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1

随着文化外沿的扩大,“非遗”工作已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新课题。相对而言,在挖掘与传承中,传承工作就更显得重要和急迫,我以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焦点应该集中体现在“活态”上,因为非遗的传承是人的传承,显然这种“活态”传承是十分艰难的。

就我市而言,到目前为止,非遗项目编入国家级名录中的有五项,它们分别是永安市的大腔戏、将乐县西山竹纸制作技艺、大田县的板凳龙、泰宁县的梅林戏、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这些都是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三明历史的一种见证和三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它们蕴含着三明人民某些特有的精神价值与思维方式,是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想象力与文化创造力的结晶。

然而这种特殊的“活态”传承是必需完全依赖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环境而生存的,它以典型的口传心授为特点,所有技艺全都是以人的相互依存为延续的。因此对它们的保护不仅是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传承”,使之发扬光大,所以是否能够“活态”传承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得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键。

那么,“活态”传承又如何进行?有关专家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其一,让传承人有个稳定的收入,就像教师一样的待遇。当然,传承人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让艺人们在有生活保障的工作中,进行技艺的传承,有时间还要编写文本。其二,通过录音、录像等有效手段,做好传承工作。笔者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在我市技工学校或艺术学校,开设传统技艺课程,使之成为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链,以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

另外,在我市还存在一些非遗传承难题。例如,虽然国家给予获得国家级项目的传承人每年8000元补助,对农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对当地领导来说是一道难解的题目。如大田县的板凳龙,元宵期间搞板凳龙活动的乡镇有许多,因很难说谁做的最好就使得传承人很难确定。因此,应该将对个别传承人的资助调整为对项目的整体资助,否则就会鼓励少数人,打击多数人,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然而,获得省市项目的传承人补助的经费又很有限。因此,省、地市县也应逐级追加补助经费,各种措施保护方案亟需细化。只有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传统艺人的生存条件和活动空间,让他们有个展示的平台,我相信,“非遗”的传承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

另据了解,永安市的大腔戏、将乐县西山竹纸制作技艺,以及近期发掘的宁化“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艺,都面临着缺乏人才传承的大问题,现有的也都是些农民,平时在田间劳作,偶尔为一些来宾表演,缺乏连贯性与持续性,也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更无足够的经济来源。这样长久下去,必然导致有些绝技的失传,更何况年青一代都向往城市生活,对父辈的技艺缺乏兴趣,为此,政府部门应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文化部门应加强引导。如,西山竹纸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何做大做强使其成为纸的品牌和文化的亮点,并提供一定的平台与交流的机会使之上升为产业化。又如宁化“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艺,成品大多销往乡村、寺庙,市场销量也很有限,在选择传承人就更显难度。永安市的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被誉为中国戏剧史的活化石,但懂得欣赏的人很少,没有足够市场氛围,如何寻找合适的结合点与旅游联姻,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政府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扶持,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经济资助,这样非遗项目才能融入社会。

在“非遗”传承的另一种突出矛盾,那就是地域间的项目相争。

早在2004年5月初,因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国人们的许多思考,也正因为韩国“抢先申报”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后因有关文化部门出面表示,韩国申报的是“端午祭”,而非中国申报的是“端午节”,事情才慢慢平复下来。经了解,韩国的“端午祭”是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进的,它是以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现等内容构成,与中国的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是两回事。这说明了“非遗”项目在人们心目中是无形文化遗产,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同样,我市梅列、三元两区因“大旺鼓”之说争议也沸沸扬扬。去年,在三明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中,差点因节目单的说词“大旺鼓”归属有着不同争议而使活动无法进行,后因本人现场调解,缓和双方情绪,才使活动顺利进行。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2

关键词:鲁锦;文化创意;手工艺;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68-01

一、鲁锦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鲁锦的研究从其历史渊源开始,经过历史的发展与积淀形成现在的鲁锦文化,详细分析研究鲁锦的图案纹样、组织结构、织造工艺、名称寓意、色彩风格等的特点。重点研究其造型、色彩的视觉艺术特点与构成规律,这是鲁锦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及艺术特征。

鲁锦织造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东独特的纯棉手工提花纺织技艺。原产地、纯棉用料、手工织染、图案设计是鲁锦之所以成为鲁锦的四大要素。鲁锦工艺繁杂多样,图案细腻别致,色彩艳丽明快,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相关产品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冲击下,鲁锦织造技艺面临消失的困境,鲁锦文化发扬光大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及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探究鲁锦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运作,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效益,同时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保护和传播的作用。

二、鲁锦手工技艺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通过笔者深入郓城调查研究,分析了现有鲁锦技艺传承、保护的现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鲁锦的抢救整理和生产性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鲁锦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鲁锦保护和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要在不违背鲁锦内在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前提下,纳入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产业转型和品牌运作管理,推动鲁锦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鲁锦的生产性保护,赋予鲁锦产品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促进鲁锦的传承与创新。

从目前国内对鲁锦的研究看,没有将鲁锦作为文化产业、文化品牌去进行创意开发及作为民族文化去传播和推广等方面进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鲁锦的研究开始趋向产品的设计开发、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鲁锦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实现、推广,需要结合产品从维护手工技艺的独特性与创新发展的角度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使研发的鲁锦产品既保持传统的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感与时尚感,形成特色鲜明、定位准确、功能多样、市场竞争力强的鲁锦文化系列产品和品牌,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效益的统一。

对以鲁锦为代表的手工技艺类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有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立法保护等方式。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概念、基本内涵、保护模式、实践方式等方面。非遗生产性保护,主要是指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生产、开发,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三、鲁锦创意产品设计开发

鲁锦织造技艺在保存、记录手工技艺的基础上,通过技艺传承人的带动,进行有组织的生产。但销售渠道有待调整和拓展。鲁锦作为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技艺,活态流变性是其重要特征,其技术内涵、文化属性和功效价值,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具体活动中才能得到展现和发挥。在不违背其内在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前提下,将其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鲁锦生产性保护,实现现代工业生产与鲁锦手工织造之间的平衡。

针对鲁锦产品存在问题,重点从设计着手,对产品进行分类并进行系列化、风格化、细节化设计,力求根据设计方案实现真实的产品样品,进行鲁锦产品的产业转型与生产推广。产品文化创意的设计开发既要保持鲁锦的民族特色,又要符合现代审美和时代精神。在研究开发鲁锦新产品时,如何找准契合点,借助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使开发的新产品既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又保持原有特色,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四、总结

通过对鲁锦的艺术特征、发展规律及传承保护模式等理论研究和对产品设计开发、推广应用等实践研究。将鲁锦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在不违背其内在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前提下,纳入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鲁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应用运作模式,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促进鲁锦的生产性保护和现代应用;深入研究产业和品牌运作管理,赋予鲁锦产品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促进鲁锦的本真性传承与创新,推进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等,使鲁锦融入现代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效益。

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文化创意背景下鲁锦手工艺产业转型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2012146);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文化创意背景下鲁锦手工技艺传承与现代工艺优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结果(12-ZC-WH-14)。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3

――《再折长亭柳》

每每听到《再折长亭柳》,都忘不了陈玲玉一袭红色旗袍,对其时而气势磅礴、时而低回婉转的演绎。广东,是我国南疆的一块戏曲热土。历史把这块背靠崇山峻岭,面向广阔海洋的大地孕育成为戏曲的艺术大殿。正所谓“磬竹之乐,锣鼓之声,响遍四方,经年不衰”。现时,全省仍有十多个剧种活跃在这片南粤大地的舞台上。当中首数享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粤剧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它曾经也有过辉煌鼎盛时期,彼时的观众对于粤剧,万人空巷,以观看粤剧为享受和荣耀,一票难求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粤剧的现状和无数“非遗”的处境相似:观众越来越少,而且大多还是白头观众,其市场萎缩沉靡,趋于沦丧。粤剧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申遗成功之后又该如何保护?

瓶颈:革新需真正落到实处

电影《江湖》中有一幕是曾志伟在看戏,手下走过挂满裙褂的走廊,走路的风带起一群裙褂,一股浓烈苍凉惨然入目,似有道不尽的千万哀愁,舞台上,两个生旦对着花枪的,怒目圆睁,似有杀机千万,和故事结合的奇配。把戏曲用在这里,这就是戏曲的魅力。

任何一个剧种,除了道具、动作、演员这些舞台形式外,最重要的就是其乐曲和语言(主要是唱词)了。可以说,乐曲和语言是任何一个剧种的基础、根本和核心。没有好的乐曲和语言,光有华丽的道具、夸张的动作、卖力的演员,这也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难入大雅之堂,因而也行之不远。所以说,乐曲和语言,对任何剧种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粤剧有丰富优美的唱腔,华美瑰丽的服装,五花八门的脸谱,独特细腻的动作,振奋人心的音乐。可以说,在这些要素上,粤剧表现得都比较突出,然而在语言这一方面,却有不少的缺憾,原因何在?

何建青在《粤剧唱词、剧本略说》一文中提到:“粤剧的唱词‘乱、俗、杂、芜、奥’五病俱存……”虽然这有些刺耳和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这其实也道出了粤剧的乐曲与唱词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存在脱节,即粤剧的乐曲在总体格调上是趋于高雅的,而不少粤剧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唱词)格调却渐趋低俗,这导致中高层知识群体,尤其是外来知识群体,对粤剧所持有排斥与轻视的态度。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什么粤剧在一定数量的“下里巴人”中较有吸引力,而对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年轻人来说,已成了“过时”的代表。

这个“断层”严重制约了粤剧的进一步发展。而有些地方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没有看到粤剧发展的真正瓶颈所在,盲目对其进行改革。比如他们认为年轻观众觉得粤剧唱腔拖沓缓慢,于是在唱腔上时不时穿插一些流行音乐元素;他们认为年轻观众觉得粤剧服饰古老刻板,于是在服饰上把原来那套严谨的衣着规范进行革新,把粤剧服饰往影视服饰靠拢,常常连戏服最基本的水袖也革除了;他们认为年轻观众觉得粤剧的舞台灯光单调乏味,为迎合不断使用各种新型花巧的灯光设备,运用各种灯光设计以增强舞台效果等。“这一切的革新举措似乎有所收效,确实吸引了零零星星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剧场,可是我们看到有新观众走进剧场的同时,也注意到此时流失了不少旧观众,而这些旧观众里面原本有着不少年轻面孔。”中山大学历史系陈宝来教授告诉《经济》记者,实际上,这些旧观众才是一群真正懂得粤剧为何物的人群,他们流失是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改革并没有让粤剧自身的语言瓶颈得到改善,此外还“毁”掉了粤剧本身的魅力。

推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粤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存在着3个问题。”陈宝来教授列数道,第一是时间断层,业界演员青黄不接;第二是观众年龄老化,素质有待提高;第三是民营演出不断萎缩,剧作创作能力不断下降。“所以表面上看来十分活跃的粤剧,透过其表面看清其实质,可谓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尽管粤剧‘申遗’成功,可我们要传承这一广东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还是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的。”陈宝来认为,这些问题促使粤剧界做出了一些变革,其中最值得借鉴的便是香港的特区政府和民间向中小学生推广粤剧教育的做法。

同内地一样,香港有免费的九年教育,学生在适龄期间必须在学校接受教育,于是从学校入手推广粤剧是培养观众的最佳途径。那么香港教育署音乐科以及香港民间组织是如何进行推广的?香港八和会馆的副主席阮兆辉介绍道,首先,教育署音乐科编订了一些初级课程用于培训小学教师,待老师具备一定粤剧知识再回到学校开展活动。“例如在小学里教小朋友唱曲、讲解粤剧常识等。这些工作肯定不能立竿见影,早期动员老师接受培训也十分困难,说服家长们让小朋友学粤剧也不易。但十几年过去,现在开展少年儿童的粤剧培训反而成了气候,大家都开始放下偏见乐于参与。”阮兆辉说,尽管这些培训并没有直接培养出职业的粤剧演员,但至少香港小朋友在求学时期能够接触到粤剧,不会完全不知道粤剧为何物。

近几年广州也有“粤剧进校园”和“大学生进剧场”的推广活动,少年宫还设有粤剧培训班,可见也是受到香港方面的影响。

据阮兆辉介绍,成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逾130年历史的香港八和会馆,正致力于成为香港粤剧新秀的培养摇篮。“我们在吕润才中学正式开设了粤剧课程,这是全香港第一家有学分的正式粤剧课程学校。不过,香港八和会馆资源有限,希望能通过办好两所学校的示范性课程,点燃一把火苗,引起各方的关注。”

趋势:文化纽带促创新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4

点评:对于首批房贷者来说,目前的还款压力已经很小。2002年商品房价格大多在每平米2000元人民币左右,福利分房的全面叫停和各家银行大力推广房贷业务,促使了当时贷款购买商品房出现一波。当时房屋总价多在10万-30万元人民币,市民贷款额度大多在20万元以下,本金加利息的月供可能在1000多元人民币。不过,随着收入的增加,也有很多人选择提前还贷。据了解,武汉的第一批“房奴”比全国很多城市要早很多。早在5年前,首批用公积金贷款购房者,已经还清了贷款,10多年间,多数人的房产增值高达10倍。

但实际上,首批“房奴”的幸福,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容易。相对于现在,10年前的房价并不高,但相对于当时的收入,10年前的房价依然高不可攀。每月千元的还贷,按现在来看依然很重。

房产“增值多倍”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老百姓买房的首要目的就是居住,因此,房产增值得再多,如果不卖也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所以,对于首批“房奴”来说,不能只用“增值多倍”来标榜首批“房奴”的“幸福”,其实那只是一种纸质意义上的“幸福”。

可见,“增值多倍”不是“房奴”的幸福,唯有减少“房奴”,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房价不断上涨,首批“房奴”的解套并不等于后来者也可以复制同样的神话。

520套

80后的陈华信和吴文苑因大学时支教贵州山区小学而相识交往。11月2日这对情侣登记结婚,虽然喜酒还没摆,但两人已决定,要将结婚时收到的“红包”用于购买520套冬季校服,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贵州和广西山区3所小学的孩子们。

点评:按照100元一套的预算价格,广东这对80后新人将要实施的“爱情校服”计划,也许真的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慈善公益项目”。但就目前来说,收到的“红包”仅1万多元,最终能否完成“520”的目标并不十分乐观。

没有真心实意参与和经历过支教助学行动的人,未必能像陈华信、吴文苑夫妻俩那样,意见如此一致把 “爱情校服”当作大喜之日的头等要事。透过新闻报道字里行间,更是让人深深感受到“520”目标平凡中的“大爱情怀”。

“爱情校服”期待“爱心炒作”,因为加盟于这样的“炒作”,送出的已不仅仅是多少道喜随礼的“红包”,而是共献爱心、温暖贫弱的诚挚暖意。由于“善小益微”,目前微博认捐“爱情校服”,虽然大多只是那对新人的亲朋好友,但其中有人声称自己虽然正处在“贫困期”,也一定要“认捐”,也有朋友说即便未能到场也要“红包奉上”等的话语,无疑也表明了他们对“爱心炒作”的倾力支持。

“爱情校服”期待“爱心炒作”,因为最想让人看到的美丽结局是新人新婚之时,为爱募捐的“红包”总额能实现购买520套“爱情校服”的美好愿望。

191亿元

据统计,今年“双11”24小时内,淘宝网支付宝总销售额实现191亿元人民币,其中天猫(淘宝商城)132亿元,开售仅2.3小时就刷新了2011年“神棍节”33.6亿元的交易记录。

点评:如果将淘宝网“双11”当天191亿元的进账放入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它将挤下销售190亿元的利群集团排名第24位。这让排在它身后的天虹、TESCO、百盛、金鹰等一批传统零售大佬们“花容失色”。

电商促销一天,百货忙活一年。先不理会那些刷单的“虚招”,单以这个天量数字来说,电商们绝对有理由狂欢,并向传统商业更肆意的“挑衅”。于是马云透过CCTV表示,天猫购物狂欢节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新的营销方式、商业流程,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展开革命性的颠覆。然而,电商真的强大到足以吞噬掉传统商业的地步了吗?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在服装、鞋类、书籍、3C产品、家居等诸多领域,电商的炮火确确实实重创了线下实体门店;但在鲜食、餐饮、高端服装、高端护肤品以及奢侈品类中,电商所能覆盖的业务比例仍然相当有限,大部分仅充当了品牌商们的库存清理平台。

点开天猫商城不难发现,在每一项品类中,充斥其中的超过50%的产品消费者之前不曾听说;另有20%-30%的品牌是有“傍大款”嫌疑的半熟品牌;余下耳熟能详的品牌屈指可数。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价格便宜。今年“双11”促销期间,这种价格优势继续发酵,于是第一分钟内就有1000万消费者涌向网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大部分消费者,他们不是选择了新的商业模式,而是选择了更低价格或疑似更低价格的产品。

不过遗憾的是,这种低价并非来自电商企业对上游产业链原有格局的升级整合,而是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结果,其中充当低价主力的正是天猫淘宝自身培养的“淘品牌”,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等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对来说,知名度高的大品牌商品依然是市场主流,这一点连天猫都不能否认,因为就此次“双11”销售排名中,各品类前十位里90%是传统大品牌。

对传统大品牌来说,电商是一种新的渠道模式,就如百货、超市、便利店一样,相互之间并非你死我活,而是相互弥补。事实上,传统大牌们线上业务还未盈利,线下仍是生存基础。为了稳固线下的硕果和原有的经销商体制,大品牌通常以不同设计的产品或尾货供应网上销售,以避开与实体门店的价格冲突。

由此不难看出,电商与传统商家不是“狮羊”关系,而应该是“羊羊”关系。因为即便是IT技术如何发展,电子商务也不能取代消费者到实体门店享受餐饮美食,到商场购物中心与亲朋好友聚会、看电影看表演、做美容等体验式的消费。事实上,目前传统零售企业正在向这种营销模式转变。与之相比,电商目前的营销仍然身陷价格怪圈。“双11”借由价格拉动的销售高峰不啻一种虚假繁荣,因为在短暂的井喷背后,透支的可能是为期一个月,甚至元旦、春节的购物热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双11”创造的191亿销售额也不足以炫耀,甚至高兴得有点为时过早。191亿的背后,还有1.058亿的订单量。快递企业的爆仓、商户的退换货、快件的丢失、没完没了的赔偿扯皮等,高额的成本还有待消化。JACK&JONES、骆驼服饰(CAMEL)是两个天猫商城销售过亿的旗舰店,但为了一天的促销,他们分别付出了600万元和500万~1000万元的广告投入,这远远超过了一家传统零售企业一年的广告额。

50个

10月2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表彰首批绿色家庭暨启动第二批绿色家庭创建大会,有50个家庭荣获“呼和浩特市绿色家庭”称号。

点评:创建“绿色家庭”,让绿色走进家庭,开展家庭环保活动,享受现代绿色生活,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家庭执著的追求和自觉选择。

其实,创建“绿色家庭”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每个家庭最好阅读几本有关绿色食品、环保家电、环保装修、家庭节能小窍门等方面的书籍,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环保标准为依据,真正将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在家庭装修时,购买建材应选取正规厂家的环保产品,购买家电应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购置电脑要选防辐射的显示器,购置电视机最好选择防静电产品。另外,厨房和厕所要尽量装节水龙头,房间照明全部使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洗衣服不使用含磷洗涤剂,洗衣水和洗菜水用来拖地、冲厕所,淘米水用来浇灌花木等。

众所周知,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正日益突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经刻不容缓。呼和浩特市创建“绿色家庭”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一种好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家庭”越多,我们的宜居指数就会越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十大名楼

据媒体报道,黄鹤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有关文保专家指出,十大名楼许多都是现代新修的,有好多连文保单位都不是。

点评:所谓“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在历史上数次大规模人为破坏之后,如今仍然得到相对完好保存的名楼已经屈指可数。除岳阳楼、天一阁等少数楼阁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其他大多数都属现代新修的“假古董”,其中有些还仿得特别滥,电梯等现代元素突兀加入,破坏了名楼文化内涵的传承延续。“除了名字是老的,其他都是新的”,这些作为旅游景点骗骗游客也便罢了,居然还会想到要去申遗,这就好比一个现代仿制品,居然要当做真文物去高价拍卖,更像是不靠谱的瞎胡闹。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反感申遗,更多担心的是申遗涨价的意图”。一语中的,所谓“保护和挖掘名楼文化,实现名楼的文化传承”,根本没必要浪费那么多钱去申遗打水漂;如果不是别有用心,连国家文保单位都不是,又如何能成世界文化遗产?

应该说申遗并不是件坏事。不过,申遗作为一项文化保护工程,有的逐步演变成了旅游开发的包装工程。一方面,以旅游为目的申遗,尽管使得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与此同时,文物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让文化成为过度消费的易耗品。另一方面,申遗成功后,门票价格迅速上涨,早已成为刚性规则,既将申遗的成本转嫁给了民众,又让申遗的成果变成了地方兜售牟利的道具。既定的因循路线,使得申遗很容易变成地方谋求旅游升级的一场游戏。如此语境下,“十大历史名楼”的申遗,在未有定论情况下,引发公众一致隐忧便在情理之中。

当然,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并不矛盾,加强文物保护更是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申遗作为一项文化保护工程,并不能完全远离功利性,相反算好长远账,必然还是促进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推手。但问题在于,如何保证申遗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障,更要从发展方式上予以根治,要像维护生态环境一样,维护好文化遗产,遏制住一些地方政府偏执的政绩冲动。

2%

依据16日公布的国务院第628号令,明年1月1日起废止《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这意味着,乘客不再被强制收取票价2%的保险费。同时,《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33条也将被删除,今后铁路事故伤亡赔偿限额不再只有15万元。

点评:这两项铁路“霸王条款”早已饱受诟病。“强制保险”不仅有违保险自愿原则,也与《保险法》构成明显冲突;“赔偿最高15万元”的标准则明显偏低,也明显不符合现行国家法律要求。事实上,关于这一点,在去年“7.23”动车事故中,便早已有过实例的诠释。当初有关部门制定的赔偿方案正是依据上述规定而算出的17.2万,在遭到批评后,新的赔偿方案很快涨到50万,最终确定为91.5万。就此而言,上述两项“霸王条款”实际早在去年“7.23”事故中就已走到终点。

当然,从制度严密性角度看,以政府令的严肃正规方式明确进行废止删除,才是真正最彻底的。不过,在欢迎废止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站在完整构建真正公平合理的铁路保险、事故赔偿秩序角度看,新的铁路保险应如何进行、新的火车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依据什么来制定等许多十分重要的新问题,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显然,只要在“破”的基础上,尽快解决好“立”的标准,才可能使这一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否则,“有破无立”或“破而难立”,新的火车赔偿标准依然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准头,仅仅只是在“舆论影响”的特殊情况下,才能实现91.5万这样的赔偿,那么旅客权益最终仍不会得到真正可靠保障。很多时候,无价的生命不得不通过一定的方式定价,来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3个

“亲!您为孩子抢注微博及QQ了吗?”随着微博和QQ的普及,网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给孩子开微博挂QQ,想等到孩子会上网时,QQ有3个太阳(获得1个太阳需要挂QQ320天)

点评:替孩子甚至未出生的宝宝抢注微博、QQ或者网游账号,除了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之外,一些家长的潜意识里,大概还是替孩子在网络上“捞资质”。比如,挂QQ时间长了,可以用“太阳”代表等级;微博经营时间久了,可以积攒人气;而游戏练级到了一定的程度,则可以增加账户的价值。

这样的举动,从某种意义上是鼓励孩子上网的一种心理暗示,尽管孩子上网并不尽是坏事,但是溺爱与放纵终究有百害无一利。不过,家长替孩子“占网坑”的危害,并不在于网络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而是家长这样的方式,与自己积累物质财富直接赠与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是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铺路。虽然,“占网坑”的网络资源是无形,显得并不起眼,但是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到底还是潜意识里对孩子成长的替代与包办。

“占网坑”折射的也正是这种“成长替代”的焦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为了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揠苗助长,却疏忽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当孩子没了充足的磨练与砥砺,在家长喂养中形成了一无是处的可怜虫,只会削减自主的发展空间。相形之下,这些家长或许更该补补课:真的“为孩子好”,不是给孩子备好一切,而是塑造孩子在未来成长中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取成长、生存所必需的技能和健康进取的人格。

10万人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十多万人选择“啃老”。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5

[关键词]生成 繁衍 传承 创新

据史学家考证,达斡尔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洮儿河。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属辽代契丹的后裔。

达斡尔族人的先民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北岸的河谷地带,以后逐步迁到嫩江流域,现多在齐齐哈尔地区、呼伦贝尔地区等。17世纪沙俄殖民者侵入黑龙江流域时,达斡尔族人民奋起顽强抵抗,受到清廷的赞赏,多次征调达斡尔人民远征屯垦戍边。新疆至今还有一支达斡尔民族的后裔。

达斡尔民族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英雄的传奇,同时,也有灿烂的文化。他们不但有世代相传的民间美术、剪纸、刺绣、玩具,手工艺品,也有体育项目赛马、打“背阔”(曲棍球)等。民歌,也是达斡尔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种。他们的民歌经过岁月的磨砺,心灵的滋养逐渐成熟起来。由于没有文字或者说由于文字的失传,靠的是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使之没有完全丢失。至今,每片白云下面都有他们的歌声飞扬,每滴露珠上面都有他们的歌声流淌。

达斡尔族民歌是怎样生成和繁衍以及如何进行传承、创新就是我这篇文章所要涉及话题。

一、在独特民风、民俗中生成繁衍的民歌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达斡尔族的民歌还是很丰富、很有特色的。其内容有情歌、酒歌、渔歌、牧歌、奶歌、猎歌、农歌、神歌等。其形式有”扎恩达勒”、“呼苏姑”、“乌钦”(乌春)、“哈库麦”“雅德根”等。

我们知道,任何优秀民族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本民族独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唱一方歌”。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曾经论述‘“作品的生命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达斡尔民歌浓郁的民族性、持久的艺术性也必然生成于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必然繁衍于他们独特的民风与民俗之中。

渔猎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达斡尔人积累了许多网鱼、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如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打围”、鹰猎、权鱼等等。也因此,最初对他们民族的译音为“打虎儿”、“打窝儿”(窝,即鱼窝子)。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和民族文化,他们为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敌兴起了射箭、摔跤、曲棍球等民间体育的同时也必然产生像《德莫日根》《放排歌》包括思念出征亲人的《马背上的哥哥你在何方》这样的歌曲。随着垦荒戍边的兴起,大批汉族农民迁入迭斡尔族地区。在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商品市场的刺激下,达斡尔族开始了逐渐的定居生活,不但农业迅速发展。文化也受到了影响。这也就产生了许多反映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民歌,象《农夫打兔》《打谷场》等民歌。

达斡尔人在过去,除了部分人信仰“萨满教”外,信仰多为神教,也有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的。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财神、祖神等。每年阳历五月,杀牛、羊、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祈祷、祭鄂博。由此也必然产生诸如《萨满调》、“神歌”《图腾崇拜》等民歌。

达斡尔民歌从生成到繁衍至今,虽然由于地域的关系有所差异,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哪种内容的民歌都在以独有特点的存在着,传扬着。关于达斡尔民歌的各自特点,许多音乐工作者都做了各自精辟地分析,这里就不具体赘述了。下面,想就它们的共同特征发表几点个人见解。

共同特征一,浓郁的地域特点决定了民歌的体式。由于达斡尔人生活的地方即不是内蒙辽阔草原,又不是兴安岭高耸的森林,而是平原的农业区,这就影响到他们民歌的体式。通常他们的民歌都是以一句体,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出现。

例1,一句式

例4,如《心上人》(谱例略)

共同特征二,擅长于舞蹈习俗决定了民歌的节奏。由于达斡尔人喜欢舞蹈、爱跳舞蹈,并且把舞蹈当作主要的生活内容,这就影响到他们民歌的节奏、节拍。通常他们的民歌多为3/8、6/8、2/4、4/4等节拍。

共同特征三,耿直的性格民风决定民歌的变化。由于达斡尔人的耿直、率真的性格也就时常出现义气用事的情景,这也当然会影响到他们民歌的变化。他们的民歌常常出现“高起低落”的现象。有人称为“一惊一炸”,“突转突变”。

例1,(这是演唱重尾音和颤音的例子)

当然,他们民歌共有的特征决不止这些,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有新的发现。

二、在多元时代、时尚中传承创新的民歌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我们国家历来都很重视,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一批立志弘扬达斡尔族音乐的人也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例如,内蒙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那日松不但收集整理了许多流散在民间的歌曲,还创作了像《映山红花满山坡》等脍炙人口的新民歌。例如,齐齐哈尔地区的辛克思(何今声)、朱葵等就为著名歌手何德志创作了《愿把天天歌唱》、《拉起四弦唱起歌》等。并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由他整理的达斡尔民歌集《映山红花满山坡》。在社会主义建设兴起的时候。也出现了许多达斡尔族新民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些年进行的少数民族民歌集成编辑工作,对民歌的保护、发展、传承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迭斡尔族民歌作为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化结晶,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也必须认识到,我们不但要对达斡尔族民歌加以研究,加以保护。同时。我们也应该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它、发展它。我的观点是“保护是必须的,利用是必然的”。我们知道,任何传统文化都是历史沿传下来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体系中既可以继承也可以存在,还可以利用。传统既是割不断地又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全盘保留的,包括达斡尔族民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人类活态财富。就应该活跃在我们今天社会的生活中、活跃在我们今天不断发展的文化中。那么,怎样才能使它更能适应变化的时代,发展的社会,多元的需求呢?出路只有一条不断创新达斡尔民歌的创新。我想必须理清几种关系

其一,创新必须保持它的生态性

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创新,任何事物都不会前进,文化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承认,许多达斡尔民歌都是产生于原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其内容、其形式都有局限性和封闭性,不可能不加改造地就会溶进科技的时代、信息的时代。现在,许多以原生态面貌出现的文艺形式、艺术作品也都不会就是原始的状态。

说到达斡尔民歌的创新,绝不能以牺牲基本生态为代价。我们应该对现存的民歌进 行梳理、分类、评估,然后再考虑在这基础上创新。凡是因旅游和其它经济活动可能给达斡尔民歌造成毁灭或者严重破坏的,就一定下决心整体保护。要建立一个达斡尔民歌生态库,使这种民歌永远郡不会因为利用或者创新而衰退、而变异。

其二,创新必须赋予它以时代性

现在,对待民族音乐的创新或者改革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所谓原生态的,就是说一定要是最初的本来面目,原来的民歌曲式、段式、节奏一点都不许变化,伴奏也不能加入其他的因素。另一种是主张追求现代意识,基本上是民歌的外表,西化的实质。运用许多人为的手段把民族音乐搞得面目全非。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和做法都是极端的、偏激的,也是不科学的。

那么,创新要赋予民歌以时代性又能如何做到呢?最近有两个新出版的达斡尔民歌专辑,一个是我们市词曲作家创作的《神奇的达斡尔》。一个是奠力达瓦旗建旗五十周年推出的《达斡尔人》。这两个民歌专辑受到专家、群众的好评与推崇,都说这是充满时代性、时尚性的新民歌。《神奇的达斡尔》专辑中的《爱唱乌钦的阿爸》、《生长牧歌的地方》都在广西国际民歌节上获奖,其中一首不但被国内专家组评为“十大金曲奖”之一。并且还获了全国的“五个一工程奖”。它们好在哪里?我认为他们创新了!而这种再创作也决不是过去“拼盘”式的创作方法。这种创新,在不失民歌灵魂、不丢民歌骨架的原则下融入了时尚的音乐元素、融入了科技的表现手段,融入了现代的审美理念。所以,没有人不承认它是达斡尔民歌,没有人不承认它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其三,创新必须增强它的传承性

何文化都需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要传承。创新。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封尘在库房的箱子中、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在狭隘的文化观念中。保持它的生态性,赋予它的时代性。都是为了增强达斡尔民歌的传承性。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6

一、正视现实:问题与契机

本世纪以来,从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来看,都要求学生唱民歌、戏曲等等,然而,一些高师院校则没有做出明显的策略调整,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相脱节,传统音乐教学比重小、课时少,教学内容方法单一,田野教学缺失。现在能积极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论去接触、研究和演习中国传统音乐者能有几人?高师院校急需广泛地展开行之有效的传统音乐普及教育。为真正了解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认识,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了解在开《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①之前、之中、之后三个年级学生在问题的看法上有什么变化,以此为研究传统音乐教育提供参考。调查数据分析如下:从表一可以看出: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网络现代音乐并没有垄断他们的视听领域,亚非拉外国音乐还没有真正进入高师课堂,而正在必修和已必修过《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的大二、大三学生喜欢中国民间音乐的程度明显低于大一学生。这说明在中、西风格音乐教育衡动过程中,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没有足以撼动西方古典音乐地位,看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要花大力气、定长目标、打持久战。当然,笔者不是竭力搞“本位主义”,而是建议在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前提下,首先做好本位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高师音乐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困难,而对其它音乐课程容易上手,而以民间音乐传承方式(师徒传授或家族传授等)代培出来的学员,对传统音乐容易上手,对现代音乐教育学习感到困难。看来这种反差与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学比重小、课时少、教学内容方法单一、缺少田野实践等因素有关。从表二可以看出:与预想相反,在学《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必修课的前后阶段,喜欢民间音乐的大三学生并没有比例扩大,反而微减,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植根传统音乐文化观念并非一蹴而就,还有很长路要摸索。大三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实践和传播理解得会比较深入,思考比较全面、客观。从总体来看,三个年级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有一定的感情,大一更感性;大二正处于学习阶段,感觉会比较吃力;大三经过磨合后,对民间音乐的亲和力有所增强。这应被视为一个非常积极的迹象,值得传统音乐教育者予以重视。但对于大二学生来说,问题突出,任务艰巨,主要责任在于:高师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疏浅,需对教育模式现状进行重新调整。教育人才工程中的关键链条直接关系着传统音乐基础教学的发展,高师传统音乐教育不能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脱节,不能只有高度没有宽度和厚度,更不能被理论架空,需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制定多位复合的传承策略,避免所谓国粹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偏激导向。

二、理念把握:研究与传承

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现实中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探讨其深刻的时代意义,还要重估传统音乐教育对于新生一代成长所具有的价值,全面发展学说依然为我们传统音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高师传统音乐教育理念决定着高师传统音乐教育的出发点,从时空的四维角度来看,其策略应与时俱进、开放视野,必须展开传统音乐的基础教学行动,高师是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整体工程中的关键链条。当前,在国际、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加强保护和发展的趋势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1](358)。面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高师教育最关键责任就是“传承发展”,角色未必是“独角戏”、位置未必是主位独尊,但在不能完全“主角”的情况下,适当请进来“主角”,而自己旁位一下(请民间艺人、借鉴传统传承方式等),也是有利于使命的履行。在杭州“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多数学者都认为,在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中,高师的角色非同寻常,二者之间具有契合必然的互动关系。怎么才能更有效地传承呢?传统音乐文化事象中所有的描述解释性文字、音频、视频等都是文本,但对于传承(教育)过程来说传承效果和社会功能都是不足的,最重要的还是“体化实践”②,脱离体化实践之外的任何文本研究都不可能深刻,难于发挥其社会传播功能。中国历时的教育哲学都非常重视音乐实践,教育者应和受教育者一道,文本性研究结合本土文化传承,沉浸生活,适度“放养”,把本地音乐文化放在重点核心的位置上来做,率先学习继承本地传统音乐文化。曾有人指出,传统音乐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时的境域,拿到现在课堂上是不是会有些可笑?传统音乐主体是不是会感到唐突?笔者认为这种论调有三点偏颇。首先,传统音乐是动态的发展长河,传统音乐事象遍布在共时的任何层面;其次,我们的教学体系和任务就是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我们立足点,我们的教学指向就是在传统文化等方面,不是拿过来,而是我们教育体系和行为不应背离传统的怀抱,应面向世界传播之;再说,我们不继承传统音乐文化,我们又何所为呢?是不是有点虚无主义了?笔者在皖北田野考察期间,不止一次碰到民间艺人的诉求,就是能不能带上学生来,真正住下来传承学习,他们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方便,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他们唯独害怕艺随人去,断了香火。所以,现在我都“怕”田野考察了,怕因为带不去学生无颜面对他们。

三、师资素质:返璞与求真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和学生一起全面发展,传统音乐的师资素质要涉及到教学、科研、实践各个领域,从传统音乐的各种音乐事象中润泽自己,重塑自身综合传统音乐表演技能,从而增强社会音乐活动能力。当下的音乐教师群体,能躬身到民间求艺者有几人?而不惜代价跑北京、上海甚至海外取经者又怎能数得过来?难道民间传统音乐真的没有可学之处?相当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传统音乐学习仍然持有想当然的态度,其实,当我们去民间田野考察的时候,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被视为“救世主”,我们认同他们的文化艺术,能和他们一起继承他们的技艺,能为他们解决艺术实践的难题,能真正地做人民音乐家所能做的“正事”。所以,我们高师民族音乐教师的责任自然明了了,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做什么?为谁做什么?基层民间艺人、老百姓期待的神情已经非常明晰,高师音乐师资就需要全天候、多栖的作战本领。鉴于传统音乐传承的特殊历史背景,高师音乐师资需要一种“自省”的态度,在实践中处理好“道”与“艺”的辩证关系,我们既要纠正传统社会儒家重道轻艺的思想,又要防止现代社会技巧唯上的现象过渡蔓延。部分高师传统音乐教育工作者,没有一定的传统音乐实践层面上的功底,但已经取得丰硕的权威研究成果或者能唱线谱、简谱,而不能唱工尺谱,这种“研而不学、学而不为”现象,何以去指导基层的受教育者?传承传习又如何进行?何以素质教育?不能就年龄问题来托辞,要把自己和学生都培养成传承人,对自己来说,一定要先期打下“十八般武艺”的综合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些其他层面的音乐实践才更有意义。如果我们很难一下子从“为”的层面上身先士卒,但必须指导主力军冲锋战场。高师传统音乐教育师资需要深入浅出继续学习,需要进修、传承,到哪里?到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去,用“行动”来上课。授课过程中,唱的应该比说的更好听,用音乐行为直观地让学生真正从传统音乐中体会、体验到幸福快乐。老一辈的民族音乐学者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强调民族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从演唱语言到风格风情的把握,做到了不拘一格成人才。笔者也曾把“草叶”、“叫子”等民间技艺引入到课堂教学上来,激起了学生对传统艺术强烈的求知欲。四、教育体系:重调与拓宽我国古代就有着优良的传统音乐教育传统,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传统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传统艺术综合教育体系也相对完善。然而,当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却面临诸多问题:

(一)高师音乐教育传承模式和民间传承模式分离严重,应设法有机整合不同的传承模式,将民族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系统化、动态化和大众化,重创新的弹性传统音乐教育体系,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精神理念的自主诉求。社会教育体系结构与重构的互动过程体现在历时任何阶段,当下亦然,音乐教学体系理应得以更新。从欧美引进的教育体系应得以扬弃,历史上的乐府、教坊、梨园以及相应的轮值轮训等制度所体现的传承理念,高师应予以重视继承。诚然,欧美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体系有着一致性,如乐器教学中的单人授课或小组授课,这具有口传身授的特点,但也有学堂、学制和学时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基地,在“非遗”运动潜在制度逐渐显形的趋势下,时代要求我们重新正视传统音乐教学策略,重构师资模式和教学方式,开放师资体系配置,不惟学历职称降人才,吸纳贤人来授课,从制度上保障民间艺人的授课权益。

(二)传统艺术学习就要求回到民间,通过口传身授师徒传授模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有所成,民间的传承不仅是专业技艺的延续,还包括综合知识、事业精神,甚至是生命情感真谛之润然和师徒伦理的维系。一旦重入高师体系,则互动过程主要以课程表来维系;且传与授之间的互动比较松弛,民间艺人所教与学生所学的过程势必会简约化,成果会抽离于传统脉络,效果尚待评估[1](216)。窃以为,高师教学理念需要多元化、教学体系也要综合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师徒口传心授与课程表教学结合起来,任何传统的接衍都有一定的传承策略使然。台湾自1991年起,“教育部”就委托国立艺术学院、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等单位,以承办艺师传艺的方式,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传艺计划。不久,文化建设委员会又制定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该计划以保存、传授技艺为主[1](206)。为了保证传统文化后继有人,韩国政府还特设奖学金,以资助那些有志于学习无形文化遗产的年轻人,这些人被称之为“传授奖学生”。在传授奖学生的选拔方面,《文化财保护法实施规则》有着更为详尽的规定。《规则》要求:传授奖学生必须是“从重要无形文化财的持有者或持有团那里接受了六个月以上的传授教育、且在该重要无形文化财的技能、技艺方面具有相当素质的人员”,或者“在与重要无形文化财相关领域工作经历超过一年以上者”。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传授奖学生一般学期五年,但已经获得传授教育证者除外[2]。高师师生不仅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描述、解释、记录和研究,还要以“局内人”的位置去生活、交流、参与,使民俗活动与学校校外艺术活动融合起来,因为民俗需要新生力量的有力传承,高师学生课外活动也需要得到真正的校外活动环境和资源,两者有着共同发展的契机。例如:经过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苗湖书会》负责人协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将吸纳阜阳师范学院音乐院校师生参与进来,利用书会培养新生曲艺力量。“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向不一,而任务一致。引导学生到民间剧团、社会演艺公司、民俗文化旅游基地进行训练实习,这也是很好的尝试,尽管在高师传承传统音乐过程中会有社会功能的嬗变。我们的文化没有差距,仅属差异之体现,文化多元化之内因要求我们继续扩大传统音乐系列课程的比重,搞好高师音乐课程改革工作,大力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与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的互动。在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拟订请颍上花鼓灯艺人来院进行讲演与传授,建立安徽花鼓灯艺术传承教学基地,使其能在高师这一链条中得到保障性的继承和发展。另外,关于皖北扁担戏遗产的继承,我们拟定组织音乐专业、美术专业和文学等专业学生,业余成立木偶剧团,有机综合其他民间艺术,整合地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三)高师音乐艺术学习并非为音乐专业所垄断,非专业学生也在公共艺术选修课享有学习音乐艺术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在第二章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其他还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艺术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③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也针对非艺术类专业进行了指导,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在公共传统音乐艺术课程里,应适当引导学生“跑题”到其他艺术领域,来认识综合文化中的音乐、世界范围内的中国音乐,整合地学习包括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等多元素的民间文化事象。笔者在《民间音乐艺术》公共艺术选修课上,曾聘请渔鼓艺人苗清臣、琴书艺人孟颖等民间艺术家来校讲、演,做到近距离接触、传习民间传统音乐。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龙山两个校区都开设了“黄梅戏演唱与欣赏”全校公共选修课,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曾指导教学,为高师学生专门开设艺术选修课,《黄梅戏欣赏与演唱》课程是该校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