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习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实习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实习概述

电工实习概述范文1

【关键词】盖梁;工程;施工;质量

在盖梁工程施工中不仅需要根据施工的控制目标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最终保证施工整体性能的控制,因此,在施工中我们需要一定的控制方法进行实施,以达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1.盖梁工程施工控制

在盖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C30混凝土浇筑,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盖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本工法主要适用于各类的现浇的桥梁盖梁以及台帽的施工质量控制。

1.1工艺原理

通过对模板工程的加工、控制、拼装以及支模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改善,对混凝土的制备以及振捣的质量进行控制,保障模板的刚度、柔度以及加工密度,保障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方正,严密无漏浆等行为,保证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外露面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

1.2施工前提条件

在施工现场不仅需要按照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行施工,明确施工工点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所需的机械、设备等进行有序。在水泥沙石的质量控制中保障材料的进场质量,配合比要保证准确性。设计图纸文件经过严格审核,提出的技术问题并进行相关的调整,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整体的质量调控中不仅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控制,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最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实施。

2.桥墩盖梁施工工艺

2.1施工放样

施工前要进行准确的测量放样,由测量队用全站仪准确放出立柱顶中心位置。

2.2底模安装

墩帽底模安装时,用两个半圆钢箍紧扣在立柱上端作为支撑,钢箍和立柱之间缠绕毡布并用高强螺栓上紧钢箍,钢箍上放置槽钢两根作为承重梁,底模采用定制大块钢模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安装模板时模板拼缝用橡胶条塞缝严密,安装时模板平面位置准确,平滑、无错台,并牢靠支撑,确保施工安全。

2.3钢筋加工及安装

在安装好底模板之后,就开始进行钢筋安装工程的施工,在安装前要将底模的表面清洗干净。在底模上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综合性的控制,在底模板上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控制次序进行调整,并标出骨架筋准确的位置。在钢筋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定位。主筋在同一断面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最终保障工程规范的要求标准。要满足同一断面受拉钢筋接头不超过50%的规定,焊接接头长度区段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能小于500mm,钢筋应注意采取防锈措施,保护层定位块用半圆形砼垫块。钢筋安装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保证钢筋骨架不弯曲、不变形。

2.4钢筋网、预埋件、预留孔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支座中钢筋网位置的准确性,因此,在两侧进行质量措施控制,并设立固定钢筋网的架设来进行定位,以免出现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钢筋网位移的现象。在预埋件的控制中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考虑,还需要将工程中存在的其他的控制措施来来进行综合性的对比,选出最好的解决方法,这样便于在改善工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最终满足工程质量质量的要求。

在施工的时候,为了保障支座下方的各层钢筋的位置准确,在两侧的模板上划线,并加以及固定,以免影响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存在的钢筋网位移的情况,预埋件的质量控制中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综合性的调控,在预埋件的质量调控过程中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控制标准进行调控。

2.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用罐车运至前场,吊车上料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每层30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分层应保持水平,并使模板受力均匀。振捣由专业的技术工人进行施工。

2.6混凝土拆模以及养护

浇筑完成后,用覆盖洒水养护。注意混凝土未初凝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表面。底模拆除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混凝土养护应专人负责,及时洒水,防止混凝土干裂,产生裂缝。养护时间7-10天。

3.桥台台帽的施工

3.1模板及支架安装

⑴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砼过程承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⑵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整严密。

⑶支架结构的立面、平面安装牢固,并能抵挡振动时偶然撞击。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撑部分安置在可靠的地基上。

3.2混凝土工程

砼拌合采取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在浇注现场每隔一段时间对砼的均匀和坍落度进行检查一次。

3.3施工注意事项

⑴随时观察新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

⑵砼桥台面层预埋的接茬钢筋,在灌注时要使钢筋周围充满密实的砼,并且不使预埋钢筋下沉或歪倒。

⑶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桥台台帽支撑垫石要精确到位,实行坐标、高程控制,由技术人员旁站监督,确保精确到位。

4.质量保证措施

盖梁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必须遵照下列条件执行:

模板标高:±10mm;模板的内部尺寸:±20mm;轴线偏位:8mm。

对于桥台的盖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浇筑应注意防撞护栏的预埋位置的准确性,若是与将来的预埋位置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有效地改善,保障预制梁与防撞护栏的预埋钢筋处于同一条线上,桥台面上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预埋件的质量控制,最终将工程中存在的一些其他的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调整,保障桥台顶帽的有效质量控制措施的改善,这样最终保障其位置的综合完善性,这样在改善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控制标准进行综合改善,应保证位置准确,钢板预埋采用与顶帽钢筋固定等方式保持钢板顶面水平。砼的坍落度宜控制在9~11cm。砼表面无蜂窝、麻面,水气泡小而少,无裂纹、表面平整、密实、光洁,砼色泽均匀一致,砼表面不漏筋、不露垫块。

5.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控,最终保障工程的有效管理控制,这样在控制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控制中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控制,对于现场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控,保障排水设施,对于特殊的质量调控,对于危险的地段醒目的标志,抓好现场的质量管理,搞好文明施工,保障施工材料的整齐,保障灯明、路平、无积水。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按照“技术规范”、“行业规范”等有关的施工安全质量规定进行分析,改善工程中存在的各个问题,这样在有效的管理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控,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规范的有效实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地遵守一定执行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科]

【参考文献】

电工实习概述范文2

[论文摘要] 电工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促进其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计算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工技术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本文结合了当前电工技术发展的实际,对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要体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充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强的思路;探讨了多媒体教学为基础,项目教学为载体,点滴激励、实物展示、参观学习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针对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用相量法分析简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方法,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动态电路,并能了解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首先电工技术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讲述要求必须透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在巩固完善过去粉笔与黑板的固定模式外,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现列举如下,与大家一块探讨。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的特点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借助教材附带的课件加以按特点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外,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教室工作室,进行网上交流、答疑、辅导教学。例如讲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这一章,有原理图进行原理分析判断改错,答案不唯一,还有原理讲的通,实践中由于接线或者器件位置不合理,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教师、学生通过网上查询、互动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能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应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方面教学方法现在基本得到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贯穿全课程。

2.项目驱动教学法

课程整体采用项目的制作与测试过程来丰富教学内容,即整个课程采用了个体项目的方式驱动课程教学,即在每个知识点讲完后提出相应的训练项目,来训练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按照项目的工作任务需求设定不同的目标;诸如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训练能力、学知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通常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分析解答的项目。例如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两定理解题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就提出项目: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两种方法解题那种为好;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确两定理应用时注意事项,培养阅读能力,达到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而对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例继电器控制系统,我们就安排原理说明做项目,要求每位同学观察身边事物,至少找出一例控制电动机工作的事例,并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结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既有工地运送物料的升降机、砖窑用的拉车系统,更有的同学观察仔细,发现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下运动、上下课的电铃系统等,都含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或者时间控制原理的知识点,通过感性认识,加以理论知识辅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开动脑筋思考,使书本的知识得以充分理解和贯通,达到我们课堂讲授控制系统的目的。

3.点滴激励教学法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表扬和尊重,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时期,更是如此。“成就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非常好的能动力和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都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佳品,对主动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特点的学生教师会加于表扬,并在项目评议中作为成绩记录的一部分,对没有做出作品或作品做得不够理想的、知识点欠缺的学生,教师会加于引导,这样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可以通过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评分得到体现,使学生在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在这方面,我们采用把学生分成甲乙两方对垒的方式进行,例制作转动变平动标本,有的同学采用齿轮转动原理来实现、而有的同学则采用的是不同轴心的两个转轴加一连杆来实现,说灵感来源于小时候好奇,看脱粒机在农田工作时,认识到的知识,双方互评,看看对方的优缺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两方通过业余时间收集五到八个相关例题,定好时间,以擂台的方式PK,最后老师评议,优胜者给予一小礼物,以资鼓励,其他者均给予口头表扬。时间掌握在一百分钟(两小节课)以内;最后,大家鼓掌表示结束,同学们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4.现场观摩教学法

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我们对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以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这三章的理论讲授难度大,尽管有多媒体、或者小型模具课堂演示,都不如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现场参观、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当地联系两家企业,一家调压器厂,一家电机厂,事先通过要求学生预习课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到现场后随机向相关技术人员提问,通过两个下午,即八个小时同学们就亲眼目睹关于调压器绕线、抽头;硅钢片的制作、铁心的锻压、线圈的制作与放置、三相电机线圈的接法;等(下转第293页)等;一清二楚,在此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解答,知道有关抽头、绕组接法、转子截面的铁片、铅豆等相关用途或者发生故障时有何现象伴随产生,又如何处理?事先应如何才能避免等等书本根本讲不到或者讲不全的知识。而且一次在电机厂参观时,有一位同学问到能把单相变三相使用吗?如果能结果又如何?技术人员一一解答,同学们收获颇丰。

三、存在的问题

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电工技术的课程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而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的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其二,走出去经费和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其三,教改后计划学时数很少,需要讲的知识点又很多,等等,这一切还有待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寻找更好地解决方法。

四、结论

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电工技术》这门课程,通过本人和其他老师从事教学这些年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以上方法。总之,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下一步我们尝试在课程结业考核中,增加技能测试,并将项目操作考核所占比例加大,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总而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与学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我们会继续探讨下去。

参考文献

[1]高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中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梁碧勇.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09(5)

电工实习概述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水电是一种十分安全,没有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现阶段,能源紧缺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我国也不例外。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工程建设企业为提高综合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先进的施工技术,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使其能在规定的施工时间内完成施工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项稍显复杂的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系统化的管理,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序都符合要求,必须重视对施工技术的选择,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技术图纸不够规范

现代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往往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经济效益上,存在重工期轻质量的现象,为了赶工程进度,在施工技术细节处理上不够严谨。在施工前期的图纸制作上不够规范,这就对日后的实际施工引来了诸多模糊之处,当实施施工与图纸设计存在冲突时,没有按照正确的“修改图纸、施工方案预调整、具体施工改进”方式及流程进行,这就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制约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因为,施工企业是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前线单位”,如果施工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内部管理结构混乱,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会降低施工企业在行业间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导致水利水电施工产业链的整体质量下滑。

(三)缺乏先进技术,专业含量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革新上却赶不上时展的脚步,科研资金投入的不足,科研项目的停滞不前导致施工技术的最新技术往往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控制,这也变相地提高了施工技术成本的投入,更拖缓了国内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进度。

(四)检验设备不够先进

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对施工设备的资金投入不够,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同时未能做到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养护和检修。其中检验设备不能及时更新,降低了施工质量检验和控制水平,这就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分析

(一)加强技术创新,改革管理模式

技术的革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水利水电企业应从积累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将其用作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并从中设立创新奖励基金,用以鼓励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同时,还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对经费进行合理安排,开展相关的技术攻关与专题科研活动,以保证与项目技术措施计划的相符,并加大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积极组织新技术培训,吸收更多的科技人才,以便开展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活动。此外,还要对当前管理模式的优化,包括对管理方法、技术及手段的优化。施工企业管理者应在总结过去所取得成绩的同时,积极引进高效的管理模式,主动变革内部管理模式,寻找出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促进技术创新。

(二)重视先进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紧密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挖掘、鉴别、评价、选拔及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发挥技术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对先进技术人才的培养,积极组织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技术管理

(1)重视技术组织管理体制的完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人身上。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与故障分析、反馈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规范进行。积极组织技术经验交流活动,让技术人员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强对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并对以往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加大维护检修管理力度,注重技术监督。在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施工企业应紧密结合工实际,加大维护与检修管理力度,并重视对技术的监督。企业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试验方法,实现对设备的检验与检测,随时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运行规律,确保设备的技术状况良好。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技术监督缓解仍较薄弱,还需进一步加强。

(3)重视运行管理,健全运行管理机制。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程为依据,并结合具体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以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对设备的运行进行记录,注意改正不良或错误的操作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完善运行分析制度,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象作出深入分析,寻找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规律,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四)重视质量控制工作

(1)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施工材料是施工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也是各种施工技术得以运用的物质基础。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及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企业的质检人员应认真做好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值得提醒的是,对于与结构安全与建筑物使用功能密切相关的材料,应采取抽检与普检相结合的检验方式对其进行检验,以保证材料的质量。

(2)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但要完善工序质量控制制度,还要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与审核工作,以便随时掌握工程的最新进展。同时,还要加强对正在进行的施工作业的检查与监督,并认真落实各种监督责任制,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责任,使其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中,合理运用施工技术,确保工程的质量。

(3)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除了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外,施工现场还应配备经纬仪、钢卷尺、塔尺、线锤等检验工具,并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与评定,以便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五)积极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1)积极开展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2)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并重视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并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与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3)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禁止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无证上岗,要求其培训合格并获得相关证书后才可上岗。

结语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能源短缺问题的影响,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出现的不足进行分析,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不断的改善,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能够更好的发挥工程建设的作用,保证经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世勇.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监理[J].魅力中国.2010(13)

电工实习概述范文4

【关键词】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

近些年,我国的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铁路建设的总公里数正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铁路的牵引动力通常都是电力牵引,列车的速度和行车密度对供电容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在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中运用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可以影响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调试速度,不同的改造调试方式,需要应用与之相对应的改造调试方法和步骤,要求非常严格其不可随意改动。

一、在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中应用远动系统改造的方式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通常情况下是由三部分构成,包括设置在铁路局调度所的主站,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开闭所等地的被控站和用于数据传输的通道。根据运营电气化铁路管理的实际情况,通常利用1:n集中的监控方式,也就是采用1个监控主站对n个被控站进行监控。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改造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对运营多年没有设置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老铁路线路,进行远动系统的增设;

第二种,在已经设置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运营铁路中,需要进行牵引变电的改造,对变电所二次系统设备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更换,改造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被控站;

第三种,集中改造有改移现象或是多条铁路线路的调度所。

二、在运营铁路牵引供电中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的应用

在运营铁路线路中,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改造调试工作需要在不会停电或是较少出现停电现象的情况下进行,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进行改造调试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施工人员进行周密的组织,并选用准确合理的调试速度和方法。

(一)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所具备的功能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主要有两类功能,即控制和监测,也可以称之为四遥功能,具体包括遥控、遥调、遥信以及遥测。

1.遥控功能

此功能的操作命令是由调度所发出的,通过RTU装置对供电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后再对信息进行反馈处理,然后由调度工作人员对命令执行的控制进行确认,最终对设备的分合闸和状态复归等操作的执行进行实现。

2.遥调功能

此功能的命令同样是从调度所发出的,对被控站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进行直接调整。

3.遥信功能

此功能可以将被控站设备的状态信号向调度所传送,主要有两种形式,包括主动遥信和遥信全召。其中,主动遥信是将被控站设备的状态信号通过其状态变位的方式进行主动、定时的上传,而遥信全召则是经由调度所的调度工作人员对遥信全召命令进行自行发送,或是经由系统对遥信全召命令进行定时发送。

4.遥测功能

此功能是将被控站设备包括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等在内的运行参数向调度所传送。

在这四个功能中,属于控制功能表现形式的是遥控和遥调功能,属于监测功能表现形式的是遥信和遥测功能。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在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远动系统中,四遥功能基本上只实现了三遥,即遥控、遥信以及遥测。

(二)针对不同的改造方式需要应用不同的调试技术

1.针对第一种改造方式所需要应用的调试技术

遥控调试技术。对新建设的铁路线路进行调试,无需考虑线路运营的限制问题,遥控调试的方式不仅简单而且非常快速。不过,在运营改造的铁路中,特别是对远动系统进行增加的改造铁路中,遥控调试技术实施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对调试安全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对其进行调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遵守调试方案的步骤来进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遥信调试技术。遥信调试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开关设备位置遥信和设备保护遥信,对开关设备位置遥信进行确认可以在遥控调试过程中进行,也可以采用对开关设备端子箱上的遥信结点进行短接的方法。对遥信调试进行保护的关键方法是对高压设备不启动保护动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确认。

遥测调试技术。遥测调试技术受高压设备带电状态的影响,可以将调度所与RTU进行直接核对,如果对遥测所得出的数值有疑问,可以利用对电压或是电流回路进行检查的方法进行修改。在调试备用主变或是馈线的电流时,需要将处于综自保护盘端子位置的电流回路找出,然后断开端子,将电流施加在保护盘内侧的端子处。在调试完成之后立刻对端子进行恢复。

2.针对第二种改造方式所需要应用的调试技术

这种远动系统改造方式的调试技术非常简单快速,这是因为其在调度所数据库之前已经进行过调试。因此,对其进行调试只需要对比调试RTU的新旧设备。若是他们之间的数据和控制相同,那么就可以进行天窗点请求以便对系统联调进行确认。在遥控调试经过确认无异常情况之后,再核对遥信和遥测。如果都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拆除旧设备,进而正式运行新设备。

3.针对第三种改造方式所需要应用的调试技术

(1)遥控调试技术

此技术需要进行无缝调试,也就是利用调度室通道连接端子位置铺设的临时辅助通道将原调度所通道与新调度所相连接。调试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将通道恢复原貌。具体的调试方法与第一种改造方式基本相同。

(2)遥信调试技术

遥信调试不需要进行通道的切换,这是因为其是在新调度所通道接收端子处于并联的状态下进行的。调试方法与第一种改造方式一致,同样可以利用RTU维护软件来完成调试工作。

(3)遥测调试技术

此调试技术不需要连接RTU和综自保护通信处理设备,可以直接在实时遥测中进行调试工作,其余方面则与遥信调试的方法相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运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中远动系统改造调试技术的分析,可以得知针对不同的改造方式需要应用不同的远动系统的调试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安全快速的进行调试工作,极大的对天窗时间进行减少,而且还可以为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方雷.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建模及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10.

电工实习概述范文5

论文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供用电技术专业背景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电力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服务理念已由计划用电向开拓市场转变,由用电管理向营销服务转变。电力工业从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高自动化阶段,进入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区联网和全国联网阶段。由于本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电力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电力企业调研内容

(1)了解供用电专业人才服务面向的就业岗位类型。

(2)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的建议。

(3)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

(4)了解往届学生对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5)与去台交流的教师进行座谈,探讨台湾教育教学模式。

(6)协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本专业建立“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储备师资力量。

(7)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探讨“配电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就业单位类型和岗位类型

通过对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得到专业服务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和就业单位岗位类型。就业单位类型有: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备修造企业,社会各行业自备供、配电系统,电力用户等单位。就业单位岗位类型有:配电设计,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及检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电力负荷控制,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配网自动化等岗位。

三、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原有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比较接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经企业调研和课题组教师对就业职业岗位类型的深入探索和分析,现将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

具体来讲,结合对电力企业的调研情况,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方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掌握供用电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作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从事电力客户服务、配电维护、电能计量与计费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家的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三上三下”,即“上学历、上职称、上水平”和“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认证工作,以支撑学院职前职后“互为加强、互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安排其到相关企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到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训,主持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参加专业学术活动。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1名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具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本专业已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福建省电力公司离岗研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计划每年继续派出1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给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横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互动,体现“产学研一体化”。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进校3年以内的教师分阶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申报工程和技能系列职称,将专任教师培养成懂理论、会操作、能培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于1~2年内在福建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聘请6名兼职教师,形成1:1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另外,积极开展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教学互助活动,共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授课技巧,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特别是担任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协助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技术岗位(群)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素养、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能力、配电运行能力、线路设计运行与检修能力、配电系统设计能力等。

2.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

如支撑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能力的课程:“电工技术”(由原来设置的电路、电机、电子合为一门课程)、“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气工作安全规程”、“配电线路”、“配电设备”、“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规程”、“配网自动化”、“电气运行”、“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线路带电作业实训”等。

3.创新课程设置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式的传统课程设置,按“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素质教育教学包”要求设置能力素质式课程体系。

文化基础教学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包括电力应用文和科技文写作)、“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基础教学包:“电工技术i”(含实训)、“电工技术ii”(含实训)、“钳工实习”(含实训)。

专业技术教学包(一体化教学):“供用电系统”、“配电设备”(含实训)、“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含实训)、“安全用电与安规”(含实训)、“装表接电与内线安装”(含实训)、“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含实训)、“配网自动化”(含实训)、“用电管理”(含实训)、“电力市场营销”(含实训)、“电气制图与cad”(含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专业拓展教学包:“建筑配电与设计”(含实训)、“电力工程预决算”、“电气运行”(含实训)、“带电作业”(含实训)。

素质教育教学包:“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准军事化与电力企业文化”、“职业口才与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电力办公应用软件”。

六、初步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为了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我们在课程目标中,融入了职业岗位群的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以职业内容为主线。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均实现一体化教学,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学。通过素质教育教学实现职业能力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

2.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了“四层次、三培养”集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三培养”是指培养工程素质、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构成了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

开展电工技术、继电保护试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进行电能表接线、检查、错接线查找,低压排故,配网自动化调度,带电作业,杆上作业实训等,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配电线路、配电室、配电站、开闭站、开闭所等毕业设计,电气运行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性设计、实训和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专业教学改革的牵动下,已形成了“装表接电”实训室、“低压排故”实训室、“电气运行”实训室及“配电设计研究所”等,计划在3年内,建立“配网调度实训室”、“电力负荷控制实训室”等。逐步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一体化教学建设

(1)教师一体化建设。任课教师负责本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并负责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即大纲、教材、备课、讲课、实验实训指导等一体化。

(2)教室一体化建设。包含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三合一。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边讲理论边示范,学生边练习,突出技能培训功能。

(3)教材一体化。包含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指导及考核、技能训练指导及考核等内容,即教材、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一体化。

对主要专业课程如“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等10门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七、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深入,是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融“教、学、做”为一体。

(1)探索建立“讲、演、练”一体化的教室,如配线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装表接地与内线安装、配网自动化、带电作业、配电运行等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在一个教室里进行,边讲边练,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2)变实验指导书为实验任务书的改革,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实验教学。

电工实习概述范文6

论文关键词:教学目标;实践考核;考核方法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地的职业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但如何能够保证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落伍,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却是各职业院校都着力探讨的问题。总结我院的办学经历及多个相关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的特色应体现在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的职业化上,而如何实现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的职业化,实践教学及其考核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我院自2004年开始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该专业为三年制专科专业,其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更要掌握从事本专业应具备的较高超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尽量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就业,我们本着“学生能接受,企业能认可”的原则,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专业实践考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中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是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措施;是改进教学工作、督促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对教和学都有很强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考试内容和方法一定要服从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回顾我们多年来走过的职教之路,因为种种的原因,实践考核并没有体现出它自己的特点,以至于使得专业教育考试远远滞后于专业教育改革,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

1.我们传统的考试模式大都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老师根据学生卷面的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该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再参考平时的作业及出勤情况给出一个平时成绩,该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也占一定的比例,将两部分成绩相加既是该生本学期的总成绩。选修课与考查课的成绩的评定的随意性会大一些。老师一般会更多的参考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而给出该生的学习成绩,复杂些的可能还会增加一个综合作业的成绩来作为学期的总成绩。即使有些课程有实践考试,但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不能充分体现每门课各自的特点与要求。

2.教师对实验实践考试缺乏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没有树立考试为学习服务的意识。没有针对每门课程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去采用相应的考试模式,让考试真正检验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践考试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对采分点的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造成了考试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失去了学生检验自我学习水平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也没有指导意义,考试失去了它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二)局限性

用一张知识容量极其有限的试卷去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该方式看似公平,但实际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一张试卷不能展示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以此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试卷最多只能体现学生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

2.背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过分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忽略对技能的考核了不仅不利于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3.现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正在以我们不能想象的速度快速发展,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应用能力及对新事物快速的反应能力绝不是一张试卷就能体现的,而恰恰是这些试卷不能体现的能力才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更加重要和有用的东西。

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各门课程中,有些课程偏重理论,有些课程偏重实践,有些课程则是二者的结合。对于这样的情况,考核方式如不有所区别,则考试成绩不能真实反应实际情况,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工程意识。

综上所述,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制约教育改革的进行,因此它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践考核的具体实施

(一)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将考试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所谓“平时考核”,是指平时训练(主要是实验、实习、设计)的考核。以平时考核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一方面它能准确、及时、客观地反映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极大的改变了学生平时学习松散,期末玩命突击的现象,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养成踏实、诚实的做人做事风格,另一方面它能很好地改善大家期末扎堆考试,实验室超负荷运转的问题。  (二)将资格证书考核引入课程结业考核。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毕业时手里只有毕业证显然是不够的,这不仅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不符合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为了在毕业时能尽快的融入社会,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内立住脚,学生在校期间应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中、高级维修电工证电子产品组装工证等。将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作为所对应课程的结业考试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三)由过去的考知识变为现在的考综合能力。考核不仅是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作为现代产业工人,自学能力、借助网络及图书馆等渠道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考核,我们结合毕业设计、毕业答辩、金工实习等环节来进行。

(四)变“老师阅卷”为“学生评分”。我们以往的阅卷无一不是老师对着标准答案画对错。这样的方式,老师们厌倦,学生们抵触,大家都没有热情。现在,我们在平时的考查中,每次考核结束后,老师公布标准答案和示范标准,由学生来进行评分,老师在评分的过程中只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标准答案对每一份试卷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别人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考试不再是学生害怕的事情而是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的一种途径。

(五)实行校企合作,由企业出题考学生。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将考试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将企业的半成品交由学生组装,完成后由企业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验收,再按照验收情况给学生打分。这样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氛围中进行生产活动,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校内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核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今后学生的自我定位非常有利,同样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下一步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当然,每个专业的特点不同,每门课程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究竟采用哪种考核方式能够既能保证考试的实效性和可信度又能实现课程的教育目标,我们要依赖我们所选的考试方式的侧重点和实用范围与课程匹配。在多年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所有课程通用,大多数课程需要按照它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时间空间按需设定的考核方式。

三、考核改革的效果

(一)将过去的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成绩变为了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各教学时点的考核成绩的总和。这样的成绩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偶然性。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与教学素质。教师必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首先吃透本课在该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课本的内容,再针对课程的各教学重点,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全程进行考核。

(三)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平时学习不努力,期末来个大突击照样能得高分的想法与做法,养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人、做事的习惯,另一方面确实让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将来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几点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