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1

关键词:传统;现代;非遗;装饰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是被收录进各级非遗名录,对非遗项目只起到了调查和记录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使得很多非遗项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如何利用新时期的创新创意设计,将非遗融入现代装饰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热门话题。

1现代装饰艺术中的非遗装饰元素以及文化内涵

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传统手工技艺因其形式多样、具有实际载体、技艺性强、花纹特色明显等多个特点,能与现代装饰艺术很好的融合,强有力的烘托产品内在艺术特色,使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取瓯塑、黄杨木雕、苍南夹缬、细纹刻纸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根据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层次,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并对这三个层级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延伸拓展。

第一层级:技艺搬迁。所谓技艺搬迁即指将传统手工技艺原封不动或者简单整合,将其完整搬迁到现象产品装饰艺术中,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产品的第一层级结合。这一层级结合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利用原技艺特点,改变其基材、表面形式等方法,实现技艺搬迁。在此基础之上,产品设计者结合瓯塑特点,利用瓯塑油泥自身特性,将图案缩小,将其制作在眼镜架上。设计者可以利用镜架本身镜腿宽度以及金色斜线的位置,在斜线上制作出金色花瓣的感觉,为镜架增添几分优雅,使镜架更具文化底蕴。类似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中,如将小面积瓯绣作品、细纹刻纸作品等,采取简单结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打破传统非遗作品宣传方式,使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主动了解、认识并接纳非遗文化。

第二层级:加工技巧。传统手工技艺加工自成一体,加工特色明显,产品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有些有特色的手工技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缩小加工面积、减少加工复杂程度、变化加工形式等,甚至可以将这些不太复杂的手工技艺交由消费者进行判断、选择,根据消费者意愿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使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产品设计有机结合。第二层级主要在第一层级基础上,通过对手工技艺加工技巧的分析,将这些非遗手工技艺加以转化,将其移植到现代产品装饰设计中,或者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体现消费者个性需求,在装饰设计中添加传统手工技艺。

(1)仿黄杨木雕工艺。温州黄杨木雕,作品内容贴近社会,作品造型生动,其刻画的人、物神形兼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黄杨木雕刀法细腻,图案清晰、生动,现代产品设计中,吸收黄杨木雕的加工特点,将其和先进的精雕机相结合,将黄杨木雕这项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产品装饰中。利用雕刻机仿黄杨木雕技艺特点的眼镜产品。

(2)仿细纹刻纸工艺。温州细纹刻纸刀法精妙绝伦,图案线条细若游丝,工整细腻,纤而不繁,手法高超者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若游丝,经过这些刀具打造的经纬格子线,手工技艺者能随心所欲地刻画装饰图案、纹样。眼镜镜腿表面的花纹可以采用镭射加工,能在镜腿金属饰片表面形成很好的一层细致花纹,并且花纹大小不受限制,花纹复杂程度由设计者决定,能很大程度提高本款眼镜档次。同时眼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对这款眼镜特色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这款眼镜的文化内涵,了解温州细纹刻纸手工技艺的特色,增强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加深消费者对这款眼镜的喜爱程度。

(3)仿苍南夹缬。温州苍南夹缬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苍南夹缬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苍南当地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本地民众婚嫁均会选用当地夹缬技术制作相应织物。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层级:提炼升华。经过技艺搬迁和加工技巧沿用,非遗手工技艺能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之下,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在各类工业产品中加以体现,从而使工业产品和非遗更好的结合,也在工业产品中体现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要将流传至今的非遗手工技艺中的图案、花纹、加工特点、工艺特点等各种内容加以综合,[2]并将其进行提炼和提升,用现代工艺手法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得以体现。非遗手工技艺中,很多图案、花纹、颜色、工艺特点等,都和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以及风俗相结合,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在内,如瓯绣、瓯塑、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多种手工技艺,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制作细腻,图案清晰,颜色鲜艳生动,层次感强,作品效果突出,制作精美。在此基础之上,很多工业产品也吸取这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点,结合现代工业设备,将这些优美的图案、花纹提炼升华,结合产品本身尺寸、造型基础等加以应用。

2总结

温州当地非遗手工技艺有着很强地方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手工技艺很多都展现了南方手工艺人精妙的技艺和细腻的装饰风格。[3]这些细致、烦琐的装饰花纹和图案,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通过简单搬迁、加工技艺搬迁和提炼升华等方式,将温州当地的非遗手工技艺成功转化到现代工业产品中,使这些非遗手工技艺能通过现代产品得到更好的体现,也使非遗手工技艺的精髓在现代产品上得到传承。以非遗为基础,通过现代加工手法设计、生产的现代产品,能使消费者在了解温州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好的认识、接纳、传承和推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认识温州、了解温州。[4]参考文献:

[1] 汪颖.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2(06):6871.

[2] 宗伟刚,段晓昀.黎平侗族童帽装饰艺术研究[J].装饰,2013(03):8486.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2

关键词: 各级非遗名录 优秀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探索

有着八千年跨湖桥文化的萧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经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大胆探索,积极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同时建立了非遗传承人各级保护名录体系,还有非遗展示馆、博物馆、教育传承基地也在相继展开。

如何使这些非遗优秀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开发利用,使我区的非遗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利用,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一、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究竟知多少

从2004年5月到2008年5月,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普查领导工作小组,经过对全区22个镇乡,4个街道,一个农场的深入普查,普查前后历时五年,举办普查人员培训班30多次,请来省、市有关专家多次进行讲课。按照民间文化资源普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方针,经区级非遗专家认真研究考证评审,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已有二项国家级、十一项省级、十三项市级、34项区级共60项优秀非遗项目。列表如下(略):

二、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的特点和现状

从这次较大规模较大范围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情况看,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流传在楼塔的民间丝竹乐《细十番》,据查始于唐代,由江南“十番鼓”变析而来。《南宋官窑》始于宋代王朝南迁建都临安(即今杭州)而专设的宫庭瓷窑,有中国瓷器明珠之称。

2、种类较多,涵盖面较广。一是地方音乐和曲艺,主要有楼塔的民间丝竹乐《细十番》;有流传于萧山东片地区《莲花落》。二是民间风土习俗如《新塘赛龙舟》等。三是为庆祝节日人们自发组织的临浦镇的《横山傅龙马灯会》、河上镇的《河上板龙》等灯会舞蹈。四是民间手工艺制作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像逼真的《河上红石雕》;有古色古香之特色的《木纹拼嵌画》;还有绣工精美、构图新颖的《萧山花边》等民间工艺制品。

3、影响深远,多种民间文化艺术享誉全国。在民间表演艺术代表中,民间戏剧《萧山绍剧》和民间曲艺《莲花落》,翁仁康的莲花落《说也说不清楚》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莲花落《一只邮包》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纪念奖,曲艺表演艺术家翁仁康无疑是萧山民间文化的品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从萧山区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共识还未能有效形成,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各项组织政策扶持措施不能有效保证,表现在专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少,保护专项资金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没有得到合理建设。

2、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严重缺乏。由于缺乏专项资金,很多该深入的工作只能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建设有待稳定和加强。从目前情况看,镇乡一级队伍不够稳定,文字功底也普遍较差。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结构老化,已呈现断层趋势。如民间杂技《翻九楼》其特点是高、惊、险,由于没有充分的安全措施保障,至今没有年轻人敢涉足。

四、对构建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探索

萧山区历史悠久,流传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何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当前我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42号文件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的设立和队伍的加强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已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向法规化和政策化。

1、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行政机构。目前萧山区没有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非遗干部都是文化馆兼职的。

2、建立完整的从上到下的非遗工作队伍体系,有利于长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

3、建立非遗专家委员会,有利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审、研究工作。

4、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展演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要求,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展示或展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的平台,达到宣传、保护、利用的目的。

5、建立宣传团队,负责及时向社会媒体公开宣传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进程,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针政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培训、研究、出版等。

6、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宣传平台。利用萧山文化网负责向社会宣传和介绍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动态。

7、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管理。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软件”的研发成功,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今后将接受文化部统一管理。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在这里投票选出了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海南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简称黎锦技艺)顺利入选。这无疑是给中国国庆节一份最好的礼物。

10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批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技艺真正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天恰逢中秋佳节。

黎锦申遗成功了!

黎锦申遗成功标志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成为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黎锦从此开始走向世界。这是海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笔者作为申报工作专家组的成员也感到由衷的高兴,一年多来,为申报工作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终于获得了最令人满意的回报!

黎锦申遗成功了!成功之后怎么做?今后应当如何保护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一,应当深刻认识黎锦技艺的历史文化价值。手工纺织是人类的一项古老的技艺,一部人类历史,就伴随着一部纺织史。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都培育出了、总结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技艺,这里面就包括黎锦技艺。由于黎锦技艺所具备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联合国评审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居住在中国海南的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包括他们的纺、染、织、绣技艺,特别是染、单面织和双面绣技艺,源远流长,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当前仍然在黎族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黎族纺织品以一种独有的,堪称楷模的方式为中国棉纺织传统,同时为世界手工技艺遗产作出重要贡献。”所以,黎锦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理所当然的、当之无愧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进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这些传统的技艺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威胁。如果我们不紧急加以保护的话,那么,有许多技艺就会迅速消失,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警惕的。

第二,应当重新评价黎锦技艺的历史文化地位。黎锦技艺申报成功以后,它就不再是仅仅属于黎族的文化遗产,也不是仅仅属于海南的文化遗产,它现在已经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根据联合国的规定,黎锦技艺申遗成功以后,档案将永久保存在联合国,它已经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因此,我们今天保护黎锦技艺成果,就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传承黎锦技艺,就是传承全人类、全世界的文明成果。我们必需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黎锦技艺的历史文化地位,来建立黎锦技艺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应当充分估计黎锦技艺申遗成功的现实意义。对海南来说,黎锦技艺是黎族人民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是黎族130万人民对海南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这项贡献,对海南今后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黎锦技艺申遗成功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着手点,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杠杆;将成为让海南走向世界的宽阔通道,让世界了解海南的明亮视窗;将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旗帜,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所以黎锦技艺申遗成功,将会成为海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将会为海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应当高度重视黎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保护工作完成了,其实保护和传承黎锦技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今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在递交给联合国的黎锦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表中,中国政府就已经承诺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保护和培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政府和社区多渠道筹资改善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生活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2)建立纺染原料植物生产基地。种植棉花300亩,麻200亩,蓝靛植物200亩,其它染色植物2000株,使该项目的传承得到原始材料的保障。

(3)设立研究黎锦技艺的专门机构和展览场所。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达到对该技艺保护、传承、教育和普及的目的。

(4)制定并颁布相关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部分自治县可先行制定并颁布本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条例;用法律手段保护该技艺的传承。

(5)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及数据库,为该项技艺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通过普查和专题调查,用文字、录音、照相、摄像等多种手段,全面记录该技艺及其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同时进行抢救性实物收集,科学分类整理,立档管理,建成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关网站。

(6)在遵循黎锦文化传统和保持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生产适应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促进黎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通过系统的培训和传习,使相关社区成员较全面、熟练地掌握具有当地特点的黎锦技艺,建成第一批该技艺传承村,使该项技艺得以全面恢复。

(8)出版大型图书《黎锦技艺》。该书内容包括该技艺历史、工艺流程、代表性传承人、黎锦图案民族学释义等 ,是一部关于该技艺的百科全书。

(9)举行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包括联合国专家在内的100名专家参加会议。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4

关键词:全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然而现在全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人的娱乐、消费乃至生活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加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而且面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受众越来越少的问题。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有效利用全媒体促进非遗文化的良性发展,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是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生动展现了民族的风俗特色。作为历史的产物、时代的足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一)非遗对人类社会发展学有重大研究价值

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留下的所有有形或者无形的文化都是一种财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让人更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从一代又一代的绵延传承中看到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看到最真实的历史,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过程。

(二)非遗有助于维护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

地理特征孕育了人类不同的文化特征,而多种多样的文化性格展示了世界不同的精神文明。比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倡导“消费文化”,喜欢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国人有“居安思危”的习惯,更偏向于储蓄以应对未知的风险。再例如,有的人信仰耶稣,有的人信仰佛教;德国人理性,法国人浪漫。我们通过不同的文化和习惯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传承了这种文化的独特,并将它展示出来。中国的京剧、刺绣、年画、剪纸等大量文化活动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传承的样子,也让我们有了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非遗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体现着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传统的尊重,是对现代外来文化横行的时代中对自主形态意识的保护,是一种民族高度自我认同感。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国学教育,大型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正是一档考验对中国古诗词的了解程度的综艺节目,一经播出立刻点燃大众对古诗词的热爱。这种种举措正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肯定和保护,唤醒民族自豪感,以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

(四)非遗有助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国家软实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可以展示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更可以传播丰富的内涵和人文底蕴,增强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一系列跟中国元素有关的事件大秀荧幕,包括《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取自于中国文化的电影,还有众多明星穿着中国风的礼服参加盛会,连各种节日和习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肯定。

二、全媒体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独特的优势,互动性强、传播快捷、信息量大、自主性强等诸多优点使得现代人时刻都可以用手机、平板等互联网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和输出,且拥有数量庞大的受众。而传统媒体,譬如电视、纸媒等则拥有更好的品牌优势和较高的权威性。

在新媒体已经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媒体时代,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用户完全可以凭借兴趣和爱好定制自己的喜好并获得推送。这种“自媒体”时代使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诸多方式,实现跨时空、跨地域传播,从而打破之前单一的大众传播模式,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带来了全新的扩展。

三、全媒体时代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策略

全媒体时代兼具机遇和挑战的局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创新中如何合理化应用媒体传播变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创造出全新的融合模式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也变成重中之重。

(一)体验模式的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近年来发展迅速,大街上随处可见VR体验馆。VR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的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支付宝在2017年初设计了用AR扫描福字得副卡瓜分2亿的活动,引得全民参与。这是一个体验经济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全媒体创造的虚拟空间提高受众的交互性体验,使用VR和AR技术,将真实体验和虚拟体验结合起来让大众更好的了解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全身心的投入感和审美体验将这种文化和沉浸式游戏相结合,更好的刺激大众了解并且接受、喜爱。

(二)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品呈现细分化、受众呈现个性化的趋势。产品定位越来越精细化,新媒体正是这样对用户信息加以采集分析,再提供个性化的营销,在用户的终端呈现个性化的信息展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的商业平台,将非遗与产业化结合,充分发挥全媒体时代媒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将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模式转变为具有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的维护,通过文化产品重塑地方品牌,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效益,促进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双发展。

(三)传播模式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新媒体的综合运用,可以搭建立体的数字化视觉传播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应当坚持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多种渠道塑造文化效应。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应当以文化性作为重点,讲传统文化进行整体、系统地展示。结合多方面的整合各种多媒体信息,采用视频、音频、图文的形式建立起综合性的视觉传播平台,大众在平台上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查阅,研究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实时更新平台上的相关内容,由技术人员完成对平台的搭建和维护。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资源共享。

非物质文化中遗产中包罗万象的艺术内容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帮助人们在传统与创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关系中寻找平衡,也可以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潮中,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带来一些慰藉。如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面临矛盾与困境之时,全媒体技术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媒体形态。同时,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统文化资源传播的历史责任,也对新媒体技术有着更高的内涵要求。所以在利用全媒体进行非遗的传播过程中,要以认真的态度进行取舍和创新,才能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微,余建荣.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J].新闻知识,2014(02).

[2]翟蕾蕾.新媒体语境下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才智,2016(17).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5

【关键词】二人台;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38-01

一、以舞台演出形式的本体传播

顾名思义,所谓本体传播就是最基本,最本质的传播,其是指在最有限的空间内对戏剧情节的一次性演出,其形式可分为整体传播和部分传播,所呈现的特点,其一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剧目表演,其二是直接和观众交流的高标准的一次性表演。

纵观二人台的发展历程,以舞台演出这种形式的传播依然是二人台走向观众的一个主要方式。据了解,二人台大多以比较完整的剧目演出或者是几个小戏拼接的二人专场演出呈现。如大型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花开花落》,历史剧《君子津》,传统小戏《叔嫂情》《压糕面》等。而部分传播在二人台的演出中是以演唱、小品、大戏片段节选或者剧本的方式传播,例如男女对唱《五哥放羊》《拜大年》等,山曲《北京喇嘛》《拉骆驼》等,小品《出走》等。

二、多媒体视域下的新型传播

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二人台也在寻求着更多的出路。例如《西口风》,是由内蒙古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电视栏目。二人台在内蒙古地区拥有非常深厚的观众基础,在借助《西口风》这一平台,众多的二人台团体、个人都频频亮相,为观众送去欢笑。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二人台爱好者亲自参与到节目中,为二人台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同时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评书曲艺(FM102.8)《102开心曲艺》这一板块则会为广大听众播出大量的二人台经典对唱或剧目。

三、现代审美下的二人台传播困境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各种新媒体不断的强势登陆,导致传统的戏曲文化逐步远离人们的视野。各地方戏曲在保持民族艺术该有的纯洁性和高尚性的同时,还面临如何拉近与观众距离的问题。

(一)所谓创新均为比赛而生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各个剧团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在这种风气之下逐渐就滋养了一些抄袭模仿甚至是雷同的剧目的诞生。但客观来讲,我们也并不能否定这些积极参赛的作品中就没有好的作品。为了参赛争奖,一些好的作品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扶植,没有精益求精,没有在群众中普及宣传,没有来得及推广宣传就匆匆地刀枪入库。因此在面对文艺评奖这一机制我们应理性对待。艺术需要的是人民群众的检阅,不是各种奖项堆积而成的博物馆艺术。而在对于剧目的创新之上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地方元素和社会导向的狭隘理解,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二)重剧目不注重人才培养

所谓“薪火相传”是指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传承。虽说“坚守”是对从事艺术工作人最大的肯定,但是具体到个人,在面对更加现实的客观条件时,改行无疑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对于人才梯队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年轻一辈的二人台学员我们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演出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茁壮地成长,让传统艺术的传承更加枝繁叶茂。无论如何,我们要坚守一点,没有人就没有传承。二人台的传承不是依靠一两部经典剧目,也不是依靠一两个名角,最应该注重的是基础的培养,人的传承。

(三)年轻观众群的大量丢失

每一种艺术的成长都必须有年轻人的追随。从近几年的一些剧场演出的实际情况来看,观众席的80%均是中老年人,只有极小一部分是年轻观众。而这部分年轻的观众也并非是单纯二人台的爱好者,他们大都是新一辈的二人台艺术的学习者。这样的情况归之于二人台的创新微乎其微,才导致现在很多人提及二人台目光依旧停留在《走西口》《五哥放羊》等这些经典的剧目和唱腔上。与此同时,庞大的年轻团体正被现代都市的各种快餐文化、快时尚影响着,而二人台却依然原地不动,逐步演化成为冷落的非遗剧种。如果没有年轻一辈的参与,传统艺术谈不上发展;而真正有年轻人看,有年轻人演,不脱离时代的味道,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发展。

二人台作为陕晋冀蒙四省区人民最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情结,所以对于二人台的当展要理性对待。

参考文献:

[1]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戏曲与娱乐二人台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冉常建著.表意主义戏剧[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沈达人著.戏曲的美学品格[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6

一、关于“文化”、“城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引入

关于“文化”概念与范畴的界定一直是学界热衷探讨和研究的主题。近代最早对“文化”一词作出明确定义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美国学者克罗伯(A. L. Kroeber)和克拉克洪(D. Kluckhohn)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中,对164条关于文化的定义进行了分析考察,并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2]无论是泰勒的先行尝试还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归纳概括似乎都不能穷尽“文化”给我们带来的认识体验和空间想象。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则认为“文化”就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3]由于“文化”自身话语空间内部的不确定性和边界的宏观性,所以在其概念和范畴没有统一界定的情况下,学者们采取的研究对策往往是在“文化”概念前加个前缀框定论述的范围和细化研究的对象,又或者是避开对“文化”本体学理的纠缠而直接探讨其宏观共性的特质与作用。

城市作为“文化”的一种空间呈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生存方式与现实境遇的反思与探索。鉴于国内外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成果,本人曾以文化软实力的视角,从可操作的微观层面提出从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知识生产力和文化w制引导力四个方面去构建我们的城市文化。《大英百科全书》将城市文化概括为“各种类型的城市或者城区的所有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既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现在发生的”。[4]该论述虽然对城市文化没有作出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指出了城市文化至少包涵了文化遗产(culture heritage)、文化实践(culture practice)和文化表述(culture expression)三层内容。其中,文化遗产分为两大范畴,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景观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实践是指发生在城市空间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包括个体实践和公共参与。文化表述则体现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个体和社会的表达形式与情感意愿。在城市文化建构中,无论是文化价值、文化产业、文化知识和文化体制四个方面,还是文化遗产、文化实践和文化表述三个层面,它们都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其中,非遗之于城市文化的表征功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人类存在的方式与生存需求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而非遗也随着这发展进程不断地演变与存留,它承载了人类对于存在和未知的敬畏,呈现了人类的本质属性,见证了人类智慧的积累,记录了时空对城市演变的作用和文化意义。因此,非遗是人类在过去与现在的双时空下对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种认同与延续,是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空间与生存媒介得以彼此区分的根源。探讨非遗表征城市文化的发生机制可助我们追根溯源,进一步地阐释与丰富城市文化的意义生产、价值认同与审美观照。同时,从非遗的表征功能反思探讨如何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二、社会记忆

记忆对于人类而言,不是简单的对过往事物的再现或临摹,它看似重复,其实充斥了对过往的反思和当下的权衡。记忆促使群体意识内在强化,但也使得群体内外历时性特质和群体内外共时性特质互相渗透与交融成为可能。不同的群体构成不同的社会记忆,而社会记忆会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进行意义生产,最后形成该空间特有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