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1

一、拓展阅读教学理念

在教育理念逐渐更新的背景下,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要紧跟教学变革的脚步,响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生在卷面上的成绩,而是更多地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关键科目,通过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来构建语文学习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充实语文知识储备,努力成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人才。

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提升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学生的阅读应该逐渐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充实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范围。通过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对语文课堂的改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更有效率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能力的掌握。

二、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热情

热情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最强驱动力,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在真正了解语文阅读之前往往是较低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领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常规阅读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热情的引导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阅读,调动学生参与到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来。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发掘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调动学生感兴趣的因素,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拓展阅读的训练。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低,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这类有趣的形式,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给学生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书籍,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知识》、《寓言故事》这类有启发性的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知识性的书籍,在拓展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收获知识,以阅读热情为动力,去主动发掘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拿出来与同学分享,通过介绍与沟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加深学生对书籍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主题交流会,以特定的书目为媒介,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总结的过程,将书本中的原理和想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思考和交流中激发更多的阅读灵感。

2.选取合理的拓展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要以文本为基础实现迁移,阅读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拓展阅读的效果如何,在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掌握着很大的主动权,所以教师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不仅要贴合教学风格以更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点,形成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同时拓展阅读教材的选择,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比较和串联,在不同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实现拓展阅读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出示挂图或放映小黑板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使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预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几篇类似写景课文,通过不同课文间的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主动接触同类型的更多的文章,感受文章优美的文字和优雅的境界,多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烘托氛围和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热情,在拓展阅读中寻找情感共鸣,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一、当前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

语文是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可见语文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阅读也是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根据目前高中生的阅读情况来看,语文阅读效果甚微,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由于高中语文阅读的篇幅比较长,内容和以前比起来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难度相对较高。高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始出现浮躁的现象,对语文阅读内容知识粗略地读一遍,然后就开始做题,不对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这样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做不对习题,在考试中不占有任何优势。

面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诸多的弊端,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寻求解决的措施,让语文阅读走向一个新的局面。

二、面对高中语文阅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其知识储量

解决学生阅读困难的问题,首先就应该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开始,让他们在丰富的阅读书海中自己发现阅读的技巧。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有了一定的自主时间,但是他们还不会自主学习,更多时间并非在阅读课外书籍。这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应该每天在自习课堂中为学生安排一节阅读课,这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学习,而是帮助他们合理规划时间。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弥补他们由于平时繁忙的学习所占用的阅读时间。教师同时也陪学生阅读,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什么疑问,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知识。

2.教师改变阅读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技巧

学生阅读能力没有改变,阅读水平没有多大的进步,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的问题。这是因为教师阅读教学方法有问题,导致学生也陷入困境,对阅读没有多大的突破和进展。

首先,教师应该不再用以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应该看清眼前形势,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当前阅读状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文章的内容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阅读文章的手法和技巧要进行详细分析,这是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都对阅读文章的技巧一无所知,因此教师要认真讲解点拨,对学生不懂的要进行举例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写一个类似的例句,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研究时候,可以让学生也尝试着自己理解,改变以前教师主讲,学生主课的模式,让学生试着在讲台上讲解阅读理解,说出他们的看法和理解,这样才能看到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掌握和了解多少,对他们讲解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和补充,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学习

在学习中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只凭教师生硬地给学生输灌知识,那样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就会很少,而且也无法进行自主应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己学习并且应用,对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活动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尽可能自己完成一些教学阅读任务,不依赖外界的一切,自己去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意义所在,当自己无法完成的时候,可以和几个学生一起谈论研究,或者几个学生分组讨论,将问题分成几个部分,这样进行起来也比较快,最后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在一起汇总。如果还有异议,学生可向教师求教,让教师帮助解决。

此外,学生要对阅读有一个定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去探索体验,使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会预习、自我理解,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书来解决。学生还可以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接触事物远比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更有内涵和意义。因此,学生要自己学会课内和课外的教学研究,逐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阅读的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但是经过高中语文老师的不懈努力和学生的自我奋斗,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中语文阅读还会更加迈进一步,迎来一轮新气象、新景观。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很多的问题,有些偏离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等。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1.阅读教学主体学生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讲解,突出了主导的作用,甚至主导占据了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大多数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阅读的材料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给的阅读材料。教师设计好阅读教学的框架和思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还有将教学简化成教师读,学生听的过程。学生完全处在学习的被动地位。教师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能全面参与,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阅读教学就像是一沟死水,了然没有活力。阅读课原来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现在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2.突出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教学中应该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给方法的指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知识点是否被教材选用,是否是考点。教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的提高等待人们的重视,初中教师要对传统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改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1.发挥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组织有潜力的语文老师多到先进的教学地区,向先进的教师学习,逐渐推动我国阅读教学形成新的发展的局面。

2.初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的精神,更新教学理念,逐渐确立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确立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运用全新的理念来统帅自己的教学,用课程理论的语言来指导自己的教与教学的行为。

3.灵活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发挥出自己教学智慧。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灵活设计,实现学生被动阅读和主动阅读的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应该突出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主动阅读,教师要用教师为中心的被动阅读,让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中,发挥出师傅领进门的作用。教师要进行讲解、提示和分析,让学生对阅读的技巧和技能的掌握进一步深化理解。教师在启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挖掘作品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主动阅读,鼓励学生产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才能。教要运用好教材中的泛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的素材,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进教学的形式。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浸润学生心灵的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4.语文教师要具备课标的意识

语文教师要研读新课程标准,领悟其精神指导教学。

语文教学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和能力,贯穿学习的是过程和方法,融合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到这些特点的体现,不能不教这些知识,如果不教就成了应试教育,就不是新课程了。

5.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

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实现教师和文本的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深刻领略书本的精神实质,产生自己的见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重视感悟、拓展和写作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追求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实现产生创造性的见解。

6.教师要重视加强课内阅读教学,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广泛的阅读的目的都是在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形成学生好的阅读的习惯。教师要经过学生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思考等科学的阅读的方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将阅读的喜好和阅读的目标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境界,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的计划,选择好的阅读材料,积累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和思想。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制定成目录,发给学生。教师可以沟通学生课内和校内外、学校与家庭等,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阅读模式。教师还可以举行专题阅读的讲座,分计划分步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小组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进行课外阅读的竞赛、阅读专题讨论活动的开展、书评活动等,教师通过搭建这样的读书平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积累学科知识,练就教学的能力,成为主动的研究者,主动研究新课程,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的水平,保证新课程高效高质地实行。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能力

伴随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语文教学必须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提升教学的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增加文章的阅读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散文审美性过程中阅读的问题

(一)审美性的阅读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特点,其结构大部分比较的松散,题材上面非常的广泛。朱自清就将散文进行定义为闲话,生活中不管任何的事物都可以当作为散文的内容,散文的格式多没有固定的要求,而正是因为散,它没有任何的书写限制。散文的美既有它外在的形式美,而且又有它内在的情感美。贾平凹曾经就在谈到散文时说的:“真情实感美,文章则兴;浮艳的虚假,文章则衰。”散文不需是严谨的说教,其主要是作者进行真情感悟自然的流露而已。散文的句式就通常长短不一以及错落有致,用词非常的准确,而语言又含蓄凝练以及优美。以一般包含很唯美的意境,利用多种的文学手法进行运用,留给读者的无限的暇想空间。审美性的阅读就必须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进行阅读时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会散文中微妙的美,从而构成了对美的独特的理解,陶冶了情操。审美性的阅读主要是发挥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调动各个的感官,体验对作者描述的唯美意境。

(二)散文审美性对阅读的困境

1.学生缺乏对阅读兴趣

高中学生就接触的散文阅读量比较多,一开始可能就有很高的热情,但是没有对培养真正的阅读兴趣感,学生只是在仓促中应付阅读,没有认真的体会散文,发现散文中的美,很难对散文中进行审美性的阅读。高中语文再教材中的散文都是在经过了千挑万选,最经典的、最有价值的散文里,对于陶冶学生中的心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里素养和语文的阅读能力有很重要作用。但是在于阅读的时候,不少学生多避开了散文,尤其就是现当代的散文,更多的就是背诵的文言文与诗歌。

2.没有正确的体会阅读方法

在语文阅读当中,方法就很重要,就有它有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在当中真正体会到散文中的哲理、情感与意境等。很多的高中学生没有好的阅读方法,不知道如何再进行审美性的阅读。不仅要在课堂的学习之前很少预习的,而且很少就对散文中的词以及语句中进行反复的品味,就没有养成学习积累知识的习惯。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的突破

结合上文提到的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下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散文阅读审美突破策略,实现学生散文阅读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目标

要使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实现审美能力的突破,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现阶段散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根据学生现阶段情况,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阅读散文《荷塘月色》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刚步入高中,散文阅读能力还不高,因此,制定这篇散文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制定为让学生大体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就可以,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散文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散文阅读的审美意识。如果一开始制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由景物描写看出作者的真正意象,那么学生学习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有可能引起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反感,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目标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

(二)转变教师教学态度,注重散文审美学习过程

教师进行散文阅读教学时,认为只要学生能够答出与标准答案相近的意思就好,忽视了对学生散文阅读审美过程的重视。因此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态度,重视学生散文审美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散文阅读的要点、散文要表达的内容与散文的表现形式,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散文审美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各类散文的分析技巧,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例如,在阅读散文《故都的秋》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要点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教师可让学生找出散文中描写景物的内容,根据景物内容体会出作者情绪变化,同时在学生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解答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此种类型散文的审美分析技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增加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并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团.二期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5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方法 指导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34-01

1 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严重倾向,我觉得语文阅读的特点应该侧重丰富的人文性,它应注意培养学生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而不是简单的智力和纯粹的技能。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不能从根本上给予充分的认识和严肃的对待,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阅读文本,用条分缕析禁锢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把学生训练成缺乏人性和人格的应试机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装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这种填鸭式的主观解读严重掩盖了学生独立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阅读和解读的惰性。

2 语文课堂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2.1 以课内教学促进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一些好的作品。这样既促进了课内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因为课外阅读是开放的,所以读书方法也应是开放的。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课内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到课外的活动中去理解、消化,并形成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突然停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段,在课堂上讲讲。还有就是课本中有些课文是节选的,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仅课堂上学习,很难理解透彻。教师在指导学习课文时,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水浒》等名著,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2.2 语文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即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让全体学生学习有成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否收到理解内容,领会含义,体会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这些问题都应是老师充分考虑到的。

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感动激发感动,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实时且有效的指导。以免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泛泛而读,成为无效或低效的阅读。那些经典的文字就那样静静的沉睡,它的丰富与厚重等待我们去发现。

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对文字的敏感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状态下阅读文章时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真正亲近文字,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思维。

2.3 倡导探究性阅读学习,但不能过度的开放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有利于进行健康情趣、科学方法、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

2.4 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领悟、理解的过程,绝不是学生的被动接受,切忌用教师的分析传授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交流,做阅读的主人,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入境,感悟文意,悟出精髓,体会情感,激发阅读情感的升华,逐渐熏陶出个人的阅读品味。“个性化阅读”做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

但是不少教师、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有失偏差。少数教师学生因“独特体验”而片面理解了“个性化”,提出一些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或断章取义都是不对的。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放得有余,收得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片面地将“个性化”作孤立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将培养出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当前,许多学校、教师都在对“个性化阅读”进行探究,也有了许多成功的例子。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其研究现状来看,如“个性化阅读”中如何提高感悟能力、欣赏水平和思维的深刻性,提高问题质量,真正发展学生个性,这成为我们探究与实践的动因。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个性化阅读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6

研究动机:2004年课程发展处公布小学语文课程指引(简称课程指引),2006年六家出版社出版相应的教科书,2010年大部分出版社都修订了这些教科书。教科书是教材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落实课程指引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学的凭借。教科书由助读、文本、练习和知识四个系统组成。本研究是练习系统部分,主要是每篇阅读材料后的练习内容。

语文科与数学科是基础学科,而语文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因为它是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这是语文科的定位,它决定语文科的教学取向。二十一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思维的训练,尤其强调“批判、创意、解难”的高效思维训练。提问与思维训练有密切的关系,思维训练一般可通过课后练习的提问来达成。因此,教科书练习系统的研究既可考核它有没有落实课程指引的要求,也有助了解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情况。

研究对象:香港一套现行使用率较高的高小语文教科书

研究意义:1.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科学的体系上;2.深化课改语文教材的建设;3.落实课程指引的思维能力训练要求;4.为将来编写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后练习提供意见。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教学练习系统的练习题:

1.有没有落实语文科的定位:基础学科的基础以及全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有没有落实课程指引的“批判、创意、解难”思维训练要求;

3.呈现概况及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

研究成果可供出版社编写教科书及教育工作者深化课改的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定性与定量等研究法,定性与定量法结合:先处理思维的内涵、性质和结构以建构研究框架,作为定性的依据;再透过内容分析把教科书练习的提问定性,然后定量统计;最后分析、讨论、建议和结论。

本研究主要采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简称布鲁姆修订版)作为练习系统中的思维训练分类依据。由于布鲁姆修正版,已将每个类别定义得很仔细,也增列了许多的例子做说明,但因各学科领域间的差异,在分类上仍有模糊、难以判定的情况,[1]因此,每条题目的定性工作由研究者与系内一位从事教材研究的助理教授分别判断,如判断不一致时则作重点讨论,以求达致共识,否则就另请第三者裁定。

研究限制:要回答一个问题往往很难只以某一种思维水平就可的,它往往需要多于一种思维才能解答问题。例如,假如你是……,你会,为什么?前半部是创作思维的训练,而后半部则属分析思维,我们在定性时就把它归为创作而不作分析思维训练。

你知道哪两个四字词跟“跃跃欲飞”和“按图索鸟”这两个词语相似?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两个词?重点放在“为什么”,因此归作分析,而不作了解思维训练。

二、理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是透过布鲁姆修订版的认知分类理论,以研究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练习提问所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研究从语文课程,思维能力训练,学科教学、思维训练与练习提问来建构研究的架构。

(一)语文学科

课程指引的要求;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任务;认知、技能、情意;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课程改革的原则与精神。

这是二十一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声,本研究是基于这次教改的精神,对现行一套高小语文教科书阅读材料的练习题目,探讨思维能力训练的情况。

(二)思维能力训练[2]

思维能力的界定:从思维的形式看,包括聚敛思维与扩散思维。从思维的方法看,包括记忆性思考(recalling)、想象性思考(imagining)、归类性思考(classifying)、概化性思考(generalizing)、比较性思考(comparing)、评鉴性思考(evaluating)、分析性思考(analyzing)、综合性思考(synthesizing)、演绎性思考(deducing)、推论性思考(inferring)。

张玉成归纳为四类:1.认知记忆思维──包括记忆性思考及知觉性思考。2.推理思维──包括归类、比较、概化、分析、演绎、归纳。3.创造思维──想象、综合、联想、问题解决等。4.批判思维──与评鉴思维接近,属高层次认知能力。

上述思维分类都是建基于布鲁姆的认知分类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鉴。后来修订版的布鲁姆认知分类分为:记忆、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作六个层次。

(三)学科教学、思维训练与练习提问的关系

思维训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完成;提问是思维训练的基本手段;按学科的特性来进行思维训练;语文科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课程统整最有效全面训练思维能力。

(四)研究架构

布鲁姆修订版的认知历程向度可区分为六个主分类:1.记忆;2.了解;3.应用;4.分析;5.评鉴和6.创造。亦可再细分为十九个次类别:1.记忆又细分为:1.1确认,1.2 回忆;2.了解又细分为:2.1说明,2.2举例,2.3分类,2.4总结,2.5推论,2.6比较,2.7解释;3.应用又细分为:3.1执行,3.2实行;4.分析又细分为:4.1辨别,4.2组织,4.3归因;5.评鉴又细分为:5.1检查,5.2 评论;6.创造又细分为:6.1通则化,6.2规划,6.3制作。[3]

布鲁姆修订版的认知分类理论中,认知历程向度是以动词词态呈现,因此将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相关动词及相关问句统整,下表为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相关动词及相关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