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1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有关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2
关键词:公共空间;文化情境;精神生活
引言
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离不开对于空间设计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好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可以体现出对于空间文化氛围的追求,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之中产生精神满足感。
一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该以满足人们的情感与精神生活需要为准则
任何的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都必须以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空间不应该只以高档的娱乐消费为其主要的服务方向,而应该以当代人的心理、情感需求为重。人们在集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空间里可以自由的放松心情、畅想未来。[1]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情境可以给人们提供看风景、闲逛、艺术欣赏、与亲朋好友会面等的便利,创造出一个没有繁忙的车水马龙的幽静之所在。例如下面这幅图片中沈阳全运会会展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由于综合使用了软装悬挂吊灯、艺术品、交叉的建筑结构、地毯等能够让人们产生停留意愿的空间设计元素及简明的构成形态、柔和的材料色彩搭配等元素,从而使人产生了很强烈的休闲放松感。(如图一)
二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遵循公共生活的大众参与原则
公共空间是大众的空间,属于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每一个公民,公共空间的营造要得到人们的积极认同和参与。没有享受公共幸福就不能说是幸福的,没有体验到公共自由就不能说是自由的。一个公共空间其本质就是多人同时上台表演的舞台,因此为了适应多角色、多故事的同时上演就必须考虑能够同时适应多种活动的空间、设施的安排,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如何才能够提升空间的使用质量,以便激起人们参与公共空间的兴趣,只有当公共空间中有了各种各样、各个领域中的人们的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的体现空间的共有性。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感受空间所给予人们的乐趣,人们既参与了空间又构成了空间的主体,既是公共空间的观赏者又是其中的角色扮演者。公共空间的参与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从各类的休闲娱乐活动设备到场所中的音乐播放都可以成为人们参与公共空间的途径。积极的参与到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体验到自己是空间的主体与主要演员,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从而增强了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融入意识,增加其对于公共空间的归属感,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所有者与开发者是公共空间发挥其最大的效能的好方式。因此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必须以大众参与为其准则。[3]
下面这幅图片中的沈阳全运会会展中心会议室空间设计从整体上产生出空间的视觉集中感,适于进行主题性会议及交流。以大尺度自由形态形式垂立的中央吊灯、以集中围合两边扩散的形式出现的沙发及以垂直屏风形态出现的装潢壁画都使得进入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视觉空间集中感。(如图二)
三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该满足人性关怀与亲和力的精神生活需要
人是一切行为活动的主体,以人为中心,展现人性关怀是公共空间文化环境营造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公共空间的文化环境营造过程中对于人的需要作出灵敏的反映,使得空间的景观、材质、形态等方面都以人的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让人们从心理上得到释放、享受欢欣愉悦之感,是文化情境营造成功的一大判断标准。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次的情感需要,逐步推进,逐步提高,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总体服务质量。在进行文化情境的营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双向互动因素,人的主体功能地位、人的行为特征等以创造出不同功能、不同格局、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空间领域,来适应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们的需求心理。[4]
四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以传统的文化历史继承为准则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建筑、风俗、饮食习惯、教育、服装等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形态与思想形态的每一个领域,对于文化的传承是人们强调自己属于某一社会圈子的有力方式,不同文化领域的人们在思想及生活中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应该充分的考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提高其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公共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5]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该遵循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的原则、公共生活的大众参与原则、人性关怀与亲和力原则、传统的文化历史继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出符合大多数人需要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美].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56.
[2]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3
关键词: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空间活力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051-02
城市公共空间是面向公众开放,供其活动的空间,包括:街道、广场、绿地等,是以景观为背景,建筑为主要围合手段的外部空间,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舞台,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魅力,美国学者J,雅各布斯就认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地方就是城市公共空间。
随着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如大面积的广场、绿地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宏伟、壮观,忽视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得人们失去了使用的兴趣,导致公共空间处于少人问津的尴尬处境。这使得一些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
1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和特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指的是那些可达性良好,尺度宜人,舒适、亲切、富有人情味的,尺寸约为70~100m的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小型广场、街头绿地等,小尺度空间具有以下特点:
1.1 可达性良好,使用方便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往往位于市民聚居区或出行路线附近,容易到达。降低了对汽车交通的依赖,减少了公共空间使用的交通阻力。缩短了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使人们能有效利用工作之余有限的休闲时间。而在工作日和白天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老年人,他们渴望社会交往,但自身活动能力有限,就近设置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恰好能满足其需求。
1.2 尺度宜人
小尺度空间尺寸较小,身处其中。能仔细观赏空间细部,感受近在咫尺的人群活动,空间气氛亲切、随意,增强了使用者的安全感和亲切感,为人们的接触交往创造轻松的氛围。
1.3 节约用地和资金
小尺度空间占地小,可以利用旧城改造中留下的面积小,不便于集中开发的空地来建设,能有效利用城市用地的“边角余料”,节约建设费用,可以考虑引入私人资本,拓宽公共空间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
1.4 改善邻里关系
小尺度公共空间贴近日常生活,邻里居民多在此活动,增加了非正式会面的机会,能有效促进交往,形成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的邻里关系,最终形成和谐的社区氛围。
小尺度公共空间具有以上特点,使得其贴近日常生活,使用频率高,富有生活气息,对于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2 公共空间使用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一些公共空间的现场踏勘,参考文献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笔者得出影响公共空间使用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2.1 舒适性
舒适性是影晌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一些公共空间只注重形式上的宏伟、壮丽,忽略了空间的舒适性,夏季缺少乘凉的树阴,大面积硬质铺装吸收太阳辐射并加热空气,使得空间内酷热难耐:而冬季寒风穿堂而过,空间中又缺乏向阳避风的空间。加之城市中人类活动的高度集中造成交通拥挤、空气污浊、环境嘈杂等问题,降低了环境的舒适性。j,雅各布斯就反对仅仅将公共空间视为艺术品,而强调其作为市民日常生活容器的使用功能。
2.2 配套设施
公共空间的基本功能是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这就需要一定数量品质良好的配套设施,而一些公共空间中配套设施的品质却在下降,存在数量不足、设施陈旧、设计不当等问题,如休憩设施不足或缺少可供遮阳避雨的树阴、顶蓬等,环卫设施质量低劣、数量不足,加之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缺陷,如盲道转弯次数过多等,这些问题限制了配套设施的服务能力,影响了空间的使用的便利。
2.3 安全性
由于设计、施工中的疏漏,空间中会发生摔伤、碰擦、划伤等意外事故,使得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无法放松身心。公共空间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有:自行车随意穿行干扰了步行交通,有毒带刺的植物带来的伤害,以及空间在细节处理上的疏忽,如铺地未做防滑处理,竖向高差处理成较陡的台阶,又未设瞽示标志等。
2.4 优美的景观
优美的环境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疲劳,而一些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设计流于表面的粉饰,将绿化、铺地、景观小品等景观元素杂乱地堆砌在空间中,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甚至相互冲突。加之空间中一些尺度过大,阻挡了视线的广告标牌,布置混乱的电力、电信设施,颜色、造型、色彩过于花哨的景观小品等,都对营造和谐优美的景观环境不利。
2.5 管理维护
要使空间保持洁净卫生,服务设施运行良好,就需要及时有效的管理维护,而一直以来重建设、轻管理的思路,使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管理维护的重要性,造成一些公共空间管理维护不力,环境脏乱差,设施损毁严重,影响了其使用。
2.6 交通组织
混乱拥挤的交通干扰了空间的正常使用,周边道路上往来如织、高速行驶的车辆,把空间分割成了孤岛,人们战战兢兢地穿越道路,成了城市中的匆匆过客,只能在公共空间外观赏,难以亲身体验,少了人的参与和活动,空间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3 人的活动与环境品质、空间活力之间的互动
塑造公共空间的活力,不仅需要良好的景观和配套设施,更需要富有生机的人的活动,公共空间不仅是社会活动的容器,为其提供舒适、优美的场所和完善的设施,更是诱导人们接触、交往的催化器,环境的品质对人的活动有很大影响,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向往,而环境低劣的空间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犯罪横行的场所
空间活力体现在物质环境、场所精神和人的活动之间的互动过程中,空间品质良好,则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进行交往、休闲等活动,而人的活动最能引起过路行人的兴趣,吸引他们聚集在周围,选择适当的位置观看空间中的活动,进而诱发更多的接触和交往,人的活动给空间带来了活力,因此要塑造公共空间活力,必须提高空间的品质,营造舒适宜人的物质环境;其次,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塑造富有文化气息的公共空间。
凯文・林奇在《一种好的城市形态概论》中提出:从社会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环境结合的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的关键在如何从空间的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人不仅仅是空间的观察者,本身也是外部空间的一部分,空间和社会生活之间相互依赖性。使得社会生活成为外部空间设计的关键性要素,公共空间必须为其提供行为支持。
4 空间活力塑造的建议
4.1 营造适于步行的空间
4.1.1 提高空间舒适性
结合当地主导风向,使空间走向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并增加空间中的绿地和水体,使空间在夏季通风降温,在冬季温暖宜人。结合步行空间的布置,栽植树冠大的乔木以提供树阴,增加有顶蓬的步行空间,或在周边建筑的底层设置柱廊,减少恶劣天气对户外活动的影响:其次应限制车辆通行,迁出对环境卫生和健康有害的工业,栽植能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的植物,并结合建筑布置和植物栽植,适当布置水景以减弱噪音。
4.1.2 消除安全隐患
在空间的边界设置隔离缓冲带,禁止自行车随意穿行,使步行空间连续完整、不受干扰。避免在空间中栽种有毒、带刺的植物。注意空间的细节处理,对容易造成伤害的部分进行改建,如铺地做防滑处理,去除带棱角或钩刺的部件,避免使用易产生眩光的铺地材料,竖向高差尽量处理成缓坡,以增强空间的安全性。
4.1.3 交通疏导
疏导周边道路的交通,使其从其它道路分流,采取限速措施,并在公共空间使用的高峰时段禁止车辆通行。以减少机动车对行人的干扰。将停车场设置在一定距离外,使人们步行进入空间,增加非正式会面的机会,促进接触和交往。
4.2 空间功能多样性
4.2.1 合理布置商业和服务设施
合理布置商业设施,提供饮食及游览用的小商品,如相机胶卷、手工艺纪念品等,满足人们的购物需要,保证其较长时间地从事户外活动,商业设施以售货亭和摊点为主。与此同时,合理分布服务设施并提高其质量,如结合人流密度,增设休憩设施,在空间中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座椅,使座椅的材质、尺寸、坐面与椅背的夹角等较为舒适。根据人们间交往的不同私密等级,如亲友、熟人、初次见面等,选择不同的座椅组合形式。以满足不同需要。增加环卫设施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防止人们随意丢弃垃圾,完善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使盲道连贯完整、线路简洁。
4.2.2 及时有效维护管理
定期对空间中的服务设施进行检修,使其运行良好,有专人定时对空间进行清扫,及时清空垃圾箱,防止一些易腐的垃圾产生异昧。并负责空间中植物的修剪、灌溉等,保持树形整齐美观。与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使来访者自觉维护环境整洁和设施完好。
4.3 塑造良好的环境
4.3.1 塑造优美的景观
根据空间的尺寸,合理确定周边建筑的体量,使空间宽度与周边建筑高度的比值D/H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空间尺度比较均衡。周边建筑的底层以商业、娱乐为主,这些商店外立面造型美观、色调鲜亮,能有效烘托空间气氛,综合考虑铺地材质、色彩,植物的空间层次、色调搭配,景观小品以及服务设施的造型等,使得这些景观元素有效地点缀空间,与空间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对空间中一些污染视觉、阻挡了视线的电力、电信设施和布置混乱的广告标牌等,采取清理措施。
4.3.2 营造有文化气息的环境
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如历史名人、传说典故、地方戏曲等,把这些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渗透到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在耳濡目染中增加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节假日和夜间组织市民文化活动,如集体舞、戏曲、露天电影等,既活跃了空间气氛,又增强了公共空间的归属感,使公共空间受当地居民喜爱和向往。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贴近日常生活,使用率高,塑造有活力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的对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卡罗琳,佛朗西斯,人性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杨厚和,浅谈街道意象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芦源信义,街道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克莱尔,库帕,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行为导则,东南大学出版社
[6]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7]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城市环境艺术2002.1.1~6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4
关键词:城市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方法与框架
1.1研究框架
1.1强化控规阶段地下空间控制的必要性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常态化、规模化的趋势
广州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的建设已经取得较大成效, “十一五”期间广州平均每年开发地下空间面积约100万m2, “十二五”期间也紧跟轨道交通建设加大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但是,由于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系统认识,广州市地下空间不仅缺乏上层次的总体布局规划,也缺乏具体单个地块的布局规划,各行业基本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需求自行建设地下建筑,使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无序状态,已经开发的部分地下空间内部布 局也不太完善,尤其是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未能很好利用。
(2)地下空间有效缓解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交通矛盾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建成后将吸引大量的行人,实施商业功能的前提是解决好交通问题,做好行人交通的疏导,减轻地面交通压力等。地下问系统通过加强不同地下空间的交通联络,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与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等共构建相互连接、避免地面机动车交通干扰、便捷的地下步行系统。
1.2控规层面下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和指标体系框架
基于地下空间开发控制的特点分析,并延续现有控规控制要素和指标系统框架,控规体系中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和空间使用、建筑建造、设施配套、建设开发管理4方面要素内容,每个要素由不同的可操作、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组成。
1)土地和空间使用
包括地下空间使用控制和开发强度控制两类指标。 地下空间使用控制是对地块地下空间建设用途、 位置、 边界范围作出规定, 地下空间范围、地下空间使用性质、 使用兼容性是重要控制指标; 开发强度控制主要是对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进行控制, 需根据区位、 地面开发状况综合确定,地下建筑规模、地下建筑密度是重要控制指标。
表1 控规体系中地下空间控制要素与指标体系构成表
2)建筑建造
地下空间在建筑建造方面控制的指标应重点关注地下与地上的联系、不同地块地下的联系,主要指标包括开发深度(层数),竖向标高、用于地下与地上联系的步行地面出入口、车行地面出入口,为形成地下空间的系统完整性的地下步行联系通道和车行联系通道、下沉广场、天窗天井以及开发中可能碰到的地下历史遗迹与文物保护等,而用于地上空间控制的建筑高度、建筑后退、建筑间距等指标在控制地下空间时其重要性降低,这方面控制内容可通过满足建筑设计规范实现。
3)设施配套
是指通过定位、定性,甚至部分定量的指标对地下空间各项设施进行控制,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和地下人防工程设施。其中,地下市政设施的控制分为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和地下变电站、煤气站、能源站等指标,须重点控制处理好市政设施与地下空间的水平和竖向关系;地下人防工程设施的控制包括配套人防工程建筑面积总量和配套人防工程使用性质等指标,尤其确保地下防空指挥部、医疗救护站等专用空间。
4)建设开发管理
地下空间的建设开发是个长期过程,依照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周全考虑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可能开发模式,强化对建设开发过程的管理控制,达到控规控制与规划实施管理层面的对接。由此,建设开发相关的控制要求成为新的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开发步骤、管理方式、投资政策、开发模式和工程技术等方面。
二、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布局典型模式
2.1结合公共空间的纯地下空间模式
纯地下空间模式为地面或地上空间开发受到限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开发的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公园、交通枢纽及城市门户地区等,吸引着大量市民休闲、娱乐、交往、健身。在城市公共空间下方兴建地下车库与商业街,既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停车问题,又可以为土地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2.2结合上盖开局的地下空间模式
结合上盖开局的地下空间模式主要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开发与地上商业建筑紧密联系的空间模式。轨道交通站点上盖开发既可以是单一的大型商业建筑,也可以是高层商业办公建筑的一部分(含有1~2层地下商业和多层地上商业空间)。以公园前站地下空间为例,分析结合上盖开局的地下空间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合体式地下空间关系为主。
2.3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
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依附于地上大型公共中心及地下商业区,与所处商圈功能定位或商业气质相呼应,营造规模经济。地下空间以地铁站为连接枢纽、以地下商业街为纽带,强化各个大型地下商业综合空间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的地下商业步行空间,并依托轨道线网保持与周边地下空间便捷的辐射联系。以体育西路站地下空间为例,分析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该模式体现为单体式与合体式相结合的开发形态。
三、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指引
3.1拟规划地下空间地区的设计指引
(1)火车站综合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设计指引
结合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分区设定,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确定各级功能空间对应的地下开发规模,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辐射形成三级开发地区,各级别功能区对应不同的开发强度及建设模式。
圈层分级开发模式:
枢纽核心 圈层分级模型结构 枢纽地区典型布局
(2)地铁站及公交换乘站周边地下空间设计指引
以地铁站点为功能节点,以步行可达区域为辐射面的“触媒节点”单元模式:
触媒理论结构示意 并联TOD结构单元模式 串联TOD结构单元模式
3.2 已开发建设地下空间地区的升级改造
(1)现状地下商场的升级改造
结合慢行系统及地下步廊连通廊道规划,串联轨道站点等交通枢纽节点,形成辐射主要功能节点,串联地上地下一体化整体开发的商业网络系统。
通过规划地下集中商业空间及地下联系通道串联形成相对完善地下空间体系
(2)现状地下商业街的改造
针对现有带状商业街的地下空间改造,主要采用多线叠合的模式,增加活动空间趣味性,改变现状单调的单一功能的商业街结构,并合适的节点增加兴奋点,丰富步行及公共活动的行为体验。
多种功能整合重视步行体验的地下商业街
(3)现状地下停车场的整合利用
串联相邻地块的停车库形成片区地下停车场单元,减少单一地块过多的地库出入口,改善周边道路微循环体系。
共享式地下停车库有效的控制了地库出入口及地块开口数目
参考文献及标准:
[1]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3] 《Geo-Space Urban Design(城市 地下空间设计)》Gideon S .Golang, Toshio Ojima;
[4] (发改委)《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
[5] 《铁路辞典》
[6] 《DBJ/T15-64-200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设计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
[7] 《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模式研究-2007- 李春(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2008-宿晨鹏(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研究-2004-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吴立新 ,姜云等》
[10]《控规视角城市核心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_以温州瓯海城市中心区为例―刘卫东,潘宁宁》
[11]《控规体系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初探―张 安、闫 刚、谢瑞欣、张柳栩》
[12]《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有关地下空间部分的控制内容和表达方法―徐国强郑盛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5
关键词:交往空间;公园;人的行为特点
1.当前社会状态下的交流现状
电话、互联网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向当代城市人口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接触交往方式,人际间的交流交往愈加停留于电视和网络构成的电子空间中,加上以汽车为主的交通系统使户外活动更加减少,公共空间的直接交往越来越多地被间接的远程通讯所取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给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机械冷漠的公共空间设计阻碍了社会交往,不少本应富于生气的居住区、街道和公园变得死气沉沉。
2.营造城市公园交往空间的意义
交往空间的形成并不依赖于界限分明的客观实体,它可以看成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一个个自发形成的具有柔性特质的运动着的气泡。只要条件适宜,气泡就会产生。单个气泡场里的个体之间存在交往行为,几个气泡场之间也会彼此吸引产生作用力,相互渗透与交往。
公园中的交往空间是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公共平台,是反应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杨盖尔在其著作中提出: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一般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是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综合性活动,如聊天、游戏。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的增多有利于人际间的信息、情感交流,有利于增加整个城市的都市活力。研究那些可促成交往空间形成的因素对景观设计有重要指导价值。
3.城市公园交往空间中的交往对象
3.1 人与自然、周围环境场的交往。美国当代著名的环境美学专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介入美学”观,要求我们在欣赏自然环境时全身心地浸入其中,以此消除传统欣赏模式中的主客二分现象。周围的环境塑造着我们的肌肉、反射神经、体验、知觉,人与环境有着高度统一的关系,交往对象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交往的作用力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周围。
3.2 人际之间的交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人除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还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个体有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的需要。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公共绿地环境,不同阶层、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公园中相遇交流。由于他人的光临、多彩的活动事件以及灵感与激情共同构成了城市公园空间最重要的质量之一。
4.桐泾公园交往空间调研
苏州桐泾公园位于桐泾路与解放路交界处东北角,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苏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级公园。桐泾公园面向的固定人群主要是围绕在其周围活动的一些居民,包括小区居民、白领、在校师生、病人等,属于邻里公园。
笔者通过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公园各个区域的人流量,得出桐泾公园交往空间活跃程度饼图(图1)。中心景区和儿童游园由于变化的空间形式和较多的公共设置滞留的人群较多,易形成交往空间。盲人植物园往往会引发人的好奇之心,但游客多游走观光,滞留的较少。流水景区呈线性分布,没有观望点,行人较少滞留。古榕树区由于配套实施不完善,少有人问津。笔者将调研结果与人的环境心理及行为特点相结合,对形成桐泾公园交往空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4.1 桐泾公园中促进交往空间形成的因素
4.1.1 盲人植物园的设置在功能上和人文关怀上都促进了桐泾公园交往空间的形成。桐泾公园里的“盲人植物园”充分考虑到盲人的特殊需求,通过夸大除视觉以外的知觉感受体验,让盲人能够与自然有近距离的心灵接触。园内布满芳香科植物,辅助设施有:盲文介绍牌、植物语音系统介绍、全程不锈钢扶手、盲道。盲人虽无法感知色彩,但真切的环境感知让盲人与自然有了很好的“交往”,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园内区别化地安放植物介绍装置的高低,低矮灌木的语音介绍装置安放得很低,引导盲人感知植物的大小。
4.1.2 活动表演场地积聚人气,并且可以延伸出多样的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人看人”是公共空间中常见的现象。景观建筑师约翰・莱尔在对洛杉矶公园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大多数人在闲暇小憩时都是选择面对人们活动的方向,这些活动或是球赛,或是游戏,或仅是人流的途径而过。桐泾公园中供人锻炼的广场有较多人聚集,并由此延伸出多样的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有时会分不清谁是表演者,谁是观众。
4.1.3 “阴角”空间充足。公园内退让出了一些供人休闲的半围合空间,形成许多“阴角空间”,例如嵌入环境中的座椅。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中提出,城市公共空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阴角”空间,此类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游人需要景观提供庇护的场所,并且这个庇护的场所能够拥有较好的视线以便观察。
4.2 桐泾公园中阻碍交往空间形成的因素
交通的可达性不够完善
城市公园不仅要满足特殊条件下的紧急需求(如应急避难),更要让游人在平日里方便达到公园的各个角落。桐泾公园的古榕树林片区由于没有完善的交通流线引导,游人很少光临,浪费了古树资源。
5.城市公园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5.1 创造条件,引导交往活动。杨盖尔指出:“如果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介于个人活动与群体活动之间的各种形式也会销声匿迹。”①在公园的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创造让人接触的条件,让不同的人在公园里“相遇”。公园中的节点可能是区域中心或象征中心。设计时应作为重点给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选择。
5.2 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上各有不同,如老人的晨练、市民的表演、儿童的游乐。设计之初通过对周边地区的人群结构分析,让公园能够给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选择。
5.3 以社会科学为指导,尊重人的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现代景观设计要求以“以人为本”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综合运用社会科学,例如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考虑到人的显性和隐形需求、生理和心里需求。结合人的行为特点,预见性地干预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让使用者的行为与设计者的意图相一致,减少后期维修费用。
6.结论
设计师不应为了追求变换的效果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淡漠人的交往诉求。设计者按着人的行为特点而设计出的公共空间有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交往。和谐的交往空间不仅可以丰富公园景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信心,实现当代公园美学与社会学共有的价值。(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参考文献:
[1]杨・盖尔交往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简・雅各布.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Clair Cooper Marcus),(美)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 Francis)编著.人性场所・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林玉莲,胡正凡 编著.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芦原义信.街道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6]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 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 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 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 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 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4)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