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静电安全措施

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1

关键词:个体经营场所 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措施探讨

前言:个体经营场所的不断出现促使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其小而散的特点,消防工作往往是其工作的盲点,一旦发生火情,控制极难,近年来,关于个体经营场所的火灾引发的事故频频见诸报端,成为消防安全共组的重点,本位就对如何加强个体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谈一些建议。

1.重视消防监督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的商场火灾频发现象的增加,所造成的伤亡现象愈加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对商场火灾的防治赋予了高度的重视,对其危害性与严峻性给予了正面应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商场消防安全治理也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成效,在各大商场内都会贴有一定的宣传和广告,宣传消防和安全的重要性,最近,商场火灾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商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其消防工作却没有及时到位,成了安全的盲点和漏洞。由于个体经营场所的分布广泛,缺乏组织性,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经营管理不到位,在防火安全问题上也没有及时的建立统一的规范,并没有建立一个规范性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从整体的形式分析来看,我国的个体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消防监督和管理,而且,我国的个体经营场所的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从整体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个体经营场所在消防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火灾隐患存在于无形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从整体来看,要充分结合我国现在的市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建立并逐渐完善个体经营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

2.个体经营场所的火灾隐患特点

个体经营场所的火灾特点相对于成片的商铺,发生大火灾的危险性小,但是其自身存在着诸多的危险,例如发生频率高等。

2.1 周围环境差 防火器材缺乏

个体经营场所相对于成熟的商铺,建筑质量不过关,多是利用原有的居住住宅改造而成,距离居民楼较近,有的甚至穿插在居民楼中间,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我国大多数个体经营场所都自行安设了防盗措施,即防盗门窗,但是其防火设备却极度缺乏,从走访的情况分析,我国大多数个体经营场所没有任何防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疏散起来极为困难,而且无法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2.2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从目前我国的从业人员组成情况来看,从经营老板到从业人员,整体上的防范意识淡薄,人员组成成分复杂,但从总体来看,这些人中大多数人的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简单,意识中对于利益与效益看重比例较高,缺少防火的意识,更加没有参加过相关部门组织的防火安全培训,对基本的灭火和火灾逃生知识不了解,消防技术差。从个体经营场所的火灾发生情况分析,大多数是由于人员的意识疏忽,处置不当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的。

2.3 物品堆放复杂,易燃易爆物品多

个体经营场所呈现经营地狭小,综合经营现象多,物品种类多,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没有分离,仓库和销售地点集中,物品随意堆积性强,部分物品本身易燃,一旦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猛烈无法阻止,造成惨剧。

2.4 用电混乱暗藏隐患

从个体经营场所的现象分析,我国的个体经营场所多还用作生活居住以及货物储存,在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下,个体店铺为了招揽顾客会安装大量的照明灯,还有就是为了招揽顾客还会在夏季安装风扇、空调等电器,在提供居住的私人场所还会安装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增加用电量,人们为了节省开支,不会进行电源的重新安装,而是采取私接电线的形式,部分个体经营者对用电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极易造成危险引发火灾。

3.加强个体经营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3.1 各部门协调配合,提高建筑的安全质量

个体经营场所的发展是依赖我国近年来政策的支持,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改进现有的经营建筑的安全质量,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并且同时与城建部门、规划部门以及消防安全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好多部门的关系,做好环境的改善工作。在建筑的改建、新建过程中冲分考虑到防火间距、消防通道、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问题。只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营造出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3.2 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

从个体经营场所所涉及的部门分析,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从根本上改善火灾频发的现象,公安派出所要对自己负责的辖区内的全部个体经营场所以及从业人员的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对其进行必要的防火安全教育。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其管理意识,加强辖区内的消防监督,利用社区的宣传优势,加强经教育,及时检查、并向消防机构反馈个体店铺存有的火灾隐患、不安全因素,协助消防部门做好消防管理。

3.3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防火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大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监督部门要与社会力量共同配合,促进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托社会力量进行宣传,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争取全民懂消防,全民做消防。

3.4 消防执法做后盾

作为法律监督部门,消防执法不可懈怠,要坚决严惩消防违法人员,抓住典型,严厉查处,对其责任要严厉追究,借机宣传其违法行为与造成火灾的原因,让人们从具体案例中吸收经验,提高安全防火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安全防火的重要性,个体经营场所在安全防火上仍存在诸多的隐患,需要全社会协力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的进步,全民经济环境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术, 1991, (01)

[1] 廖能宏. “应付”的代价[J]. 安徽消防, 1996, (08)

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2

【关键词】综合防雷;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

由于各类矿产资源的特性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矿山工程建设、生产的地点往往是雷暴活动较多的地区,时常有雷击事故发生。超化煤矿位于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域,根据国家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及建筑物的防雷分类,超化煤矿应划为二类以上防雷建筑物;近年来,频发的雷击事故多次对我矿安全生产和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带来重大隐患。超化煤矿四周无高大建筑,易遭受直击雷侵袭,且随着矿井综合自动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我矿引进了大量的精密机电设备和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复杂的电源及信号系统,其控制线路、视频线路、网络线路众多。为了保护煤矿的人员安全和正常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较好的雷电保护措施,避免各类雷电事故的发生。

一、防雷措施

为了保护建筑物和建筑物内各类设备不受雷电损害或使雷击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应采取综合防雷的形式。而现代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内部防雷。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和有潜在危险的。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里,对这两个方面已有明确的规定,外部防雷就是防直击雷;内部防雷包括防闪电感应、防反击以及防闪电电涌侵入和防生命危险。

二、外部防雷

外部防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其目的是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的破坏,给建筑物内的人或设备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2.1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线)以及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为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所用材料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

控制室建筑物接闪器采用避雷网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应符合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防护设计规范》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要求。

2.2引下线。控制室建筑物避雷网设置多根专用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避雷网引下线设置在控制室建筑物的外墙四角。围绕建筑物设置环形接地装置,避雷网的引下线就近直接接入接地装置。材料参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节第3.3.3条、3.3.4条的要求。

避雷网防雷接地点(引下线到地网的接入点)与其它功能性接地点(保护地、交流地、直流地、屏蔽地等)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米。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联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2.3接地装置。避雷针的接地系统和其他接地系统独立,保持15m的安全距离。除避雷针以外的其他接地可采用共用接地,在大楼外地面设置共用接地,提供给大楼直击雷防护接地、机房各种接地使用;各种接地线在地网上的连接点距离大于5米;独立避雷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其他各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防雷接地装置与其它接地装置共用时,接地电阻以接入系统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人工接地体按安装方式不同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接地体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采用镀铜接地棒,规格为直径17.2*2500mm,铜层厚度≥0.25mm,抗拉强度≥600N/mm;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采用镀铜绞线,规格为50mm2,多芯线,不少于7芯。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不易达到本规范要求时,可选用新型接地产品降阻。

三、内部防雷

内部防雷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防护措施,堵塞闪电电涌损坏设备的各种途径,给人员和设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3.1等电位连接系统

1、各机房内设等电位连接网络,设置等电位接地汇流排。

2、进出机房的所有线路、金属管道等必须在机房与外界分界处做等电位处理,与机房内等电位连接网络就近电气连接。

3、在有防静电地板的机房内,在防静电地板的下面敷设局部接地汇流排,所有保护性接地线和功能性接地线均与汇流排就近连接构成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在没有防静电地板的机房内,直接在地面绝缘橡胶垫下敷设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4、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金属线槽、金属门窗、屏蔽线缆外层、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等电位连接导体应采用绝缘多股铜芯导线,其截面积最小不应小于6mm2。

3.2屏蔽系统。主要通信机房内部放置有多台服务器及大型交换机,还需加装屏蔽系统。机房侧面和顶面屏蔽层应选用金属面夹芯墙板屏蔽材料。机房屏蔽工程还应与机房防静电工程相互配合,要求机房地面屏蔽网格应铺设在防静电地板之下且与防静电地板的金属支架可靠电气连接,没有设置防静电地板的机房,要求地面屏蔽层上必须铺设不小于5mm厚度的绝缘橡胶垫。屏蔽层必须与接地汇流排可靠连接,最终经汇流排接入共用接地网,使机房屏蔽做到可靠接地。

3.3浪涌保护器(SPD)。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煤矿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正确选择的电涌保护器无论用于防护交流供电系统、信号数据系统,都不应影响和改变应用系统的特性和可靠性。

四、外部线缆防护

电缆与防雷引下线交叉敷设的间距大于2m;平行敷设的间距大于3m。当无法满足敷设间距时,对电缆进行穿钢管屏蔽,屏蔽钢管应在两端接地。当电缆穿钢管或在封闭金属电缆槽内敷设时,上述距离可以减半。

所有入井通信电缆(包括电话线、同轴线、多芯屏蔽线、现场总线等)在入井口处装设防雷器装置。防雷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型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同时在接入防雷器后,不得影响原有线路的正常运行。

五、效益评价

通过对我矿各类建筑物和机电设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各类可能产生的雷击因素进行排除,兼顾内、外部防雷设计,形成综合的防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由于雷电活动造成的建筑物倒塌、起火,人员伤亡,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失灵或损坏,通信中断,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人身及财产安全;煤矿综合防雷系统是确保煤矿生产本质安全重要的一环。

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3

一、分析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的原因

1、雨天雷击灾害。雷电击中现场设备或管路等,损坏储存易燃易爆化品的设备装置,雷击过程中雷击电流在沿仪表导电的支架流入大地的过程中,从而损坏电子设备。当雷电发生时,对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的构筑物破坏力最强的是电磁效应。强大电磁场会将处于其中的金属导体产生较大的电动势,而处在强大磁场中的导体如果没有构成回路或连接不牢,就会出现放电火花和局部发热,从而引燃引爆存放在建筑物内的易燃易爆危化品。

2、由于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用火不慎、禁火区玩火、在生产场所用放火方式造成的火灾事故或者爆炸占相当大的比例。

3、维修过程中的摩擦起火产生的原因,维修过程中调装、不慎擦磨、原料堵塞或卡住等等,也有着动力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接触不良的诸多原因

二、防范对策与消防安全措施

1、防止可燃物料泄漏或与其他化学物品就近混放。不同的化学物品由于理化性质不同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易燃易爆物质,分类存放保持相应安全距离,从而避免相互接触发生事故。且易燃易爆场所中有些液态物料具有流动性、如果密封不好或误操作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存贮场所设置完备的检测报警系统,以便及时监测物料泄漏情

2、做好防雷防静电的安全防护。雷电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必然有其设置或维护不到位情况,应该严格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标准安装维护防雷装置。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防雷装置所用的金属材料应有足够的截面,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足够的热稳定性,以承受雷电流的破坏作用;易燃易爆场所内各种设施、设备、构筑物等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定期检测维护保养,使设备、管理、防雷防静电装置时刻处于完好状态,并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3、设置减压、懈压点,做好密闭和通风措施的工作。设置减压、懈压点可以在发生事故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从固定点释放出去,从而减少事故灾害到最大限度。设置密闭是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形成可燃体系而对设备采取措施。对于那些无法密闭的装置可通过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的设置,来使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有效降低。还可以通过输入惰性气体加入到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系统、场所之中,使可燃气及氧气的浓度降低,以达到燃烧爆炸危险性的降低或消除。

4、维修作业的安全措施。据统计大多数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都是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三要素随时可能具备。一旦操作不慎或为了减少费用使用性能不达标的工具、素质不高的维修人员爆炸危险性大大提高,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易燃易爆场所维修中严格履行动火审批手续;研究和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现场专人看护操作人员的履职情况,配备好相应的灭火器材,检查相关人员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防止不不懂技术评经验操作;动火时应注意火星飞溅方向,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做成的挡板控制火星飞溅方向,防止火星落入危险区域;

5、防火防爆安全装置的设置主要是为预防事故在生产系统中所设置的各种检测、控制、联锁、保护、报警等仪器、仪表、装置。因其作用不同所用的场所亦不同,一是各种检测仪器,如压力表、流量计、超限报警装置等;二是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放空管等防爆泄压装置;三是防火控制和隔绝装置,如阻火器、安全液封、固定式火灾报警装置;四是紧急制动、联锁装置,如紧急切断阀、止逆阀、安全联锁装置等;五是防护装置和设施,如设备过载保护装置、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目前我国有二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采用。一种为安全防爆型,包括系统的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于防爆区设置;另一种为探测器的设计方式为本质安全和隔爆复合的防爆设计,在探测器的隔爆腔内安装本质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栅,可直接挂接探测器到安全区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总线上;采用隔爆的防爆设计手动报警按钮。

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4

关键词:电气;事故;预防

引言

在安全生产中.电气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触电伤害作为现场工作人员的四大伤害之一,其在18种工伤分类中占据第四位,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尤其在潮湿地区或进入夏季,气候炎热潮湿.触电伤害容易发生。为防止触电伤害事故,必须加强用电安垒管理。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就应从“人一机一环境”综合考虑,并注意电气的系统性、完整性。

1 电气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1 完善制度,健垒用电手续

为确保生产和基建任务顺利进行,防止电气伤害事故,落实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认真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严格执行电业系统规定的“两票三制”,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纠正存在的问题。由于生产基建、设备检修、新设备试车等多项工作.设备停送电频繁。如这些环节协调失误.就可能发生事故。为避免因停送电不协调导致事故的发生,应该拟定“设备检修停送电联系规定”。凡供电由电气作业人员直接控制的传动机械设备停电时,必须由工程项目负责人填写“联系单”,持单并由设备操作工签字同意,再由值班电工签字方能进行停电操作,停电后,经验电、装设按地线、悬挂标志牌,将联系单交工程项目负责人保存,即可开始设备检修等工作。工程项目完毕,再经有关人员签字,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送电。

1.2 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在电气现场工作中,为了减少电气伤害事故,确保电气安全,必须确保电气作业人员的安垒。

首先,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检查身体.并证实确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疾病,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必要的用电安全知识并且考核合格,持有上级部门颁发的电工作业操作证,才能担任电气作业和电气作业监护人工作,其次,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按章操作。在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必须按照《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同时,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熟悉触电急救方法。当电气工作人员在工作,尤其是在危险区域进行工作时,监护人员应随时提醒.注意安全,禁止大声怪叫,以免引起错觉而引起事故。当气候条件恶劣时,应停止户外电气作业,不得已而紧急抢修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雷雨天气需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壁雷装置。

1.3 确保设备安垒  要防止发生电气伤害事故,电气设备本身的安全是前提条件。如果电气设备本身不安全,也就谈不上电气安全。因此,任何一家企业,要想杜绝电气伤害事故发生,首先要做到使用的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要想做到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电气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认证,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要有备用电源,尤其是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保安电源,

做好防触电工作,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击、电伤),可采取以下措施:接零、接地保护系统,漏电保护,绝缘保护,电气隔离,安全电压,屏护和安垒距离,连锁保护,

做好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工作:消除电气引燃源。为防止电气设备、线路因过载、短路等故障,产生引燃温度、引起电气火灾,除按常规设置过载、过电流、短路等电气保护装置外,可装设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根据燃、爆介质的类、级、组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级、范围,配置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爆等级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导线、接地装置),防爆电气设备的配置、维护应符合整体防爆要求。还应采取必要的隔离、连锁保护装置、防静电等措旋;要有安全距离,一般电气设备与爆炸危险场所间的安垒距离,采用消防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注意通风,电气设备通风系统的进气不应含有爆炸危险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废气不应排人爆炸危险环境,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材料制成,电气建筑物、电气灭火、消防电源、消防报警和控制等对策,一般由消防行政部门按消防规范要求提出;

要有防静电措施。为预防静电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引起静电电击和火灾爆炸,从消除、减弱静电的产生和积累着手,采取的主要对策有:工艺控制,即从工艺流程、材料选择、设备结构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避免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要防泄漏,生产设备和管道应采用静电导体,存在静电引起爆炸和静电影响生产的场所,其生产装置(设备和装置外壳、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都必须接地,采用静电消除器进行中和,减少静电非导体的静电,采取屏蔽措施,有可靠接地的屏蔽装置。

1.4 科学处理事故、减小危害

对已造成触电事故的人员进行正确实施科学救护,是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关键。一旦发生电气伤害事故,必须沉着应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

1.4.1 及时、正确地脱离电源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以下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抛掷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5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 防静电施工工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工业厂房地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大型电器设备车间地面具有抗裂性、柔韧性、抗冲性和防静电等优点是极其重要的。而钢纤维混凝土防静电地坪就具备了这几大特性。但是钢纤维混凝土中混合有钢纤维,给混凝土的搅拌、泵送、浇捣及收光都带来困难,尤其是在混凝土基本体中又加一层接地镀锌钢丝网,使施工难度加大,本工艺在我公司承接的联合厂房和西电帕威尔电器公司等大型电力厂房项目中得到实践应用。

1、施工工艺特点

1.1该工艺施工简单:钢纤维为定型产品,可以直接购买,一次性可以浇筑成型,免去了钢筋网绑扎等工序,普通混凝土施工机械就能施工。镀锌钢丝网为成品网。

1.2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大型电力工业厂房等。

1.3安全可靠: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同比可以提高19~79%,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基本是均匀分布,更能充分发挥钢纤维的作用,提高其抗拉性能,表面不易产生收缩裂缝。均匀的钢纤维能加大地面导电性,使地面的防静电检测合格。

1.4经济效益显著:施工工艺简单,节约人工投入,同比含钢量降低,混凝土的厚度可以减小,节约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比较可以降低成本20%以上(详见经济效益分析表)。

2、施工工艺原理

在商品混凝土中按配合比掺入“佳密克丝”冷拉钢丝,并在商品混凝土搅拌和地坪浇捣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钢纤维的分散均匀性,在表面收光时控制钢纤维不突出影响表面收光。分散均匀的钢纤维与接地的镀锌钢丝网共同作用,使地面具有防静电效果。

3、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

铺镀锌网分块带线立模材料准备钢筋纤维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浇捣滚压拍打刮平压实压平撒耐磨粉终凝前两次压光养护切缝。

3.2、主要操作要点

3.2.1铺镀锌网

镀锌网采用20×20网格,δ=1.0的网,幅间搭接≥50mm,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在网与地面接地点位置也采用点焊的方式与镀锌扁铁相连,镀锌网超出模板150mm宽用于邻幅搭接。

3.2.2分块带线立模

首先用水准仪测出土0.00地坪顶面位置在建筑物墙四周测点得±0.00线,然后通长带线,每隔20m要设一个支点,保证线在同一水平上,模板采用定型槽钢制作,模板用干硬性砂浆坐浆,侧向支撑牢固,分块时单幅宽度不可超过5.0m,胀缝设置长度≤60.0m,缩缝设置长度≤12.0m。

3.2.3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P.O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碎石粒经不宜大于钢纤维长度的2/3,一般不宜大于5.20mm,含泥量<1%。

砂:宜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含泥量<3%。

钢纤维:选用“佳密克丝”冷拉钢丝型号RC80/60BN,长度60mm,直径0.75mm宽径比80。单根钢丝抗拉强度≥1070MPa,掺量25Kg/m³ ,复试合格。

水:采用可饮用的自来水。

根据试验时原材料现场取样,C30钢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碎石:黄砂:水:钢纤维:NC―1外加剂=420:1022:772:210:25:5.5。

材料由砼公司负责采购,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

3.2.4钢纤维砼的搅拌

钢纤维砼搅拌的核心问题是钢纤维在砼基本体中的均匀分散问题。如果钢纤维分散不均匀,将使有些部位砼缺少钢纤维,有的部位钢纤维过多抱成团。这样不仅未起到增强作用,还会引起局部强度削弱。试验表明,影响钢纤维在拌合料中分散均匀性的主要因素为:钢纤维的体积率、长径比、碎石粒径、水灰比、砂率、以及搅拌机械、投料方法等,其中搅拌机械和投料方法尤为重要。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试验室设计的配合比下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可先投入砂、石、水泥、水,在拌和过程中分散加入钢纤维的方法,为了提高分散性,在投放钢纤维时,可用钢纤维分散布料机。由于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时派专职工程师长驻搅拌站,指导、监督、控制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钢纤维分布均匀搅拌质量合格。

3.2.5钢纤维砼的运输和泵送

钢纤维砼一般采用橄榄车运输,一般采用运输较近的商品砼站,减少钢纤维砼在路上的运输时间,虽然橄榄车在运输过程中能不断搅拌,使钢纤维的比重比砼重,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分散不均匀和结成团现象,在投入泵送车之前要强制搅拌不少于1min,橄榄车放料时,速度要略慢一些,派有经验的操作工放料,发现钢纤维砼中有成团的钢纤维在料斗的滤板上,应及时取出,手工分散,均匀投入料斗。泵送时采用高频低速泵减少钢纤维对泵车及泵管的损伤。泵送结束应将泵车和泵管清理干净,不可使钢纤维在设备中留存。

3.2.6钢纤维砼地面浇捣

钢纤维砼经泵送一般堆于每幅的中心位置,不可以采用振动机导引砼流动的办法,要采用人工均匀摊铺,有经验的操作工在摊铺过程中还会发现结成小团的钢纤维,要及时取出,手工均匀分撒到砼中,再手工将砼拌匀,工人不可进入钢纤维砼中施工,钢纤维会戳穿胶靴和戳伤脚,工人应在操作平台上施工。摊铺的高度高于模板顶面约2~3cm。不可以采用插如式振捣器,振捣宜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动梁振捣,振捣移动时速度应≤2m/min(是普通砼振时间的1.5倍)。否则会引起砼振捣不实,产生夹心。靠模板侧是砼振动梁的盲区,应采用手工插捣,防止拆模时产生蜂窝现象,见图一。

振捣后的钢纤维砼(图一)

3.2.7滚压、刮平

采用ф200无缝钢管制作的滚筒进行来回滚压数遍,直至出浆为止。再采用钢直尺刮平,因有钢纤维存在,不宜采用木或铝刮尺,刮平时宜向浇捣方向刮,刮尺和模板成一定角度,以利于赶浆,不可以来回刮,边刮平边用钢尺轻轻地拍打砼表面,减少表面突出影响收光的钢纤维,拍打的次数,视突出砼表面的钢纤维数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少于三次,直到目测突出表面的钢纤维较少实在拍不下去,突出较多的钢纤维可以采用手工压入砼中。

3.2.8压实、压平、撒耐磨粉

采用电动铁盘式磨光机将终凝前的钢纤维砼进行磨平,压实。原则上一次成型,防止砼中的钢纤维带出来影响终凝前砼的收光,但往往还是会有部分钢纤维带出来影响收光效果,在磨平压实时压入砼中后的再在砼表面撒2~3厚的耐磨粉,不宜太厚,否则会影响防静电作用,确保地面面层有2~3厚的耐磨砂浆,同时增加表面强度。

3.2.9终凝前的二次压光

采用电动抹光机进行收光,先初步收光,在机械不能抹光的死角采用人工收光,模板顶部的砂浆一定要铲干净,防止收光后局部地面偏高。此时会发现尚有少量的钢纤维在机械收光过程中,从砼中带出来,可以采用永磁铁吸附消除。第二次压光要掌握好时间,用手按压砼表面,要求凹坑不明显,说明时间已适中,可以进行最后压光。收光早了会出现抹痕,收光晚了会出现收不动、压不光的现象,见图二。

二次压光后的钢纤维砼地面(图二)

3.2.10养护

收光结束12小时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薄膜养护前先洒水再盖膜,薄膜就会吸附在上面,薄膜养护的保水性好,能防止砼表面干裂,同时能保护砼表面在邻幅砼浇捣过程中表面不污染,减少清理工作,加强了成品保护。

3.2.11切缝

钢纤维砼地面切缝时间通常不得少于7.0天,冬天不得少于14天。采用加厚金钢砂切割片切缝,切割的速度是通常速度的一半,防止切割片带出钢纤维,使缝边不整齐,带出的钢纤维用砂轮机割除,缝的切割深度不得少于50mm、缝宽为3-5mm,切缝时间不可过晚,以免砼引起不规则收缩裂缝,并严格控制好切缝面积,见图三。

钢纤维砼地面切缝(图三)

3.2.12邻幅地面施工

邻幅地面施工要做镀锌网的搭接工序,其余施工办法同上。

3. 3劳动力配备

工种 工作内容 人员配备

施工员 现场总负责 1人

机械工 机械操作 2人

木工 浇捣立模 2人

混凝土工(中级) 摊铺料 2人

混凝土振捣工(高级) 振动滚实压平 3人

抹灰工 压实收光 3人

普工 砼输送泵放料 1人

电焊工 接地镀锌网焊接 1人

电工 临时用电 1人

4、主要材料与设备

4.1材料一览表

主要材料名称 规格

水泥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 粒经不宜大于钢纤维长度的2/3,一般不宜大于5.20mm

砂 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

钢纤维 “佳密克丝”冷拉钢丝型号RC80/60BN

水 可饮用的自来水

C30钢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碎石:黄砂:水:钢纤维:NC―1外加剂=420:1022:772:210:25:5.5

镀锌网 采用20×20网格,δ=1.0的镀锌网

4.2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振动梁 台 2 振捣混凝土

机械磨光机 台 1 磨光地坪

砂轮机 个 3 打磨外露钢纤维

机械抹光机 台 1 地坪抹光

平板振动机 台 1 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机 台 1 搅拌混凝土

电焊机 台 1 接地镀锌网焊接

切缝机 台 1 切缝

铁抹子 个 3 抹光压实混凝土

小推车 辆 3 运输混凝土

刮尺 把 5 初步刮平混凝土面

5、质量控制

地坪实测项目符合水泥砂浆地面质量,平整度控制±0.5cm以内,表面无龟裂,不起砂,无不规则裂缝,无突出的钢纤维,试样送检测中心检测,强度达标,钢纤维在砼中分布均匀,抗静电检测合格。

6、安全措施

6.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安全组织网络和责任制;

6.2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操作证上岗作业;

6.3所有机械设备定人定责,完善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

6.4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

6.5安全操作,防止钢纤维戳伤操作工的脚和手。

7、环保措施

7.1防止大气、水污染:做好施工现场场内、外清洁及现场卫生管理工作,污水等通过沉淀池、窨井排入场内指定的下水道,确保施工区域的大气及水不受污染。

7.2 噪音控制:

7.2.1施工噪音应控制在环保部门规定的范围内。

7.2.2施工机械及主要施工料场合理布置。

7.2.3对噪音大的机械设备,进行消音处理或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噪音。

8.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钢纤维砼地面不需绑扎钢筋,因具有高强度,设计时可减少砼的厚度,节约砼的用量,发挥钢纤维的作用,而且防静电检测合格,不再需铺设防静电地毯。每平方米钢筋砼地面与钢纤维砼地面同功能设计的造价比较表:

序号 设计做法 每平方米造价分析 备注

1 200厚C30砼+Φ8@150双向+防静电地毯 砼:0.2 m3×360元/ m3=72元

钢筋:5×6元/=30元

防静电地毯:1×32元/=32元

合计:134元/ 人工忽略不计

2 180厚C30砼+25/m3钢纤维 砼:0.18 m3×360元/ m3=64.8元

钢纤维:25×0.18×85元/=38.2元

合计:103元/ 人工忽略不计

通过以上比较造价节约为:(134-103)/132×100%=22%,同比节约了钢筋和砼,而钢材水泥,均为高能耗产品,也就是节约了能源。

8.2社会效益分析

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6

关键词:液体化工码头;消防;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液体化工码头的消防安全管理是码头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管理水品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能否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能否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中。作为天津港大沽口港区的港口管理者,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下辖5#、6#、7#、8#、9#五个液体化工码头,码头消防安全管理一直作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现对液体化工码头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采取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简述。

1、液体化工码头火灾危险性分析

1.1、液体化工码头货类固有危险特性

天津港大沽口港区液体化工码头作业的货类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大类为可燃液体类,大部分为甲、乙类火灾危险物品,闪点低,挥发性强,具有易燃易爆性,泄漏后,其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即发生爆炸,例如苯、对二甲苯、甲苯、苯乙烯、二氯乙烷等。

第二大类为液化气体类,均为甲类火灾危险物品,此类货物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经冷冻、压缩液化后,管道输送,此类货物泄漏即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遇有一定能量的着火源,即发生爆炸。另外,因此类货物具有高度绝缘性,泄漏过程中,由于压力较高,成喷射状,与管道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即可引起燃烧爆炸。此类货物这样要有,乙烯、丙烯、氯乙烯、丙烷、丁二烯等。

第三大类为油品类,大部分为甲、乙类火灾危险物品,与第一类货类危险性基本相同,油品类主要有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等。

第四大类为酸碱腐蚀品,此类货物的危险性主要为强腐蚀性,一般无火灾爆炸危险,例如液碱、硫酸等。

目前液体化工码头,由于尚未做到全密闭作业,在软管及输油臂连接、拆卸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蒸汽,若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或静电即发生火灾爆炸。货类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静电放电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燃液体及油类粘度一般较小,容易流淌扩散,一旦泄漏,将波及较大面积,扩大危险区域。

1.2、点火源种类因素

焊接、切割动火作业。焊接、切割动火作业引发的油品码头火灾爆炸事故所占比例较大。这是因为焊接、切割作业本身就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作业时使用的乙炔、丙烷、氢气等能源,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气瓶又属于压力容器;作业中飞溅的金属熔渣温度很高,若接触到可燃物质,易引起燃烧爆炸;作业时产生的热传导,可能引起焊割部件另一端(侧)的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

违章进行动火作业,也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违章作业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表现为对焊割部件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了解清楚,就盲目动火;未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证,就急于动火;动火前在现场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隔绝、清洗、置换等;动火前未按规定进行采样分析和测爆;动火作业结束后遗留火种等等。

现场吸烟,汽车尾气火星,现场作业产生火花。燃烧的烟头的表面温度可达到200℃~300℃,远高于油品的燃点。打火机、火柴或烟头点燃时散发的热量也大大超过油气所需要的点燃能量;汽车及其他机动车辆一般都以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在这些车辆排出的尾气中夹带着火星、火焰,若未安装阻火器,有可能引发车辆所经过的地区爆炸事故;现场进行软管连接或拆卸作业过程中,未使用防爆工具导致产生火花。

静电放电,雷电。液体化工码头进行装卸作业时,管线运输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静电,由于管线静电导除装置失效导致静电积聚;作业过程中船为设置静电导除装置,导致船岸存在电位差,产生电流;码头现场人员穿化纤衣物,摩擦产生静电;雨天或雷天作业打闪,防雷装置失效导致雷击;进入码头现场手机未关机等产生静电。

2、液体化工码头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2.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认清液体化工码头的火灾危险性,确保消防安全。作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业主、经营者必须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对消防的投入。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对动用明火实施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确保动火安全。

2.2、提高码头现场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防明火、防火花。严格控制动火作业的审批,现场有危化品船舶作业时,严禁动火作业;动火作业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必须经隔离、置换、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进入码头作业现场所有车辆必须带防火帽,

防泄漏。船岸软管连接前确保软管打压试漏正常,船岸软管连接完毕后应再次进行打压试漏,确保无泄漏情况后方可作业;软管每年需找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压检测,压力管线每年也需找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作业完毕后,管线需用盲法兰盲死,管线所有排空及倒淋均需使用盲法兰盲死;管线需定期对其弯头处壁厚进行检测;管线接口作业区域设置防溢流围堤,防止泄露的危化品大范围流动;码头现场所有管线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手动和电动均需有效;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扫线,管线内不得存放物料,防止因季节温度变化导致胀管。

防静电、防雷电。船舶作业过程中必须使用船岸静电导除装置,或者使用绝缘法兰;码头现场所有管线、管廊必须做有效静电接地,并且每年检测;所有法兰连接处必须跨接连接;码头现场及办公楼防雷设施必须每年检测,确保其能正常使用。码头现场必须使用防爆设备工具,现场用电设备,开关箱,接线箱等必须防爆;所有进出码头现场的人员不得穿化纤衣物,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加强消防设施点检。确保码头现场消防设施完好,包括消防炮、消火栓、灭火器等等,每年消防设施需进行消检和电检;码头现场消防值班室必须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

2.3、加强水上消防保障力量

要加强水上消防保障力量,逐步建立专职水上消防救援组织,确立水上消防应急体系。天津港大沽口港区现配备有消拖两用的消防船,日常作为港作拖轮使用,应急时作为消防船使用,解决消防船投入及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传军.浅谈影响油码头消防控制室自身安全的问题与对策[J].水上消防,2014,05:33-35.

[2]虞益良,梅惠平.浅谈油品码头的消防安全管理[J].水上消防,2006,05:17-19.

[3]万明.油品码头的消防安全管理[J].劳动保护,2012,1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