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1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习被称为语文实践能力与课文展开的“最初对话”,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语文预习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常规手段。然而,一些老师对预习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再加上传统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的制约等因素,导致学生的预习形式单一、创新性少和教师布置作业但无检查等问题出现,更谈不上在课文预习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前培养。因此,必须增强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学习的实践性。在讲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开头写的山区孩子上学条件艰苦时,有“跋涉、蜿蜒”两个词语非常重要,“跋涉”就是跋山涉水,“蜿蜒”的原意是蛇爬行的样子,在这里是弯弯曲曲,形象地突出了小女孩上学时的困难与艰辛。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借助字典等工具查到这些词的意思。当我在讲到这段时,又播放了山区孩子上学的视频,他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而如果单独理解,就体会不够深刻。通过语境,学生对所表达的意思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真正实现预习在增强实践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夯实字词基础策略
构成文章的最基本元素是字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以字词基础夯实与否。没有字词的基础就不能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就不能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更谈不上准确生动地进行语言表达、遣词造句,也就从无进行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成了空谈。因此,夯实字词基础对进行阅读文章的实践活动和运用字词表达的实践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提升增进语文实践能力。如在课堂上通过动作表演对“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团团围住”等词的理解,表情朗读“大声嚷”、“怒吼”等词,扩大词汇理解如“五彩缤纷”,想象画面理解如“寒潮降临北风呼啸”,表达运用如“一无所获、扫兴”等对字词的概念展开扎实有效的实践性学习。最后,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创造性思维。
三、“以读为本”阅读策略
读是增强阅读教学实践性最基本和最常见的途径。“以读为本”是指以学生自能思考实践、自能读书实践和自能领悟实践,达到自主积累、认知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文的实践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松鼠》一课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文章的内涵,了解松鼠具有哪些外形特点,以及生活习性是什么,接着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直到读通读顺,不少一字,不误一字,不多一字为止,然后挑选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让学生品读,并及时对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和指导。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读得充分,读得自由,边读边感知语言,在阅读中感知字形,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咬准字音,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了。
四、加强多媒体教学策略
比如《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老班长的那种崇敬之情,这种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学生离那个时代已比较久远,对于文章背景和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更加难以把握。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感情,而这对学生理解文章感情的内在联系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借用多媒体辅助我们的教学。首先播放过草地的视频片段,通过再现当年感动过无数人的纪录片来让学生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人格魅力,这样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当老班长去世时小战士会如此的悲痛,并且至今那只生了锈的鱼钩还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如此这般,学生才能建立从文章字面意思到图像画面的转换,而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涌入到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头脑当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想情感的培养有促进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则使得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氛围不尽活跃,教学成果不尽明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与开发创新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开展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质量的重要策略。因此,笔者选择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是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关注语文阅读兴趣的提高
1.教师可以利用悬念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不仅是文学作品创作之时的一种有效表现手法,更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手段。在进行阅读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从文章的特点与学习的需求出发,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在山的那一边》的讲解之时,教师可以利用山那一边风景的假设来为阅读的讲解设置悬念,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进行悬念的设置,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
2.教师可以利用情景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与阅读文章相关的学习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将学生引入到阅读的情境当中,使学生借助真实的情境,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进行《父亲》的讲解之时,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父爱相关视频,来呼唤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具有进行阅读的兴趣,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来。
二、关注语文阅读方法的改变
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没有正确且高效的阅读方法的积累,很难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推进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方式,而学生自己掌握阅读技巧,才是实现自身阅读水平提高的根本性方法。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时,教师要将更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开展特色化的阅读,提高个人能力。
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之时,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方法与技巧进行认识。就课内阅读来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关键句子与段落,从而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这种阅读技巧叫做跳读,对于学生的应试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告诉学生略读与精读这两种阅读技巧,在每一次进行阅读之时,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 ,完成对文章整体结构的了解。而细读一般用在最后一次阅读之时,这样,学生可以更多地关注文章的细节问题,从中发现自己疑惑的点,对其提高问题或者发表观点。每一种阅读方法都有其特点,教师要将阅读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更要将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范围与时机告知学生,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用阅读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效率。总而言之,阅读方法与技巧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关注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1.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学生借助阅读进行积累,是实现其语文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告知其阅读材料选择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的材料要具有广泛性,更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对于自己语文能力有扩展作用的书目,比如说文学名著或者科普性书目等,也可以适当进行实事性或者评论性刊物的阅读,丰富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扩大阅读面。
2.引导学生在阅读之时进行摘要与记录。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对自己有利用知识与文化,告诉学生要边阅读边思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之时,要用一个本子进行部分句子与个人感想的记录,抓住阅读的重点与关键点,从而使自己从阅读中得到些东西。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当代语文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关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模式与课堂模式。笔者从三个角度,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引起初中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关注,将更多的有效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来,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勉.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几个途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之下,部分教师已经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但部分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为了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教师一定要有敢于创新的心,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由于我国大部分教师迫于中考的压力,难以真正落实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讲授为主,只顾给学生灌输知识,完全忽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控制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1.2教学策略过于死板。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是推崇讲解,侵占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只注重阅读技巧的教授,忽视情感体验熏陶,重知识轻技能,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少了一丝趣味,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侧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而教学情境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对文章进行分段及要求学生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语句和字词,再给学生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皇帝和老百姓都不敢直言说真话?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当时在场,那么你会怎样做,并鼓励学生谈谈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最后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与整合,以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此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
2.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学生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并指导学生完成阅读计划,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要求学生的阅读计划中必须包括:一周要阅读什么书籍和文章,应该掌握哪些内容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单独用一个本,记录优美的句子、段落,并引导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复习任务,定期地进行自我检查,以避免出现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地开展实践活动,如教育者出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并派以智慧之星的称号。
2.4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探究。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适合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实施多元化解读,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阅读,并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以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进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譬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句子和字词勾画出来,最主要的是这篇课文有很多专业术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解读课后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订出合适有效的学习计划,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东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76-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识字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作用,而语文的课堂教学又以阅读为主。但现阶段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课堂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内容抓不住重点、教学方式方法欠缺灵活性和趣味性,学生主体地位没被重视,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因此,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还有待改善,但如何给阅读教学一个有效的支点,这是老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里,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的整合教材教学内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衡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效果、有无效益、有无效率,这里所指的阅读教学目标包括了目标的实现程度,阅读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效益是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效率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阅读教学的工作量与目标完成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是否能让全班同学收益。由于农村教学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划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总体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最根本的衡量指标。
2.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引导教学的方向,只有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促使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设定教学目标:
2.1.1 根据新课标来制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能够起到指导课堂教学按既定方向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指引老师寻求有效教学策略的依据与标准。因此,在新新课标指导下,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定。
2.1.2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服务的主体,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立足学生现实的心理状况、能力状况与条件状况,将目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在安排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现实情况。而且,在不同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跟着调整。
2.1.3 目标设定要科学、准确。在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是,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有层次化、具体化,对于阅读教学过程中生字词的学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情感的体会及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都必须有具体的目标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2 正确解读文本,选准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性因素,教师作为语文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要精准、分析要透彻,深入解读阅读文本,以帮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深刻理解和感悟文字的内在魅力,实现学生与阅读文本的深入交流、理解和互动。这个要具体做到:第一,根据教学目标来选定教学内容。语文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很广,包括了字、词、句、篇、修辞、语言艺术和手法特色等等,但在课堂教学没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意义比较大教学内容,加工整合已有教学内容对重点句子、段落、词汇进行推敲和领悟。第二,设定语文阅读情景。语文是语言和情感的结合体,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结,设定情境才能让学生深入体会语文知识的基础。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增进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构筑和谐的情感环境,让学生体会语文之美。
2.3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其选择要综合考虑和权衡语文阅读的性质、教育理念及阅读目标,而且还要突显语文的教学特点。第一,依据阅读要求确定教学方法。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更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这就要求学生立足于阅读要求指导教学方法。第二,基于学生发展需求选择教学方法。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观察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构架起有助于小学生感知小学语文之美的情境,用语文语言、艺术手法、修辞手法之美来促使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感知美、追求美、领悟美、评判美的能力。第三,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情景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来进行情景设定和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路的变动、新问题的发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4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第一,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就是要搭建有效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自我控制,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释放学生潜在的能量。第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发展空间。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针对一些概念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进入最佳阅读状态,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并组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权。第三,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不是仅限于教师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还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传递,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养成有着基础性作用,即使农村教育资源再怎么落后,作为教师都应该致力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精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环节入手,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寿山.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0(12):39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语文意识;阅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有效性”成为各学科教学所面对的最大命题;而这,也正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最深最久的隐痛。追求“有效”,就是要正视我们的课堂现实,剖析我们因袭的那些“以为然”而“不尽然”的做法;就是要追究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中的那些核心要素,探求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策略方法,就是要借鉴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做法,运用到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而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决定作用的,正是教学全过程中“语文意识”的贯穿和凸现程度,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自觉程度。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对当下阅读教学课堂的几点反思
1.教学内容,高处不胜寒
课标中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种看似全面而均衡的提法,在一线课堂的实践中却往往难以落实。似乎是矫枉之后的一种反弹,课改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对“人文”的弘扬将语文课堂推到了“训练”之后的另一个极端:无论是教材的编排方式、选文的斟酌修改,还是研讨课堂上对文本“微言大义”式的开掘、“旁征博引”式的拓展,都在向广大教师传递着“关注人文”的信息,一时间几乎有以“人文”代替“语文”之兆。虽然后期这种状况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并欲竭力扭转,但其浩荡影响,在一线课堂中依然难以完全消除。
2.课堂追求,沉醉忘归路
与课堂人文因素的刻意制造和过度开掘相辅相成的,还有对课堂氛围艺术化、诗意化的片面追求。当然,我无意于否定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无意于否定语文学科与生俱来的诗意特质。但是,在当下的许多课堂中,这种原本应该基于对人的生命本质体察的诗意追求,却被片面甚至歪曲地理解,成为一种极其狭隘而浅薄的时尚潮流。“感动”“愉悦”“兴奋”以及流于表层感官的“兴趣”、似懂非懂的“朦胧”,这些表象化的东西,取代语言学习的本质而成为体现诗意特质的课堂追求,误导了目前不少的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
3.教学手段,邯郸拙学步
“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合宜而用”,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定法”的身影。从全国青年教师阅读赛课上千人一面的“看老师板书课题”,到风靡大江南北、已成为“诗意语文”象征的一唱三叹式“王氏导读法”,这些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邯郸学步之举,令人一眼看透了“技止此耳”的深浅。
二、回首向来萧瑟处——影响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1.解读,适切是第一要义
怎样的解读才是“适切”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解读相对于教材编排意图的适切性,第二个维度是解读对于文本本身特点的适切性,第三个维度是解读对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
2.重心,低一点再低一点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语文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们的课堂首先应当实施的是“保底”教学。这里的“保底”需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保班级学习水平之“底”,即后进生;二是保个体学生语文能力之“底”,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是每个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所必备的。
要实现以上两大“保底”作用,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心降下来——适度地降低教学目标,使之落在全体学生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适度地降低教学起点,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语言锻炼和发展的机会;适度地降低学习台阶,小步子,多反复,保证学生能在切实的训练和语言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3.读议,是手段不是目的
读读议议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有专家把“书声琅琅”“畅所欲言”等指标列为评价一堂语文课优劣的首要标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读和议虽然重要,但这是因为它们是通向学生语言发展的通道,它们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读可以指向很多种目的——有的读指向信息收集,有的读指向理解含义,有的读指向情感体验,有的读指向语感积累……在把握了“读”的种种功用之后,我们就会根据课堂上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读的形式——是默读,还是大声读?是速读,还是细读?是通读,还是有感情地读?课堂发言与讨论也是一样,真正有效的讨论,一定是紧紧围绕并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阅读教学中凸现语文意识的操作实例
语文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教学中语文意识的凸现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文本语言现象的敏感程度、开掘程度,取决于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程度。那么,当语文教师在具体面对一个文本的时候,应该如何紧紧把握住“语文意识”的缰绳,立足语言,开掘语言,实践语言,并最终发展语言呢?
1.把握主旨,在坚持与妥协间平衡
把握文章的主旨,是阅读教学的“灵魂”所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坚持与妥协间取得平衡。
2.筛选目标,凸现课堂中的语言要素
要凸现语文意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显得很关键。为了降低教学的重心,目标设置除了要适度降低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外,还必须以层级目标的形式体现对学生认知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引领作用。
3.抓住核心,破解文本语言的密码
语文意识的凸现,最直接地体现在对文本语言密码的自觉搜索和破解上。
4.举重若轻,抓“节点”突破思维阻障
庖丁解牛,其刀用三载而如新发于硎,在于他能看准牛身的关节之处,以无厚入有间。阅读教学也一样,如果教师有足够鲜明的语文意识,能准确扣住文本语言中的“节点”,一些理解的难点往往就能在瞬间迎刃而解。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阅读策略
引言
教学有效性指的是教学结果的实际作用,即教学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有效性表现为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和情感发展有帮助、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实践完成教学并评估出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态度有所改善。
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1.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热情是比较高的,语文教师经常互相讨论阅读教学的方法,也竭尽心力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但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的并不明显,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打击,纷纷表示“阅读怎么这么难教”。
高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在上课能积极发言,对阅读笔记的记录也很详尽,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据了解,一半以上的高中生出了课堂是不看书的,还有些高中生对阅读的兴趣仅限于漫画和没有文学价值的言情小说等,学生家长也认为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买教参、买教辅书,家长们不吝钱财,但买别的书就不太支持。
1.2 实施有效阅读策略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首先,频频受打击的教师和对阅读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只能通过双方努力尽量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即仅能达到高考“得分”的标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态度比较消极,教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高中学生的阅读环境状况使学生从语文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不符合教学有效性中对“情感发展”的描述,可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实施有效阅读策略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经途径。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的策略
2.1 以学案教学展现阅读艺术性挑起学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必须使学生深入到阅读的内容之中体验阅读的审美性和艺术性,而对阅读的艺术性的体验,应该以学生自身的参与为主,我在教学中采用学案教学的模式实现这一目的。在《荷塘月色》一文的学习中,我将《荷塘月色》选段赏析和品评资料发给学生,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任何引导,使学生通过阅读赏析和评论,对这篇文章独立进行思考;我给学生抛出的问题是“你怎样看待朱自清”、“你认为荷塘月色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用200字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学生们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审美性的见解,并从审美中体会到文学的艺术性,感受到了阅读的人文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阅读感受中提出的新颖观点,正是他们阅读兴趣产生的表现。
2.2 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改善阅读环境建立良好阅读习惯
对阅读环境的改善需要从课外阅读方面进行突破,我把每周的一节阅读课固定作为“课外阅读课”,阅读的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甚至连讲解也不是由教师来进行,而是请三到五名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赏析评论。这样安排课堂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有营养的课外阅读,坚持两个月之后,学生从阅读赏析中体会到精品文章的妙处,没营养的读物出现的少了,也有不少学生将“一个月读一本书”列入语文学习计划中,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此养成。由于学生的阅读内容的变化,学校和家长们也对学生主动寻找有意义的阅读材料予以支持,在保证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阅读的情况下,学校和家庭能够为学生提供的阅读资料更加丰富。
2.3 重视教学艺术的展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发展”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善用问题,不仅能够展现教学的艺术性,还能够达成“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目的。在课外阅读课――沈从文《边城》节选课堂中,我带领学生阅读完文章选段之后,并没有对阅读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对学生们讲述了沈从文身世、其他文学作品、和沈从文同时代的作家的身世和作品等。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之后我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共同讨论“沈从文时代的文学作品共同性有哪些?”、“文学对时代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称文学为文化瑰宝?”。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高中学子化身为文学评论家,讨论结束后,师生又回到阅读问题解答上,这时候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重视从作者心境、时代环境角度考虑,解读更确切。可见,教学艺术性的展现能够促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思考问题,正是他们情感发展的表现。
2.4 进行积极的课堂评价体现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以往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仅有“学生的阅读成绩”这一个指标,这对教学有效性的体现来说是片面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应该通过积极的课堂评价展现。在学习庄子《逍遥游》时候,我没有直接结束课堂,而是提到了民国时期一位讲经的名人――刘文典。刘文典认为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讲经时候狂妄不羁的故事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我讲完之后问学生们:“你们以为刘文典如何?”、“你们觉得自己懂庄子吗?”、“同学们以为本老师和刘文典比如何”,这样的问题引起同学们的笑声,笑声中也夹杂着各种评论“刘文典太骄傲了”、“我很羡慕刘文典”、“阅读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吗?”――这样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和互评正是教师教育精神的实质性体现,学生因为被尊重,也能够在课堂上谈到更多的学习感受,这样的课堂评价对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
3 对有效阅读策略的评价和分析
3.1 有效阅读策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改善了语文阅读环境,发展了教学评价办法。长久的应用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建构能力的发展,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的表现。
3.2 实施有效阅读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阅读意愿,即在授课和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主动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我想读这本书”的意愿,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产生“老师要我读这本书”的想法。
3.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在每个学生对语文阅读的不同体验,以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教学的宗旨,注意不要使有效阅读策略的应用成为对优生有效而使后进生更加“后进”的教学。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够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始终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并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相信有效阅读策略能够使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邬建芳.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0月:10-12.
[2]王骥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8-10.
[3]王建荣.奏议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