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盈利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媒体盈利模式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1

1 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三大族群,广播电视新媒体在这三大族群众的主要形式有网络视频或者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或者手机广播和数字电视等。下面我们就其现状进行分析。

1.1网络广电煤体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网络广电煤体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网络视频形势大好,网络广播前景不明。2006年谷歌收购了视频网站YouTube,这是历史上视频网站交易价格最高的一次,受到中国网络视频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的成功上线,四大门户网站紧接着都推出了自己的视频频道,使优酷网和土豆网等网络视频网站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据统计,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规模达到62.7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但是,网络视频行业也存在着内容同质化严重、不良视频泛滥、传输延迟与画质模糊、商业模式不成熟、盈利模式单一、网络视频的盗版现象普遍等问题。相对于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的发展前景不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广播日趋成熟。世界上主要广播电台都都很看好廉价的网上空间,在国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实现了网上广播,受到广大听众的厚爱。虽然网络广播兼有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的优点,但在我国的受众群体还不成规模,盈利模式不够成熟等缺陷,发展前景不明。

1.2手机广电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手机广电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为广大用户所接受,手机广电媒体的主要现状是手机电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的发展势头不够。虽然手机电视发展较快,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应用普及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发展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因素是内容比较匮乏和同质化、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淮同时存在,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利润来源主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以及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我国的手机广播业务在2003年开始出现,由于存在内容匮乏和同质化的问题,我国手机广播的发展步履维艰。

1.3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是数字电视期待创新,IPTV仍需培育。我国数字电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用户数量达6千多万,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接近40%,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我国发展数字电视存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用户规模庞大、盈利空间充裕等明显的优势,但是网络分散、内容匾乏、产业链中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阻碍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急需创新市场推广模式。交互式网络电视在2005年以后一直处于市场培育期,虽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但从我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总体上看,仍然面临着基础网络与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电信和广电两个行业的利益博弈、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盈利模式不成熟。

2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视频的迅速发展严重冲击到电视产业。网络视频与传统的电视相比,具有内容多样,可随时随意点播,同时,网络视频画质更优,内容更全面,即时性更强,以上这些优点的存在,严重冲击到传统电视产业;二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到电视频道的生存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广电新媒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广电信号的压缩传输,原来一个频道的带宽可以承载四个以上频道,因此,广电行业需要重新整理频道,重新审视立台特色;三是新媒体功能的增加带来电视节目形态急需进行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以信息和娱乐功能为主,而新媒体的功能更加强大,除娱乐和信息功能以外,还有资讯和通讯的功能,因此,迫使电视节目依据这些功能,不断改变自身角色;四是传统的收视率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够决定新时期广电行业的盈利问题。传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是通过抽选部分用户进行测定的,所统计到收视率直接影响到盈利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收视统计方式受到挑战,公众的收视行为更为自由、多样,移动收视和公共场所收视等方式越来越多,运用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状需求,数字化以后广电频道的主要收入分别来自内容销售、节目收视费、应用服务费、政府补贴、广告费等多种方式,不再仅仅依靠广告。

3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媒体节目内容资源的共享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广电媒体是以丰富节目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拓宽了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同的媒体通过交流、合作,使大量的资源得到共享。二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渠道和接收终端融合。从当前广电媒体的现状看,广播电视业务多种多样,有无线电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多媒体业务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这些业务不是传播模式的不同,而是运营模式的不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这些渠道势必相互交融。这种交融包括内容资源、技术资源、用户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过融合改造,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自开展多网融合业务。更通俗的理解就是让手机、电脑和电视三种终端都成为新一代的信息、通讯、广电媒体。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形态新媒体都存在着政策限制造成新媒体运营的自主性不强;内容匾乏、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包括视频网站在内的不少新媒体都未能实现盈利;可应用的技术还不能满足新媒体今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对广电业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2

关键词:媒体融合;市场规律;传播方式;经营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20年前,全国性报纸在中国很多地级城市大行其道,如发行面较广的《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等,之后随着电视业兴起,全国性报纸在地方影响力逐步削减。10年前,省级区域性报纸也在许多地级城市红火了一阵子,如《扬子晚报》、《华西都市报》等,之后随着网络、移动新闻出现,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省级报纸已如昨日黄花,风光不再了。目前,在全国882种地、市级报纸中,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实力较强以外,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的问题。2012年以来,纸质媒体的广告实收额一直处于15%―20%的高速下滑的态势,报业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经营形势:传统媒体的读者在分流,影响力在降低,创收难度加大,广告增收乏力等。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地市报在目前新传播环境中,该如何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报业的长足发展呢?本文就如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一、为了适应新形势,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办报观念要转变。

“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①

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是遵循媒体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迫切需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主流媒体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主流思想阵地的发展壮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对地方媒体来说,无疑是个福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呢?首要是转变办报观念。现在,很多地市报还是传统的办报意识,一张报纸刊登了国际、国内及地方全面内容,这与20年前地市报所承担的任务还是一样的,以前是电视、网络不发达,读者要接触外界还必须从报纸上获取。现在传播环境明显多样了,可很多地市报纸仍保持着以前的固有旧模式,一张报纸一统天下,再加上新闻处理方式和版面设计方式呆板老套,内容枯燥,可读性不强,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这就必然会严重影响了广告投放与报纸发行。为了适应新形势,地市报要在理念上创新,树立一体化发展的理念,逐步把自己从一个报纸社变为报道社,从营销报纸转为营销内容,加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入了解对读者的需求和兴趣,建立规范的法人管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目前行政管理的运作模式。

因而,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转变。

1、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和价值形成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众包”生产方式引领主流的时代,社会中的成员闲置的时间、闲置的认知、闲置的资源通过“众包”得到激活,所有新的服务产品、新的内容产品,都可以从这种激活当中找到来源。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编辑”或是“记者”,大家都可以成为智慧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这些逐渐在“众包”生产方式下变为现实,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仅仅依靠生产内容形成价值的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

2、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方式。竞价排名广告、信息流广告、“秒杀”等全新营销模式的运用普及。而传统媒体还无法满足企业营销这一全新的变化和要求,传媒产业的营销必然要转向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3、互联网还使得媒体的渠道类型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媒体是“短缺传播时代”的产物,他们所熟悉的是“共性的生产”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而今天是一个精确化传播的时代,最具有市场的是个性化传播与分众传播,它要求媒体建立多元化、嵌入式的分发渠道和传播方式,无限贴近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这也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挑战和要做出的改变。

4、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互联网所带来的不是通路、不是平台,而一种新的传播规则,它改造了整个传播的构造、传播的规则和传播的逻辑。

在互联网进入我们生活的最初阶段,利用它的海量存储、超级链接实现了对离散、毫无关联的内容供应状态的互联互通: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第一代综合门户网站构成了最初的“内容网络”;紧接着,互联网以包含现实体验又超越现实体验的方式实现了某些内容服务与人的需要的对接,如第二代功能型门户――百度、腾讯和淘宝所做到的那样。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则实现了“人际网络”的互联互通。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社会协同受限于现实半径,只能就近进行有限的选择和搭配,实现的并不一定是最佳协同。但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社会协同呈现出一种无远弗届、无所不至的巨大可能,使得原本散落在每个人身上的闲置时间、闲置的智能与知识以及闲置的资源,在全人际的范围内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调用和功能性配置,形成种种价值协同的社会形态。维基百科的“众包生产”,大众点评的经验汇聚就是这种资源配置、社会协同所创造价值的典型。在“大众点评”上,当不同的客人对于某一个餐厅的评价被整合起来之后,原本仅限于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变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人进行选择的依据和参考。互联互通的下一步发展就是“物联网”。接下来的就是“内容网”、“人际网”和“物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及基于这种连接的社会协同,其所创造的巨大价值增量空间是难以想象的。

这就是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改变,这种在连接中发生的改变不是不痛不痒的局部性变动,而一场全局性的、革命性的改变。要适应并嵌入这种改变,传统媒体必须采取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在观念、内容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来一次整体变革。

二、为了提高竞争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建设。

全球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新闻媒介,其传播业态必然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也必然会日益改进和便捷,面对方兴未艾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必须通过更为超前甚至激烈的方式谋划未来,应积极转换角色、共建渠道,扩大影响。

首先,地市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里所讲的融合,是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应在传媒产业运营的每个流程、每个环节之中都深入渗透,并发生效用,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传媒产业结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不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直接搬到新媒体上那么简单,而是应该将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观念、思想进行整合、创意,继而做出具有市场化和互动化的内容。地市报要学会以时间为半径及时通过不同载体进行传播,学会根据不同的传播要求来调整我们的新闻编发方式。传媒产业的发展是顺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前进的,媒介深度融合也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的。这种深度融合的媒体不仅可以为广告商提供更广泛的注意力资源,还能更加适应广告客户的需求,推出多种媒体立体化宣传的广告套餐,提高广告收益,产生更好的广告效果。

其次,要加快地市报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报社的资源优势,整合报社内部资源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搭建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移动平台、商务平台等等,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通过资源整合,满足用户的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把平面媒体发展成为跨平台、跨区域的综合性媒体运营商,实现规模效应。简言之,就是将手机、纸媒、网站、公交站台、LED大屏、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改变以往一家报纸只是在自己的版面上进行推广,形式只停留在平面。我们要利用整合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通过互联网每天24小时每分每秒在传播,是融文字、音频、视频、图片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这样一来,不仅很好的实现了读者之间的互动与参与,而且还将一个平面的新闻事件呈现出更多的角度,提供给读者更加深层和多元化的阅读,使传播的效果产生了几何数增长。这种清晰的盈利模式必成为未来报业发展的核心。在这方面,无锡报人走在了前列。在当今“人人都手持话筒能发声”的泛终端、泛信息时代,无锡报业集中了60名青年记者,手持最新智能手机,新创了《无锡博闻》专栏,在城市各处的新闻现场即时播报,先后在网上与报端发出无锡报人微博的响亮声音,得到社会一致好评。②

同时,传统报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媒体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该优越的社会资源。传统报业有舆论引导上的优势,具有一定的监督权,对公众知情权具有一定的满足能力,它制造的是影响力,而不只产生经济价值。这些社会资源不但能为传统报业提供内容资源,而且提供相关的社会支持和公众支持。

三、为了寻找新经营赢利模式,要按照互联网思维进行媒体融合。

从传播学领域来看,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现有的一切: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传播方式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游戏规则等等。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它更像一种基础设施、一种支撑社会的全新技术形态。社会成员、各行各业只有理解它、适应它、依靠它,在它的逻辑基础上进行自我革命式的改造后,才能继续生存发展,传媒领域也不例外。

过去,传统媒体根据“木桶效应”的原则,认为提高媒体价值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致力于对某一个环节、某一个元素本身的经营以拉升整体价值。但是,在互联网格局下,水面上涨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补齐短板的速度,任何补齐短板的动作都无法显现出大的价值效应来。那么,传统媒体究竟该如何做?笔者认为,这时应该按照“新木桶效应”的原则,着眼于木桶的长板,进入市场进行外部结合,用自己的长板跟别人的长板合作,形成强强联合,用最佳配合形成一个新木桶。

毫无疑问,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在于内容生产,采访权、公信力、内容生产能力、新闻传播力、专业的采编队伍等等。互联网格局之下,这种内容生产方式仍有价值,但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价值。互联网格局下的竞争从某种程序上来说是一种寡头竞争,媒体至少要在内容生产、技术支撑、用户洞察三个方面都做到极致,才能跻身市场的前几名,从而才有可能继续存活。

然而互联网的变化程度和结构决定了全能冠军少之又少,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认识并承认这一点。同时,互联网使得各行业的市场边界逐一打破,这使得与外部结合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大大增强。传统媒体在充分看到自己的核心价值也就是长板的前提下,应主动走入市场,去寻找和选择别人的长板进行对接。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必须意识到,没有一种内容可以独占服务,任何一个领域的内容和功能都可以交叉实现。传统媒体自身的核心价值只有嵌入到互联网的体系当中,才能保有和实现它的价值及影响力。换言之,传统媒体需要超越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和“单打独斗”的格局,对接在社会连接的某个或某些节点上,在广域的市场上寻找新的匹配,用一个规则把其他的媒体要素和媒体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生产力,如媒体的品牌、渠道、用户等等。这个过程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资本互换、互相融合、互利共赢的过程。传统媒体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超越原的价值形成逻辑、产品服务逻辑,超越单一媒体的属性,打造成一个基于互联网逻辑构建的全媒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新的价值生产模式和业态模式。

在传统工业模式下,媒体所熟悉的经营模式更多的是专注于一个点的经营,努力把核心的上中下游贯通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实现规模经济。到了今天,对于大多数媒体来说,规模经济已经遇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所有的规模经济因素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此时,媒体有必要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结构下、在实现连接的过程中寻找和开拓出更多新的经营模式,才有可能继续前行。

首先是范围经济。就像已经论述的,互联网所有的机会、所有的价值是在互联互通当中构成的,因此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发展而言,未来真正的价值是在互联互通中作为一种中介,能够使某种资源的聚合形成一种资源和价值的中介。媒体本质就是一种介质和平台,但这个平台不仅应该运行内容,更大程度上应该成为各种资源汇聚和分发的节点,成为各种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平台。以微信为例,作为一个交友、通信的平台,它提供各种基础服务聚合起流量,形成一个有价值的人际平台,此时再以此平台流量为基础,导入电商、互联网金融等等,以平台效应实现了多种盈利模式的可能。再以“今日头条”为例,它完成了范围经济需要的前半部分,以聚合式的新闻服务集拢起了巨大的流量,但“今日头条”未能完成的正是脱离它仅仅作为内容平台的特质,利用内容平台聚拢起的流量,通过嫁接其他社会资源,在匹配和对接中实现价值增值,完成盈利模式的构建。

其次是分享经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解决了人类很多闲置的资源,在过去传统的社会环境下,传统媒体无法整合利用这些闲置的资源,如今已被互联网所激活,互联网中的每一个人通过“众包”的生产方式,正在创造新的内容和新的服务产品,进而创造新的财富。它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众人协同完成的、尤其是以打破传者与受者的界限为特征的一种分享型的经济形态。就像维基百科、互动地图一样,产销合一,自己是生产者,又是享用者,利用所有的资源做了一个具有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事。

再次是集成经济。前面说到新木桶效应,实现长板和长板的对接,实际上正是集成经济的模式:在一个更大范围之内,寻找合适的资源、要素,用一个规则把所有的东西集成在形成自己的生产力,从而形成对于相关的社会需要的精巧的有效解决方案。就像苹果应用商店所做的,形式式的平台使得软件商自由进入,从而完成对自己生产的构建。

找到新的经营模式是为了找到新的盈利模式,这就需要传统媒体转型时创新盈利模式。虽然新媒体被传统媒体看好,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想借新媒体发展的东风来获得展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传统媒体为“只投入没产出”的境况苦恼。目前手机已经发展成为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其间蕴涵着巨大的商机。然而,被一致看好的新媒体形态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让传统媒体转型的实践者左右为难。从全国范围来看,传统媒体依靠新媒体技术创办的新闻网站在不断聚合自己的影响力,不过在吸引访客眼球的同时,支撑其经营的盈利模式显得比较单一。在IPAD版和手机电子版进行了投入的多家都市报,同样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服。缺少创新,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让传统媒体人感到苦恼。

就纸质媒体办网络版而言,许多报纸试图通过网络版的新闻来提升影响力,从而吸纳广告投放,而实践证明,这也是个误区,这仍然是使用轩传统媒体的老经验去办新媒体。传统媒体有明显的吸纳广告的区域优势,广告主按区域投放广告时往往会选择影响力大的报纸进行投放;而新媒体则是无区域限制的,看新浪网与看本地网是没有时间左的,同一时间可以看到,本地网络难以形成区域优势因此,传统媒体办新媒体就必须有理念上的创新。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

首先,提升传统媒体主业的盈利能力。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媒体提高盈利能力首先就要在提高内容的质量上下工夫,通过走精品化、特色化的道路,提高媒体主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树立整体经营的理念,走多元化经营道路。多元化经营是指在传媒行业之外的更大范围内进行扩张探索。调整媒体的盈利结构,首先要从改变单一依托广告盈利入手。在壮大主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多元化经营,重视延伸产品开发,通过价值链使媒体增值,降低广告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例。

再次,树立跨媒体经营理念,由单一媒体盈利模式转变到跨媒体盈利模式。所谓跨媒体就是指一个媒体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多家媒体,而跨媒体经营则是媒体集团通过利用拥有的多家媒体这一平台来进行各种经营活动。当前,我国的媒体集团发展很快,实行跨媒体经营可以进一步扩大盈利的来源范围,并能减低成本,使媒体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传统媒体的跨媒经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传统媒体内部的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几种不同介质媒体之间的跨越和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综合媒体平台。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跨越和融合,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力争在新媒体领域也分得一杯羹。

结语

这些新兴事物都说明今天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边界都在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与此对应,传统媒体已不能再简单地画延长线,把互联网当做整体价值链的一个延伸,而是要在互联互通中寻找互联网条件下新价值产出的最主要方向和逻辑。这是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提供的机会,也是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实现自我的开放,打开自己的视野和运作格局,自觉接受互联网的改造,有意识和勇气进行一场革命式的转型,实现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的重构,才有可能找到在互联网世界中的新版图。

关于地市报未来的发展之路,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早就多次强调,地市报不仅要加强对报业市场的研究,走市场化经营道路,利用品牌优势,组织策划各种活动,提升影响力与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且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转变原办报观念,塑造自身特色的区域文化,实现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力争成为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地市信息传播的领军人。可见,传统地市报业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既是压力又是动力,这就逼迫着地市报业在内容和形式上须再创新,在人、财、物的资源上须加大整合力度,以此引领传播领域纸质媒体的新变革。我们一定要理性分析、沉着应对,要善于“取其长,补其短”,切实抓好自身变革,以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只有顺应读者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变革,地市报才能更好地主导本地的新闻舆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注释:

①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②李敏、刘林青:《传统报纸如何应对媒体变局》,《当代传播》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3

Web2.0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前,人们要找餐馆吃饭或休闲娱乐,只能通过广告和亲朋好友的介绍,而如今,在Web2.0时代,人们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网被都市人群形容为“中国餐饮手册”,在2007艾瑞Web2.0暨互联网投资年会上被评选为生活社区类“2007年度最佳Web2.0网站”。大众点评网CEO张涛则称其为“全世界第一家做Web2.0式的本地搜索和点评”的网站。

2008年4月1日,《华人世界》在上海采访了大众点评网创始人、CEO张涛先生。

口碑相传造就知名度

张涛说他自己的海外求学工作经历十分简单。1994年前往美国求学就业,先后获得德堡大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州沃顿商学院MBA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硕士等学位,2003年回国。

“2003年初,当时我刚从美国回上海,因为本人也比较爱好美食,但在上海找美食比较困难。”张涛说,“当时在国外有一本书叫《查氏餐馆评鉴》,是通过问卷向公众收集餐馆评论的书籍,还有刚刚兴起的维基百科网站,全部由用户进行内容维护,还有一些网站也有Web2.0的影子在里边,比如亚马逊书评,ebay用户的评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互动点评的功能。”

这时,有IT咨询背景的张涛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为何不把餐馆的口碑信息传播互联网化呢,让大家告诉大家,来自大众切身的点评就“准确”、“客观”性而言,并不输给权威刊物。大众点评网的雏型就此产生。

“2003年国内还没有Web2.0的概念。资金刚开始不需要很多,内容都是会员自己提供,服务器托管费也很低,整个网站每个月的运营成本还不到1万元,靠积蓄和家里的赞助就可以了。”张涛说,“后来也没有做什么有意的推广,基本上都是通过口碑,口口相传,大众点评网的品牌和认知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机缘巧合获得风险投资

张涛刚开始做大众点评网的时候,因为这个网站和吃喝玩乐有关,好多人都觉得只是闹着玩的。张涛就不断地跟人沟通,向别人解释这个网站可以做得很大,但由于缺乏Web2.0的概念,很多人对此不能领悟,真正认识到它潜在价值的人并不多。

说起大众点评网获得的第一笔风投,张涛觉得是机缘巧合。沈南鹏还在携程任CEO的时候,张涛就通过朋友与他认识了。沈南鹏到了红杉以后,手上有资金需要找项目,正赶上大众点评网在做融资,于是两人一拍即合,2005年大众点评网获得了来自于红杉的第一笔风投资金。

“第一轮融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时,做早期企业风投的基金非常有限,就这么几家,比如IDG,联想等,大部分都是做中后期的项目。”张涛说,“我们就拿这些第一轮融来的资金做了一些发展,包括人员招聘,一些服务器,办公场所,公司正常的发展等。2007年5月确定了第二轮融资,相对比较顺利了。”

核心用户是最大竞争力

《华人世界》:大众点评网在餐饮点评方面做得很成功,也引来了许多模仿者、竞争者。您认为大众点评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您如何面对这些模仿者和竞争者?

张涛:大众点评网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群,这些都是我们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我们积累下来的一批核心用户,这是我们网站发展的一个动力。他们在不断提供内容,相当于我们的一批编辑,免费的,花钱也不一定能招得来。另外积累下来的品牌,大家比较认可,比较信赖。总的来说,品牌和核心用户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有网站来完全模仿我们,那它们是不可能有机会的。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社区搜索这样互动的形式来产生内容,那还是可以做的。其实,在做用户体验点评方面的网站有很多,比如豆瓣,主要点评书籍影视。携程网和当当网以前不是很重视点评,现在因为我们和豆瓣的存在也都开始重视点评了。行业之间大家在互相借鉴,这是一个趋势。

盈利模式和点评公正性

《华人世界》:作为一个典型的Web2.0网站,大众点评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

张涛:媒体看到Web2.0就问盈利模式,其实这是很偏的。从根本上来讲Web2.0并不是一个盈利模式。真正来讲,公司存在是为了创造价值,但产生价值,并不一定会产生盈利。Web2.0更多是一种用户互动,而不是一种盈利模式。

大众点评网的盈利模式非常类似于Google和百度,我们的盈利也是来自于赞助商链接,关键词广告等这类方式,这也是互联网上主流的盈利模式。

《华人世界》:由于Web2.0的特性,大多内容信息是网友提供的,如果遇到“托儿”或涉及到名誉侵权行为该怎么办?您如何平衡大众点评网内容的商业性和客观性?

张涛:我们绝对不允许点评内容和排行榜受商家的影响,这是我们内部的原则。这主要是出于维护品牌的考虑,如果哪一天我们因为商家的利益而去改变点评和排行,那么早晚会被网友发现,最终会影响品牌。品牌受损,用户离开,这样就给潜在竞争对手机会了。所以这是我们不愿意去做的。

至于有些网友的偏激言论,这是避免不了的。我们的原则是言论自由,但你不要侵害别人的利益。我们有一个编辑团队会维护,也会通过技术手段来屏蔽和过滤。我们把用户分等级,类似于淘宝网的等级,在网站上贡献越多,参与越多,等级就越高,他们出现偏激言论的情况就越少。如果是新来的和等级低的用户,我们的监控力度就会大一些。这些都是大家能够想到的措施,只不过我们做得更加系统化一些。

盈利上市和国内创业板

《华人世界》:大众点评网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您对网站的发展前景如盈利、上市等如何看待?

张涛:我们今年下半年会实现盈利,希望三年后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规模。我们希望能达到纳斯达克上市的盈利规模,但具体到哪里上市,到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看在哪里上市融资成本更低一些,市盈率更高一些,还有其他的一些考虑,比如品牌和投资方的考虑。

《华人世界》:国内创业板即将推出,这对大众点评网的上市规划会产生哪些影响?

张涛:如今多了一个国内的创业板,相当于多了一个选择,这是个好事,但不会影响我们的长远规划。目前谈上市还比较早,我们希望能再打两三年的基础。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4

传统媒体的经济产业链是通过卖广告赚取利润,这种盈利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终于迎来了变革的机会。初级的T2O将这种宣传作用转移到了网购平台,换言之引流。而更成熟的T2O则将向平台模式进发。

初级T2O的典型代表不得不提《舌尖上的中国2》。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在热播之前,淘宝网和制片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了舌尖2的独家整合传播体验平台。从淘宝数据来看,这次合作的成绩不俗。到《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的第5天,已有5844791人在该网站搜索零食特产,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余件。但是观众需要自己记住想要购买产品的名称,并在淘宝网首页设置的专区进行购买,这种T2O模式仍属于初级阶段。

在此基础上,旅游卫视、淘宝网和中航赛维时代合作的《鲁豫的礼物》旅游真人秀节目对该模式进行了延伸尝试。淘宝旅行同步上线了《鲁豫的礼物》活动专题,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产品链接。中航则利用自己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最后的结果也较为可喜,从淘宝搜索指数上看,与节目相关的物品和旅行地点得到了大幅增长。尝到甜头之后的旅游卫视又推出了另一档节目《超级代言人》,将T2O模式作了进一步探索。节目组将产品或企业形象通过巧妙编排创作成节目主要内容的一部分,被植入节目的120多家企业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同步销售,如此一来将“电商”和“电视”结合得更加紧密。这种移动端与平台的直接转化似乎更接近真正意义的“T2O”。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5

传统媒体:传统盈利模式的困境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盈利模式无非是线下订阅与广告。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有规模的传统媒体会成立相关的内容网站,例如国字号的人民网、新华网等,地方代表则是的南方系、上海系。这类别的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有先天的优势,一方面是其有强大的采编团队,另一方面与政府合作能获得一手的新闻资料。与此同时互联网主要门户的内容授权也成了其一笔重要的收入。简单而言,传统媒体收入=发行收入+广告收入+版权收入。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直接的就是发行收入少了,随之而来的广告收入少了。不过规模较大的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由于其在第一手信息获取的优势,其网络版收入也不容小觑,人民网更是登陆了A股市场,且不说其背后巨大的政府补助。这时,传统媒体转型似乎还像模像样,但要命的是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不一样。在桌面端凭借百度的流量及门户的内容付费,传统媒体暂时还可以高枕无忧,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对众网站的流量支持被应用分发解构,而传统门户自身问题重重,新闻客户端更多只是其移动战略的一环,而桌面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就是门户的全部。

今日头条只是恰好作为移动互联网内容输出者中枪。新京报版权呼吁后面的问题实质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比桌面互联网大太多。如果说在桌面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还能勉强支撑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分分钟被完爆。举个简单的例子,家里长辈也许会在电脑上看人民网,但不要告诉我他手机上也有人民网的APP。

互联网门户:入口!入口!还是入口!

传统媒体与门户网站再与移动互联网上的今日头条,三方之间的种种恩怨情仇,版权问题是小,入口问题是大。以网易、腾讯、搜狐、新浪四大门户为代表的桌面互联网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内容团队以及与官方媒体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基本上成为了网名上网浏览新闻信息的首选,其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互联网入口的效应,这也是门户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即基于用户流量的广告变现或者其他变现。但百度却从中杀了出来,搜索在功能上更具备入口的特质,虽然门户在标准化信息上更胜一筹,但相对于抓取全网信息的搜索,其还是甘拜下风,于是入口的控制权渐渐向百度倾斜。

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传统门户的入口逐渐分散(搜狐有视频、腾讯有微信),但新闻客户端还是其不可放弃的一个入口资源,幸运的是这里没有搜索的百度,但悲剧的是这里还有分发的百度,以及360等分发平台。腾讯凭借应用宝、微信QQ的推广才实现了巨大装机量,搜狐更是在营销推广上下了血本。所以,即使分发被其他公司控制着,好歹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还是门户的地盘,目前四大门户除新浪外的新闻客户端量级都1亿左右,具备了入口作用,可以平台化操作了。

但今日头条的出现对这些信息推荐客户端们造成了威胁,其将互联网世界的信息搜索整理后再分发,就像桌面时代的百度,当然今日头条提供的信息还不像百度搜索结果那样全面,但基本上也已经涵盖了新闻、生活资讯、短文段子、图片等等百度提供的是信息的完整度,今日头条提供信息的便捷性和精准性。于是对于一众新闻客户端而言,今日头条与应用分发一样,再一次对其入口地位构成了威胁,而分发花钱就可以带量,但今日头条显然不同,其本身是展示合作方新闻资讯的,但对用户浏览习惯的改变才是其他新闻客户端所担忧的。当用户与众新闻客户端中间隔了一个今日头条的时候,就不再是版权问题了,更不是转码问题了。今日头条中枪只是因为是巨大的用户规模,百度新闻、浏览器上的新闻导引等等,再加上用户规模较小的一点资讯、ZAKER,都具备一切中枪的特质。

中小媒体/网站:天上掉下的免费流量

这次今日头条事件发生后,站出来给予今天头条支持的不少是新兴的垂直网站与网络媒体,比如融360、牛车网。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桌面互联网时代,大量垂直类的中小网站是很难被发现的,即使其具备优质的内容,不从百度买流量是很难被发现的,而百度流量并不是任何中小网站可以承当的,更不用提动辄数百万元的百度推广。于是这些中小网站很多不得已转战社交网络,通过社会化传播来带流量。

今日头条则不同,由于是盈利模式不同于百度,其分发信息的标准是根据用户的兴趣,基于大数据的判断筛选,而拥有优质信息的大量中小网站就获得了曝光的机会,不仅增强了品牌的曝光率,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据说,牛车网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量来自于今日头条,这的确说明今日头条的流量惊人,但也侧面证明了中小网站的流量是何等匮乏。中小网站对今日头条的支持是有利益诉求的,简单说在桌面端需要花钱的流量,在今日头条上是免费,这尤其对没有APP开发能力的中小网站更具吸引力。

所以同样面对今日头条,大的门户网站或者垂直门户(汽车之家等)和中小网站的考量是不同的,前者具备平台梦想,渴望把控入口,后者资源有限,流量有限,版权没有发挥的空间,只要安心做好内容今日头条免费导流,何乐而不为。所以版权真不是问题,顶多是个托词。

自媒体:渠道多多益善

除非是与媒体签约的自媒体,内容具有独家排他性,绝大部分自媒体对今日头条是持欢迎态度的,毕竟多了一个内容对外展现的渠道,更何况其流量还这么猛。虎嗅网、钛媒体有着严格的审稿制度,百家的自媒体采取邀请注册制,微博的自媒体计划尚未成型,所以今日头条自媒体平台对广大自媒体而言是有吸引力的。自媒体普遍是约稿制,无非是看稿件铺设的质量和数量,所以多多益善。关于版权问题,本质还是内容的商业化问题,自媒体自身的力量很难拉到广告主,只有打包交由平台负责,专心负责内容生产,与平台分成,这才是靠谱的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 数字出版;少儿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28-02

1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数字出版理论研究

出版业在经过近百年来的不断发展革新后,已经由原来的以出版机构为导向的模式――即我印什么你读什么,逐渐向以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的定制式出版模式――即你想读什么我印什么――演变,由此而产生了按需出版的出版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并没有普及,但是以满足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是未来出版业的大势所趋。

在这种趋势下,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数字出版模式应运而生: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资源深层开发为基础,以个性化定制数字出版生产和个性化交互用户关系管理为表现形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面向用户数字出版综合体系。它包含两个基本构成模块:个性化定制数字出版生产模式和个性化交互型数字出版用户关系管理模式[1]。

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最终目的数字出版,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设计产品和服务;二是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根据用户特点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三是帮助用户解决其需要解决的问题[1]。数字出版所提供的服务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最终目的,以有效配置数字出版资源、充分发掘用户信息资源价值为基础、以交互性友好的用户关系管理为必要条件,以用户个性化定制数字出版产品为生产销售模式的数字出版服务。

简单地说,这一过程就是出版机构利用经过有效配置的数字出版资源,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取与组织,形成数字出版产品提供给用户。

2 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分析

在低幼阶段:0~3岁的幼儿阅读时,只注意图画,不会形成故事;到了3~4岁的孩子注意图画,能够形成阅读并开始讲故事;5~6岁的孩子能够注意图画并能形成书面故事内容;孩子长大到7~8岁,孩子需要的是有完整情节内容的短篇故事、可以学习时间概念的故事、运用知识书来拓展经验、描述外在世界的书[2]。

在小学阶段,融知识、科学、趣味为一体的书籍就很受欢迎,例如卡通、科幻、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科普读物、卡通书刊等[3]。

在中学阶段,他们开始学习从事物本质看问题,他们的阅读更具有选择性,比较喜欢阅读人物传记、中长篇故事、科幻故事、军事文献等[3]。

当今的少年儿童是多媒体环境下出生成长的一代,他们更倾向获取多种渠道多种表达方式的数字内容,去选择、体验、比较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种产品多种服务,从中挑选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阅读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甚至亲身参与到其中一些环节中去。

3 目前可以满足少年儿童阅读需求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面向少年儿童的数字出版产品种类繁多,表现多样,渠道各异,目前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3.1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内容资源盈利

1)图文类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博客、电子地图等形式;

2)音频视频产品,主要包括网络视频、播客、网络音乐、多媒体光盘等;

3)动漫类产品,主要包括数字动漫、动画片等;

4)游戏类产品,包括单机版游戏和网络游戏等。

3.2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终端设备盈利

1)便携阅读类终端,主要包括手机、上网本、电纸书(如kindle)、平板电脑(如iPad)、等;

2)非便携阅读类终端,主要有台式机、笔记本电脑、PS2等。

3.3 以适合少年儿童获取数字出版产品的信息载体盈利

1)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移动阅读类产品,主要指依托手机媒体平台存在的手机报、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

2)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产品,该类产品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原创文学网站、网络数据库、网络百科等;

3)各种光盘产品。

3.4以适合少年儿童数字出版的运营平台盈利

1)原创文学平台:拥有优质内容资源,一方面可以拓展资源―包括作者与作品,发掘、培养潜在作者,一方面拓展读者群,吸引读者关注网站;

2)硬件绑定平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等,在现阶段它们对数字内容资源的要求既有重叠又有区别;

3)阅读门户平台:免费与付费两种方式并存,如小伙伴网()、小笨熊(http:///)等;

4)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低廉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

5)网络社区平台:随着技术、社会、网络化的发展以及读者群体的多元化分,网络虚拟社区可以聚合零散但目标相似的受众群体进行规模消费。

4 少儿数字出版模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4.1融合是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包括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等

4.2消费者主导的时代,一对一服务

由内容和渠道主导时代逐步过渡到消费者主导时代,出版社对消费者的反应更敏感,反向定制内容;渠道更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互动体验、便利的服务,高度重视交付属性;消费者会拥有更多选择,更关注体验和服务是否便利,交付成本和信息搜索成本要求高。

4.3用户协同创新

青少年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发展成更为庞大而固定的互联网群体,并且其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为互联网创造内容。数字出版将不仅由出版机构按照少年儿童的需要定制,而且少年儿童会亲自参与创造他们自己需要的数字内容,到那时互联网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顺应出版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潮流,积极寻找合适的出版经营模式,以生产满足少年儿童阅读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出版产品,是各出版机构未来发展的新商机。

参考文献

[1]郭亚军.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数字出版模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