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1

无论是面对高考后本科填报志愿,还是针对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专业,应用心理学这个专业始终都是个被优先考虑的热门专业。有人也许会很好奇,这个专业为什么会如此热门呢?

众所周知,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许我们听到应用心理学这个专业词语时,会感觉应用型很强,而且似乎很好找工作。可是我们暂且不论关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单说这门专业能够给受众带来什么。

据我所知,应用心理学所涉及的领域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等,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心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科学和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也许作为科学分支的心理学本身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带给我们很多心理学常识,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而且可以让我们用这一项技能来让自己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他高中毕业之后去军队,退役之后回学校重读选择的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我问他学这门专业明白了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其实你学一门专业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好像我学的应用心理学也是这样,明白应用心理学的精髓,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考研中选择应用心理学的学生确实很多,但是很希望他们是真正看懂了应用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和精髓才做出的选择,如此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2

    一、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1应用心理学方面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即实践能力

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出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技木能力,可以在民疗、行政、司法、工程设计、教育等方面进行教学及指导、咨询及服务、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国家人才储备提供资源,培养出的应用心理学方面人I可以在未来胜任多种工作,所以,扎实的基本知识结合实践能力无疑是培养应用心理学方面学生的重中之重。

1.2 实践能力与学生素质素养

应用心理学方面的人才表现出的最显箸特怔就是应用型。该专业的大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思想方法,还要掌握相关心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如测量、实验技能,心理方lii的教育、咨询技能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心理学学牛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服务于社会的水平的好坏。时根据调査媪不,我国应用心理学方面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方面最欠缺的恰恰就是对心理学应用的实践能力。

1.3实践能力与学生就业及发展

应用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专业性人氺。随着当今社会对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应用心理学方面的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来符合代的发展。何由于实践往往被学牛所忽视,待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由f专业实践能力的匮乏导致无法胜任工作的现象经常出现,所以严重的影响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牛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制约了在岗毕业生的发展空间。

1.4实践能力与教学改革

由于实践能力的匮乏,学校方面更加韋视了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时间方囱的教育与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节本上的知识而没有很好地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虽然学到了知识,但缺少实践的巩固往往无法U:学生真正的能够掌握知识,无法将书本上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所用.所以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教育的模式己然成为了普通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方向所在。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小培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现阶段普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社会所需,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全方面发展综合掌握相应知识。所以高校应当针对心理学课稈的特点重新设置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以书木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很好的融合进实践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牛的综合实践能力,理论知识讲究简明扼要,让学生口J以更好的理解,实践课程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结合节本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所用。这就需要对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要求,剔除掉一些书木上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尽吋能保证学生所学即所用,在缩减理论课程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牛实践时间的比例,有利于学生在间能力方囱的发展。

2.2 实践能力培养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

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韋视的是学牛:在理论知识方ft的积累,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T5本上的内容,没有实践辅助理论的方式很难让学牛理解所学内容。所以,想要提高学牛的实践能力,必须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剔除掉与专业性关系不大的内容以外,还应当注重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引入实践的内容,让学牛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的实用性,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祜燥乏味的情况,增加一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元素,例如加入专业知识辩论内容、情景还原短剧内容等,也口J以组织小组活动,社会调研、M络教学等来达到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2.3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和实践

实验是应用心理学教学过程屮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在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观察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对方案进行设计的能力,通过在计算机h完成一系列操作,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证明能力。学校方面应当重视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硬件方面的保证可以使学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实验的进厅与能力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保证可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保证实验的完成质量。

另一方面就是实践,辅导老师通过IF.确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的课题进行探究,完成资料的搜集,方法的选择,实验的设计,以及后续调研调查、结果统计,观点阐明,论义撰写这一整套的实践流程,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此外,针对实践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设立应用心理学方面的活动汁团来丰富学生课下的应用心理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7卜了学生对丁这门课程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4实践能力的专业见习与实习

保证应用心理学的见习与实习能够具有层次性及多元性,这就要充分将心理学对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的影响和就业分布情况考虑进去,从而构建满足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见习与实习的机制。为了确保见习与实习的质量,学校应当严格、谨慎、全方位的选择实践基地,优先考虑实习内容f富,效果显著且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见习与实习和过程屮有所收获,相关的规范要领,管理方法,考评参照,学校都应当详细的制定,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目的在实践过程中顺利完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由专、Ik教师指导,让学生进行见习与实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实践的地点,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提丁卜H己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十:专业力面素质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发展。

2.5学生实践能力考核

教学的导向是评价。理论考试几乎成为了传统心理学考核的唯一方式,缺少对技能的考评,因此形成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恶性循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保障应用心理学课程的质量,必须构建出一套完善、科学的实践考评体系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需要确保所制定的考评标准具有相当的规范性、专业性及严谨性。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外,增加对实践能力考评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全面发展,避免山现“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发生。在增加实践考评的基础h,脱离传统的考评手段,釆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判上学生不再被动的带有目的性去应付考试,而是主动的为了完成考评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在学期末的实践能力考评前,布置诸如情景短剧展示,专业知识辩论赛,心理咨询模拟,通过社会调研出调研报告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2.6专业师资队伍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在鼓励本校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创建条件供教师深造,学习,同时鼓励专业的心理学教育专家走进校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同时为学生构建-个更好地师资条件。

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观念,将推陈出新的教学理念很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摒弃掉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只有在教师转变理念的前提下,学牛小能够在教师的IF确引导中将理论弓实践很好地融合。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分包制,每位教师负责相应内容,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知识更具专业性,熟练掌握的教师可以更好的通过讲解让学生吸收,理解。

最后,在突山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不可以忽视掉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可本水倒置,要知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不但不能够顺利的完成实践活动,对于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解也不能完全掌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科研统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10-02

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应用心理学专业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包括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1]。可见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特别重视这两种能力。统计是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的科学。数据无处不在,作为一门和数据打交道的科学,统计学已被应用到各个科研领域。科研统计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目的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做准备,并为以后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统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恰当的方式描述数据[2]。但不同专业教材倾向使用不同的例子,如心理统计多使用问卷、量表的例子,同时侧重于统计思想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增强科研能力,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笔者是日常教学做了一些探索。

一、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应用心理学专业同时招收文科和理科生,尤其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本科生经过前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聚合与发散、正逆则反、联想类比的固化思维模式[3]。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安排高等数学的内容。同时文科生缺乏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对于没有数学基础的学生,接触统计学,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实例为主,结合上机练习,适当补充课后作业。而对于原理的讲解不是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应该重实践而轻理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类似真实的研究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究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锻炼统计应用能力。这一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数据、理解研究设计,以利于学生将统计思想融入生活实践和专业知识中。

二、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基于医学院校的传统,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负担比较繁重。如我校开设《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三门课程总课时为304学时。但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分析》为113学时。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学习医学课程对于突出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特色,促进学生的心理学与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十分重要且必须。但统计学知识的内容多,较难理解,课时相对不足,这是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在统计课程的教学中,不需要把过多时间花在计算和公式推理上,而应该重点讲解研究设计的思路和软件的操作,同时结合课后的作业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统计方法间的差异和关系。努力做到概念清晰,推理严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会方法。

三、选对教材,事半功倍

高质量的教材有两个基本要求:知识脉络清晰完整,反映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好的教材使得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目前在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使用的是《医学统计学》或《卫生统计学》教材。这些教材并没有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存在符号公式多,很多概念难以直观理解,或者案例、术语、符号和概念与心理学专业的表述不相符的情况。这类问题的存在,不仅为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心理学专业考研制造了障碍,也不便于追踪国外期刊,获取最新研究信息。特别是教材中的医学案例与心理学专业联系不紧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注意与《实验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增加调查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的内容,也可以从心理学核心期刊中选择一些经典文章,组织学生讨论,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方法灵活,提高质量

利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撰写辅助教学。针对科研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我校在2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请学术造诣深厚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从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始,导师对学生的科研统计能力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培养。教学形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使得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实际科研中普遍运用统计软件。计算机虽然可以使复杂的计算变得快速、简单,但也不能因突出上机操作而忽视原理的教学。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认识到思维比计算更重要。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软件完成的只是数值计算,但如何设计实验,选择那些样本,应用何种统计方法,如何解释数据都需要人去决定。如果对统计思想一无所知,就会出现“垃圾进垃圾出”现象。另外,一些新出现的统计方法未必有现成的软件可以使用。

五、强调思想,掌握内涵

统计思想主要包括:估计、相关、拟合、检验、均值、变异[4,5]。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用统计的观念及思想,去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性。应该先谈谈估计思想:我们做实验的方法常常以样本推测总体,这是对同类事物探索其规律采用的由此及彼的认识方法。一般样本必须与总体具有很多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又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这里强调置信区间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再谈谈相关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千差万别,在这千差万别的事物中中能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从普遍联系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些事物共变的情况。总体和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是能找到一些相互关联的。再谈一下拟合思想: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拟合的成果只是个模型,这种拟合思维方法反映的是一般趋势,而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反映的是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而以。然后谈到检验思想:统计方法是归纳性的思维方法,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所以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统计出来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然后谈谈均值思想:均值思想是指人们从总体上看问题,往往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尽量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求出事物的均值范围,也体现了思维的总体观。另外,最后谈谈变异思想:统计学研究同类事物、同种现象的总体特征,但是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总是存在着差异的,统计方法的使用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最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我们强调以上几个思想方法,真正掌握其中的内涵才能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特色发展,发挥优势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统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复合竞争力和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设置实施了学生复合竞争力提升暨“五个一工程”计划项目。主要措施是: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统计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专业外语》等核心课程为抓手,强调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组合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统计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能体会到提倡组合式教学法是十分有利并有效的。按照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尚不能满足组合式教学法的需要,很多东西还需要我们去探讨。能否在本科高年级阶段推行组合式教学法已有“文献选读报告和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在一起研究探讨,互相启迪,同时结合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进行,这样可能比较有收获。今后在教学研究中更要注重指导学生统计学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训练。对继续要读研的同学,指导他们本科高年级学习阶段就奠定一定基础,重视科研统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指导他们注重特色发展,尽可能发挥优势,提升专业方面能力与实践动手的能力。

应用心理学专业科研统计教学能力要得到提升,对心理学专业教师们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心理学专业教师不仅要有相当娴熟的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统计学知识,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能熟悉目前流行的各项统计软件,有一定的软件编程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们的科研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夏世龙.陕西师范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58-62.

[3]张成武.高三文科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5,(35).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团体辅导能力;评价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但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出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模式不足,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本课程应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练习、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结合理论和实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能力。

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脱节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出,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当前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仍是主要组成部分,缺少对学生团体辅导能力的训练,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能力,导致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1]。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选择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比如,课堂中穿插模拟团体练习,可以让学生对团体辅导有直观地体验和观察学习的机会,进行分组团体实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团体辅导能力,多种团体实践教学可以巩固专业技能。但是当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要采用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如考试、终结性评价等,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2]。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并未关注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的思维升级、认知提升、态度改变等因素,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致使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合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发展,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四)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特有的操作性,需要大量师资和教学资源来配合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团体辅导课程师资匮乏,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授课,并且教师接受专业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化,实践仅仅是知识讲授加课堂演练。另外,因为团体心理辅导还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机构较少,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的环境,导致很多实践只能停留在教师演示的环节上,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前接触团体辅导的机会少之又少,不利于毕业后开展相关工作[3]。

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探究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可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

在以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特点,应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目标[4]。因此,笔者将本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独立设计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具体而言,包括三个目标:一是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二是学会团体方案设计,三是具备带领团体的能力。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是基础,学会方案设计是成功实施团体辅导的前提,培养带领团体的能力是最终目标。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性都很强课程,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关实操技能,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达成此目标,因此,该课程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身—自我探索—总结三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团体活动的方式,灵活地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操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积极投入。第一,讲授法。在理论授课部分,教师采用讲授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团体辅导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团体实操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作为辅助工具进行知识讲授,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计算机等,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第二,演示法。观察学习是团体辅导技能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带领一个团体进行现场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可以直观地学习团体辅导中的技术、方法,为实际进行团体辅导做好准备。第三,实操练习法。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团体辅导的技能,而掌握技能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实操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团体练习,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训练技能[5]。第四,讨论法。针对团体演示和实操练习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修正。具体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一个共同问题的出现原因和解决办法深入探究,还要在讨论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发表和不断修订自己的看法,使团体辅导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重在体验、领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达成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目标。

(三)结合理论和实操的“四步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既要关注理论讲解,又要突出实践教学,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出以实践为导向的“四步走”教学模式,分别是理论授课、团体演示、分组实操和课外实践。第一步包括六次理论授课,讲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将在第1、2、4、6、8、10周进行。理论课是学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的基础,授课内容以团体发展历程为主轴,依次讲解团体准备、创始、过渡、工作、结束五个阶段,以及团体辅导在中小学的应用。第二步包括四次团体演示,将在第3、5、7、9周进行。教师带领12名学生进行一轮团体辅导,其余学生观摩学习,并做观察记录。团体演示根据团体发展历程设计,包括创始、过渡、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分别在相应理论课后进行,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每次团体演示80分钟,之后用20分钟对团体进行反思讨论。第三步包括五次分组实操,将在第11~15周进行。将班级学生分成4~5个小组,小组合作设计团体辅导方案,经教师指导修改合格后,分组展开团体实操。每次实操80分钟,教师轮流对各小组观察记录,之后教师用20分钟进行督导反馈。第16周进行分组实操总结汇报及本课程总结。第四步是课外实践,包括团体工作坊和中学团体实践。每学期教学实践周(两周)期间,授课教师带领一组学生连续开展5次以上的团体辅导活动。同时,教学实践周期间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到中学观摩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授课教师带领毕业论文组的学生需要到中小学开展6~8次团体心理辅导实践。通过这些课外实践,帮助学生在更深入掌握专业技能。

(四)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课程评价方式既能够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又能够有效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首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包括团体演示中学生的观察记录、分组实操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以及学生参与讨论,出勤情况。结果评价是对每位学生独立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行评价[6]。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评价。团体实操中如果单由教师评价,那么学生参与似乎仅是表演给教师看,缺乏主体意识。请学生对自己参与团体、实际收获进行评价,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团体辅导方案的水平进行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师范教育;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教育理论课,对培养合格师资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高师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不仅是高师学生职前准备所必需的,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有裨益。然而,目前高等师范公共心理学课的教学效果还未能体现设置该课程的目的,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导致高等师范公共心理学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很多,如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不够,定位不当;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材体系缺乏创新性、结构缺乏科学性、对象缺乏示范性、内容缺乏实用性、功能缺乏操作性,等等。有鉴于此,笔者在心理学教学中,就强化心理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教学与心理教育能力等方面作了些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一些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立足于理论与实际结合,改革教学内容

现行的高师心理学教材普遍存在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更新太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严重;教材结构松散,存在“条块分割”现象等。多年来,我们在改革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方面作了尝试。改革的宗旨是:紧扣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化能力培养。改革要达到两个教学目的:一是让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从事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素养;二是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知道怎样去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自身心理品质。

鉴于公共心理学教授的对象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不但要考虑上述“双目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到新世纪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要求。也就是说,高师学生不仅要了解未来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还要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和未来教育对象家长的某些心理特征以及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特点。高师学生不仅是未来的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能承担中小学心理研究工作。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某种体系,而应将中学教师所必备的心理学知识,按照“科学、精练、实用、可操作”的原则进行选择。

在知识结构上,教学内容的体系由导言及六篇十七章组成。通过导言篇,简介心理科学,使学生对心理科学及人的心理全貌有总体的了解;通过认知篇、情意篇、个性篇(共十章),讲授心理学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通过心理保健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阐明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通过角色心理篇(包括中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家长心理四章),论述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等相关的知识;通过学生心理研究篇,简要介绍学生心理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学生心理鉴定的基本技能。各篇章知识的阐述、论证注重科学性和内容的先进性。此外,每章都附有心理品质的自我测量,例如:可进行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自我测验,情感、意志品质的自我测验,学习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自我测验,等等。这些内容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能力结构上,教学内容通过“双主线”结构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心理自我完善能力。一是在各章知识特别是规律的阐述中自然引发出培养和教育的措施;二是学习每章内容后,都给学生布置心理自我完善的作业,并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测验。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教材结构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从“概念、规律、应用”三条主线展开,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课堂精讲。有些篇章,如心理咨询、家长心理、大学生心理、中学生心理研究等,因教学时数所限不能在课堂上详讲,则以通俗、详尽、便于学生自学的课堂讨论或实践作业为主。

二、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精讲与略讲相结合

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在教学和自我心理完善中的应用,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精讲的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应注重在理论的渗透性上下功夫,因为只有学好了这些知识,“迁移”才有可能,学生“应用”才会自觉。当然,精讲并非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而是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教师或以典型事例引路,创设诱人的故事情景,自然地引发出某种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或讲清某原理后让学生举出教学、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作例证;或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王国,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导出原理和规律。其他内容,则是教师提示思路或导引,扫清理解上的障碍,由学生自己导出命题或结论。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的知识点理解深刻,真正内化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讲授与心理实验相结合

人的心理由于不具有三维空间,故显得抽象难懂,为了变抽象为直观,由理性变为感性体验,我们充分利用心理实验仪器,尽量多地在课堂或课下让学生演示心理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另外,配合有关教学内容,我们还自制了一些简易的实验教具。如在讲到知觉的理解性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言语的指导在知觉理解中的作用,向学生展示自制的斑点图。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可以提高知觉的速度,向学生展示两张同样字数的卡片,一张由互不联系的单字组成,另一张上写着“向张海迪学习”。在展示中让学生体验理解的确提高了知觉的速度,并故意将“海”与“迪”写错,都少写一点,让学生体会理解虽然提高了知觉速度,但有时会让人忽视某些细节,导致错误。学生通过演示,亲身体验,不但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的原理,节省了讲解的时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对各章有关的内容,我们除了课堂上重点讲授外,课下还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自学,阅读有关参考书目,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写出提纲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例如,对“记忆的秘诀”“做自己情感的主人,不做消极情绪的奴隶”“意志磨炼面面观”“气质类型的自我分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性格的自我分析”等内容,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见解,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自己的心理世界,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自我完善的措施,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模式好”,“学习具有实效性和创造性”。

(四)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为了确保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完整性,我们尽力做到系统性地讲述。由于教学时数所限,有些篇章不能在课堂上讲述,但又是未来教师所必备的心理学知识与能力,我们采取了课下自学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予以解决。所开设的专题讲座主要有“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人格成长”“发展与成才”“学生心理研究”等,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专题讲座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效果良好。

(五)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为使心理学理论发挥其实用性,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强调在理论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具体做法如下。1.每章后都编有心理品质或能力的自我测量题,让学生通过自测更好地认识现实的自我,并为建构理想的自我提供参照系。对每章后面的这些内容,学生往往不用教师布置,都能认真、自觉地去完成,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积极性。2.每学期教师都有针对性地布置心理品质或能力的自我测量题,并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的自我分析(包括测量现象、探求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自我完善的措施等)。例如,围绕“心理发展历程的自我分析”“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沟通”等课题,让学生撰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报告。3.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堂讨论时的见解、心理品质或能力的自我测量报告、对某一问题的质疑或创新见解等撰写成心理学小论文。对优秀论文或在课堂上宣读进行鼓励与表扬,或在期末成绩总评中获得创新学分。这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钻研心理学理论的积极性,培养了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了自我,也强化了学生的创新研究意识和分析写作能力。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6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音乐史、中外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二、招生计划:

省份

山东

河北

辽宁

江苏

河南

湖南

福建

人数

8

3

3

3

3

3

待定

专业考试类型

校考

统考

统考

统考

统考

统考

统考

招生科类

艺术文理

艺术文理

艺术文

艺术文理

艺术文

艺术文理

艺术文

备注:具体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为准。

三、报名条件

1.身体健康,具有一定音乐艺术素质基础,符合2015年考生户口所在地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报考条件。

2.辽宁省只招收声乐演唱(美声或民族唱法)考生,河北省只招收器乐(民族器乐或西洋管弦乐)考生。

四、报名和专业考试时间、地点、科目

1.校考

省份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及考试地点

考试科目

山东

网络报名 

2月2日-3月6日

3月8-9日

网址:wsbm.sdzk.gov.cn/art

考试地点:报名结束后由考试院统一安排 ①视唱练耳 

②声乐演唱 

③器乐演奏

2.统考

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河南、湖南等省考生参加户口所在地2015年音乐类专业统考或联考(考试科目以当地招办公布为准),我校不再另行举行专业测试。

五、录取原则:

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考生所在省音乐类本科最低控制线,山东省考生专业成绩还需达到我校划定的校考专业合格线且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在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的投档范围内,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综合分满分为100分,折算公式如下:

综合分=考生文化成绩÷文化考试满分×30+考生专业成绩÷专业考试满分×70

六、入学: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凭《福州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学费8900元/学年。

联系电话:0591-22866857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