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1

关键词:城镇污水;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54-01

小城镇现状市政基础设施落后,起点较低,工业企业三废污染较严重,其污水处理率不足10%。 因此,在强化大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扶持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是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一、城镇污水处理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

(1)我国的城镇虽然已经建成了一些污水处理厂,但是大部分城镇还没有专项污水治理的系统规划,有的城镇也只是在总体规划上,简单的进行描述或在总体规划上有个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但一般都没有污水收集系统的规划。

(2)城镇污水处理及其工程建设缺乏资金来源。

(3)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标准、规范不配套。我国现有建设标准最小规模,即第V类,在(1-5)×104m3/d,而城镇污水处理规模最常见的是1×104m3/d以下,通常是在2000-5000m3/d,所以现有设计规范标准不配套。

(4)城镇污水处理受工业污水的冲击大。部分工业企业以已交纳污水处理费为由,超标、超总量排污,而城镇污水处理厂难以接纳。

(5)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环境监管难以到位。

(6)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雨污不分,生活与工业污水不分,使污水处理厂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

(7)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问题严重。

二、经济发展与污水处理事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相应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就越严重。要避免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我们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基本建设项目要坚持生产线与污染治理同步实施。(2)从改革生产工艺入手,解决污染从源头开始,进行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如无氰电镀、无氟制冷、无磷洗衣粉的生产等都是从工艺上解决污染的措施。(3)扶植国内环保产业(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4)多方筹取国际赠款及多种渠道寻求国际贷款。(5)改变污水处理行业的运营机制,由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6)加强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参谋机制,为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工艺审查把关。(7)政府应给予污水处理行业优惠的政策。(8)再生水回用。污水经过不同深度的处理后,成为了人们的第二水资源。面对淡水资源的宝贵要求人们重新认识再生水,渠道拓宽,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确定利用途径。(9)污泥最终处置要向无害化、资源化方向迈进

三、适宜城镇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区位优势明显且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对差且水源水系不丰富的地区,均应采取不同的对策,以期达到技术合理、经济节能、易于管理的目的与效果。当然,任何一种工艺有利也有弊,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各个层面的基本条件。

(1)A/0生物滤池处理工艺。A/0生物滤池处理工艺适合处理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城镇污水,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操作管理简单。

(2)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是近几年我国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一。氧化沟在应用较多的有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流程简单,基建费用省,运行管理简单,操作控制灵活、方便,耐高浓度、高流量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该技术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低,工艺成熟,运行稳定,常规管理方便,但占地较大,适合土地资源多的中小城镇。

(3)SBR工艺。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在20世纪初开发的工艺技术,由于当时自动控制技术不能普及而未能推广。其运行工况以间歇操作自动控制为主要特征,集进水、曝气、沉淀、滗水、排泥为一体,在一座构筑物内完成。该法不设二次沉淀池,省去了污泥回流及其设备,工艺流程简单,布置简单,布置紧凑,占地节省,运行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可有效避免污泥膨胀,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

(4)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装置。此工艺由厌氧水解池、厌氧过滤池、氧化沟组成。这一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适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该工艺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立方米/日的污水工程,不仅广泛适用于城镇,也可在较富裕的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四、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景与展望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非常有利。为了促进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2006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城镇统一开征平均每吨0.8元的污水处理费,并且委托国家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城镇包括污水处理厂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加大,设计先进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投产,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将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水污染控制将从大中城市转移到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必将改善水环境质量,城镇环境质量必将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光范.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中国给水排水》,Vol 16,No 3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2

关键词: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2-0098-02

1、前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治理水污染。我国乡镇不断增加的污水排放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理对象。随着国家确定的各水资源保护规划工程的陆续启动,在“三河三湖”、渤海及三峡库区已开始建设一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

然而,我国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也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如照搬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和工艺,项目建成后,则会出现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运行困难,甚至晒太阳,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极不相适应,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因此,在探讨适合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技术时,应考虑乡镇污水处理的特殊性,分析乡镇污水特点及存在问题,对乡镇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决策分析,才能实现乡镇可持续性发展。

2、我国乡镇污水处理现状

2.1 乡镇污水特点

2.1.1 污水量小且分散,收集困难,排水设施缺乏。由于我国大多数乡镇的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排水管网不完善或是根本没有排水设施,且地形复杂,居民分散,道路狭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致使乡镇污水收集困难。

2.1.2 水质和水量均变化大。水质非常不稳定;水量昼夜变化大,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污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用水量变化系数远大于城市中的取值。

2.1.3 区域差异大。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镇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较好;发达地区的乡镇工业企业较多,其含工业废水排放比例明显偏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偏低。

2.2 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2.1 排水系统缺乏。我国大多数乡镇没有系统规划。供水设施不完善,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或是没有。雨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呈无组织排放状态,造成污水收集困难。一些乡镇由于街道过于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同时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

2.2.2 建设标准缺失。目前,我国尚无针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的排水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工程设计和建设中仍采用现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相关标准、规范,导致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费用过高。此外,乡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建设完全套用现有设计标准和规范,显然是不适用的。

2.2.3 缺少适宜的处理工艺。一般乡镇经济基础薄弱,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资金匮乏。缺少适用于乡镇污水特点的实用处理工艺,大多延用或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

2.2.4 污泥处理与处置不当。由于乡镇污水处理规模小,每天产生的污泥量相对而言很少,以污水处理规模5000m3/d为例,污泥浓缩脱水后每天产生的污泥(含水率70%)还不到1m3,污泥处理设施常常出现闲置和大马拉小车的现象。甚至有的由于量少的原因或是污泥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是处理后的污泥任意处置,导致二次污染。

2.2.5 管理技术水平低,运行经验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监管不到位。

2.2.6 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轻视污水管网建设。由于污水管网建设的滞后,雨污不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不分,致使污水处理厂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据调查因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而难以运行的占36%之多。

2.2.7 前期工作深度、广度不够。几乎乡镇的排水专项规划均缺乏。而在进行乡镇排水工程规划和建设的前期工作时,工作深度和广度往往不够,缺乏实际考察和现场详细调研,项目仓促上马。

3、乡镇污水处理工程技术决策分析

3.1 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特性分析

3.1.1 污水收集

乡镇的污水收集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经综合权衡和详细的费用一效益分析后选择适宜的排水体制。一般来说,我国乡镇的汇水面积小、污染物总量不大,并且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几乎没有符合要求的排水管网,多数为明沟暗渠雨污合流排水。为此,可在明沟暗渠地段难以改造成分流制排水系统的末端设置截留设施。旱季时污水可直接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季时截留污水和部分雨水进污水处理厂处理,超出部分就近排入河流、水塘或是低洼地。

新建或扩建的乡镇,应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3.1.2 污水处理规模

乡镇污水处理规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乡镇性质、乡镇总体规划、给排水规划、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在研究现状污水量和近年排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近期规模。预测远期规模。当污水量资料不足时,可按当地用水量资料及排水系统完善程度加以分析确定。乡镇的污水量包括城镇居民生活污水量、公共建筑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及其它污水量。

1)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乡镇的规划人口规模分级为四级,镇区规划人口为10~50万人,生活污水量多集中在1000~10000m3/d,其中以小于5000m3/d为最多。

2)根据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长沙县15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统计情况,污水建设总规模(至2020年)59200m3/d,其中近期(至2012年)总规模24400m3/d。近期平均每个污水厂处理规模为1626.7m3/a。而在长沙县15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中,污水处理规模以小于5000mm3/d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93.30%。

3)根据三峡库区重点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78个,污水建设规模总计167950m3/d,平均每个污水厂(站)处理规模为2153.2m3/d,经统计,在三峡库区78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中,污水处理规模以小于5000m3/d数量最多,达73个,所占比例为93.6%。

因此。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比较。在不考虑工业废水、初期雨水纳入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情况下,乡镇污水处理近期规模一般在5000m3/d以下,且以小于2000m3/d的居多。

3.1.3 设计进水水质

乡镇污水水质参数一般采用实测法、指标折算法和类似法。

1)实测法

可采用当地环保部门多年监测数据。但乡镇排水系统大多缺乏,排水分散,基本没有监测数据,也可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水质指标。

2)指标折算法

当乡镇缺乏实际用水和调查资料时,生活污水水质可结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的用水量指标和参考水质指标进行折算: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可参照类似工业排放资料。

3)类似法

当乡镇缺乏实际用水和调查资料时,污水水质亦可参照邻近城镇、类似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水质确定。

在不考虑工业废水及初期雨水的影响,湖南地区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进水水质可参考表1。

3.1.4 处理目标及要求

依受纳水体和水质类别的不同,乡镇的污水排放应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对排人封闭和半封闭水域、现已富营养化或存在富营养化威胁水域的污水厂,应选用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水二级处理工艺。而对于排入开放式水体的污水厂,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水体环境状况,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水质目标分期实施,逐步达标。乡镇污水处理涉及面广,情况较复杂,加之乡镇的地理位置、经济及环境条件、污水排放状况及处理规划等各不相同,因此具体的处理目标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3.2 乡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3.2.1 工艺选择原则

为改善乡镇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根据乡镇总体规划、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乡镇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得起,用得起”为总原则,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因地制宜地采用乡镇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具体包括:

1)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并切实可行:

2)满足处理功能与效率要求;

3)建设投资小、运行成本低:

4)考虑地域差异化,规模及工艺匹配需因地制宜:

5)实际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管理、便于改扩建和分期实施。

6)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应逐步、稳妥、适量使用。对于有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的乡镇污水的处理,需要区别对待,准确分析其水质水量后,再采取相应的技术工艺路线。

3.2.2 工艺选择优化

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可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决策。将适用于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为总目标层,即适合乡镇的污水处理工艺;第二层为实现总目标的4个指标层,由污水处理效果、技术经济、运行管理、社会及环境效益构成;最低层为达到总目标和子目标的各种条件。选取BOD、COD、sS、NH3-N、TP的去除率等作为污水处理效果评价指标:选取基建费用、运行成本,占地指标、能耗及工艺复杂程度作为技术经济评价指标:选取运行可靠性和操作难易性作为运行管理的评价指标;选取节能减排、COD消减量、BOD消减量作为社会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以此建立乡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各种适于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综合指标,再根据综合指标确定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的最优方案。

3.2.3 工艺选择步骤

1)明确乡镇的特征定位。包括乡镇性质定位、地理位置、水污染治理状况、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等。

2)分析和评价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状况。

3)根据乡镇的定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因素,合理确定乡镇污水处理级别和排放标准。

4)根据乡镇污水水质、水量特点及达标排放的要求,认真分析各种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性能、投资费用、运行条件以及适应性。

5)对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实用性筛选,主要分析处理技术的性能、建设和运行费用、适用范围和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乡镇推荐匹配的处理工艺技术。

3.2.4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1)根据进水有机物负荷:负荷较高时可采用AB法、接触氧化、SBR等。

2)根据处理要求: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可采用BAF,MBR等工艺;出水水质要求较低时可采用一级强化、水解工艺、生物吸附和混凝沉淀等方法。

3)根据基建投资:可采用投资较小的SBR及变型工艺、生物接触氧化、自然处理法等。

4)根据运行费用: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能耗可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生物转盘、生物滤池、SBR等工艺。

5)根据污水处理规模:当Q≤2000m3/d时,可采用水解一生物接触氧化、SBR、生物滤池、BAF、人工湿地等工艺。当2000<Q≤5000m3/d时,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SBR系列、氧化沟系列、BAF、人工湿地等工艺。当5000<Q≤10000m3/d时,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SBR系列、BIOLAK、氧化沟系列等工艺。

3.2.5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污泥处理工艺应选择与污泥最终利用形式相适应,如直接用于农田林地,可选用污混浓缩、消化和脱水工艺:如要堆肥利用、填埋处置。则只需浓缩和脱水工艺。由于乡镇污泥产量小的特点,其处理方式宜采用污泥自然干化场、污泥堆肥、污泥重力浓缩等。采用污泥机械脱水处理时,尽可能考虑几个污水处理站合用脱水机集中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

4、乡镇污水处理对策

针对目前乡镇污水处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

(1)完善乡镇污水处理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及条例。

(2)加强政府引导及扶持。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污水处理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和筹措。

(3)建立、完善排水体制。根据乡镇经济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整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排水体制,重点是雨、污管网的建设。

(4)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在选择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时,需结合当地的整体规划、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技术工艺论证,通过经济、技术、管理等综合因素分析比较,确定最佳工艺路线。

(5)充分调研,掌握数据。对不同地域乡镇污水特点进行充分调研,准确分析各乡镇污水水量水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

(6)污水回用,合理利用。结合乡镇特点,为缓解全球面临的水危机问题,可适当考虑处理后排放水的用途,如用于农田灌溉或养鱼,但出水水质需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7)科技攻关,试点示范。积极开展乡镇污水处理的科技项目研究,攻关成果可用来指导乡镇污水处理咨询设计、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8)提供岗位培训。由于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制约,所选工艺要力求简化,操作方便,必要时为管理、操作、维护人员进行岗位和技术培训。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3

关键词:污泥应急堆放池除臭风量风压损失

中图分类号:X70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某污水处理厂距离市区19km,位于钱塘江下游,污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一级B标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污水厂运行产生的脱水污泥无法及时外运处理,可能会造成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进行,故规划曾设应急污泥堆放池一座,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的运行。

1除臭风量计算

应急污泥堆放池总尺寸为59m×33.2m×5.55m(不含玻璃钢盖板高度),分为2格,两格互不连通。污泥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CH4、H2S、NH3,其中CH4为易燃易爆气体,H2S、NH3为有毒气体,为保证除臭效果,管道进风应均匀,避免气体滞留。因为污泥堆放池池中污泥性质含水量与压滤机处理后的污泥性质相似,故采用《城镇污水处理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3.1.3中压滤机臭气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除臭风量(m³/h),

——隔离室容积(m³),

——换气次数为2次/h。

1#池尺寸为30×32×4.7m³=4512 m³,2#池尺寸为29×32×4.7m³=4361.6 m³,当污泥堆放至2.15m时,臭气量为最大,根据条文说明3.1.3规定

污泥池除臭吸风量为

Q1=4512×2×0.5=4512m³/h

Q2=4361.6×2×0.5=4361.6m³/h

2吸气管管径计算

根据《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除臭管采用玻璃钢管,支干管风速为5~10m/s,选取为10m/s左右。

故查表得

风管管径为DN300,风速为9m/s,经查表得,单位长度压力损失3.3Pa/m;为使吸气管进风均匀,在每根DN300主管道上布置3个DN200进风口,经查表1得,DN200单位长度压力损失3 Pa/m。室外总风管管径为DN600,风速为9m/s,经查表1得,单位长度压力损失1.4Pa/m。

由于需要处理的臭气内含有H2S气体,具有腐蚀性,故管材选用耐腐蚀材料——玻璃钢管,管道支架采用钢制支架,进行防腐处理。

表1 圆形风管沿程摩擦压力损失线算图

3风压损失计算

污泥堆放池内除臭管道布置于梁底如图1,每格内设置DN300主管道,并设置DN200吸风口,1#池DN200管道总长度为13.7m,DN300管总长度为35m,2#池DN200管道总长度为14.01m,DN300管总长度为14.79m ,1#池DN200管风压损失P1=3×13.7=41.1Pa,P1’=35×3.3=115.5 Pa,2#池DN200管风压损失P2=3×14.01=42.03P,P2’=3.3×14.79=48.81Pa。DN600管道长度为7.59m,DN600管风压损失P3=1.4×7.59=10.63Pa。

图1除臭系统平面图

室外DN600除臭管道总长度为78m,则室外DN600管风压损失P4=1.4×78=109.2 Pa。

接入生物池内原DN600管道,管长为144m,管内风量=原生物池除臭风量/4+污泥堆放池除臭风量。其中生物池除臭风量=生物池曝气量×1.1=24037.2 m³/h,管内风量=24037.2/4+4512+4361.6=14882.9 m³/h,风速为14m/s,经查表1得,单位长度压力损失3.3Pa/m,则此段管道风压损失P5=3.3×144=475.2Pa。

除臭装置接入管,DN800管长47m,管内风量=原生物池除臭风量/2+污泥堆放池除臭风量/2+初沉池除臭风量,其中初沉池除臭风量=3852.36 m³/h,则DN800内总风量=20307.76m³/h,风速为11 m/s,单位长度压力损失1.5Pa/m,则此段管道风压损失P6=1.5×47=70.5Pa。

增加污泥堆放池后,除臭系统总风压损失=( P1+ P2+ P3+ P4+ P5+ P6)×1.1=912.97×1.1=1004.27 Pa。

4原系统风量校核

现有系统中,生物池及初沉池工段设计除臭装置单座处理风量33500 m³/h,6#生物池及初沉池除臭风量+污泥堆放池除臭风量=31741.92 m³/h。除臭装置处理风量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现有设备参数Q=12500 m³/h,H=3500Pa,除臭装置单座设置2台风机,则风机送风量为25000 m³/h,由于污泥堆放池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节假日),根据实际情况污水处理厂处于非满负荷运行状态,除臭装置离心风机风量可暂时满足设计系统处理风量。

5结论

根据设计计算及数据校核,现有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装置可以满足新增污泥堆放池的除臭要求,暂时不需增设独立除臭装置。

参考文献:

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3-265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78-392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4

关键词: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开发建设不成片,不利于污水收集处理

城市开发建设不成片,大部分城市存在老城区、城中村,不利于污水收集处理。首先是城市新区缺乏整体成片建设,通常是点状开发,即使新建项目采取雨污分流,但和污水管网不连通,污水也无法进入污水主管。今后如何衔接、谁接也未落实;其次是旧城改造无成片推进,污水管未完善,造成已完成旧城改造的区域污水也无法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第三,大部分老城区、城中村仍是采用雨污合流制的排水方式,污水随雨水沟排放,改造难度较大。虽然城中村所在的市政道路建有雨、污水管,由于村内是雨污合流,最终还是无法实施雨污分流排水方式。

(2)资金投入不足,污水管网的建设不到位

在整个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到建设中的资金就十分有限,再加上相关部门将大部分资金用于道路管网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而忽略了污水管网的建设。因此,用于污水管网建设的资金就更少了,这导致了污水管网的建设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更容易被人忽视。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出现“污雨混流,污水不污,雨水不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没有落实。雨水本可用于收集再利用,污水应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然而,由于污水分流建设的不到位,雨水和污水在收集前没有进行分流,导致污水与雨水混为一体,排入污水处理厂后又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难度,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和破坏。

(3)规范标准缺乏,设施管理不到位

目前虽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但污水管网设置不属强制条件,存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不到位现象。第一,住宅小区中通常阳台只设雨水管,未设污水专管,部分居民把阳台改造为厨房,或将洗衣机、洗衣池放在阳台,导致厨房或洗涤污水直接排入小区雨水管。第二,很多住宅小区的地面车库、店面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增设卫生间,私自铺设排水管,将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第三,许多房地产开发项目工地配套建的沉淀池未按规范设置,没有发挥沉淀池应有功能。甚至有些施工企业把泥砂等施工废水未经任何预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造成污水管道堵塞。第四,少数企业虽建有污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但管理不善、运行不正常。

(4)管道的养护工作不到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和城市没有专门成立一个管道维护的部门,排水管道在设立后,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因此,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管道因淤积过多杂物而堵塞或者因年久失修而破损,这都为城市污水的排放工作以及道路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为了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弥补其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治污水平,根据某城镇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地调整。严格整顿监管部门,确保监管流程的严格执行。可采用区域化的管理体制,以某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组建区域化污水专职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污水处理公司,由污水处理公司来统一承担区内财政投资或本企业融资自筹的污水处理厂、管网的建设运营管理,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对污水处理行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以污水处理公司的整体化、区域化、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可以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1)最优化方法

广义而言,所谓“最优化设计”就是从完成某一任务的所有可行方案中按某一标准找出最好的方案。因此对于各种事物,只要存在不同的解决办法,就存在最优化问题。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化的管网模型,以最优化方法为理论基础,以经济因素为目标函数,以水力要素为约束条件,寻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排水管网的十方案。最优化方法一般分为两种:间接优化法和直接优化法。间接优化法也称解析最优化法,是在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最优化计算求出最优解;而直接最优化方法是根据性能指标的变化,通过直接对各种方案或可调参数的选择、计算和比较,来得到相对最优解或满意解。

(2)加强污水管网的管理工作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所管辖地区所有排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进行全面的排查和监测,管道具体的位置和通堵情况要做详细记录。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管网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各单位各司其职,做到“谁破坏谁负责”,此外,制定相关规定,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进行惩罚和教育。最后,建立排水许可制度,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对严重超标的污水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严厉打击偷排乱排的违规者以此来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正常而稳定的运行,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

(3)增设排污设施

雨水在没有受到污染前,大多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现在城市由于排污设施的缺乏,导致雨水受到污染,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给水源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在雨水排放管道上增设排污设施是十分有必要的。雨水排放前,利用上面增设的排污设施可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掉的污水可移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安全排放,这样既保护了水源,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一定的环保效果。

(4)强化污水排放的监控工作,加强对偷排污水的惩罚力度

加强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排放口特别是重点工业排污口的监测,禁止超标污水进入收集管网,以保证污水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流程和网络,完善质量检测标准,切实落实检测任务。加大对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污水进管网的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规范排水意识

1、要利用各宣传媒体加强城市排水许可的宣传,开设排水专栏,开展规范排水“上街头”、“进社区”等活动,提高规范排水的环保理念,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排水许可的必要性、重要性,推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发动市民监督举报违规排水行为,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拒不整改的违章排水户进行曝光、跟踪报道,督促整改,确保规范排水顺利进行。

3、定期举办培训班,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进行规范排水专项培训,强化规范排水意识。

4、把创建排水达标小区与创文明、卫生、园林小区(单位)结合起来,建立排水管理长效机制,可设立一定奖励基金,鼓励规范、达标排水的业主或物业单位,激发民众规范排水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其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是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建设的需要,更是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建设者要否做到科学的设计和建设,管理者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除此之外,还应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中,从而才能真正的实现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陈秀容.浅议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5:142-143.

[2]曹建华.浅谈污水管网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安全保护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24.

[3]陈海铿.小城镇污水管网的建设及管理[J].价值工程,2011,18:83.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5

关键词: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7-0079-03

1前言

活性污泥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氧化需要的氧量,通过曝气的方法使空气和污水强烈地接触,并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而获得。因此,曝气过程是活性污泥法的中心环节,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最大的工序。而活性污泥法工艺曝气量计算方法在旧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给排水设计手册》均有阐述,但在实际设计计算中发现,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悬殊,且理论上都有一定的缺陷。新版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曝气量计算方法己进行部分修正,但仍不完善,致使计算结果更不合理。而曝气量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不同,直接关系到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水平、基建投资和处理可靠性。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和设计中的一些体会,对两种方法进行一次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三分法”和“经验法”,供大家探讨。

2规范法

旧版规范《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年版)对污水曝气量的计算方法有如下规定曝气池的污水需氧量应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等计算确定。设计需氧量可按下列公式1计算:

AOR=0.024aQ(L+b)+b[0.024Q(Nj-Nah)-0.12

式中:AOR――设计需氧量(kgO2/d);

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S计时,a为1.47;

b――常数,为4.57kgO2/kgN,其含义为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

c――常数,为1.42,其含义为细菌细胞的氧当量:

L――曝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

Lch――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

Ni――进水凯氏氮浓度(mg);

Nch――出水凯氏氮浓度(mg);

N――曝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vss/L);

e――设计污泥龄(d)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h)。

本公式计算需氧量,考虑到了需氧反应、兼养反应及影响需氧量的过程:BODs去除、氨氮氧化的需氧反应:污泥增殖及排放所减少的BOD及NH3-N并非耗氧,在需氧量计算时予以扣除。但该公式未考虑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及反硝化回收的氧量。

200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对97版规范进行了部分修正,需氧量计算公式2为:

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ch/d);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d);

N――曝气池肉进水总氮浓度(mg/L);

N――曝气池内出水哨态氮浓度(mg/d)

X――排出曝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a):

0.12AXv――排出曝气池系统的微生物中含氮量(kg/a)。

So同公式(1)中L,Se同公式(1)中Lch,Nk同公式(1)中Ni,Nke同公式(1)中Nch。

2006版规范公式较97版规范公式中考虑到了反硝化回收的氧量,但仍未考虑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致使需氧量计算结果更加偏小,计算结果更加不合理。

3设计手册法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中对于曝气池需氧量,有如下公式:

AOR=a'QLr+b'VN。

式中AOR――设计需氧量(kgO2/d)

a'――氧化每kgBOD需氧公斤数(kgO2/kgBOD),一般取0.42~0.53

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1/a,系即kgO2/kgMLVSS),一般0.188~0.11

L――去除的BOD浓度(kg/m)

Q――进水设计流量(m/d)

本公式计算需氧量考虑到了BOD去除、污泥自身氧化的耗氧量,但该公式未考虑到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反应的耗氧量及每天排除剩余污泥的未耗氧量。

4 三分法

活性污泥法的耗氧过程是很复杂的,耗氧的因素有很多,BODS的去除需耗氧,污泥要进行内源呼吸,它本身要耗氧。而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又并未耗氧,在需氧量计算时要予以扣除。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对氨氮的排放要求很严,今后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都需要考虑氨氮的硝化处理或脱氮处理。故耗氧量的计算尚应考虑氨氮氧化的需氧反应,反硝化过程的产氧反应。

硝化反应:

NH4+2O2+2HCO3NO3+2H2C03+H2O

14 2×32

1

X

X=32×2/14=4.6

亦即每氧化1mg氨氮为硝酸盐氮需耗氧4。6mg。

反硝化反应:(以甲醇CH30H为有机碳源)

亦即每还原Img硝态氮可以降解2.47×1.05=2.6mgBODv,这部分BODu并不是由于曝气供氧而降解的,而是在反硝化的同时碳源有机物得到分解氧化,实质上是利用了硝酸盐中的氧。因此,在计算需氧量时应扣除这部分BODu降解所需的氧量。这部分反硝化回收的氧量在97版规范说明中曾有提及,但计算公式中未有体现,但在2006版规范中加以修正,将反硝化回收的氧量去除,并考虑系数为0.62b=0.62×4.57=2.83,与上式计算2.6基本相同,本文认为是合适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曝气池的需氧量包括碳化合物(BOD)需氧量、硝化需氧量和活性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三部分。即所谓的“三分法”。

(1)碳化需氧量

[碳化需氧量]=[以BOD5计的有机物去除量的需氧量]-[排除剩余污泥的需氧量]

上式可以写成:Oa=0.001aQ(So)-Se

(2)硝化需氧量:

[硝化需氧量]=[去除NH3N所需氧量]-[细胞合成消耗的NH3N所需氧量]-[反硝化末耗氧量]

(3)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

[污泥需氧量]=[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

三分法较全面的概括了曝气池需氧量,是较合理的一种方法。

5经验法

5.1采用空气推曝气时,一般去除每公斤五日生化需氧量的供气量可采用40~80m3。

5.2采用鼓风机时,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的供气量不应小于3m3。

5.3采用表面曝气器时,去除每公斤五日生化需氧量的供氧量(按标准工况计),可采用1.2~2.0kg。

这些经验数据都比较粗,不宜作为计算的正式数据,但这些数据可以校核前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作为前面所述计算方法的检验。

6工程实例

某城市污水Q=12000m3/d,水质资料设计有关参数:设计温度为15℃,最高温度为25℃、N-Ncm为26.6mg/L、NO3为21.6mg/L、曝气池总池容V=13397m3、N'=0.7×4000mg/l=2.8g/l、e=3Od

4)采用经验法校核

按经验法(3),如果采用表面曝气器时,如去除每kgBODs的供氧量(按标况计),可采用1.2~2.0kg。污水处理后去除的产BODs为2640kg。则按规范法计算结果,去除每kgBOD5的供氧量为1.09kg:按手册法计算结果,去除每kgBODs的供氧量为2.09~3.2kg;按三分法计算结果,去除每kgBODs的供氧量为2.2Kg。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规范法结果明显偏小,手册法结果又有较大的变化范围,而三分法的计算结算结果比较适中,而且与污水厂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且略有富余。

7结论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发现,97版规范法计算的结果最小,2DC6版规范法计算的结果更小,手册法b值取小值0.11时与三分法计算结果接近,而b值取大值(0.188)时,计算结果最大。采用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各不相同且相差较大。这是因为每种方法所包含的内容不同造成。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

①97版规范法考虑到了硝化反应的耗氧量,但未考虑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也末扣除反硝化回收的氧量,计算结果明显偏小;2006版规范法考虑扣除反硝化回收的氧量,但仍未考虑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使计算结果更加明显偏小。

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范文6

关键词:新型管材;污水管网;工程施工

Abstract: The choice of the pipe quality and models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in ensuring the project quality , shorten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 reducing the project cost and ensuring the draining effect,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right drainage pipe in the municipal sewage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design.

Key words: new type pipe; sewage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2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排水排污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生活中排水管网是不可缺少的被称作城市的血管。传统的排水排污管管材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如UPVC管、HDPE管、玻璃钢夹砂管等。在市政雨、污水管道设计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管材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价及环境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

1.城市排水排污管道系统的作用与体制

1.1城市排水排污管道系统的作用

城市排水排污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其作用是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市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使城市免受污水之害和免受暴雨积水之灾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和生产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

1.2城市排水排污管道系统的体制

城市排水排污管道系统的体制包括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分流制包括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道系统而雨水用另一套管道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三种形式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将城市的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的排水方式称为直排式合流制。国内外旧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此类。由于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形成了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在城市的下游建污水处理厂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溢流井。这种系统可以保证晴天时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一部分污水得到处理。在降雨量较小或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影响最小但截流管管径大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大、投资大。

2.市政排水排污管道排水量的设计确定

从大范围来讲,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首先要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按照市政给排水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手册,同时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各地水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出发综合考虑设计。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现就分流制体制的排水量确定进行分析。

2.1市政排水管道经济技术性能的比较

市政排水管网较一般排水管网来说管径相对较大一般都在DN400以上市场上的大口径管材除传统管材钢筋混凝土管外根据材质的不同又大致可以分为玻璃钢夹砂管、塑料管以及金属管。传统管材的弊端目前,国内市政用排水管材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作为排水管使用存在着许多弊端:理化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管材自重大,不便于运输,易破碎损耗;施工难度大,单管长度短,接口多,施工周期长;管道为刚性管道,适应不均匀沉降性能差;渗透率高,污水向外渗透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地下水向内渗透进入管道系统,会加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粗糙系数大,过流量低;综合经济指标高;其生产不符合节能环保政策。因此,淘汰混凝土管,推广使用塑料管材作为其更新换代产品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其中,HDPE管以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能,较小的投资,在排水管道领域内倍受青睐。

2.2 HDPE管性能

HDPE管是一种具有环状波纹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塑料管材,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按其管壁结构可分为实壁管、双壁波纹管、中空壁缠绕结构管和钢带缠绕增强管等。主要性能特点化学稳定性佳,使用寿命长。HDPE分子没有极性,所以化学稳定性好,一般使用环境的土壤、电力、酸碱等因素不会使管道损坏。管材自重轻,便于运输,不易破碎损耗。施工难度小,单管长度长,接口少,施工周期短。HDPE管属柔性管材,可抵御一定程度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管道接口严密,无渗漏,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摩阻系数小,通过能力强。HDPE管的内壁摩阻系数为0.009~0.01,而钢筋混凝土管的内壁摩阻系数为0.013。因此,HDPE管比同口径的其他管材可通过更大的流量。抗压能力强。HDPE管外壁呈环形波纹状结构,大大增强了管材的环行刚度,从而增强了管道对土壤负荷的抵抗力。

原材料及环境保护:HDPE管的主要原料是PE(聚乙烯),原料可以全部国产化。在生产中无废水、废气、烟尘排放,无振动,车间内噪音在80dB以下,厂房外噪音60dB以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3 HDPE管材的应

HDPE管材相关问题及建议由于HDPE管材本身的特性,HDPE排水管在施工安装、使用与维护管理的许多方面都与传统管材有较大出入,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包括:

2.3.1管道之间的连接,即接口形式;

2.3.2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

2.3.3沟槽开挖与基础处理;

2.3.4回填与管道抗浮;

2.3.5管材环刚度的确定与选用;

2.3.6相关标准与技术规程的不尽完善,等等。

3.新型管材在市政排污水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我们对HDPE管使用过程中的总结,针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管道之间的接口形式建议使用电热熔或热熔带连接,而不推荐使用密封胶圈柔性接口,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渗漏。

3.2由于材料的收缩率不同,HDPE管道与砖混检查井的连接处易导致渗漏,建议采用防水翼环,防水翼环可与不同管径的HDPE短管连接好后,直接用水泥砂浆浇注成砌块,在砌检查井时可根据流水底高,直接砌入,省时省力。

3.3管线高程控制 管线高程控制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保证管线所服务区域雨污水能顺利排放要求管线要有足够的埋深。而随着埋深增大挖槽深度增加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在土质较为软弱地段更为突出这样必然提高管网造价。同时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错综复杂为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也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

参考文献

1孙慧修 《排水工程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