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概念范文1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许多部门已经具备了卫星遥感影像和传统航空摄影技术,局部地区急需的实时性、机动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传统的卫星和大飞机为搭载平台的远程数据和?D像资料相比,无人机具有灵活性等特点,使得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小区域测绘和应急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些作业地区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要做到对整个工作区域的透彻了解,可以通过GPS的导航沿测线进行勘察,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没有高清晰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使得勘测工作有很大的局限,在项目工作开工之前或施工过程中,迫切需要最详细的资料,以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1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概念
无人机测绘系统和航空遥感技术是现代化测绘工具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保障紧急服务的重要设备,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的新工具。
2 无人机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1)在山上,由于起降环境差,低云层的影响,传统的航空摄影困难,使用高效高精度航拍系统,引进无人机系统,一方面可以快速获得高精度航空影像,极大地提高测绘成果现势性,可广泛应用于紧急救援、国土资源、资源开发远程监控等各种重大项目,另一方面高精度的图像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等,为推动中国的城市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无人机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对测绘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是解决测绘成果现势性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研究和开发部门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在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开发,创造良好的无人机体系,解决运行维护、售后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更新等问题,创建无人机的一个完整的遥感系统。
(2)低空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无人机技术产品的开发,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为了代替三轴云台,提出利用边缘视场补偿相机姿态角偏旋提高精度的方法,这大大降低了成像系统的总重量,适于无人飞机低空航测,以改善摄像的精度。
(3)中测系列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项目研制出的垂直尾、倒桅尾、双发三种类型的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具有机动性好、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是地质工作中所急需的新型测绘设备。双发型设备可以进行高原地区的航拍测绘工作,创造了无人机在青藏高原使用的先例。
与此同时,首次在中国实现基于GPS导航控制的定点曝光摄影,使用精确度高的、几何检校标定的小型数码相机,结果能满足大比例地图的绘制要求。通过对两种产品的鉴定,这两种产品已经在应急地图、重大工程图、测绘困难地区、地质工作、土壤监测等主要国家的资源和项目上,应用到实际作业当中去了,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通过鉴定的两组无人机的远程控制系统,是中国航空遥感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的设计,产品实用性和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这两个项目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抗击地震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它们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地理信息的采集。对于地理信息全天候、实时采集,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
3 数据整理
在完成野外采集后,把所有数据下载,并按照施工要求处理,其中包括图形编辑和地形图处理。在工作平台,比例尺设置、线型、符号库等地形图要因设置正确后,利用软件将图形数据转换成CAD格式,通过编辑软件将地形地物标记在图形中,用于地质工作的后续参考。
4 处理结果的应用
经过效率和成本分析,前期预准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精确处理、绘图处理以后,能得到地质工作区域中的详细画面,并且在随后的生产中这些画面都将得到极大的应用。
4.1 测量工序
工作组在得到项目数据和图纸后,把所有的测线在地图上展示排布,非常直观,将深谷高山或难以攀登的山地准确地标注出来,提前做出物理点偏移设计,及时上报,在得到监督部门的认同后,工作组将进行物理点的实际放样工作。
4.2 HSE保障
HSE的管理工作,应该贯穿所有的地质物测采集过程,以确保地质工作安全、顺利、高效地进行。当测绘资料被测绘人员拿到之后,HSE管理人员按照被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提前编制HSE保障计划,HSE保障的方法和方式,操作应急预案等,以确保后续工作组的所有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根据现场地形,HSE管理人员可以决定各种HSE保障装置的使用,如车辆、通信站点、后勤保障点分布的位置等,以确保HSE管理没有致命的缺陷。
4.3 放线检波、激发工序
放线工作组拿到整理过的图纸后,根据实际地形,事先指定放线检波计划,对车辆的安排进行监管,人员调动进行监督等。在车辆能够通过的地方,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难以移动的山谷、山脉等地中去,从而节约了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激发工作组拿到测量工作组整理的数据后,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并能准确地划分地段。对于设备和人员的安置做到心里有数。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满足甲方的需求。
4.4 认识与建议
无人机测绘系统和航空遥感技术,是现代化测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用于测绘服务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技术。这也是中国提高本国测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复杂的地表进行测绘工作,如山区、湿地、水、城市等地区进行数据的收集时,在生产成本可以的情况下引无人机技术,以解决原始传统的测绘方式带来的弊端,可以了解当地的最新信息,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和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5 良好的发展前景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地形测绘技术;自动化;发展趋势
测绘技术是测绘工程进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测绘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需要测绘地区的地形地貌等进行勘查,根据地形以及测绘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测绘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要想保证测绘的精准度,工作人员应该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推动测绘技术自动化形式的发展,并且在实际的测绘工程中得以高效地应用。
1 地形测绘技术概念
地形测绘技术是以各种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研究和绘制各种地形图的一种应用性技术。它是通过对各个城市,各种矿区,以及各类不同的工程建设提供地形图,方便城市的建设,矿区开采,以及各类工程的建设等。地形测绘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地形测绘技术在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
2 地形测绘技术的自动化
2.1 GPS测绘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因为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因此在工作中需要借助一定的终端设备来进行。在应用这一技术类型的过程中,对测绘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掌握,还应该以自身丰富的测绘经验来保证测绘结果的稳定新。另外,GPS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观测时间以及观测范围进行明确,还应该成分地发挥这一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说,GPS技术的优势作用如下:
第一,这一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功能,可以在不同的地质条件性实现高效地测量,另外,地形环境对这一技术不会造成任何的阻碍作用。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是这一技术的主要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一种动态性的技术就是GPSRTK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形成性能相对较高的地形测量系统,这样技术人员和测绘人员就可以对测量地点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
第二,GPS技术本身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一技术类型可以对各种不同的地质环境以及测量设备的干扰进行抵制,在抵制这些干扰之后,测绘结果的误差情况就可以被有效地避免。另外,工作人员在采用这种测绘技术的过程中,还可以应用这一技术的动态监控功能。这一监控功能的的监控对象就是数据信息。这种动态监控的类型可以对其他各种类型的测量数据进行调节和完善。
第三,GPS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精准地定位。应用这一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对不同距离的精准度进行控制,在实际的应用中,工作人员还应该有效的减少平面的误差情况,为测量人员提供相对精准的数据信息。从这一点上看,将GPS技术应用到测绘工程中意义重大。另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观测任务,这一特点普通了传统观测技术。
2 GI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对于一种应用范围较广,测绘精准度相对较高的测绘技术来说,GIS技术是不得不提到的一种测绘技术类型。这种测绘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的测绘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和普及,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测绘工程中,这一技术体现出的主要功能如下:
第一,GIS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主要是由于这一技术从其本质上看主要是客观的地理信息和数据信息相结合,将地形测绘工作的相关信息融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并且离利用这一技术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体系。最后将保存好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样将信息传递到数据库当中。GIS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用户对信息的查询,完善管理工作。
第二,GIS具有制图和建模的功能。GIS技术在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数据库之外,还具备制图和建模功能。数据库在对各种地形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最终自动形成比较清晰的地形图片。在这种情况下,GIS技术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配和调配,并且按照用户的需求来绘制。而且,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这些图片和实际的地理信息相符合,真实性较强。
3 RS技术在地形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地形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RS技术的出现已经实现了各个方面对传统测绘技术的优化,逐渐成为测绘工作人员的首选技术方式。这种RS的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接收及处理来自地球表层各种地形所散发的电磁波信息,进而在高层空间或者是外层空间环境中实现对于这些信息的扫描、摄影以及传输、处理,为测绘人员提供数据参考。这种技术目前应用的分类:
首先,RS技术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这项技术现在主要应用机上面,它借助于航摄仪对地面进行持续的相片摄取,然后通过对各种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利用立体测绘以及调绘等技术为地形绘制出完善的图案。
其次,它还包括无人机技术,即通过无线电遥控来自主控制无人飞机,使无人机实现对于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实施。此外,RS技术最为常用也最主要的就是卫星遥感技术,如它应用在气象卫星的方面,能够对农作物的具体长势以及虫害、旱涝灾害等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帮助人们开展对于农业的大面积气象控制。
4 地形测绘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测绘技术在当前的测绘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中,将主要实现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的发展,并实现对于3G技术最新应用。3G技术作为最新的移动通讯技术,能够实现对于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各种数据信息的高速传递,将其运用到测绘工作,必将使测绘人员实现对于地形状况的直观化以及高清晰化的把握。同时,测绘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还将从软件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基础方面的更新换代实现高速发展,软件将实现在速度以及自动化方面的提升,而数据库则将实现容量、处理效率、管理能力方面的完善,从而为3S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软件自动化工作功能。
结束语
地形测绘工作对于各种技术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发展状态中,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地研究及开发,必将推动3S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发展以及3G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为地形测绘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唐兰.项目教学法在地形测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2]陈丽华.数字化地形测绘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1(4).
[3]王存英.职业学校《地形测绘》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1(5).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概念范文3
论文摘要: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林业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单一、粗放的经营管理向精准、优化与决策的模式转变,形成了无纸化办公、林业经营精准化、森林资源管理规划化的格局,但在资源的使用、精准计测、监测和人才需求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进入21世纪之后,林业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单一、粗放的经营管理向精准、系统的模式转变,因此提出了“精准林业”的概念,即指尽可能的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对有关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建立包括林业数据库、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核算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系统、计算机网络、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远程通讯等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林业技术体系,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1]。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1.1内涵和外延
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空大规模信息网,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2]。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1.1传感技术——信息的采集技术。传感技术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进行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1.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技术。通信技术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
1.1.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和再生,存储技术有内存储技术和外存储技术,主要实现计算机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存储容量及稳定性的管理。
1.1.4控制技术——信息的使用技术。控制技术即信息使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调控技术、显示技术等。
1.2信息技术功能
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①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②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③信息处理与再生: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要依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④信息施用: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
1.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
2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2.1林业信息技术
林业信息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发达国家60年代初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开始进入各个领域,并逐步实现了系统化、深入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随着DBMS的发展和完善,以属性数据管理为主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盛行一时,这类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组织、存储、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处理的质量和速度,推动了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难发现,这种单纯分析属性数据的方法,缺乏对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因此利用它形成的决策信息,有明显的局限性。到90年代,林业信息化有了全面的扩展,形成了以3S技术为支撑,采用RS监测与地面调查技术相结合的双重分层抽样遥感监测体系[2]。
2.2林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林业部门从80年代初开始使用DBMS进行生产管理,采用的是局部(部门)引进,局部消化的方式。80至90年代末,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在1992年设立信息中心,开始了信息化建设的点滴积累,提出了“数字林业”建设目标,建立了森林资源数据处理系统(DPS)、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MIS)、森林资源决策支持系统(DDS)、林木良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经济树种在线查询系统等。进入21世纪,“数字林业”建设进展顺利,林业信息系统已覆盖全国,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造林绿化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现代化林业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林业档案数字化工程已完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内容不断丰富,信息量不断增加,并与新华社、国家图书馆等70多家网站建立了链接,林业信息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
3信息技术对林业的影响
3.1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根据林业政务信息化“十一五”工作的核心内容[4],林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围绕国家“三网一库”建设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了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功能相对齐全的网络平台,建设了国家林业局门户网站、办公业务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及专业数据库。提出了林业信息库建设方案,实现人员、树种和野生动植物数据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利用、,基本完成了无纸化办公[4]。
3.2林业经营由粗放转入精准
围绕“精准林业”,各级林业部门在二类调查中利用遥感、航片、卫片、无人机、地面近景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电子角规、GPS定位等技术进行数据的精确获取,通过GIS进行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管理,完成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和林业专题图的制作;在森林火灾的预测预防上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火点位置查询和林火蔓延模拟,并计算最佳扑火路线和扑火时间,科学合理的制定扑救方案;在造林地块和造林方式上利用GIS将坡度图、坡向图、土壤图、高程分带图和森林区划图进行叠加作为立地分析的复合因子图,进行适地适树的分析,使林业由粗放经营转入精准经营[1]。
3.3规划森林资源管理
在发达省份的林业部门已经将GIS技术、ES技术、DSS技术、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依据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建立了造林专家知识库、决策支持模型库,在数字化图上实现造林决策、获取造林规划图,并对林分和单木的区域生长量进行预测和模拟,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优化和规划。
4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4.1应用不够深入,信息资源浪费
林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投资巨大,但目前林业信息化开发、应用不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5]。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森林资源核算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才起步,目前只限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林业数据采集、处理、属性数据管理及各类专题图制作等研究,对于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从这些数据中进行挖掘,宏观快速提供森林资源信息,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上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应该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建设适合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4.2精准计测、监测在林业上的应用没有普及
目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正加速渗透和武装林业。特别是“5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已成为科技兴林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红外监测、飞机化学灭火等高新技术使森林预测、监测、控制、病虫火害防治、荒漠化防治、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过去无法用常规技术或手段解决的问题,现在由于RS和GIS的介入开始变得相对容易。但在森林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和水平,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网络,提高森林灾害发生的预测预报率,实现森林培育和管理中的减灾增效,探索建立森林养分和肥料信息系统,完善林木育种软件及丰产栽培模型,适度发展“精细林业”,精准森林资源核算的应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普及应用。因此国家林业局应宏观调控并加快国家林业局网络工程建设,建立并完善各类林业专业库、各类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设,促进林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4.3林业高新技术人才缺乏
林业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有专门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RS技术、GIS技术,还要对林业知识有所掌握,目前我国特别是基层林业单位,从事林业信息研究、网络管理,3S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奇缺。因此应该加大林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更多的林业高新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仲科、赵春江、聂玉藻等著。精准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6第1版.
[2]闫利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趋势[EB].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