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护理; 包扎法; 二次断脐护理; 脐炎
对于围产儿来说脐炎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指的是脐炎所出现的炎症反应的总称,一般情况下多是因为脐部护理不当或者是院内感染引起的[1]。在新生儿的断脐端侵入由厌氧菌主要组成的病原微生物,引起脐部出现炎性反应,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的发生,对于新生儿带来一定的生命安全威胁[2]。所以,针对新生儿应做好脐部护理,对新生儿脐炎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针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300例,分别采取脐带卷包扎脐部护理法、常规脐部护理法及二次断脐护理法进行脐部护理,对不同护理方式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进行对比,详细见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300例,所有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均高于8分,体重均高于250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新生儿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100例。甲组男56例,女44例;80例足月儿,20例早产儿。乙组男58例,女42例;82例足月儿,18例早产儿。丙组男55例,女45例;79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三组新生儿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脐带卷包扎脐部护理法 A组新生儿采用脐带卷包扎脐部护理法,此法又称为包扎法。新生儿出生后的24 h后,每天上午便可以洗澡,进行脐部护理。主要不采用对脐部进行消毒,使用镊子将脐部轻轻提起,使用棉签蘸取少量的安而碘,对新生儿脐部的血迹以及分泌物等进行擦拭[3]。在进行擦拭的过程中,应该以脐带的根部为中心进行螺旋式擦拭,逐渐向四周擦拭,切忌来回的乱擦,避免皮肤上的细菌进入新生儿的脐根部。消毒的范围包括脐带的残端、肚脐窝、脐带的周围直径5 cm以内的皮肤。在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对于脐带根部对于的消毒液进行清除,使脐部尽量处于干燥的状态。另外的消毒的过程中,应对脐部的状态进行观察,确定其是否存在红肿、脓性分泌物或潮湿等相关的脐炎症状。当消毒完毕后,应将长60 cm,宽10 cm的棉布条脐带卷拆开,于新生儿的脐部覆盖上消毒纱布,然后采用脐带卷于新生儿腹部饶一周,粘好。在缠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紧,也不可过松[4]。
1.2.2 常规脐部护理法 B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法。断脐,当新生儿出生后,采用5%聚维酮碘对其脐部肌肤进行消毒,采用气门芯对其脐带根部进行结扎,并于距离结扎部位大概1.0 cm的距离将脐带剪断,并将残留的血液挤尽,对于脐带断面采用5%碘伏进行消毒,采用无菌纱布对残端进行覆盖[5]。每次沐浴后采用5%碘伏对新生儿脐部的肌肤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为脐根、脐周以及残端,24 h后将脐部完全暴露[6]。
1.2.3 二次断脐护理法 C组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护理法。本组断脐方法同上组,只是每次沐浴后采用75%乙醇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消毒,24 h后将脐部皮肤完全暴露出来,48 h后按照新生儿的脐带干股程度对其进行二次断脐,需要注意的是气门芯一定要远离脐带根部的受压部位,在进行操作时,需要将牵引线上提,当其与腹壁呈30°左右的角时,以顺时针将脐带的残端减除,并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为其贴上脐贴,24 h后将脐部暴露出来[7]。
1.3 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其中分别包括护理人员、家属评价两种,在新生儿住院的期间由护理人员对其脐带、脐窝及其他脐周皮肤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出院后,由家属按照护理人员所指导的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情况进行检查及评价,并通过复诊或电话等方式告知,由本院人员进行整理后记录,从而进行综合的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对比三组新生儿采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效果。其中C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最短、出血情况最少,并且脐炎发生的例数也最低,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脐部属于病原菌微生物可以侵入的一个特殊的门户,另外脐带的残端、新生儿的血管之间是相通的,所以如果护理不够恰当的话,便较为容易出现局部感染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败血症,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据相关研究显示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便会有66.9%以上的存在脐部感染,脐部可以说是厌氧菌最好发生的一个部位。所以对于新生儿给予适当的脐部护理方法,可明显预防新生儿发生脐炎[8-10]。
本文研究显示,常规脐部护理方法脐部出血、脐炎的情况相对较多,因为其使用5%碘伏为新生儿进行消毒,虽然碘的杀菌效果较好,可对细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是其在保湿方面的效果也较强,对于脐部干燥有不利影响,较容易引起脐部出血,使新生儿发生初步感染[11-12]。二次断脐护理组中则只有1例新生儿出现脐炎,且是因家属护理不当所引起的,另外该组采用75%乙醇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消毒,乙醇较为容易挥发,利于脐部的干燥,同时结合二次断脐可有效缩短脐带的脱落时间,降低了脐部出血、脐炎的发生率。包扎法脐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包扎法脐炎高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脐带卷比较容易被裹进尿不湿里面,当其被尿不湿浸湿后,脐窝便会处于一个相对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对于细菌来说,较容易繁殖;其次采用包扎法对于脐带的脱落、干枯都不利,同时皮肤难以保持干燥通气较容易滋生厌氧菌,所以脐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最后采用包扎法,难以对新生儿脐部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一旦发生脐炎不能及时发现,另外在更换脐带方面也较为繁琐,不利于护理人员的操作[13]。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时,母体和胎儿之间供给营养及排泄的一个通道,当胎儿出生后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断脐,一般情况下24 h后胎儿脐带便会基本干枯,3~7 d后便会自然脱落[14]。当脐带脱落后会留下一个创面,较容易出现感染后发生脐炎,所以应针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仔细的护理。无论使用哪一种护理防方法,都应该使其脐部保持干燥与清洁。尤其应该及时为其更换尿布,避免对脐部造成污染。另外还应每日为新生儿洗澡,为其及时的更换贴身的衣物,有汗液或排泄物后也应及时进行衣物的更换。若脐部不慎被污染,则应立即采取消毒措施,进行护理。另外在护理时若发现脐炎症状,则在做好脐部护理的前提下,还应向医生报告,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5]。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二次断脐护理,可对新生儿的脐部状况有明显改善,另外还降低了脐带脱落的时间,减少了脐炎、脐部出血发生的记录,避免的脐部感染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玉华.康脐宝与传统新生儿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24-3525.
[2]蒋黎雯.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比较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7):127.
[3]孙文芳,陈军霞.健婴宝-胎毒清在我院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2):366-367.
[4]马力凤,戴红芳,瞿伟莉,等.中药敷脐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26):2410-2411.
[5]李琳燕.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J].当代医学,2013,15(18):123-124.
[6]海燕,耿庆红,郭瑞霞,等.不同消毒方式的新生儿脐部护理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646-647.
[7]瞿永凤,杨素芹.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230-1231.
[8]喻丹,粟红梅.早期家庭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24,135.
[9]谭小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3):560.
[10]郑瑞莺.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3-3355.
[11]吕桂英,杨美萍.新生儿脐带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9):133.
[12]王慧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285.
[13]张桂萍.青霉素粉剂治疗新生儿脐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0,8(12):45.
[14]吴小麦,范志红,罗建新,等.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72-173.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2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39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一条管状结构,是胎儿获取营养物质、氧气交换的重要通道,
其主要由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构成,在三条血管之间充满特殊的结缔组织,当新生儿出生离开母体后,该结缔组织失去水分,使脐自然脱落并愈合收缩形成脐部。脐部周围血管丰富,细菌容易滋生,如果脐部护理不恰当则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严重者可导致破伤风和败血症的发生。研究文献报道,有60%的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脐部感染引起,因此,脐部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要求我们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护理。
1脐带切断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脐带切断,如何选择合适的切断时间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关键内容。目前,存在早断脐带和晚断脐带两种观点。早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5-10秒或者1分钟内进行切断并结扎;晚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2分钟后,或者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切断并结扎[1]。
1.1早断脐带
早断脐观点认同者认为早断脐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它能明显减少新生儿出生后发生窒息[2]。也有文献报道,早断脐能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使新生儿发生的黄疸程度明显减轻,并起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作用[3]。
1.2晚断脐带
晚断脐观点认同者认为,推迟2分钟以上切断并结扎脐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4]。文献报道,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30秒后断脐,能明显增加新生儿血容量,与分娩的途径无关系。正常足月新生儿采取剖宫产时延迟1分钟后断脐可明显增加胎盘血液灌输,根据胎盘残余血量估算灌输血量可达23ml/Kg[5]。晚断脐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婴儿的铁营养状况,减少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6]。因此,晚断脐尤其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意义更加重要。研究也表明,靠近胎盘端切断脐带并将脐带内的血液回输到新生儿体内,也能显著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铁的存储,预防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7]。然而晚断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和红细胞增多症和血液粘度增高。
2切断脐带的常见方法
新生儿断脐并结扎的方法种类比较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棉线结扎脐带法、气门芯结扎法和脐带夹结扎法等,每种结扎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进行切断结扎前对脐根部周围进行严格消毒。与传统棉线结扎法相比,气门芯结扎法显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断脐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8]。脐带架主要优点有在使用过程中力量分配均匀,能有效阻断脐血流渗出。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脐带较粗或者胶质脐带,对水肿粗大脐带的断脐效果更明显优于气芯套扎法。目前市场还出现了一次性脐带夹紧切断器,它集合了夹、紧、切为一体,能明显缩短操作时间[9]。由于脐带夹和一次性脐带夹紧切断器价格比较贵,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另外也存在脐带脱落时间过长,脐带夹坠压新生儿脐周皮肤引起破损等问题[9]。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两种断脐方法结合进行,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单一方法存在的不足。不论采取哪种断脐方法,都要做好脐部的护理工作,防止发生感染。
3断脐后的护理
3.1断脐消毒方法
断脐消毒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消毒剂有2.5%碘酊、20%高锰酸钾溶液、75%酒精等。碘酊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常用于脐带断短的消毒,20秒后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进行消毒的同时能起到干燥收敛的作用,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碘酊。研究报道[10],在进行脐部消毒时候可联合使用3%的双氧水对脐部进行清洗,再使用消毒剂,这样有利于新生儿脐带干燥、减少渗血液,能预防新生儿肺部感染或者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3.2脐带残端的护理
脐带切断后必须对残断进行消毒护理,在断脐后至脐带自动脱落的这段期间容易发生残端感染,因此,必须加强脐带残端护理。目前比较常见的脐带残端护理方法主要有消毒后残端的暴露和包扎两种,包扎方法主要操作方法:对脐带残端进行彻底消毒后,使用医用无菌纱布对脐带残端进行覆盖,最后使用消毒过的绷带进行包扎,也可以使用防水敷贴进行固定包扎,或者使用护脐贴进行覆盖。使用包扎方法对残端进行护理,要注意保护脐带残端消毒后保持脐部干燥,一般可以使用95%酒精或者1%龙胆紫溶液进行脱水处理,主要目的是防止包扎脐带后脐部潮湿不透气容易产生新生儿脐炎[11]。近年来,WHO提出对脐带残端护理可以不用包扎方法处理,只要保证脐带及脐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直到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即可。新生儿脐带切断后进行暴露,能够促进脐带断裂处充分与空气接触,扩大蒸发面积,加快脐带组织水分蒸发,保证充分的干燥,促进切口快速结痂,同时提高结痂的硬化速度,减少医疗资源和治疗费用,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文献报道[12-15],新生儿切断脐带后残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的处理方法未能增加脐带干燥的速度和脱落时间,也未增加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3.3二次剪脐
二次剪脐是指对脐带残端进行再次修整,主要操作方法:使用消毒后的手术外科剪刀尖部从不同的方向沿着脐带根部进行剪切,在剪切过程中注意避免伤及脐部周围皮肤,将脐带残留的组织完全剪掉,避免残留物质发生变质,局部渗出潮湿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而感染[16]。 二次剪脐时应严格按规范小心操作,切勿一刀平剪,结扎下方有血肿时应连同血肿剪掉并将血块清除干净。二次剪脐的时间应根据脐带的粗细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时间,剪切脐带时脐带切勿过干、过湿。日前,学者对是否应行二次剪脐尚存在争议。支持者的主要观点是二次剪脐能够较充分的去除脐部血液残留,将脐基底部更好地暴露在空气中,利于脐带干燥,从而加速脐带脱落,预防感染[17]。同时,二次剪脐是对首次处理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弥补脐部首次结扎位置过高等问题。不支持者认为二次剪脐与所提倡的“保持脐带及其周围清洁干燥直到脱落”原则相违背,二次剪脐增加了护理成本时间选择和技巧不易掌握,剪脐时可能造成新生儿脐部损伤,甚至伤及肠道和腹腔脏器[18]。
4加强宣教
大多数产妇出院时新生儿脐带尚未脱落,而出院后护理不当是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纠正其不当的脐部护理方法很有必要。新生儿出生之后,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如何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与清洁,鼓励其积极参与新生儿脐部护理过程[19]。护理人员应重点宣教脐部护理的关键点,提醒产妇及其家属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脐带圈包扎,避免被纸尿裤遮盖,避免大小便污染脐部。指导产妇及家属采用正确的脐部消毒方法,嘱其消毒时切忌将污染的棉签再用到创而处,教会产妇及家属判断脐部异常,每次消毒前先暴露脐部创而,评估创而有无红肿、渗出物、异味,发生异常时应即刻就医[20]。
5小结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经验的积累与交流逐步增加,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理论不断发展,并用于实践当中,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将有更大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脐部护理,这将为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春利,贺艳丽,杨荣.自制脐带帽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9):3523-3525.
[2]艾暖蛟.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46-1148.
[3]陈涛,张丽珊,金星明,等.小同延迟断脐时间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J].中国儿贵保健杂志,2009, 17(4):404-407.
[4]史晓梁,陈雅飞,凌勇,等.剖宫产延迟断脐新生儿获得胎盘血液灌输的相关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15(9):699-700.
[5]Mcrccr JS, Vohr BR, McGrath MM, et a1. Dclaycd cord clamping in very prctcrm infant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vcntricular hcmor-rhagc and late onset sepsis:a randomized, c;ontrollcd trial [J].Pedi-atrics,2006, 117(4):1235-1242.
[6]Andcrsson,Hcllstrom-Wcstas L, Andcrsson D, et a1.Effcct of delayed versus early umbilical cord clamping on neonatal outcomes and iron status at 4 months:a randomised c;mrtrollcd trial [J]. BMJ, 2011, 343:7157.
[7]任成娥.坐式分娩法断脐时机与新生儿获得性胎盘与新生儿液灌输的相关性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句刊),2012, 22(10):3692.
[8]赵香枝,尹保民,邹俊婷.断脐时间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5):2086-2087.
[9]林振喜.两种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6, 22 (15) : 2307-2308.
[10]胡新瑞,梁素惠.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的临床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 18(3):307-309.
[11]黄益新.气门芯套扎断脐与脐带夫断脐在新生儿脐带处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 19 (2):179.
[12]徐建平,叶佩芬.脐带夫紧切断器与脐带夫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28 (16) : 86.
[13]岑莉,李明先.新生)L脐带结扎力一式及修剪技巧的优越性[J].齐鲁护理杂志,2010, 16(21):41.
[14]王俊青.新生儿脐带双点位l+.痕气门芯结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 19 (2J :46-47.
[15]徐慧兰,玛海英,罗雁雁,等.新生儿脐部残端二次剪切最佳时间选择与操作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2):204-205.
[16]叶明.月齐带夫和气门芯双重结扎并离断新生)L脐带的效果[J]. 护理杂志,2011. 28(5): 74-75.
[17]杨晓慧.两种脐带结扎法的效果比较[J]. 吉林医学,2012, 33 (11):2430-2431.
[18 ]廖玲,李慧龄,杨小芝,等.高锰酸钾外用片用于新生儿脐带断端消毒的临床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6): 572-573.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3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二次剪脐;明胶海绵;残端;脐周;脐部感染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婴儿脐部感染和出血,自然脱落时间长或脐部渗出液体多,有异味,给新生儿家长造成困扰,增加精神负担[1]。二次剪脐又称脐带残端切除术,即在新生儿出生后36~48h左右,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将已基本干枯的脐带平根部剪断,从而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脐带感染及脱落时的出血几率及脐炎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我院600例新生儿采用不同的脐部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二次剪脐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处理新生儿脐带残端,指导产妇及家属出院后正确进行脐部护理,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至12月我院出生的母婴同室新生儿600例,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母亲均无宫内感染。依据住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0例。三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A组:新生脐带自然脱落。
(2)根据文献婴儿二次剪脐应在出生后36~48h左右最佳[2],故将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组依时间分别分为出生后、36h(B1组)、48h(B2组)三组。
1.2 方法
1.2.1 传统断脐方法 胎儿出生后1~2min,用75%酒精消毒脐消毒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排除脐疝情况,采用自行改良经过严格灭菌处理的气门芯胶圈,在距脐轮0.1cm处结扎脐带,距结扎远端1cm处断脐,挤出残余血液,用75%酒精消毒脐带断面,待脐带断面干燥后,以无菌纱布包盖好,再用脐带布包扎。
1.2.2 二次剪脐方法 评估脐带残端干燥程度,如残端胶质皱缩、瘪陷、变细或干燥,色泽为深灰色或浅棕色,即可再无菌技术操作。晨间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至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用有齿镊夹住脐带残端,然后用无菌手术剪刀沿脐根部气门芯上方处剪去脐带残端,注意不要损伤脐轮周围皮肤。用75%酒精再次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有渗血者敷以明胶海绵,胎毒清愈脐贴覆盖脐部。观察新生儿二次剪脐后24h内脐部创面有无渗血,每天观察脐部有无分泌物及创面干燥愈合情况。
1.2.3 护理方法 每日行常规护理。沐浴后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防止厌氧菌感染,再用75%乙醇清洁脐带残端与脐周皮肤。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与清洁。
1.2.4 评价方法 观察三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感染情况(脐轮与周围皮肤有红肿、渗液、异味);脐部出血及渗血;脐部愈合时间(脐部干燥,无渗液、异味,脐收缩至脐轮以内)。
1.2.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比较
新生儿二次剪脐护理方式(B1、B2组)与A组比较,脐带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均缩短(p
2.2 传统断脐法让脐带自然脱落,细心护理。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后形成创面,有不同程度渗血或渗出。出生后第5天统计脐带渗血情况,A、B1、B2组分别发生26例、5例、4例,(渗血发生率分别为13%、2.5%、2%);脐带分泌物渗出情况,A、B1、B2组分别发生40例、9例、7例,(渗出率分别为20%、24.55%、3.5%)。A组脐带渗血渗出发生率较各组均高(P
2.3 三组新生儿出生后第5天脐带感染情况比较
传统断脐法发生感染21例(发生率为10.5%)。脐带残端二次剪脐组(B1、B2组)分别发生2例,1例(发生率分别为1.0%,0.5%)。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各组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断脐法组。其中B1、B2组感染率最低(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随二次剪脐时间延长,感染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为减少感染率,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时间最佳为36~48h。见表2。
3 讨论
3.1 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的意义
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法通过人为干预有如下优点:(1)脐周愈合早,利于在医院内完成专业护理,减少出院后人为护理不当导致的脐部感染机会。(2)脐带残端脱落早,减少并发症。传统脐带自然脱落护理方法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较二次剪脐法长。B组采用二次剪脐法,较A组明显缩短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减少新生儿脐部炎性分泌物的产生。(3)减少脐带残端在自然坏死、脱落过程中产生的炎性分泌物,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的感染。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0%~87.5%,而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死亡率达18.06%[3]。
3.2 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最佳时机选择 有资料表明24h组新生儿因剪脐时间稍早,脐带未干燥,血管未完全闭合,胶质含水分多,脐带潮湿,剪脐后残端易发生渗血、渗液。72h组因剪脐时间较晚,脐带过干、过硬,增加剪脐难度,易发生坏死组织残留,且残留脐带坏死、脱落需要一定过程,故第5天仍有分泌物的情况较多,产妇出院后因缺乏脐部护理知识,未能进行脐部护理,致脐部残留分泌物,增加了感染机会。[4]因此,本试验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时机为产后36~48h左右,其脐带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短,脐部感染率低,脐部出血及渗血少。但特殊情况如脐带本身粗大或水肿者,因创面过大、残端未干枯或结扎紧度不够、脐血管未闭合等因素影响,容易出血,应将二次剪脐时间适当延后。
3.3 研究中未评估剪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潜在危险因素,如剪脐操作护理人员操作熟练水平不一,脐部发育不良等因素造成残留或损伤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国内护理同仁也在二次剪脐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兰晓娥等[5]提出根据脐带残端胶质的性状判断剪脐的最佳时机,剪脐出血率明显降低。此外,国内护理同仁在肯定二次剪脐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探索了断脐器械的改进。复旦大学顾春怡等[6]报道了一次性脐带剪断器SCC23应用于新生儿断脐,取代了传统的多步骤操作,较传统方法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操作繁琐、脐残端渗血、脐周感染等问题,是一种安全而实用的方法。
4 结论
新生儿脐带处理原则为止血可靠,防止感染,促进脐残端及早脱落[7]。传统气门芯摘脐留有脐带残端0.5cm,残端自然脱落时间为5~15d,甚至更长,残端在机化过程中有胶质渗出,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而发生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8]。采用二次剪脐法,则不需等待自然脱落,通过人为干扰脐带坏死脱落过程,从而缩短脐带愈合时间,减少脐带在液化脱落时分泌物的刺激和细菌繁殖的机会,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出血及脐炎的发生率。
本研究通过对600例新生儿应用二次剪脐法的临床观察,与传统剪脐法相比,在降低脐部出血和脐炎发生率及缩短脐部平均愈合时间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用二次剪脐法能明显降低新生儿脐炎和脐部出血,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对提高产科的医护质量和新生儿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也有积极的防范作用,是产科中较理想的脐带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党利梅.两种新生儿脐带残端护理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医学,2011,2,6(6):208-209
[2]张翠琼,王冬梅,孙伟等.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最佳时机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9,16(6A): 54-55.
[3]许同梅,倪月.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1):2969-2970
[4]叶晓辉,冉琼,崔茜.新生儿二次剪脐法的临床护理分析[J].西南军医,2012,3(14):366-367
[5]兰晓娥,洪惠珠,姚美蓉,等.新生儿二次剪脐四步骤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 36-37.
[6]顾春怡,张铮.脐带剪断器 SCC23 应用于新生儿断脐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 1672-7088.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新生儿;二次断脐;脐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13-01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人侵的特殊门户,极容易发生局部感染,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和出血。二次断脐有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脱落时间的作用。我科对正常新生儿实施二次断脐,防止脐部感染,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对2011年8月~2012年2月出生的187例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187例,不包括转科和转院的新生儿。
1.2 时间:新生儿出生后,胎儿出生后1~2分钟应用气门芯在平脐轮处结扎,距结扎远端0.5 cm处断脐,挤除残血,再用5%碘酊消毒断面,以无菌纱布覆盖,并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的新生儿护脐带包扎,出院当日新生儿体格检查无异常,在晨间沐浴后,行二次断脐。
1.3 方法:新生儿出生72小时以上,于哺乳后1 h进行,操作室室温调节至28℃。在晨间沐浴后,用0.5%碘伏棉签消毒脐部二次,左手拿无菌有齿镊提起脐带残端,暴露脐根及周围,右手持无菌组织剪(剪刀头部有一月牙形缺口),剪刀与新生儿脐部皮肤角度呈15°~3°夹角,沿脐根部从不同方向环形剪除残端脐带,保持创面平整,减少脐带组织残留。然后用0.5%碘伏消毒创面及创面边缘的皮肤,直径5cm,再用一次性愈脐贴包扎脐部,如创面有少量渗血,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如出血较多可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二次断脐时有渗血或出血的新生儿,要3分钟、60分钟,90分钟,2小时仔细观察脐部渗血情况,并常规告知家属和产妇,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避免新生儿大声哭闹。如发现有渗血及时处理。新生儿每日沐浴后用0.5%碘伏清洁脐带残端及脐周皮肤,更换愈脐贴,连续3天,注意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2 结果
对187例新生儿二次断脐进行观察。家属对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效果满意率100.00%,无一例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交叉感染和意外损伤等并发症。99.33%的新生儿2次断脐后5天~7天脐部创面完全愈合,效果佳。0.66%的新生儿脐带创面愈合延长至第10天愈合。有约8%的婴儿有哭闹现象,随着护理人员的细心呵护,哭闹很快停止。0.5%的新生儿二次断脐后有极少量出血,只需用无菌吸收性明胶海绵和愈脐贴加压缠绕于腹部即可止血。新生儿二次断脐前对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及健康宣教,制订操作规范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保障新生儿二次断脐效果的重要措施。
3 讨论
3.1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气门芯结扎脐带,用一次性脐带卷包扎脐部,次日晨间沐浴后,解除脐带卷,使其暴露自然干燥,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此时脐部残端较干燥,剪除残端不易出血,若过早剪去脐部残端,由于脐部残端暴露时间过短,还未干燥,剪除时易出血。因此出生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效果最佳。
3.2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用气门芯结扎,若未进行二次断脐,脐带残端不易脱落,往往造成出院后由于脐部消毒处理不当而引起脐部感染,渗液,渗血。造成家属担心,沐浴时也不方便。二次剪脐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等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3.3 二次断脐时严格无菌操作,无菌镊及组织剪应每人一份,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擦干,高压消毒备用,
防止交叉感染。
3.4 对住院新生儿观察和出院新生儿的随访发现,二次断脐后脐孔恢复良好、美观,无1例发生继发感染,家长满意率100%。
4 小结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部位,脐带断面又是一个创面,是细菌入侵的门户,若脐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脐部感染。通过正确评估脐残端的性状、干湿度、颜色的变化,适时二次修剪脐残端,在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操作方法安全,简便易行,效果满意,使围产儿保健工作得以提高,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总之,二次断脐推广应用需遵循知情同意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制订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考核,是保障二次断脐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也有积极的防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海泉,韩全乡,姜祖光.新生儿皮肤医院感染渊查分析EJ3.中外健康文摘,2007,4(7):878-879
[2] 颜芳.新法剪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55
[3] 王华英,胡婉珍,李乐华,等.新生儿剪脐时机的临床观察EJ3.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23-525
[4] 郑小莉,熊仕富.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的I临床应用EJ3.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86
[5] 张宏玉,蒙莉萍,谢春丽,等.临床脐带护理方式现状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75.277
[6] 刘雪梅,袁秋云.新生儿一次断脐162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8(3)
[7] 沈惠琴,马桂芹,齐玲.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12-513
[8] 林泽.围产儿厌氧菌感染.新生儿杂志,1990,5(5):231
[9] 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1988:354-355
[10] 王慕荻.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11] 李海秀.新生儿脐炎合并败血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3):275-276
[12]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
[13] 王兰华.新生儿剪脐时机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23
[14] 朱新群,贾殿举,马楠.妇产科感染基础与临床E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4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5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出血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知情同意的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剪脐组50例,新生儿出生48小时后,根据脐带干燥情况,进行二次剪脐;对照组80例,按照常规脐部护理等待脐部残端自然脱落。对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出血及感染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新生儿二次剪脐后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剪脐后未发生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新生儿二次剪脐掌握好时机,加强日常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脐带残端脱落,减少脐部出血及感染。
【关键词】二次剪脐;新生儿;出血;感染
新生儿脐带有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周围有胶质样的高蛋白组织,营养丰富,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细菌极易繁殖,发生局部感染。因此,若新生儿脐带处理不当,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87.5%[1],并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关键环节,脐部护理不当会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出血、自然脱脐时间延长或脐部渗出液体多,有异味,给新生儿家长造成困扰,增加精神负担。我院产科于2010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二次剪脐,取得了良好后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本科住院分娩的13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剪脐组5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为足月新生儿,出生时无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新生儿吃奶好,母亲无孕产期合并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新生儿二次剪脐由专人负责和观察,并进行详细记录。
1.2 方法 剪脐组50例,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左右,仔细观察脐部情况,剪脐时机以局部干燥、呈黄褐色并混有斑点状干枯黑点、质地柔软为标准。用物为无菌组织剪1把,无菌止血钳2把,一次性手术手套2付、明胶海绵、含有效碘5g/l碘伏棉球、75%酒精棉球、2%过氧化氢、棉签、护脐带1个,均需严密消毒备用。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左右,脐部干燥,选择新生儿哺乳、熟睡后进行二次剪脐。首先用2%过氧化氢消毒两次,,再用干棉签蘸干脐部,戴无菌手套,用止血钳夹住脐带残端向上拉起,暴露脐根及脐周皱折,含有效碘5g/l的碘伏棉球、75%酒精棉球消毒脐带残端至脐根部及周围皮肤,检查脐带及脐周无异常,右手用组织剪沿脐根部从不同方向环形剪除残留脐带,保持创面平整,减少脐带组织残留,再用碘伏棉球消毒脐部断面2-3秒,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明胶海绵压迫5-10秒,护脐带包扎脐部。二次剪脐后需严密观察脐部有无渗出,有渗血或出血的新生儿要30分钟、2小时分别查看2-3次。对照组80例,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断脐处理,按照常规脐部护理等待脐部残端自然脱落。
1.3 观察两组脐部脱落及愈合时间,有无感染及出血;脐部愈合标准:局部干燥、无红肿、无异味,残端为上皮覆盖。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输入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两组脐部愈合情况脱落后效果对照,见表1。
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脱落时间为(2.5±0.61)d,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3 讨论
3.1 通过对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效果观察,愈合的效果比传统护理方法显著,可看出以往的脐带残留自然脱落时间长,如因护理不当而造成脐带感染住院治疗,愈合时间会更长,往往造成医疗纠纷。采取二次剪脐,人为干扰以缩短脐带愈合时间,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受到患者欢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2 通过二次剪脐,可使脐部残端处血循环阻断,减少了出血。而愈合后使分泌物减少,不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明显减少了脐部感染的发生,也缩短了断面愈合时间,降低了脐部发炎的机会。二次剪脐后方便了家属的日常护理,也消除了家属的害怕心理,使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降低。
3.3 二次剪脐必须掌握好剪脐时机,才能使脐部脱落时间缩短,降低细菌感染机会。脐带愈合过程分为潮湿期、干燥期及过干期[3],剪脐时机应在干燥期,脐带局部干燥、呈黄褐色并混有斑点状干枯黑点、质地柔软时为最佳时机;脐带潮湿剪脐出血率高、易感染和影响脐部愈合;脐带过干剪脐难度大、出血率高、易感染、脐部愈合时间延长。如脐带软、粗,呈灰白色,应注意延长修剪脐带的时间,待干枯后再剪,以免出血[4]。
3.4 应教会家属和产妇脐部日常护理,如75%酒精消毒脐部及时换尿布,尿布不应遮盖脐部,避免尿液浸湿脐部。减少哭闹,可促断面愈合。
总之,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僵化,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天才能完全愈合,本院产科在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后进行二次剪脐,人为干扰脐带脱落过程,缩短了脐带脱落、愈合时间,减少了新生儿脐炎的发生。新生儿二次剪脐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受产妇及家属欢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萍,楼华英. 新生儿二次剪脐带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6(6):613.
[2] 周蓉,刘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9(6):89.
[3] 朱家贵,张俏玲,陈少丽.选择适当时机为新生儿再次剪脐并用脐粉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4):340-341.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脐带;新生儿;双气门芯;脐带干燥;脐带脱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9-01
新生儿出生后从断脐至脐带脱落前后,脐带断面是一个开放性创面,容易被细菌侵入繁殖造成脐部感染[1],因此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新生儿脐带一般3-7天脱落,怎样结扎脐带能使脐带早日脱落,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这是我们助产人员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保证新生儿健康的必需要求.我科对常规的气门芯双套环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延长了脐带的结扎长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11至2012-12出生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新生儿产母均无严重产科并发症,年龄22-35岁,平均27岁;胎龄37-41周,平均38+3周;新生儿体重2300克-4350克.两组新生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新生儿的操作均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用一把套有两个气门芯的止血钳夹在距脐根部约10厘米处,在止血钳外断脐,牵拉第一个气门芯至脐根部,距脐根部约0.5厘米,再牵拉第二个气门芯至距脐根部1厘米的脐带处,在该气门芯外侧断脐,消毒后包裹脐部护理带,8小时后撤掉护理带,每日对脐带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新生儿同样用套有两个气门芯的止血钳夹住脐带,断脐后牵拉第一个气门芯至脐根部,距脐根部约0.5厘米,再牵拉第二个气门芯至距脐根部约3.0厘米的脐带处,断脐后用脐带护理带包裹,8小时后撤掉,同样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脐带愈合情况,记录脐带干枯和脐带脱落时间,填入设定好的表格.
2 结果 见表1
两组资料经过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脐带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新生儿在脐带干燥时间和脐带脱落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残脐是一个开放性创口,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感染.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华通氏胶[3],比较湿润,细菌繁殖机会比较多,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在对照组的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第二个气门芯距脐根部仅1.0厘米,脐带残端的一些渗出物结痂以后,很容易贴紧脐窝,使脐根部脐带无空气流通,不易干燥,容易滋生细菌,而且脐带的一些腐生物[2]也不易干燥,直接影响脐带的脱落.观察组的新生儿在脐带结扎中,第二个气门芯距脐根部3.0厘米,可以将整个脐带暴露与空气中,即使脐带干燥萎缩后也不会紧贴脐窝,使脐窝保持干燥,脐带干燥早,脐带的腐生物也容易干燥消失,这都有利于脐带的脱落,促进脐带的早日愈合,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护理.通过本研究,呼吁脐带结扎的长度应引起护理同行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聪,程慧,侯明良,刘凤琴 新生儿脐部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 ChineseJoumal of Disuifection,2011:28(1)52
[2] 李阳,黄群,何红燕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A] 护理学报,2008,7,15(7):18
[3]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