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1

关键词:竖向交通与水平交通、疏散口、规范、研究

一. 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佛山市魁奇一路北侧和汾江南路西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超高层塔楼建筑高度不超过180米;地下三层,地上裙楼四层,裙楼屋面有九栋超高层住宅/公寓塔楼,是一个集客运站、商业、住宅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塔楼部分共有9栋,其中A1、A2、A3、A4、A5、A6、A9栋为超高层住宅,A7、A8栋为超高层商业大楼。最高建筑51层,高度170.5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按一类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二. 总平面消防设计

本地块位处佛山市禅城区繁华的地段。地块的北面是小区内支路,南面为城市主要干道。地块东侧也是城市主要干道。

高层建筑与周边建筑间距大于13米,。各栋塔楼均有外墙面直接落地,长度大于主楼建筑1/4周长,并大于一个长边。区内沿裙楼建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在主体建筑沿街面结合消防车道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三.平面功能和消防设计:

地下三层和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房。

机动车库防火分区面积

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区(地下二层东南角有1个

地下商业防火分区面积

首层西侧为客运站、东侧为商业区。

客运站车场防火分区面积>5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接出首层室外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客运站落客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为1个独立防火分区,并作为准安全区处理。本层防火分区面积>4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

各栋住宅或公寓塔楼均独立疏散至首层室外。

二层西侧为客运站、东侧为商业区。

客运站车场防火分区面积>5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即楼梯间)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

客运站候车厅防火分区面积

客运站后勤办公区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本层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后勤区防火分区面积

三层为商业区和电影厅。

商业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本层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后勤区防火分区面积

电影厅防火分区面积

四层为商业区、餐饮区和电影厅机房办公区。

商业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本层防火分区面积>4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即楼梯间)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30米。

餐饮区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后勤区防火分区面积

各层各防火分区均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消防设计难点:

客运站车场防火分区面积较大:首层客运站车场约7000O,二层客运站车场约9000O。汽车库规范上规定: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多层汽车库最大允许面积为5000O。考虑到该区域功能单一、人员少,且交通流畅,目前将该区域作为一个的防火分区处理:

首层客运站场南侧和东侧为防火墙,北侧为架空层,西侧敞开,区内设置并加强送排风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最不利点到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客运站落客区内设置2个直接出首层室外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车场与落客区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组合分隔。车场与落客区人员疏散独立设置。

二层客运站场与客运后勤办公区、商业区采用防火墙间隔,西侧敞开,区内设置并加强送排风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最不利点到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客运站候车厅独立成一个防火分区,主要用防火墙与客运站场隔断,局部采用钢化玻璃与防火卷帘组合分隔(6组约6米宽),候车厅人数按最高峰900人计算。

商业中庭防火分区面积较大:首至四层的商业区,各层内部设有位置不一、曲线弧形的大型中庭,并通过中庭连接各商业区,各层中庭面积相加将近1.5万O。《高规》规定,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商业营业厅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O,目前远远超出规范要求。

考虑到中庭在垂直空间上错开,处理防火卷帘较为困难,同时考虑到商业内部疏散问题,目前将各层中庭部分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形成亚安全区域。(参考目前在建的佛山东平项目相关内容)

与中庭接驳部位采用防火玻璃和防火墙分隔,并对钢化玻璃增加水喷淋系统;部分开向中庭的小商铺(最大面积不超300O)按防火仓处理;亚安全区内首层最不利点到室外疏散口不超过60米,二层及以上最不利点到最近疏散口不超过30米。亚安全区内疏散宽度独立计算。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字: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 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地产项目发展迅猛。同时,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对土地的集约化和高效化开发要求更加迫切,于是城市综合体这一新兴物业形态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中高端商业复合地产开发的主流模式和城市升级更新的重要载体。城市综合体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拥有写字楼、购物中心、公寓、酒店、文化娱乐中心等三种或以上能够产生收益的业态; 建筑面积一般在 10万平方米以上。此外,它还特别强调城市、建筑、市政设施的综合发展。

一、城市综合体及特点

所谓城市综合体(HOPSCA),即将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生态公园(Park)、购物(ShoppingMall)、会议会展(Convention)、高层公寓(Apartment)等多种都市功能集合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功能复杂而又统一的,与城市有机协同、功能业态间高效集约和互为价值链的建筑、建筑集合体或建筑街区,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其中,商业功能可以形成最佳商业活动圈;写字楼功能为城市商业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办公空间;公寓功能使人们在商业繁华区内就近享受丰富的娱乐生活,促进各种娱乐休闲业的发展;酒店为综合体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与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相结合,形成最能推动商业中心发展的动力。城市综合体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

城市综合体是一个集聚各种城市功能的建筑集合体,各种功能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将城市综合体有机联系在一起,这与城市综合体形成的特点密切相关。其特点有: (1)容量巨大性。(2)建筑集群性。(3)功能复合性。(4)交通网络化。(5)人流密集性。(6)环境生态性。(7)物管人性化。(8)布置均衡性。(9)效益统一性。(10)设施现代化。

二、以商业为极致因素配比综合体街区的混合功能

一切空间形态构成都是由其基本的生活行为决定的,而在当下开发模式单纯以商业为主的城市综合体占到当前城市综合体 45%~65%比例时,我们在设计综合体时便找到了侧重所依。在中国,有“集市”就是城市的最初雏形的看法,可见商业与城市发展的渊源;城市综合体作为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作为城市发展重要载体,其设计理应是以商业作为最为极致的主导要素。工业化时代强调城市明确的功能分区、理性的功能联系,以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更加强调多元文化生态、弹性、紧凑、精明增长等关键语境,城市空间布局也因此发生巨大转变和重构。因为城市综合体要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实现自身布局的合理性,当然要考虑以上因素。商业将成为“城市空间结构中最永恒、流动的胶水,不但把分离的城市元素不断地连接起来,而且促使其演变、转化”。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与发展,使商铺向空中的集聚成为可能。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一般包括商务功能、客居功能、购物功能、餐饮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会展设施等,它往往跨越几个街区,具有庞大的规模。此外,城市综合体往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集结点,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以提升综合体的人气。复杂的功能构成和巨大的交通流量对城市综合体的空间整合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大混合、小分区的原则成为处理城市综合体中多元经济实体之间复杂矛盾关系的一把钥匙。

当我们回顾历史,把建筑形式与社会话语权形式进行某种对照,不难发现建筑场所时空构筑与社会权力话语的重叠与一致性,即社会权力将会拥有物化形态,使人在身心两方面同时地、不自觉地陷人这种权力话语形成的秩序之中。真的会很惊奇地发现精神与物质居然能以此种无声的方式瞬间转换。而在当下时代,建筑与城市的空间构成应更加突出开放民主的风尚。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有序化的实体空间模式,通过对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将公众利益、商业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重新整合。而开放空间正是城市综合体叙述的主线,为民众自发公共活动创造条件,使城市公众资源的意义彰显。城市综合体中开放空间的营造手法多样,典型实例如博多运河水城“点+线”的动线空间构成,柏林索尼中心则采用“同心圆十放射线”的空间构成方式,将与周边环境沟通的通道收束在一个巨大尺度的内聚式公共空中;而东京六本木综合体作为日本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而制定的城市复兴计划的典范,通过从地面到屋面的多种多样的广场、街道、绿地形成了独特的游廊一般的立体系统。而这种东西方不同的“点+线”、“同心圆+放射线”也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异样。

三、现代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

商业空间设计与其他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它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封建社会的集市、庙会,从封建社会的店面招牌到资本主义的商场店铺和包装广告,发展到如今现代商业街的星光璀璨,都显示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商业空间的发展是随着商业活动及环境的发展而演变的。远古时期,人们在集市上将商品直接摊在地上,并有意识的分类陈列、展出,这是最早的商品陈设形式。今天,我们常看到有专门摊位的夜市,就是沿用了古人集市上的展示方法。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店铺行会,商业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清明上河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店铺的展示和商品陈列的场面,这期间,有了专门以低价收购别人的物品到异地以高价卖出的商贩,在一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则有了一些通衢要道、驿站、渡口等地方为往来各地的客商和货贩提供食宿和客栈,流动的商铺也逐渐变得相对固定起来。固定商铺的产生,使各种商品交易汇聚在一起,商业区随之扩大和发展起来,这便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输出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这些新的商业形式,如旅馆、餐馆、休闲娱乐等。在当代的购物空间中,随着商业环境的发展成熟,单一的购物空间已经发生了变化,商业广告、餐饮娱乐、各类演艺等多种商业形式或公益演出也加入进来,越来越密切的与购物联系在一起。

现代商业空间的综合功能和规模在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在购物的同时,需要能满足其他各个方面的要求,所以现代商业空间不仅仅只具有“买”与“卖”的功能,在商业环境的设计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商业环境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下面几种趋向:

1社区中心化

现代商业中心都配备有银行,可以很好解决在购物活动中产生的经济费用。另外,大都市购物中心的开放空间逐渐担负起社会交往中心的作用,许多商场前的广场,就为市民们提供了各种社交活动、集会以及私人会晤的交往场所。我们可以看到,一到晚上,这里便聚集了许多中老年人在排练舞蹈、锻炼身体。这种类型的开放空间中,配备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设施,如邮政、图书馆、证件办理处,银行等,使市民可以方便的解决社区的日常生活需要。

2演绎元素的注入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星在商场里举行签名售书会,还有各类电影会等商业活动。商业中心人流量大,有很好的促销效应,这样一来,明星们可以借助商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商场又可以借助明星的到来,增大客流量,增加商机。另外,在节假日,有些商场会上演许多节目,这种表演使营销形象变得引人入胜。这些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现代生活方式。

3 餐饮业与商业环境相结合

如今餐饮业都“傍”上了大商场。大都市中几乎所有的购物中心都把购物与餐饮结合在一起,在众多高档商厦的楼层里夹杂着冷饮、咖啡座,或者开辟出独具风味的快餐广场、休闲茶座等。而在以前,有些人是很忌讳餐厅开在大商场里的,因为开设了餐厅,就会有巨大的油腻腥气,但现在颠倒过来了,仔细想来,大商场开餐厅优点不少,一是环境好,装潢精致,又少了马路边的喧嚣;二是和购物联姻,兜兜逛逛,累了、饿了,足不出门,就在商场里找一家餐厅舒适地用餐。大商场里的餐厅多以茶餐厅、西餐、牛排、简餐为主。发展至今来自各地的特色餐馆都进入购物中心,以尽量为人群提供方便、舒适与享受。

4 购物加娱乐的模式

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将电影院、夜总会、游乐场等等娱乐设施也融入了购物中心,给商场带来了更多新的活力,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商家提供了商机。人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其他的娱乐活动,满足了现代人们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逛累了,可以去商场里的电影院看场电影;绿地缤纷城顶楼的儿童游乐场,就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很多人们都是为了带自己孩子去游乐场才进入商场的。在节假日,消费者购物之余的娱乐与餐饮,既方便了顾客休闲心理,也为商家提供了商机,更活跃了商业环境的气氛。例如:一个三口之家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周末共同来商业中心,主妇购物,孩子则可游戏。相应的文化活动、表演等给他们带来了一丝轻松。另外,商业空间的商品信息及科技展示为孩子带来知识,而相应的综合服务如餐饮等也为主妇免去了往日的辛老,品尝美味晚餐,使举家共度良宵,享受休闲的快乐。

四、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关键原则

1综合判断原则。

城市综合体形成后是否能正常运作,要靠开发商综合判断。判断分二部分,首先是对所在城市的市场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与判断,这是宏观层面的,仅从所在地区的市场状况及潜力入手判断这座城市发展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其次,因为综合体项目所包含的形式种类比较多,而且各种形式都存在市场成熟性的问题,所以还要有针对各业态的专题研究,也就是相对微观的判断。

2设计市场化原则。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要面向市场,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标,因此,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方案也要市场化。设计方案的市场化指的是:建筑师的概念设计方案必须提供给市场专家或商业策划、运营专家甚至重要商户,由他们提出基于市场角度的修改建议,这一阶段,三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必须经过几次循环,才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最终设计方案的市场化理念,具有市场准确度。设计方案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传统设计与现代商业运营的结合。

3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综合体最终是为城市居民、消费者和旅游者服务的,无论建筑体的公共空间和内部空间,都是高度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在建筑规划设计、结构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园林绿化、区间布局、配套施舍及安全等方面都有硬性指标,这些硬性的指标是为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服务的。既要方便集客和商户经营,又要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性,给百姓创造更好的景观文化休闲空间。

4慧眼识地原则。

城市综合体的项目选址和发展规模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得到准确的定位和

识别。首先,城市综合体项目的位置选择对于项目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它在城市现状中的地位,二是它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其次,城市综合体可发展规模的判断,简单地说就是容积率研究。平衡好市场、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明确项目做多大规模比较合理。

5刚性规划原则。

城市综合体复合了商业、办公、居住、生活娱乐等各种生活形态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于一体,需要将项目建筑功能和商业功能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中,引导和主导一个城市或城区的功能定位。其商业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编制必须以所在地城镇建设规划、人口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为依据进行编制,以实际街区或项目用地进行策划,用科学分析的数据和策划报审,突出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目标的完美结合,实行城市再造与城市文化内涵的融合。

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是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约性”层面切入城市发展本质,把城市的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城市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一种城市实体。城市综合体开发影响着前期战略规划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项目价值和城市发展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所以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志颖.商业空间设计[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8.

[2]郭立群.商业空间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

[3]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2011 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发展报告[R].2011: 4

[4] 闰峨.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5]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 2009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调研报告[R], 2009.

[7] 穆建玮.二三线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运营的要点[DB /OL]. 2008 - 12 - 8.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3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生态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city synthesis has become a major city construction is hot,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ecological desig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rive large and complex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necessit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xpound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city complex and improve construction of synthesis level suggestion.

Key words:City complex; Ecological; Design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大型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实质上是一种土地实用功能的综合利用,对于周边城市建设和项目开发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及带动作用。

1推动城市综合体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

1.1生态化是城市综合体构建的内在要求。

以往以功能区为划分依据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生活成本上升、交通压力增加等诸多问题。城市综合体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高级城市形态,又称为“城中之城”。它是城市生活要素如商业、办公、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三项以上的组合,并且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1.2城市综合体是以围绕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城市综合体是在生态化、系统化思想的指导下,由三个以上的业态组合而成,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促成健康、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共生。

1.3生态化是当今世界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共同要素。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总结吸取前人成果并完善创新的过程,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当今世界各地成功运营的城市综合体,无不在生态景观方面具有突出的建树。如日本东京的六本木城市综合体,世界上首个城市综合体─法国拉德芳斯。正因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舒适感受,从而增加了建筑的生机活力。

1.4 城市综合体生态化建设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抓好城市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水平,是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城市综合体作为当前城市开发的主流模式,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表现形式,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区域资源的整合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当前城市综合体生态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在建和建成综合体的生态化水平参差不齐。

城市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水平最直接地反映在于项目建成后的效果上。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市中心核心区内的综合体规划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其生态化建设程度也相应较高;而在非中心区块,综合体停留在不同建筑形态的简单叠加,生态化建设涉及很少。使城市综合体不能实质性发挥作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定位和辐射带动周边项目的区域标杆建筑的功能。

2.2主管部门对综合体生态化建设的品质要求不高。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是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大主体与城市开发商推动、协作的有机过程,而其中政府发挥着主导推动作用。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发起推动者和宏观规划方,政府有着企业所不具备的人才资源集聚优势、信息资源集散优势、资金资源集中等优势,可以并且应当在推动城市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引领、推动和监督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对综合体的开发管理更注重其开发规模和开发进度,而对其品质把控标准不高,尤其对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

2.3开发建设者对综合体生态化建设的认知不足。

作为一种在中国近几年兴起的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迅速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掀起开发热潮。但对于其基本内涵、内涵外延,对于一个成功的生态化城市综合体的基本要素,不同业态间的有机统一等问题,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还是城市开发商,都还处于一个初级摸索阶段,需要加深对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的本质性、系统性的认识。

3、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符合的原则

城市生态建筑设计在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环境的要求下,还要保护好自然环境。总结城市综合体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的需求来评价的。在能源和物质材料的选择上,应贯彻实施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思想。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保持原有自然环境,并得以延续。

(3)合理布局。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将减少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纳入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

(4)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佳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提高总体功能。

4提升城市综合体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建议

4.1成立领导小组,开展专题研究

当前城市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开发商经济实力、研发能力、人才资源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此时需要政府作为强有力的一方提供支持。特别是成立专门研究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对城市综合体的生态化建设这个命题进行专项深入系统的研究,把什么是真正的城市综合体、其开发的目的和评判标准、成功运营的基本要素、生态化的内涵外延、生态化在城市综合体开发中的实质含义、生态化对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影响等都研深研透,从而为城市综合体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导向 。

4.2探索相关机制,全程引导监督

首先是在土地招标文件中将综合体的业态功能配比、景观绿化率和绿化结构、建筑低碳节能标准等加入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并行的基本经济指标体系,明确建设导向。二是提高综合体地块开发商的投标准入门槛,把开发等级资质、开发规模、已完成项目的品质,综合体建设的经验等纳入投标单位竞标资格中,从土地招标阶段就开始筛选出优秀的开发商参与建设。三是在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阶段提高综合体生态化建设指标的权重,邀请世界知名城市综合体项目的主创设计师、环境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到项目方案审查中来,以提高综合体设计方案的生态化水平。四是加强生态化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在园林绿化办或其他相关建设管理单位设置专人力量,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生态建设指标的完成情况检查,实行奖惩制度。五是组织在建及竣工综合体项目生态化建设水平的综合评比,对优秀项目实行奖励,并由政府推动进行社会宣传,以提高参建开发商的积极性并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4.3加强宣传培训,提升综合认知水平

理论研究成果最终要落实到相关从业人员身上,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当中。对于综合体生态化建设命题的研究成果,应当作为依据,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城市开发商、设计师等进行学习培训,阐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提高对城市综合体生态化建设的专业化认知水平,提高对城市综合体生态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认可度,从而增强在实际开发建设管理中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5结语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城市综合体有着自身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但是它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建设生态型城市综合体,不仅需要科学有效的规划,更需要有关政府部门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建设与发展对策。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实施中做到建筑的有机布局、营造优秀的的环境设施、便利的交通运输,实现城市的良性、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晓玲 浅谈城市综合体设计思路[J].民营科技,2011(10).168

[3]吴放. 城市综合体研究[J],现代城市,2009,(3)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4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分析

商业综合体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牌与居民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不断在大城市中涌现,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综合经济体,同时,商业综合体涵盖的项目也是非常多的,从餐饮到教育,从娱乐到运动等等,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所以,对商业综合体内街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对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品牌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简述商业综合体的基本介绍

(一)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

探究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就不能不提城市综合体,这里先对城市综合体做一个简单介绍以便于更好的表达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理念。城市综合体,简单的说就是在城市内部,对经济、政治与文化集中利用的综合区域,它是以众多的建筑作为基本载体,同时将商业的五大核心功能融合在一体的巨大功能中心,被人形象的称为“城中之城”。而商业综合体虽然是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中转化而来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1]。所谓的商业综合体,就是经城市中的居住、商业、办公等多种功能区进行组合,使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并能够相互互动的有机整体,进而进行升级与转化,具有多功能、高效、复杂而且非常统一的集合体。

(二)商业综合体建筑群的基本特点

1.周密的交通枢纽

商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处于城市交通的密集集合点,它能够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其具有的超高信息集合体,使之几乎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

2.密度的高度集中

作为城市的集中体现,商业综合体具备着稠密的人口,便捷的交通使得这里的功能具有集中性,也使得城市建筑得到大规模运用,提升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3.整体统一性

商业综合体之中的建筑风格十分统一,其中的建筑风格相互补充,互相影响,从外部特征来看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风格的独特显示出了不一样的商业气质[2]。

4.功能复合性

商业综合体中的任何一种功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实现了完整的生活配套,个体系之间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对于整个商业综合体而言,这样的形成使其更具有完整性。

二、商业综合体内接空间设计基本原则

(一)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

1.布局合理

作为一个商业的集合体,其必须根据人的消费习惯对其进行合理布局,使其的建筑所在位置与人的消费习惯相符合,这就需要进行实地的考察与调研,最后进行科学化的布局,最后达到较高的艺术性。

2.空间艺术性

当人走在商业综合体中时,能够有效的辨别方向,对于各建筑物留有印象,以便于确定自己的位置,这就需要商业综合体具有的空间艺术性,使其能够提升商业综合体的艺术水平。

3.强烈的节奏感

行走在商业综合体中时,能够感受到建筑与周围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秩序感,建筑风格虽然多样但不突兀,或许阴暗但不压抑,让人感觉到愉悦[3]。这种节奏感能够让人感觉到强烈的归属感。

4.合理的比例

建筑的大小有着明确的规定,以此打造出来的新的建筑综合形态,使建筑能够产生合适的比例,犹如在纸上的图像,界限明朗,结构清晰,使人置身其中时有着强烈的安全感。

5.公共空间良好的比例尺关系以及强烈的层次感

商业综合体中的公共空间有着大小合适的层次关系,使人不至于因为所占面积较小而失去了空间。空间的层次感使得建筑本身更加具有人性化的风格特点。

三、商业综合体内街的设计方案

(一)改善微环境,提升商业街的自然因素

由于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热岛效应”,导致商业综合体内街的炎热状态。对此,城市的规划部门对商业综合体要进行详细的绿化。商业综合体可以栽植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松林等植被。同时,增大城市的水域面积,避免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较为严重的事故。积极采用具有观赏性的植物,一方面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为商业综合体的整体氛围更有利于商业综合体的正常运行。在进行植物栽培时,要进行合理设置,既不能使植被之间距离过大,又不能太小,影响了行人的观赏。

(二)增大步行空间的奇特性

步行街的合理设置就能够使商业综合体更加人性化,是人的步行更加舒适,因此在商业综合体人的步行舒适度与休息设施的数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同于其他道路,商业综合体在道路设计以及路面铺装上应该更具独特性。能够形成这种感觉的只有将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使空间具有节奏感,不断吸引行人的注意力,有着明快的节奏的同时,又不会产生繁琐的感觉。

对街道进行合理划分后,在每条街道的交汇口进行升级,使内街具有独特的景观,形成一种连贯的标志性建筑,这样就能够不断吸引行人的注意力,使行人随时都有着新鲜感。

(三)打造舒适的休闲环境

同步行道路一样,在满足行人的休息需要时,增加环境的创新性。在座位的形式上,以及座位的位置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创造力。对于座位的选择要慎重,避免座位的距离太近,增加了陌生人的情感距离,在科学研究下,制定最好的距离,既能拉近人的距离,又能够把环境的舒适度提升上去。

四、商业综合体内街的建筑设计方案

(一)在城市中的位置设定

商业综合体集城市各功能为一体,对于区位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讲,商业综合体一般选择在交通枢纽附近。用高密度的城市道路带来丰沛的客流量,以此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现代商务的复杂化,人们对于商业综合体内街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进行商业交流,更看重的是其衍生出来的品牌文化,比如教育、餐饮以及休闲等相关业务,所以对于区位的选择尤为重要。

(二)内街空间利用

建筑师在进行空间设计时,最先考虑的是其功能,将单一的空间模式演化成具有复合型、多功能的建筑类型,将其进行合理优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内街的各建筑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比例,并且相互影响,达到设计之初的功能设计要求。

(三)建筑整体效果

观察建筑形态,对城市的立面进行调整,使内街建筑的立面组合得到统一。同时对建筑的规模加以控制,配合着色彩的利用,考虑夜晚在灯光下的视觉感受,结合营造的商业氛围,共同使建筑的整体风格得到完美体现。

结语

商业综合体内街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不断为城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商业综合体还有很多急需改善的地方,包括对建筑风格的设计、道路的规划路线等。由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经验不足,所以,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一方面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摸索与创新,为营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商业综合体内街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敷.西城天街商业综合体内街优化设计[J].重庆建筑,2010,9(1):17-19.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动线分析;雕塑;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阎良位于古城西安东北部,距市中心70公里,总面积244平方公里,地处渭北地区中心位置,是中国的航空城。

大营房位于阎良中心地带,是一片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城区。现如今要重新规划改造这片城区,这不仅为阎良城市建设起到了空间环境质量的改进,而且还改进了人的生活质量,这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设计改造!它不仅要对大营房整个空间进行整体构思和重新安排,更要以人为主体,因此建立阎良地标型的商业综合体是不可或缺的,中航城市广场呼之欲出!

中航城市广场在大营房区域建设,其特点是依托阎良航空城,以中国航空人的精神,成就城市辉煌梦想的理念,进行商业开发与规划[1]。由于本项目位于阎良中心地带,因此,此处的商业动线要讲究连贯。在规划中要考虑拆迁和新建的种种问题,这无疑在城市规划中是最综合、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类。考虑到繁琐的拆迁、综合性的地貌改造以及东西两侧的动线比较弱等特点,中航城市广场将通过采取不同的情景化手法将人流引向商业综合体。

1广场人流量动线分析

人流量动线是商业综合体的骨架,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人流动线的设计和规划上[2]。人流动线设计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主脉,中航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人流动线设计规划将指导整个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见图1)。这里我们先从人流动线概述、人流动线人性化研究开始分析。

图1人流量动线图

中航城市广场连通商业风情街――后街业态区域,人流动线主要分为人流入口、社区入口、车辆出入口、未来人流入口这四条主线路。在这其中还有三条辅线路为较强车流动线、较弱车流动线与较强人流动线。通过这四条主线路和三条辅线路,可以概括为水平人流动线和垂直人流动线,这些动线在空间上的塑造,使商铺各个铺位都能充分展示,通过主力店和有特色的中庭店的吸引、最大限度的让人流经过各家商铺。这就好比一磁铁,聚集了大量的能量,拉动了人群的有效流动,使逛商铺的人群均衡分配, 这就是中航城市广场人流分配的特点。

中航城市广场南北方向各有两个出入口,南侧及东西分布了其他楼宇主要出入口,而景观人流主要来自商业区的北侧及东侧,南侧为次要人流方向,人流主动线基本环绕围合商业楼宇,主要分布在北侧及东侧,南侧为商业后街漫步休闲人流为主,景观设计方案功能分区主要由前广场区、后街商业区及东侧广场区为主,配以东西两条商业过渡带及停车区组成。这些考虑充分的人流动线人性化的研究分析,通过水平与垂直这种空间序列的组织、整体感的设计塑造,打造出魅力的空间,最终吸引和引导人流。

2广场雕塑小品设计

中航城市广场雕塑小品设计上以“生命活力”为设计理念,以“天空树”雕塑小品作为方案表达载体。设计力求融入西式风情(美欧小镇购物街模式)和购物环境(橱窗式购物),结合阎良区航空城人民的审美情结,在中航城市广场商业中心的西北入口处配置“天空树”装饰小品(见图2)。这种具有不可复制的招示作用的雕塑,与中航城市广场人流相互呼应,又相互独立,空间感的设计基于建筑规划框架,通过建筑形式与地面铺装相呼应,营造开放、半开放、独立消费体验空间。中航城市广场商业中心通过水景、天空树、广告柱作为项目商业展示面。

图2广场雕塑分布图 图3 后街效果图

风情街区设置不同尺度的商户延展空间,结合情景雕塑、景墙、改造的大门,营造时空穿越的情景街区,丰富步行街购物的趣味性,为城市生活塑造一个理想的购物、娱乐聚集场地[3]。此处我们要打造阎良饮吧一条街――后街,这里为每个商户设立室外独立的空间,扩大了他们的经营面积,设有咖啡茶座、西式冷餐、户外凉亭,结合箱体绿化、灯具照明、雕塑、水景的设计,营造出风情街的感官效果,相信能为生活在航空城的人们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聚会、休闲、浪漫场所(见图3)。

3广场绿化景观设计

中航城市广场的绿化景观设计方面,用意打破普通的方正格局,采用一些三角形式的花坛组合成现代时尚的元素,营造热闹、前卫的氛围感。运用三角形式的绿篱花坛和草皮、花灌木、乔木组合成一个个立体的空间,从而把楼前主广场区、停车区、景观过渡带区、后街商业区、航空文化区合理分配。最终为整个设计增加了序列感和三维立体感,丰富了人的视觉层次,增强了商业氛围的活跃感,从景观营造方面提高了商业地块的品位和地位。

中航城市广场的北侧景观主要以广场铺装的开阔空间为主,配以绿化带点缀,加以具有招示标志的logo及情景雕塑使整条街区富有一定特色。景观方案铺装总面积约9589平米,绿化面积约为1500平米,水景面积约为68平米。打造优雅而不张扬,奢华而不浮华高品质休闲商业综合街区。

商业街区主要围绕可经营的再生空间营造,在尽可能保持场地对建筑外立面开敞的同时,利用植栽、艺术构筑物与建筑本身围合创作一个更多人性化尺度、艺术精神的再生空间,并且以这些空间为基础,利用售货亭和户外家具营建景观化的购物消费外场,让季节销售、节庆商演和公共艺术活动主导景观场地的动态使用。针对街区狭长背街区域,方案针对性的提出了艺术化、景观化解决方案,使原本僵冷的场地变成可经营、可盈利的景观空间[4]。

局部绿化方案中,跟进对阎良区公园北路种植的实地考察,现在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带破旧严重,对此进行了拆除,将原有行道树移除,并设计种植国槐29棵,下层套种大叶黄杨篱与红叶石楠篱交替种植,已达到良好的隔离作用和美化街道的效果,有些植被的叶子会根据季节变化变换颜色,比如红枫,夏天时是绿色,秋天是红色。商业建筑楼前种植池内,设计种植小叶女贞篱,并种植丛生大叶女贞,达到点缀街景的目的(见图4)。因此中航城市广场的景观种植中,我们保留了原有芭蕉及原有的法桐,种植丛生大叶女贞,增加色叶季相变化,下层套种红枫,配种小叶女贞篱与金叶女贞篱以及毛鹃,并配种红叶石楠球,搭配大叶黄杨球组团种植,形成完整的有层次的组团种植(见图5)。

图4 种植配套分析图图5植被效果图

4结语

通过规划设计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中航城市广场的功能主要包括:集会功能、商业贸易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绿化功能以及起到了整合阎良中心地带繁乱无章的区域规划功能。

(2)影响中航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原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规划)和微观(广场的性质和功能、广场位置规模和人流量、广场原有条件、广场的空间环境、广场环境要素)两方面。在人流动向规划方面,需要调研分析人流习惯的动向、大众行为消费心理和设计者对区域的简单细化等方面。中航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是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以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表现的结果。

(3)中航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充分把握阎良区中心空间体系分布系统原则、控制绿化比例、考虑人群消费的方式、突出阎良区航空城个性创造的特征、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性原则。

(4)为了打造出属于阎良航空城自己的商业综合体,中航城市广场在效益方面不仅包括景观效益、生态效益,还包括了符合这片航空城的社会效益,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

(5)结合众多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成功实践实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了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的趋势,在阎良这片航空土地上进行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阎良区经济与商业的发展,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石丽. 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寻求与表达[D]. 西安:长安大学,2008.

[2] 陈.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3).

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范文6

关键词:铁路客站 综合体 杭州

杭州铁路东站作为亚洲最大客运枢纽之一、全国九大铁路枢纽站的“收官之作”已开通运营,中国大型铁路枢纽客站的建设暂一段落。作为城市和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客站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较之以往传统客站,其设计理念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显着变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最后完成,汲取了前例精华而成的大型客站综合体,承担着综合交通、城市建设、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角色,发挥着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

一、概况

杭州铁路东站位于城市东部,与主城区相连,坐地铁至市中心武林广场4站距离,西湖景区6站距离;是沪杭、杭甬、宁杭、杭长(及拟建的商合杭、杭黄)四条高铁和沪昆、宣杭、浙赣三条普速干线铁路的交汇点;站房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相连的东西广场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站场为18台34线(预留磁悬浮3台4线),汇集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磁浮交通、干线铁路、地铁客运、公交、出租车、运河码头、公共自行车系统等多种交通方式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一体,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巨型客站综合体,日均客流量可达25至30万人次。东站的建设带动和加速了城市和公共服务建设,以杭州东站枢纽为核心的城东新城用地面积9.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400万平方米,规划总人口20万人;已建成的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与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组成1小时的交通圈,通达全国。

二、客站综合体的引领作用

(一)城市新中心的引擎

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路客站作为带动城市人口和服务功能的动力,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铁路客站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城市对外旅客交通的发送,也具有综合多种交通方式,使旅客安全、快速且直接地到达城市各个区域的职能。同时,客站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渗入城市中心区,把城市中的多种经济、文化、信息功能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隶属于城市的、带有各种复杂而明确功能的综合体,以满足整个城市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在杭州市政府的建设纲要中,城东新城被定位为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集现代服务、旅游集散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高效、高速的城市新中心,显然,东站枢纽的建成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步,被称为现代驿城、都市门户。城东新城综合体将多种都市功能集合,形成高业态复合、高强度开发、高交通可达、高密度活动、高地标魅力、高技术集成的城市中心。届时,城东新城的商业配套将由点及面,形成规模空前的商业体系,并承担起商务、休闲、新型服务业、居住等多重角色。今后,以新东站为中心,一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各综合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道路、连廊、地下轨道相连;将逐步建设完善六类产业开发枢纽区域,一是大型博览会,吸引观光人流;二是科学园区,形成高科技创新产业;三是贸易和会展中心,加强国际性会展功能;四是学术研究和行政中心,引入科研机构和政府办公区;五是大型企业总部,推动枢纽总部经济发展;六是具有较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机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配套。同时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新城公共空间和亲水平台;这些项目打造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杭州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

(二)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

杭州东站枢纽和宁杭甬高铁的开通使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这四个长三角支点大城市之间实现了1小时交通圈,实现了长三角区域交通无障碍,杭州东站枢纽正处于中心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之间的一种关系。虽然区域只是空间概念,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区域经济主体,但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有效增加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为合作创造条件,使相互的合作进一步密切。长三角中上海、杭州、南京等传统经济强势地区将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宁杭甬高铁和杭州东站开通后三个月统计,杭州市区经铁路达到和发送的旅客日均共增加了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27%;而区域内其他地区也将分配到一部分人流,同城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成型,高铁经济圈应运而生,经济交流更易扩大到高铁所连接的区域城市。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逐渐深入,可以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根据不同地区之间的特点,整合各类资源,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借助高铁契机,是完全可以走向共赢发展的规模效应之路。

(三)最大化的社会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对出行的要求也逐渐从单一的原始的交通需求变为与商业、休闲、居住相结合的多重出行体验,追求出行的快捷性和舒适性。铁路客站综合体不仅仅是一个中转站,一个旅客的集散地,也是一个为旅客和消费者提供充分和舒适的公共空间。和充满多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

1、综合化的城市功能

对于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而言,站房候车大厅长463米,宽143米,商业夹层近2万平方米,具有优美的室内景致和宽阔的视野,摆放着近5000张舒适的座椅,引进了多种商业餐饮业态,以及金融、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既是候车区域,也是休闲场所;地下一层的出站层宽60米,两端和东西广场地下大厅相连,中间有多个与地铁和出租车连接通道,整个空间长度超过600米。站区东、西广场是以交通疏解、旅游集散、商贸展示为主导的区域,广场地下空间分为三层,进行了多功能的开发利用;其中西广场面向杭州主城区,东广场紧邻新城区;在功能系统化分区的基础上,充分完备了城市公建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市域短途客运站房、邮政支局、公交枢纽站房、旅游集散中心、公安警务用房、游船码头和大中型车辆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等。这些系统化的功能构成了综合体的框架。

2、城市交通现代化

杭州东站站区为环形高架路交通体系,城市交通路网主要由两圈“井”字形主干路和快速路配套构成,铁路线两侧有着较密集的道路相连,缓解了铁路对城区的分隔影响。东站的换乘交通集中在广场层和出站层之间,无论是铁路与地铁、公交、市域短途、旅游大巴和出租车及社会车之间的换乘都在室内进行;有两条地铁线路经过东站,目前在一条线路运营的情况下,分流了近一半到达旅客。站区内配置了100多部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广场层也配置了数十部,构成了综合体内部立体交通体系。整个区域的城市交通体系彻底改变了往日的面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3、城市文化的象征

由于杭州城市发展战略为东扩,形容为正在由“西湖时代”迈向“钱江时代”;因此,杭州东站综合体的建筑形式以主站房为核心,建筑风格以“钱塘潮”为主题;站区西广场两侧的建筑也以舒展、起伏的形态为设计原则,通过体量的虚实对比,形成波浪涌动的建筑造型,寓意了钱塘江“层波叠浪”的美好意境;站区东广场建筑形态借鉴了“富春山居图”的意境,将高层建筑的巨大体量转化成高低错落的两组建筑群,并将高层和低层建筑整合为一个连续的整体,从而强化了“钱塘山水”的自然意境。整个综合体有着钱塘江大潮一样的动感,传承了杭州“精致、和谐”的悠久历史,走向“开放、大气”的美好未来。周边的园林式绿化和水景景观的点缀,为旅客和市民提供了一个高雅、悠闲、便利的好场所,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现代观光景点;它既是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要道,又是城市的一处景观。

三、我国铁路客站综合体的发展还有待完善

(一)建设体制有待统一

作为城市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铁路客站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能脱离其所在的城市地理区位环境、交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单独存在;客站综合体的建设是一项大型复杂工程,是一项多企业、多行业、多功能的建筑项目,又是为众人提供的大型公共设施,因此,客站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建设,不只是铁路、市政、地铁、公交、出租汽车等各单位自行规划设计所能解决的事,必须集这些单位的集体智囊,群策群力,这样,才能确保设计规划合理性,使机能得以实现,才能节省资金、人力和物力,避免因各自为战,所造成的设施不全或设施过多,建筑群体不协调,影响景观等弊端。如能打破行业、管理、投资体制的分隔,在属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统一的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成效可能会更好。

(二)经济效益有待追求

客站综合体在满足自身功能需要的同时,还应充分实现经济效益以维持自身的竞争力;相较于一般的客站,其交通系统的快捷,服务的效率,环境的品质,对各种功能要求的适应性,对其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发挥,都具有独到的优势。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型客站综合体与其投入相比,还难以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目前,以车站票价服务费为主的收入和部分商业广告收入还不能支付运营费用和部分建设成本。因此,单纯以大候车厅和大出站层为主的站房设计理念的经济性还是欠缺的。应该结合我国实际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尤其是大型铁路客站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选择前提下,分析具有我国特色的铁路客站综合体的设计对策,创造和提升铁路客站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三)内外交通信息网络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杭州铁路客站综合体与城市各区域和周边城市公共交通还不够完善,高效的城市交通网还未形成,没有快速道路与城市的快速通道相连接,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综合体内部的立体交通网络的设施数量不少,但是与综合体各种功能结合程度较低。综合换乘效率不高。运营后出现的“打的难”就是代表性的体现。对于客站综合体这种庞大的空间系统,一套完善、便捷、明确的城市交通网和内部交通换乘系统是十分必需的,是其综合功能效能发挥的关键。信息网络系统虽然也有,但是,为旅客直接服务的范围不够广、配置少,旅客和来到客站的人们应能查阅到来自当地各种各样的资料,可以在这里获取当地乃至全国道路交通、旅游、商业、医院、停车场、生活设施、各类活动、天气预报、科学情报等多种信息,还可以在地铁车站、汽车站、商店、停车场等场所获得交通信息及其它的信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直接获取各种数据,了解现况,优化管理。其它诸如公用电话等设施也是不可缺的,有待落实。

(四)“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待落实

我国铁路客站的管理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到站的人流先经过高架层到达,再通过安检进入到室内候车大厅,再经检票口检票上车;这样做便于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乘坐地铁和公交到达的旅客,也影响了其它类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国外,普遍的做法是采取开放的综合体管理方式,尽可能使更多的人使用客站内的各种服务设施,而不仅仅局限于乘车的人。在大型客站综合体站的建设运营中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第一前提,为此而增加的投资是值得的。

目前,我国大型铁路客站以杭州东站的开通运营为标志,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就;但是和国外优秀的同类项目相比,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随着社会发展和周边配套建设的完善,以及客站综合体在运营中自身的建设提升,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铁路客站综合体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铁路杭州铁路枢纽杭州东站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

[2]中南建筑设计院.杭州东站站房建筑设计方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