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文化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1
关 键 词:高校校园 文化建设 关系
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建设高校文化是时代和中华民族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更是当代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高校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浓郁的校园文化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而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的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其中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都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①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融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
②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③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④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
3.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完善和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1.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第一,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思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二,要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这一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第三,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培养学术大师,弘扬大学精神。第四,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努力形成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第五,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和建设校园廉政文化。
转贴于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看,一些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究其原因,第一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当然具有所有文化现象的共性。第二,学校是社会的育人之地,要体现社会要求所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建设都具有共性。第三,现在有些学校在朝着“研究型、综合型、国际性”的国内或国际一流大学努力,目标雷同,自然提法相似。第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
鲜明的特色应当是校园文化魅力之所在,突出学校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意味着更加贴近于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和培养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在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既要把握共同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各校特色;二是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三是根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只有立足于特殊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培养专门人才。
3.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重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把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不再局限于只是实现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包括娱乐的狭隘认识。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能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这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道路命名、雕塑构思、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征集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征求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
4.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理论学术界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关注源于人文与科技的现实对立与冲突。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出巨大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的分化与对立。从微观层面上看,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综合性大学被分解,形成大批单科性院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俊. 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因素[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2
明代末期朝廷开始实施“官搭民烧”政策,而此时“海禁”也有所松弛,因而官窑、民窑瓷器的海外市场得以开放并且产量达到了飞速的增长。这样一来,官窑的技术和制瓷装饰流入民间,并与之融合产生各种制瓷领域的交流。在历史的大舞台背景之下,此时期的中国瓷器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尤以景德镇和广州这两块的出口区空前的繁盛。史书中对这一场景曾有:“万杵之声殷地,火光冲天,夜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之说。明中期的外销瓷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主,此时期装饰题材上多以道教为主,在人物纹饰上多以八仙等人物出现。时展至明万历年间,官窑日渐衰退,但外贸商队的购买需求却不见递减反而大大增加,景德镇的民窑外销瓷产量也因此剧增,传统的纹饰早已满足不了外来商户的需求,至此外销瓷纹饰不得不接受外来购买商贾的特殊纹饰定制。绘制时的图样由他们提供,中国则按图样进行制作与绘制。在《景德镇陶录》中对当时定洋曾有形象的记载:“洋器,专售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多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式样奇巧,岁无定样。”对于人物纹样有着较为明显的西洋化,构图上大多采用开光布局方式,加以花鸟纹饰做场景表现,其主要物题材还有宗教、圣经、爱情等。人物的绘画技法上与西方素描相结合呈现出既有中国传统手法韵味又有西方人物情节的双重特征。此类人物主要描写生活场景居多,喝茶、宠玩等。
二、西方文化对人物花鸟外销瓷的选样影响
明早期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认知度是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的,据欧洲各国商人对中国瓷器的探知而著的书中可以浅探到。包括1516年葡萄牙人巴尔博扎、传教士克罗兹等人都曾对中国陶瓷文化有一定时间的考察,但都不能真正领会中国陶瓷材料和制作的精髓。这样披上神秘面纱也同时带给欧洲人对中国陶瓷的疯狂追求和无限的向往。时至清代早期,中国外销瓷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领域,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商来中国订制他们所要的瓷器,而本土的纹样与造型早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瓷器的执迷与需求。也因此大量的欧洲本土图样纹样出现,并绘制于瓷器之上。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对外贸易窗口的打开,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生活方式上质的转变,人们既可以将其用来摆设,也可以作为日常实用、还可与艺术和相结合。外来国商人则更多地提供他们国家社会现状场景、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态等纹样题材。康熙矾红描金中西两性乘车人物图盘,尤其耐人寻味,画面中心为一辆豪华的马车,引人注目的是车上的乘客,一位头戴西洋假发,身穿西洋大衣,身材高大的洋人,与其紧紧偎依在一起的竟然是一位头戴凤钗、身着纯粹中式装束的中国贵妇。这不能不令人思考,康熙时代中外人士往来的密切程度,有没有这种异国两性的紧密接触。从其精美熟练的画工可以确认,这不是日本或西方人的设计,只有技艺高超的中国工匠才有如此的创作功力。“广彩”瓷便是中西人物花鸟纹样中碰撞后所产生的最为明显的装饰纹样。它融合了中西,在吸收了欧洲人物绘画的艺术精华之外,还融入了中国传统人物的彩绘手法,即演变成清朝时期外销瓷中的主力军。“广彩”中有一类“满大人”纹饰--“满大人”是西方人对清朝各级官员的尊称,如清广彩人物碗,瓷器纹样大多是在庭院之中,有远山果树,又有山水,戴红缨帽的主人公膝下有幼儿撒欢,身边有妻妾围绕,其乐融融,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官员生活的想象。还有一类在国外商人及艺术家影响下,根据欧洲贵族、皇室等带来的有关军团、国徽、族徽等标志性的装饰纹样。这类纹样中有狮、鹰等万兽为原形而设计出的徽章装饰纹样,与人物相结合是彰显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清外销人物瓷盘,盘中画面中心将纹章造型与人物相结合图样纹饰,设计精妙,能够很好地融合场景与人物。周围加以传统花卉纹饰图样,色彩丰满,造型独特,画面精美。
三、西方文化对人物花鸟外销瓷的构图影响
中国瓷器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一直受到欧洲王室贵族的青睐。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就曾购入大量东方瓷器。因其珍贵,许多瓷器并末用作餐具,而是被用作装饰品,比如荷兰人用瓷器装饰桌子、展示柜,甚至门楣。还有更加匪夷所思的用途,比如把笔筒当作冰桶,把鱼缸用作花盆,把花瓶改成茶壶,把胆瓶改成牛奶罐。荷兰商人第一次把欧洲市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宽边碟、水罐、芥末罐、洗脸盆等器物做成木制模型带到广州,再请景德镇的艺人按模型做出瓷器。将这一类型的瓷器与传统官民窑瓷器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无论是在画面造型上还是画面内容上都有着较强的外来文化手法。而在造型手法上更是新颖独特,有采用盘底开光式。如康熙时期的外销西厢记图盘,盘沿开光边饰造型上略有西方纹饰影响因素,绘有梅花缠枝纹饰图样,一改往日大面积缠枝装饰,盘中心与盘沿留有一圈白边,在繁缛的装饰中突出主题,让人会将目光留住于中心人物之上。其构图精巧,反应出中西方思想文化相碰撞下的初体验。除盘底留白开光纹饰外,还有盘底满画面构图手法,盘中布满装饰人物,并将远处山峦与近处人物内容相结合共同绘制于盘中,看似不同场景的组合式构图巧妙的安排,静态景与动态景相互呼应,体现出古人构图之特色。这种手法常被灌输与传统将军故事人物融合,由此更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博大,同时也是弘扬中国思想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第三类构图是开散式构图,由盘中心为基点向四周旋转开散式构图,画面整体冲击力强,构图新颖独特。常以青花分水形式表现。
四、结语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3
一、对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认识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灾后师生对应对灾难文化的需要,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着力做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让全校师生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提升应对灾难能力。对此,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
(一)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涉及校内各部门和各学科。只有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实现全校师生与校园文化共同发展。为此。我校主要从健全机构、建设队伍和完善制度这三个方面,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积极性,确保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1、健全机构,从组织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学校在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中进一步健全了组织管理机构,由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督促和指导,德育处负责,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处协助,团总支、大队部、学生会、年级组、教研组互相配合,统筹和实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从组织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2、建设队伍,从人才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为了使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两支队伍的建设,即以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为骨干的学生队伍的建设,通过对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意义、内容、方式、手段、意义的引导,鼓励他们承担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重任。
3、完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为了使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得到规范发展,确保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将其纳入校内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在《江阳西路学校章程》里明确规定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并配套制定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实施细则、评价办法、奖惩条例等,使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从制度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二)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根据灾后新形势、新要求对校园文化的丰富和提高,其重点是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所以这项工作必须源于校情,切合实际,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好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与原有的校园文化元素的关系。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促进灾后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将其与原有的校园文化元素对立起来,而是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将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与原有校园文化中安全教育元素就能有机地统一起来。
2、处理好应对灾难的文化设施与已有的校园文化设施的关系。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在整合已有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广播、橱窗、板报、专栏等硬件设施的作用,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在整合已有的校园文化软件设施方面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学科中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促进做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如将时事教育与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应对灾难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将防震教育与地理课教学结合起来,科学地宣传地震知识和防震方法;将防灾教育与综合实践课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将促进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在校内得到纵深发展。
(三)灾后校园文化重建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科学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建优质学校务必做好、做强的全局性重要工作。”因此,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不是简单地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而要通过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认知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建设方面坚持求真、追求至善、努力尽美,还要在校园文化活动模块上创新,即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主线,将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与其它校园文化元素贯穿起来,以此推进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永葆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对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实践
我校根据全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着力从了解灾难和防灾演练两个方面做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让全校师生切实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
(一)了解灾难,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我校地处泸州中心城区,环境舒适优美,因而有的师生总以为自己能远离灾难,而当汶川地震发生后顿感不适,谈“震”色变。对此,学校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了解灾难,科学防灾,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1、直面地震,增强防震自救意识。汶川地震后,学校邀请地震专家给全校师生作地震专题讲座,并充分利用朝会、班会、板报、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地震知识,包括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造成的危害、防震自救的方法等。这些宣传帮助全校师生科学认识地震,迅速稳定情绪,理性对待余震,增强了防震自救意识。
2、直面灾难,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我校通过应对灾难的科技报告、防灾减灾科技作品展、防灾减灾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校园,融入生活,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而这些宣传让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更多地注入了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二)演练防灾。提升应对灾难能力。
学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演练防灾的主题活动,通过定人、定责、定经费、定地点的方式加以落实。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演练防灾的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了应对灾难的能力。
1、疏散演练。我校的疏散演练主要是防地震和防火灾,在借鉴桑枣中学疏散演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全校师生在疏散演练中增强防灾自救能力。
2、防火演练。在紧急疏散演练的基础上,我校还重点演练防火灾,实践练习灭火器的使用,重点学习使用干粉灭火器。通过防火灾演练,全校师生提高了处理火情的能力。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辅导员教育;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古志华(1974-),男,广西鹿寨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GL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34-02
作为现代文化机构,文化育人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基本途径。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文化育人最重要的一线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文化育人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各高校必须深刻理解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探索提高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一、文化育人能力是辅导员工作上台阶的重要条件
广义上的教育被认为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如果也从广义上来看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实质就是传承文化、促进文化创新的活动。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活动,但是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层面统筹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文化育人目标,则是一项仍然需要努力推进的工作。为此,一方面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辅导员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地位特殊,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习生活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和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提高、人格健全与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辅导员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辅导员自身对人类文明成果必须要有了解,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着正确地把握,能够较好地运用人类文明成果教育、指导学生,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育人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育人能力,辅导员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在辅导员个体能力结构中具有统领作用。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任务和目标的综合性,一直被要求要具备较为综合的工作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从更深的层次看,组织协调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面向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所需要统筹运用的内容、与人沟通所用的素材、调查分析所关注的对象等,都与人类文化成果有着密切联系,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充分学习和运用人类文化成果的效果。可见,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运用文化资源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育人目标。相对于其他具体的能力来说,文化育人能力实际上是更为综合、全面的能力,文化育人能力在辅导员能力系统中具有统领作用。如果说原来要求的综合能力只是把辅导员能力分散成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来看的话,现在要求的文化育人能力则是把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把辅导员的工作和能力提到了更高的层面。
在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竞争已经成为国家与民族生活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办学的开放性与多元文化的渗透、社会转型期各种不良思想和观念的侵袭并存,学生在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因素,学生的成长不再单纯表现为思想观念的成长,更需要辅导员从更宽、更高的视角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文化育人视角的引入,是辅导员在新时期开展学生工作的新要求、新视角和新台阶,辅导员应该与高校管理者一起,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总结文化育人的实践经验,把握文化育人工作的规律和要求,提高文化育人的能力。
二、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基本结构
文化育人能力是辅导员运用文化成果教育和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文化元素和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上。具体来说,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
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通过自我学习,丰富文化知识,掌握文化理论和方法,提高文化育人水平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化发展迅速,相对时间内的文化增量非常巨大,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紧跟文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准确获取对自己的成长和工作有用的文化知识、信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新的文化知识融入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改变已有文化知识结构,从而具有更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因此,从开展文化育人视角上看,良好的文化成果学习能力是辅导员整体文化能力的基础。
2.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辅导员对待文化的观念和态度,并非一般概念下的“能力”因素,但是由于文化意识与文化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本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因素来看待。只有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其产生相应的认识和态度,因此文化意识应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只要学习就一定会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仅仅对人类文化有所了解还远远不够,辅导员必须重视先进文化理论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形成健康的文化意识。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化意识,才会在工作中自觉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自觉坚持文化育人的原则和方法,逐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运用文化的力量为工作服务。作为文化育人的组织者、执行者的辅导员,较强的文化意识既是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
3.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对不同文化间差异性的正确认知、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同,特别是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和工作要求的重要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具有自身特殊的文化,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高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共同生活在同一校园,跨文化交流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常态,辅导员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意味着辅导员能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能够敏锐地感觉并客观地观察、评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正确运用不同民族、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发挥自身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导作用。
4.较强的文化成果展现力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成果在一个人身上的展现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辅导员是学生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善于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展现在自身的言行之中,是辅导员运用文化成果能力的重要标志,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促进作用。同时,文化源于社会生活,不同的文化成果往往对应着相应的文明规范和风俗习惯,这些文明规范和风俗习惯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需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对于辅导员来说,良好的文明规范执行力体现的正是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能够在言行中很好地展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既能够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示范,也有利于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自身文化育人工作的效果。
5.文化成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能力、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成果展现力都是辅导员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这些能力都是指向辅导员自身的,要想使这些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文化育人的要求,辅导员还必须具备指向学生的文化成果综合运用能力。从广义上讲,所有教书育人的活动都是教育者对文化成果的运用,辅导员文化意识、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成果展现力的形成,只是为辅导员开展面向学生的文化育人工作准备了条件,形成了被动的文化影响力,而要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辅导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主动开展文化育人工作,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文化成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养成
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能动水平,但它的形成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内部因素上看,辅导员文化育人的能力表现在自身的文化育人过程之中,是在文化知识和育人技能基础上的发展。因此,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说,培养文化育人能力必须要加强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理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育人的方向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目标,制定并努力执行自身的行动计划,然后确定自己文化育人能力的新目标,由此进入学习提高的良性循环。行动计划包括实践文化育人的行动计划,确定以何种形式向学生传播何种文化内容,组织开展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效果如何开展评估,如何进一步改进行动计划等。
从外部因素上看,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是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推动主体。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有文化育人的观念,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和辅导员队伍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把辅导员队伍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纳入工作日程。在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为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将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纳入辅导员培养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学习方案,落实相应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切实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提升文化育人能力的学习、锻炼和研究活动,适时开展辅导员队伍文化素质培养工作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连生,肖楠.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机理、机制与辩证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2]章兢,何祖健.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5
1.1信息化程度低
特别是有的高校的一些信息库还处于设计的初级阶段,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也不能进行升级,落后于发展的步伐,还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影响了用户权限,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有的学校使用的新设计的软件也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保密性。部分高校的人事管理部门使用计算机开展工作的时间已经很长,但是这些机器的最常使用功能室打印和输入,不同的科室之间没有做到数据的及时对接,更新不及时。
1.2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人事部门对于一个单位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它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一方面给上层领导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另一方面还负责本单位工作者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维护以及传递。因为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很多高校的主管部门开发出了满足自己需要的专用信息库,这一数据库对于本单位开展工作有极大帮助。然而高校往往有多个主管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库五花八门,各部门的信息无法共享,没有统一的录入方式,也无法相互到处或者导入,使得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工作面临很多难处,同时还导致主管部门没有准确的、统一的数据。
1.3没有及时反馈信息
开展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坚持及时反馈、信息透明。但是现在很多职工都没有办法在当前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下看到自己的电子信息,有时候因为员工的信息不完整而影响职工的发展。有时候信息错误还会再给员工造成很大的麻烦。
1.4领导认识存在偏差或不够重视
有的高校领导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目的,对人事管理重视度不足,使得人事管理信息化只停留在口头上。若是长此以往,人事工作就不会有大进步。有的高校的领导不能熟练地掌握信息化技术,所以他们会有排斥先进事物的心里,认为只有写出来的东西可靠性才高。
2提升人事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2.1创造高效的网络体系
开展人事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及要选择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设备,构建起一个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打造成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为高校内部人员以及不同的高校提供服务,这样就达到了人事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将办公自动化建设融合于人事信息化管理之中,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组成一个有着大容量、迅速高效、安全可靠以及节约方便优点的全方位的数字化人事信息库。
2.2创建规范统一的信息平台
创建一个规范统一的信息平台不单是高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省份的教育系的事。构造出高校人事工作信息化管理首先要有一个基础做奠定,即在全省的教育系构建出以空格规范的、统一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平台。同时,这个平台应当具有如下的几项功能:一是能够将现在的教育以及人事使用的不同的软件功能统一进行整合集中到这一软件中,不同的部门不管想要包含什么内容的报表,都能够按照其需求有选择性地自动生成。二是给不同的级层、部门以及职工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让这些个体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里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对信息进行完善,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目的。三是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实现个人和不同的单位及时反馈信息平台的意见与建议,同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的目的。除此之外,权限下级若是在对信息进行查询的过程中发现信息有误的话,若是缺乏修改权限,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对上级进行及时反馈。
2.3提升领导的重视程度
首先,高校人事部门必须对人事信息化管理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其对日常工作产生的地位、作用以及意义,才能提起重视。人事信息管理工作并不等同于简单的统计汇总人事信息和数据的工作,它还要分析处理数据,同时给学校提供一些准确可靠、科学的背景材料和依据,促进学校制定有关政策或者发展规划更具前瞻性。这对学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意义。其次是省级人事部门有必要根据高校的特点,成立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对这一信息平台开展维护工作,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并且完善这一平台。三是在高校中的不同部门应组织相应的人员对信息进行更新和修正,保证信息库的权威性。四是上级部门应当检查核实下级部门所上报的信息,避免出现信息错误。
2.4培养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高校必须对现有的信息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同时引进专业技能过硬的信息管理人员。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信息化管理人员还要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熟练操作,在思想上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有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保障好秘密信息不泄露,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自身的观念。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自动化处理信息的能力,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开展人事信息化管理工作。
3结语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6
校园建筑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本文从规划布局、功能管理、环境打造、育人导向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究高校建筑文化对培养人、感化人、造就人等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建筑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精神文脉和核心内涵,是文化化人的重要载体。校园建筑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内容及由此延伸的文化内涵都可释放多重的教育、熏陶与启迪的因子,承载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校园建筑群体、校园环境、人文物质景观等体现的建筑环境和人们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整体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师生情感和品格以及熏染独特文化气质一个相当微妙而又不可或缺的因素。整洁、雅致、安逸、古朴的校园,能让学生对自然、对环境产生一种潜移默化而又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并能由此激发一种青春、阳光、尚美、崇善的正能量。学者赵鑫珊曾言:一座典雅、高贵和气派的建筑,应像晨钟暮鼓那样,它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在提示该城市的广大居民,教他们明白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教他们挺起胸走路,堂堂正正地做人,这才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探究高校建筑文化对培养人、感化人、造就人的功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建筑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刍论。
一、在规划布局上:实现古韵气息与现代风格的相互辉映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写的史书”,是“木头写的诗歌”,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也具有精神功能。纵观能流传至今的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功能的优秀建筑,莫不以其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展现独特的气质和神韵,让人感受到一种直击人心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成为一种经典,一种文化,甚至一种象征。可以说建筑艺术担负着其他艺术无可替代的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功能,它通过鲜明体现学校文化品位的校园主体建筑、精心构思的文化景观类建筑、具有亲和力的空间布局以及吸取传统建筑中自觉表现教化功能的优良成果,储备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建筑文化一般由“内核”文化和“外缘”文化构成。“内核”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建筑物的本质,它是历史的、纯色的、发育完善的一种自发文化。“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建筑符号和建筑元素的表达,它是年轻的、非纯色的、在发育中的一种移植文化。“内核”文化是建筑的文脉,是既往事件、时光和记忆等的“文化因子”在建筑上的划痕;“外缘”文化是建筑的新质,是时代特征、文化元素等在建筑上的彰显。因此,在校园建设包括校园规划、景观设计、空间布局等物质层面的校园建筑体方面,要力求简洁质朴、典雅宁静、科学人性、自由活泼,实现现代与古典、抽象与具体、艺术与科学、人文与自然的融通。
建筑物的舒适与安全是建筑的首要功能,但是建筑文化不仅包括通过物质手段体现出来的表层属性,而且包括精神功能,给人美的愉悦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满足人寻求精神家园的安居需要。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谈道: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教育家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优美、典雅的校园建筑对学生的启蒙,足以抵得上三位教授。”一般来说,知名高校都有较强的历史形成的“内核”文化,并且不断吸收反映时代特征的“外缘”文化,实现古韵气息与现代风格的相互辉映。
二、在功能管理上:实现人本理念与智慧校园的相得益彰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人文精神得以依托的物质基础。环境行为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建筑在诱导人的行为、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美好的校园建筑不仅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愉悦感,还可以通过人的精神思想,促使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在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当下,作为高校,如何倡导、践行、引领科学发展观,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阵地、教育基地、体验场地呢?校园建筑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高校建筑以人为本的布局和建设及智慧校园的打造和管理,让学生在所见、所闻、所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享受科学发展观的巨大作用力,并能由此培育他们人文关怀的素养和创新创业的激情。由此,人本化的布局与智慧化的管理是相得益彰的,智慧化是人本化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人本化是智慧化的目标和使命。学校不仅是教学的场所,也是人际交往的平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实际上既是一种信息交换与传播过程,也是交往双方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校园规划与建筑空间设计应尽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亲切、舒适的交流空间和环境。如可以在每个教室或寝室楼层,适当设置一些凹形空间,配置一些座椅、小书柜、绿化角,这样的环境设计,可以形成有归属感和亲和力的交流空间,使大学校园更具有文化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而在服务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整合、互联与集成,为学校工作提供全面的、有效的、智能化的管理与服务。如学生考勤、图书查阅、门禁管理、安全监控、植物灌溉、能耗管控等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服务效能、降低管理成本、优化校园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在环境打造上:实现节能降耗与生态自然的相互补充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校园建设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消耗量在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到高校未来的发展,高等学校已经成为能耗大户之一。2008年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明确了当前我国高校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技术措施,为校园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环节提供管理和技术指导。高校应把节能减排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校的节能指标化、能耗数据化、数据可视化、管理动态化,大力培养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养成节能减排行为习惯,才能为全社的节能减排作出贡献。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节能和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例如充分研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化学能、风能等多种新型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以及加强对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作为高校,要把强化节能降耗与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相提并论,双管齐下。通过采取有益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的各项教育管理措施,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心理、德育的培养,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意识和人文素养,自觉约束一种不环保、不低碳、不节能的行为。
四、在育人导向上:实现办学特色与育人定位的相互推进
建筑的精神功能和行为导向功能比较明显地体现在校园建筑文化中。优秀的校园建筑文化不仅能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与环境,也能为符合办学特色和育人定位的人才培育提供精神依托。校园主体建筑应鲜明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品位、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它是一所学校最具特色的标志,深刻、稳定地体现了一个校园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例如,作为近现代中国建筑名作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体现了清华园一贯的文化品格和特有气质。学者资中筠曾感叹:记得当年考大学,发奋非入清华不可,主要吸引我的除了学术地位,实实在在的就是那图书馆了。一进那殿堂就有一种肃穆、宁静,甚至神圣之感,自然而然谁也不会大声说话,连咳嗽也不敢放肆。而今随着高校的扩张和大学城的建设,校园建筑在体量上不断增大,如何实现校园建筑与周围环境、人文的结合,达到情景交融,成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气质和文化象征,成为校园建设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校园建筑与其他行业的建筑不同,它身处教育的场所,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促使其更注重教育功能,在满足日常运作的同时,也要体现独特的个性、品位、环境育人的功能。欧洲大学古老建筑的厚重,彰显昔日文化精英的执著、典雅。中国书院传统建筑的幽深,展示封建士人的桀骜、质朴。当你步入著名学府,总会感受到校园里有种奔涌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断撞击着你的心扉,使你感动、激越,这种东西不是别的什么,而是特有的无形的精神文化与有形的校园建筑的复合体。当前高校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展,校园建设加大投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发展层次、办学特色、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构筑体现自身个性的校园建筑文化,服务于人才培养。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高校建筑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校园文化,引导和倡导的一种氛围和环境,必将对生活、学习于此的学生,产生一种带有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的身心冲击力。因此,我们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和审美品味,就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建筑文化,充分发挥其教化功能,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共存、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秦红岭.试论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李艳霞.浅析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王化君,等.建筑•社会•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王兴田.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J].新建筑,2003(44).
[5]李志文.高校建筑与人文精神的传承[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