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企合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1

一、切实做好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消防监督

《消防法》中明确规定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工程图纸,必须经过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审核,《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中也明确了新投产设备要执行“三同时”的规定,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项电力工程达不到“三同时”的,电力企业第一防火责任人应拒绝验收。从一定意义上为消防、安全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电力部门的消防管理人员应从规范、标准入手,重点是审核有无违反规范和标准的地方,消防设施的配置和消防器材的种类是否满足实际安全运行条件,布局是否经济合理,运行是否安全可靠,同时也应避免因主管领导未交办,我不插手的思想。因为供电企业任务繁重,主管领导也有一时工作疏忽时候,所以供电企业保卫(消防)部门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从全局利益考虑,切不能因小失大,严格认真地履行《消防法》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二、严抓细管消防设备施工与安装质量

目前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名目繁多,施工安装水平相差很大,技术人员力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电力消防管理部门协同有关施工管理单位,严格把关,选择施工安装质量好、技术力量强,讲信誉的单位承担消防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的选择应归口管理,防止多口选择施工单位,引起消防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上的混乱,这是确保消防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关口,要严格控制管理,基层单位消防设备的更新、改造、迁移工作,应统一经电力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招标和委托施工安装,公开招标和委托施工安装,不是撒手不管,施工单位安装质量的好、坏与否,对供电企业能否可靠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应协同施工单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防患于未然。

三、抓消防设备的质量选择

近年来,生产消防设备的厂家不计其数,从国家大中型企业到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遍及全国各地,产品生产的销路竞争相当激烈,随之而来的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消防产品未进行国家技术监督单位和电力部门的技术鉴定和审验,未取得相应的合格证明,就急于上市销售,有些产品相当低劣,一旦选中这些产品会给消防设备使用单位带来不少麻烦,留下事故隐患,同时也会给供电企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到电网的安全。既然如此,消防设备的选择,电力部门的消防管理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严加管理,就是国家认定的消防产品厂家,也由于某些原因有个质量优劣问题,不可冒然随意选择,既是在质量好的前提下,各厂家的技术力量、生产优势、工艺精度各不相同,特点各异,设备性能以及应用范围也各有区别。因而选择消防设备也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安全、可靠的产品,不能盲目订货。货比三家,优中选优,是消防设备选择的指导原则,不可放弃。我们电力企业保卫(消防)部门不仅要当好防火安全方面的参谋,而且也应做好消防设备选择的参谋,把好消防监督检查关,防止低劣消防设备产品进入供电企业。

四、消防验收与中间检查管理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变电所和配电室外的消防验收与检查,是一项很严肃认真的管理工作,供电企业保卫(消防)管理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消防设备施工规范和安装标准方面的专业知识,验收工作要有理论依据,不能凭主观愿望和想当然来判别施工质量和安装工艺,验收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施工安装质量达不到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的应及时要求工程承担单位查明原因,及时更正,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不要姑息迁就,这是防止发生火灾事故的重要途径,施工质量与安装质量的现场综合检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范标准的要求,不能掉以轻心,这样做才能通过验收检查,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为消防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五、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管理

供电企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从消防设备安全运行角度上来讲,主要是及时查找一些失效或锈蚀严重,即将到报废期的灭火器更换和充装工作,对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一定要依据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运行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能带病运行。供电企业保卫消防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来。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加油站;防火距离;安全

中图分类号U4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46-02

1 加油站现状

目前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点分别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社会加油站点。从检查情况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加油站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操作规程规范,硬件设施较好;社会加油站中部分站点由于建设年代较久,设施设备落后老化,防火距离不满足现有规范要求,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家庭式经营站点,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未取得相关证件即开始无证经营,安全条件不具备,给周边居民及建筑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站点设置过于密集,增加安全隐患

为了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各地道路建设及城市规划需与之相协调,因而在新的道路区域会新建一定规模的加油站,而在此之前建成的个体经营站点却未曾搬迁,导致部分加油站点相互间距不足100m,笔者在检查中就发现某个镇在不足3km的街道两侧设置了4家加油站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2 部分站点未经消防机构审核、验收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第十四条对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规定如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而现实中,一些小型加油站由于历史原因或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均未通过消防机构审核、验收,未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进行审批建站,因而存在站点设置不合理、站内布局不符合要求、防火距离不足等先天安全隐患。

2.3 部分站点防火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一些加油站虽然证件齐全,手续完整,刚建站时与附近建筑、道路等防火距离均符合规范要求,但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新建道路不断增多,这些已设置站点与周围新建建筑、新增道路的防火距离已不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2.4 部分站点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一些个体经营户由于受自身教育所限,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也从未制定任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甚至对未经专门培训的人员就安排上岗,无论老板还是加油工都不了解自己所在站点的火灾危险性,更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某些加油站虽然制定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但显然不符合本站点实际,只流于形式,不具操作性,更落实不下去,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2.5 各类明火源难以控制

《消防法》第二十一条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然汽车加油站多建在道路两侧,过往车辆频繁,周围环境复杂,各类客观点火源仍然存在。

3 降低加油站火灾危险性的建议措施

3.1 科学选址,严格消防审核、验收

当地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加油站的建设,预留出一定的土地供以后城市发展需要再建加油站使用。在站点选址阶段,应结合当地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反复论证。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国土、商务、工商、安监、消防等部门在进行项目许可、审批时应严格执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及其他相关法律规范,建议将消防部门的审核、验收结果作为其他各类许可的前置条件,强制性执行,实行一票否决。

3.2 加强监督,及时消除后天患

火灾隐患是依附于时间、空间而存在,不同时期它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执法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加油站的动态管理,要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站点、站点内不同区域实施针对性检查。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消防法》中有明确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前款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3.3 强化教育,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

通过对众多加油站火灾案例的分析,不难发现事故原因的核心离不开人,即人的思想和人的行为。多数火灾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负责人在思想上对消防安全不重视,对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不严格,缺乏安全教育。为了吸取以前事故教训,加油站内部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本站点的消防安全管理。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消防安全教育,定期开展灭火演练,让每名员工都能了解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加油站初起火灾扑救方法和疏散逃生技能,使其具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4 预防明火,全面控制潜在点火源

在加强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上,预防明火,控制点火源显得尤为关键。站点营业期间,不得使用电焊、气焊,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动火操作时要备有消防器材,并派专人现场监护。在管理好内部员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的监管,要在站点内醒目位置设置严禁烟火、禁止使用手机等标志,严格落实进入站区严禁吸烟,禁带火源,汽车熄火后加油,摩托车在指定区域加油等制度,严禁站内从事车辆检修、敲击铁器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防止外来因素造成火灾。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3

十二五期间,珠海市提出了“三高一特”产业规划,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珠海智能电网产业。学院紧扣产业规划,重点对接智能电网产业智能用电环节,提出了大力推进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深化“行校企联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的课程体系,与珠海市太川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学校实训和企业岗位实习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掌握智能安防设备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并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从事楼宇、家居、社区智能化管理的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1 课程依托

高职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时效性,教学内容必须依托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自2005年成立,成员由珠海市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众多单位组成,每年定期举行会议。会议内容其中包括探讨行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教学情况现状和改进方法等方面。通过多方交流,共同调整和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使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更加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学生毕业后和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极大地提高了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

2 行校企互动 协同创新

2.1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

以往的校企合作更多的停留在专业教师到企业走访调研、会议交流、签署协议等表面层面上,很少有更实际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是学生培养环节的主要施教方,在校园教学和企业岗位之间起到桥梁的左右,这座桥梁是否可靠高效、直通便捷直接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有利条件,专业教师定期到相关安防企业从事一线实践工作,包括智能安防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由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熟练的施工人员在实际项目中传授宝贵的真实经验,培养实际技能。教师将实践所学通过消化、吸收、总结,合理调整教学项目内容和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2 企业专家授课

专业定期请企业相关专家来校园开展讲座及参与授课环节。系列讲座主要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熟悉行业发展、专业内容、就业情况、技能需求等,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发展目标。专家授课安排在本课程实训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环节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践环节。校内实训教学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目的是熟悉智能安防的基本设备、操作、维护等内容;校外实训教学主要面向有本行业就业意向的学生,目的是熟悉实际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工作,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岗。这种教学方式摆脱了大而全、浅而粗的硬性教育模式,也避免了企业对应聘者不熟悉和岗前培训的问题,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受到企业和学生双方好评。

2.3 校企合作编制校本教材

安防相关的教材很多,但是雷同率也比较高,内容陈旧。智能安防设备是发展非常快的,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又不相同,不同地区的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太川电子推出的智慧社区体系是国内最前沿的智能安防概念,未来将引珠三角领智能安防领域的发展。学校携手相关企业共同编制适合本地需求的校本教材,将最实用的技能知识和最先进的行业发展理念同时引入,让学生在掌握实用技能的同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这样的人才毕业时就非常熟悉行业情况,避免了毕业即落伍的尴尬。教材由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分析,直接从企业实际项目库中精选,根据项目资金、项目需求、项目场合、施工要求等分为几大项目情境,每个情境分为几个子情境模块,包含项目咨询、项目仿真、施工准备、模拟施工、项目验收等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储备型人才。

2.4 职业资格证书

随着安防行业的发展和大量岗位需求,职业资格制度也逐步完善起来。它是职业能力考核的证明、及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由于费用较高,学校鼓励有就业意向的学生考取安防工程师、安防项目经理、智能楼宇管理师等相关证书。

2.5 职业技能竞赛

学校每年举行科技节和职业技能大赛,教师培训指导,并邀请企业专家做评委点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项目和智能安防安装调试项目鼓励学生活学活用、改造创新,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为企业选拔了优秀人才。每年的竞赛获奖学生在求职应聘中都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4

【关键词】老年呼吸道感染;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01

老年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多发疾病,其发生和老年人机体抵抗力降低,气道黏膜系统功能受损以及气道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大量使用抗生素无法收到良好治疗效果。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本研究探讨了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7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联合方案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62-79岁,平均(68.25±2.11)岁。发病时间1个月-3年,平均(7.51±0.32)个月。单一方案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1-79岁,平均(68.45±2.58)岁。发病时间1个月-3年,平均(7.47±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单一方案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每次将0.5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持续滴注9天改为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每次0.5g,每天1次,治疗6天。

联合方案组则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和单一方案组一致。每次将0.5g阿奇霉素注射液和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持续滴注4天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每次0.5g,每天1次,治疗11天。

两组均治疗15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细菌试验转阴时间、X线胸片正常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时间;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显效:症状消失,细菌试验转阴、X线胸片正常、实验室指标正常;有效:症状改善,但细菌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指标有一项未恢复;无效:细菌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指标有2项未恢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 两组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相比较

联合方案组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高于单一方案组,P

2.2 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相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相近,P>0.05.单一方案组有2例出现恶心,1例轻微呕吐;联合方案组有1例恶心和1例呕吐。

2.3 两组细菌试验转阴时间、X线胸片正常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时间相比较

联合方案组细菌试验转阴时间、X线胸片正常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时间短于单一方案组,P

3.讨论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阻碍细菌转肽过程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广谱抗菌作用,且阿奇霉素在组织中浓度为血液浓度10-100倍,可发挥广谱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PA产生的生物被膜具有良好穿透性。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可发挥协同作用,强化疗效。

本研究中,单一方案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方案组则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方案组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高于单一方案组,P

综上所述,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实验室指标,促进炎症吸收和细菌转阴,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顺莹.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573.

[2]张莹莹.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6,6(23):80-81.

[3]韩红燕.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对老年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2):69-70.

[4]周忠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83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215-216

[5]包永建,黄迪佳,宋萍等.探讨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8):257-257.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卓越计划;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82-02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向[1]。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新时期,要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近年来工程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全国首批CDIO工程教育试点学校和“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的

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合作方式、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对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途径。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从2000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织,在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四年的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2]。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或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如果说CDIO模式是国际工程人才教育改革的成果,那么“卓越计划”就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尝试。2010年,为了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支持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3]。

二、CDIO模式与“卓越计划”实施路径比较

无论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还是“卓越计划”,要适应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就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以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研究两种模式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合作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其中,自动化专业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械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

(一)培养方案制定

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主要依据[4]。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工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控制工程领域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工程师。

机械专业旨在培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现场应用型高级机械制造工程师。由于该专业是“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因此采用3+1教育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内培养,第四年在企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为确保充分发挥企业学习阶段的作用,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了具有企业特色且详尽的企业培养方案,规范了该阶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计划、指导人员、毕业设计的安排等内容。

(二)课程体系设计

自动化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课、素

质教育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该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46%。此外,依托校企共建实验中心的优势,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CDIO教学理念,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核心实践教学体系,即“421项目教学”体系。通过4个三级项目,2个二级项目,1个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三级项目以单门课程为基础,旨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综合性设计项目,能够有效地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级项目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总结与提炼。项目进行中,学生经历完整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通过“421项目教学”训练,学生能够在认识、操作、应用、综合创新设计方面得到训练,形成逐层深入的实践教学特色,学生得到了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5]。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顺序控制系统模块、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CAD/CAM模块、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九个模块。九个模块涵盖了“卓越计划”对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此外,结合机械行业和合作企业发展需求,增加Solidworks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工艺、三坐标测量技术等内容的讲授和实践。为了保障企业培养阶段的顺利进行,增设了“企业实习预备专业知识概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文化背景,补充相关专业知识。

(三)校企合作方式

高等工程教育要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要求,就需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本文中的两个专业采用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将企业引入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

自动化专业在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该专业还与三菱电机、通用电气、西门子、博士力士乐等公司合作,建成了23个形式多样的工程实训中心,并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适合工程教育的新教材。借助这些校企合作平台,自动化专业开展了项目教学训练和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机械专业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企业亟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讲课,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情况,掌握企业实习所需的预备知识。合作企业通过对卓越班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此外,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了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企业学习计划表,开展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和答辩工作。

(四)考核与评价体系

CDIO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是带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6],其反馈通过考核与评价体系实现。理论课程的考核一般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构成,实践课程的考核则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自动化专业一级项目的考核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四个环节的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前四个成绩由各阶段指导教师负责,考察和监督学生在各环节的学习情况。答辩成绩由企业专家、学校专家、院系领导组成的答辩组负责,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阶段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因此考核过程也由双方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答辩过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结合学校标准和企业要求考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

三、结论

本文以自动化专业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比较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的实施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特色鲜明且卓有成效,工程教育环境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明显作用。而“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程度相对更高,学生对行业和企业了解更深入,所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贴近工业现场,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工程教育改革的工具,可以借鉴并应用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CDIO“做中学”与“基于项目教学”的理念,可以将“卓越计划”学校学习阶段的实践环节设计成若干二级和三级项目,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第一学期中增设1个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引入CDIO理念,能够使学生直接面对工业现场,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又避免了企业学习中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失。总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要兼容并包,取长补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帅.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工作新思路[N].中国组织人

事报,2015-06-01.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

程教育,2012,(3).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4]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价

(2010―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5]郁汉琪,解乃军,吴京秋等.项目教学训练体系构建下的

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10-02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综合利用学校、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用学校课堂教学和校外企业实习有机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郑州科技学院学自升本以来,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其经管类专业一直都十分注重校企合作来培养学生。在众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相关经管类专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的制订、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形式及其实践分析

(一)经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

经管类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多年大量的探索,以不同的形式开启了校企合作之路。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指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用人订单,通过“交替”或“并行”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合作教育模式。该院工商管理学院与山东蓝海集团正式签约,从工商管理系各专业中(旅管、物流、工企市销等)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蓝海班,由双方实施“并行”教育,学生毕业后进入蓝海集团工作。

2.“顶岗”实习

定岗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缺勤如同旷课。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实习单位鉴定》和《定岗实习报告》。该院工商管理学院跟杭州百格酒店管理集团签订协议,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前往杭州百格集团进行为期半年的“定岗”实习。

3.生产实习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实施“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第六学期或第七学期初实施8周以上的生产实习,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集中实践教学学习。

4.校企联合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校企联合办学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培养适应本行业懂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校企联合办学的共同目标。2011年,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郑州马寨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区内70家企业与郑州科技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更大规模的校企联合办学拉了开帷幕。

5.专家知识讲座

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既能拓宽专业知识,获取最新的信息,又能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院不断的聘请各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来我院讲学,效果良好。

(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分析

尽管郑州科技学院经管类专业建立起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渠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习,但是在执行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执行力大打折扣。不能按照校企合作协议有效执行,是目前该院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问题最明显的表现。高调签订协议,低调执行协议,既挫伤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积极性,也让前期的努力付出东流。第二,校企合作的专业分布不均衡。签订有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分布情况极度不均衡。一方面,一些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出于专业性质的原因,一些专业在寻求校企合作方面,难度极大,如财务管理、经济学专业。怎么去寻求这样的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突破口,是学院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三,人才培养上,校企双方存在目标冲突。在建立校企合作时,为了促使合作成功,企业往往隐藏了自己的真实目的,部分企业是从劳动力需求这一角度来看待校企合作问题的,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冲突。

二、经管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上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校企合作实践上的困境,既有学院内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社会大环境如保障机制等也是造成校企合作难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理念问题。首先,学校对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第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学时分配、集中实践环节都做了详尽的说明,人才培养方案一旦确定是不能轻易变动的。而校企合作建设却是个动态的过程。第三,运作问题。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于在教学管理运行中,有了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第四,学校自身优势不明显。一些重点、名牌本科高校在科研、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能够吸引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而一些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且成本低,因此更倾向与中职学校合作。三本院校目前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主要原因还是学校自身实力不强,优势不明显。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第一,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得的收益有限,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得的可能收益包括:降低员工培训成本、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获得相应的技术服务。高职院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双方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基础,近几年所出现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是校企合作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收益是有限的,有限的收益会阻碍校企合作发展之路。第二,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事前交易费用涉及企业提供岗位的性质、数量,为学生提供岗位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以及学生的管理和食宿等问题,还有校企协调沟通中的公关接待费用等。校企合作的事后交易费用。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派人专门对学生进行指导,需要投入部分设备和原材料。如果学生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次品或废品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问题会更加棘手。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

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从前面的分析来看,经管类专业,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存在诸多障碍,建立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可靠保障,要实现此目标,需要校-企-政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建立引导、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只有激发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建立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必须做到:第一,转变理念,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第二,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完善校企合作的硬件建设,政府要把高职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努力增加用于高职教育财政拨款额度,并在高职院校设备更新、实验室建设、条件改善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第四,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建立基于利益共享的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要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制订相关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奖励,校企合作办教育是一项从短期看有利于学校和学生,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事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校企合作是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事业,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事业进行补偿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通过减税、增加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来补偿企业,增加企业收益。第二,学校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内容等问题。目前,有些人把校企合作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事实上,企业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校企合作实际是对正常生产的一种“干扰”,让企业心甘情愿地与学校进行合作,难度很大。所以,在校企合作时,学校既要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也要理解企业的难处,在合作的专业、内容及企业的选择上学校应该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学校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第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学校在将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的同时,积极引导教师通过校企合作获得更多教学科研项目的机会;同时,进一步落实学校关于“请进来、送出去”的校企合作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企业实践活动。第二,在教学管理上,为了解决校企合作中常见的企业接纳实习的时间与原有教学计划相冲突的问题,可考虑在原有学分制的基础上,设立更为弹性的学习机制。第三,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的教学实践课,在专业层面上,建立由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必要的调整。

(四)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分享企业资源中,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此外,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的剂。要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就必须消除彼此间的各种障碍和隔膜,有效途径就是要建立基于情感和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职业教育,2010,(6).

[2] 徐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1).

[3] 吴水爱.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