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新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积新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积新政策

公积新政策范文1

公交车辆满载率不超过50%

管控区站点不停靠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西安公交集团严格控制乘客人数,线路所有运营公交车辆满载率不超过50%。对早晚高峰车辆满载率较高的线路,早晚高峰期间增加配车,保证运营期间满载率下降至50%。

此外,从12月22日起,针对目前我市划定的管控区域,采取公交车站点不停靠的措施,待管控解除后恢复公交车站点停靠。如需帮助或者咨询相关线路问题,可拨打公交服务热线965315。

公交集团呼吁广大市民乘客,候车时提前拿出手机准备扫码,上车后主动出示健康码并全程佩戴口罩。

道路客运方面

按照省应对办统一部署要求,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区),特别是西安市,在长途汽车站设立检查点,严格查验风险地区人员48小时核酸证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人员,不得离开本市;低风险地区人员非必要不离开本市,确需离开的要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坚决防止疫情外溢。

截至12月20日晚,全省暂停165条跨省线路、319辆车,分别占总数的55%和62%,其中西安市暂停104条跨省线路、215辆车,分别占其总数的82.5%和70%。

截至21日中午12时,受对开线路省市管控要求,西安市的7个一级汽车客运站中有4个站暂时停运,具体为纺织城客运站、城南客运站、三府湾客运站、西安市汽车站。截至下午15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省内各市(区)开往西安市的市际客运班线均已全部停运。

西安市周边32个收费站

均设有检疫点

截至12月21日上午10时,全省高速公路设置检疫点的收费站有360个,对所有或省内外中高风险区域车辆人员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部分收费站对中高风险地区车辆人员或不能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的劝返。

西安市周边共有收费站32个,出口均设有检疫点,主要措施为对外省返陕入陕车辆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部分收费站出口对无核酸检测报告或外省中高风险地区车辆人员劝返;同时其中19个收费站入口设置检疫点,查验所有车辆人员的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防止疫情外溢。

部分列车调整运行时刻

进出站旅客48小时核酸查验

西安局集团公司管内各客运火车站严格执行体温监测、扫码进站制度,积极配合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进出站旅客健康码、48小时核酸查验,做到进站旅客100%体温监测、100%健康码绿码通行、100%佩戴口罩。对售票厅、候车厅、卫生间、电梯间等公共区域执行每2小时清洁消杀,按时做好站内通风换气。对安检作业区域实施每半小时消毒消杀。加强进出站口、检票口等重点区域旅客组织工作,设置“一米线”,引导旅客保持安全距离。

西安咸阳机场在航站楼出入口

核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机场巴士紧急调整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西安咸阳机场对所有出港旅客,在测温和查验健康码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措施:

1。 对西安市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区县人员严格限制出行,西安市中高风险地区如有变化以西安市最新公布为准。

2。 对确需出行的西安市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以外人员,西安咸阳机场在航站楼出入口核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相应证明的则无法进入航站楼。

近期计划乘机的旅客,出行前请提前了解最新防疫政策,准备好相关资料,配合防疫查验,乘机出行过程请做好自我防护。

公积新政策范文2

【关键词】 政府审计信息; 信息公开; 公开工作年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6-0117-03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步入正轨化。现阶段我国审计机关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着哪些不足?笔者主要对各省级和直辖市审计机关的网站以及部分审计厅(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总结和分析各审计厅(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审计厅(局)的门户网站初具成效

通过门户网站进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方式优点非常显著,公开速度快而成本相对比较低。通过调查,发现除了自治区审计厅外,其余各省级和直辖市政府审计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门户网站,各级审计厅(局)的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其公开政府审计信息的主要方式。以2013年为例,河南省审计厅主动公开的各类信息共计1 759条,通过门户网站的信息为1 273条,占主动公开信息数量的72.39%;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进展相对较慢的审计厅在其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了行政公文共计62条,而专栏访问量累计超过了155万人次。

在各省级和直辖市政府审计的网站上,都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专栏一般被放在网站显著位置并且在专栏中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指南、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政府审计信息年度工作报告等内容设立了专门的链接,使得访问客户可以直接到达需要信息的所在页面。除了设置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专栏,许多网站还设置了搜索栏,可以更快捷地获取信息。各审计厅(局)在网站信息公开的形式上也不断创新,例如上海市审计局将一些政府审计信息以声音和图像的方式公布在网站上,满足各类社会群体方便及时地获取政府审计信息。

(二)主动公开的政府审计信息数量增幅明显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根据对2008年至2013年间各审计厅(局)主动公开的政府审计信息数量进行分析,发现每年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由于在2008年《条例》实施以前,大多数审计厅(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并没有形成制度,其公开的信息数量较少,而上海市审计局按照《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从2004年起开始进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属于开始比较早的审计机构。表1是对上海市审计局自2004年起至今主动公开的政府审计信息数量的统计数据,除了2004年第一年开始公开政府审计信息时信息数量较多外,2008年开始实施《条例》以来,其主动公开的数量显著提升,公开的内容不断充实,质量不断提高。

(三)依申请公开次数明显提升

根据《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审计机关提出申请公开时,审计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申请人公开政府审计信息。以上海市审计局为例,对其2004年至2013年的依申请公开次数进行了统计(见表2),在2008年《条例》实施之后,依申请公开次数明显提升,在2011年达到了146次之多,并且政府部门的回复率达到了100%,可见,审计机关越来越重视依申请公开工作,使依申请公开成为主动公开的重要补充。

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看,在《条例》实施以来,各审计厅(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中,各审计厅(局)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方式建设不足

1.门户网站建设发展不均衡

虽然大多数审计厅(局)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但是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网上建设程度悬殊很大,部分网站建设尚不到位。有些审计机关网站没有建立独立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专栏,有些网站虽然有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栏目,但栏目中的内容已经数月甚至数年没有更新。例如天津市审计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链接打开后是天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界面,而其网站上没有任何关于其信息公开工作的内容。审计机关和当地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毕竟有所不同,如果没有专门的信息公开的内容,公民要获取政府审计信息的难度就会更高,成本也会增加。

2.公开方式过于单一

很多审计厅(局)将门户网站作为其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而忽视了其他的一些公开方式。作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重要方式之一的公共查阅点,其成本比较低,社会公众可以较便捷地获取政府审计信息,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公共查阅点的建设却不容乐观,很多审计厅(局)根本没有设置公共查阅点,即使个别审计厅(局)设置了,也因为数量较少利用率非常低。例如2013年度上海市审计局设置了一个公共查阅点,其使用人次为全年8人次。

(二)专业人员缺乏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负责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为兼职人员,有专职人员负责的审计厅(局)非常少,即使个别有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设置专职人员的审计机关,其专职人员所占比例也相当少。例如河南省审计厅负责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为27人,其中4人为专职人员,其余23人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所占比例不到15%。专职人员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普遍现象,大量采用兼职人员的弊端很多,由于兼职人员多数无法长期、连贯地负责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对于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不够系统和全面,其掌握相关信息公开的技能相对较弱,会导致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无法长期有效开展。

(三)依申请公开次数较少

由于我国《条例》实施时间较短,而且政府审计信息在之前长期处于不“透明”状态,公民审计信息公开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多社会公众很少关注审计机关网站的信息,觉得这些信息和自己毫不相干,主动参与积极性较低,而主动利用公开的审计信息或者根据要求申请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对2013年度部分省市审计机关依申请公开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3),从结果看,依申请公开次数除上海市审计局为41次外,其余省份的审计机关均不超过5次,而近一半省份的审计机关2013年全年没有一次依申请公开的情况。

造成公民审计信息公开意识不强的原因,除了公民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之外,与审计机关对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较少有一定的关系,这样使得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反馈机制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审计机关无法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阻碍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

(四)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尚不规范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是对年度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结,通过对2008―2013年各省审计厅和直辖市审计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进行梳理,发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尚不够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开的内容不统一

《条例》中对公开的信息有相关规定。各审计厅(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基本上都能按照规定进行披露,但仍有一些审计厅(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不符合要求,有些审计厅(局)将审计工作和审计信息公开工作混为一谈,在进行工作年报总结时没有区分。例如2012年山西省审计厅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却是《关于2012年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里面并没有主动公开的政府审计信息和受理依申请公开等情况,而仅仅是对山西省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进行了说明;另外辽宁省2013年度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也仅仅对本年度审计工作作出了总结,对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却没有谈及。

2.信息披露口径不一致

在信息公开工作年报中对主动公开信息情况进行披露时,各审计厅(局)的披露标准不统一,即主动公开信息的数量统计口径不一致。正如上文所说,上海市审计局的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善。以2013年为例,上海市审计局主动公开的审计信息为47条,而河南省审计厅主动公开的审计信息为1 759条,作为同级别的审计机关,主动公开的信息数量差距非常大,可见中间的差距一部分是由数量统计的口径不一致造成的。河南省审计厅把其门户网站的所有信息包含一些服务信息也算作主动公开信息数量,导致其主动公开的信息数量骤增。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现阶段对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中主动公开的标准尚没有明确,缺乏有效可操作性的指南。

3.内容尚不够完善

根据《条例》规定,在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中,应当对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情况进行陈述。而一般审计机关的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中只有一些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数量,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中没有给予回复的情况很少有具体说明,尤其是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的原因而拒绝公开,其解释就更是少之又少,因为《条例》中对于商业机密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样容易使本该可以公开的信息被“秘密化”。

另外,在公开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中,绝大部分的审计厅(局)都是大篇幅描述已经取得的成绩,很少提及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即使个别提到了不足,也仅仅是非常笼统地提及,而改进措施更是鲜有提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会导致相关信息使用者无法全面了解审计机关年度的审计信息公开工作。

三、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议

(一)综合使用各种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方式

现阶段,各审计厅(局)应当加强利用门户网站建设的同时发展其他信息公开方式。首先,重视网站建设,在门户网站设置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专栏,将日常的审计工作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区分开来,并加强检索功能,使公众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取公开的政府审计信息;其次,应当加强公共查阅点的建设,使社会公众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取政府审计信息,除了在自身办公场所设置公共查阅点外,还可以在人员密集场所或者社区和乡镇等设置简便的公共查阅点;最后,建设多元化的信息公开方式,例如建立官方的微博和微信,及时对政府审计信息进行公开,并同时搜集使用者的反馈,还应当利用当地的媒体,比如通过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等对外及时政府审计信息。

(二)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条例》中并没有对从事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人员素质作强制性的要求,但是由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对从事者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应掌握一定的政府审计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对于法律层面可以考虑实行相应的执业资格认证,设置相应的准入制度,提高从业者的素质。现阶段各审计机关可以从现有的人员中选择一些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成为胜任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

(三)健全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价制度

各审计机关的主管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价制度,包括设立具体的考核指标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等。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是指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对公开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外部评价主要指社会公众以及政府审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满意度,该指标应当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可以采取网络投票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

(四)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制度

应当对年报中的公开内容和信息披露的口径进行统一,国家审计署可以根据现阶段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公开的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定,给出相应的模板,比如哪些内容必须披露,哪些内容可以选择性披露,哪些内容不允许在工作年报中披露等;另外,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中没有给予回复的情况应当附详细的文字说明,对于涉及“国家和商业机密”的信息而没有公开的,建议其主管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审核以防止“懒政”的情况出现。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的形式应当创新,提高其可读性。大多数审计机关是采用纯文字叙述的形式,如果能够将图表、声音和图像等融入到工作年报中,并且加入适当的案例,将大大提高其可读性,使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年报更加直观。

【参考文献】

[1] 田林.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评析[J].会计之友,2012(5):70-71.

公积新政策范文3

关键词:国际化 中国跨国公司 策略创新

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跨国公司在管理和技术上整体处于劣势,具有的比较优势是低成本优势,由此,低成本策略是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最初阶段的历史选择。其中,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俗称贴牌生产)的方式是最典型的一种,但是,低成本策略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首先,从产品价值链来看,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中,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是最低的,订单虽然量很大,但是利润却很薄,如温州产的打火机在欧洲只能卖到2欧元一只。而日本人在同样的产品上贴上商标(品牌),价格都在30欧元以上;其次,贴牌只注重加工环节,不利于研发和技术创新,使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此外,OEM导致中国企业忽视或缺乏资源进行国产品牌的开拓,很多企业为外资品牌OEM,无法创建自有品牌。

如果说低成本策略是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的阶段性策略,那么这种策略更适应于国际化的初步阶段。因此,国际化策略的演进也是一种“与时俱进”。鉴于此,本文认为,在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中国跨国公司有必要采取一些新的策略。

利用低成本发展民族品牌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权威,在其开创性成果的著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是一种特殊优势,这种特殊优势与母国市场特征紧密联系,而母国市场规模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市场规模的相似性,确保了这种特殊技术优势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投资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此外,民族特色产品也可以获得比较优势,如中国的丝绸、茶叶、中药等具有民族特有的优势。在我国,有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以此为理论指导,开始了以品牌为核心的经营。比如,鄂尔多斯集团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制造中心,占有世界羊绒制成品25%,又由于羊绒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鄂尔多斯因此在劳动力成本上又有明显的优势。在拥有原料优势、劳动力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等优势下,鄂尔多斯集团致力在全球内树立品牌形象,其战略措施有:加速营销网络国际化,在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品牌的专卖店,大力推进本土化营销战略;实施以创新为导向的品牌提升战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大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具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完善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与鄂尔多斯集团相似,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也在摸索一条以“品牌为主”的跨国经营之路,发挥同仁堂在医药行业的品牌优势,以绿色药品为切入点,坚持特色发展,实现了在美国各大超市销售的目标。

品牌定位从低档向高档过渡

可采取低成本策略从中低端市场入手。一般来说,中国跨国公司可以把中低端市场当作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工艺水平等因素决定了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能处于中低端市场;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许多发达国家都是中低档产品的进口国,这就为中国企业以中低档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空间;我国产品在中低档市场因质量较好、价格较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然,低成本低价格并非是低质量,相反,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灵魂。没有质量,品牌就如“无水之源”,失去了立足点。优秀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依靠的质量。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如奔驰、索尼、摩托罗拉、西门子等无不体现着高质量,许多顾客青睐名牌,甚至不惜以高价购买,主要就是由于名牌所体现的质量优势。

产品从中低档向中高档过渡,逐步树立高档形象。从中低端市场着手,并不意味着放弃高端市场。中国跨国公司在品牌国际化初级阶段实力较弱,可以从中低端市场入手,通过中低端市场积累经验,逐渐发展中高端品牌,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轨迹。日本和韩国在品牌国际化上,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时,开始时候产品采取低价,但并未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反而给消费者带来低档、低质的印象。后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并提高产品价格,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韩国的三星就是典型代表,在几年前,它还被看作廉价低质产品,但通过逐步向高档产品过渡,最终摆脱了低档产品形象。中国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借鉴日本、韩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教训和经验,采取产品由低档到高档、价格由低到高的策略,并不断推陈出新,树立品牌的高档形象。海尔的营销策略,就是借鉴了日本和韩国品牌的教训和经验。在纽约的大型商店,海尔的产品经常和美国最大的电器公司--通用电器的产品摆放在一起,两者的价格一分不差,树立高端产品的形象。

开展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

由于品牌依托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品牌定位从低档走向高档,必须以产品的技术含量为基础。因此,技术创新是中国跨国公司的一个重要课题。包括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中心,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步伐,完善产学研结合等各种技术创新手段等。此外,中国跨国公司直接在发达国家投资,特别是采取与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雇佣当地管理和技术人才、购买当地或世界市场上的先进设备,有可能直接获得许多在国内得不到的先进技术和专利。如TCL收购德国施耐德电气、与法国汤姆逊合资后,不但可以利用其销售渠道,还可以得到其技术和专利的使用。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营销创新。创新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基于向竞争者学习的营销创新。不少学者认为,跨国公司适应市场环境是其成功的首要原因,只有追求适应――创新的公司才能长青。可口可乐在中国20年的本土化和安利(中国)转型就是很好的例证。中国跨国公司可以借鉴这个经验。另一方面基于实践的自我创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适应创新,昭示中国跨国公司同样可以自我创新。而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践证明了自身具有自我创新的能力。现代市场竞争的瞬息万变,使“以速度冲击规模”是中小企业应对大企业的一个策略。以洗发水行业为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商业经营业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零售业态迅速演变,在这场企业应变能力的挑战中,宝洁高度程序化的管理体系暴露出了弱点,一是宝洁在很长时间内漠视了零售业态的变化,二是宝洁未能察觉消费者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巨大变化,过于看重既往的成功以及带来的巨大收益,坚持撇脂定价策略,失去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满意,给了国产品牌成长的机会;国产品牌抓住“船小好掉头”的速度优势,和宝洁展开竞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竞争格局,甚至在后来使成都宝洁成为了纳爱斯的OEM工厂。宝洁公司的润妍品牌经过3亿美元的市场开拓之后黯然退出市场,舒蕾等中国洗发水品牌的演进,都说明了中国公司基于本土的优势,可以创造新的游戏规则。的确,一些中国式的营销手段引起了跨国公司的注意和仿效。中国持续了约8年的低价策略正开始对国际产生新影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在上升,另一方面,在中国式降价冲击下,跨国公司也一反常态,开始更多地采用降价策略。

新阶段下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从生产看,是产品低档向中高档过渡的过程;从竞争战略看,是从追随者或补缺者到挑战者甚至是领先者的过程;从营销策略看,是从无到有的品牌创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跨国公司利用其特有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塑造民族产品的特色和优势赢得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实现从品牌的低端过渡到高端,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与西方跨国公司竞争。

参考文献:

1.甘亚平,谢文辉.卓越营销-跨国公司十大营销模式.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卢泰宏.行销中国-03报告(上、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卢泰宏.跨国公司行销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公积新政策范文4

关键词:工业会计政策;信息质量管理;意义;方法;途径

一、工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意义

1.工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整个会计程序政策选择的恰当与否,并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水平,从而对工业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营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外部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会对其会计政策进行密切的关注。主要原因是,不同工业企业的财务报告往往不具有可比性,即使对相同的会计事项或经济业务而言,不同的人都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其结果往往也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信息使用者在进行决策分析之前,会对该企业的会计政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当该企业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时,外部信息使用者会对变更的原因以及累积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密切的关注。在对工业企业的会计政策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有助于对企业财务报表内容的实质进行充分的把握,从而将企业会计政策在不同时期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剔除,以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正确的决策。

3.对于工业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而言,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体现各方利益的有效手段,工业企业内部管理者需要借此来确立不同的经营目标与发展思想。例如,当工业企业所采取的政策相对比较保守时,常常会通过会计政策的谨慎选择来使企业得以良好的生存与发展,以有效避免经济风险的发生。同时,工业企业会通过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来显示自身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对经营业绩与发展潜力进行充分的体现。

二、工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对于会计政策的正确选择通常是在既定的可选范围内,根据提前制定好的主题经营目标,对会计政策从原则、方法以及程序进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对会计政策进行确定的过程。工业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记录、报告等环节的整个过程。工业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应提前对该政策所可能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与分析。同时,工业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效益与投资决策行为,进而会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施加一定的影响。因此,工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密切的关注,以最终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施工企业会计管理的特点分析

与其他企业的会计管理相比,工业企业会计管理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账目设置、账簿建立等多个会计管理环节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详细来讲,会计管理的多样化,工业产品形态、功能以及一些侧重点都会发生转变。因此在资金管理方面,内容会更加的复杂与广泛。同时工业企业的会计管理周期跨度较长,因此在涉及资金、资产的管理中,内容会更为广泛多样。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业企业生产产品场所的指定性,其企业会计管理具有生产支出周期长、会计核算复杂的特点。

四、加强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1.完善企业内部监管制度,重视会计核算管理工作

在实际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各种会计要素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计量与确认,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反应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应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来让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工作的开展,以确保核算任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制度应对财务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避免随意调节营业收入或不按时间规定转接成本等问题的发生。在此过程中,还应建立并健全会计责任制度以及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工业企业各个生产项目高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根据业务流程和各部门职责的不同,对机构部门进行精简,并促进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以从根本上做好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内控体系,加强会计委派制的实施

该制度是指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统一派遣会计人员以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它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会计人员体系改革的新趋势。为使这一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应在确保工业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信息管理质量等进行合理的协调管理,并组建科学合理、针对性较强的组织机构对以上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增强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制度

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执行制度在坚持特定管理原则的同时,还应确保其具有促进企业发展的特性。在增加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对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及时的合理化解决。为此,首先应打造一支态度客观公正、职业操守较强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并加强该队伍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工业企业的定期会计报表应有注册会计师来进行审计完成,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相关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于工业企业财政监管的重视,以财政、审计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来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性监督检查。最后,相关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顺应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能力与监管手段进行不断的完善,使会计信息管理质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公积新政策范文5

【关键词】女性馆员,心理压力,心理调适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部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职业特征,在高校图书馆中女职工所占比例一般较大。结合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和工作特点,对高校图书馆女职工工作心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女职工工作心态特征分析

1、良好工作心态。热情耐心,细心周到。图书馆工作繁杂、琐碎,许多工作都需要耐心和细心。实践证明,她们在工作中有足够的“耐心”和适当的心理调适能力,能以一千颗“细心”和足够的“耐心”,拒绝任何一个“粗心”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地、尽善尽美地完成着各种重复的、繁锁的图书馆加工和读者服务工作。

极富爱心,情感细腻。具有理解和同情心的素质,情感细腻深刻,更能贴近读者,了解读者,能“用心”与读者交流,能面对不同阅读层次、阅读心理、阅读需求和不同素质的读者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能顺利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语言表达力强,善交际。女馆员语言婉转、清脆、动听,语调柔和,能准确地把握住语言的技巧,具有“语言的先天性”,在为读者服务工作中,均带有明显的语言情感优势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坐得稳”,“留得住”。大多数女性职工均属于顺从型,较为文静,能服从分配,能自觉自愿的服从和支持领导的工作安排,能自觉的遵守馆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工作“坐得稳”,能“留得住”,有效地避免了人才的流失,便于人才管理。

2、不良工作心态。注重小节,感情用事。女人的心思往往难以琢磨,在工作和生活中,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往往会为了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而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对于一些不守图书馆规则的读者沉不住气,常把“小事闹大”,有时遇上一些不如意的事就会“一把鼻涕,一把泪”。

爱计较,嫉妒心强。在图书馆中有些女职工在工作上 “斤斤计较,”业务不如人,自己不想办法奋起直追,而是心理不平衡,工作上“松一阵紧一阵”。而且妒忌心强,对别人的成绩过分挑剔,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馆内团结。

自卑滞后,缺乏进取精神。由于女职工肩负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又不懂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严重,自知素质低,业务不精通,但又懒于学习,自暴自弃、悲观消极,缺少自信心,满足于现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工作缩手缩脚,滞后不前。

二、针对女职工工作心态,加强管理的几点措施

1、认真学点妇女心理学,掌握一些妇女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卫生,了解一些男女 性格的差异。

了解每一位女职工,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高校图书馆女职工的管理工作,管理者应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女职工,掌握她们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思想状态、性格持征、情趣爱好。只有正确地、真正了解了每一位女职工,工作中才能知人善任,有的故矢,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2、合理任用每一位女职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事业发展。管理者应在了解每一位职工的基础上,根据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和调动每一位女职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例如:老年女职工经验丰富、学问渊博,可让她们做咨询解答工作、二次文献的编制工作;具有研究能力的女职工,可让她们做一些收集信息、情报资料、编制、提供情报信息资料的工怍;对于性情急躁的女职工,不适合做与读者打交道的工作,就换下来搞内部工作,总之,作为领导,一定要了解你的每一位女部属。

3、公平对待每一位女职工,在女职工较集中的高校图书馆里处事,当以公平待人为宗旨,不可因人而异,否则,将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女性的竞争心强,也容易感情用事。如果管理者对谁亲、对谁疏,特别是男性管理者,若对某个女职工有好感多了几句话,让她担任了某个小负责人,嫉妒心强的女职工便会怒火中烧,背后嘀咕,甚至造谣生事,从而败坏你的名声,降低你的威信,使你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管理者应首先做到公平待人,罚不避亲,赏不避仇。其次,平时要多深入到女职工中去,与她们打成一片,特别是对那些面子观点强、嫉妒心强的女职工要予以更多的接触、关怀,哪怕是对见面招呼一类的小节也莫要忽视。只有这样。她们对领导才会有向心力,才会排除她们的不满情绪,

4、多做每一位女职工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管理者应经常深入女职工中,和她们交心谈心,了解情况。如:提职晋级、公平的待遇、领导的评价等等,这些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的需求,它同现实可能性之间常会发生矛盾,因比,我们要及时解决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消除某些人的心理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促进团结,调动工怍积极性,以达到实现图书馆目标而共同努力之目的。

5、多表扬每一位女职工。今天的社会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们越是要求表现自我价值,人的自尊心也就越强烈,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到既解决问题,又不挫伤职工的自尊心,对于女职工的批评、则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切忌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避免在第三者面前批评当事人,因为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当事人,会使当事人自尊心受到挫伤,在内心深处激起一种憎恨感,所以,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同时给对方一种宽容的温情,并找出对方的长处赞美一番,无论是批评前批评后,都要这样做,要使对方真正认识到你批评的是她做错的那件事,而不是她这个人的全部。

人之为人,孰能无过.对于管理者来说,工作中一定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职工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彦,女性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9,(3):90.

[2]郑必俊,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公积新政策范文6

关键词:新修刑事诉讼法 证据制度 侦查取证

一、新修刑讼法对证据制度作出的修改与完善

(一)对证据定义、种类和运用的规定更加科学、完善

一是在证据定义上,用“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来取代“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以材料说取代事实说,区分了“证据”和“定案根据”的含义,逻辑更为清晰,使证据回归了其“承载事实的载体”的本来面目。二是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在“勘验、检查笔录”后增加规定了“辨认和侦查实验笔录”,并将“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规定为同一种证据类型,此外,还对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进行了规定,并规定依法通过技术侦查收集的材料可作为证据使用,表述更加客观准确,证据种类体系更加完备。三是顺应法治进步和实际需要,规定了公安人员出庭作证的几种情形,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

(二)首次从立法层面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地位由司法解释上升到了刑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明确提出“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以立法的形式宣告了强迫公民认罪的非正当性。

(三)规定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证明标准

在原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明确阐释了“证据确实充分”的内涵,即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二、新修刑诉法证据制度修改完善对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工作的新挑战

一是证据定义的完善,明确了证据有真有假、需要查证属实,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认定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证据种类的增加,在丰富了查明犯罪事实的手段的同时,也要求公安机关进一步提高辨认和侦查实验笔录的质量、提升技术侦查的能力、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证据转化的衔接工作。三是公安人员出庭作证、证人保护等制度的建立,对办案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四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重了公安机关对取证合法的证明义务,“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规定要求公安机关从根本上转变依赖口供破案的模式。五是“证据确实充分”要件具体化,为侦查取证提供了更加清晰、更加严格的有罪证明标准。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积极应对、着力破解。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人权保障、程序公正等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驱动力。公安机关应当充分认识到,本次刑诉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是继2004年“人权入宪”以来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坚实一步,而“人权保障”的理念在立法中主要通过更加严格的程序性规定体现出来,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在此理应做出表率,将人权保障、程序公正理念贯彻到执法实践的每一个环节。

(二)推动侦查模式的转变,注重侦查取证工作

应当推动侦查模式由“由供到证”向“供证结合”转变。从必要性上看,随着刑诉法的修改,特别是随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构建和对“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作出的严格规定,“由供到证”的弊端更加突出。一方面,犯罪嫌疑人拒绝供述或翻供的可能性增大,如果无法获取口供或者犯罪嫌疑人、证人翻供,案件很可能半途而废;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口供又可能导致刑讯逼供,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从可行性上看,新修刑诉法将“电子数据”列入了证据种类,并规定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可以转化使用,依法通过技术侦查收集的材料也可作为证据使用,其立法目的事实上就是为了对“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作出平衡,拓宽公安机关获取证据的途径和手段,引导侦查模式向“供证结合”转变。要推动这个转变,就必须加强和规范侦查取证工作。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优化人才结构,着力引进和培养适应信息化、高科技条件下刑事侦查工作的优秀人才。其次,要解决“物”的问题,根据需要尽快配置信息、技术侦查装备,为侦查模式转变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第三,要解决“用”的问题,用好技术装备,用好法律政策,把信息采集、技术侦查等工作与传统侦查手段共同运用,特别要在资源共享、打破壁垒上下工夫,推动刑警、治安、交警、特警等多警联动,刑侦、网安、图侦等同步上案,形成强大的侦查合力。

(三)强化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办案人员素质能力

应当紧紧围绕刑诉法规定开展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促进办案人员素质能力全面提升。根据新修刑诉法的要求,在提高侦查破案能力的基础上,特别要提高三种能力。首先,要提高对侦查获取的证据进行审查、判别的能力,尽量将非法证据、虚假证据排除在侦查阶段,使侦查获得的证据链条符合“证据确实充分”的严格标准。其次,要提高出席法庭的能力,让办案人员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诉讼民主观念和控辩平等意识,通过出庭演练等活动尽快适应出庭作证等庭审模式。第三,要提高保护证人的能力。细化对证人保护的措施,让证人能够放心作证。

(四)确保新修刑诉法证据制度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要完善内部规范和监督机制。比如,应当就辨认笔录和侦查实验笔录的制作进行严格规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所得证据的转化机制,完善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探索对犯罪嫌疑人讯问时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其次,要完善科学考评机制,摆脱“命案必破”等旧理念的束缚,改变片面强调侦破率、逮捕率等做法,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司法规律和办案实际,有利于引导侦查人员依法履职、有利于防范和纠正错案的科学考评机制。第三,要完善外部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遵循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并重、实体与程序并重、公正与效率并重等原则,推动建立同法院、检察、司法等部门的监督配合机制,共同为新修刑诉法的全面正确实施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