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冶金行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冶金行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金融风险原则策略
一、剖析财政金融行业潜在风险的现实意义
财政金融风险对于财政金融行业的发展构成了莫大的障碍,使财政金融水平明显下滑,不利于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所有,深刻剖析金融行业潜在风险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化解风险打好基础。
首先,剖析财政金融风险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财政金融工作,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财政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很多专业性的工作来保障,比如财务统计、审计、财经法律的落实等等,都需要对财政金融环境做出严格的选择。因此,注重财政金融风险的剖析,能够及时化解风险,使财政金融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并使专业人才更好的发挥出自身才能,使工作及时高效的完成,实现财政金融的稳定发展。
其次,剖析财政金融风险有利于更好的推行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在各个领域,国家都会综合考虑很多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国家政策。财政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国家必然针对财政金融领域制定属于自己的效益目标,并围绕目标树立诚信观念,革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落实科学理念等等,从而使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营造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环境,实现财政金融行业的稳定运营。
再次,剖析财政金融风险有利于更好的回应法制经济的形成。在经济转型时期,需要构建完善的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来加以保障。当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给财政金融造成不应有的障碍时,正是经济法律法规大显身手的时候。可见,财政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并依托法律法规,使法制环境得以真正的构建。对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度分析,必定能够给予法制经济应有的回应,使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道路,实现依法寻求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财政金融行业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我们必须承认,我国财政金融行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财政金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影响其发展水平和效果,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财政金融运行规划不完善,尚存较大的完善余地
财政金融领域的顺利运行需要较为切实的运行规划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然而,很多地方的财政金融运行规划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之处,影响了财政金融的发展步伐,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潮流接轨。比如,不同领域的财政金融规划在内容上雷同之处较多,没有体现出特色优势,显得软弱无力。这样,财政金融部门的职能没有彻底全面的发挥出来,使自身的运营规划缺乏可操作性,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财政支付转移制度存在纰漏,调整力度仍然不大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借助全面科学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才能提供应有的保障。然而,很多财政支付转移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切实际的名目,而财政部门不愿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彻查这些不当名目。最终,金融部门都会按照相应的名目进行资金移转,往往会引出很多违法犯罪行为,使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严重受阻。
(三)财政金融与公共服务失衡,不利于自身发展效果
财政金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关键性地位,但是,其发展也不能与社会其他领域互相孤立,否则各个领域或行业发展会处于失衡状态。当今,我国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仍然不是很大,重视程度有所提高,需要的资金到位率也不是很明显。因此,政府的对外形象受损,公共服务能力也备受质疑。
(四)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盛行,地域之间缺乏互惠
财政金融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言自明的作用。然而,财政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样,很多地域间的财政金融协调发展互惠行为少之又少。最终,不仅耽误了新气息进入地域财政金融领域,而且使当地的财政金融的发展眼光越来越狭隘,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对我国整体财政金融发展水平造成较大的冲击。
三、化解财政金融潜在风险的原则及理念
良好的财政金融环境是财政金融行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潜在竞争力。因此,风险化解工作需要及时展开,否则会贻误财政金融的发展时机。当然,我们在化解潜在风险之前,不能怀揣盲目心理,而是要结合财政金融发展现状,捋顺一些科学先进的原则或理念,更好的指导风险化解工作。
(一)科学确立指导思想
财政金融的发展是社会普遍关注分问题,因此,其在化解潜在风险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运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提供智力支撑。这就要求,财政金融发展要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理论紧密联系起来,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财政金融的运转实践,使财政金融具备科学的指导,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力。
(二)客观制定预期目标
财政金融的发展不能埋头苦干,而是要设定一个预期目标,并在完成这一个目标后,完成下一项目标,确保目标方面的“各个击破”。因此,化解财政金融的潜在风险,不应过多的喊口号,而是更多的看实际,否则,财政金融的运行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当然,这些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客观,不能与财政金融发展现状严重脱轨,而是要在综合考虑社会发展背景、经济形势、自身成果等因素的基础上来实现科学制定。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化解各种潜在风险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财政金融工作必须打破陈规,重新审视地域发展实际,在对客观状况全面了解和掌握的状态下,把握住时展的脉搏,积极推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风险化解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踏踏实实做好创新工作,以便在财政金融建设中做好文章。最终,在财政金融领域实现有效疏导、顺畅管理、稳步运营,为促进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化解财政金融行业潜在风险的有效策略
面对财政金融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必须及时进行理性分析,并落实好应当遵循的严重或理念,使风险化解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并确保化解效果,使财政金融行业实现稳定长远的发展。
(一)完善财政金融运行规划,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财政金融的大力发展,需要财政金融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注意潜在风险的存在及存在形式。这样,很多不利之处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很多领域的财政金融规划未能在内容上彰显属于自己的特色,反而处于普普通通的状态,这就要求财政金融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做好思想工作,从而保障财政金融的各种风险被及时察觉发现,并保证被瓦解在最为基本的环节,使规划内容更加科学根据可行而又步伐特色。
(二)构建科学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增幅调整力度
财政金融为社会各个领域都提供着非常有力的保障。因此,财政金融领域要及时建立起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并在财政与金融领域实现协同操作,使操作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当然,针对一些不切实际的支付名目,财政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查,使支付信息更加客观真实,确保资金不被人为的浪费或贪占;同时,金融系统如果针对不当名目发现一些问题,也要及时与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与财政部门共同杜绝不法行为的出现。
(三)财政金融与公共服务互相借力,确保自身发展效果
财政金融部门也要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才能日益牢固。因此,财政金融领域要与政府实现意见观念的交换,通过政府行为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能够及时到位。这样,财政金融行业的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其社会责任也实现及时承担,当地政府的公共形象也会得到认同和巩固,从而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的质疑。
(四)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地域之间的互惠意识
首先,地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财政金融工作。因此,财政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增强与周边地域财政金融领域的协作意识。这样,很多崭新的工作信息、科学的工作观念、合理的工作模式都会得到借鉴和发扬。这样,在互惠意识上得到提升,就为互惠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金融部门要切实拿出互惠行为,要以协作意识为指导,积极的放宽眼光,打破狭隘的思想意识,与周边地域实现财政金融领域的协作与互惠,从而将互惠口号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最终,地域经济中的财政金融行业会实现飞跃发展。
五、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政金融行业的地位日趋重要。财政金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潜在风险的深层剖析,使风险的各种存在形式被掌握,挖掘其成因,并且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瓦解。这样,财政金融行业才能实现全面长远的崛起。
作者:曹建峰
参考文献:
冶金行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激光加工技术;冶金行业;冶金产品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日渐来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激动加工技术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有效应用,尤其是在冶金行业中,激光加工技术在切割原材料、焊接带钢和硅钢、表面热处理等方面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冶金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激光加工技术在以其先进的科技逐渐在冶金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对于加工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显示意义。
一、 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
(一) 利用激光技术对硅钢进行刻痕
利用激光技术对硅钢进行刻痕是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主要应用。通常情况下,冶金在生产过程中使硅钢降低铁损并提高磁场感应的方法是增加相应的硅含量、将磁畴进行细化以及将钢板的薄厚程度进行削减和削薄等。而在细化磁畴并改变磁畴的分布情况的过程中,利用激光加工对硅钢表面刻痕的技术是其重要的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冶金生产的同时降低相应的硅钢铁损。该技术的主要应用机理是在利用激光技术照射硅钢的过程中,硅钢片会在激光的照射和冲击力作用下,在产生力的区域内发生变形并致使部分密度错位,从而使细化后的磁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发生改变,有效降低硅钢的铁损[1]。
(二)利用激光技术对带钢进行焊接
利用激光技术对带钢进行焊接时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钢带拼焊技术是生产冶金相应的冷轧板材的主要技术之一,通常情况下会采取电阻焊和闪光焊对其进行生产,由于电阻焊和闪光焊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出现问题,因此利用激光焊取技术带去现有的电阻焊和闪光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该技术在冶金生产领域中相较电阻焊和闪光焊具有一定的优点。一方面,利用激光技术对带钢进行焊接的设备,不仅具有稳定性能强、精准度高以及重量轻等优势,同时其重复性和维护量也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激光加工技术逐渐成熟,其接头性能与冶金的原材料极为相似,加工过程中将会使焊缝凭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冶金的成材率和产量。
二、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设施中的应用
(一)利用激光技术对轧辊表面进行毛化
利用激光轧辊毛化技术对轧辊表面进行细致的毛化是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设施中的重要应用。冷轧薄钢板是冶金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冷轧薄钢板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改善冷轧薄钢板的深冲性和相应的涂镀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相应的激光技术对轧辊的面部进行毛化处理,通轧辊激光毛化技术是信息化时代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与喷丸毛化相比,轧辊毛化技术不仅有较强的毛化性能,同时能够获得最好的毛化效果。但由于激光技术仍处于开发研究中,激光毛化技术仍在进一步发展中[2]。
(二)利用激光技术对轧辊表面进行强化
利用轧辊强化技术对轧辊表面进行强化是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设施中的关键应用。近年来,利用激光轧辊强化技术对轧辊表面进行强化是市场前景较大的激光加工技术,利用激光技术对轧辊表面进行强化对激光技术采用的是先进的激光快速相变或熔凝处理,该技术在冶金设备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冶金热轧辊的寿命,同时激光在冶金设施中的应用较多的便是淬火强化功能[3]。
三、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产品中的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产品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激光拼焊汽车板中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中的汽车板激光拼焊技术是近年来在各国汽车制造厂中采用的激光技术并不断获得成功的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汽车车身分为不同厚度和材质的组合车身板坯,对整体性的汽车板工艺进行冲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制造汽车车身的传统模式,有效的优化了汽车车身结构,为冶金行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激光加工技术在我国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仍处于起始阶段,其应用和研发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一定的限制,但该技术已经成为冶金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本文从利用激光技术对硅钢进行刻痕和利用激光技术对带钢进行焊接对该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同时从利用激光技术度轧辊表面进行茂华和对其表面进行强化对该技术在冶金设施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对激光加工技术在冶金产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黎武兵.浅谈激光加工技术在手机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17-18.
[2]王海芳.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8:146-147.
冶金行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冶金 自动化技术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TF-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028-01
我国是世界屈指可数的钢铁大国,连续多年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同时刚才的品种和结构变化也快速发展更新,所以,冶金行业自动化技术对冶金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能沾沾自喜,同发达工业大国相比,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和问题。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战略。
1 冶金自动化技术现状
按照我国目前冶金市场的自动化技术结构来说,按照功能区分可以将冶金自动化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它们分别是冶金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
1.1 过程控制系统
冶金自动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之一就是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需要由电脑系统进行配置,其功能在电脑控制下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根据有效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冶金的工序可以分别被计算,高炉、转炉、电炉、连铸、轧机等都能够分别显示数据。实际上,冶金的生产过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电脑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数据记录汇总、数据报表制作和生产过程监控作用。冶金过程本身就非常复杂,目前,冶金行业数据库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差,根本无法达到预计的目的,即使有些企业引进外国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也很难再冶金过程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
1.2 冶金生产管理控制系统
根据有效数据显示,按照冶金的工程顺序,目前我国大部分冶金工程都将冶金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电脑配置进行设置。从目前市场上的冶金管理系统功能来说,有两个管理项目是冶金生产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的生产管理。在真正的冶金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展相关的管理并且需要发挥实质作用。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理念不断发展,冶金行业也和组件认识到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且在冶金的生产顺序,生产质量和生产流程方面都采用了管理系统,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方面运用不成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下生产管理系统的技术很难实现最大限度发挥,而且管理系统的应用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1.3 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也已经迈进了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能够达到信息化带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冶金技术的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在整个行业中收到了很大的重视。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为我国这个冶金行业的信息化都奠定了基础。企业建立信息化系统项目已经成为企业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目前,很多冶金行业都已经制定了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信息网络,找到属于本企业的发展起点。冶金工程信息自动化是当前冶金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同时对企业管理的观念进行了更新。
2 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
2.1 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过程系统控制,但是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的冶金控制系统应用并不全面。冶金工程的工作流程已经可以采用比较新型的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据融合以及数据处理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工艺技术,例如参数闭环控制、产品物流跟踪、能源的平衡控制以及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实现冶金流程在线检测和监控系统,包括铁水、钢水及熔渣成分和温度检测和预报,钢水纯净度检测和预报,钢坯和钢材温度、尺寸、组织、缺陷等参数检测和判断,全线废气和烟尘的监测等。
2.2 全面实现信息化
冶金流程的全息集成。实现铁―钢―轧横向数据集成和相互传递,实现管理―计划―生产―控制纵向信息集成,同时,整合生产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库为数据仓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生产管理控制的决策支持。计算机全流程模拟,实现以科学为基础的设计和制造。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力学技术,基于各种冶金模型,进行流程离线仿真和在线集成模拟,生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化、集成的“虚拟工厂”软件系统环境,通过人机交互和协同计算,模拟钢铁工业产品生产全过程。支持生产组织优化、生产流程优化、新生产流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优化。企业信息集成到行业信息集成。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信息共享,在有效竞争前提下趋利避害,在企业信息化编码体系标准化、企业异构数据/信息集成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全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直至全球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知识管理和商业智能。利用企业信息化积累的海量数据和信息,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主题分别构造数据仓库,通过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有关市场、成本、质量等方面数据、信息、知识的阶梯化演化,并将企业常年管理经验和集体智慧形式化、知识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方面创新奠定坚实的核心知识和规律性的认识基础。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和发达工业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积极促进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产业,没有钢铁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具体工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峰阶段,很多工业发展处于品质提升及转型阶段,今后对高品质钢铁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市场高品质钢铁供应不足,高端品质种类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冶金自动化技术是推动钢铁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主要渠道。我国冶金行业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制定适合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拓展我国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彦广.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J].自动化博览,2008(Z1).
[2] 卢祁.我国冶金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访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孙彦广教授[J].中国仪器仪表,2009(7).
[3] 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9(2).
[4] 郭雨春,张秀玲.中国冶金自动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J].自动化博览, 2008(S1).
冶金行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冶金技术;人工智能;前景预测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31
1 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差距
冶金自动化发展源于20世纪中叶,到了80年代,PLC和DCS的出现使得冶金设备在可靠性、实时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它逐步实现了对常规模拟控制的替代,后来人们开始采用PID算法进行回路控制运算,并开始研究智能控制技术、电炉电极升降控制、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技术、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以及轧机轧制力控制技术。可以说,近些年来冶金自动化由于方便的软件编制、友好的人机界面、不断提高性价比的推动,我国的冶金产品的质量以及冶金生产线的作业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我国是钢产量生产大国,尽管目前的冶金产量能够基本满足使用需求,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而我国的冶金自动化核心技术还依赖与国外公司,很多国际大公司在冶金自动化大型设备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我国的大部分高性能控制设备源于国外引进。也就是说,与国外的公司相比,我国与国外冶金自动化生产存在的差距主要是高性能控制仪器研发,当然这也就是冶金自动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强软硬件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冶金自动化需求,我国的冶金自动化发展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瓶颈。为了我国冶金自动化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当前阶段的问题,以便找好未来的发展重点。
2 我国冶金自动化未来的发展重点
2.1 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
冶金自动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强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它通过在系统软件内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运用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尽管大部分冶金生产企业已运用了冶金自动化的过程控制系统,但多数企业内的过程控制系统存在着较大缺陷,与世界先进的冶金自动控制相比有较多的设计漏洞,比如控制精准度不够、控制容易出现混乱等问题。国外的冶金自动化控制中已经较多采用了新型的新型的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据融合和数据处理等技术,另外还涉及能源的平衡控制、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运用这些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帮助冶金生产进行在线检测和监控铁水、钢水及熔渣成分,缺陷的检测和预报等。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控制,我国首先要做的是积极研发精准的控制方法,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资力度,才能开发出更加便捷好用的控制装置。
2.2 全面实现信息化
除了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之外,做好系统控制的信息集成也是冶金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冶金生产涉及多项环节和多个过程,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实现冶金自动化控制,使实际生产中投入的人力尽可能少,加强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关键。如果冶金自动化系统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各个环节信息传递的必要性,那么就当某一具体环节出现问题时就有可能导致后续过程的失败,导致生产线全线出现问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经验也表明现代技术出现问题带来的损失远大于传统工业生产中的失误,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一直以来对技术安全问题尤为关注的原因。为了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在进行冶金自动化生产设计时就有必要尽可能全面实现信息化。
冶金自动化控制信息传递主要是从铁到钢到轧的横向数据集成和相互传递,目的是为例实现管理D计划D生产D控制纵向信息集成。生产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都将纳入数据仓库,用来作为下一生产的决策基础。
实现全面信息化控制能够趋利避害,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这对于产品生产安全和质量控制将是有利的。
2.3 基于环保意识设计与制造的钢铁产品设计和流程优化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钢铁生产规模和产量在世界上都位居首位,如此大规模的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极大的,特别是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重视到钢铁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严重性,再加上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在环保节能控制这一块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冶金工业应用自动化技术控制体系后,基于环保意识设计与制造的钢铁产品设计和流程优化设计逐渐成为可能。比如可以研发一种对污染物进行在线分析检测,对冶金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钢渣进行自动净化和安全处理,同时开发实时对废弃物处理并循环利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提高废弃物利用效率。在冶金自动化中纳入环保生产措施,真正做到冶金绿色生产,保护环境,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冶金行业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特点是“规模扩大化、产量提升化、环境恶劣化“,而忽视了技术发展给行业带来的变革和积极作用。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地吸取国外优秀的发展经验,加强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尽早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做好基于环保意识设计与制造的钢铁产品设计和流程优化设计,不断拓展我国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海真,张东爽.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4).
[2]杨磊.刍议冶金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
冶金行业前景范文5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检修中心行车运行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2)
摘要旋转吊具是冶金行业中重要的方坯及棒材吊运工具,其作为起重设备的专用吊具,完成炼钢方坯、轧钢棒材的下线、装卸、倒运等作业,旋转吊具减速器驱动装置的配套使用也成为行业较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旋转吊具 减速器驱动装置 法兰改型
旋转吊具是冶金行业中重要的方坯及棒材吊运工具,其作为起重设备的专用吊具,完成炼钢方坯、轧钢棒材的下线、装卸、倒运等作业,旋转吊具减速器驱动装置的配套使用也成为行业较关注的问题。
本文根据本公司轧钢产线起重机使用的旋转吊具减速器驱动装置不通用提出了合理的改造意见,并在现场使用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一、存在的问题
在现场使用中,旋转吊具制造厂家众多,零配件的选型不同,导致旋转吊具驱动减速机备件及安装驱动减速机的空间位置尺寸不一致,安装地脚法兰及标高存在差异等现象。备用驱动减速机与在线使用驱动减速机之间不具备互换性,容易造成备件资源浪费,不利于设备系统的正常维护及备件储备管理。
通过现场旋转驱动减速器型号、功率及输出扭矩计算,现有六台不同型号的驱动减速器,除安装地脚法兰及安装标高存在偏差外,其余参数均可满足两台旋转吊具的使用要求。对现场在用的两台吊具驱动减速器安装形式进行对比,确定采用制作一个双向法兰垫来满足现场两台吊具在线和备用的6 台驱动减速器之间的互换性,在有效提升备件通用性的同时,又使报废闲置的驱动减速器得到了再次利用。
二、解决方案
(1)采用通用机械原理重新设计,加工连接法兰,旋转吊具驱动装置的互换性。
(2)采用厚度为50 mm,、直径为350 mm 钢板制作法兰。两法兰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增加通用性与互换性。
三、结束语
不断修改、总结、优化、完善旋转吊具驱动装置连接法兰的设计,制作完成的吊具驱动装置连接法兰方便、可靠、具有通用性与互换性,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及故障时间,方便现场更换作业,大大降低了现场职工的劳动强度,使用效果良好。在实际生产作业环境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旋转吊具减速机驱动装置应用前景广泛,现准备广泛推广在各类旋转吊具减速机驱动装置上使用。
参考文献
冶金行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碳排放权 冶金行业 排放权交易 会计处理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相对地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而造成此类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量排放。2016年11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下降18%,保护环境、创建低碳社会、发展经济的声音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推的工作。虽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观念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缺少基本的会计准则作为处理依据,各行各业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核算过程仍然比较迷茫,冶金行业也同样如此。
一、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的现状
(一)碳排放权的概念
为了界定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同时督促各行业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共同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业界提出了碳排放权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碳排放权是企业可以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的权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碳排放权是企业通过交易的方式,或政府通过直接分配的方式获得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许可。
(二)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由于冶金、钢铁、采矿等16类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被列为重污染行业。为了让此类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买单,设计了碳排放权,并对其交易过程进行重点管制。
1.会计确认。目前,我国冶金行业中,获取碳排放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为有偿购入取得,即冶金行业中的企业在碳排放权市场通过采购的方式获得的部分,一般企业会将其确认为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三种;第二种方式为无偿获得,即每年政府会面向部分企业免费发放碳排放权配额,但必须经企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一般企业会计入备查账,并不在其财务中体现。在使用碳排放权期间,可能出现两种特殊情况,即节约配额及配额超排。
2.会计计量。(1)计量属性。各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逐步建立,各企业可以通过有偿购入方式获取碳排放权,由于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获得碳排放权的交易金额,因此,碳排放权的计量方式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获得碳排放权次年6月进行统一清算,但是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依照当日实际的公允价值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2)后续计量。目前,对于碳排放的使用情况,各企业还没有进行计量,企业实际的碳排放量定配~是节约还是超排,需要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获取。第一种情况,当实际碳排放量低于定配额量时,即节约配额,如此部分配额可以进行交易,节约配额将被作为额外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而如果此部分配额不可以进行市场交易,企业一般不进行处理。第二种情况,当实际碳排放量高于定配额量时,各企业主要采取以下两类方式进行处理:第一类,依据当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对碳排量进行预估,购买碳排放权时确认为资产,借记“碳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碳排量超出时,确认为负债,根据对象将成本费用化,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 “碳负债”科目。第二类,对于碳排放总量不进行预估,在碳排放量超出时,超过的部分直接确认为应付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 “应付碳负债”科目,在购买超排配额时,抵销确认的应付负债,借记“应付碳负债” “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需要对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并定期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数据进行认证,如果出现差异,应当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数据进行确认。
3.会计信息披露。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计入备查账的方式来处理政府免费发放的碳排放配额,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在表内也不需要确认和计量。而企业实际碳排量超排的情况下,需要依据对象成本费用化,并在表内列报。
二、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碳排放权发展的角度分析
1.会计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些法律,但是针对企业碳排放方面仍然是空白,因此在对企业碳排放管理过程也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指导,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在处理相关业务时,随意性大,企业之间可比性差;同时由于碳排放权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企业一般不会自觉对碳排放权进行确认计量及披露。在碳排放权管理过程中,企业既没有受到法律的约束,也没有相关制度的规范,直接阻碍了我国碳排放权的发展。
2.资源分配不均,利用率偏低。一般情况下,像碳排放权这样的资源应该能合理分配,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大部分碳排放权被规模较大的企业掌控,规模小的企业从政府部门获得碳排放权的难度较大,如果规模小的企业从市场购买碳排放权,其经营成本将大幅增加,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讲,并不愿意确认碳排放权,久而久之,规模小的企业由于财务压力过大,导致企业有意规避节能减排的义务和责任,仅靠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减排能力又有限,环境保护效果不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并不情愿承担污染的责任,也不会主动披露企业与碳排放权相关的业务,这就使得披露的报告内容不真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但实际上很多污染企业却集中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这部分地区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增加,导致参与度不高,更进一步阻碍了相关业务的达成。
(二)从碳排放权实际会计操作的角度分析
1.有偿购入的碳排放权,确认方式不统一。企业获取和使用碳排放配额的目的是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履行节能减排义务,而并不是以投资获利为目的,将其计入金融资产依据不够充分;碳排放权是政府统一调控分配给企业的,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我实现的,实际上并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将其确认为存货的合理性也不够充分。
2.计量属性不同,会导致碳排放权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发生不一致。依据历史成本计量,企业从政府获取的免费碳排放权的成本为零,而从市场通过购买途径获取的碳排放权的成本是依据交易金额确认的,二者的取得方式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可以进行互相替代,通过这种方式将会使投资者获取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依据公允价值计量,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根据区域分别建立的,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构建成统一的交易市场,活跃度满足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要求和条件,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
3.信息披露方式不同,使得企业无可比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通过有偿方式获得的碳排放权,还是无偿获得的碳排放权都可以通过交易市场进行买卖,但这两种方式的会计披露却不同,通过有偿方式获取的部分是在表内进行列报的,而通过无偿方式获取的部分则是在表外进行披露,这样就使得各企业间缺乏可比性。
三、建议
(一)需建立配额分配监管体制
应当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委托第三方审核机构介入,进行专门的审核,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Y源利用最大化,在碳排放权分配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规模、排放水平、及相对应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应该考虑企业的实际经济贡献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
政府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且鼓励冶金等行业参与到碳排放权交易的业务中。从目前我国的总体角度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就是大部分碳排放交易市场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对于碳排放量较大的西部地区和企业来讲,还没有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部分企业缺乏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并在整体建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各区域交易市场的体制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积极性,同时使得碳排放企业会计的利用率提高。同时,完善规则,推动CCERs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等与碳排放权相关金融工具的运用。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现阶段,我国冶金企业在碳排放权的披露过程中,操作都比较随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相关的会计处理依据也不是很充分。另外,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的比较多,不愿承担污染环境的责任,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披露信息的监管,并加速推进制定颁布与我国相适应的碳排放会计准则,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体系,使得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意识深入企业内部管理者,进一步促使企业加强对碳排放权相关业务处理的谨慎性,最终披露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报告。
(四)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强化企业内部监管管理体制
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如果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观念陈旧,那么,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也会偏离正常的轨道,这并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企业管理者可以将自身的社会责任理念通过管理过程传递给企业和企业的每个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形成积极的企业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当然,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必要的内部监控体制,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很好地约束各职级员工,及时警示和纠正错误,保证企业能够良性运营和发展。Z
参考文献:
[1]武蕴之,卞振宇,吕碧莹.雾霾背景下重污染企业碳排放权会计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