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的教学方法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大学数学 教学方法 激情教学 多媒体教学 分层次教学 课外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3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学数学作为高等学校的基础学科,对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大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主导作用,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对数学的热爱程度骑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保证。

1 激情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与高中数学相比,大学数学符号多、概念多、理论多,内容更抽象更难以理解。加上课时少、内容多,为了赶进度,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使得多数学生感觉数学课枯燥无味,上课提不起精神来。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再聪明的学生,如果对某件事没有兴趣,他也不可能把它做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增加感情投入,讲课中声音要富有激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适时增加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现实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觉得数学的用处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修养,满怀激情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 “板书+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黑板+板书”是大学数学采用的传统方法,它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边写边讲,与学生不断进行互动。另外,数学光讲不练可不行,板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缺点在于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因而缩短了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利于学生对重要题型的演练与掌握,于是多媒体教学就走进了大学数学的课堂。相较于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能用彩色图形和数学动画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尤其在立体图形的演示上,能更加深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外多媒体课件可以反复使用,可以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相比于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单纯在计算机前操作,学生一味地听,课堂气氛不生动。其次,利用课件,幻灯片播放较快,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再者,多媒体教学无法体现重要概念,原理的演示过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进而无法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其他学科的应用问题。鉴于以上原因,大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应以多媒体为主,板书教学为辅。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适时地加以板书的讲解,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3 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近几年,由于各大院校扩大招生范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实行大班统一授课的话,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这就导致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影响教学整体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学数学应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收适当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何来划分学生的层次呢?就高等数学而言,新生在入学时,可对其进行数学知识的测验,划定一个分数标准,初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依据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人可能会问: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有很多不同,依据中学的知识来划分层次是否不公?那就不妨让所有的学生统一学习高等数学上册,一个学期后,依据上册的学习效果来进行划分。在学习下册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另外我们还可以依据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的掌握程度要求来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土木工程专业、软件专业等要学习matlab,而matlab中有很多积分的问题,对这样的专业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这都还是雏形,条件成熟的院校可以尝试一下分层次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这门课,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的目的。

4 课外辅导,巩固教学成果

与高中数学相比,大学数学课堂多以讲授为主,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教师就要安排好课外作业、辅导答疑,鼓励学生多问,不要遗留问题。课后,教师应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后进生个别辅导,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成立数学学习小组,以老师带学生,好学生带差学生的方式,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总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础题型、深入体会定义、定力的内涵,还需每位大学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自我提升,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关于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11(3).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73-01

在小学的课程中,数学是较为有难度的一门学科,不仅因为其知识的连贯性强,需要在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前提下才能接受新的知识点,更是因为数学的理论性强,课堂难免枯燥无聊,课堂氛围低沉。这就需要授课教师采取多种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且因为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学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起哄,但是小学生的自尊心也很强,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根据授课对象的身心发展需求及课堂授课内容的性质综合考虑,可以采取多种授课方式,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投入地学习,继而提高课堂效率。依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一、采取兴趣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兴趣是第一导师,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才更有动力,学习效率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兴趣教学是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

1、重视第一节课的讲授。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的讲授对于整学期数学课程进展是否顺利有重要影响,因此,授课教师要重视第一节课的讲授。在我看来,第一节课,教师不必着急正是授课,除了对整学期的学习任务有所介绍外,要向小学生们介绍数学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使学生们对这节课产生崇拜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任课教师要在第一节课向学生们提出数学课堂的要求,例如课前需要预习,课堂要积极回答问题,课后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做好复习,做好错题整理等,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历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第一节课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课堂奖惩机制,使学生在惩罚的威吓下保证课堂纪律,在奖励的激励下努力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新课改后,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扮演好主导者角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自主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在以往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埋头记笔记,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存在感极低,课堂参与积极性自然不高。新课改后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提高,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学生自我能动性提高,努力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知识答案,自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具之一,多媒体不仅可以省去板书的麻烦,简捷便利,更是因其强大功能,可以拓展课堂知识量。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小学生们对电子科技尤其是计算机并不陌生,对很多软件的使用情况甚至比教师还熟悉。在小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音频及视频功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对多媒体的使用需要注意频率及时间,防止学生对于多媒体播放的内容太多感兴趣而忽视了相关的课本知识,起到本末倒置的反作用。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将课本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减轻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1、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加强课本与生活的联系,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并不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形而上的理论,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加强授课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后,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自然有了“用武之地”,这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本领,小学生的虚荣心会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学习知识,以求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知识的实用性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候,可以让学生设想拿十块钱买零食,店家应该找几元的情况,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三、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方式。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3―4个学习小组,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积极参与,提高参与感。在小组讨论中,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这使得学生的存在感大大增强,使学生感到受到重视,这极大满足了小学生需要别人多关注的身心需求,这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学习。在经历思想碰撞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且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当今社会,表达能力与演讲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与能力,是需要从小学教育阶段做起的,而小组讨论学习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方式之一。很多学生集中在一起,分别表达自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有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的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正确与否,首先都要对学生认真思考的精神及大胆发言的勇气进行肯定与鼓励,让学生保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3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1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特别是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很低,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本文由收集整理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2 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2.3 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3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3.1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比例的性质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

转贴于

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3.2 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3 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本文由收集整理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解求值题:已知(a+b-5)2+(a-b+7)2=0,求(a2-b2)+(a+b)2的值,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①(a+b-5)2+(a-b+7)2=0,②(a2-b2)+(a+b)2,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b=5;a-b=-7由②得:(a2-b2)+(a+b)2=(a+b)(a-b)+(a+b)2,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可以联想分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式与分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函数图像和性质就是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教学;探究式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是一门充满奥妙的学科,无论是数学定理、公式还是数学法则的延伸都是一个从假设到探究再到答案的过程。而中职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内心挤满了十万个为什么。所以在中职数学课上,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又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百益而无一害。本文,笔者就以中职数学的教学实际为例,探讨了中职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打造探究课堂,鼓励探究意愿

探究式教学并非想当然地实施,而是要在一定的课堂环境中才能发挥出最优的效力。所以,首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打造出探究气息浓厚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探究意愿。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如何营造探究气氛呢?第一,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情境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大胆猜测、勇敢探索。第二、通过设置悬念,以提问的形式营造课堂探究的氛围。中职学生们对于有悬念的事物都特别好奇,如果课堂一开始就充满的“悬疑”色彩,那么整堂课学生都将会集中精神。

例如运用探究式方法教学“数列的概念”时,首先就精心设计,在课堂上营造出探究式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气氛,如:①请问“1、2、3、4、5……10”这是数列吗?②“3、3、3、3、3”这是数列吗?③“1、3、6.9、7”这是数列吗?④“一只青蛙4条腿,两只青蛙8条腿,三只青蛙12条腿……”,其中腿的条数“4、8、12……”是数列吗?这些问题中有学生们熟知的数字,也有好玩的游戏,瞬间给“数列”这一概念增添了几分乐趣和神秘色彩,也激发起学生们内心的探究愿望。在这样的探究气氛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促使他们更快速地学习知识、掌握要点。紧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正式加入到探究学习过程之中,去学习数列的定义、数列的类型、数列的公式、数列的表达等等知识。

二、指导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当学生有了探究的意愿,接下来教师就要指导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探究学习。首先,善于质疑。当学生们开始质疑时,就说明他们脑中充满了问题与疑惑,也表明了他们在思索。思考正是探究行为的开始。所以中职数学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勇敢提问。其次,勇于假设、想象和猜测。有了问题之后,学生们就会想为什么?就会思考它的答案是什么?结果是怎么样?那么,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自由想象,放心猜测。这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环节,因为这是训练学生们思维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教学《指数函数》时,面对教材中“指数函数的概念”,光看定义,学生们可能会无法理解。这时,教师便鼓励学生们反复阅读、思考,并质疑、提问。学生们就会以各种方式去猜测、假设和验证,比如有的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函数(y=ax)的相关知识来推导指数函数的定义;也有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还有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是不是指数函数呢?学生们的这些想法是很宝贵的,有的运用已知知识推导未知知识,有的想到了数形结合法,有的学会了延伸拓展,这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接着、再鼓励学生们动手操作,在实验中探究数学奥秘。中职学生不仅好奇心强,还十分好动。数学课上,不妨抓住他们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索、去思考、去验证、去总结,从而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最后,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去验证数学理论,用数学原理去诠释生活现象。

三、强化探究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当学生们掌握了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方法后,最后还要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学习效果。探究式方法,不仅应用了教师讲解新课新知识,也适用于学生解答一些应用性数学题目。比如几何中的证明类题型,代数中的函数应用题等等。

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在习题中发现问题。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们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不仅可以熟练掌握探究式学习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还能够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去观察、思考和发现的。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在习题中总结反思和交流。既包括总结探究的方法、技巧,也包括归纳各类题型、总结出知识与知识之前的区别与联系。交流,即与教师或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经验,这也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非常可行。当然,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不少课堂中只注重探究的形式,忽略了探究的效果和真正目的,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不过我相信,只要教师们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和实践,一定能让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建华.浅析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2年10月.

[2]赵双芬.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研究,2012年3月.

[3]卢江林.中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概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4月.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91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比如:超市采购、日常记账、时间计算、测量物体高度、物体的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要学会以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以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知识传播过程,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应用等能力。本文以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为例进行探讨。

一、教学贴近于生活,培养学习的兴趣

数学无法脱离生活,数学的教学应贴合生活。小学的数学教育内容是死板的,但教学的方式是灵活的。小学生本就是活泼好动的群体,容易思维发散,上课开小差走神是常见的现象,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思考尤为重要。在教课时,老师可以结合周边的事物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为例,开始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这两种图案在生活中是极为普遍的,也是为学生所知道的存在。通常,学生对于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会更具自信,更有兴趣,也更愿意积极踊跃的发言。这时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有电视、桌子、盒子、板凳、国旗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在没有真正进入学习之前,在没有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之前,学生可能会认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时,老师可以先卖一个关子,告诉学生四边形有时候并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让学生自己猜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而结果随着课程的推进,也会慢慢的浮出水面。紧接着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观察,思考两者的特征与同异。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一套学生用套尺,里面包括一副直尺,两副三角尺,一副半圆尺。学生可以通过尺子对自己的课本进行测量,可以发现课本有四个边,每两边的长度是一致的,课本有四个角,每个角的度数都是90。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同理,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为直角。那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呢?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之处在于长方形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边相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观察与测量就能发现的规律,浅显易懂,最重要的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这些知识都是由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的,因此,知识更容易被学会、记住。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课堂练习加深印象。老师将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多种图案放到一起,让学生进行辨认,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在回答与解释的过程中,可以对新的图案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对于刚学习的图案加以巩固。另外,带动学生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如书本、橡皮、尺子等物件自己构建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与创造性。

二、教学应用于生活,掌握学习的方法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学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学习后,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结合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认真思考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例如:棋盘、门窗、乒乓球桌等,善于思考,为什么这些东西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别的其他形状?手帕、瓷砖是因为美观简约;门窗是因为方便推拉;球桌与棋盘是因为这两项活动是双方进行博弈的,因此,需要对边相等,方便且公平。学生要能做到多思考,多提问,多解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应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规律,变“学会”为“会学”。当知晓了其中的方法与规律,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在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后,学生应当可以凭借尺子画出一个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以知道正方形能组成长方形,长方形经过怎样的折叠可以变成正方形,若干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等等。

三、教学融入于生活,解决学习的问题

研究表明: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加观察,从熟悉的事物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多加思考,提取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可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数学中处处反映生活。

举例说明,学生在学习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后,外出时看见一栋楼房,楼房的表面是由一个个小正方形玻璃组成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楼房中是一个长方形,横排有3个正方形玻璃表面,Q排有5个正方形玻璃表面,一共拥有小正方形15个,拥有8个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有3个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而一共出现55个长方形,其中包括由2个、3个、4个、5个等多种正方形组成的,学会发现正方形组成正方形的所有情形,考虑在本例中除了4个和9个正方形能拼成正方形外,其他个数的小正方形要么无法形成长方形如7个,要么只能形成长方形如2个,注意不要忽略可能出现的任何长方形。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6

论文摘 要:在新课改下,针对对口高考数学成绩呈现出的下降趋势,结合本人数学教学所积累的经验,我总结出了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职高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它们在学习基础、学习特征及问题理解方式、问题解决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进行细致的分析,寻求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方法,为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做贡献。 

 

“数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结合我在对口高考数学教学指导和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对口高考数学教学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钻研课标,注重考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的考查 

注重考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的考查,注重基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简单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双基知识是考查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及各种能力的基础。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教学从一开始就要吃透考试课标,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灵活运用,研究课标,做到备课有针对性,授课有实效性。 

1.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知识脉络 

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整个中职数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握教材,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提高。 

2.优化记忆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理解越深刻,记忆越牢固。如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几十组,教师如果在总结出“纵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记忆,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基础知识的强化记忆,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应用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时要贴紧课本,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及相关知识点加以概括和适当延伸,使之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要特别重视课本中公式例题和习题所采用的解题方法,要善于总结,丰富解题思路。如教材中数列一章介绍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求和公式的推导,该公式的推导采用“错位相减法”,通过数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而且为一般数列求和提供了思路。 

二、围绕课标,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着眼于知识重组,建立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体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第二轮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双基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诸如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分析题目的条件、结论,类比、联想从中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归纳猜想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时教师在数学教学双基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诸如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学归纳法等等。 

3.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 

解题方法不同,所用时间就不同,运用技巧解题能节省较多时间,因此,教师数学教学时要让学生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在强化双基、综合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同一个题采取不同方法的解题训练,以待寻找方便快捷的解题技巧,实现时间的最优化。 

三、重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口高考课标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学中用、用中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实现应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材料的情景问题出发,通过认真审题,寻找知识切入点,去粗取精,灵活运用,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求解实现实际问题的解决。成绩是练出来的,数学教师组织学生强化训练非常重要,而训练的目的是练正确率、练速度,让学生在练习中升华到熟能生巧。练习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规范解题,俗话说得好:“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分析错误、查找原因,把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保存,并定期让学生温习,指导学生不断总结解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获取精华。 

多年来,职校老师始终坚持在数学教学的第一线,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考试课标、新的学生特点,若能及时调整数学教学思路,紧紧围绕“双基”,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就能进一步提高职校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