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背景范文1
有时,设计就是一卷书,一杯茶,平静舒适;有时,设计就是一杯酒,一把火,癫狂放纵。无论它以何种形态出现,我们都应尊重设计,犒赏创造。同时将设计融入到生活,将设计拓展进商业,将设计转化为文化。
历经2年的时光洗礼,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的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围绕着“设计改变城市”、“设计走进社会”、“设计走进生活”和“设计关乎你我”四个方面全面展开。
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让尘封在思维中的理念弥漫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滋润着北京的一砖一瓦。
大栅栏·新生
“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提起大栅栏,老北京人可能会拿出北京式的能侃能聊跟你滔滔不绝,而这话语间一定离不开老字号,作为明清北京城最重要的市井商业中心,大栅栏老字号林立,也曾经戏院云集,达官贵人、市井百姓和文化仕人均聚于此地,不仅如此,由于和琉璃厂相邻,衍生了京报、中华日报、北京女报等近代报馆40多家,曾经的繁荣历历在目。而现在,大栅栏新生了。
在2011年设计周期间大栅栏跨界工作室就开始尝试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老房子新利用,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而与五道营、南锣鼓巷现在已经商业得不成样子不同的是,大栅栏采用“闲情偶遇”式的开放与包容,既有老字号一条街,也有前卫新锐的文化创意和新型商业区,这与大栅栏曾经是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包容和开放冥冥之中契合。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由北京设计周与北京广安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西城区旅游委联合举办的“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活动,以“设计为民生”为主题,让国内外众多设计师的巧思和创新进入大栅栏的寻常百姓家。
设计力量·老街区
2012年北京设计周以“设计为民生”为思考方向,作为大栅栏的改造实施主体——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西城区旅游委,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再次联手,将设计融合到大栅栏区域保护更新与发展中。在大栅栏充满人文气质的街区中,以审慎创新的保护更新计划来促进原有居住环境、文化氛围及商业形态的更新,成为区域发展最核心的话题。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国际设计周邀请来活跃于国内外的50多个设计师、艺术家、品牌、团体和机构参与今年的设计周活动及项目。
强大的设计资源和大栅栏强调以民为本、有机更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街区保护更新理念组合在一起,为今年的“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带来了一系列紧扣街区生态的设计活动。
老街区新改造——大栅栏更新计划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论坛及城市设计竞赛、艺术家和设计师空间改造、杨梅竹设计探险等项目,邀请来国内外活跃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完善社区生态建设,通过改造和美化胡同空间来思考都市中老街区未来的生活方式,并帮助当地商家进行改造提升,通过用现代设计新思维与传统商业的结合互动来探讨原有业态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中国式生活——大栅栏胡同24小时
大栅栏增强现实艺术历史漫步×大栅栏24小时、国际知名艺术家Cindy?CYJO制作的大栅栏人物志对话等项目,梳理和完善大栅栏宜居的胡同生活,触摸最深刻的文化,最生动的历史,最真实的老街区,最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在宣传和展现大栅栏固有的胡同生态肌理同时,也利用设计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想象,持续加深大栅栏保护更新与改造的对话,描绘出大栅栏民居生活的美好未来。
老街新盛会——杨梅竹嘉年华
依托杨梅竹斜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城市软性更新的路径,大栅栏投资公司与北京场域建筑设计事务所、无界景观工作室以及来自美国、英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创意群体紧密合作,通过与知名设计师联手共建大栅栏标识导览系统和app软件,为公众完善了深入了解大栅栏文化底蕴和社区肌理的理想渠道;通过杨梅竹斜街的保护改造,将建筑师的才智融入胡同百姓的起居生活中,为他们打造时尚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杨梅竹胡同派对、艺术体验沙龙、设计之旅等项目,立体而多样地向公众展示大栅栏多元丰富的胡同生活和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态。
设计牵手老街区——匠心气质大栅栏
在设计周期间,众多国内外活跃的设计品牌临时店入驻,在大栅栏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寻找新鲜的灵感。届时会有国际设计师Compana兄弟、METROBAGS电子之夜、FABRICKOLOR原创设计店、NEEMIC有机时装、NonoMuaks创意设计店等众多国际创意群体带来他们专为大栅栏所做的新作;此外,游客以及观众也可以参与主题定制式文化探访之旅、设计竞赛、摄影竞赛、以及各种有趣的工作坊,也会有北京创客空间、失物招领、一勺子糖设计周游击店、Brandnü升级再造时装计划、彩禾家苗绣、Lomography临时店等国内新兴创意个人和团体来分享他们对国内创意产业的贡献和见解,另外企鹅图书封面设计大赛入围作品展、自行车图书馆、中国式复古展、国外各式临时小吃店和本地精品美食也会来到大栅栏,邀请公众参与深入挖掘大栅栏原有的商业生活和无限潜力,让这个最能代表悠远京城商业文化的街区绽放崭新的激情和魅力,将大栅栏打造成离天安门最近的展现北京特色世界城市、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的窗口。
设计之多元
东方、西方,
装置、服装、艺术、家居、手工、漫画……
大栅栏展方的多元让人欣喜,
这些设计力量之于大栅栏意义非凡,
大栅栏因为这些前沿设计焕发新生,
而设计来到了大栅栏某种程度上接了地气,
期待设计力量给大栅栏带来更多惊喜,给胡同的保存和生存方式带来更多可能。
设计空间
草场地共同体
作为不断拓展的北京设计周一部分的草场地共同体是由策划团队 BAO Atelier组织,由RAWR! Laboratory制作,由有多个合作团体组建,结合了艺术、设计以及新兴科技的创新力量,不断探索当下的新兴技术,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转型思维,同时为北京以及分散于全国的设计领域的创新团体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2012草场地共同体主题是以本地的设计师,艺术家,工业化专家,以及学术专家在“合并”与“分离”,“是”与“否”,“在”与“不在”的双面性之中,探讨他们对城市化,建筑,数码创新,传统工艺,新兴科技,智能材质,服务型行业,信息化设计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解和展望。
草场地共同体@2012北京设计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展览空间的草场地——长廊,展示来源于中国的以及为中国创作的灵感,其中包括由Noumenon制作的可变形家具,RAWR!创作的新一代街头艺术,INNOVO创作的环保工业产品,由李鼐含创作的微型建筑遗址,由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的玉佩以及珐琅展品,以及友好城市米兰的部分相关展品。二是由一名国际知名艺术家,设计师或建筑师受邀创作的原创设计草场地——庭院,其是一个轻型装置建筑艺术品,并以承载现场演出,讲演,讲座以及茶话会的地点,为艺术家,创作团队和游客提供娱乐,畅所欲言的休闲场所。
表面
九块垂直的木地板如舞台景片,高高立起,外形起伏不定,传达一种上升、动态的假说。每一片立面都有不同的色彩与装饰。这些立面由高科技建筑材料精准制成,再经生活家的转印图案。
村中重山
由3毫米厚的超薄铁片制成,共计446片铁片焊接成一个蜂巢结构,再涂以白漆。装置内面镶嵌白色透光有机玻璃,形成背景灯光。整座装置有坚实的体量,在白天,白色带出周围环境的抽象感,在夜晚,背景灯光亮起,将整座装置变成一座巨大的灯光。
ChART STOP – ChART Contemporary
这是沉淀身心、淡定放松的地方。这是名流雅士争相寻求避世放松的地方。这是懂得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人相聚的地方。
无论你是会为艺术作品而热血沸腾的文艺青年,还是漫不经心有时有闲的好事者,无论你是何种职业或身份,ChART STOP都不会让你失望。ChART STOP结合传统工艺和当念,从实用的定制饰品到一流设计师设计创作的潮衣,应有尽有。
快来开启ChART STOP的探险之旅吧!
受气口袋
由双层PVC材料制作而成的可充气环形口袋,似乎以其自身的适应性来阐述着一种迎合的态度,无论是在何种境地,“受气”这个头衔更显示着其默默的坚韧和强大的承载力。“生活在当今拥挤的城市空间,减法是我近期设计理念的首选”设计师李永玲表示,“这是一款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便携式户外坐具,方便携带又舒适,我要寻找的就是在青草地、大海边随时可以舒服陷入的状态。”
COLORS Notebook
COLORS Notebook是意大利艺术及文化出版机构打造的一本特别杂志。它是一本空白的COLORS杂志,但是每一页都是空白的,等着你在上面写字,绘画,设计。每一本COLORS笔记本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可以在里面通过文字,插图,照片等表达你因为顾虑还从来不曾表达的东西。这可以让我们听到你做为这万千世界中的一员所发出的声音,让我们分享你的幸福,喜悦,悲伤,疑惑,焦虑甚至愤怒。
对立
从中国古典元素中汲取灵感孕育而生的对立家具,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Sara Bernardi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并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元素中寻找到了有趣的“化学反应”,对传统与现代这种对立元素进行糅合,体现出充分的前卫感。
对立家具广泛运用了撷取自工业建筑现场的材料,并充分考虑到这些元素所固有的粗糙感和优秀强度,巧妙地把它们转化成一件件优雅的中国风格家具。
基本物质性
“基本物质性”展是一系列反映其概念与形式的作品。设计师们积极探寻形式与物质的局限,传达了观念探索、制作过程与物质成型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揭示了物质与记忆之间的相互吸引和互动。
城市设计背景范文2
路长(km) 1以下 1-4 4-10 10-20 20以上
------------------------------------------------------------
城市道路城建区干线 1.5 1.4 1.3 1.2 1.1
城市道路城建区次干线 1.4 1.3 1.3 1.2 1.1
城市道路郊区规划线 1.4 1.3 1.2 1.1 1.0
城市设计背景范文3
该项目为院区内老年康复、护理为主要功能的新建综合楼。地上六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34860m2,建筑高度23.60m,地上建筑面积:18191,地下建筑面积16669。其中地下三层,局部为人防工程,部分设备用房,太平间。人防救护站平时用途为汽车停车库;地下二层,汽车停车库和部分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中心供应、营养厨房、餐厅、及部分设备用房;一层,康复护理服务的功能用房、管理用房及部分医技用房;南侧二~五层,为康复病房,设有床位数200床;北侧二层为康复区;三、四、五层,行政办公、图书阅览、计算机中心、会议室等用房。六层为备用或设备间。
该项目为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一级的多层民用建筑。
设计范围
包括新建综合楼用地范围内的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设计。
给水系统
水源:院区生活及消防给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供给,供水压力0.2MPa。
最高日用水量: =804.64 m3/d
最大时用水量: =82.09 m3/h
室外给水
院区给水由用地北侧路,西侧,东侧市政条件给水管网接入三路DN100给水管供给, 现将管线在院区内连成环状供院区用水并提供本项目室外消防、室内生活及绿化用水。
室内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方式,竖向分为两个区,地下三层~首层为低区,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二~六层为高区,由地下三层生活水泵房内给水加压设备提供用水;
给水设施
地下三层生活给水泵房内生活水箱容积为75 m3(9000x4500x2500(h)mm),采用不锈钢材质。
高区给水加压设备中给水泵三台,二用一备,变频控制,型号为SLG16x5 (Q=16m3/h, H=0.56 MPa, N=5.5kW),配Ø600气压罐一台。
二次消毒
在高区生活水泵吸水管上设紫外线消毒器进行二次消毒。型号为LCW-II-U(S)-20,N=300W,G=90kg。
计量方式
消防系统
消防用水量
本项目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多层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一级, 地下一级。自动喷水系统按照中危险级II级设计。
表1 消防用水量
按同时开启室内外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系统考虑,室内外一次消防用水总量为468m3,其中室内一次消防用水量为:252 m3。
室外消火栓系统
院区给水由用地北侧,西侧,东侧市政条件给水管网接入三路DN100给水管线在院区内连成环状供院区用水并提供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室外环状消防管上设置若干室
外地下式消火栓。
院区现有医疗科研楼(门诊综合楼),建筑高度为33.80m,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以医疗科研楼作为主要消防对象。需对医疗科研楼消防加压系统进行校核。医疗科研楼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内消防储水池有效容积350m3,满足消火栓系统用水量要求,医疗科研楼消火栓泵型号XBD6/20-DL型,性能参数为Q=20L/S,H=0.6MPa,N=18.5KW,两台水泵,一用一备,不满足新建综合楼需要,故需重新选型,满足室内消火栓水泵Q=20L/S,H=0.70MPa,N=20KW一用一备。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室内消火栓管网为环状。每层均设置室内消火栓。
由消火栓箱内按钮控制启动消火栓泵。
本楼消火栓系统由医疗科研楼的消火栓环管上引出2根DN150的干管接至楼内。供本项目新建综合楼内的消火栓系统用水。设置两组DN150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医疗科研楼屋顶水箱间设有18m3的水箱,内设有一套增压稳压设备, 稳压泵型号为ISG25-100 (Q=4m3/hH=3.2m, N=1.5kW),一用一备,由气压罐电接点压力表控制自动启停,气压罐,调节容积为0.45m3。
自动喷水系统
地下室区域采用预作用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加压系统与医疗科研楼共用,型号为XBD6/20-DL,Q=20L/S,H=0.6MPa,N=18.5KW,两台水泵,一用一备。需重新选型,满足本项目自动喷水加压泵性能参数Q=30L/S,H=0.80MPa,N=37KW一用一备,由各报警阀上压力开关控制自动喷水泵启动,消防控制中心遥控,水流指示器指示楼层或防火分区。
医疗科研楼屋顶水箱间设有18m3的水箱,内设有一套增压稳压设备, 稳压泵型号为ISG25-100 (Q=4m3/hH=3.2m, N=1.5kW),一用一备,由气压罐电接点压力表控制自动启停,气压罐,调节容积为0.45m3。
本项目地下车库按中Ⅱ危险级设置。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不采暖区域设置预作用系统,其余部位按中I危险级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系统。
本项目设3套预作用报警阀,分别设在地下三层,地下二层及地下一层工具用房内。设3套湿式报警阀,分别设在首层,二层及三层的报警阀间内,每组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信号阀及水流指示器按防火分区设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外设置2组地下式自动喷水水泵接合器。
气体灭火系统
地下室变配电室,变配电夹层及三层计算机中心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预制式无管网方式。
地下室变配电室,变配电夹层保护区灭火浓度为9%, 喷射时间为10秒,防护区体积分别为855 m3,418 m3;三层计算机中心保护区灭火浓度为8%, 喷射时间为8秒,防护区体积为915m3。
建筑灭火器配置
室内按照A类火灾严重危险级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汽车库按B类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
变配电间、弱电机房按E类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消防排水
自动喷水系统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排水均排至拖布池,集水坑或设专用排水管收集排放。
热水系统
热水供应范围
营养厨房,餐厅,员工淋浴,卫生间,办公及病房供应热水。
热水最高日用水量为:=65.67 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8.40 m3/h
采用全日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为55℃,冷水温度4℃。
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
低区热水由热交换站供应。由低区供水提供换热水源;太阳能供水系统作为高区生活水预热的一次换热热媒,热交换站提供二次换热的辅助热源。
空调冷却循环水系统
本楼的冷却循环水量为1320m3/h。选用两台冷却塔,型号为:KFT-900型。冷却塔的循环水量为660m3/h,耗电量30 kW/台,湿球温度为27℃,进水温度为37 ℃,出水温度为32 ℃。设在六层屋顶。
冷却塔补水系统
冷却塔补水由综合楼地下三层生活水箱提供,在地下三层生活水泵房内设二台冷却循环水补水泵,SLG(II)25x5型(Q=25m3/hH=0.61MPaN=7.5kW),一用一备,变频控制。补水泵设置生活用水不被动用措施。
排水系统
排水量:
最高日排水量为:=185.78 m3/d
排水体制: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制。
室外排水系统
院区内所有室内医用及病房污废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院区现有污水处理站, 经二级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本项目设置三座化粪池。
室内排水系统
采用双立管系统。首层及首层以上的生活污水废水直接排至室外;地下室污废水经
潜污泵提升方式排入室外污水管道。
锅炉房排污废水经降温处理后排入院区污水管网;营养厨房,餐厅排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院区污水管网;其他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化粪池。
综合楼地下设若干集水坑用于车库,设备用房及卫生间排水。
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经雨水斗及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院区雨水管道。采用87型雨水斗。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为229.36 L/s。
室外区域雨水
雨水设计流量为:Q=236.12 L/s
雨水收集后排入北侧市政路雨水管网内。
雨水利用
采用绿地雨水就地入渗的方式,室外绿地草坪须低于周围地面,用于收集入渗周边的路面雨水。非机动车道选用透水材料铺装。
人防工程
地下三层建有一座战时救护站。病员人数为25人,工作人员人数为64人。人防内均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系统、消防排水集水坑及相应的给排水等设施。
水源:市政自来水。
人防工程给水系统
饮用水: 22.5m3(其中有效容积19.1m3) ;生活用水:65m3(其中有效容积55.25m3)。
水箱按要求平时安装到位。
城市设计背景范文4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背景下,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集中地,在城市人口、工商业、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呈现高度聚集的特征。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迫切地需要构建生态型城市与建筑。因此,本文以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为目的,对城市与建筑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空间;空间肌理特征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工商业、交通、基础设施等高度聚集,城市空间狭窄、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问题不断显现出来。迫切地需要分析与讨论城市与建筑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满足城市与建筑规划的纵深度。近些年来,尽管城市与建筑规划爆炸式增长,但是由于在论证、编制、出台和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管程序,许多的城市规划并没有引导城市走向理性发展的道路,反而使得城市发展陷入新一轮的大迁大建中。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正确发挥对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指导作用。
1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规划就是一种空间地域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城市发展与建设活动(如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和规划指导。
建筑设计,通常情况下是指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以及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其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2 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
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地呈现新的变化。因而,中国现代城市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空间肌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且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其实,城市是一个连续生长和不断更新的有机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城市规划严格意义上讲,同样应当综合考虑城市建筑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动态因素,才能有效地发挥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实用性,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城市管理与建设的主要依据和核心引导。其主要控制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2.1 用地性质控制: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对某一区域具体用地所规定的用途,例如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
2.2 用地范围控制:规划区域地块的使用范围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2.3 用地强度控制: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共同实现。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进行限定,可将地块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用地强度是城市空间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控制指标,其中绿化覆盖率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和建筑的关键内容。
2.4 建筑建造控制指标:对规划区域内的建筑物布置,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所做出的必要技术规定,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等,以及消防、抗震、卫生防疫、安全防护、防洪、交通等。其中,建筑后退一般要求建筑控制范围的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2.5 配套设施控制指标。配套设施控制是指对规划用地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公共卫生等公共设施,以及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服务设施。
3 影响城市规划实用性的相关因素及改善措施
由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城市规程中必然遇到许多不可预见性因素。例如,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与市场环境。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同样受制于政府决策。受到城市招商引资的影响,政府经常向开发商做出妥协,强制干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有效性的发挥。因此,有必要根据经济、市场因素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建立一个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规指标体系,以满足城市规划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性的要求。并且,在法制层面上给予规划一定的权限,提高自身的权威性,进而减少政府干预。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的实用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3.1 结合建筑物周围环境,综合考虑如何设计建筑
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建筑物的整体轮廓应当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尤其在虚实对比、色彩处理方面。因为,与周围城市空间肌理特征相呼应的建筑物能够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也更加能够满足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的要求。
3.2 塑造独特风格,不变中求变化
虽然,我们要求规划区域内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等与周围环境相呼应,但是仍然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特风格,才能足够吸引众人的注意,独树一帜。因此,建筑设计除了要考虑周围环境,还应当具有自己的风格与造型,尽量体现城市现代感。
3.3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一个子系统,只有充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才能够使建筑物满足使用者和城市发展的各种要求。在城市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需要引进生态建设观念,打造绿色建筑物,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例如,采用太阳能装置提供供热,较少耗能量的生活用品。
4 总结
在城市空间狭窄,建筑群密集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建设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与指导作用。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十分注重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绿地的建设范围。同时,有必要将生态观念引进建筑设计当中,打造绿色建筑物,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爱兰. 加快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J]. 城市. 2008. (04).
城市设计背景范文5
关键词:桥梁;附属工程;防撞墙;桥面防水;桥面铺装;排水;伸缩缝
中图分类号: TU997文章编号:
市政附属工程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市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桥梁附属工程的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外观质量和整体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一条城市道路不仅要宽阔通畅,更要求其美观大方,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人员不仅要搞好主体工程的设计,还要加强对附属工程的设计,才能给城市的市民们一个美丽、通畅的活动场所。
1 工程概况
阜石路(双峪环岛~西五环路)改建工程,设计起点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双峪环岛,终点位于西五环路晋元桥,路线全长9.6公里。阜石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是北京市区向西的一条重要放射线,是石景山及门头沟区进入市区的两条重要通道之一。桥梁包含阜石路高架桥(全长8.08公里)、六环互通式立交桥、京门公路立交桥、苹果园交通枢纽立交桥、出入口匝道桥、人行天桥及辅路桥等,共七类。该工程的附属工程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及美观性。
2 桥面铺装
2.1 种类介绍
该工程桥面铺装采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3(4.5%SBS改性)+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 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柔性防水层+C50桥面防水混凝土。
SMA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路面结构层,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和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马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优点表现在:
(1)抗高温、低温稳定性好,抗车辙能力强;
(2)路表面粗糙抗滑,行车安全,平整度高、噪音小;
(3)良好的水稳定性、抗裂性及耐久性。
3桥上及引道排水
3.1排水方式的选择
对于大型立交工程,在雨季,为避免桥面积水影响行车,防止雨水积滞于桥面并渗入梁体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立交桥上应设置纵横坡排水,汇集雨水后通过坡底处桥面进水口接排水管引入地面排水系统,因而桥上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必须且重要的工作。一般的桥梁排水设计通常采用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排水口,汇集在悬挂于全跨径箱梁外侧的横向排水管中的方式排水。由于横向排水管为PVC材质,全跨径排水管过长易发生掉落的风险,对桥型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该工程合理的减少外挂了管道,不但满足排水要求,而且使立交表面整洁美观,景观效果明显。
3.2排水构造
(1)标准横断面处主桥排水
在每墩轴线两侧或靠近轴线处的横坡低侧,设置桥上平入式铸铁进水口收集桥面水,排水口下接PVC管排入桥底地面排水系统。不同桥宽根据汇水量采用不同的排水管尺寸。
图1 标准横断面处主桥排水
(2)公交车站处主桥排水
由于公交车站处人行步道较宽,且桥梁结构为钢箱梁,竖向排水困难,故采用在人行道外侧预埋侧立式铸铁进水口收集桥面水,内埋两根Ф80mm的排水管,两根排水管梁外后通过三通异径内接于一根Ф150mmPVC管排入桥底地面排水系统。
图2 公交车站处主桥排水
3.3排水设计要点
(1)伸缩缝处采用D=5cm的渗水漏管排水,漏管应安装在伸缩缝之前,积水端处,管口伸出桥外侧挂板5cm。
(2)考虑到使用时间较长后可能的污物沉积而堵塞内埋排水管,在PVC管低点弯头设置排污口,以便维修检查及清理。
(3)当桥面为单向坡,隔离带间距5m预埋直径D=10cm的排水管进行排水,排水管两头加套篦子以防止杂物堵塞排水口。
(4)当桥跨间有凹曲线时,应在凹曲线低点处设置纵向排水管连接至最近墩处的排水管排水,防止桥面存在积水盲点。
4 防撞护栏
防撞护栏型式的选择对桥梁安全、美观、耐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到该工程为城市桥梁,护栏应与桥梁型式、桥梁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因此该工程选用组合式防撞护栏,即由钢筋混凝土墩和金属横梁组合而成,护栏外侧采用铝制挂檐板,具有减轻自重、造型轻巧、外观美观等优点。
4.1防撞护栏构造
由于阜石路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及桥梁高度较高,车辆越出桥外发生二次特大事故的危害极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细则》(JTG/T D81-2006)中组合式防撞护栏最高碰撞等级为SA级,而混凝土防撞护栏最高碰撞等级有SS级,此次设计把SA级组合式防撞护栏的砼高度提高10cm,这样它的横梁中点位置与SS级混凝土防撞护栏等高110cm(图3),按SS级碰撞荷载进行设计。
图3 混凝土防撞护栏
图4护栏外挂檐板
4.2护栏外挂檐板构造
目前,公知的桥梁护栏外挂檐板主要作用为增加桥梁美观度和防止雨水直接腐蚀主梁,材质多为钢筋混凝土预制块。有如下缺点:挂檐板预制时,平整度受施工质量影响明显,容易出现裂缝、蜂窝、坑槽;由于混凝土自重大,挂檐板安装时需用吊车将其吊至对应位置,施工不便;又由于钢筋混凝土自重大,对上部结构的受力也有不利影响;混凝土块颜色单一,不够美观。因此,为解决现有挂檐板的不足,此次工程采用一种安装方便又能够满足实用、美观功能的铝制挂檐板。该挂檐板通过U型螺栓与主梁连接,起到防止雨水直接腐蚀主梁和美观的作用(图4)。
4.3 设计要点
(1)钢筋混凝土防撞墩墩顶沿纵向每2 m等距预埋U型锚筋上套埋法兰盘底座。法兰盘面板上焊接热轧槽钢立柱,立柱顶部用螺栓固定冷卷闭合方钢横梁。混凝土墩身养护完成后,用锚栓安装法兰盘面板至底座上,并与混凝土墩身构件牢固连接。
(2)防撞护栏迎车面经常受到车辆的碰撞和摩擦作用,表面容易剥落损伤,造成钢筋外露,腐蚀破坏,影响美观,故其迎撞面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应足够,且混凝土等级取C40。
(3)除伸缩缝处断开外,防撞护栏在跨中、墩顶处及每6m设置结构缝,夹5mm厚纤维板断开。浇筑护栏分段长度可根据实验以不发生收缩裂缝恰当加长,防止因与上部箱梁不均匀纵向变形引起的变形开裂。
(4)由于伸缩缝处防撞护栏断开较宽,为防止此处雨水浸润、腐蚀混凝土,在此处设置50cm宽的镀锌钢板遮雨罩(图4),一侧固定一侧活动,保证伸缩。
(5)为提高防撞墙外观的连贯性,使桥梁防撞墙更加美观,在伸缩缝位置防撞墙断缝处应增设方钢套销,盖住断缝。
(6)防撞墙上根据照明、声屏障及交通标志位置设置基础。
(7)挂檐板下部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固定,上部紧扣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预埋在主梁里的U型螺栓通过螺帽固定。
(8)挂檐板采用3003铝板制作,表面喷涂耐候性无光塑,安装板采用钢材制作,采用热镀锌材料,加工后表面进行喷涂防腐处理。
(9)挂檐板顶部与防撞护栏通过密封胶封堵,以防止雨水浸入。
5 伸缩缝
5.1伸缩缝形式的选择
桥梁伸缩缝装置由于设置在梁端构造薄弱的部位,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又多暴露于大自然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伸缩装置是易损坏、难修补的部位。本次伸缩缝设计本着经久、耐用的理念根据桥梁分跨情况,每联箱梁间设一道模数式伸缩缝。该伸缩缝有如下优点:
(1)伸缩装置牢固可靠,与桥梁结构连为整体,抗冲击,经久耐用。
(2)桥面平坦,行驶性良好,车辆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和噪音。
(3)伸缩缝结构刚度较大,可承受较大的水平变位,伸缩量较大。
(4)伸缩缝的建筑高度低,对上部梁体结构削弱较少。
(5)构造简单,施工、安装方便。
5.2 设计要点
(1)该工程采用80型、160型Z型钢模数式伸缩缝,80型伸缩缝建筑高度10-15cm,无需在梁体内设置预留槽,160型伸缩缝建筑高度35cm,需在梁体内设置10-15cm的预留槽。
(2)伸缩缝预留槽处混凝土采用C50钢纤维混凝土现场浇注。
(3)伸缩缝的建筑高度低,对上部梁体结构削弱较少,且大大方便了设计和施工。
6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不再满足于它的实用性,而进一步向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方面发展。市政附属工程具有自己的特点:技术含量不高,易被轻视,但施工时烦琐复杂,容易产生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施工人员不仅要搞好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还要加强对附属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给桥梁工程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城市设计背景范文6
【关键词】课程建设 一体化教学 工程性实训
一、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教改的必要性
《机电设备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表现为内容广、学时多,教材厚等特点,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能适应技工教育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机电设备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机电设备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证。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对近百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近5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回访,收集了近百份调研标单。根据调研的要求,对《机电设备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论证会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搭建课程框架,形成了一体化课程体系。《机电设备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特别是强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了“学中做,做中学”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技工教育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重新构建了以“学中做,做中学”课程教学体系。《机电设备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本着够用的原则,授予学生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实训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训动手能力为目的,巩固深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应用性方面密切结合现场生产实际,体现了理论为应用服务的原则。授课在一体化教室进行项目化教学,着重工程应用实训环节,对学生进行电机控制线路设计、安装、调试等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在“学中做,做中学”。
三、构建了符合技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程性实践训练体系
(1) 建立一体化教室,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为适应技能训练的需要,组建了机床电气维修一体化训练室,组织老师制作了CA6140车床、Z3050钻床、M7130磨床、X62W铣床、T68镗床等20台套模拟训练设备。对接企业实际,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以实训室对接企业车间的应用性技能训练。
(2)加大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力度,改革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以实训任务书代替实训指导书的改革,减少了验证性、演示性的实训项目,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的实训项目。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师下达的实训任务书,学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独立进行实训方案设计、绘制实训线路、选择仪器仪表等准备工作,然后到实训室进行接线、调试和测量,最后写出实训报告。这一实训教学改革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引入工程实例,进行项目教学。通过企业调研,确定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十个教学项目,30个学习活动;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的实施过程。即:根据工作岗位提取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项目―转化为工作任务。
通过这些工程应用性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实际操作技能、专业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一体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出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1) 教师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为基础。教师首先设计具体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务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解决。
(2)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做到精而实。在授课计划上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行重新组合,并以任务引领形式向学生提出,既考虑学生以后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
(3)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善于因势利导。具体实施中有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动手,教师现场点拨,对于共性的问题,让学生停止操作,及时地集中起来,集中指导。
(4)为避免好的学生做个不停,不想做的学生滥竽充数,利用组长负责制,让每位学生都动手做,而组长可采用轮换制,进行角色轮换,交换工作内容。
(5)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简单打个分数,而是利用多元化的评价(自评、互评和师评),展示完成的工作项目,分享喜悦,互相交流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通过任务引领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学到更多的东西,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养。
五、改革考试方法,注重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的考核
考试方法改革突破了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和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注重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的考核。具体是:
(1)加大了平时考核比重;
(2)注重实践操作考核,采用抽签式、操作式考核;
(3)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式、开闭卷结合式、一张纸开卷式、现场答辩等多种考核形式。
(4)把职业资格证、行业工作许可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纳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