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工教学;研究性实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研究性教学就是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学,它包括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即思维力的发展。笔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以实验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尝试,其目的就是强化实验这种教学形式在电工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探究的角度,用研究的态度,通过这种实验形式提高职业院校的电工教学质量。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学科当中的电工部分更是要求我们要勤动手、多思考。基础知识是学好电工课程的基石,基础知识铺垫是否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做实验之前如果不把握好相关基础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就不能够充分理解、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实验就会成为过场,难于达到强化基础知识、提升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对知识应用的广度实验的目的。如以测量电阻实验为例,在实验前必需引导学生掌握好与实验有关的几个知识点:电阻的定义;电阻的物理意义;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全电路欧姆定律等;电阻阻值的标示等。为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创设情境,为实验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身边与所做实验相关的例子来设计情境,设置一些研究性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为他们预习、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提供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验的准备和设计,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目的更明确。创设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结合,比如,在课前可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分压实例提出下列问题:如何使2V、1W的小灯泡能在只有3V电源的手电筒上正常发光?如何选用合适阻值的电阻?结合已经掌握的电子技能中色环电阻的知识,说说标称值与实际值的关系?利用已有的物理学知识,自行设计出能够准确测量某一电阻阻值的装置,并画出相应电路图。

三、精心准备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不管是课堂上教师动手操作的演示性实验,还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专题实验,我们都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这就需要我们电工学教师对实验室中繁杂的实验器材进行精心挑选,切实找到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每一件器材,在这个过程单中,教师要考虑到实验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为之做好准备,免得这些问题发生时,手忙脚乱。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有关的数据。对于一些小的实验,我们可以准备足够的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在实验的过程中,感知物理现象,分析其中的原理。在实验结束以后,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已经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服务,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精心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索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知识上进行适当的补遗,思维上进行恰当的启迪,方法上进行恰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以较高的热情、顽强的意志,完成整个探究过程。教师通过引出问题,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学习探索;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互动,有助于发展学生思考、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五、增加课堂实验的外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延伸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外延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补充。通常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要不失时机的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至少要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需要具体动手操作或者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然后,再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有所创新。教学尝试表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研究性学习而言,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与目前提倡的导向式任务教学法等,其中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我们采用研究性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带着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学中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即可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恒碧.关于高职院校电工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校企;物理电学;电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0-02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环境下,将物理电学的基础知识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并融入到校企深度合作的课堂教学中。本文意在研究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知识技能的衔接,探讨了将它们融入于教材和教学的途径。

一、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

1.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中职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就业,因为物理课程的学习将为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更有就业竞争力,可见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必要性。

2.目前中职物理教材内容陈旧落后,局限在传统知识内容的讲授上,其中电学相关知识点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有的知识点或重复过多,或严重脱节。所以中职物理教学要充分考虑专业的需要,做好与专业课内容的衔接。

3.中职物理教材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重视物理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物理实验与后续电工专业实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甚至有明显脱节现象,

4.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消极应付,不求上进,学习能力较低,在我们中职电工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与物理电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将知识联系起来,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5.要让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更紧密的衔接,对中职校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师,不仅要精通物理课程,还要熟悉专业课程,精练课堂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效率。

二、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研究

目前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都在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物理的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样要经受起实践的考验,并服务于实践。物理课程不可能完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为它受客观因素限制,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学中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如此,在衔接教学中,实践的内容要有意识地与后续电工专业课相联系,这样才能使物理电学与专业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都能很好的过渡衔接。比如在物理电学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物理书中只分析了此定律简单的计算公式,对定律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我们在物理课程讲授的同时可以具体联系电工专业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再比如火线和零线为什么不能短路?怎样连接就会构成短路事故?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为了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应该安装保险丝;以及生活用电中电灯的亮度问题等,比如晚上用电高峰期为什么灯光较暗?又如同一电源供电时,为什么两灯串联比两灯并联要暗?这些都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物理教学若联系起来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为后续电工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再以《楞次定律》这一课为例,把物理知识与电工专业知识的衔接点渗入到教学中去,使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物理与专业的联系,为以后高年级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牢固的基础。《楞次定律》在专业课程《电工基础》的电磁理论部分是一节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为此,我在《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时参考了《电工基础》和《电工基础学习辅导与练习》,将电工基础中一些简单的基本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尽量解决。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感应电流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呢?”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模拟企业科研开发部门分组讨论,教师给以指导,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研讨,总结得出结果,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所以,可以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即增大或减少有关。

经过上述讨论,学生将分组实验探索研究。探究中同样融入企业理念,以企业设计部门研究具体项目为背景,从接受项目、任务分配、团队协作、过程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体验企业文化,比如团队(Team)分工、支援模式以及习惯称谓等,以期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Team Leader下发工作任务单,每一个Team Member明确任务后,在Team Leader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Team Member有难题可向Team Leader寻求帮助,Team Leader可向QA寻求技术支持。Team Leader确认全组任务完成后向QA申请项目审核,QA对全组成员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打分。这样一种以企业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小团队(Team)的合作与运作。同时通过这种企业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形成一种紧张有序、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

三、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研究的局限与思考

1.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本文主要从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可以为后续中职物理课程改革,特别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奠定基础。

2.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实践效果到底如何,对专业课教学及学生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仅凭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判断远远不够,还需对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46-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机械制造专业等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性质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工电子最新发展技术,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今后学习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我校电气、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专业的实际情况,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时从理论、实践两方面进行改革,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内容多、课时少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关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自动化、机电、机械制造、数控等多个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有其专业要求,因此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依据行业企业的技术状况、发展需要及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课程内容应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教学规律。如机电专业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555集成定时器、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转换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应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

具体教学时减少繁杂的理论推导、删掉有关器件内部结构的分析,如在交流电路介绍电阻、电感、电容时主要讲授它们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区别和简单的应用,将繁杂的相量关系转化为平面三角关系,在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时,只讲授器件的结构和原理,内部的载流子运动不作深入介绍,数字电路则着重介绍集成元器件的功能、参数及应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教材知识硬塞传给学生,而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将理论讲授、课内讨论、技能培养等合理结合,采用了设疑、启发、讨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

1、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直观易懂,给学生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拉近理论与实际距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如讲集成计数器引脚及功能时,可在实验室现场进行教学,边讲边操作,使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知识,在大脑中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自然过渡,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实际。

2、讨论法

教学中对一题多方案、多解答的命题,或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方案,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对问题的表述能力、参与意识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设疑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讲授课程之前可列举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如学习555定时器内容时,可拿一个简易门铃,告诉学生这个门铃就是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学习振荡电路时教师可在现场模拟,让扬声器发出由小到大刺耳的啸叫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产生疑问,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扩大教学信息量,同时由于多媒体的动画、颜色、音响效果,可以使教学内容中抽象的变得形象、静止的变为动态,同时多种颜色线条、文字的运用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介绍二极管特性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生动地将二极管内部结构和正向、反向电压下的特性演示给学生,介绍时序逻辑电路内容时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实际,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校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课程实验单独开设,实验课有自己的大纲和计划,并加大实践教学投入,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得到较大提高。

(一)实践内容的整合

改革后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实验内容分三个层次,有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以熟悉实验仪器、设备,掌握测量方法、认识电路为目的,以传统的给定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实验原理、线路、步骤的方式进行,如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实验、基本放大电路实验;综合性实验以掌握实验方法为目的,学生根据题目和目的,自己确定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如日光灯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给定题目和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步骤、完成测试,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如计数器实验、555定时器应用实验等。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逐步由熟悉实验仪器、设备、器件,掌握实验方法到综合设计、综合应用,逐步实现能力的培养。

实习有电工实习、电子实习,整合后的电工实习内容有安全用电、常用电工工具、仪表使用、导线的连接、照明线路、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低压电器及控制线路,电子实习通过具体安装与焊接电子线路,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安装、焊接、线路调试、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按整合后的内容实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设计,如数字钟、抢答器、信号灯等,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1、实验按项目进行,实习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实验按项目进行,通过项目训练,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实习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把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到实习教学每个环节上,通过具体任务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如照明线路、控制线路接线,按照实际工作的相关性设置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融为一体,而配电箱接线,安排在实习工厂进行,通过指导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际的接线,将学生的实习、学习融于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学、做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2、考核方法的改革

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电工电子实验、实习考试改变原来只凭实验、实习报告给成绩的考核方法,构建了知识和能力兼顾,突出职业能力考核的技能考核体系;实验成绩根据平时实验项目操作和实验考核综合评定,实验考核让学生根据考核题目自己设计电路,完成实验接线、数据测量、回答问题、提交考核报告,这种考核方式能全面、准确评定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实习成绩根据实习记录、实习报告、项目考核、实习考试综合评定,如电工实习的项目考核是将实习内容细分为几个任务,根据技能目标要求,各实习场所根据相应的任务分别考核评分,各项目内容考核有透明度,并且每项内容当场打分,这种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习的重视,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实践证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只有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欣,徐荣青.优化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与认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增刊),2006.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4

1.1高职物理课的“命运”及高职生的物理基础状况

物理学在高职教育理工类专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物理课的学习不仅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可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深入,物理课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却越来越轻。众多高职院校甚至已将物理课请出了教学舞台,对高职理工类专业学生来说,撤消物理课,不仅使学生缺失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理论功底,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基础[2]。高职撤消物理课,而目前高职生的物理基础状况又如何?理科进校生,物理课是他们中学学习中的一块“短板”,物理基础普遍十分薄弱。文科进校生基础甚至不如初中毕业生。物理课遗留的问题,无疑为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留下了疑难。接受能力本来就不强的高职生,物理基础又十分欠缺,学习电工电子技术当然是十分费劲与吃力。1.2 解决课程“断桥”的根本出路高职撤消物理课,使学生缺失必需、够用的物理基础知识,造成电工电子技术与物理学课程间“断桥”。高职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势必困难重重,部分同学遇到困难会一蹶不振,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基础课与基础课脱节的问题,首先要恢复高职物理教学,高职专业课必需、必用的物理内容,例如力学、电学部分应开设适当课时;其次,要加大物理教学改革力度,转变唯传授知识而教的传统观念,树立扩大视野、突出物理知识在科技领域中具体应用的教学理念,创新物理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为更高层次专业课的学习夯实牢固的物理基础。

2为物理学的应用而教体现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2.1树立前瞻性教学理念、不唯传授知识而教

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多年来,物理教学比较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堆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及枯燥乏味的物理公式。这种仅基于应试,甚至功利目的的教学,失去了知识的内涵与魅力。造成学生对物理学习毫无兴趣,不想学,甚至厌学。脱离知识的具体应用的教学,培养出的不过是“有知识无文化的人”[3]。物理教师要着眼于未来,从知识应用的视角,树立前瞻性的教学理念。熟练地把握每个物理知识点在其它课程或学科领域里的应用,增强所授知识应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学习的迷茫。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明确物理课在其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又让学生感悟学与用的针对性,避免单纯理论教学的枯燥感,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

2.2着眼于实际应用、诠释知识教学的真谛

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一个物理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新奇、有趣、疑惑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物理学知识与物理学应用的新天地。为此,首先,物理教材要体现物理学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和有关技术领域的应用。要结合物理内容介绍物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如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航空航天技术及研究发展情况,超导体的获得及应用,激光技术及应用等,使物理课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走进教材,仿佛步入物理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殿堂,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其次,物理教法要与时俱进。在理论教学中,不仅局限于讲授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以及推导一堆物理公式,而是要将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物理理论实践化和具体化;如电学中向学生讲解工厂供电设备情况,介绍有关电力网的知识,日常家用电路的改进设计等。通过物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了解物理学的具体应用。将物理教学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技术应用,才能真正诠释物理知识教学的真谛。

3凸现物理学的基础作用化解教学难度

3.1注重发掘拓展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中物理知识“府首即拾”。教学时要悉心发掘,决不能视而不见。图2中从概念、量、公式、性质到规律进行整理归纳,这都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内容[4]。教学时,首先是发掘,与教学章节相关的知识点,课前事先稍作复习回顾,将其从即将学的新内容中凸现出来,以已学内容的“身份”出现,可减轻学生接受新知信息的负担。其次是恰当运用,让其铺垫旧知,实现与新内容间的无缝对接,利于学生接受新知。再次是复习旧知,迁移思路,探究新知,让新知在旧知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学生容易弄清知识结构,让所学知识在脑海中不是杂乱无章,孤零零地存放,而是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由此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脉络与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3.2学科渗透提升理解

作为已经具备较为宽厚、扎实物理学基础的专业课教师,如能在自己的专业教学这一方田野,灵活而又巧妙地用好物理知识,让它为专业课的教学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讲究,更是学科间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其一、恰当地用好物理知识,搭建起学生获取新知的台阶,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也化解了新知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其二,巧用物理知识,为新内容教学铺路达桥,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顺承过渡,让学生能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入手,思维不囿于固定模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其三,活用物理知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思想、方法和观点。而物理学的思想、方法、观点乃至于能力的提高几乎都隐含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就无法掌握物理学的真谛。通过突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向学生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得他们的学习既有目标,又有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培养学习能力亦大有裨益。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工基础;能力培养

0引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这说明了教学的本身不仅仅是学生摄取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电工基础与实验》教学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我国高等教育应侧重培养具有人类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民族精神等多种素质的人才。

1在“过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人认为对非电专业的电工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给学生结论,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教学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知识的建立、推广、发展过程,基本概念、规律、定理、公式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保持充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而不要急于将最终的结果告诉学生。在学生思维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排除障碍,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参与了思维的整个过程,使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知识的结论、明确原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重视课堂教学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思想上对本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基础知识很简单,或认为该课程与专业关系不大“没有用”。主动找同学座谈,帮助同学们分析原因,让学生理解几个道理:第一,听课是学习的捷径。教师把自己多年的积累,结合自己的体会讲给学生,易懂易会,记忆深刻,比自学省时省力,理解透彻。第二,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习知识就是给大脑做体操,不要说一门课程有用与没有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可能没有机会直接运用某一知识,但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方法却受益终身。作为大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知识就是培养能力。第三,学习是竞争力,学习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未来社会知识更新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学习能力是最大的竞争力,学习能力是在对每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翻。

3用建构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思想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关于人类知识学习的理论。“建构式”教学法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要从依靠教师“教会”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并使学生“会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要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按照建构主义进行电工基础教学,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情境,有重点地再现电工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为学生创造电工学知识的应用环境。通过教学环境与应用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且使得建构更加牢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知识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通过媒体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它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很强的可复现性并且效率高、信息量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应该能设计、制作适合教学的电子课件,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此,我们开发了一整套电工基础与实验的教学课件,并建立了网络课程,进一步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克服了课时不足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果。

5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知识和技术发展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变革不断出现,电子学知识更新很快。人们仅凭大学阶段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不足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所以,学校的责任绝不是为培养青年人准备进入具体的“生活”,而是为他们作好继续接受教育的准备。学习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变得更完美而学习。可见,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将是决定劳动者能否适应社会快速变革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迎接各种挑战。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还包括基本学习能力和完善发展的个性。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当今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方面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让学生真正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学习,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把这些方法主动运用于《电工基础与实验》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6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基础实验操作、验证性实验操作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三方面着手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基础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基础电工操作的关键,通过基础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通过基础实验教学使电工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基础操作方法的掌握;验证性实验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关键,通过对理论课程验证性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了解验证性实验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验证结论,促进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掌握,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电工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为后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训学生按照实际工作要求或工作内容进行电工实验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操作能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经,所以要加强和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有些教师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总是存在种种顾虑,怕学生出事故,损坏仪器,怕影响课程进度,往往采取传统实验的指导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上面的顾虑,我们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在学生掌握了原理和方法后,大胆让他们做,甚至个别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正确方法的理解,提高探索问题的能力。采用ewb提高实验的开出率,提高实验的效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证。

7改革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为克服以前的成绩由最后的试卷决定而造成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复习的弊端,大胆改革了《电工基础与实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第一,增加了期中考试,期中与期末考试,侧重知识考核,以综合性试题形式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期中考试采用开卷形式,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体现学生智能的考核的内容占课程成绩的60%左右。第二,实验考核侧重过程和能力考核。实验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应重视过程考核。要记录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能力,排除故障能力,课前准备及课后总结情况,这样能反映学生做实验的态度和能力。实验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20%。第三,侧重学风和学习态度考核,量化学生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答疑等情况等。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实验报告是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积极提问题也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反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风是学好知识的保证。学风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20%。综合采取知识、能力及学习态度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树立良好学风,引导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避免考试突击。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牢固了,能力也提高了。

电工有关的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教育 教学路径

做好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是增中职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关键。中职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人才需求导向,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给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优化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较为混乱,且各个课程都有独立的课程标准。这无疑加大了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难度。在创新教学的今天,教师要结合社会电子相关行业对于电子电工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最大程度上合理规划基础知识。

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不仅涉及电子电工理论教学内容,还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协调好电子电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建立实践操作的意识,才能培养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电子电工教学技术,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所涉及的课程多,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且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在课堂中,教师用语言去解释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生很难完全听懂,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机会。学校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提高专业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在讲解有关机电工程制图的知识时,教师长期向学生灌输绘制机电工程制图的方法,无疑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而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真实的机电工程制图,一边讲解绘制的方法,能够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让学生快速理解。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便有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做机电电工制图绘制练习,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

三、优化电子电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打造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是做好电子电工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意识到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学习去验证理论知识。在实验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验活动中练习操作技能。从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多种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拓展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内容的宽度与深度,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

比如在讲解有关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在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创新理论知识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一起开发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建立个人项目实验与团体项目实验,共同模拟电子技术,推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高效化,找到适合个人发展期待的研究项目。

四、优化电子电工教学手段,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个永恒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正视创新教学手段,站在电子电工专业发展的角度,灵活选择科学教学方法,有益于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呈现知识时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