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居住人口的日益增多,能够容纳更多居住人口的高层建筑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了城市中较为普遍的建筑形式。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高层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施工也极具价值。不仅能够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本文就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高层建筑
所谓高层建筑,主要是指建筑物其本身的高度或者有效建筑层数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这类建筑被称为是高层建筑。由于各个国家所采取的标准不同,所以在高层建筑的规定方面也是大同小异的。比如,在美国,24.6m以上或者是7层以上的建筑都被称为是高层建筑,而英国则是将高度高于24.3m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在我国,从2005年开始对高层建筑进行相关的规定和定义,认为超过10层以上的建筑或者是高度高于24m的建筑统统被称为是高层建筑。通常来讲,高层建筑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是人口较为集中并且以建筑的内部竖向以及横向交通来缩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效联系距离,从而起到提供工作效率的目的;第二是可以有效的节约建筑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能够使其建设在城市的中心成为一种可能;第三是高层建筑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市政建设的投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高层建筑将会是城市建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城市生产和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将高层建筑作为建设的主要形式和重点所在。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施工工程量较大
高层建筑施工的工程量是比较大的,并且很多施工项目都会设计到很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多工种和多单位共同合力、共同作业的一种现状,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高层建筑来讲,其涉及到的部门和单位更是繁多,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就必须要协调不同单位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2、高空作业较多
高层建筑施工通常具有很多的高空作业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高层建筑相比于普通的建筑来讲,其建筑的楼层多、高度高,因此使得垂直运输的工作量较大。在高空作业中,要处理很多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运输人员之间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严防产生安全事故。
3、建设施工周期较长
高层建筑,施工的复杂性高,工程施工量比较大,所以注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也是比较长的。根据相关的不完全统计表明,普通的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周期大概在2年左右。在整个施工周期中,建筑的主体结构以及装饰工程,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长的,因此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措施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施工的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
4、施工深埋度较深
高层建筑自身高度比较高,而且体积量也很大,所以为了要保证建筑物本身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使其具有很好的规范和建筑标准,其地基基础的埋深度应该要大于建筑物实际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如果采用的是桩基,不仅要保证埋深度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五分之一之外还需要保证具有一层以上的地下室结构,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物后期的使用安全。基槽深度的测量,如下图所示。
5、施工要求较高
在目前大多数的高层建筑施工中,结构的主要材料基本都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这样一来就需要对于模板的加工、钢筋的连接以及整体结构的安全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重点把控和研究。与此同时,在装饰、防水以及消防等方面也要求比较高,上述的这些要求都需要在施工技术的选择和优化方面做出良好的保证。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析
1、台模的施工
所谓台模主要是由台架以及面板所组成的,是适用于高层建筑中各种楼盖结构的施工,台模形状与桌类似,所以称为台模。台架是台模的主要支撑系统,按照支撑形式可以分为悬架式、整体式和立柱式这三种。
2、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其安装一般都是需要依赖大型塔吊,这主要是因为塔吊的起重能力比较大,这就会提高钢结构的安装效率。高层建筑使用钢结构,就需要对测控、吊桩、焊接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和拆除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某大厦其高度为384m,分为地上81层和地下3层。该结构的主楼的中间部分是核心墙加上劲性混凝土的结构,外框全部是全钢的结构,主要通过钢梁、斜撑以及核心墙来连接26跟钢柱然后浇混凝土,这样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因此,盖大厦主要是以钢结构为主题,施工的过程中运用了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3、混凝土泵送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的使用量比较大,要求的强度也比较高,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采用泵送来输送混凝土。为了保证浇筑的效果,在泵送混凝土必须是要具有恰当的配比,同时还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泵机和布料机。目前,我国高泵程的混凝土主要是采取化学外加剂和掺粉煤灰的双掺和技术。这些综合的反应了掺合技术、外加剂技术、泵管布置铺设技术、配比设计技术以及泵车的操作技术和泵送设备的调试及时,可以不断的提高混凝土泵送的高度,实现更好的使用的效果。
4、支护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的土地使用面积比较有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被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建筑物开始向着高层发展,这些都将给高层建筑施工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保持和提高土地稳定性的这一个问题方面。传统的放坡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所以一种更加安全、更加经济性的探基础土体支护的结构体系应用而生。目前,钻孔灌注桩、排桩、钢板桩、水泥土墙等这几种支护结构在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对于个别由于土质因素或者是其他问题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也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支护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超危基坑要进行专家论证后方可施工,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 现代施工高层特点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conomy fast and steady,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the city,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city. Therefor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referred to a new heigh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antly sum up, exploration, out of a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uccess.
关键词:高层建筑 现代施工 高层特点 施工技术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of modern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工程施工技术也不断取得相应的新进展,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 如何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各种问题发生,将直接影响到工期和投资效益。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就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施工的基本过程都是按照逐层施工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从整个建筑施工要求来看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另外,高层建筑高空作业多、地基深度深、工程量大、施工技术高、工程工期长等六大特点。高层建筑地下室深,面积大,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1.1高空作业多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自身高度大,垂直运输工作量大,高空作业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1.2基础埋置深度深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要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的基础施工,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1.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些特点给建筑施工带来的阻碍,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
二、高层建筑中的现代施工技术要点
2.1 采用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其次,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最后,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2.2预制模板
由于针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的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综上,在施工采用的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控制施工工期,保障作业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爬模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3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三、高层建筑主要施工技术要求
3.1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和工期分别约占建筑物土建总造价的20%-30%.总工期30%—40%右。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5,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
由于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密集区,施工场地狭窄。因此,对邻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保护,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很严,而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是临时工程。基坑深度超过5m以上的项目,其边坡支护和基坑开挖、地下降水等均应有专项施工方案,且该方案应请富有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由项目总监审核后才能实施。
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
3.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会因气候和工作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在工程开工前,要按照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来配制不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强度试验,等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以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试验主要调整的是砂石、水混、含水率的配合比,在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计算,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在配比、原材料、搅拌控制严格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检查工作。由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而不注意养护时间,在对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制定完整的养护措施和具体方案,所以就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时应从人员、水源、昼夜、养护时间要求,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措施,同时注意根据规定不同水泥品种确定养护时间,并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工作。
3.3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面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
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加大筒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3.4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钢结构主要可分为高层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不同施工类型。由于钢结构的热传导性十分突出,导致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部件在经历火灾时,极易因火灾产生的高温以及相关灾害而招致毁灭性破坏。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考察建筑物的防火设施,防火装备及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设计与施工。此外,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其起重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因此,在钢结构施工中,吊装机械的安装与拆除,钢结构的测控、吊装、焊接等技术标准也应更为严格。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就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施工的基本过程都是按照逐层施工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从整个建筑施工要求来看,高层建筑高空作业多、地基深度深、工程量大、施工 技术高、工程工期长等六大特点。其主要原因是由高层建筑高度增高、体量增大, 带来了的施工差异。
1 .1 高空作业多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自身高度大,垂直运输工作量大,高空作业要处理大量的 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 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1.2 基础埋置深度深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 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1.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 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当然高层建筑还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这里笔者就不意义详细介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些特点给建筑施工带来的阻碍,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
二、高层建筑主要施工技术和相关要求
2.1 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和工期分别约占建筑物土建总造价的20%—30%、总工期30%~ 40%左右。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 /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5,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为此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造高层建筑的条件。
由于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密集区,施工场地狭窄。对邻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保护,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很严,而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是临时工程。基坑深度超过5 m以上的项目,其边坡支护和基坑开挖、地下降水等均应有专项施工方案,且该方案应请富有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由项目总监审核后才能实施。
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压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 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水比泥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时间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2.3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班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面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
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商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简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加大简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三、高层建筑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应用
3.1预制模板
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滑模法与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点 :( 1 )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 2 )只需将预制的模板进行组装,可有效缩短工期;( 3 )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随着建筑施工劳动成本的上涨,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预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3.2 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1 )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 、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
( 2 )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
( 3 )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3.3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 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总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在已形成的成熟工艺上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崔晓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J].建筑机械化.2009.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4
关键词: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带动了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水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作为我国建设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耗材量较多、施工工艺的技术含量要求高、交叉工序和作业较多以及结构类型较为复杂等特点,由此对其技术发展的要求也就提出个更高的要求。下面就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而言,简要介绍高层建筑相关的施工技术。
一、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施工除了跟多层建筑在主体结构的施工方面有相同点以外,也必须表现出了自身的施工特点。
(一)高层建筑的高技术和高作业
高层建筑顾名思义,就是高度比较高的建筑,这样的建筑结构,就造成垂直运输工作量的加大。同时,高层建筑的施工就意味着高空作业量也比一般的建筑施工要大,高空作业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制品和建筑人员的垂直运输等工作都要到位,尤其是对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防止高空坠物事故的发生,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我国高层建筑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也与低层建筑所需的材料不同。低层建筑以砖混为主,而高空建筑则需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并且有逐步发展钢混结构的趋势。因此目前的高层建筑大多数都是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作为主要的机构材料,而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技术主要以现浇为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施工的难度。
(二)地基处理技术复杂
高层建筑为了实现其自身整体上的稳定性,所以在地基的埋置深度上一定要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12,而如果采用桩基的方式,其埋置深度至少要达到建筑物高度的1/15,而且至少需要一层地下室。这就意味着,高层建筑的基本埋置深度往往要达到20米以上,这种深度的建筑施工,对地基的处理上的技术就较为复杂,尤其是建设在软土层上的高层建筑,由于技术施工方案的多样性,选择方案的不同,其所需的过程造价和所需的工期都不同,这也是高层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点之一。
(三)高层建筑集中管理和多方协作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和工程量巨大,在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也比较多。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往往是采取设计、准备和施工的同时进行,其工程的分包涉及到很多的建筑单位,相互协作的关系涉及到很多的部门。这就是高层建筑施工计划中的组织管理和协作之间的难度加大,所以必须要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四)施工周期较长
低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施工的平均工期一般为十个月左右,而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量大和技术含量高,其平均工期一般要达到两年以上,而且高层建筑受季节的影响较为明显,也相应的增长了施工的周期。而目前我国对于施工周期的缩短上主要采取的是将建筑架构和装饰工期的相应的缩短,而且选择不同的模板体系所需要的施工周期也不同,由此选择合理的模板也是缩短工期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基础技术
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和工期分别约占建筑物土建总造价的20~30%,占总工期的30~40%左右。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有如下特殊性:
1.基础埋置较深
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5,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层建筑一般将地下室建成三~四层,深达20多m,所以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造高层建筑的条件。
2.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风险较大。
高层建筑在城市鳞次栉比,施工场地狭窄。由于邻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保护,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很严,而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是临时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这是地下工程极其富有变化的领域,它包含土力学强度与稳定问题、位移变形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岩土性质不同而差异很大设计施工不当,极易发生基坑工程事故。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首先,要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其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
(三)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上述要求与结构合理、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这种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
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由于转换层位置越来越高,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也时有应用。对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及带转换层筒体结构这两类转换结构,通过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变化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刚度比、转换层结构与其上层结构侧向刚度比。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
对上述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对转换层位置较低的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控制侧向刚度比可以控制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
(四)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自身独特的建筑施工特点,在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求都较高。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一定要在施工的各个方面牢牢把握对这几个方面内容的控制,灵活的将各种技术运用到具体的建筑实践当中,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高质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曾晖.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 广东科技, 2009, (24) :9-11
[2] 易小军.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11) .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5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工程施工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因其独特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舒适且功能多样的生活工作空间和环境,但也正因为如此,高层建筑施工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难点,具体而言,有如下三个方面:
1.1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量大,建筑施工周期较长,一般为1~2 年左右,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P从建筑本身来看,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楼层高,总体面积大,因此相应的工程总量也大。Q楼层高会增加施工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进度。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则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越来越难。再如,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在高层建筑中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也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问题。
1.2结构复杂,施工技术难
现代社会越来越追求个性化,高层建筑也是如此,于是,很多构造独特、复杂的建筑应运而生,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广东省就有很多标志性建筑,如广州铜钱大厦、广州中信大厦、广州塔等等。但这些建筑都不同于一般的高层建筑,不仅“海拔”高,而且设计都很复杂,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建筑―中信大厦左右翼对称的结构,国内第一高塔―广州塔“小蛮腰”的造型等等,都展示了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对于高层建筑不仅设计困难,而且在施工中对技术要求高,这就需要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施工技术要点,从而同时保证高层建筑的外观和质量。
1.3管理复杂,地基要求高
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高层建筑需要的人力、物资都较大,施工现场的人员、建筑材料一般也都流动性强,这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同时也会造成的一定的危险因素;此外,高层建筑对地基的要求也比较高,一方面,对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进行测量和计算,要保证地基的深度能够承载建筑主体结构的高度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从广度上关注地基的情况,以免受到大气压强的不利影响。总之,要遵循建筑物高度不同结构不同,地基要求也不同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2.1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其混凝土的使用量较大,而且由于高度原因,混凝土的运送常常使用泵送技术,所以说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为了保证浇筑施工的工期和质量,应该准备相应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除此之外,混凝土在配比的比例上也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当前,我国混凝士的泵送技术采用的是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满足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满足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不断增加,此外泵送到顶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施工中的效率。
2.2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主要包括各种轻型、高层中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组合等钢结构。钢结构生产往往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而且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简单快速的优势,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钢结构也存在它的缺点,那就是其热传导性很容易导致火灾发生时对高层建筑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说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施工现场的防火设施必须完备,相关防火装备和避难场所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防火规定进行。另外,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时,塔吊的起重能力对于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除了要严格控制钢结构的测控、吊装及焊接技术外,还应该对塔吊等辅助设备进行严格的安装控制。
2.3逆向施工技术
所谓逆向施工主要是指在高层建筑物内部进行中间支撑桩柱的浇筑,同时,沿着地下室的轴线进行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的浇筑,以及向上逐层的进行地上结构的修筑。和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这种施工技术有着以下的优点:第一,这种施工方法内部支撑的刚度更大,能够有效的防止基坑的变形,此外对于附近地下管线、道路等的沉降影响也能有效的减弱。第二,这种施工方法在进行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施工时,地上和地下的施工能够同时进行,可以有效的缩短建筑工期。
2.4滑升模板施工技术
滑升模板施工利用的是滑升模板系统进行施工,它主要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三部分,在进行这一施工时,首先需要在建筑物的底部,沿着结构的周围设置高1.2m的滑升模板,不断在内部进行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同时利用液压提升系统,沿着混凝土中事先埋置的支撑仟进行滑升,这样―步一步的进行施工,直到达到相应的高度为止。采用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中模板和支撑材料的使用数量,同时模板的拆装时人工费用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和质量大大提升。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其模板一次性投资多、耗钢量大,对立面造型和结构断面变化有一定的限制:施工时宜连续作业,施工组织要求较严。
2.5混凝土施工技术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我们知道,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首先,耍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其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疑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旋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
参考文献
[1] 李伟,王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6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现状
1.1 “高”
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水平要求比较严格,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探讨及完善。目前国内多层、低层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高层建筑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并逐步发展钢和钢混结构。因此,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特色。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
1.2 “深”
深,是指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 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 20m 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1.3 “大”
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5 万 m2。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1.4 “长”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季节性施工不可避免。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2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1.5 “密”
密是指高层建筑施工条件复杂。高层建筑一般在市区施工,建造在密集的建筑群中,因此施工用地紧张,要尽量压缩现场暂设工程,减少现场材料、制品、设备储存量,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工厂化、商品化的产成品。施工时还必须保护相邻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不遭损坏,一般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均要采用妥当的挡土或加固措施。特别是在基坑降水及邻近建筑物的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地面、道路及地上建筑物是否有裂缝产生及其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造成对市政工程及相邻建筑物结构的破坏。
2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和工期分别约占建筑物土建总造价的 20~30%、总工期的 30~40%左右。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有如下特殊性:
2.1基础埋置较深。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 1/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 1/15,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层建筑一般将地下室建成 3~4 层,深达 20 多米,所以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造高层建筑的条件。
2.2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风险较大。高层建筑在城市鳞次栉比,施工场地狭窄。由于邻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保护,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很严,而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是临时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这是地下工程极其富有变化的领域,它包含土力学强度与稳定问题、位移变形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岩土性质不同而差异很大。设计施工不当,极易发生基坑工程事故。基坑深度超过 5m 以上的项目,其边坡支护和基坑开挖、地下降水等均应有专项施工方案,且该方案应请富有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由项目总监审核后才能实施。土方工程包括大量土方挖运和拆除支护以及回填,有的工程土方量很大,如何挖运是重要内容。拆除支护支撑,也是在设计方案中应考虑的问题。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箱基和筏基的底板较厚,特别是厚筏板其底板混凝土常达 3~4m 厚。
2.4正确处理好主房与裙房的基础关系。这是建筑功能的需要;高层建筑往往设置主楼与裙房,并必须连结在一起。主楼高裙房低,沉降不同。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必须防止两者间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其符合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降水及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主要涵盖了变配电系统、照明电路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安全防范体系、电路布线系统、通信系统、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等众多施工环节。基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构建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耗电设备种类繁多、电气系统结构复杂、铺设线路工艺复杂、方式多样、对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需求较高、电能消耗量大、自动化集成控制程度高等特点。因此针对各个电气工程施工环节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思路充分适应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在照明系统的构建中,我们应本着事前控制的原则,在土建施工中便考虑周全,对楼道内、走廊中及车库、电梯等场所的照明系统以及安全应急照明、高层室外环境的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环节施工进行预留到位处理。基于高层建设高度较高及居民住宅分布密集的特点,在防雷接地的设施建设中我们应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科学的按照防雷类别进行细化施工,并利用建筑桩基、地梁及柱内的主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引下线,同时确保其建设数量的达标,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4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5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能否持续、健康、高效服务的关键环节,一旦高层在投入使用后发生供水系统断水或排水系统堵塞现象,那么将会使用户日常所需的水源连续供给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该施工环节我们应本着安全、可靠、高效、连续、畅通的水源供给原则,对管网进行科学布置设计与高水平的建设施工。在高层建筑室内的给水管道施工设计中应确保其不穿越重要的变配电房间、高层集中通讯控制机房及大型的网络枢纽控制间等,不应为了施工便利就将其布线从生产设备的上方通过。另外高层建筑内部生活给水及排水管的埋地铺设环节也应做到科学有序,不能将两管道进行就近交叉铺设,其平行距离应在半米以上,给水管在上、排水管在下,且交叉距离不应小于0.15 米。当进行给水管道的隐藏敷设时,不应将其直接设置在建筑的结构层中,而是应通过穿越地下室及高层建筑外墙的方式进行暗敷,且对于穿越屋面的管道部分应通过选择防水套管设置的方式为其进行必要的防水保护。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效率、高标准、科学的,规范的施工原则,依据各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秩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适应性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强基础施工建设,因地制宜、安全规范,才能最终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在复杂的体系结构中找出头绪、理清思路,依据用户的丰富需求开展人性化施工设计,并促进高层建筑各项工程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切实为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涛:浅谈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科技资讯,2010年,第21期。
[2] 刘玉芹: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科技信息,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