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特点;新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由以往被动型的教育转变为主动型的教育。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第二,打破原有界限,更加强调知识与教学工作的联系性;第三,教育理念的更新,使得大W生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模式,有效提高了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1.线上线下双教育模式的应用

建立起线上线下的双教育模式,使得课堂教育学习与课下的思想指导进行有效结合,能全面提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具体来讲,第一,进行课堂线上有效的指导与交流,培养大学生新型的思想观念。比如,将网络多媒体、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教育课堂融合,以更加立体、直观、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在线下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指导,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的转变,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加强自己的能力。

2.利用有效资源建立教育阵地

高校要建立好“微阵地”。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好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络论坛、网络QQ群、网络社区。利用这些“微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这种方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提高其素质。学生积极进行主观思考、进行自我评价,努力改进、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便会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而言,其主体是高校学生,只有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在具体的实践学习、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才会使这项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高校要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扩大主流网站在网络空间的领地,用主流文化稀释网络不良文化。高校要以“技防”手段防范网络污染。如高校的学生积极进行主观思考,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用它们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未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网络数据平台

第一,可以在大学校园内部建立起具有网络思想预约、思想情感搜索、服务流程对接、办事功能简化等功能的网络数据平台,积极对大学生思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制定出改进的教学方案,更好地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指导。第二,一体化移动型育人型教育模式的应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依然是人性化的思想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立起网络信息污染的“防火墙”,防止携带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侵入网络。高校要以“法防”措施约束网络行为,如进行网络上的报名与宣传,网络上邀请观众进行互动参与评分等。

对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利于我们应用优质的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最终使得大学生的思想与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MOOCs;SPOC;教学模式;地方高校;Linux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71-04

一、背景

1.MOOCs分析

2012年以来,MOOCs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席卷全球,迅速在教育界掀起了教育创新和学习变革。MOOCs受到广泛关注,MOOCs平台建设如火如荼。美国知名大学及其教授先后创办了Udacity、Couresera、edX等MOOCs平台[1,2],清华大学基于edX源码开发了“学堂在线”中文MOOCs平台,此外,中国大学MOOCs、网易云课堂等中文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也迅速建立起来。这些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MOOsC以其大规模、专业化、开放性、学习自由度与灵活性[1]迅速得到V泛应用。面对MOOCs的冲击,国内各地方高校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或积极建设特色在线课程或引用优质MOOCs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尽管MOOCs发展迅速且创造出了与传统网络教学不同的全新教育模式,但各个大学关于MOOCs的研究仍不完善,随着大量在线课程的建设使用,MOOCs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在地方高校的应用也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首先,虽然MOOCs提供大量知名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理论教学方面优势明显,但实践环节缺失[3],学生无法通过在线形式进行实践操作,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学多基于地方行业特征,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计算机专业尤为如此,因此,在校内课堂完整引入MOOCs学习模式显然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MOOCs教育模式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完成MOOCs 课程学习,除了具备使用平台的技术和前序知识基础,还需要一系列的个人特质,包括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调节、高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在线独立工作、在线协作与合作的能力、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等等[4],学生缺乏这一系列特质是导致MOOCs在线课程学生注册率高、完成率低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学习、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稍差,因此,完全使用MOOCs教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最后,MOOCs及时互动和评价机制不完善。虽然MOOCs也支持师生的在线互动,但无法达到传统课堂授课效果,“面对面”交流不可取代[5]。针对一些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讨论式、互动性强的学习内容,也更适合回归传统课堂。在地方高校传统课堂,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调整教学节奏和进度,保证教学效果。另外,评价机制上,MOOCs平台不能保证评估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可信[6]。学生通过MOOCs平台提交练习、作业、测验等交互式的结果不被监管,因此,不能保证其提交内容是否本人提交。

2.SPOC产生

为承继MOOCs和传统课堂的优点,克服其局限性,SPOC应运而生。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7],可理解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其中,“Small”是指申请者规模一般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限制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可以选修SPOC课程。这种限制准入的SPOC教学模式既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设置,又可以和MOOCs一样,针对互联网所有在线学习者。学者康叶钦研究发现,SPOC非常适合与传统校园课堂结合。通过采用课堂教学与MOOCs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可以改善MOOCs在地方高校教学水土不服的情况。国外实践案例也说明,SPOC不仅适合精英大学和优等生,社区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利用高水平的材料获得成功[7]。这为SPOC模式在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3.SPOC模式实施流程

在地方高校以往传统课堂中,“面对面”传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MOOCs模式又不利于培养其真正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青海大学张强等在SPOC实践中发现专业基础课更适合进行SPOC教学[8]。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我校计算机专业“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为例,利用MOOCs资源,把课程按照SPOC模式进行规划和设计,在我校计算机专业中进行了教学实践。

MOOCs背景下SPOC模式实施大致流程是:首先,采用限制准入的SPOC教学模式对在校学生进行条件和网络平台设置;然后,教师在课前借助MOOCs平台或自己录制内容把知识点相关视频布置给学生;接下来,在传统课堂上通过提问或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了解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哪些还没有被理解。课程进行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控课程教学的进度、节奏,有针对性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知识难点和重点,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SPOC线上提交测试结果和线下传统课堂表现制定评分规则。

教学实践表明:(1)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反映良好,并表现出对“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的喜爱。(2)线下传统课堂出勤率稳定,网络平台视频资源访问积极。(3)相对观看视频知识点,多数学生更乐于参加线上测试、讨论和练习。(4)64%的学生完成了所有线上测试,并得到了课程加分。(5)超过一半的人主动完成线上的编程练习,其中26%的学生完成了所有练习并提交了程序代码及运行截图。实践结果也说明了线上测试、线上及时反馈、线下加分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本文接下来介绍MOOCs背景下SPOC模式在“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中的实践过程。

二、SPOC模式在“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中的实践

课程教学采用SPOC模式指导,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融合在一起。

1.需求分析

(1)学生基础分析

2013级学生中,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信计专业必修“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共计200人。三个专业均已先修前序课程,如计算机系统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现有知识背景和知识水平均具备选课前提。但考虑到专业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习者的特征也不尽相同,将课程的在线申请限制在计算机专业内部,规模为81人。申请时规定其必须参加在线学习,完成相应作业和测验内容。其他两个专业可申请在线旁听,但不能访问全部线上资源。

(2)学习环境分析

考虑在线学习平台在校园网络环境内访问的流畅性和便捷性,确定使用学校建设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作为SPOC载体,部分课程视频资源自己录制,上传至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是由超星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在线学习系统,整合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的海量知识库,并能提供大量的国内专家学者视频授课资源。教师通过该平台能够建设在线课程,作业、资料、测验、讨论等互动教学活动,完成基本的教W活动统计。

另外,“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培养方案要求为双语教学,因此,补充MOOCs资源平台edX,edX上提供大量优秀的国外大学在线课程,本课程MOOCs资源参考edX平台上由LINUX FOUNDATION的Jerry Cooperstein博士主讲的Introduction to Linux。

2.制订课程方案

(1)教学安排

“Linux系统与编程”是我校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信息计算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Linux系统管理、shell编程和C编程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课程一共52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2学时。为改善在线模式中实践环节交互不及时问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理论教学主采用SPOC模式教学时,教学地点选为专业机房,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理论验证。实验教学仍采用线下形式,实验内容为设计性和综合性项目,目的是训练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实验过程采用“面对面”指导,可以做到实时性互动。

课程教学周期为10周,每周4学时课堂教学和约1-2小时线上学习。课堂教学前,以任务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指定edX的MOOC视频和泛雅网络平台上的知识点,培养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问题驱动形式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对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再次深入讲解,以达到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升其思辨能力的目的。课后,在泛雅网络平台进阶知识、实践问题的拓展,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深度反思,自主实践训练,实现知识升华,提高其综合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

(2)知识模块划分

“Linux系统与编程”课程按照教学目标可将知识主要分为三大模块:Linux基础,Linux下shell编程和Linux下C编程。为充分利用学生线上“碎片式”学习时间,知识模块细分成多个小的知识点,教师按知识点上传课程PPT、视频、作业、练习等教学资料。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同步,方便学生课堂没有理解时,进行回溯式学习。网络平台所有教学资料均为英文形式,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训练了专业外语能力,实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课程知识模块具体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

3.教学过程实施

下面以“Linux下shell编程”知识模块中“Shell Programming―Conditions, Control structure”为例,介绍MOOCs背景下SPOC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按照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如表2所示。

课前,教师布置视频观看任务和教学平台相关PPT,考虑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性,补充中文辅助教材作为参考帮助理解edX上纯英文的视频和英文PPT。学生观看视频和PPT时记录主要知识点,尤其知识难点。

课上,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针对反馈情况进行课堂讨论,包括教师提问,学生提问和课堂讨论三个环节,涵盖本节课所有知识点。教师提出反思性问题[9],如:case语句如何实现多种模式匹配?训练思辨能力,加深理解。课堂讨论时间约占课堂教学50%。最后,在实践的互动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点,达到课堂吸收的目的。

课后,引申问题、自主学习。平台提供良好的拓展资源,如,实例、拓展训练和作业等,要求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并提交,这样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线上提交作业、测试,采用教师人工评分,每个提交内容并均有批阅,师生互动及时、合理,更加高效。同时,线上讨论区由学生、教师共同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习的更深入。

4.课程考核评价

防止学生期末突击,学习效果差,重新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考核评价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学习情况、平时课堂表现、实验情况,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考试。

控制线上考核成绩占比,比例过大增加学生课外负担[10],降低学习兴趣,比例过小不能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失去激励作用。线上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登录课程平台次数、阅读教学资源次数、阅读课程通知次数、课程讨论问题的次数、上交课程作业次数、本课程在线学时间等)、在线测试成绩以及提交成果(作业、练习)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线上考核成绩占比15%,完成线上所有任务要求才能获得此项成绩加分。线下传统课堂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10%、实验过程表现15%、课程理论考试60%。

三、应用的影响及意义

MOOCs背景下SPOC模式在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实施改善了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引入领域前沿知识,保持课程先进性

使用edX平台MOOC资源,重新整合,使课程内容适合本校专业学生,同时课程内容更新与国际同步,保持课程先进性。

2.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在线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和适应性,强化学生参与。线下学习注重学习过程针对性、深入地讨论,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点表达的能力。线上不懂线下补充,可反复学习。另外,线下约束力强,互动性强,系统性更强。教师可以完全洞悉学生的各方面信息(前续课程成绩、以往表现、个性、优缺点等),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要求学生做一些特殊的思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按照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原则,计算机专业学生成绩优良率达34%,不及格率为15%,信计专业成绩优良率为31%,不及格率为17%。数据显示采用SPOC模式教学,学生优良率提高3%,不及格率下降2%。

3.锻炼教师课程把控能力,促进知识系统化的吸收

MOOCs背景下SPOC模式教学对教师更有挑战,要求教师有对知识系统性的把握,这就需要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优势,调动课堂活力,利用线上和线下课堂将想法灌输于理论讲解中。课前,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课上,教师是启发者和促进者;课后,教师是帮助者和指导者。

4.改善专业课双语教学

通过引入edX平台上国外课程,改善教师口语表达不足问题,通过国外MOOCs与地方高校专业双语课融合,使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同时,学生提高专业外语能力、具备知识的国际视野。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1]。MOOCs推动了高等教育模式创新,SPOC继承了MOOCs的开放、共享等先进教学理念[12],推动和促进了MOOCs在高校的落地。在地方高校中采用SPOC模式可将教学效果最优化,也可为地方高校在新信息技术背景下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从而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课程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焦炜.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93.

[2]刘芳,孙福万,王迎等.MOOCs背景下的_放大学课程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 2015(1):16-23.

[3]汪高元,丁健.MOOCs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之思考[J].汪高元,丁健. 宿州学院学报, 2014. 29(4):122-124.

[4]焦建利.MOOC: 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1-23.

[5]张永林,肖凤翔.SPOC:MOOC 与校园课程的深度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14-18.

[6]苏小红,赵玲玲等.基于MOOC+SPOC 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 60-65.

[7]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 85-93.

[8]张强,张海峰,唐岩等.电路原理基于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及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32(9):179-182,186.

[9]贺斌. 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10]苏小红.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 60-65.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电子备课;听评课;精品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电子备课的方式也应运而生。电子备课能整合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丰富资源,同时为教师们交流经验、共享资源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已成为一种高效的备课手段。

近几年,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逐步实施,网络随之普及,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触手可得,为农村中小学使用电子备课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繁重,各校单独实施电子备课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提倡,整合一个乡镇的师资,联合进行电子备课,以更好地增强教师的互动。

如何科学地管理乡镇内教师的电子备课?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一、利用电子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备课交流平台

这里的电子备课系统,是指以网站形式呈现的,提供各种功能,供教师电子备课时交流互动的平台。

1.电子备课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电子备课系统由电子备课区、评课区、资源区和个人空间组成。

电子备课区可以设计成论坛的形式,下设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备课室,科任教师可进入单独的备课室备课。备课室应具备在线上传文档、音视频和在线留言的功能,以方便教师上传备课资源后,其他教师可留言和评论。

评课区也按年级学科设分菜单,然后在具体学科的栏目下再分授课教案(课件)和评课两栏,教师依据授课教师的电子教案(课件)及课堂表现对本节课做出评议。

资源区用来存放共享资源,经过严格评审的优秀电子教案(课件)可从备课区转到资源区以备其他教师作参考使用。

个人空间除可以存放个人收集的教学资源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课后反思,记录教学中的感悟,也可转载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

2.乡镇内教研组协作备课。

农村教师课时多,工作繁琐、辛苦,教学时间极为宝贵。提倡教研组协作备课,可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学期初,乡镇内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组成一个备课组,根据教材内容,由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进行精心备课,再把这些优秀教案上传至共享资源库,上课教师则只需根据本班实际作适当修改,即可使用。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有利于教师的团结协作,在教学上达到优势互补。

二、以说课、听评课活动推动电子备课制度的实施

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上好课,课堂效果的优劣也反映了备课质量是高低。因此,说课和听评课也能促进教师更加重视备课、更加扎实地做好电子备课工作。

1.电子备课室说课,为教师平时上课提供参考意见。

说课,就是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听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集思广益,可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电子备课室里说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授课者说课稿后,其他教师可跟帖表明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为教师平时上课提供参考意见。

2.开展优质课活动,展示电子备课收集丰富资源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进课堂,丰富的声像、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的展示,让一节精彩的课更显活力,所以举办优质课活动能促进教师增强电子备课的热情,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在乡镇内每个学校开展一次全乡优质课大赛,通过优质课的电子备课活动,使教师们相互交流、汲取所长,形成精品课。另外,使参与备课的教师在电子备课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3.匿名评课,客观实际。

传统的评课方式是听课组在一起对讲授人的课的优缺点进行评议,因为教师们大多都碍于情面,所以评课都十分含蓄,有句话叫“多栽花少栽刺”,否则就会得罪人。利用电子备课系统在网匿名评课,对听的课有什么看法,可以毫不顾忌,畅所欲言,不管栽花栽刺都是诚恳的,讲授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三、开展优秀教案(课件)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评比的优秀教案(课件)来自电子备课室,教师上传的教案(课件)能得到多数教师的好评,被下载使用的频率高,就有资格参加评比。再由评审小组评出优秀教案(课件),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好能与绩效和职称评定挂钩,这样有了激励机制,教师们电子备课就不会再敷衍塞责了,有了认真的态度业务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对于评比的优秀教案(课件)转入资源库,这样不断增大的资源库将会成为“精品库”。

四、推出精品课例,使教师电子备课良好氛围不断延续

在电子备课中,教师们经过日积月累的锻造,一定会产生精品课例。推荐教师经常参加县举办的各种活动,不断推出精品课例,这样电子备课积累的累累硕果将会更说服力,只有这样,教师们电子备课的良好氛围才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4

(鲁东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摘 要:提出地方院校应了解MOOC的优缺点,积极借鉴和利用MOOC,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线上教学资源,以此为契机提高地方院校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MOOC;微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潘辉,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开发,elena_pan@163.com。

0 引 言

近两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堂)在全球的教育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新型教育改革热潮。MOOC几乎可以完成传统大学教育的所有环节,包括教师授课、学生完成作业、作业评价以及考试等。在某些方面,MOOC甚至做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例如MOOC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听取世界上最知名的教授所讲授的课程。因此,有人预言,传统的大学教育将最终被MOOC代表的线上教育取代。面对MOOC“教师明星化、课程精品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普通地方院校深切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如何在MOOC的冲击下做到“不跟风、不盲从”,根据自身的特点搞好专业课程建设是各高校的工作重点。

1 MOOC介绍

1.1 国内MOOC的发展情况

在全球MOOC浪潮的席卷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也积极地推进我国MOOC教育的发展,纷纷在三大MOOC平台上由名师讲授的中文课程。清华大学基于edX的开源框架OpenEdx开发了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随着名校MOOC平台的建设、推广及教育体系的完善,必将造福于那些渴求知识但又无缘名校的莘莘学子,也将给国内普通地方院校带来巨大的冲击。目前在国内,不论是院校、教师还是受教育群体,对MOOC的认识和利用都尚处于萌芽状态,MOOC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尚未真正显现。

1.2 MOOC的优势

MOOC既不同于课堂式教学,也不同于过去的线上教育,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才能在短时间内掀起全球教育领域的MOOC热潮。

(1)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开放教育,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时空限制和对学习者资质的限制。尽管过去也有各种线上教育形式,如网络课堂、网上精品课程、远程教育等,但它们都没有做到像MOOC这样的大规模交互式教学,没有实现对学习效果的实时评测,仅仅由学生单向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2)由世界一流大学的明星教师团队依托企业化运作平台打造出全球顶尖的优质MOOC教育资源,如教学视频、辅助课件、电子板书、虚拟实验室、互动答疑等。MOOC平台不仅提供完备的课程资源,在授课过程中,还会根据教学的实时反馈情况随时调整。MOOC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对于各类有学习意愿的人群,不论是在校生还是已经踏入社会的从业人员,MOOC课程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3)MOOC的微课教学、互动学习和评测方法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有益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在MOOC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微型知识单元设计,每段视频的长度在10分钟左右,并穿插交互式练习,要求学习者回答并给出解释。这种碎片化的授课方式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交互练习能够有效地强化学习者的记忆。MOOC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提供了学习社区,使学习者之间能够随时交流、讨论并相互评价学习成果,比单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3 MOOC存在的问题

MOOC的兴起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的变革,但MOOC不是完美无缺的,目前仍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1)MOOC没有学习监督机制,更适于那些愿意主动学习的人群。首先MOOC是免费的,其次MOOC允许多次选修一门课程,直到通过为止,没有教师的督促、考试和重修的压力,完全依靠自我控制完成学习。然而,“惰性”是普遍存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校园教育的监督体制,是难以通过自我激励克服这一问题的。因此,MOOC的辍学率非常高,例如MIT的6.002x电子与电路课程有15.5万人注册,最终只有7 157人通过了考核,仅占总学员数的4.6%[1]。

(2)MOOC无法带给学习者校园生活的经历和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方便地交流和探讨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并能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高等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文化传统、学术和学习氛围上的熏陶,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而这些都是MOOC无法做到的。

(3)国内MOOC过于依赖三大平台,学习中存在语言、网速、文化等障碍。首先,对于初学者,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是很难克服的障碍;其次,我国一流高校建设的中文MOOC课程大多依托三大MOOC平台,由于网速原因,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英文互动社区中,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导致学习者的交流障碍。因此,国内的MOOC教学要真正发展,必须建设高水平的中文MOOC平台。

(4)目前MOOC证书未得到人才市场的广泛认可。由于MOOC是通过网络学习的,对学习者进行身份认证非常困难,直接影响了MOOC课程考核的真实有效性,从而影响了MOOC证书的权威性,学习者无法通过证书证明其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提升,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

尽管如此,中文MOOC的推广和完善势必引起高等教育的变革,因此了解MOOC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探索新的模式,使MOOC和传统的校园教育能够相互促进、扬长避短,是我们研究MOOC教学的真正意义。

2 MOOC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2.1 学习MOOC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规律

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MOOC之所以受到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多种认知理论付诸实践,并证实了有效性。那么,为何不将MOOC采用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呢?MOOC中采用的有效教学原则主要包括:①人本化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学习;②掌握学习原则,教师通过提问、作业和反馈的方式,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以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授课内容;③程序教学原则,将授课内容细化为小的知识单元,在学生掌握了当前知识单元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④有意义的学习原则,每门课程需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认知路线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的动力[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将其中的大部分原则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较难实施的程序教学原则,仍然可以将这种教学思想融入课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插入问题或引用课外知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2.2 合理运用优质的MOOC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MOOC的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由学生自行跟随国际知名学者学习MOOC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大师风采,而其中存在的语言、交流和理解障碍,则通过课堂讨论解决。对于直接学习MOOC存在困难的课程,由专业任课教师先学习优质MOOC课程,深入理解名师思想,学习授课思路,提升个人授课的内涵和水准,更好地完成课堂授课。

2.3 积极建设符合院校特点的线上资源,以线上促线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MOOC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财富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它为学习者建立了一种“浸入式”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但MOOC未必符合高校的实际授课需要,也未必与实际授课过程紧密结合。因此,在MOOC的启发下,应基于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实际授课内容、授课过程、授课目标、授课方法等,建立和丰富自身的线上资源,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保证学生在无法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授课视频反复学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的整体面貌,更好地完成实验、实践及课堂学习。

2.4 应用先进计算技术建立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改善课程评价体系

此外,MOOC中另一个值得学习的方面是它的客观评价体系。MOOC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强大的后台数据处理进行有效的学习分析。MOOC对学习的评价一方面来自计算机直接评判选择、简答类题目的实时反馈,另一方面采用自评和学习者间互评的方式评价论文、讨论或项目设计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和判断问题,锻炼叙述技巧[3]。通过采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评测数据,教师不但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可展示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给出更为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以学习MOOC的这种思想,改良现有的在线测试等考核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每位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作业和评价记录,记录每门课程的学习历程,针对课程及关联课程进行分析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与学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MOOC背景下课程的信息化建设

3.1 建设定位

未来MOOC必然向着“明星教师、精品课程”的方向发展,地方性院校自身的师资能力肯定无法与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相比,那么再投入大量的精力建设MOOC课程又有多大意义呢?“听大师讲课”是MOOC对学习者的主要吸引力,单从这一点看,普通地方院校跟风建设MOOC就丧失了意义。

作为普通的地方高校,在应对MOOC带来的压力时,一方面应积极探索一条利用MOOC资源服务自身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应搞好符合自身现状和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如前所述,校园教育也有着MOOC无法企及的优势,作为普通院校应该把握这些优势,将建设的目光对准在校生教育。因此,地方院校对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应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为主,兼顾开放共享的原则,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配合自身授课过程,进行教学资源、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的建设。

3.2 建设内容

基于上述定位,地方院校在进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1)平台建设。

从学校层面,首先应为课程建设搭建一个有力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不仅在横向上实现从硬件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到管理的全部数字化功能要求,还应从纵向上提供稳定的大数据服务,以满足各类服务对数据的安全性、内在关联、共享及分析的要求,构建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

2)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应构建数据仓库,并有效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各门课程针对不同单元的不同规模的在线测试题库,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建立论文、设计类考查项目的保存、评价记录,建立前、后续课程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调取个人前期设计用于构建更大规模的项目设计,帮助学生打破课程壁垒,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平台。

3)与MOOC接轨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积极利用MOOC提供的免费、开放的高水平课程资源,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例如,计算机专业作为工科专业,课程内容更新快,对师资能力的要求高,很多高校存在课程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而MOOC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也诞生了不少新型的教学模式,包括研讨型教学、翻转课堂、先解决问题后解释等。专业教师也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授课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合理利用MOOC资源的方式,使MOOC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互补,提升自身课程的授课水平和效果。

4)课程资源再建设。

应配合新型教学模式,学习MOOC的优秀教学理念,分步骤建设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网络课程资源。首先,教师对课程内容按照微课思想进行再设计,将原来50分钟的课堂教学划分为10~20分钟的多个独立知识单元,并为学习者绘制全面的学习路线,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然后,为每个独立的知识单元制作课件和录制讲解视频,使学生有效利用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再者,需要配合课程和知识点划分,建立知识点测试及综合测试题库,便于学生自查或者课程考查。除此以外,还需要建设和积累大量的辅助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实验/实践类课程的指导、示例源码、开发案例、课外知识等,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后解决听课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4 结 语

MOOC这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兴起,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具有传统校园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必将打破现有的教育壁垒,掀起高等教育的变革。作为普通的地方院校,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参与这场角逐,但也应积极地面对MOOC带来的压力,通过合理利用MOOC资源,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地发挥校园教育的优势,在未来的高教领域中争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约翰·丹尼尔. 让MOOCs更有意义: 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3): 3-12.

[2] 李曼丽. MOOCs的特性机器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8(4): 13-21.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5

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具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多重特点,同时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跨境电商平台综合运营、物流、报关、报检、保险、国际支付结算等多个环节,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综合性人才要求较高。综合考虑来看,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人员需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外贸基本技能。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外贸函电写作和外贸单证缮制技巧,熟悉报关报检、运输、保险、跟单、国际支付结算等外贸环节的基本流程等。

第二,跨境电商业务技能。熟悉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和主要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懂得产品与优化、网络营销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客户服务能力,能处理客户的询盘与投诉,等等。

第三,跨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目前,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短板。熟悉各种跨境物流模式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种类的商品,能够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能整合境内外供应链资源,熟练处理大宗商品的跨境物流衔接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衔接小批量多批次商品配送的各个环节。

第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跨境电商本身就是实操性很强的工作,在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注重实操技能的提高。

第五,外语技能。具备与国外客户熟练交流沟通的外语技能。

2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对跨境电商这个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的正确认知、英语水平较低、外贸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等多方面问题。针对学院国貿人才培养现状和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做如下调整: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设立专门的跨境电商方向,在完善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同时,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理论、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图片处理、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此外,本专业有留英回来的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师资力量,开设有针对性的英语课程,使学生在语言这方面更具竞争力。

第二,提高师资水平。首先,要想培养出跨境电商人才,教师需具备相应的能力。鼓励教师多参加跨境电商方面的培训、派遣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学习等,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组建。比如,联合相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提供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其次,引进大量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作者,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询盘回复、外国买家心理分析、报价技巧、客户跟进、线上营销等,真正立足于企业实际需求。

第三,实行“走出去”战略。打破区位劣势,“走出去”,寻求与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的地区企业合作,以其对这个新兴行业的超前认知来引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长足发展。比如,学院可以与相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学校与珠三角地区电商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校内订单班等。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大三上学期时由相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大三下学期时学生须去对接好的企业上岗实习至少3个月。以此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更好地培养出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人才。

3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手段

3.1教学手段

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师面授的基础上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内教学环节主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演示完成学生校内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扩充;校内实训环节主要结合电商实训室,由科任老师带领进行实操性练习,课外结合相关企业平台进行实训,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跨境电商工作流程。跨境电商平台众多,国外主要平台包括亚马逊、eBay等,国内则有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敦煌网、兰亭集势、大龙网等。学校与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在学生基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让学生参与企业电商活动,从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日后企业的用人需求。

3.2岗位人才培养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状况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岗位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在第一年开设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高职英语、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计算机基础、市场营销基础。在第二年开设专业基础课,学习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产品学、电子商务、商务沟通、网页设计、网络支付等。在第三年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如运营管理、客服、美工、业务员等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来选择符合自己的岗位模块课程,以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明确了职业方向,才能实现企业岗位与毕业生的无缝对接。

3.3增强实践能力

进行校企结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也能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随着速卖通、DX、兰亭集势、大龙网等B2B、B2C平台的迅速崛起,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便利,学生通过企业真实的业务实践,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实训结束后,由实习单位评出优秀实习生,颁发证书,以激励更多的同学进行企业实践。

4结语

在新经济环境下,跨境电商已成为新的外贸行业,并逐渐显现出它的商务优势,同时也给应届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区电商发展情况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订,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完善学科内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师资,进行校企结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高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4):21-25.

[2]陈健.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6(4):47-48.

[3]朱理.新常态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5Z).

[4]孙静,付丽丽,窦揽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评述[J].江苏商论,2016(15):187-188.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范文6

一、就业形势分析

现阶段,高校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正逐渐成为衡量各高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强烈关注并为此出台了各种帮助学生就业的计划。根据教育部官网毕业生数据统计,预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09万人,各高校毕业生依旧呈快速上升趋势,同时,部分行业高校人才需求逐渐饱和、高校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结构性调整需要和企业招聘时效性低的情况仍然存在,极大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目前,大数据技术早已加入国家发展战略计划中,社会就业情况也加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就业方面的运用更是为高校提升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方向,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技术指导。近年来,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社会行业发展状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实现学生和企业精准对接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学生与企业线上“智能配对”线下“精准就业”的高校智能就业平台,探索培养更符合行业所需的个性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适应新时代行业发展的精准就业服务新模式,为各高校学子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已成为新时代各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的目标。对此,高校应该基于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行业发展状况,以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制定。因此,高校智能就业服务平台的出现,不仅可以解决社会上企业招不到所需人才和学生所学知识已被淘汰的问题,而且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二、大数据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定位

现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引发一场全新的革命浪潮,为提升高校培养人才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学生更加快乐、高效、智能地学习知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大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阶段的推动力也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其数据科学思维和技术促进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高校发展的智能化、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大数据技术将重新定义高校就业生态系统,高校知识将更加满足行业需求,学生在校就能接触行业发展的最新消息,学生都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就业中的应用,将突破传统高校就业推荐方式的次元壁,为高校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

三、大数据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就业的实际问题,将突破传统的就业方式,为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既定的双赢目标。在以往的就业模式中,对于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通常是由学校建立关系,然后由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签订三方协议。但这种就业模式也存在“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不匹配的问题。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协调好学生、高校和企业的关系,应全面实现高校学生培养至企业人才供给的流程化信息服务,从而满足大学生对行业就业信息了解和个性化咨询服务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教育的精准性,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匮乏、与行业把握不精准的问题。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社会上海量就业创业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获取精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为了满足上述业务需求,建立采用分层结构的智能就业平台,其通过不同的主题库,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业务需求。

(一)为学生检测学习服务

大学生首次注册登录时,平台将收集他们的兴趣、专业、特长、爱好等基本信息,为每个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帮助用户设定学习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企业招聘服务信息库中的招聘需求,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会应用,学以致用。同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随时更新,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升目前适合企业的能力。

(二)为企业招聘服务

企业用户通过企业账号登录,不定期向智能平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后台通过企业需求分析,将其招聘需求更新为学生私人定制的学习目标,相当于企业直接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后台大数据推送到企业分析行业,供企业选择,从而减少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为高校教育理念提升服务

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账号登录,关注本校学生和留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企业招聘的需求信息,使高校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地教育学生。同时,学校还可以分析自身的优缺点,提高竞争力、知名度、就业率。

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趋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