电信运营商不可能垄断互联网行业,这是一个比其他所有行业都特殊的行业,新技术、新创意、新体验、新服务层出不穷日日更新。移动和联通这样庞大的机构,行动怎么可能适应其快速变化?互联网从业者不应该迷失自己的方向。”

记者在与不少互联网公司的采访对话中可以切身感受到一种互联网的激情,真正引导和推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还是那些投身其中的从业者和发现新机会的创业者。“综合门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即时通信(IM)等等,它们现行开展的业务和正在关注的业务才是中国互联网的真正面目,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把服务转化为价值?揭开口水和炒作的面纱才能看得更真切。”不少参会者承认,新浪、搜狐、网易、百度、阿里、盛大、腾讯等才是中国互联网的主体。

除了门户的信息资源优势,技术创新也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优势,搜索引擎便是最适合的例子。但是在第二天的中国互联网高层年会上,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对目前垂直搜索细分市场的方向表示质疑: “目前的垂直搜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用户找合适的垂直搜索会花很多经历,要去找哪家公司垂直搜索做的最好。垂直搜索脱离了第一代搜索的优点,而整合搜索也许才是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因为搜索将进入一个以人为先的时代。”

据李开复解释,以人为先有四个定义: 整合搜索――将来的信息不仅是网页,而是多元的; 移动搜索――搜索不仅在PC上运行,还要在手机上运行; 智能搜索和人性化搜索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搜索应该是针对个人的需求和喜好有一个个性化的不同体验,这就是个性化的搜索。

“中国互联网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太急功近利,各企业对流量和获利的要求太高。” 李开复认为这也可能是因为资本对互联网的关注较多,从而鼓励互联网企业更快速的成长所造成的。“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继续理解中国网民,继续开发出中国网民需要的东西。”

链接

互联网发展存在四大问题

9月24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在北京举行的2007年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互联网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且还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韩夏归纳总结为四大方面。

第一是互联网的演进发展问题。随着互联网商用化不断深入,用户规模积聚扩大,互联网企业良莠不齐,企业普遍关注自身利益,缺少网络平衡能力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是电信与互联网还存在要和谐发展的问题。当前互联网对传统话音业务的分流和替代作用明显,互联网相对较低的接入资费,现在以P2P技术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占用了大量的带宽和资源,致使其它业务难以开展。

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4

1.物联网的定义及特征

1.1定义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简单地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之义。这里的“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泛指存在于物理/真实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中的任何“对象”(Objects)或实体(Entities),以及与物理或数字对象(实体)相连接的事件(Events)。这里所说的“对象”不仅指人类社会或自然界中的各种物品,如道路、桥梁、汽车、楼房、各种生活日用品,以及山川、河流、树木、各种飞禽走兽等,还包括万物之长的“人”。所有的“物”都能以某种方式(如分配标识代码、名字、地址等)被识别。因此,从语义层面上看,物联网就是指一种基于标准通信协议的全球范围内互联各种对象的网络,其中每个对象都具有唯一的标识,可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

1.2特征

尽管目前人们对物联网的定义尚未统一,但从本质上看,物联网的特征主要可概括成以下7个方面。

(1)互联网特征。物联网是架设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传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世界上万事万物连接成一个可互联互通的网络,从而实现对所有物体(包括人)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在物联网环境下,任何人和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理论上都可以通过任何路径、任何网络和任何服务实现互联和通信。因此,互联网特征是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2)无所不在性(Ubiquitous/Pervasive)。物联网主要是利用普适网络和普适计算,以及下一代网络等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所谓“普适”,即无所不在、普遍存在的意思。物联网连接的是真实世界中的所有物品,小至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大至电网大坝等人造物品,乃至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甚至万物之长的人,都被纳入到物联网之中,并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与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因此,无所不在性是物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

(3)融合物理与虚拟世界的特征。物联网通过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真实物体中,并通过与计算机互联网连接以及运行特定的程序,达到对物品的远程控制或者物与物之间的直接通信。物联网中三大核心技术———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近距离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的结合,使过去完全分割的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而将原先割裂的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两个世界中信息的双向流动和融合(即交换和共享)。因此,融合物理与虚拟世界的特征也是物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

2.物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2.1更完全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本质就是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以任何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任何资源与服务。而物联网是信息领域的网络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与物理系统中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融合。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是一种局限于图书馆虚拟资源和虚拟环境的个性化服务,那么,物联网的到来就可以将这种虚拟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向图书馆实体资源和现实环境延伸和拓展,从而实现覆盖虚拟和现实环境的、更加全面、彻底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可以构建一个整合各种资源与服务、虚实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

2.2更深入的智能化

物联网是一个充满智能化的网络。RFID、无线传感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等大量智能技术的运用,使物联网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呈现出鲜明的智能性。例如,RFID智能电子标签能将文献基本信息与用户档案信息结合在一起,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RFID电子标签的记录,获知用户的阅读偏好以及用户利用文献情况的统计信息,从而根据用户的阅读偏好,向用户提供个人文献定制服务;或者根据用户利用文献情况的统计分析,实现用户阅读习惯跟踪、知识结构咨询等智能化服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将RFID电子标签嵌入或装备到馆内所有物理馆藏、以及读者或工作人员的借书证等之中,从而实现对图书馆所有物理对象,包括馆藏文献、服务场所、读者、馆员的智能查找、定位、追踪、管理等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将RFID与SIM卡相结合,向用户提供基于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手机借阅、手机查询、手机定制等移动个性化智能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想要的资源与服务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2.3更加人性化

同个性化服务类似,人性化服务也是一种“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服务模式。物联网的特点,使其可以支持和实现更加人性化的个性化服务。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物联网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大的选择性,如自助服务与人工服务的选择、Email服务与手机服务的选择、RFID电子标签及其使用模式的选择,等等。②物联网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方便而高效的服务。例如,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24小时无人借还书服务;而且,该系统无需打开图书扉页逐本扫描条码,就可以同时借还多本图书。因此,它的推出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并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水平和图书流通效率。③物联网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例如,就定制服务而言,在物联网平台上就提供有多种灵活的定制服务方式供用户选择,如RSS订阅、3G定制、手机定制、PDA/PPC(一种掌上电脑)定制、Email定制、移动Email定制等。

除此之外,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服务相比,物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还具有更加扁平化、更强的交互性,以及更注重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特点。

3.物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3.1虚拟个性化服务

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虚拟个性化服务又分为8个部分:①个性化定制服务;②个性化推送服务;③个性化检索服务;④个性化收藏服务;⑤个性化信息聚合服务;⑥个性化知识管理服务;⑦个人历史信息管理服务;⑧个人账户管理服务。

3.2实体个性化服务

与虚拟个性化服务相对的是实体个性化服务。实体个性化服务涵盖了图书馆真实环境中的个性化服务,它包括6个组成部分:①一卡通管理服务;②智能识别服务;③智能定位服务;④智能导读服务;⑤自助服务;⑥电话服务。

在当今信息社会急剧变化的浪潮中,共同性的扩大和差异性的张扬是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新型服务模式的主流。因此,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益和水平,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共识和普遍选择。而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则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物联网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服务观念和理念的进步。

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邮政;智能城市;应用

一、引言

“互联网+”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来优化或改进传统行业中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而营造相对优越且低成本的传播模式,从而形成产业升级与服务提档的根本目的。从现有的研究结论来看,现代城市对智能邮政系统的根本要求分为便捷、透明、可控与多样,而落实在邮政系统本身利用“互联网+”的概念也可以实现市场范围的主动拓展与产业多样化升级,从而实现现有渠道的立体应用。从邮政系统发展现状与“互联网+”改造的进程中我们发现其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客观上表现为产品思维活跃性较差、互联网思维老旧、行政体制滞后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其在“互联网+”道路上的发展进程,故而本文基于上述目标以智能城市为客观对象,以邮政系统升级为研究根本目的进行探究,旨在能够为后续的相关发展与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二、互联网特征及其在邮政改革中的优势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互联网的基本发展趋势及其时代特征,具体而言是信息的丰富性以及获取的便捷性。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提速,人们通过互联网系统获得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也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而城市邮政系统作为政府事业单位设立的服务部门正是应该基于上述的便捷性来不断的提升与优化自身的行业特征与服务产品类别,进而为用户(服务对象)提供更为具体与多样化的产品体验。只有将邮政系统的服务供给定义为一种服务类产品,在结合自身的“作为思想”的转变才能够获取相应的成功。落实在具体的智能邮政改革层面我们发现应用“互联网+思维”至少具有如下两个方面优势:第一,在客户维度:首先,通过“互联网+”系统的构建能够使得客户获得更为人性化与便捷的服务。一方面不仅能够使得邮政系统的透明与便捷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互联网通经的构建实现个人与单位客户的个性化定制行为的实现。其次,通过互联网改造能够使得客户与邮政系统内部的联系由传统的“单定向”联系向“多网络”联系进行转变。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将邮政系统内部的各项资源(服务)向单一的“入口”进行规划进而形成“单入口,多通经”的网络模式,实现客户便捷的最大化。最后,互联网手段与技术能够有效的拓展邮政系统与客户之间联系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最终达成“24*7”的全天候模式及“全覆盖”的空间模式。第二,在邮政系统维度:首先,“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拓展邮政系统内部的业务联系,利用旧有渠道拓展更为广泛的业务承载;其次,利用“互联网+”能够有完成邮政系统的内部优化,在业务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提供更高的优化可能;最后,利用“互联网+”形成邮政系统信息多元化的来源,对于形成个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便捷提供基础。

三、智能城市邮政系统应用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互联网+”对于邮政系统的供给方与服务方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故而基于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性升级成为必然,也是后续一段时期内邮政系统内部规划与发展战略落实的有效途径。结合现阶段的实践经验以及主要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互联网+”战略建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首先,需要完成内部结构的“互联网+”升级。要想完成智能邮政系统的升级改造需要从思想以及相关行政体系方面进行适度的优化。在建立“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重视并落实信息收集、信息等网络途径,进一步降低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成本并提升其广度与容量。其次,需要进行业务类别的分类与评价。作为服务企业,企业内部服务体系的规划是其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此部分内容建设的过程中建议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对现有业务进行评价;二是对现有信息途径与通道进行分析;三是形成有效的业务整合与新业务添加。如票面招商、包装招商、定向广告投放、查询业务拓展等均可以成为整合目标。最后,需要丰富邮政行业的服务手段与内容。在“互联网+”的思维与体系建设下,传统业务存在不同的形态,而新业务也存在更高的发挥空间。为此,我们需要在新服务业务拓展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以新业务拓展为例,邮品信息定向推送、交易平台建立、基于邮政系统的广告推送、外包生产、物流整合、物联网体系建设等均是可行的有效业务。另一方面,在构建相关新业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服务”与“人性化”理念落在其中,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寻找客户的市场需求,通过总公司支持、分公司开发、营业网点试点落实的方式对新业务进行实现,最终形成上下“多级联动”的创新方式,共同推进智能城市邮政系统的建立与落地。

四、总结

本文以“互联网+”战略为基本的研究背景,在探究其核心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邮政现阶段的业务体系提出其在应用“互联网+”的优势与必要性。并从业务结构升级、业务渠道整合以及新业务开发等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改革与智能邮政系统建立与落实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莫汝钊,凡刚.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邮政业务研究与应用[J].邮政研究,2015,(05):11-14.

移动互联网特征范文6

趋势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阶段性增长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WAP用户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构成主体。运营商下调WAP资费增加了用户手机上网的频率和时间,增强了用户上网体验的意愿。同时,终端厂商更多支持WAP2.0的新款手机,WAP网站不断优化用户界面和提供丰富应用服务,手机浏览器推广使用,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机上网的用户体验。此外,随着运营商加大手机上网概念的宣传力度和范围,提供更加优惠的资费套餐,手机上网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响应。由于受到手机硬件和上网速度的限制,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访问WAP网站成为其获取手机上网体验的初始选择。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促使运营商着力发展移动互联网。运营商推出WAP等移动增值业务,对于增强用户手机上网意识和培养用户手机上网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窄带移动互联网时期,用户主要通过GPRS/EDGE等2.5G移动通信技术访问WAP站点获取信息服务。除了用户付费模式的移动梦网以外, Free WAP网站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促进了用户规模的增长。

3G商业化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由窄带向宽带演进发展的进程。目前3G市场处于培育期,3G网络覆盖率和终端价格是用户规模增长的基础。3G网络覆盖率低、终端价格贵和资费标准高等因素束缚了用户规模的发展。有限的用户规模不能形成促进3G业务快速发展的用户基础。尽管如此,运营商采取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为未来宽带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通过规模促销和调整资费,争夺3G用户市场,另一方面引导用户由2G向3G平滑过渡。

由于移动带宽资源的限制,高额资费标准降低了用户入网体验3G的意愿。随着3G LTE的演进发展,基站带宽容量增大和承载能力增强将促使资费大幅下降,从而降低用户对资费的敏感度。当然,是否实行不限制流量并且经济实惠的包月资费,完全取决于运营商的营销策略。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持续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丰富的、高质量的应用服务又将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基于3G LTE的实现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突破性增长。

未来4G将实现移动带宽量级上的变化,引领宽带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方向。网络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接入方式多元化、终端融合和业务整合将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创新和丰富的应用服务,将扮演促进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的重要角色。

趋势二:以用户为中心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电信行业经历IP化变革是互联网冲击和通信技术演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可管理的IP网络和形成对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控制力,是运营商长期以来实践的方向。面对市场竞争加剧,运营商实施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转型,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成为运营商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正在经历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发展成为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服务的开放式网络。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运营商认识到不仅仅提供接入服务,更重要的是满足用户随需服务的诉求和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这种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的驱动力,改变了运营商重运营轻服务的旧有模式,重塑了运营商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

面对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巨大价值空间,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是促进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与终端厂商和服务提供商相比,运营商具有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优势,包括定制终端、语音和数据服务、计费等集成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开放式的发展理念和有效整合的一体化服务,决定了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方面的表现力。

趋势三:移动互联网形成三向竞合格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不断演变发展。过去,运营商占据了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链系统。进入2G时代,基于移动带宽提高和终端功能增强,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G到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正朝着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内容服务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芯片厂商等更多的新进入者,分割了原本运营商垄断的价值链系统。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巨大价值空间,诺基亚、苹果、微软、谷歌、腾讯等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布局早已开始。这些非传统电信行业的竞争者对运营商的传统核心地位形成有力挑战。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过去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运营商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绝对控制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迫使运营商必须为了应对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激烈竞争做好准备。经过在各自领域的快速成长,新的竞争者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庞大的用户规模、高效的产品研发能力、重视用户体验并且了解用户需求增强了新竞争者的竞争实力。

运营商、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三大博弈力量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三向竞合格局。运营商一方面应对包括网络、终端和业务在内的全领域竞争,另一方面在应用服务、渠道拓展等方面展开广泛的产业合作。

终端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争夺未来业务制高点。终端厂商的竞争对手日渐增多,谷歌、苹果等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电子厂商已经大举进入终端市场。手机芯片和手机操作系统是手机终端市场竞争的核心领域。

凭借VoIP、搜索、电子邮件、Web2.0等丰富应用服务的成功实践、灵活的商业模式和累积的庞大用户规模等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一方面延伸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实现跨平台的业务扩展。

趋势四:营收分享成为移动互联网主流合作模式

移动梦网是中国移动实行营收分享政策的最佳实践。营收分享成为连接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三方共同价值的纽带。营收分享的理念主要体现在运营构建扁平化的开放式平台服务,平台接入的产品和服务都由专业化的制作机构完成,从而保证产品服务的高质量和低成本。通过营收分享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增强服务提供商参与平台经营的主动性。

除了运营商以外,信息服务提供商也在积极探索营收分享的合作模式。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的主营收入分别来自于:用户付费和企业付费。经过多年的商业运作和客户积累,谷歌、百度等信息服务提供商拥有了丰富的广告主资源和广告服务经验。基于把握消费者需求和精准广告营销,信息服务提供、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将广告主资源和用户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营收分享与合作共赢。

趋势五: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

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从文本格式、铃声图片、WAP上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到多媒体信息服务。早期以短信服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扮演了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目前移动宽带和智能手机成为服务内容的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移动搜索、移动IM、移动SNS、位置服务LBS和手机游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经过终端融合发展的历程,手机终端发展趋向于更加贴近用户并且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手机终端高度个人化的特征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长期目标是面向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无缝的移动信息服务,促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核心。无论在办公室、家庭还是在生产流通,在不同的需求场景下,个人和企业用户都可以高效、便捷和低成本地获取信息服务。卫星导航、移动定位和机器识别等移动互联网特色服务具有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未来将形成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推动力量。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必将主导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方向。

趋势六:移动互联网走向开放、协作和分享

开放、协作和分享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理念。面对互联网模式的冲击,运营商需要借鉴互联网模式的最佳实践,在此基础上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构建开放式平台、集成互联网应用服务、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产业链服务能力是运营商积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