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收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的收获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1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导学案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学效率,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实现学生成才模式的变革,但是教学实践转变很难。在本学期我亲自参与了学校开展的翻转课堂尝试,有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教学程序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变革

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由此使学生产生反思。

(一)微视频的制作

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之一是观看微视频,网络技术能够成为学习的主力帮手,在学习中发挥正能量。本节课微视频录制的时间是15分钟,放在网上让学生观看学习,设计的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微视频讲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即雅尔体系的瓦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及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级的崛起。教师以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加强的因果关系,依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基础知识以精炼地呈现,为接下来课堂开展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在微视频讲解过程中,要对课本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讲透讲明,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在最后提出思考问题:如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多极化加强下中国怎样崛起?多极化强化产生的影响?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将这些问题先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交流。

(二)预习学案的制作

学生自主学习的另外一个途径是完成导学案,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讲解,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更深入的了解。学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①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加强的史实;②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③分析中国和平崛起。

2.学习重点: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3.学习难点:对比美苏的大国之梦和中国梦。

4.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从而认识中国崛起的现实意义。

(三)总结学习的收获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要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学习的收获,以便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扎实,运用自如,有针对性地学习。

(四)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的问题而开展教学的,因此需要在课前对学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筛选,挑出有足够思考含量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解。所以课前教师进行了统计,一共收集了15个问题,在课堂上一一作答根本来不及,另外有一些问题是无效问题,偏离了主线,属于学生异想天开。摘选了4个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展开讨论:①苏联解体之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②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特点?③怎样认识俄罗斯的崛起?④多极化产生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一)学生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的流程是先预习,然后课堂上合作探究,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因此在自主学习当中已经分了8个组,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结果总结形成文字,

(二)学生展示成果和探讨问题

课堂上展示小组在预习当中取得的成果。小组长负责上台展示并讲解,其他组对展示的成果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辩论,交换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探讨的深入度和活跃性超出了预期效果。如“中国梦和美苏的大国之梦”进行讨论时,学生结合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提出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比较美苏的争霸野心,总结中国梦与美苏大国之梦的区别,让教师大感意外。相信给学生时间和讨论空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三)学生从情感价值观进行总结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之后,从现实角度出发,每一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进行总结。如5组从“多极化趋势下中国如何崛起?”阐述了本组观点,这样让学生在反思、探讨和交流中学习,从过程与方法目标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又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忽略过程与方法,许多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法得到充分展现和培养。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和操作性。

(四)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指导者和知识的传递者。在授课当中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进行梳理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在学生讨论发言过程中,教师倾听的同时对讨论中出现的困惑或分歧给予适当点拨。如课堂上出现学生提出“俄罗斯的崛起之后成为美国的敌人”,因为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偏离主线,所以教师点拨“在全球化一体化加强的时代,美俄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孤立地学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非常关键。

三、课后反思和感悟

这节课作为学校翻转课堂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教师课后反思起来,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预习学习时间的安排

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是通过微视频和学案完成的,因此在学生学习压力和时间不充足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和完成学案困难重重,每一个学科在上课之前都录制15分钟的微视频,9个学科加起来近两个小时,在现阶段教育环境下学生完成不太现实,所以如何提升课前预习效率有待探讨。

(二)课堂师生互动要更积极

在授课当中,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表现为课本知识和教师的对话,表现为师生之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如解决“中国梦与美苏大国之梦的区别”问题时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发言不太踊跃,教师主导问题的解决环节,学生参与得比较少。因此在课堂中可以更开放些,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观点,让师生充分互动,在交流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视频;学习单;平均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27-03

一、案例背景分析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与实验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例题2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矛盾,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本课教学形式属于翻转课堂形式,通过“预览学习单――看视频――填写学习单 ――小组讨论”等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探索计算的方法,学生从录像视频中高效地获取了平均数的计算要求与方法,那就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探究思想方法预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关注与学习的面就一下子变宽了。课堂上通过小组口算比赛收集信息,引入“哪一组的成绩更好”教学问题,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通过“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两个微课的片段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分析

1.课前试学

课外:

视频介绍:《“公平”的平均数》

在小组投篮比赛当中,小红、小刚、聪聪分别投进了6,7,2个。这一组的投篮水平如何表示呢?(如图1所示)

按语音指示暂停视频,学生利用学具(小圆片)动手操作,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首先得到5;(视频解说)5是 6、7、2的( )。把不同的数变得( ),我们就称这个数是这组数据的( )。学生填写学习单,整理收获。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饮料瓶。哪个小组表现得更好一点呢?(如图2所示)

对话形式出示:

(1)第二小组人数多,所以第二小组收集矿泉水瓶情况好。(人多不代表小组整体情况好)

(2)小明最多收集了15个,小芳最多收集了16个,所以第二小组收集矿泉水瓶情况好 。(一个人并不能代表整个小组情况)

(3)第一小组一共收集了52个,而第二小组一共收集了55个,所以第二小组收集矿泉水瓶情况好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一个人,算总数不公平)

提出疑惑,那有什么公平的办法来比较两小组哪个更好点呢?

暂停视频,学生按照学习单提示,采用画一画(移多补少),或者是算一算的方法。

思考:(1)平均数必须在( )和( )之间。

(2)平均数是指每个人的实际数量吗?它相当于把 ( )平均分成几份。

两个微视频的片断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生活体验,如“平均成绩”、“平均速度”等,通过课本例题变式“两个小组收集矿泉水瓶的对比D”,让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在微课设计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考、探究的机会,通过微课学习让学生进行片段学习,让学生自主摆圆片、小组成绩对比图等学习活动,以学习单为辅助形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与时间,避免“填鸭式教学”。学生对于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课堂展学

(1)检测自学情况,提出自学困惑

“通过微课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的自学情况。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

生2:“我知道了怎么求平均数。”

“关于平均数,你还有什么困惑?”“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求平均数要注意什么问题?”……

课堂上笔者通过让学生与小组内成员交流收获,并派代表展示汇报,达到复习微课知识的效果,并通过评价学习任务单,了解和检验课前自学的成果。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后,让学生提出自学的困惑,教师整理突出问题。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小组口算比赛开始,“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口算比赛,想不想知道哪个小组获得口算冠军组呀?”

“想”,简单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来看看第一组的口算”。(一个一个出示)“聪聪答对了6题,丁晓2题,周玉4题,李丹4题”学生整齐地把信息读出来。再来看第二组的口算,也数一数(5道、4道、6道)

师:口算比赛完后(课件跟进),你觉得哪一组的口算成绩好?联系微视频的学习,说说你的理由?”(如图3所示)

生1:“应该把他们的总分加起来看谁的高。”(有想法,不错)

生2:“应该总分加起来后除以人数。”(很好,这是你的想法)

生3:“看平均数。”(不错,有同学联系到视频学习的内容了。)

师故作疑问:“为什么不比较两组的总分呢?”

生4:人数不一样,比较总分不公平,看比较两组的平均数。

师:要对比一组数据,我们应该要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才能进行比较。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利用我们视频的学习内容,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汇报,解决困惑。

通过“两个小组口算成绩比较”引导学生整理微课学习的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是未知,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起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在问题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引出学习“平均数”的学习目的与意义。

(3)生活实例对话,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①佛山市气象站在一天的中午13点测得最高温度24摄氏度、凌晨1点测得的最低温度是17摄氏度。当天的平均温度( )摄氏度。

“你觉得平均温度有可能是多少度?请你想一想,猜一猜。”教师顺势提出问题。

生1:21摄氏度 。

生2:20摄氏度。

师:你的理由是?

生: 我认为平均温度应该要高于17摄氏度,不能超过24摄氏度,有可能是20摄氏度。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选一名天气预报小主持人,谁愿意上台试试”,未等老师说完,刷刷的举起了一对对小手。

②聪聪来到平均水深1.3米的河边,聪聪身高是140厘米,聪聪想:我的身高比平均水深高,下去肯定没有危险。

“你们认为聪聪下河游泳会有危险吗?”教师提出问题。

生1:“没有危险,聪聪的身高比较高。”

生2:“有危险,平均水深并不是全部都是这么深,可能有些地方比较深,超过140厘米。”

小组讨论,辩论。出示泳池的水深切面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劝一劝聪聪不要下水。

利用校园的三组对话以及两个生活实例,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到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4)巩固应用,丰富认知

平均数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其实很常见,今天老师也跟同学们走进聪聪的课堂与生活来感受一下。有兴趣吗?出示《聪聪的一天》

①聪聪喜欢上手工课,聪聪有三条丝带。第一条长4厘米,第二条长8厘米,第三条长6厘米。你能提出一个相关数学问题吗?

②音乐课,聪聪同学参加歌唱比赛。根据比赛规则请计算出他的最后得分。(先猜猜规则是什么?出示: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算平均分)

师:以四人小组形式开始完成这两个问题,有疑问和不同意见的,小组内相互讨论和帮助,限时5分钟。

生1:我提出的问题是三条丝带平均长多少厘米?

生2我观察到评委4和评委2的分数要去掉,两个数据相差太大了。

通过“聪聪的一天”层次练习设计,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练习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的方式,更能体现出翻转课堂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谈论思考、探究交流的机会和时间。

(5)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你认为应该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这节课我学到了平均数应用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

生2:“今天的学习很有趣,我喜欢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

生3:“在小组讨论中我没有积极地参与,下次要改进”。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翻转课堂不仅要重视教师作用、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引起教学评价的改变及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整合等方面的思考,更多要还原学生知识生长的过程和探究的空间。融入微n后,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予学生更多的小组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概念教学融入微课后的几点教学反思:

1.课堂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对平均数有了基本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就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和小组谈论以及小组讲练等自主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2]。

2.利用生活系列情境,搭建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的练习是以“聪聪的一天”串起来的,通过手工课、数学课、音乐课等课堂的情境串联起有层次性的练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玩中学。

3.不足与改进之处

本课给予学生探究交流机会较多,但动手操作机会少了,可以通过派发学具小圆片让小组摆一摆理解求平均数的过程和方法。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方面例子还不够生动丰富,可以先让学生先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然后通过四组的平均数生活实例展示,以对话形式生动展示出来,易于接受理解。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3

王颖 海南省海南中学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上了一堂令我难忘的课。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上历史翻转课,更因为得到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法泰斗于友西教授的亲临指导,倍感幸福!

第一次上历史翻转课,我深感不易。尤其在如何将翻转课堂与历史学科特点融合这一方面,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它常规的教学程序:展示交流、合作释疑、检测提升、总结评价。在云平台教学培训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一些翻转课堂教学案例,也都是按照这种常规的程序来展开教学。翻转课堂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课堂问题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如果一节课都是在不断地就问题而解决问题,那么这一堂课便毫无生气,更无法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体现历史的美,学生就没有学习历史的欲望。其实历史是鲜活的,学生只有置身于相应的历史环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我们无法重返历史现场,但是我们历史教师可以模拟历史现场,即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在不断地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对于如何将翻转课堂与历史学科特点融合这个难点有所突破,在结合翻转课堂基本教学程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来展开《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课的教学:环节一

自学反馈 分享收获,环节二 互助探讨 释疑解惑,环节三 拓展视野 感受魅力,环节四 深刻反思

迎接挑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中国古代手工业陶瓷发展史为背景和线索,围绕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既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又让学生在"翻转"中感受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魅力!

下面,我结合实际的课堂情况,谈一谈我是如何将翻转课堂与历史学科特点融合的。

环节一:自学反馈 分享收获

学生在课前通过海中云平台系统已经做好了课前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展示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数据统计图,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前学习收获,其中我特别邀请了第一组的代表肖惠予同学展示并简介了他们组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我掌握了同学们通过云平台的学习情况,为即将展开的学习做好准备。并且,我在课件中展示每个小组学习反馈的成果,这种收获的分享让学生们既可以相互学习,又充满了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互助探讨 释疑解惑

课堂问题探究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学生要学会提问,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这也是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因此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布置了提问的学习任务。学生非常认真,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提了二十多个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本身的提出存在许多不足,我将他们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筛选和整合,把他们共同关注的四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重点,这些问题正体现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下:

1、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

2、中国古代为什么会产生官营、民间(私人)手工业?

3、民营手工业为什么受排挤?

4、为什么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会超越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如何进行讨论?历史翻转课不能单纯地就问题而讨论,必须将翻转课与历史学科特点相融合才是有意义的。在这一环节,我将学生的这四大问题置于中国古代手工业陶瓷发展史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问题探究。

在课堂上,高一(3)班的同学们进行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分成了八个学习小组,并且以围坐的方式就坐。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安排了一位记录员,确保了课堂讨论切实有效地进行。这样的学习方式,拉近了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传递,进而营造出整个班集体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热情讨论的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历史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我结合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围绕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进一步掌握本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们首先进行的是分组讨论。在这个阶段,我深入到每个小组,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其次,学生们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分享讨论的成果。我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对问题理解存在的不足、分析总结归纳对于问题的理解。整个环节体现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那种和谐融洽。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小组代表的争相发言,我适时的精心引导,整个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历史的快乐中!看到学生们对历史的热情,对学习的热爱,几天来的辛劳顷刻间变成了一朵朵美丽娇艳的木棉花萦绕着我!我感到非常幸福!这是一种教育的幸福!

环节三:拓展视野 感受魅力

中国古代手工业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体现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传统。历史课要传承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课前,学生表示想要更多地了解手工业品背后的历史,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我认为翻转课堂的问题讨论不要拘泥于某种模式或是集中在于某一环节,于是我结合本课的特点,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去探寻手工业品(例如陶瓷)背后的历史,感受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魅力。

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品的深刻理解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真的好棒!伍宇湘同学给大家介绍了唐三彩,如唐三彩的颜色、造型、以及所反映的唐代社会风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林煜雄同学更是把全班同学和我及所有听课的老师带进了神秘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青铜文明。他精彩的解说,同学们因为惊叹于三星堆青铜文明的神秘而露出的惊讶的表情,以及大家为林煜雄同学自信的表现而不由自主地鼓掌声,无不体现了同学们在这次"翻转"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快乐!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还是以中国古代的瓷器为例,带领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瓷器世界里感受唐的大度、宋的严谨、元的豪放、明的优雅和清的华丽,体会不同时代风格的多姿多彩的手工业品组成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传统。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和实践,进一步促进了翻转课堂与历史学科特点的完美结合。

环节四:深刻反思 迎接挑战

在手工业时代,我们的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在工业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手工业应该如何迎接挑战?这是课前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热议的一个问题,于是我设计了环节四。我同样也是打破翻转课堂的常用模式,而是根据本课的教学需要,把问题置于相应的教学环节中。我以老绣娘用将要失传的宫廷绣法绣出奥运颁奖礼服这件事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在这样一个"翻转"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

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还沉浸在历史的快乐中……作为老师的我也和同学们一样感受着同样的快乐!我相信我没有辜负学校对我的厚望,也没有辜负自己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给于教授呈现一堂海中优秀的历史课,不仅仅是因为于友西教授是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泰斗,更因为他八十多岁高龄了仍然在为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呕心沥血,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

当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教育教学领域,电子白板、幻灯片、计算机、录音机、网络技术等都被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而且近年来,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进入了普通家庭中,这些可喜的变化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所谓翻转课堂,即教师提前把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放到某个网站平台,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发送到班级交流群,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开展总结了几点粗浅的看法,现表述如下.

一、教师要精心备课,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效果,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与同学、与教师的合作探究的效果,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便是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 为了使微课的辅助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学生的预习资料、预习练习、探究问题、提示内容,等等,这样,教师才能够通过十几分钟的视频(微课),将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继而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不能解决的问题,了解了这些,学生就能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目标更明确. 另外,在准备教学视频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重要性和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一样的;二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这部分是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三是在制作视频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等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准确把握.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还能够自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与此同时,有效的课前预习也会使学生产生很多疑问,为了帮助学生解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深入的分析,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和困难,进而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课堂的探讨和分析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回答之前留给学生的预习问题,比如,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回答预习时设置的问题“三角形如何分类?”“每一类可以分成几种三角形?”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观看视频和预习成果的检查,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追加其他问题,引导学生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把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 翻转课堂更加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因此,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提问外,还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预习中自然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总结和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此外,在翻转课堂上,数学教师还应当把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进行归纳和重现,引导他们去发现错误的原因,并自学改正.

三、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就需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要围绕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是,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为了发挥每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设置不同的探究问题,并在学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巡视,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提示,使他们获得相应的收获. 其次,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 由于能力和水平不同,小学生在数学翻转课堂上的表现、收获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而应根据每名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树立学习的信心,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开展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目的.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增强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也从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燕.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5).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5

一、引言

在国内,虽然开设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在大学已得到普及,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却基本处在缺位的状态。

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决策、目标和行动。其中“知彼”实际是指职业探索,包括协助学生对大学的各个科系有所认识,认识升学管道,了解大学科系及职业世界的分类情形,协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做进一步认识,协助学生了解各职业领域对各人在兴趣能力和特质各方面的要求。职业探索模块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对高考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选择以及未来职业道路的发展方向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它也是生涯教育实践中颇有难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需要积极探索适合高中生的职业探索教学模式。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多采用知识灌输的形式,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普通高中对于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专业教师。开课的教师生涯辅导能力非常有限。很多心理辅导教师容易把生涯课上成“心理辅导课”,生涯课的内容设置大多以自我探索模块内容为主,职业探索模块则多一带而过,草草收场。而很多学科教师指导的生涯课则无论是自我探索模块还是职业探索模块,基本都是知识灌输,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大部分开课教师对现实的职场了解不够,不仅准备起来力不从心,这样的课程形式对学生也缺乏吸引力,辅导效果不佳。

(二)课堂有限的职业信息传递局限了学生的职业探索

职业世界的信息量非常庞大,而课堂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内满足学生了解职业信息的需求。加之学生对于职业信息了解的需求又是非常个性化的,教师无法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信息指导,所以导致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在生涯规划课的职业探索模块难起成效。

(三)未利用社会实践时间,未有效调动学生职业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得生涯规划课的职业探索只发生在课堂上,教师传授信息,学生接收信息,没有充分发挥课余社会实践时间的作用,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职业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而职业探索恰恰应该更多来自于体验与实践。利用课余的社会实践进行职业探索活动不仅能够获取学生需要的职业相关信息,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策划、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等各种综合能力。高中生正处于职业探索期,他们很乐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现实却是学生的课余时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或者已有的社会实践任务太过单调,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翻转课堂与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的结合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近年兴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来完成。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程序在时空上颠倒过来,课前,学生通过视频、文字等各种学习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积极参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消化吸收则是通过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来完成。

(二)翻转课堂与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的结合

目前,国内翻转课堂的探索多集中在以知识学习为目标的传统学科教学上,其操作方式基本为课前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制作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由教师组织活动进行合作探究。虽然生涯规划课的职业探索模块不以知识学习为目的,但翻转课堂信息传递上的时空颠倒方式却是实现职业探索教学效果的绝佳方式。将以往课堂上获取职业信息的教学环节放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也不仅限于观看教学视频,而是由学生通过网上信息检索、生涯人物访谈、职业体验等方式获取感兴趣的职业信息,课堂上通过小组汇报、作品展示、交流分享等活动形式内化与提升。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学期初建立生涯探索小组

学期初,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建立生涯探索小组。每组4~6人,组员制定组名,拟定小组活动契约。职业世界的信息庞大,学生单独搜集信息不利于任务的完成,团队的组建有利于增强信息搜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好地达成生涯教育的目的。生涯探索小组一经组建,则延续至整个生涯课教学周期,小组的形成对自我探索等其他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也非常有利。

2.布置职业探索任务,学生课前自主进行职业信息搜集

传统学科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主要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而生涯规划课的职业探索教学则不然,学生学习的不是教学视频,而是教师提供给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与方法。教师精心设计活动任务单,提出职业信息内容搜集要求,学生于课前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网络或书籍资料查阅、生涯人物访谈、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学习。为了增强课前信息搜集和课堂分享讨论的趣味性和可展示性,笔者还设计了以小组制作“生涯微电影”的形式来完成课前学习阶段的任务。组员在课前先确定几个小组共同感兴趣的职业,先期形成一个“生涯微电影”制作方案,然后把职业信息搜集过程中获取的文字与影像信息用学生独有的视角编辑制作成“生涯微电影”,用于后期课堂分享讨论。

3.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开展集体互动探究,反馈评价

学生的职业信息获取环节已于课前完成,课堂则用于小组汇报、作品展示、集体互动探究、反馈评价。每个小组需要汇报探索活动收获,包括职业世界的了解、团队协作体会、相关心得感悟等,交流探索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与喜悦。汇报后要接受班级同学和教师的提问,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个过程教师要善于倾听、观察,发现并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学生深化对职业世界的认识,纠正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认知偏差。反馈评价过程则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式,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共同完成。评价的内容包括独立探索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协作探索过程中的表现、计划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

四、翻转课堂教学突显的成效及实施建议

自笔者所开设的生涯规划课职业探索模块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职业探索热情有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整个生涯规划课里学生最投入、最感兴趣、收获最大也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学生以团队协作形式课前自主进行职业探索,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个别化的目标偏好,避免了以往课堂上教师泛泛而谈,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弊端。以“生涯微电影”的制作为活动载体,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课前探索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践探索、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多方面能力,学生收获不可谓不大。翻转后的课堂以小组汇报、作品展示、集体互动探究、反馈评价的方式组织起来,不仅使得学生探索到的职业信息在集体内流动,而且让生涯课堂更具活力,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展示还能增强学生自信,集体互动探究则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知。

由于课前职业探索阶段需要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个相对“复杂”的小组任务,很多小组在完成过程中会出现诸如信息搜集困难、团队成员意见分歧难以统一,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不能按时完成课前任务等问题,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协助与督促的作用。可以采用小组分阶段提交任务完成情况报告的方法,便于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协助解决,包括职业信息搜集方法的指导,对团队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进行沟通协调等。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符合人们在语言习得时的认知需求,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合理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使大学英语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文章着重探索如何合理地设计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微课

引言

随着慕课的兴起,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外不少知名高等院校都开始尝试利用慕课平台开展了一些课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慕课平台设计难度较高、工作量很大,在一般高等院校很难马上得以实施。即便得以实施,普通高校学生的自学能力差异性很大,慕课在短期内也很难以体现其优越性。相较而言,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更为灵活,能够使翻转课堂的效果得以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并不理想,这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为本的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尤为显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这一问题的改善,成为英语教师们积极探索的方向。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要明确翻转课堂的概念,就要弄清楚微课。微课是指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的一种微型在线教学视频。[1]微课旨在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密切关联,把内容浓缩在几分钟的视频中,作为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虽然微课中的内容经过高度提炼,但是它跟普通的教学资源有相似之处,即需要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和理解。微课的运用需要相关的练习和讨论的支持。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教学资源。翻转课堂是指以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取代教师的课堂讲解,以完成练习及互动交流为课堂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2]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过程的翻转。传统教学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巩固主要放在课后,翻转课堂注重对已经习得的知识的强化和补充,知识的习得主要放在课前。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探索多媒体及网络对于教育的意义。2000年,翻转课堂的概念首先出现在第十一届大学教学会议上。随后,国内外陆续出现一些摸索性的研究和实践,但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2011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六个五年级班开始尝试开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重庆和广州的几个中学在国内着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此后,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翻转课堂的优势

微课针对性强,使学生的学习重心更明确。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1.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各个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偏好都有所差异,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和需求,这导致有的学生跟不上,觉得提高英语无望,有的学生吃不饱,觉得没有收获。翻转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等级的微课视频,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同一内容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微课视频,如适合不同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的微课视频,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习微课视频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2.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课堂要求学生记录教师讲解的要点,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当中。无论教师如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视频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进度,做笔记的方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发展。翻转课堂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参与活动,校正并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传统课堂课时有限,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能够用于学生练习、接触课外英语信息的时间很少,阻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翻转课堂中,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了语言知识,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互动交流。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探讨和修正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增多,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原则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特征

虽然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都是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就一所大学而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艺术和体育类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要低于其它专业学生。其次,由于区域性差异,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所不同,南方学生的发音的问题较多,北方学生的听力往往比较薄弱。此外,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英语方面擅长的领域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既要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考虑进去,又要在课堂教学中着重留意。

(二)重视微课视频质量

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微课视频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微课视频的内容安排得科学合理固然重要,视频的制作也要精良。只有微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翻转课堂的实施才有保障。同时,微课视频要按照体系进行编排,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微课视频制作并不是英语教师的专长,应该向专业人士咨询和学习,保证微课的质量。

(三)合理布置任务

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本身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为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教师仍然需要合理设置学习微课前后的任务。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会议,加深自己对翻转课堂的理解。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之前上课采用的也是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学英语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给学生和教师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大学英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翻转课堂的引入阶段。在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拿出3至4节课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在开学初,着手向学生渗透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并介绍一些微课视频或网站供学生课后观看,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做好心理准备。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其中要注重课前指导和课堂反馈。翻转课堂对于师生都是新鲜事物,只有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给学生做出详尽的指导,翻转课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才能接受和认可。课堂反馈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但仍需密切关注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并适时校正。从课堂反馈中,教师可以积极发现微课视频中的欠缺之处并及时进行改善。翻转课堂实施的初始阶段至关重要,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兴趣并认可会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为翻转课堂的修正阶段。在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按比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交替应用。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涉及精读、泛读、听说以及练习等课型,取其中一两个课型运用翻转课堂,其他的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以在听说课中应用翻转课堂为例,把听力技巧和部分内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前学习,课堂教学中对于听力技巧及已听内容中技巧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课堂上针对听力技巧进行更深入的练习;口语部分,可以在微课当中给出讨论话题,提供一些常用单词或结构,课堂上要求学生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在第二阶段中,随着翻转课堂教学开展得逐渐增多,教师可以从中体会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逐渐改进,为翻转课堂的正式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阶段为翻转课堂的应用阶段。在第三、四学期中,完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第一年的准备,教师和学生对于翻转课堂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把握了课程规律。这个时候彻底实施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为:第一,设置网络学习平台,把学生必学和选学的微课上传到平台上,分类别、难度等级标注好,便于学生学习。第二,督促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第三,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并适时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符合教育领域一贯提倡的教学发展方向。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微课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师生角色的定位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把握好各个环节,翻转课堂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学生既能掌握语言知识又能具备自己学习语言的能力。

作者:杨春会 徐雪婕 赵果巍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系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