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篮球教学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篮球教学方案范文1
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态势、做出抉择的能力。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也是趣味性的项目,中学生热爱篮球运动,这对篮球训练是个优势。但是篮球的身体素质训练是比较辛苦的,中学生意志比较薄弱,往往一开始非常积极,但练一段时间后就热情减退。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基本功,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若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也会吸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本文以培养篮球兴趣为导向,提出了一套重视篮球规则、增强篮球意识、提高篮球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篮球竞赛规则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基本知识及技战术的训练,而忽视了篮球规则的重要性。注重篮球规则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魅力,从而打下扎实的篮球基础。讲解篮球规则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也可以通过教学比赛来完成。
二、篮球意识的培养
1.意识培养
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意识不强,则很难改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术、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术、战术的运用受到限制。
三、篮球训练的原则
身体素质是篮球训练的基础,这是大家非常清楚的。但是怎样提高身体素质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身体素质与篮球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素质好,技术提高快,同时在技术训练时也可以渗透身体素质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传球练习时,可以利用长传快攻,从而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2.训练内容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由于身体训练比较辛苦,中学生意志力比较弱,为了使身体训练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练习更积极,就必须使训练的内容更多,趣味性更强。比如为了提高力量,可以开展背人游戏,可以利用跳绳,也可以蹲杠铃;为了提高弹跳力可以利用摸篮板、蛙跳、跳栏架、跳台阶等方法。
四、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
1.对运球的训练
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快速推进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时,都需要较好的运球技术。可以说,一个球队如果在比赛中不会带球、控制球,那么这支球队肯定会输球。正是由于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训练中应该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因为这些动作在比赛中都是经常使用到的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抗性的运球练习,就是运球时有人防守。练习可多采用比赛式,比如规定时间内,防守的人要能断球。这样既提高了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和对抗性,又可以使队员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球性,达到训练目的。
2.对传、接球的训练
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和进攻命中率,它也能直接反映一个球队的整体水平,因此对传接球的训练不能忽视。在训练中除了基本的传球技术动作训练外,应该在传球的时间、速度、飞行路线、落点、接球的手法和传球隐蔽性上下功夫。在训练时多采取高速、高强度训练方法,使运动员能尽快适应比赛节奏,成为比赛型的运动员。同时,在训练中为了保持训练的积极性,要采用一些内容新颖、生动活泼的传球游戏,使学生在愉悦中训练。
五、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以上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本校初三阶段篮球、足球、游泳等课程采用选修制,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相应课程。调查对比发现:选修篮球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成为最大的学生选修课程,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男同学的身高从2009年到2011年一年内平均增长了3.6cm、4.5cm和5.1cm,女同学身高平均增长了1.1cm、1.3cm和1.7cm,可见学生身高增长率逐年增加,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学生身体生长发育、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重视基本功训练的一套篮球课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有效提高了篮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03).
篮球教学方案范文2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课;体能训练;教学现状
篮球这一体育项目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其不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能水平。学校为加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将篮球课作为选修课的一种供学生挑选。当然,大学的篮球课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较为单调、学生缺乏积极性等。本文将就大学篮球课体能训练及其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体能训练
1.1、体能训练内涵
体能是人类身体的一项重要素质,想要完成好工作以及学习任务,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体能训练意在磨练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极限,其能够开发人类潜能并增强对人意志的磨练。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偏差,大学军训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其身体素质较差这一现状不禁令人担忧。因此,在大学体育的篮球课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身体各项机能,从而让大学生能够从容面对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1.2、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在大学体育篮球课中,体能训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必须明确其目的,针对提高学生速度、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制度具体的训练方案。第二,体能训练必须遵循几点原则,比如以力量和速度训练作为体能训练中的重点内容以及体能训练效率要高的原则。第三,体能训练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制度出不同强度不同内容的训练计划。只有做到这些内容,才能使体能训练发挥最大的效果,最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2、教学现状
2.1、课程设计不科学
目前,大学体育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其模式与内容都比较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篮球技巧和热身训练,而一些专业性的技巧教授以及对抗方面的学习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2、陈旧的教学模式
我国近些年来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这一思想导致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而大学体育篮球课的授课模式一般都是以教师的示范讲解为主,然后让学生解散自由活动,期末考核多数也仅仅以简单的测试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导致大学篮球课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3、师资力量不充足
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很高的重视,初中和高中甚至会发生主课占用体育课时间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学校思想观念上的错误。体育课的教学地位一直处于最底层,学校在这方面的教学投入有限,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体育课授课教师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加之硬件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体能训练中的问题
3.1、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
我国大学体育课的教学通常都存在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体育选项课都将跑步这一方式作为热身项目,体能测试也多以跑步的形式进行。跑步这种单一的形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篮球课有其本身的特性,对体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课教学时,其体能训练必须有其针对性,教师应制定符合篮球课具体要求的体能训练方案,这样一来不但能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2、模糊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体能训练并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也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而对体育课真正的内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体育课及其中的体能训练都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能训练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发挥体能训练自身优势。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方向指导,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体能训练达到其应有效果,真正意义上做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3.3、学生积极性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力与耐力被逐渐消磨,当体育课上教师安排体能训练时,学生往往不愿遵从,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最终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这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自由,一些学生由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导致其自律性较差,而这时需要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完成体力消耗较大的训练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愿意主动训练,最终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3.4、学生身体素质差
我国的教育自中学以来,学校大多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中学时期身体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从而使体能训练工作也不能顺利开展。另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对体能训练并不能适应SPORTSANDTRAINING>>>竞技与训练良好,而且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教师需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得不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进行调整。
3.5、不科学的时间安排
大学校方多数重视对学生专业课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表的安排上大学体育篮球课所占的时间很少,通常而言由于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少,专业课压力大,校方会根据其他专业课程的安排决定体育篮球课的上课时间,这也导致篮球课的上课时间可能并不适合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由此看出校方不科学的课程时间安排导致学生体能训练效果较差。
3.6、没有形成训练体系
真正有效的体能训练往往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注意。首先,教师要制定系统的、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案,而传统体能训练往往形式单一,既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大学体育篮球课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要求很多,其体能训练必须满足对速度、力量、柔韧性以及延伸性等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提高篮球课的体能训练效果。
3.7、场地与设施的限制
大学现有的体育训练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其与校方的现有硬件设施不能匹配,而体育课也没能得到大学校方更多的重视,因此在这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有所不足,这些都给学生篮球课体能训练方面带来更大的难度。
4、优化篮球课体能训练方法
4.1、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
想要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教师制定出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让每一位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适宜的锻炼。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将训练过程分成几个小模块,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在哪些环节的训练存在不足,并对其弱项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分配训练时间,提升自己的短板。除此之外,饮食计划也是体能训练方案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营养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
4.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有教师在一旁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比起学生自己盲目练习的训练成效要高很多。第一,教师在篮球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清楚的传达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意义和方法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提高。第二,大学学校可以聘请更多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加入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第三,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差的教师学校应组织培训交流会,让教师们可以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4.3、创新训练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篮球课的体能训练也是如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教学要求的训练方式,同时,在训练方案中加入一些新思路,让体能训练变得更加完善新颖。传统的训练方式可能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体能训练要求,这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从而使学生的体能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4.4、训练方式与技巧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使体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而言,体能训练需要重点训练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体能:第一,耐力训练。一场篮球比赛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想要在篮球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和状态,需要学生有充足的体力进行支撑。同时,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体力恢复,教师们也要注意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第二,速度训练。篮球运动需要学生有较快的反应能力,随时应对赛场上形势的变化,同时也需要增强学生的爆发力,这样学生不仅能看清赛场上局势的变化,同时也能根据具体情形做出身体反应。第三,柔韧性及伸展性训练。篮球这一竞技项目需要很强的技巧,换而言之篮球运动中有很多难度系数较高的专业性动作,这些都要求学生有极佳的柔韧性和伸展性,从而能更好的完成这些动作。体能训练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上的影响,其能够使学生释放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压力,改善学生情绪;同时能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另外其对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因为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大脑反应力以及思维活跃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毅力以及耐力,这样一来,学生能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保持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并且能够对专业知识更好更快的理解。从这种意义来说,体能训练不但可以增强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还能提高学生智力,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由此可见篮球体能训练绝对是一种一举多得的锻炼方式。
5、结束语
大学体育课中篮球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一项娱乐性和竞技性兼备的体育项目,它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乐趣,又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大学教师要重视篮球课上学生的体能训练,同时校方也需要加大体能训练场地、设备以及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让学生们进行体能训练时能够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另外,教师也要将体能训练方案设计得更加新颖有趣,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篮球这项运动中。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
[2]黎振华.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5(3).
[3]璩晓沛.上海市高中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时空,2015(20).
篮球教学方案范文3
自主学习普通高校篮球教学
一、自主教学法及其特点
自主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即围绕学生的自主性展开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自主教学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与要求,一是学习者有控制与指导自我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导性的内在学习机制,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二是学习者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力,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方法、学习材料的控制上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者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教学法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展现学习提纲、问题激发、组织讨论、归纳总结、提供策略、拓展升华、小结评价、效果检测”,学生“明确目标、带疑练习、自我导向、合作交流、整体感悟、整合内化、自我评价、自我监控”。通过学生主动、独立、自主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解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与异步性等特点。能动性即学习者能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独立性即学习者能够以自我选择和控制为主,不依赖于别人;有效性即学习者协调好各种要素,使他们发挥出最佳效果,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相对性即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有一个相对的自由度;异步性即在承认学习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需要自主选择与学习,并由此带来一定程度的异步。
二、构建篮球自主学习模式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独立性等特点,决定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教与学相互统一,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一种最佳融合状态的课堂。学生能从学习过程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与运动的满足体验,学习兴趣与欲望得到激发,在学习主体内部产生“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概念,深刻理解技术动作的要点,从而加速技能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控性强、学生的自控性差,教与学不协调现象的修复。
2、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
现代教育强调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性的学习课堂,也需要转变观念,合理处理好师生关系。篮球自主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教学,其优势在于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能力,学生能从过去一体化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方法,自主控制学习材料,从而实现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张扬,并不是对教师“主导”的否定,而是在教师的导趣、导学、导法过程中,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教与学相互渗透。
3、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毕竟存在客观差异,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教师的辅导,就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知识掌握以及能力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师的观察与辅导才能顺利得到解决。
三、自主教学法在高校篮球选项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导趣: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望,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导性的内在学习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自己学,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控制与指导自我的学习能力,也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力。如将篮球技战术的学习与课堂篮球对抗赛结合起来,结合课程任务观看和参与比赛,在比赛或者对比赛的点评分析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并且根据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实地演练,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势与特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比赛,问题的解决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分析,解决方案的选取来自于演练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展会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导学:巧妙指导,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抓重点
篮球课堂实现自主教学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要求较高,课前需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与练习方法,课中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指向篮球技战术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用课后练习加以巩固和融会贯通,以有效延展教学时限与场景。篮球自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精选和优化,重点明确,整体框架清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地掌握教学内容,重点学习与突破,实现知识的承接与贯通。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清教学内容细节,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重点,明确重点;再次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内化,带动相关技术的掌握与提高,形成知识链。这种以主带次、重点与一般结合的教法,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重点明确,保证了重要的基本技术得到学生普遍重视,同时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3、导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教学模式要求通过学生主动、独立、自主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解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篮球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抓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分析、综合、抽象、推理、论证的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包括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一般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在篮球教学实践中,动作技术的掌握需要在积极的思维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反复练习才能被掌握与巩固,自主教学模式的篮球课堂中技术动作的学习依靠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判断、实践、综合,这种深刻理解与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篮球教学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篮球 放置架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58-02
篮球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学校里,每当上篮球课、和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大量的篮球堆放在传统的球框内,使用时需要学生多人抬取,给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带来很多不便,以致影响了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效果,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非常需要设计一种科学、合理、整齐、美观的器械来代替传统的球框,而移动式简易篮球放置架就是这样一种篮球放置器械。
为解决以上所阐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移动式简易篮球架放置器械,使学生能够方便、快捷、灵活的取、放,加强篮球的维护和管理,提高锻炼效果,保证锻炼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金属型移动式篮球放置架具体有:梯形支架、不锈钢管、三角铁、转动滑轮等四个部分组成,这种新型器械能够进行大范围移动,同时学生取、放篮球更为便捷,有利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器械的利用价值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效果。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越性: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是根据密集架的设计原理,把转动滑轮与其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达到轻松移动、灵活使用的目的,同时使体育器械管理、使用、维护更加科学,从而方便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提高器械的锻炼价值和使用价值。
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具体价值体现在:
一、整齐美观: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能把原本堆积在一起的篮球进行整齐、有序的摆放,使篮球的放置更加整齐、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一物多用: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由于其三角铁支架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这样既可以放置篮球,也可以放置其他球类活动器材,使原本单一的器械功能增加,达到一物多用,充分发挥器械的利用价值。
三、节约人力: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便于移动,一个人就可以进行随意移动,不受人力的限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资源。
四、便于移动: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的底部具有转动轮滑,这样可以进行大范围的移动,不受空间和地点的限制,移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快捷,提高了活动效果。
五、节约时间: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是把篮球有序的摆放在上面,学生活动时可以从多个方向取、放更加方便,有效的节约了时间,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提高体育锻炼价值。
六、有效利用: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与传统的球框相比,它可以放置近100个篮球,使该器械能够充分利用,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
七、安全性强:金属型简易移动式篮球放置架装置的设计四面开放,给学生取、放篮球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不致于使学生拥挤,发生安全事故,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一、制作方法:
1.根据球的多少,设计放置架的层数、每层放置球的排数。
2.用螺丝螺母安装固定长度为1.5米的三脚铁,作为放置架的支架。
3.在蜂窝状的三角铁架上固定螺丝螺母,将不锈钢钢管的一端插入的螺丝上后,再固定另一端;如果每层放置两排篮球,就固定3根不锈钢管;放三排则固定4根不锈钢管,每层不锈钢管的间距为10-15cm,每层的宽度为70cm。
4.根据篮球的型号,存放时可以调整每层不锈钢管之间的宽度。
二、制作材料具体大小为:
1.长度3米、直径3cm的不锈钢管(支撑杆)10根。
2.蜂窝状角铁三角架(便于螺丝固定),三角铁的蜂状间距为5cm(便于调整固定间距),长度1.5米的4根,长度为25cm、50cm、80cm的各三根。
篮球教学方案范文5
摘 要 篮球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娱乐性和经济性的特征,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在高校w育篮球课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忽视,没有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导致篮球教学效果不佳。而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篮球课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篮球课程 分层教学模式 应用
一、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分层针对性教学指导不同层次学习的学习,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具有统一性,往往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忽视,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实际发展。例如:对基础薄弱学生来说,统一的教学方案具有较大难度,不能很好地达到要求,影响篮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基础较好学生而言,教学任务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以不同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有层次性与针对性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篮球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1]。②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由于学生在认知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体育篮球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以及教师引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分层教学旨在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充分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其有所提高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分层。首先,教学对象。在体育篮球课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必须要以学生的篮球知识、兴趣爱好、体能情况、身体素质等为依据进行分层,按照1:2:1的比例分成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代表篮球基础薄弱的学生,该层次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自卑感、焦虑感等心理障碍;第二层次代表身体素质与篮球基础一般的学生,该层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以往获得教师与同学的信任和认同;第三层次代表身体条件好、反应快、基础好的学生,该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强,希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篮球战术和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2]。总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为篮球课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条件。
其次,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中的层次性是结合学生在运动天赋、发展潜力、基础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独特和新颖的方式来讲解基础性知识,吸引基础差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并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及时消除消极心理,提高教学效果;而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让学生观看NBA等篮球比赛,然后有针对性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比赛中体会战术原理,掌握更多的篮球战术。
再次,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按照差异性原则制定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篮球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重点培养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学习和掌握运球、传球、上篮等基础动作要领,树立学习自信心;针对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可对篮球基本理论及其技术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其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教师可以重点培养第三层次学的战术水平和个性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
最后,教学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会对学生学习篮球课的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而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方式的立体化与多样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针对第一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挖掘自身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培养对篮球课的情感态度;针对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应该通过激励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指明改进方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与身体素质;针对第三层次学生,教师可对学生个性化素质进行评价,通过竞争性评价的形式制定更好的标准。
三、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还面临着诸多难题,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学生水平差异合理划分教学层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体育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左茜颖.层次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篮球课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04-105.
篮球教学方案范文6
关键词: 青少年 阳光体育 体质健康
我们都曾在报纸或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以0:15不敌俄罗斯少年队,引发社会对学生体质的关注。也曾看到:中学生立正站立参加半小时的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一解散就东倒西歪的场景。事实上,随着中小学学习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学生及家长都把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把增强和维持体质的方式和时间仅留在学校每周为数不多的体育课上。为了积极响应“阳光体育”号召,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坚决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方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我校结合校本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课程制订了相应的方案,并切实实施了方案。
1.我校“阳光体育”实施情况
我校为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深入学生,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我校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喜好、师资配备和场地器材设计了“多元结构校本体育课程方案”。我校体育教学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内容相结合,高一年级必修,高二、高三年级选修,课程内容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基本体操、拓展运动、健康教育。为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青少年获得尊重生命的理念,具备自救的能力,把游泳校本课程列入高一必修和高二、高三选修,使学生掌握游泳专项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通过高中三年的教学,要求“人人学会游泳”。为拓宽学校体育课程、传承民族体育精神,我们还开展了武术套路和舞龙舞狮项目的教学,让学校体育多一点回归、学生多一点经历,力争我校学生“个个会打拳”。
此外,学校对课外体育课程资源也进行了开发和利用,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进一步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
1.1校本体育课程教学的安排
1.1.1高一年级教学采用必修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田径、篮球、排球(女)、足球(男)、健美操(女)、武术(男)、游泳几大项,每个项目9个课时。
1.1.2高二年级教学采用选修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篮球、排球(女)、足球(男)、健美操(女)、武术(男)、游泳、羽毛球、乒乓球,每个学期选择两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18个课时。
1.1.3高三年级教学采用选修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篮球、排球(女)、足球(男)、健美操(女)、羽毛球、乒乓球,每个学期选择一个教学模块有36个课时。
根据我校体育指导方针,在每堂课里根据项目内容安排相关素质训练占每堂课的30%,确保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1.2课外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学校对课外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丰富其内容,提高其魅力,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进一步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1.2.1体育竞赛
我校在体育竞赛方面开展春秋冬系列体育活动竞赛,春季体育节以趣味性项目为主,秋季开展大型田径运动会,冬季小型运动会开展与季节相关项目的竞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校将春季体育节和冬季小型运动会承包给学生,由学生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承办、自主评价。
1.2.2课外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对我校的活动场地进行划分制定活动轮转表,合理安排学生参加活动,使学生真正在有兴趣的运动项目上得以发展,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课外活动的开始,根据天气情况统一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跑操一圈或两圈(400米/圈),各年级每周安排三次课外活动。
1.2.3大课间
我校在大课间活动方案中也有独特的创新,实施跑操和俱乐部模式活动相结合的方案。每年根据天气情况在11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实行跑操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全校43个班级绕学校操场跑三圈。4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课间以俱乐部的模式,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项参加活动。大课间为了提高课间活动的吸引力,丰富课间活动内容,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活动技能,共设置武术、舞龙、轮滑、健身操、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空竹等项目。
2.我校2011年至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与分析
2.1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内容
2.2我校2011年至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2.3我校2011年至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的分析
如表2测试结果3年的对比,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良好率有所提高,不及格率有所下降,学生在学校各项“阳光体育”活动中保证了每天活动1小时,而且在相应的活动中身体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锻炼,从而指出“阳光体育”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对策。
3.结论与建议
3.1制订相关的活动方案,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强锻炼意识,提高活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全社会和家庭都应建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舍弃智育第一的思想。不能因智育的发展而忽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任何事情成功的本钱。
3.2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认真贯彻“阳光体育”号召,努力将“阳光体育”工程和学校体育课程方案与课外体育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得到锻炼,又能获得快乐。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体育场馆,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金水,孙自杰.“健康第一”指导青少年体能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信息《音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