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1
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原地域所孕育的名扬天下的两大拳种体系。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的少林功夫(登封市)、太极拳(焦作市)项目榜上有名,于2006年6月2日正式公布,这是对两大拳种文化内涵的充分肯定,也预示着从2006年6月起,以少林功夫、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踏上被保护的发展道路。校园既然是少林与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较为理想的场所,那么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入手,根据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武术文化活动,如举办“非物质文化展示周”等,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求,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关心、观察、体验、认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终参与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来。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兴起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识,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融入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既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校园中的集中体现,更是推进武术进校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3 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途径构思
3.1 制定校园的管理机制,定期监督与检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推进少林与太极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和发展,要实施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坚实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制度下,还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监督和检查整个实施过程。
3.2 纳入校本课程创新与开发管理体系
从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上看,武术文化内容,如太极拳,还处于知识的“普及”阶段,缺乏对少林与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教育提升和正确引导。因此,坚持把少林与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中,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机制,把丰富而独特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入和传播,这样才能解决好活性传承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1 校本课程的开发
穿插――课程建设。即在现有学校体育课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文化事件,但不改变主流课程的基本结构和明显特征。
附加――课程建设。即在不改变主流课程基本结构和明显特征的情况下,以一本书、一盘教学录象带、一个单元或一周课时的方式,附加有关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观念、主题于其中。
渗透――课程建设。即校本课程不再是仅在既有结构上进行调整,而是对其每个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将与少林与太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主流课程中去。
3.2.2 纳入课程教材内容体系
构建少林、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内容体系。大量收集、整理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写具有特色的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构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内容体系。从适用性和实用性的角度选择性地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类别,提炼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根据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
3.3 加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
加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科学研究、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些新要求。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充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体育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遗产资源的文化特征等;其次,特邀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最原真化的培训;再次,合理运用社会国家的支持系统,成立学校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活性传承少林与太极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少林功夫、太极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和脊梁。少林功夫、太极文化等中原武术文化不仅拥有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拥有包含在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蕴涵。其实少林武术、太极文化等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早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已经成为大中原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深刻认识和解读中原武术文化的是必要的,建立校园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找到适合中原武术特色拳种发展的切合点,彰显中原武术文化依存集聚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原武术文化遗产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有生力量。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大攻势、随着光电声色手段的融入,山西省高校的武术散打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正面临着“转型”问题,它关系着学生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各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如何改进山西省各高校的教学已经成为山西省武术散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武术散打 散打教学 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58-03
1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普及武术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学校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原有的某些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武术发展的趋势,如何在保持原有水平上,进行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武术散打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各地举行的比赛,各类锦标赛中大显身手。当然,经历了战争与洗礼的中国在长时间止步不前之后很应该大步赶上,因为散打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散打的强弱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武术的发展状况与文明进程。但是,我们的这一“潮流”之后却带来了许多问题:教学力量匮乏、教学设备不足,甚至有许多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为了开拓新专业,抢占就业市场,许多学校盲目上马,“师资不够工匠凑”,于是一些人,如南郭先生之流,也被充斥到教学一线。在这种情况下,武术散打的教学当然会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等。
总结以上几方面武术散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的不足,更要认识到教学方式本身的问题。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结束、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大攻势、随着光电声色手段的融入,针对武术散打教学的特殊性,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是当今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省部分高校(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我校图书馆的相关检索,查阅有关高校武术教学方面的论文52篇,专著6部并收集网上的部分相关信息。
2.2.2 专家访谈法
对6所高校的分管领导和武术教学的教师进行座谈与交流,就武术散打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与调研。
2.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合格以后,对上述领导和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散打教学的开设和时间安排
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套路和散打,从表一可看出,所调查的高校中,全部开设了武术教学中的套路课程,但散打课程的教学并不完善,其中太原师范学院和忻州师范学院就没有开设散打课程;从教学时间上也并不一致,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开设时间为一年,而运城学院却只有短短的半年。这些说明山西各高校从态度上不重视散打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武术教学大纲,都是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来制定是否开设散打课程和开设时间的长短。
3.2 散打教学的师资力量
从表2可看出,根据从各高校统计来的结果表明,高级职称有32人,中级有50人,初级有18人;年龄在25-40岁的有25人,41-50岁的有60人,51-60岁的有15人;从学历上看,本科生有62人,硕士生有36人,博士生只有2人。这说明在散打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职称偏低,年龄偏大,学历不算高。
3.3 散打教学场地、器材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高校中,有室内场地的有4所高校共有9块,开设武术散打课的高校中配备的器材(手靶、脚靶、护具、沙袋等)的情况良好。受访教师中,90%的教师认为场地是影响散打教学的首要因率。由于北方天气风沙大,冬天冷,而散打教学又要有地毯,在室外进行是不现实的,学生是不愿意在室外进行散打教学的,这是主观的,更是客观的。
3.4 散打的教学内容从表4可看出,在有散打教学的高校中,教学重点是拳法和腿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的动作,而实战的技战术却教的不多,这样缺乏学习的实用性,学生必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让人高兴的是,山西大学的散打教学却截然不同,在这里,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本人进行的实地的教学观摩,结果发现,采用良好的游戏内容和散打的实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2
【关键词】蓝印 非遗 进校园 探索 理论 实践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遗有了新的价值观,渐渐地有更多人自觉关注、宣传、保护非遗。从校内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遗文化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了非遗研究中心、推荐非遗传承人等;校内举办非遗文艺演出、非遗宣传日活动、非遗讲座、非遗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非遗文化逐渐凸显了它的地位。蓝印花布是非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项由刻版―上浆―印染―刮浆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手工技艺,蓝印花布的教学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直接经验的探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学习才能掌握技术;此外它也是一种精神内涵,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人格,宣扬名族文化,进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外活动方式
为了宣传蓝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晓峰蓝印工作室,将传统蓝印花布的技术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览室,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这门技术的操作流程;且曹晓峰老师作为蓝印传承人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传统艺人的生活,体验蓝印制作的不朽和蓝印成品的魅力,切身体会蓝印文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才能永保物质生命力,才能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学校蓝印社团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蓝印文化的认知。为了扩大蓝印的影响力,我校将蓝印元素渗透于各个社团和各个活动中,如演讲社团和音乐社团都有代表性的蓝印服饰,美术社团有统一蓝印画本……在艺术节、元旦等节日,举办一些以蓝印为主题的成品展示:如时装T台秀、变脸谱……除了本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外,上级领导也关注我校并在我校开展相关艺术教育活动,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关领导在我校组织开展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互动学习传承发扬蓝印文化,将蓝印文化的传播深入到我们教师群体,切实体现由上至下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视。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堂渗透方式
如果说课外侧重于宣传和展示,那么课内更多是实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逐步探索落入课堂实施,反复实践,传承创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主要以蓝印社团课为主,从部分学生调动整体学生,课程安排较简单轻松,内容形式以扎染和针染为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作品成果效果显著。作品展示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且弥足珍贵的事,我将开始的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东门展示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上制作过程或有何创新之处,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凭此可一进步与以上同学交流学习;定期安排以上学生在学校活动课或课余时间在此做大家的咨询小专家,也可现场提供材料学生做简单教授,由于时间有限设置了限报名和名单登记预约政策……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体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我便适时将蓝印课程穿插引入课堂,学生自愿学习蓝印技术,配合程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有活力。初二学段蓝印教学进入课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蓝印印染制作的全过程,主动探索蓝印制作的各个阶段的盲点和创新点,记录总结应用于备案。如在蓝印刻版阶段,播放一组蓝印连续纹样和剪纸连续纹样,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异同,最后发现要想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物体间有连接点,那是否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原理呢?于是我将事先画好刻好的两组纹样(一组蓝印纹样,一组剪纸纹样)做了刮浆演示,学生发现剪纸纹样因为物体间的连接点少,所以在刮浆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浆和版纸翘边的情况,整个过程结束学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从而避免在接下来设计环节学生会忽略一些盲区。此外,我们还对蓝印制作的每个阶段的材料做了尝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衷体会艺术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萌生对艺术的崇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和意义
蓝印文化的宣传和蓝印教学的探索验证了非遗进校园有其存在的价值。
第一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教学。在反复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的创意灵感在课堂讨论、手稿修改过程中不断碰撞激发,从而达到技术与技艺的统一。
第三校园蓝印作品的展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物质的宣扬,更是一种精神的弘P。通过物质载体,让青少年学会欣赏它、尊敬它,进而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其精神内涵,磨炼学生的意志,影响学生的人格,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仕平. 浅谈非遗进课堂的“三性”[J]. 群文天地,2011(2):87-88.
[2] 沙志辉、陈潘. 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J]. 黑龙江史志,2013(17):303-304.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有一个世代绵延的文化传承过程。如果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非物质文化现象,即发现它的活态流变性是其传承的一个重要规律。”[1]非遗的教学更加注重技能技艺的实践传承。高校由于具备人才和环境的优势,成为非遗教学的重地。它的非遗教学不仅要讲授文化遗产的源流、发展和流变,还要传承人现场教授技艺。通过教学向学生讲授和传承民族技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扩大非遗的受众面。
新媒体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郭庆光认为“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2]高校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提供了多种模式和手段,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拓宽了传播空间。
(一)创立数字化的资源库
高校利用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搜集整理非遗资料,建立非遗数据库,最大程度保护民族的文化。“文化遗产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3]非遗文化属于动态的文明,将这些难以保存的遗产数字化,对其进行数据采集,无疑是有效、永久地保护了非遗资料。2009年至今对徐州地区国家级非遗:邳州跑竹马、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戏、邳州狮子头、丰县糖人贡、柳琴戏、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项目进行数字化整理。内容从历史沿革、传承现状、传承人到表演现状等方面,将非遗的文字、图片、语音等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
创立数字化的非遗资源科。它包括文献资料、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料。通过对高校和文化局的档案资料,田野调查采集第一手文本资料,整理传承人的手稿和文艺工作者个人的收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来采集文献数据。文献资料包括曲本、曲目和研究论文与书籍等内容。编写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2001—2010)。年鉴包括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概述,重要文献,学术活动,论著提要和论文摘要等。学院创建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中心”和“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放到非遗专题网站,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站了解非遗的常识。
(二)探寻新媒体教学模式
以“非遗”特色课程为单位,建设新媒体教学资源库,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课程,以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有些课程将“非遗”的课程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师生分项目或分地区开展田野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形成内容充实的调查报告。至今学生以“非遗”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达到70篇,学生以“非遗”研究为选题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13项。学院先后多次组织“非遗”志愿者服务队,将教学科研同弘扬祖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教师运用新媒体进行“非遗”辅助教学,如利用QQ群、微博等新媒体和学生在课外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课前可以在QQ群和微博中将教学的内容和重点提前告知学生,在课后将作业布置给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传输和分享自己的教学和调查研究资源,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讨论学术观点。师生互动一起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便捷互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实践创新意识。
二、新媒体“非遗”教学的特点
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此后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成立非遗研究机构。有20多所高校开设“世界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课程。现代的新媒体技术引进非遗教学不失为高等教育的有效尝试,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丰富性
新媒体不受存储、印刷和发行等限制,海量性和及时性成为其典型的特点。新媒体教学的内容也具有丰富性的特征。我院的淮海地区非遗研究中心已收录研究论文4000多篇,图书900多种,项目书90多种,图片3000多幅,实物341。2009年我院成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创立了专题网站。网站分为非遗研究资料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库两个部分,资料库包括研究的文献资料,如中外电子图书库、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项目资料库包括非遗项目的图片、音视频、项目书等内容,如音像资料有非遗教学和表演的作品、音视频、图片、唱片、VCD、DVD等,非遗传人授课和展示的过程制作成视频200多个。
学院开设涉及到不同学科非遗的课程。2009年学院试开设了10门非遗公共和专业选修课,如《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徐州民间文学概论》、《徐州梆子戏鉴赏》、《苏北民间秧歌》、《苏北民间舞蹈》、《沛县武术》等,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已经在人文、艺术和体育学院开设15门系列非遗课程,有的课程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有的课程由于专业性很强就在其本学科的院系试点,基本上形成了以淮海地区非遗文化为特色的课程群。将非遗系列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不同层次立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二)参与性
学校将非遗引进课堂,创造性地采用了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民间艺人共同开设一门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单一的文本和学术教学模式。“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个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4]这种教学不仅有教师的学术讲授,还有传承人的现场展示和指导。徐州剪纸、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戏和苏北民间秧歌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院教授,举办讲座和展演。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式模式。
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对剧场、庙会和农村的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查,整理非遗项目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2009年“非遗”志愿者服务队荣获江苏省百强志愿者服务队称号,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参与“非遗”工作。2011年我院申报的“地方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教学及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创新性
学院以淮海区域文化为特色的系列“非遗”课程,探索“非遗”在地方高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09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学院邀请江苏柳琴、徐州梆子戏、徐州琴书、睢宁落子舞等“非遗”项目名家进校园表演,观看师生达到4300余人次;组织了3次大型“非遗展览”;举办专题展演和讲座26场。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淮海地区“非遗”的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
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有的课程以学生的汇报表演来评定教学的效果。
数字化的教学资料,多媒体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都突破了以往非遗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010年学院与文化局共同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举行非遗项目的表演。利用网络这个新型文化传播平台,建立非遗教育网站、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非遗在线图书馆等为广大的网民提供快捷随时、方便灵活的非遗知识服务。不同层次的公众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的文化,提高对非遗的认知度,强化其传承意识,扩大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5]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编号:YGJ1434)
注释: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8—1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3]陈刚.文化遗产领域信息化及其发展问题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12-18.
[4]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1):69.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4
【关键词】非遗资源;陶艺社团;活态;固态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国文化的象征。国家大力扶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今它的社会认知度和出现率急剧上升,同时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已经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课题。
陶艺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对陶艺也是由衷地热爱,通过多次的培训交流,在两年多的陶艺社团教学中,结合了其它非物质文化的素材进行了陶艺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下面就具体来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具体举措及实际效果。
一、在陶艺社团常态教学中结合多种的非遗资源
笔者在陶艺课程的选材上主要结合了非物质文化的不同形态对此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一)结合活态的非物质文化素材
1.民间文学故事
学生结合文学故事临摹了梁祝文化公园的雕塑,它山堰十兄弟的面塑等等,通过临摹不但掌握了浮雕和圆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同时学生还会大胆创新,比如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制作了现代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对精美的蝴蝶,有的结合梁祝文化公园中的婚育文化园中的抽象雕塑进行各种人物的塑造,这些作品都很好地体现出当代中学生对爱情及幸福生活的理解。
2.各种工艺制作技能
工艺制作的分类很细,如:草席编织技艺、根雕、木雕、面人、糖人、泥人、石雕、剪纸、漆画、泥金彩漆、造船、篆刻等。课外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问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上述各种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制作技法,并将这些技法恰当地结合在陶艺制作中,让陶艺的装饰手法呈多样化趋势,例如,部分学生通过长辈们了解到家乡黄古林草席的编织方法后,就将草席的编排方式运用到陶艺的房子等作品中来进行装饰。有个学生的爷爷是个篆刻家,他就邀请部分同学到他家来听爷爷讲关于篆刻的历史、技法等,好几个学生就开始用篆刻的技法来进行陶艺作品中文字的浮雕制作,效果显著。
3.礼仪、风俗、节日庆典
每年的元旦、春节、元宵、五一、端午节、六一、国庆等节假日是大家所期望的,孩子们讲到节日就有做不完的题材,如有制作小孩子放烟花的、一家人在游玩的、元旦、文艺表演的、生肖动物等等。此外孩子们还会结合开渔节、庙会等风俗来制作各种脸谱、唱戏人、海底动物等。这些陶艺作品都能很好地体现出孩子们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结合固态的非物质文化素材
1.名胜古迹
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长城、鼓楼、天封塔、天一阁等。在进行小小建筑师课程安排的时候,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各地的名胜古迹,尤其是对当地的名胜古迹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通过印象、图片、文字介绍等进行了名胜古迹的制作,如有制作天封塔的、鼓楼的、长城的……
2.公园
主要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月湖公园、南宋石刻公园等来进行陶艺制作。在学生的作品中有月湖公园里的各种动物游船,有游玩的人群、有将军的形象。
二、社会实践中参观、感受各种非遗资源
平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考察我国形式各异的非遗资源。如:去年我们初二的学生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在那里有一家买泥塑人物的店,店里的作品都是由非遗文化继承人宓风光老师所制作的,陶艺社团的学生在那里经过店家的讲解、老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泥塑人物的制作流程、上色技巧等,还有几个学生在那里座了乌篷船,回来后就制作了乌篷船及有地方特色的船老大。又如:我们每隔两年就会带陶艺社团的学生去宁波博物馆参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宁波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及社会价值,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当地的文化。再如:结合宁波的南塘老街的糖画艺术、面塑艺术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形式各异的非遗文化,这些都为更好地进行陶艺制作起到了积极的的效果。
三、非遗资源进中学陶艺社团的时效性
笔者认为在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师生是非遗传承的主体,学校通过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交流、比赛,这些都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大力推动我校的陶艺教学。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更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陶艺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我们陶艺社团活动中学生通过陶艺造型都能够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因此陶艺社团成了学生最受欢迎的社团。
四、结语
笔者在日常的陶艺社团活动中挖掘各种活态和固态的非遗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在陶艺社团活动中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我陶艺社团将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安徽出版集团主管2012.9(上)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策略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而相关的保护人才则极为稀缺。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强化研究的同时,实现优秀保护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了解非遗进而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当中。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民族的重要性
将非遗教育融入到高等、正统的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历史的成果和结晶,是民族活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库,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能够将古老的、珍贵的文化内容加以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前提。其次,非遗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国家的重要性
对国家而言,开展高校非遗教育,能够实现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延续,极大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极大提升我国国家文化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新农村建设亟需开拓出新思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教育,从文化入手,能够将本土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开创,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
(三)对大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同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非遗教育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在接受丰富的西方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冲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极大激发其爱国、爱民族的热情。其次,非遗教育蕴涵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识,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极大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要求
(一)确保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达,其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使得非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借助于新媒体数字资源限制性小的优势,应当不断丰富非遗研究资料内容,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专业、年级等开设不同课程,实现课程的丰富性。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对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亲自见识、充分体验、深入探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各高校应加大相关力度,一方面邀请专业研究者或民间艺人、非遗继承人进行课程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到非遗环境中去感受和调研,充分参与到探索和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在校园外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如剧场、庙会和一些地方的非遗项目,将调研情况整理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存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
(三)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即时空限制越来越小,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高校可邀请民间文化进校园,将非遗文化完整、直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相关影片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借助于网络媒体如微博、博客等进行课后交流和探讨,拓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边界。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四、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
(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就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教学策略而言,应当首先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稀缺,单纯借助于印刷出版物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为此,各高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广泛采集优秀的非遗研究资料,如相关图片、图书、音像资料、项目书和论文等,并优化获取途径,让学生能够便捷地查阅,开拓其眼界,提升其研究深度。
(二)开设非遗网络课程
网络能够有效跨越时空,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沟通。为此,高校应在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网络课程,让教师进行线上授课,并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和交流。同时,将日常教学视频资源上传到网络,还可将相关研究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上传到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实现第一手知识资源的补充。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借用微博、QQ群等常用沟通软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前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提前告知学生,让其能够进行充分预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布置,方便学生查阅。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分享自身的调研资源和心得,并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四)组织并鼓励课外采风调研
为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各高校可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采风调研。一方面调研活动,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对其进行专门的资料采集和信息调查,掌握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对农村、庙会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传承情况,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在完成采风调研活动后,将所得进行线上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够极大方便课程的开展,实现学生知识和研究的极大开拓。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和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各高校应不断总结过于的教学经验,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巨大魅力,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同时,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主性,丰富非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强劲支持。
参考文献:
[1]尹丽丽.论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1):152-153,154.
[2]郑春辉,朱思颖.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3,(5):26-34.
[3]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30-32.
[4]周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8):36.
[5]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6]刘艳玲,张世清.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74-76.
[7]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251-253.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6
“非遗故事公益行”活动发起人,2016年唯一获邀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话剧主创人员、演员、主持人,曾担任央视《匠心》栏目责任编辑。
在香港金融界,武耕竹曾是一名富有远见的银行VP,年轻有为,事业蒸蒸日上。然而五年前,为了追求最初的梦想,她放弃优越的工作,从制片人开始走上了更有情怀的文艺道路:不为别的,只为了让中国文化被更多的人消化和吸收,让中国非遗项目登上更有意义的世界舞台。
第一次见到武耕竹,是在她的话剧《爱,去哪儿了》会上。她身着一身白色轻礼服,温柔、端庄,眉宇间却独有一份亲和力。知道她是主持人、演员,却不知道她曾经还是叱咤香港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说话低柔的女生,却要日日同那些金融大佬一争高下。身居高位却不强硬,或许正是她的处世哲学。如今,武耕竹从金融界辗转到文艺界,她依然沉静如水,踏实而满足。她的“非遗故事传播”亲子事业也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曾经获得很多,所以想给予更多
世界上有宏大目标的女性不在少数,却鲜有人像武耕竹这般勇敢。她曾经在金融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前途、钱途都是一片光明。可是,这并不是武耕竹的终极目标。她是从小翻阅《辞源》去看童话的女孩,喜欢中国文化,也热爱国学,有一颗中国心,也有一个中国梦。曾经,她为了自身成就放弃过理想,不过回头看,当拥有很多的时候,她的理想是安静下来为中国文化做点事。
几年前,武耕竹受朋友所邀,辞去了收入颇丰的银行职位,选择从零开始做一个文艺片的制片人。也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在文化这个生态圈,做自己最热爱的中国文化事业,她仿佛是水到渠成般进入了生命的另一个阶段,也在此时找到了发挥自己爱好的平衡点。为了强化自己的文艺功底,辞去工作后,武耕竹去上海戏剧学院学了表演。据她所说,这也是阴错阳差的时机。本来想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她,因为学校名额原因被调了专业,当她听说表演专业比播音主持专业学的东西更多的时候,她选择留下来,一学就是几年。
在上戏期间,她还担任央视《匠心》栏目的责任编辑,做了自己的话剧作品《爱,去哪儿了》。去年,因为《爱,去哪儿了》的出色表现,她成为唯一获邀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话剧主创人员,而她也因此受到了很多话剧观众的喜爱。问她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能量,可以一直做这么多事情,她说:“因为我和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我的老师身上,我的同事身上,我的朋友身上,都有无数的闪光点,她们给我的正能量我都积攒下来,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我就想把这样的正能量回馈给更多人。热爱中国国学,想传播中国文化,这也是我现在做非遗项目的初衷。”
带着非遗亲子故事走进校园
中国的非遗项目数不胜数,却也大多面临窘境。因为非遗项目都很古老,很难吸引现代的年轻人。“看着那些古老流传的手艺逐渐消失,真的让人很心痛。”武耕竹想保护它们,也希望把它们传承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如何让它变得年轻,让它们和现代接轨,这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难题。当我们把它和亲子剧融合在一起,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反应:故事像一个少女一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每个人面前!”去年10月份,武耕竹带着她的志愿者团队,把“非遗亲子系列故事”《公主寻梦记》带进了上海的小学,带到了北京大型公益机构太阳村,反响非常热烈。之后,在不断地改进剧本的同时,“非遗亲子系列故事”《公主寻梦记》还走进了少管所、美术馆……一步步,一场场,每一集都展现着不同的非遗文化。“我们把非遗文化巧妙融入剧本,做成让孩子们都能读懂、看懂、热爱的读本和小话剧,用最浅显的方式引起大家的共鸣,也用戏剧独有的魅力治愈受伤的心灵。”这种方式为她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粉丝。
在旁人眼里,武耕竹的非遗文化传播事业美丽又美好,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背后的心血。“非遗故事传播,首先需要有人。我们团队虽然人员不多,但是大家却非常的团结,都热爱非遗故事,也是这股热情在激励他们。从编剧到演员都在一次次磨合,让这种表演方式在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又可以被迅速接纳。”这也是她特意选择到小学开展故事巡演的原因。“如果小学生都可以读懂了,那么让家长读懂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她的蓝图中,未来陆续搬上舞台的非遗故事还将融入针灸、风筝、茶道、苗绣、鱼灯、汉服、胭脂等非遗工艺和物件。这些五彩斑斓而又寓意深远的文化元素,将被一个个精彩故事所承载,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公主寻梦记》会结合更多元素立体展现,还会变成舞台剧。我们也希望在2018年,可以把‘非遗故事’搬上大银幕。”武耕竹说。
做事先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