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369-01
1、危险化学品相关概念
1.1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在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容易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1.2 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
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是指使用载货汽车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全过程。
2、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从而使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法律依据,导致执行力不够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法律依据,制约了对违法行为人和企业的惩处力度。交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执勤执法,但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违规行为不够明确,处罚力度较小,只处罚驾驶人,而不涉及危化品运输的源头企业,从而使得一些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2.2 监管部门较多,管理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管理的盲区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危化品相关许可证以及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安监、质检、环保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行业管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监管主体,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管理,车辆的安全管理以及运输相关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然而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较静止状态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应当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动态管理,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一些监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造成源头与动态管理的不协调,致使管理脱节,各项措施难以落实,阻碍了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序发展。
2.3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危险化学品混装
一些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安全意识不足,为节约运输成本,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时,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混装,一旦出现泄漏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事故。
2.4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培训不到位
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工作人员,不了解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方法,一旦危化品发生泄漏,他们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甚至有些驾驶员、押运员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强,无视其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规定,存在违规驾驶等现象。这些因对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不足,导致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频发的现象也是不可小视的。
3、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监管对策
为营造良好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环境。
3.1 从源头上控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明确各监管部门责任,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
要确保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在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公安、交通、安监、质检、环保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明确各自的监管职责,统一协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监察力度,保证整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对安全要求高,政府部门应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岗位责任制,制定强制的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 加强动态管理。由政府牵头,组织公安、安监、交通、质检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联合检查,强化路面日常管理,坚决制止违规的车辆和人员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工作。
作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及装卸工具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按规定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年度检测。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在明确了政府及企业的职责后,做到政府严格监管,企业认真负责,形成长效机制,使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有序发展。
3.2 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监管人员、从业人员及社会舆论的的安全意识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政府、运输企业及社会公众形成合力,联合保证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各监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交警开展有针对性的危化品知识培训,熟悉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掌握安全检查的要求和基本的现场处置方法,从而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认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负责组织监督其工作人员上岗前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从业资格,才能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相关工作。同时还应有针对性的将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防护措施等对从业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通过开展活动如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政府、企业、从业人员及公众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
3.3 建设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路途监管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就必须严格实时监控和管理, 确保驾驶及押运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通过建设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使用监管平台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手续,监管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危险化学品道运输企业、车辆及从业人员的情况,以此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管。
3.4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机制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防范是重点工作,而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出现违规行为或事故,需要有效地加以处理、控制事故的发展, 因此建立有效的违规处理方案和专业的应急处理机制至关重要。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配备专业的人员防护和应急救援装备,对于超载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一经查获,除依法处罚外,还须专业处置人员将违法车辆押运至专用停放场所进行卸载处理。同时还应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应急管理, 健全应急救援技术和信息支持系统, 培养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保证不同的应急事件有与之相对应的处置方法,形成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机制。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4、结束语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是动态危险源, 发生事故危害严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受管理、人、车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上述因素均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管理方面要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明确职责,加强执法力度,对人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对车辆要加强检查,对违规车辆要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2] 卜全民,童星.《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4):90-93.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2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责任制;伤亡事故;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51-02
危险化学品普遍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化学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可能危及周边近为几十米,远可达几公里区域的安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入手,这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我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实施多年,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过程中仍然是伤亡事故多发的领域。随着德兴铜矿矿山作业量的逐步加大,危险化学品与矿山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本人结合从事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的实践体会,就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害性及当前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总结,以期引起人们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的重视。
1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特性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通常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手段
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管理迈进,逐步推行安全信息化、自动化,以提高安全的科技含量,促进安全管理手段的进步。实行厂区封闭式管理,配置门禁自动控制装置,厂站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防范区域配备自动监控扫描系统,放射源库、火工品库等部门应配备安全预控装置。与此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正常运行期间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工人造成人身伤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替代、变更反应过程中,隔离、通风和个人防护。
2.1.1 替代方案:控制、防止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替代的方法,在原料的选择上,即:无毒、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剧毒化学品,不可燃替代可燃物,可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损害或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1.2 变更反应过程:替代性措施的使用并不总是符合要求的生产过程,它是技术创新的发展,选择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这是至关重要的,要在变更反应过程中消除或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2.1.3 隔离: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隔离措施,是适当分开操作者与危险的化学品,这是最有效的危害控制措施之一。最常见的做法是完全封闭生产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设备或设立了壁垒,加大工人和危险源之间的距离。
2.1.4 通风:通风措施可以减少工作场所有害气体、蒸汽、粉尘浓度,使浓度低于安全浓度,是确保工人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你可以采取机械和自然通风的空气交换,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1.5 个人防护:自我保护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身体的最后一道屏障。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危险化学品的工人应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生产企业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加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第一,企业要从公司级、工段级、班组级与班组各成员等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抓实、抓死,做到不留死角。第二,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广泛开展“三标一体化”创建活动,并以此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第三,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到位。在事故查处过程中更加注重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提高事故调查工作的质量和调查报告的说服力;更加注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和结案效率;更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2.3 安全教育与培训
根据国家安全法规规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但是,不少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履行的水平和能力,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国家有关认证机构对安全人员资格培训时间短,加之学员本身缺乏专业知识及安全管理知识,真正能学到的很有限,对专门请专家讲解的安全标准学习班,有些学员甚至连听懂都困难,回到企业后很难去指导、开展工作。企业在日常培训与学习中就应重视企业各岗位员工有针对性的学习。
首先,指导员工认真学习化工安全知识。员工只有掌握了本企业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做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违纪,为粗心大意鸣笛,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职工的职责,更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稳定、有效的安全生产。
其次,指导员工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学精、学透,杜绝“一瓶不满,还乱晃”的现象。业务不尽心,业务水平上不来是缺乏责任心的重要表现。因为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原料的生产岗位,很多技术复杂,危险化学品要求的安全性极高,只有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个个业务精通,才能更好地做到安全生产。学习好业务知识是每个职工的重要职责。
最后,让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把安全“零”理念的落户生根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以企业文化建设带动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以“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为中心,延伸到“设备零缺陷,系统运行零隐患,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通过开展班前班后会、事故案例分析会、事故回头望、安全理念考试、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不同形式,时刻讲安全理念,从而逐步提升了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3 结语
实践一再告诫我们: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地快速有效处置至关重要,处置得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了全面充分的准备,就可以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应当清醒认识,易燃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露事故蔓延而扩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危险性大,难度也大,必须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科学指挥,严密实施,确保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张玉美.高温时节应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中国检验检疫,2007,(9).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S].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3
关键词:化工品;装卸;储运;安全
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种动态危险源,发生事故涉及面广,危害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危化品运输存在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化学危险品所具备的特点
根据我国《危险物品分类》的规定,凡是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辐射特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过度或装卸不当而造成人身伤亡及利益损失的物品,均属于危险物品,而化学危险物品通常是指易爆品、易燃的物品,包括液体和固体、压缩的易燃气体,有毒的物品以及具有腐蚀性的物品等,不同种类的化学危险物品特性不同,性质各异,诱发的因素也各种各样,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具有不同的化学特性,在储存及运输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防范措,避免意外发生,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化工品装卸工艺流程
化工品卸船工艺流程为:船船上泵船岸连接管线/输油臂管道交换站储罐;
化工品装船工艺流程为:储罐交换站装船泵管道船岸连接管线/输油臂船
三、化工品装卸及储运的危险因素分析
所谓危险因素,就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而港口在装卸散装液体化工品过程中,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治理和操纵经验,从货物、人和设备3个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是货物方面:我们通过液体化工品的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分析其理化特性,就可以看出货物本身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火灾危险性:低闪点的易燃液体化工品泄漏后,遇明火、静电放电或金属撞击产生的火花,会发生燃烧,例如环氧丙烷、汽油、柴油、甲醇等;一方面是爆炸:易燃液体化工品泄漏后,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遇火,就会发生爆炸;一方面是其腐蚀性:强酸、强碱溅到眼睛和皮肤上,就会灼伤眼睛和皮肤,例如硫酸、苯、煤焦油等;一方面是其毒害性:港口装卸的散装液体化工品都是具有毒害性的,其泄漏物和蒸气会使人体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例如苯、沥青、煤焦油等;再就是人的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安全行为:治理职员和现场操纵职员的“三违”和习惯性违章行为,如开错阀门、管线法兰端面处理不干净造成垫片不平整、螺栓未按规定对角上满上紧、未放垫片或垫片放偏、作业压力异常而未及时处理等,致使液体化工品发生跑、冒、滴、漏;一方面是责任意识不到位:操纵职员在作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安全责任感,未能履行好岗位职责,以致使现场控制不力,发生事故;一方面是业务知识和能力不足:操纵职员对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把握不扎实,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应变能力较差,一旦碰到险情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别人;一方面是心理异常和不良习惯:操纵职员往往是带情绪上岗或疲惫作业轻易放松警惕,对事故苗头和隐患视而不见导致事故发生,有饮酒等不良嗜好的职员在作业现场轻易造成职员中毒;最后是设备设施方面:港口在装卸散装液体化工品和成品油过程中涉及到船上、码头和罐区里的多种设备设施,而这些设备设施达到本质安全化是确保装卸作业安全无事故的基础条件,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一方面是设备设施自身存在质量题目引发事故;一方面是管线焊接的交叉口、角焊缝里面有气孔、加渣、咬边或没有焊好,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导致液体化工品泄漏;一方面是设备设施使用不当或治理不到位造成变形或失效,如使用的软管与装卸的介质不匹配或法兰端面、管道接口处变形,致使液体化工品飞溅给人体造成伤害;一方面是管道腐蚀,长期的海边环境腐蚀和管道内液体化工品的腐蚀使管壁变薄,特别是管道内易积聚货物部位的局部腐蚀,在一定的作业压力下会导致突发性的液体化工品和成品油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一方面是船岸连接软管磨损或疲惫使用致使管壁变薄、与法兰连接处松动,在作业压力升高时易造成管线爆裂事故,危及码头安全。
四、保证化工品和成品油装卸及储运安全的预防措施
1、要按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和相关行业要求,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别是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液体危化品种类及时制定装卸操纵规程,完善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达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作业有标准,使生产现场标准化、规范化。
2、要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全面进步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首先应加强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使各级职员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还要抓好对各级职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码头治理职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治理制度和规定,各类液体化工品和成品油的MSDS和应急消防措施,散装液化品装卸储运治理知识,消防知识,与液体化工品装卸储运相关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等;而对装卸作业职员,主要是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各类液体化工品的MSDS和应急自救措施、各类液体化工品的装卸操纵规程、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应急药品的使用等培训,通过培训进步全员生产技术水平,使之具备自我保护和安全操纵的能力,具备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
3、要加强消防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化工品种类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和应急处置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和消防设备设施,进而不断进步码头作业职员的技能和水平。
4、要加强对装卸设备设施的治理和保养,要建立设备设施档案,具体记录各种设备设施的使用状况、报废期限、维修保养和更换情况;还要对码头上的所有管线进行标识,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防止因磨损、腐蚀等原因造成泄漏事故,码头现场也要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护药品。
5、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环节的控制,在船靠岸前,码头作业职员要根据货物MSDS做好危险预知分析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做好装卸前的各项预备工作;在作业前,码头安全员和指导员还要对船方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与船方和有关业务方签订《船岸作业安全检查表》,就作业压力、流量和注意事项等达成协议,并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和应急措。
6、作业扫舱扫尾和拆开码头与船舶连接管线时,切记一是要控制好阀门的开/关,防止骤升压;二是在通球扫线时,要控制好压缩空气压力(苯、甲醇、环氧丙烷等甲A类可燃液体须用氮气扫线),以防止液体化工品溅出或发生其他意外;三是在打开阀门取球和拆管线时,一定要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先将管线内的空气开释出来,再将残余的液体化工品回收,以免污染环境或留下安全隐患,严禁带压开关阀门。
结语
综上所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危险化学品运输工作,对防止事故发生和发生事故的处置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4
关键词 内河运输 危险货物 风险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水域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水域地区石油、化工、能源、城镇燃气以及交通等行业发展迅猛,经由内河船舶运输的危险货物运输量也大幅增长;同时,因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具有运量大、节约、环保、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加上江海、干支直达运输的发展,危险货物运输船舶及危险货物装卸码头数量迅速增长。危险货物船只、沿岸的危险货物码头在为沿江地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一、我国内河运输危险货物的特点
所谓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及污染危害性等特点,对人和环境会带来危险或潜在危险的货物。
1.内河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品种。长江水系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主要品种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丁醇、液碱、冰醋酸、硝酸、苯乙烯、醋酸乙烯、乙酸乙酯、苯酚、苯胺、醋酸、甲醛、硫酸、液体硫黄、二氮甲烷、四氯化碳、环乙酮、丙烯酸、异丙醇、异辛酸等,品种总数超过60个。
珠江水系危险货物运输品种主要有:硫酸、盐酸、烧碱、甲醇等。
2.我国内河危险货物运输呈现的特点。危险货物运量逐年上升,化学品船舶的运力逐年增加,但大量船体结构不合理,技术状况落后的老旧危险品船舶仍然从事危险品货物运输。
载运货品的种类日益繁多:随着重庆、四川化工基地和镇江、南通、武汉等化工基地的建设,内河化学品运输种类从常见的柴油、汽油等货品逐渐向纯碱、氯化铵、烧碱、甲烷氯化物、苯类、酵类等多种类化学品运输转变。
危险货物运输船舶呈大型化趋势:随着长江沿江各大中城市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品运输船舶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势,目前,长江最大化学品运输船舶载货量已达3 000 t。
危险货物载运的流域面积越来越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形成巨大的化学品生产和外销基地,使得危险货物运输的水域从中东部向中西部扩大。
二、降低内河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1.修改现行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规范法规的建议。对散装液体货品,现行规范是CCS《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结构与设备备规范》和《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结构与设备规范》;对包装运输化学船舶,其技术要求分散在《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规范、规则中。相关内容不能充分体现内河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的共性与个性,既不全面也不系统。因此,建议在《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增加专门篇章“液货船”,其内容包括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体船舶的特殊要求;在《内河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增加专门篇章“危险货物运输”,涵盖包装运输危险货物船舶、散装运输固体危险货物船舶、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体船的特殊要求。
2.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船舶防碰撞评估研究。BV、GL通过开展化学品船舶防碰撞的系列研究,对双壳危险货物运输船舶双壳的塑性变形性能提出了要求,并在其规范中据此对船舶进行了分级,大大提高了船舶的防碰撞能力。据了解,国内一些船舶研究机构也开展了类似的船舶防碰撞项目的研究,从能量和极限撞击速度等方面来评估船舶防碰撞能力的方法。希望尽快将研究成果纳入规范,提高船舶的防碰撞能力。
3.建立内河常运化学品数据库和内河化学品运输船舶应急响应信息系统。水上危险品运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和严重危害性。事故一旦发生,为提高应急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上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危害,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除了建立水上危险品运输应急指挥网络外,对具体的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而言,应建立船载危险货品数据库和应急响应信息支持系统。
目前,发达国家在内河运输化学品方面,均已建立了完善的化学品数据库和应急响应系统。在美国,1971年便成立了化学品运输应急中心(Chemical Transportation Emergency Center,CHEMTREC),在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活动中,主要向应急处理人员、运输公司、医疗人员等提供信息、技术、医学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此外,美国海岸警备队(US Coast Guard)针对水运化学品的特点,研发了专门的化学品危害应急信息系统(Chemical Hszards Response Information System,CHRIS)。在欧洲,欧洲化工协会针对具体化学品或性质类似化学品统一编制了运输应急卡(TREMCARD),在欧洲各国推行,是化学品承运人或现场救援人员获得应急信息的重要参考文档。它的内容主要包括6个部分:货物危险性;泄漏处置;消防措施;个体防护;司机行动;医疗急救。该卡有专门针对水运化学品泄漏(marine chemical spill)的应急指导。在加拿大,1979年设立了加拿大运输应急中心(Canadian Transport Emergency Center,CANUTEC),隶属于加拿大危险货物运输指导处,主要向危险货物紧急情况处理人员提供信息支持。该中心已开发了“Emergency Response Guidebook”系统,收录了l966种化学品的应急响应信息。
目前我国各地一般都有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但尚没有专门针对内河化学品运输的应急响应信息系统,某些化学品应急卡的内容,尤其是应急响应的内容较为简单,且只是普遍性,对船舶没有针对性。因此,建立船载内河常运化学品数据库和应急信息系统十分必要。所谓化学品数据库,是包含了化学品的理化性能、灾害影响、应急措施、适装船型等诸多内容的“知识库”,以美国海岸警备队制定的CHRIS系统为例,一个典型的货品数据库。而化学品应急响应信息系统则包括了化学品数据库、分析评估、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因此,建议开发危险化学品数据库和应急响应信息系统。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5
[关键词]化工工艺;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定性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27-01
我国化肥、染料、农药、纯碱、硫酸、烧碱、合成橡胶乙烯等的产量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石油加工能力达到世界第四。化工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工艺比较复杂,且生产中安全隐患多,一旦形成安全事故损失无法估量。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对化工生产的危险评价已成为整个化工产业的研究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都对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的项目风险技术,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系统和方式,但对判别工艺风险和设备安全方面,还没有建立较为系统的评价模式。
1 化工工艺概念及安全性评价
1.1 化工工艺概念
化工工艺是指利用化工生产技术,将原材料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过程和方法。主要包含3个过程:原料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原料处理是指根据不同情况将原料通过提纯、净化、混合和乳化等工艺的预处理,已达到满足化学反应的纯度或浓度。化学反应,是化工过程的关键生产步骤,满足化学反应的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通过化学催化剂的影响下进行化学反应,以达到所需的目标产物和转化率。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聚合、分解、异构化、焙烧等。产品精制是指将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出去非目标产品的中间物质或杂质,以得到符合规格的目标产品。
1.2 化工工艺安全性评价
化工生产过程中多伴有易燃易爆有毒性腐g性介质的产生,化工事故也往往具有灾难性、瞬间性的特点。化工生产潜在重大的危险性,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员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中毒、爆炸等事故做了定量分析,分级并制定了“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该表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由化工物质的温度、压力、性质和腐蚀等内容组成,危险程度分为不严重、严重、比较严重和十分严重四个等级,从而确定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其风险识别的重点在于对危险源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与其化学反应和自身的物理性质相关。研究发现相对危险性最大的是液化气体,常见的危险液化气体有NH3、H2S、液化石油等。例如液化石油,既可以作为生产原料也可以作为燃料,挥发性极强、受热易膨胀,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人体大量吸入也会造成窒息中毒危及生命。(2)工艺线路危险性,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尽量选择污染少、危害低的生产材料,改进和优化工艺设计,提高材料使用率,建立完善的污染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反应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这是工艺风险中最关键的内容。首先反应过程关乎生产效率,其次化学反应的状态和稳定性对其反应设备影响巨大。反应中风险识别的重点在原材料的审核上,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毒性小、反应温和的原料,并事先最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2 化工设备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
2.1 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
化工设备的安全性评价较为复杂,涉及到设备的选材、设计、安装、调试、使用运行等等方面,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漏气、漏液、毒气、火灾等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比如设计阶段对设备材质的选择一般从疲劳强度、载荷、抗腐蚀能力等方面角度考虑,兼顾性能和经济性。选材后下一步就是要根据工艺参数评价设计的合理性。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参与反应的设备就不能选用玻璃材质反应器;充分考虑料液的极限浓度、温度和压力,留有足够的腐蚀裕度;高温运行的设备应配有报警连锁温控系统等。例如:分馏塔塔板的选择的合理性应从填料的材料、形状等方面综合考量;换热器中如果过料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则板式换热器的泄露概率就比管式换热器小很多。
2.2 化工设备安全评价的人为因素
设备的操作和维保是较容易被忽视的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因素,但其对设备的安全性能影响却意义重大。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违规操作造成的非自然停车可能造成上百万的经济损失,给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常常是巨大的。因此对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必须引入操作员工的技能素养这一因素,分析这一因素的可能性发生情况,在模拟设计时应该与足够的权重系数。设备维保的目的是将设备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根据设备操作维保说明书结合实际重要部件运行情况制定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季度和年维护周期表,并认真执行。任何大的事故都是多个隐患堆积而成,设备的操作和维保这两个不确定的人为因素,在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化工工艺与设备安全评价的综合影响
每种化学反应是都有多种工艺路线,工艺选择是尽量选用危害小的路径。采用无毒害的、危险度低的原料,降低反应要求。例如用催化剂稀释反应原料中的危险物,用以降低反应剧烈程度,减轻对化工设备的腐蚀和应力作用。在化工原料的混合、干燥以及过滤等过程中,反应器内不仅进行化学反应,还会伴有液体流动和能量传播等,因此化工设备的操作稳定性对化学反应的进行也有相应影响。但工艺不一样对应的反应特点必然也有差异,因此间歇工艺过程相对就更精确简便,同时可操作空间就相对大一些。辅的仪器仪表的使用对化工工艺和设备2者兼具保护作用,有时运转情况不正常,会出现高温、高压现象。及时调整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对产品的合格率和设备的安全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4 结束语
化工工艺和设备安全评价是繁杂系统性的技术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其安全评价的合理使用,对保证火灾、爆炸、毒性事故风险定量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评价人员需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评价方法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完成好这一工作。本文对化工工艺和设备安全性定性评价初步讨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传美.试论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2:200-202.
[2] 刘岩.试析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民营科技,2014,08:40.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6
关键词:本质安全;管理;气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
1高校实验室气体使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理工类、材料类、分析测试类实验室中,因为仪器所需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要使用各种气体。气体的供应多为气瓶提供,其使用特点是种类多但单种气体单日用量并不大。根据2009年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是指“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其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及监督监察应当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压缩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充装了气体的气瓶在其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时应当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就是说,气瓶具有特种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的双重属性。气瓶中处于高压压缩状态的气体储存了能量,液化气体在不正常使用状态下气化会造成气瓶超压,有些气体具有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因此气瓶具有固有危险性。不正确使用气瓶时会带来的主要危害有窒息、冻伤、中毒、着火、爆炸。《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将气瓶的监察范围分为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经销、使用和检验8个环节,据统计,事故发生在充装和使用环节的居多,质检总局统计了2006年1—9月发生的气瓶事故共25起,其中24起为爆炸事故,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为4起[1]。高校实验室处于气瓶的使用环节。研究型大学的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未知的场所,其工作具有固有的危险性[2],因此气瓶的安全使用一直是实验室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具有科学性且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制度执行措施是关键。理清管理工作的头绪,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2个切入点着手,是气瓶管理工作的一个新思路。
2气瓶管理的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不考虑具体的气体种类、气瓶的安全使用技术,它是一种对全部气瓶普适的约束措施。2.1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高校实验室作为气瓶的使用者,不具备气瓶检验资质和能力,对气体充装环节也无法监管。高校能做的是遴选合格供应商,从而取得质量合格的产品,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涉及供应商的是气瓶监察中的充装、运输、储存、经销等环节。一线城市的监管已非常规范,但在中小城市中,特别是经销环节仍存在着一些经营乱象,因此,应根据所处城市气体供应市场的现状,有条件的应该从生产和零售合二为一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避免中间环节中存在着监管缺失,导致不可靠来源的气瓶和气体充装行为带来的隐患,如使用超过检验期的气瓶、私自改装气瓶、专用气瓶充装异种气体、气体种类充装错误等,这些行为都会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气瓶充装企业应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按照《TSG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气瓶的运输、经销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营运证。在证照齐全的情况下,参考其价格和服务质量,如送货响应时间、是否负责免费将气瓶搬运到位并安装,这样可以避免二次自行搬运带来的危险性,据此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定期更新。对于发生严重供货纰漏的,除追责外,还可将其从名单中移除。这是从源头上防范事故的最基本措施。2.2建立购置备案和审核制度。应该开发一套网上购买、审批系统。购买行为经过审核批准和备案后,信息才能到达合格供应商处,其后的物品到货、存放地点和用毕销账均有记录,并关联财务报销系统,未经过系统审批的采购无法报销。各管理层级因此可掌握存量,特别是对于易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准确掌握存量和存放地点是安全管理的前提。这样不但确保履行了相关报批手续,还可掌控使用人的资质、使用地点的固有安全性、安全措施与安全预案的合理性等。在气体购置中建立“适量够用”原则,不应为了简化购买手续,大量购置后在封闭空间内存放。2.3气瓶定期检验。气瓶的固有危险性决定了要对其进行定期检验。《TSG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了不同种类的气体其气瓶检验的周期和检验项目。盛装惰性气体和无腐蚀高纯气体的气瓶,每5年检验一次;盛装腐蚀性介质的气瓶,每2年检验一次;盛装其他气体的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定期检验的项目很多,包括内表面检查、重量损失率和容积残余变形的测定等,能够发现气瓶的腐蚀、破损、新发缺陷等。永久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等气瓶上多装有爆破片,需要定期更换。由于气瓶并非在本单位封闭循环,使用单位并不是固定地使用某个气瓶,检验工作和费用均应商定为气体供应商承担。对于使用单位,应复核收到的气瓶是否在有效期内、检验标志是否齐全等。2.4建立培训体系和准入制度。建立校级、院系级、实验室级三级培训和考试体系,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在培训安全使用知识的同时,还应包括逃生和扑灭初起火灾时灭火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合格者才能具备气体使用和气瓶操作的资质,严禁无资质人员随意操作气瓶。明确购买和使用者为此气瓶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有义务采取安全措施,制订安全预案,切实履行安全义务,并承担造成事故所带来的安全责任。2.5安全预案和安全用品。安全预案的制订应针对各用气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逃生路线、安装应急照明、在显著位置摆放灭火器材并标示、装设报警器以及要制定发生事故后的报警方式和事故信息逐级上报制度。
3气瓶管理的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指对于各种瓶装气体在技术层面上实现其安全使用的措施,包括通用措施和专用措施。3.1通用技术措施。通用技术措施是指对于各种气体均适用的技术措施,如瓶内留余压、开启气瓶时人员应站在侧面并缓慢打开瓶阀、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应分库存放、气瓶存放间应有通风设备并装设报警器等,这方面讨论的文章较多,本文不赘述,仅讨论容易疏漏的2点。(1)气瓶有防止倾倒的措施,移动气瓶时应加保护瓶帽和防震橡胶圈。气瓶意外倾倒带来的危害长期被低估,以为不过是造成人员砸伤,其实最大的危险是倾倒时将黄铜制瓶阀摔破,导致瓶内高压气体喷出。如果是可燃气体,高速喷射产生的静电即可导致燃烧。1971年某工厂在运输氢气瓶时,瓶阀被撞断,一声巨响后喷出的氢气立即着火[3],同时气瓶因为巨大的反冲力飞出,也造成二次伤害;1991年10月23日,上海沙县某废品堆放处,一名临时工用管钳拆下氧气瓶阀时被击倒在地,反冲出去的氧气瓶造成另一人死亡[4]。(2)禁止私自维修瓶阀。我国目前在用的瓶阀种类较多,有削片式、套筒式、勾轴式等6类20余种[5],结构各不相同。瓶阀故障会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维修瓶阀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使用者严禁自行拆卸、维修。如果发现瓶阀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关闭,返回充装单位。如某实验室曾有人发现瓶阀漏气,就把上面的锁母拆下,查看是否需要更换一个密封垫,在旋松锁母的瞬间,阀杆飞出打在天花板上又落在地上,瓶内气体飞速泄出,声音震耳欲聋,幸为惰性气体且房间很大,飞出的阀杆未伤到人,人员撤出及时,让气体自然泄放完,未造成人员事故。3.2专用技术措施。我国根据《GB/T16163-2012瓶装气体分类》将瓶装气体分为3类:第1类为压缩气体和低温液化气体,第2类为液化气体(包括高压液化气体和低压液化气体),第3类为溶解气体。共列出了108种气体,然后按其化学性能、燃烧性、毒性、腐蚀性进行分组,每种气体有一个唯一的4位数字编码,称为FTSC编码[6]。这是一个科学的分类编码体系,适用于气体生产、充装、运输、贮存、使用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其中的很多气体具有多重属性,如既可燃又有毒、既有毒又具腐蚀性等,如列出的39种毒性气体中15种可燃、24种腐蚀性气体中22种有毒。作为单纯的使用者,从高校实验室气瓶管理的角度分析,上述分类方法的实用性不高、管理成本大。本文尝试将实验室中的常见气体按其危险特性分为可燃气体、毒性和腐蚀性气体、助燃气体、惰性气体4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气体制定专用技术措施。制定原则是消除气瓶这一最大的室内危险源,提高实验室内部的安全水平,同时兼顾管理效率和可操作性。3.2.1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危险性涉及扩散性、化学活泼性、最小点火能量等多个因素,从不同的角度评估其危险程度是不同的。首先是防止发生泄漏。泄漏以后气体的危险性以其爆炸下限为控制指标是最直观的。危险度最高的甲类可燃气体,其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为10%(指体积分数,下同),而进行燃烧类实验使用的气体浓度较高,甚至是纯气。对于这类气体的瓶装纯气必须放在室外,通过固定的供气管路引入室内,且必须有防回火、防逆流装置,这样做可减少实验室危险源,提升实验室安全水平。对于专门配制的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一般使用8L气瓶(最大充装压力10MPa),在面积20m2高3m的房间内,在最不利情况下,即瓶中气体全部泄漏大约被稀释75倍。因此,可根据实际的气体浓度、气瓶容量和房间空间容量进行校核计算,以完全泄漏后的最大浓度不高于爆炸下限的1/3作为限值,这既是安全指标,也是卫生指标[7]。高于限值的,不能在室内过夜,用完立即移走;低于限值的可以在设置报警器、通风、警告牌等安全措施后暂放在室内,待阶段性使用结束后移走。如果要求每天都必须移走,频繁的管路拆装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这是综合考虑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之后的折中措施。其次是防静电措施。一些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最小点火能量极低,如氢气仅为0.017mJ[8],如果发生泄漏达到爆炸下限时,爆炸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氢气要避免使用容易积聚静电的聚四氟乙烯等非金属管路,要使用金属管路,并在气瓶阀处和用气设备端两点重复接地。仅仅将气瓶架接地不是好的办法,因为气瓶瓶体和气瓶架表面都有漆层,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并不可靠。3.2.2毒性和腐蚀性气体。毒性和腐蚀性气体泄漏后能直接造成人员伤害,腐蚀性气体还能腐蚀气瓶造成气瓶爆破,进而造成人员伤害。据统计,在2001—2013年发生的100起实验室事故中,典型毒性、腐蚀性气体如液氨、液氯、光气、一氧化碳造成的伤亡最严重,中毒人数占到了受伤人数的80%,因光气和一氧化碳死亡2人占总死亡人数8人的25%[9]。毒性和腐蚀性气体处理原则:(1)纯气和任意浓度的剧毒气体(GB/T16163-2012中定义的剧毒气体为LC50≤200×10–6),都要求将气瓶放在室外,通过管路引入室内使用。(2)对于其他毒性气体,以其LC50值的1/3作为限值,即根据房间空间总体积,在最不利情况下,瓶中的气体全部泄漏时气体被稀释的倍数。当浓度高于限值时,气瓶要放在室外;低于限值时,在设置报警器、通风、警告牌等安全措施后允许气瓶暂放在室内,但阶段性使用完毕后要立即移走。3.2.3助燃气体。主要指氧气。风险之一是压力高于2.94MPa的纯氧和油脂接触时会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10],实验室经常会有机械加工或使用油浴等加热设备,存在油脂的污染和扩散,此时操作高压纯氧有重大风险。2002年4月7日,浙江平湖市一个五金修理店的学徒工在用沾满油污的双手开启氧气瓶阀时,氧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该学徒工死亡,死者双手被炸飞。初步分析可能是瓶阀漏气,高压氧遇油脂在有静电或明火时发生爆炸[11]。《GB14194-2007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中明确规定,氧气瓶的瓶体和瓶阀不得沾染油脂或其他可燃物。风险之二是氧气泄漏造成环境氧量高,实验室中电气设备和加热装置较多,一般均为非防爆设备,当氧量高于23%时,极易发生火灾[12],而人员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会得富氧病[10]。3.2.4惰性气体。主要是防止窒息。根据对4000余例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统计,氮气窒息排第3位[13]。人体对于氧气的长期安全界限是17%[14],吸入纯氮气后,人员会立即倒下不省人事,10秒至几分钟内迅速死亡[15]。现在实验室门窗的密闭性普遍较好,特别是有的房间内放置液氮罐,而液氮存在自然蒸发,会缓慢置换室内的氧气,如果人员快速进入低氧房间,而房门因为安装有闭门器自动关闭,此时人员即使意识到风险,也可能无法自行走出而造成人身伤害。因此,这类房间应强制安装氧量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