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1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城区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示范

1、中心城区既有中小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中心城区既有中小型公共建筑的用能特点,提出适用于中心城区既有中小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法与路径,为大面积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撑;选择1幢区属科技馆,进行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的综合改造,满足现行建筑节能50%的要求,并实现节能综合技术应用与展示功能;选择1~2幢中小型养老院开展综合节能30%以上的改造示范。

研究内容:中心城区中小型公共建筑用能特征、节能改造技术与体系、节能改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综合节能技术应用示范与展示一体化的整体优化实施方案研究;营造室内舒适环境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2、“环境友好型”社区节能减排适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目标:在一个已建成社区内,实现居民楼的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空调节能和遮阳等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的示范工程,完成社区公共部位的太阳能利用和雨水收集绿化浇灌系统的建设,达到社区节电15%以上的目标,并制定“环境友好型社区技术导则”。

研究内容:节能技术在居民住宅小区中应用的示范推广模式研究;建筑能耗与小区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公众参与平台建设标准与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3、历史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历史建筑这一特殊建筑群体,以公寓、花园洋房为重点对象,通过对现有的建筑节能技术进行评估,实现节能改造技术在1-2处花园洋房历史建筑的集成示范应用,和1500平方米的历史建筑适宜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并建立适合于历史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体系和历史建筑节能改造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历史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研究内容: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适用性的研究;历史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历史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

专题二、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示范

1、大型交通枢纽市政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集成技术及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内的耗电设备节能潜力分析,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照明智能控制和空调变频控制等节能技术,达到降低能耗20%以上的目标;为解决传统城市雨水管理带来的排放设施投资大、运行能耗高及面源污染问题,对虹桥枢纽高架道路、屋面等进行雨水蓄渗利用,实现削减雨水排放量40%以上。

研究内容:大型交通枢纽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地下空间变频通风空调系统的开发;景观一体化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2、*国际机场北通道节能减排综合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结合机场北通道建设工程,多途径、大规模研究应用废旧材料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综合技术,使工程建设过程中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同口径减少6%;建立工程建设过程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形成一套道路工程建设能耗和排放信息与分析系统软件,量化道路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情况。

研究内容:工程建设过程中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研究;旧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应用技术研究;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施工临时设施和其他管理活动中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专题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区域性供电综合节能示范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区域性供电系统,应用综合节能技术,形成相应的示范工程;根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理念,建成一座集成新能源利用等多项节能技术的110kV新型变电站,达到总能耗减少50%的建筑标准;建成可转移30~50%高峰电力的蓄能空调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区域电网科学规划、节能控制和管理综合技术研究;节能型变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蓄能空调节能量定量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2、钢铁行业低热值煤气规模化利用和系统运行优化的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钢铁行业中高炉、焦炉和COREX所产生的大量低热值煤气,通过大型燃煤电站掺烧煤气、全烧煤气大型蒸汽轮机发电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多种利用方式,实现高炉煤气100%回收利用;通过综合考虑电能调度、能源平衡和多种燃料混配的经济运行方式,开发出在线优化系统和远程分析平台,实现煤耗下降5g/kwh以上。

研究内容:高炉低热值煤气综合利用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的研究;高炉煤气燃烧经济运行在线优化系统及远程分析平台的研制;先进控制和节能技术在高炉煤气利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期限:*年12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3、以煤为燃料的热电冷三联产新型工艺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为改变目前煤炭粗放型的利用方式,研究开发以煤为燃料的热电冷三联供的新型工艺技术路线,实现煤炭热能高效梯级利用,并建立制冷量50万大卡/时规模的热电冷联产示范系统,与热电联产和供冷分产相比较,达到节能15%以上。

研究内容: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配置的研究;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热电冷联产系统协调控制的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专题四、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1、城市垃圾多元化能源转化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为构建城市可持续能源供应体系,通过城市垃圾生物质组分拆分、混合气化和微藻光合作用捕获二氧化碳等集成技术开发应用,建立城市垃圾及二氧化碳多元化能源转化系统,形成相应的系统集成工艺流程与示范装置。城市垃圾木质纤维材料的拆分回收率在85%以上,混合燃料的气化气热值达到6~7MJ/kg,微藻的生物量达到40~50g/m2?d,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0%以上。

研究内容:城市垃圾木质纤维材料的分拆工艺与装置研究;多种燃料混合气化工艺与装置研究;利用微藻吸收二氧化碳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与装置研究;油藻基生物柴油的发动机燃烧性能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2、新型多光谱太阳能器件研究

研究目标:为促进太阳能的高效率光电转换和应用,研制和采用新型多光谱(光谱区≥4)集成的光电池器件和结构,与太阳能的光谱图匹配,使光电转换效率达到40%以上。

研究内容:高效光谱分区采集和光电转换的新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太阳光谱匹配的高效率光电器件的研制;光电器件的结构优化、浓缩和光电集成设计和制备。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3、50kW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国内大功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在完全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综合性能测试台的基础上,完成系统50kW大功率关键技术的优化升级,使电子负载实现50kW以上功率600伏耐压,CVM电压扫描速度1次/秒、电压精度1‰FS,使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研究内容:50kW大功率燃料电池测试增湿系统的开发;50kW大功率燃料电池测试专用电子负载的开发;燃料电池256通道电压扫描CVM系统的开发。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专题五、新能源汽车科技专项

1、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

研究目标: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及采用零部件结构的薄壁化方法,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减重10%。

研究内容:围绕四门两盖、轮罩等车身覆盖件,车身立柱、横梁、纵梁等车身结构件,以及底盘开展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及结构设计优化,电机轻量化小型化开发与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2、轿车用节能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控制系统开发

研究目标:建立控制系统开发及测试技术平台,开发DCT控制系统,通过实车匹配和标定,与同档位MT的原型车相比,整车加速性和燃油经济性提高5%。

研究内容:研究换档及起步离合器控制策略,开发电控系统软、硬件,故障诊断与安全保护技术,建设测试平台,开展样机台架、装车性能试验及品质评价。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3、电控SC9DF国四型(相当欧四型)重型商用车柴油机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国四排放的重型商用车柴油机并产业化。

研究内容:开发满足国四排放的重型商用车柴油机整机,研究选择性还原催化剂(SCR)的配方及制备工艺,开发控制NOX排放的喷射系统,研究SCR系统的故障诊断、定位和拾取技术。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4、水平对置式两缸模块化发动机样机研制

研究目标:开发第一代快速成型样机和燃油系统,达到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并通过可靠性试验。

研究内容:开展发动机和燃油系统详细设计,CAE设计验证和优化,研究试制发动机和燃油系统。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及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具有实施项目必需的研究开发设施及匹配资金(企业牵头申报的匹配资金不能少于1:1);鼓励以产学研联合方式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本专项课题的申请起始日期*年8月22日,截止日期为*年9月5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及其附件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其他所有表格。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9月1日至9月5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5、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6、网上填报备注:

1)点击连接可进入《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申报页面;

2)首次登录必须选择“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开始申报;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2

坚持强制与引导相结合,加强对推行绿色建筑的指导力度,推进绿色建筑大发展,力争新增绿色建筑1600万平方米。一是根据国家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要求,修订《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并完善标准化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模板和软件,进一步奠定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的基础。二是扩大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范围,除主城区原新建公共建筑强制执行区域继续严格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外,主城区其他区域和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建筑自月起强制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主城区内新建居住建筑自月起强制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并进一步加强对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动态监管,逐步提高新建城镇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率。三是建立对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的绿色建筑标识发放制度,加强市区(县)联动,落实对此类项目的标识发放工作。四是加强对各区县和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二、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的工作帮扶和政策引导,并通过落实绿色建筑激励措施等方式,着力推动建设二、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提高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五是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质量,加强对绿色建筑日常管理机构、评价机构和技术依托单位的督促,并重视对评价标识项目后续动态管理,确保评价标识项目在设计、竣工、运行各阶段均能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六是进一步规范评审专家工作行为,提高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通过新标准评价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项目达到我市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七是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机制,将绿色施工纳入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行政管理体系一并实施,并制定《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管理办法》。

二、着力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

进一步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深化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在保持新建城镇民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100%执行率的基础上,推动农房节能试点,逐步推动新建建筑节能工作从城镇到乡村的延伸。一是进一步完善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管理机制,在全市逐步推行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网上审批。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专项培训为引导,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专项检查为契机,督促设计单位严格落实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质量自审责任制,督促施工图审查机构认真核查各设计单位自审机构签发的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总结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经验,强化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质量的监管,开展施工图设计环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抽查,并在全市积极推广建筑能效预测评、样板引路等制度。四是以加强对乡镇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的督查为重点,认真开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督查,以查促建、以查促改;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五是开展被动式房屋节能技术适宜性研究,进一步探索经济、适用、安全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六是科学引导农房采用新型墙材、节能门窗和太阳能集热器等节能技术,不断提升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不断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

一是修订《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机制,从改造项目立项、改造方案审定、改造过程监管、改造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保障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质量和节能效果。二是进一步以医院、商场和宾馆饭店等项目为重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动150万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三是优化完善建设领域节能服务机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建设领域节能服务机构工作能力及实施质量评估机制,从技术能力、服务水平和工作行为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全市建设领域节能服务产业支撑能力。四是协调落实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制度,探索PPP投融资模式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应用,充分激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活力。五是督促指导全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同步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并实现能耗数据稳定上传,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运行维护管理,确保能耗监测数据质量。六是按照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要求,系统组织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并建立能耗统计数据催报和审核机制,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七是依托我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着力推动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定期分析能耗监测报告,并以机关办公建筑、宾馆饭店建筑和商业建筑为重点,分类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深入挖掘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场需求。

四、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一是进一步探明全市地表水资源分布及开发潜力,9月前完成全市可再生能源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适宜区域划定及发展趋势报告,并推动片区等条件适宜区域积极开展集中供冷供热建设,力争培育不少于1个可再生能源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进一步促进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发展。二是总结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管理规定和激励措施,推动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应用,并在有条件的新建建筑中强制推行可再生能源。三是以弹子石CBD采用江水源热泵耦合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实施经验为基础,开展我市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条件及标准研究,努力推动形成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并重的建筑用能新方式。

五、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及产业

按照标准强制、政策激励、行业引导的思路,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积极培育绿色建材产业,建立适应绿色建筑发展要求的绿色建材产业支撑体系。一是出台《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明确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程序和监管措施;水性涂料、建筑砌块等7类产品评价技术导则,完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技术支撑体系,完成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自7月起全面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产品目录,并结合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将绿色建材应用纳入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行政管理体系一并实施,促进绿色建材的工程应用。二是继续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工作,推动建设5个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是完善建筑节能技术备案管理制度,细化对新型墙材、节能门窗、保温板材等主要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备案管理要求。四是系统总结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路线,优化完善外墙和楼地面保温技术路线,加强无机类保温装饰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创新,《改性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应用技术规程》,切实提高外墙和楼地面保温工程质量。五是深入推进墙材革新,着力完善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出台《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开展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技术研发,出台《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用技术要点》。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3

    1 火电厂能源审计技术和方法

    在实践中,各类学科都在发展自己的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于本学科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体系。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体系。根据《热力发电厂》和《审计学》的原理,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可以描述为: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是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应用热力发电厂原理和审计学方法,对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合理性、合规性、经济性和潜力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属于技术性专项审计。

    从传统审计学角度,审计方法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模式、程序、手续、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涵盖了审计管理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取证的技术手段。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在审计分类上属于企业内部审计,在审计性质上属于技术审计的范畴,是传统审计科学的工程化,见图1。

    研究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的方法论体系必须注重能源审计的实务和操作性。在火电厂能源审计的实务工作中,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3个方面切入,可以把火电厂能源审计方法具体分为:考察物理过程,依托热量法、作功能力法等以技术为基础的热力学方法;考察财务过程,依托以账户为基础的会计系统的审阅法、核对法等会计学方法;考察管理过程,依托以制度为基础的内部控制检查法、对比法等管理学方法。

    2 火电厂能源审计程序及内容

    2.1 火电厂能源审计程序

    审计学认为,审计程序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是使审计工作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轨迹有序运转的保证。只有先确定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程序,审计人员才能选定适用的审计方法,高效地实施审计和实现审计目标。不同类型的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程序。研究审计程序需要解决3个问题:审计程序的一般规律、影响审计程序制定的制约因素和不同类型审计程序的特点。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主要运用审计学中关于行业审计与专项审计的基础审计理。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主要运用审计学中关于行业审计与专项审计的基础审计理论,对火力发电厂能源转换和利用的专门事项开展节能分析工作。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根据审计目标不同,可分为初步能源审计、重点能源审计和详细能源审计3类;根据审计实施主体不同,分为实施基本项的企业内部能源审计、实施规定项的社会(行业)能源审计、实施选择项的政府能源审计3级。综合有关能源审计的研究成果,虽然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有不同类型和分级要求,相应的审计程序会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步骤,可以归纳为l2个环节,详见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程序,如图2所示。

    2.2 火电厂能源审计内容

    针对上文所述,火电厂能源审计关注的是火力发电厂能源转换以及利用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合理性、合规性、经济性和潜力等目标,应用热力发电厂、审计学等原理分析其合理性;根据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规定、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监管规则、行业标准化中心制定的行业导则以及各大发电集团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等考察其合规性;评价其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果带来的经济性;分析存在于企业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能力,挖掘其潜力,构成火电厂能源审计实务的核心内容。火电厂能源审计实务具体包括:

    (1)立项。包括确定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任务;拟定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工作计划;成员组成和分工;必需的设备与仪器等技术条件。

    (2)数据采集。确定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及测点;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能流图的计算及其数据采集;查阅能源数据台账、主要参数报表和有关数据信息。

    (3)调查测试。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调查大纲;火力发电厂的用能概况、能源管理现状;必要的能源检测以及确定重点等。

    (4)能量平衡计算。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费指标(如供电煤耗率、水耗率等)计算分析;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和分析。

    (5)能源物理过程分析。锅炉热力系统、管道热力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主要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分析。

    (6)能源财务过程分析。火力发电厂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火力发电厂电、热产品财务成本指标分析;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价格、成本数据核定,以及小机组发电量指标交易补偿的节能量等。

    (7)能源管理过程分析。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检查能源管理、计量、统计等的合规性。通过火电力发厂节能潜力的计算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型电厂的先进水平作对比,改进能源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提高技术维护水平,健全管理制度。

    (8)能源审计报告。提出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是本项工作的标志性成果,要按照规定格式编写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有能源审计概况、依据、结论、决定、从管理和技术途径提出建议以及必要的附件说明。

    (9)制定整改措施。根据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

    (10)无/低成本项目。通过能源审计,可以确定的无成本/低成本节能技术项目优先实施,有的应该即知即改。

    (11)重大项目。火力发电厂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是节能的根本措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环评分析以及提出进度表等。

    (12)能源审计回访。为保证能源审计效果,检查和回访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的落实情况是必要的,可以参照后续审计的准则进行。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工作的质量取决于能源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年6月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4号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能源审计工作底稿应该是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底稿类似于节能减排专项工作的热力计算书、调研分析报告、热力测试报告等,是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工作报告的基础。

    3 火电厂能源审计报告体系

    一般审计方法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根据所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可支配的审计资源,针对具体的审计事项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依据审计证据去证实审计事项与审计依据的相符程度,就审计事项的性质作出审计结论,并将审计结果传达给企业。火电厂能源审计是针对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经济运行水平、能源管理现状以及节能潜力分析所开展的专门检查和评价。根据火电厂能源审计任务,运用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获取在火电厂能源审计规定期限内相关的技术数据、文本文件,或进行必要的检测,可以通过“三图三表一报告”技术分析体系,实现火电厂能源审计目标。“三图三表一报告”是开展火电厂能源审计的简捷评价方法和实现途径。具体为,绘制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图、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火力发电厂能流图;编制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表、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表以及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

    (1)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图是热力发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过程图,有原则性和全面性之分。火电厂能源审计以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为基础,相应的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为依据,完成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表以及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表的编制,计算并绘制火力发电厂能流图,最终完成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

    (2)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清晰、简明地表示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绘制热平衡、电平衡、水平衡方框图,或能源审计期限内的能源平衡网络图。

    (3)火力发电厂能流图。根据热力发电厂原理,通过计算,绘制出与动力循环能量转换、传递和利用物理过程一致的火力发电厂热流图和质流图。

    (4)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能源统计是开展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的基础性工作,按照统计学原理,围绕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任务,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按能耗分类采集数据,确定能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编制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

    (5)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表。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是以火力发电厂为对象,研究各类设备的能源收入与支出平衡、消耗与利用以及损失的数量平衡,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依据DL/T60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的规定设计表格,进行热平衡、电平衡、水平衡计算与分析,计算技术经济指标,编制能量平衡表。

    (6)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表。根据会计学原理,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是关于火力发电厂能源管理、电量和热量交易及其资金流的收支平衡和计算的事务。设计的能源财务分析表要包含购入能源消耗(实物)费用、产值能耗及能源成本分析、企业自用能源费用、能源单价以企业平均结算价计算等内容。

    (7)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有,火电企业能源管理、能源统计的体系和制度;火电企业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能源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技术改造的财务分析和合理化建议等。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要尽可能利用电力企业已有的相关数字化技术平台实现计算机能源审计。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4

[关键词]能源计量;能源消耗;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B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06-01

一、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环境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从依靠经验管理到依靠数据实现企业量化管理的保障,尤其在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中,能源计量管理是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大中型企业虽然普遍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但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能源计量数据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少数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功能比较先进的能源计量、统计、实时监控的计算机网络。其他行业能源计量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科学计量、节能降耗的需要。二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普遍薄弱,装备水平低、工艺落后、单位产品耗能高,又没有资金进行节能设备改造和能源计量。三是大部分企业了解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信息渠道不畅,对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可信性、可靠性缺乏有效判断,在选用节能产品时无所适从。四是大部分企、尤其是民营企业,缺乏熟悉计量工作的专业人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不高。通过IS010012测量管理体系AAA认证的很少,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相关机构的服务。五是国产计量仪器仪表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需要,企业不得不购买进口计量检测设备。而进口设备不但价格高,而且服务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给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许多不便,影响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六是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推行能源计量工作缺乏动力。认为能源计量工作是投入多、产出少的工作,没有认识到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保证作用。

三、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企业领导转变思路,提高对能源计量、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领导是关键,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基础。企业领导要重视能源计量工作,熟悉国家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要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相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能源计量管理的职责。企业应指定内部相关部门负责计量能源仪表选型、设计、采集、和计量监督管理,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能耗纳入企业考核体系之内,实行量化考核要加强能源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

(二)狠抓企业能源计量教育工作

在企业内部通过讲授能源计量知识,宣传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宣传能源计量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特别是企业对能源计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使“节约能源、利国利民”、“节约能源、计量先行”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强能源计量公众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节约能源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加大宣传和监督管理力度,促使企业严格遵守《节约能源法》、《计量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做好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把国家能源节约政策落到实处。建立企业节能评价体系,提倡节能生产。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能源计量工作顺利开展的氛围。

(三)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要不断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能力,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对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

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对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要依据《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标准的要求,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并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企业要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通过量化考核发现工艺缺陷、管理漏洞和技术潜力,及时加以改进提高。

(四)建立企业节能评价体系,提倡节能生产

依据《企业能源计量仪器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标准,对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率和完好率进行检查。对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的订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报废制度进行可控制的检查,保证企业能源计量仪表有较高的配备率和完好率。提倡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能源计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进出厂的能源量的计量,而是伴随在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之中,通过计量的量化跟踪和量化考核发现工艺缺陷、技术潜力和管理漏洞,及时加以改进提高,促进技术进步,把节能挖潜落到实处。

(五)做好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评估

能源管理依靠能源计量数据,做好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能源量的保证。企业要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通过量化考核发现工艺缺陷、管理漏洞和技术潜力,及时加以改进提高。?企业要通过用能分析,掌握耗能情况,查找企业的节能潜力,明确企业的节能途径,为改进企业的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六)严格奖惩

在能源计量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能源计量工作。认真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向其他生产企业推广,推动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深入开展。对重视能源计量工作,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的企业由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对能源计量工作不力,能源浪费严重的企业进行批评教育,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情节严重的,将进行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并依法进行查处。

结论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计量作为能源管理的“眼睛”,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8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府发〔**〕8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加强我市节能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能的自觉性,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效率为本,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年降低20%以上,其中工业年均节能率4.4%以上;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和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有条件的要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标准化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市场主体自觉节能机制。

二、主要任务

(四)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

一、

二、三产业健康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规划产业和区域布局,避免造成能源浪费;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提高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争取在“十一五”末达到36%。

(五)严格控制新开工的高能耗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和规模效益,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

(六)大力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原煤的直接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

三、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

(七)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化工、热电、饮料制造、纺织、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节能工作。从**年开始组织实施现有规模以上50%的企业节能行动,骨干企业年内节能率达到4.5%以上。积极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

(八)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开发区、河东新区、射洪县等有条件的区、县要率先实施节能55%的标准。

(九)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和淘汰超标高耗能交通工具,完善报废汽车拆解财政补贴机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开发和推广车用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县以上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要全面推广CNG改造。

(十)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

(十一)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以及农作物秸杆气化工程。

(十二)推动政府机构节能。重点抓好政府机构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办公设备节能,大力推动政府节能采购;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不断降低燃油消耗和浪费。

四、节能工作的具体措施

(十三)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全民节能意识。报社、广电、文化、教育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能源形势和节能的重要意义,引导合理消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要将节能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视和加强对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节能教育。科协等组织要围绕节能开展系列科普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加强经常性的节能宣传和培训,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

(十四)加强规划指导和监督考核。各区、县政府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实现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目标,认真制定能源节约专项规划。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5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200万千瓦时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合理用能专题审查制度,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五)加大企业节能管理力度。各区、县政府要加强推广节能技术,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各能耗企业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强化基础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加强监督检查。

(十六)推动公共节能工作。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加大节能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利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等。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严厉打击报废车辆的违法交易情况,严禁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

(十七)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投入,对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在“十一五”期间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节能的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实行节能奖励制度,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中做出重大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用能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奖励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十八)实施有利于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节能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通过市场融资,加快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强和改进电价管理,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完善电力分时电价办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促进结构调整。市物价局要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市的能耗超限额加价的政策,用足用活国家有关节能降耗的优惠政策。

(十九)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各区、县政府要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充实节能管理力量,完善节能监督体系,强化对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工作,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督,开展节能政策宣传、学习及贯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技术推广、节能培训、信息咨询、交流与合作等工作。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等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和节约风尚,使节能成为全市每个公民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二十)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区、县政府要为统计部门依法行使节能统计调查、统计执法和数据等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针对长期以来我市能源统计基础十分薄弱的现状,充实必要的统计人员,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建立能够反映我市各区、县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标准,督促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量计量器具并执行周期检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范文6

关键词:节能评价;证据理论;能效;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建筑能耗量在能源的总耗量中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能源的消耗除了造成能源危机的加剧,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因此,建筑节能的评价与能源标识是一种促进我国建筑能效提高的重要、有效措施。目前,以我国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导则,部分地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适宜当地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方法。根据建筑运行当中能耗的计算法或者计算机模拟软件为基础的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方法是现今主要的建筑节能方法。

1、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的建立一般是先对被评建筑做节能强制性条款检查,如果检查未通过则其效能被标识为“差”;如果通过则进行下一能效标识阶段。能效标识是以理论证据和推理证据为基础进行构建能效标识模型。建筑能效的标识一般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一是根据已建立的居住建筑评价指标与建筑能效的等级信度原则,对被评建筑作出相应的居住建筑能效等级信度的分配;二是结合模型的证据合成算法把各项指标信度综合为最终的建筑能效等级信度,最后根据综合能效等级信度的结果对建筑作出能效标识。

1.1强制性条款检查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中的强制性条款检查是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房间里空调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这两个标准为检查的依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是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执行。而有些强制性条款在实施的过程当中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好,如关于空调、采暖能耗要求节能50%的条款,在实际的全年能耗计算中只能采用典型建筑的典型模式做运算,由于实体建筑的复杂多样性,运算情况的差距会很大,因此只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就可以了,不需重新花时间分析计算设计的建筑节能率的多少。

1.2指标信度分配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中的关键内容是节能指标的能效等级分配信度。模型中多个能效指标分配信度原则的建立,是结合我国现行的规范标准、同时考虑不同指标目前的技术水平、参照一些发达的国家的标准规范为基础,构建了十七个在指标分配信度上的原则。下面的例子是根据住房的空调设备能效指标的信度分配方法。

房间的空调能效指标信度分配原则:评价等级结果为通过,其房间的空调器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的最低能效限定要求;评价结果为铜牌的,其房间空调器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第4级要求,同时采暖方式没有直接用电加热;评价结果为银牌的,其房间空调器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第3级要求,设计建筑统一的空调室外安放板且预留排放凝结水的孔洞,同时安装位置要考虑夏季热量的排放,除此还需满足“铜牌”的评价结果;评价等级结果为金牌,其房间空调能效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第1级要求,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好,热量可以随自热通风散失,尤其是夜间的散热,空调设备装置具有回收热量的功能,同时满足“银牌”评价结果。

1.3证据理论与证据推理方法

证据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炼形成的证据理论,这种理论方法有完善的数学基础,根据各信息间的互补可以可靠的获得信息。此理论的局限与争议是在进行合成证据时,证据出现较强的冲突会导致合成的结果违背常理。证据推论方法水根据权重、组合信度以及归一化组合后的信度函数。基本信度的分配改善了证据冲突的合成在证据理论中的出现。证据推论方法在计算的复杂程度上比证据理论明显的降低,且在编程程序上容易了很多。

1.4证据理论与证据推理方法的能效标识模型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力论模型的构建当中,评价等级是证据理论中的辨识框,辨识框中的等级能效是互斥和穷尽的。互斥是指完全的确定了某一能效等级时,该能效等级的信任度是1,其余的能效等级信任度一定是0,各能效等级信任度的总和不能超过1。穷尽则是表明辨识框包含一切可能出现的能效等级,不许评价者对辨识框外的能效等级作评价。

假设现在有多个评价指标,同时构成多个证据信息源。以各个指标为出发点,对建筑能效评价用信任度的形式进行表达,结合各评价的信度矩阵和指标权重建立基本信度的分配函数。函数的建立对模型中能效的评价和标识有和大的作用。

2、实例研究

在能效标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应用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指导,运用开发工具开发的一套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软件,在某地区的住宅小区进行建筑节能评价和能效标识应用。

依照构建方法对该建筑实行强制性的条款检查,结果标识为“通过”。被检测的建筑屋面是使用憎水珍珠岩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参照施工说明图,采用专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被评建筑的屋顶总热传系数是0.75W/(㎡·℃),总热阻是1.30㎡·℃/W,热惰性是5.62;内墙的热传系数是0.80㎡·℃,热阻是1.26 ㎡·℃/W;外墙的总热传系数是0.82 W/(㎡·℃),总热阻是1.21㎡·℃/W,热惰性是2.96;楼板的热传系数是1.50㎡·℃,总热阻是0.66㎡·℃/W。检测结果表明,被测建筑的屋面、外墙以及楼板、户墙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热惰性和传热系数的要求。被测建筑的住宅是正南正北方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窗墙比例都能够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规定。从小区的施工说明图上了解到住宅外门窗的空气渗透性不超过1.49m3/m·h,查阅相关规定,该住宅的空气渗透性能够满足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渗透条款规定。新的等级标准不对标准实施之前建筑的住宅建设进行强制性条框检查。

根据对被评建筑的施工图的计算分析、问卷调查及现场测试,结合各指标的信度分配原则,进行被评建筑的指标的信度分配。建筑朝向很有利于建筑节能;建筑体形系数、建筑室外环境、建筑内外遮阳、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围护结构的气密性、空调系统的设备能效、电气与照明设备能效、室内的声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给水排水系统设备能效、电梯设备的效率、建筑中主要设备的运行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人员资质、建筑节能知识的选出与培训、能耗统计与公示,这些指标在能效评价理论模型的参照下确定权重和信度值后运用迭代算法可以计算出被评建筑能效的综合信度。依照综合信度的最大值原则,确定等级能效是否“通过”。

结束语:

依据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证据理论和证据推理方法为基础,提出的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该模型在冬冷夏热地区的应用,形成了一套关于该类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法。构建的这种建筑节能模型一般都是指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模型,这种模型所考虑的因素比计算机模拟的建筑能耗评价设计的因素更完善。由于对实例建筑能效的评价和标识,其评价结果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一致性,直接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杨玉兰,李百战,姚润明,康宁.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